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讲解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1.1.1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共28张PPT)
金 属 性 递 增
金属最强
非 金 属 性 递 增
金属性递增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金
3属 性
4逐 渐
5增 强
6
B
非
金
Al Si
属
性
Ge As
逐
渐
Sