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说课稿
元素周期表 说课稿 教案
课题: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标解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活动·探究”,学会运用具体事物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2、通过“阅读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整体学习,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对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一些化学元素的发现等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2、通过对元素“位、构、性”间关系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事物的普遍联系”和“量变引起质变”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3、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下探究和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在学过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结合《化学1(必修)》中学习的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对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探究,整合Ⅷ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对金属钾性质的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归纳得出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下简称“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培训讲学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元素周期表》。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知识。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①.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②•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③.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知道核素的涵义;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同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②.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③.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②.设计多种交流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本着元素周期表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 .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说课--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
2.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2.1确定依据: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根据《新课标》,本节内容要求达到“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三维目标:2.2教学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②. 了解“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钠、镁、铝原子失电子能力的递变”“预测金属钾的性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总结的能力。
②.通过对“硅、磷、硫、氯”原子得电子能力的递变的探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利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这些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到化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②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③培养合作交流的精神,体验化学的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位、构、性”之间的关系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①老师课前制作幻灯片。
②学生回顾第三周期元素的性质变化、;氯、溴、碘的性质变化二、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周期表以及钠、镁、铝、硅、硫、氯、溴、碘的有关知识,有了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应该利用好这一点创设实验情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充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归纳小结,推理探究,实验验证。
学生的情感态度:旺盛的求知欲、动手建模的热情、相互合作的愿望、学以致用的兴趣高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严谨的认知态度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2024元素说课稿范文
2024元素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24元素》,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2024元素》是化学课程中的一部分,涉及到元素周期表中的2024个元素的学习和认知。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元素周期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了解2024个元素的特性和用途;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类、比较和分析元素的能力;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意识到元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学法通过实验、示范和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元素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元素周期表的实物和图片,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元素的特性和应用场景,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1. 引入新知识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元素的种类和排列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意义。
2. 学习元素特性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探究不同元素的性质和特点,如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化学反应等。
学生可以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3. 分类和比较让学生根据元素的性质和特点,对元素进行分类和比较,比如根据导电性、熔点等特征来进行分类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元素周期表的有序和规律性。
4. 元素的应用通过展示元素在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元素的广泛应用领域,引导学生思考元素的重要性和意义。
5. 练习和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和反思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加深对元素的理解和认识。
化学课教案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化学课教案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2.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如元素周期律、元素的分类和周期规律等;3. 能够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化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2. 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3. 元素的分类和周期规律。
三、教学过程【引入】1. 给学生出示元素周期表,并请他们观察和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组成,引发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表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进行元素的分类。
【主体】一、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1.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方式;2. 分析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周期。
二、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1. 解释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元素的周期性变化;2. 通过实例,展示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如周期表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物的性质等。
三、元素的分类和周期规律1. 介绍元素的分类依据和几种常见的元素分类方法,如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元素的分类;2.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规律,如周期表上的主、副族元素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表有哪些应用领域,如化学实验设计、新元素的发现等;2. 给学生讲解一些元素周期表应用的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应用的认识和兴趣。
四、教学反馈1. 提问学生一些与元素周期表有关的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 布置相关作业,如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习题和实验设计等。
四、教学资源1. 元素周期表;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元素的特性和应用;2.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利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说课稿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鲁科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编排在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通过对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的探究和整合VIIA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得出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下简称“位、构、性”)的关系,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确立依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位、构、性”之间的关系是元素周期表指导生产实践的依据,所以确立其为教学重点;由于其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化所以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目标分析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以第3周期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以VII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递变规律。
2、了解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钠、镁、铝失电子能力的递变”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总结能力。
2、通过“硅、磷、硫、氯得电子能力的递变”阅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3、通过整合VIIA族元素化合物主要性质来学习IA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一些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2、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贡献,树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学生分析】:高效课堂的落实,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已经具备,思维比较活跃,以此为契机主要采用小组交流研讨,分组实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精选5篇)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精选5篇)《元素周期律》篇1一、说教材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新课程人教版《化学(必修II)》的第一章,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
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2、本节教材简析《元素周期律》是本章的第二节,本节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
第一课时涉及的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以及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规律,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基础。
考虑到新课改的要求,本部分内容有所降低,只是介绍了电子层的概念,对于排布规律示作介绍,但为了便于教学以及学生对以后知识的理解,可作适当的扩展,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排布规律。
元素周期性的教学要注重“周期性”的理解,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出规律。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1-20号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为例,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根据元素周期表,以1-18号元素为例,让学生自主得出元素原子核外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1)归纳法、比较法。
通过归纳1-20号元素的性质,(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元素的原子核外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知识二、说教法、说学法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已经从知识观认识到,知识本质上是建构性的,是认识主体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的产品,有相对的客观性,是开放的、发展的。
大学一年级化学教案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大学一年级化学教案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化学教案: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引言: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工具,它按照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编排,帮助我们了解元素间的关系及其化学行为。
本文将介绍大学一年级化学课程中如何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教学和应用。
一、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1.1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发展1.2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与排列方式1.3 元素周期表上的信息含义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2.1 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分类中的应用2.1.1 主族和副族元素的分类2.1.2 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分类2.1.3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及应用2.2 元素周期表在元素性质比较中的应用2.2.1 元素半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的比较2.2.2 元素化合价和电子组态的规律2.3.1 元素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规则2.3.2 元素周期表在酸碱中的应用2.3.3 元素周期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三、开展化学实验中的元素周期表教学3.1 实验一:元素周期表与酸碱反应实验3.1.1 实验目的3.1.2 实验原理3.1.3 实验步骤3.1.4 实验结果与讨论3.2 实验二:元素周期表与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3.2.1 实验目的3.2.2 实验原理3.2.3 实验步骤3.2.4 实验结果与讨论四、元素周期表的拓展应用4.1 元素周期表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4.3 元素周期表在医药科学中的应用结论:元素周期表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工具,在大学一年级化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教学和实验的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从而拓宽科学思维和化学知识。
此外,元素周期表在材料科学、环境保护和医药科学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原创《元素周期律及应用》说课稿,多次
必修Ⅱ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各位专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应用》,下面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关于本节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授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初步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展开,教材安排本授课内容旨在要求学生能运用周期表和周期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由碱金属、卤族、第三周期元素的性质规律进行推广和延伸,力求突出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间的相互关系。
本节教材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另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元素化学构建了认知心理地图,对他们今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将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有机的结合起来,分析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
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构、位、性”的关系。
(2)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3)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即物质性决定了理论,理论的深入认识又加深了对客观实在性的认识。
(2)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基于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课时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难点:“位、构、性”的推导二、说教法本节课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的,故设计了“以问题为索引,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运用诱思探究法进行教学,致力于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主要采用发现、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
1、基本思路:运用元素的“结构—位置—性质”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教学。
优质课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稿
当堂达标:
1、按C、N、O、F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 错误的是( AC ) 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大。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PH3、H2S、HCl 稳定性依次减弱 C.HClO比H2SO4的酸性强 D.在第二周期元素中 ,F的得电子能力最强
课堂练习
5、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逐渐增加 D、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课堂练习
6.某同学在画某种元素的一种单核微粒的结构 示意图时,忘记在圆圈内标出其质子数, 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做出自己的判断。 (1)该微粒是中性微粒,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 Ar 。 (2)该微粒的盐溶液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现浑浊,这种微粒的符 号是__________ S2- 。 (3)该微粒的氧化性很弱,得到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还 原性很强,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 K+ 。
课堂练习
3、下列说法能证明钾元素比镁元素金属性强的是( D ) A、在化学反应中,钾失去1个电子,镁失去2个电子 B、KOH的溶解性比Mg(OH)2大 C、金属钾与MgCl2的水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镁 D、金属钾与冷水剧烈反应,镁与冷水几乎没有现象。
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1、对化学的学习和研究起指导作用 (2)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①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Na > Mg > Al
②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高中化学 元素周期表 说课稿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说课稿一、引言元素周期表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工具和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元素的性质、周期规律以及元素间的关系非常关键。
本次说课将通过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规律和周期表的应用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二、核心内容2.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包括周期数、族别和元素符号等信息。
-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结构包括周期表的布局和周期表的分类方式。
2.2 元素周期规律- 原子序数增加时,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出现规律性的变化。
- 元素周期规律主要包括周期性的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离能和电负性等性质的变化。
2.3 周期表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元素的周期性规律,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反应行为。
- 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分类和周期性变化,为化学反应和物质结构提供基础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3.1 寓教于乐,活泼有趣利用动画、图表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规律,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
3.2 实践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推理出元素周期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3 巩固拓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辅助资源如练题、讨论活动等可帮助学生强化对元素周期表的记忆,并应用于解决化学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研究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规律;-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价值;- 培养科学实验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规律,进行示意图和实例的演示,让学生深入理解。
3. 实验探究(20分钟):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中某一性质的变化规律,并推理出周期规律,培养他们的实验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以及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应用困难。为此,我将在课堂中适时调整教学节奏,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增加巩固练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此外,我还会定期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首先,我会通过引入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我还会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最后,我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清晰性和结构性,以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要点。布局上,我会将板书分为几个部分,包括课程标题、核心知识点、案例展示和互动环节。主要内容将包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律的定义和应用以及原子序数与周期表的关系。风格上,我会采用简洁明了的字体和图表,以及色彩编码来突出重点和便于学生记忆。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直观的学习参考,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激发思考。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事先进行精心设计和演练。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找出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元素,分析它们所属的周期和族。此外,我还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化学课教案: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应用
化学课教案: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应用一、元素周期表的认识1.1 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及历史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重要的基础工具,它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性质来排列各种化学元素,使其呈现出一种有序的结构。
最早提出周期表概念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时他将已知的60多种元素按照质量和性质排列起来。
1.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根据元素电子填充规则,元素周期表可以分为主族元素和过渡金属两部分。
主族元素位于左侧和右侧两边,并以1A到8A族分别命名。
过渡金属位于中间区域,并以3B到12B族命名。
每个水平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个垂直列称为一个族。
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2.1 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通过查看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元素之间的原子半径、电负性、离子半径等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推测出它们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
例如,钠位于第一组,氯位于第七组,则可以预测它们很可能发生离子键形成氯化钠。
2.2 元素周期表在物质性质研究中的应用同一族内的元素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而不同族之间的元素则呈现出明显的不同。
因此,通过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布,可以推测出未知元素的性质。
例如,氧位于第六组,硫位于第十六组,则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其他第六和第十六组元素可能是非金属,并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2.3 元素周期表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材料科学常常依赖于对原子结构和元素特性的理解。
通过研究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金属或半导体来设计新材料。
例如,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较低并且能带结构适合太阳能吸收的特点,选择了硅作为主要材料。
2.4 元素周期表在教育和科普方面的应用从初中开始,学生就会接触到元素周期表,并通过学习其排列和属性来认识化学知识。
丰富多彩的元素周期表图表和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元素特性。
在科普方面,通过讲解元素的名称、符号、应用以及与日常生活中相关的例子,使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元素周期表。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说课讲稿
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一章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新课标中将本节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第二课时: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第三课时:元素周期表在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等中的应用,整合元素周期表“位”“构”“性”的关系。
下面将从教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的第二课时“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初中化学和化学必修1中曾经出现过元素周期表,但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了解和应用上(如查寻某元素的相对原子量等)。
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一些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和一些非金属元素如C、N、Si、S、Cl、Br、I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并初步了解了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此时,引导学生探究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归纳总结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
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是在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之后进行的,已有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强弱的方法做支撑,循序渐进。
2、目标分析。
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以ⅠA族、ⅡA族元素为例,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初步解释这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所学过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整合过程中,重视发现意识、让学生感受在类比中寻找结论的乐趣,养成利用规律来学习化学的习惯,消除对化学知识学习的畏难情绪。
3、重、难点分析:知识重点、难点: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方法重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整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难点:通过类比发现规律和学生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在学习VII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础上,学习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说课稿范文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说课稿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必修二《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的一轮复习课。
我通过对教学指导思想以及教学背景的分析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此设计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最后并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效果分析。
一、教学指导思想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倡导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高考说明中强调:要借助本部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应用一定的化学思想方法;并适当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学情分析:到目前为止,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熟练掌握了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此时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以及元素周期律,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分析:周期表是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生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是每年高考的热点,学生通过本节课的一轮复习,可以深刻的理解位——构——性的关系,体会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接下来我根据教学理念和高考说明以及教材分析,从学生的实情出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理解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掌握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会用元素周期表去推测和判断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讨论,使学生学会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学习方法。
2。
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量变到质变、一般与特殊的学科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感悟科学理论对科学实践和学习的指导意义。
化学课的教案标题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化学课的教案标题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化学课的教案: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引言:化学是一门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科学。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石,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化学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深入探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并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表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一、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1.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基本信息:原子序数、原子量、元素符号等2.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 主要分类:金属、非金属、过渡金属等- 元素周期表中的族和周期的划分3.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 周期性规律的概念和意义- 周期表现出的规律性现象:电子层结构、原子半径、电离能等二、元素周期表在元素性质研究中的应用1. 元素的周期性变化及其规律-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性表现:金属性、化合价等2. 元素周期表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元素的化学反应活性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三、元素周期表在物质应用中的具体案例1. 元素周期表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在合金制备中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在陶瓷材料制备中的应用2. 元素周期表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在电池原理中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3. 元素周期表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中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四、元素周期表的拓展应用1. 元素周期表与环境保护- 元素周期表中的环境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元素周期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2. 元素周期表与食品安全- 元素周期表中的营养元素及其作用- 元素周期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五、元素周期表的扩展学习1. 探索新发现的元素- 新发现元素的命名与归类- 新元素对元素周期表的影响2.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发展与未来展望-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元素周期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掌握元素周期表在元素性质研究、物质应用以及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应用。
高中化学教案:元素周期表的分析与应用
高中化学教案:元素周期表的分析与应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和知识基础,它以一种有序的方式展示了众多元素的属性和特征。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与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及其化学行为,并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进行有效应用。
本教案将围绕元素周期表的分析与应用展开,帮助高中化学教师设计详尽而清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了解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组成介绍元素周期表由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数据构成,并解释各个数据间的关系。
2. 元素的分类与排列解释元素根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并描述原子序数增加顺序下元素特定性质如电子亲和能力和电离能变化规律。
3.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阐述同一主族内元素化合价相同、类似物理性质和其他周期性规律,如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力随原子序数变化等。
二、分析元素周期表1. 分析主族元素解读与描述周期表中的主族元素,让学生了解它们常见化合物和典型化学反应。
1)碱金属探究碱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如钠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等。
2)碱土金属分析碱土金属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如硬水软化剂及高岭土制陶瓷中的镁的应用。
2. 分析过渡金属元素着重介绍过渡金属元素的特征、共有和差异性质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内容。
1)铁系元素讲解铁系元素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磁特性,广泛用于建筑、交通工具等领域。
2)铜系元素分析铜系元素导电、导热性能优秀,并探索其在电子器件等技术领域上的应用。
三、应用元素周期表1. 元素的命名与符号指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非金属元素名称、符号及其重要化合物。
1)氧气、氮气与二氧化碳解释氧气、氮气与二氧化碳的用途,如氧气在制火焰喷射器中的应用等。
2)硫、硝酸及亚硫酸探讨硫在橡胶工业和加工菜籽油中的应用。
2. 化学反应与元素周期表解释化学反应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例展示不同反应类型在周期表中元素变化的轨迹。
1)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分析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反应,如锌在盐酸中发生置换反应等。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说课稿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说课稿第一篇: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说课稿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第三节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物质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承上而启下,学好元素周期表就为学生学习元素化学构建了认知心理地图,对化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节教材编排在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通过对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的探究,归纳得出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下简称“位、构、性”)的关系,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并为下节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提供方法导引。
教材采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和技能目标⑴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⑵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⑶了解元素的位、构、性关系等内在规律,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的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成表规则;⑵通过对已有的同周期、同主族性质递变规律的再认识,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构、性关系;⑶通过对周期表内在规律的归纳,学会“发现”规律并学会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⑴组织开展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和发现规律,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习惯;⑵通过认识周期表的成表规则和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辩证唯物主义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鲁科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编排在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通过对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的探究和整合VIIA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得出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下简称“位、构、性”)的关系,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确立依据: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位、构、性”之间的关系是元素周期表指导生产实践的依据,所以确立其为教学重点;由于其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化所以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目标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第3周期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以VII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递变规律。
2、了解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钠、镁、铝失电子能力的递变”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总结能力。
2、通过“硅、磷、硫、氯得电子能力的递变”阅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3、通过整合VIIA族元素化合物主要性质来学习IA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一些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2、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贡献,树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
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学生分析】:高效课堂的落实,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已经具备,思维比较活跃,以此为契机主要采用小组交流研讨,分组实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法】:采用启发式,分组实验法,交流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不仅动耳听,还要动手写,动口说,动脑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自学教材,分组实验,组内讨论,主动思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法与学法的落实将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展开。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的整体思路是:
在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会用原子结构的理论分析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然后设计实验验证结论钠、镁、铝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最后通过阅读自学,获取并整合信息,找出硅、磷、硫、氯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的依据,在第二部分通过对氯气溴碘单质性质的学习来整合VIIA族元素化合物主要性质让学生归纳出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应用新获得的知识让学生预测IA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整节课以学生探究为主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下面是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元素周期表的作用总结已有物质的知识,预测未知的物质世界,多媒体展示门捷列夫预言的准确性,设问门捷列夫是怎样作出如此准确的预言的?这样克服了传统复习枯燥乏味的缺点,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引导他们关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二)新课讲解
导入新课后,让学生画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教材中的交流研讨,思考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启发学生预测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
学生通过让动手画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很好的观察到递变规律,进而达到学生上课能够动耳听,动手写,动口说,动脑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预测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让学生初步体会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由于“活动探究---第三周期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是一个大的探究活动,它承载着知识教学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双重任务。
将其拆成两部分:即“钠、镁、铝失电子能力的递变”和“硅、磷、硫、氯得电子能力的递变”,以分散难点。
1、“钠、镁、铝失电子能力的递变”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结合“方法导引”及已知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小组交流研讨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教师点评,然后分组实验。
探究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围绕着实验目的选择有价值的实验现象,获得有针对性的结论,以突破难点。
分组实验的设计让学生之间有一个交流,有一个碰撞,有一个互助,所以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由于该部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所以板书设计要详细具体,并借助具有强调性的语言来集中学生的兴奋点。
2、“硅、磷、硫、氯得电子能力的递变”阅读探究
在学习该部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方法导引”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从中获取信息,验证对硅、磷、硫、氯得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的预测。
通过“阅读探究”和“概括”,旨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3、VIIA族元素化合物主要性质的整合
通过交流研讨归纳出VIIA族元素原子的性质,再通过复习氯气溴碘单质性质,来归纳出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然后运用此来预测钾的性质。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突破:①板书设计详细②以前面学习的内容为生长点,运用迁移规律,帮组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③学以致用,交流讨论学案上的相关练习题
【小结】可由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概括整合能力。
【当堂反馈练习】强化重点知识的理解运用并检测学生的接受程度。
【布置作业】指导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四、效果分析
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掌握好课堂节奏,使学生始终处于张弛有度的课堂气氛中。
做分组实验时由于部分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过程不是很熟,动手能力不强,所以在教师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探究过程。
鉴于此,教师做好后宏观调控,课前引导学生认真预习,设计好实验方案。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落实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完成教学准备。
谢谢大家!
五、板书设计
§1-3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一、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预测:同同期:(左右)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
1、失电子能力:Na > Mg > Al
碱性:NaOH > Mg (OH)2 > Al (OH)3
2、得电子能力:Si < P < S < Cl
酸性:H4SiO4 < H3PO4 < H2SO4 < HClO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SiH4 < PH3 < H2S < HCl
同周期:(左右) 碱性酸性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二、认识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失电子得电子能力
ⅠA族元素原子结相同点:最外层1个
电
不同点: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ⅠA族元素的性质相似性:都是活泼金属,+1价,单质都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反应,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有
较强碱性。
递变性:从锂到铯,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表现在与氧气和水的反应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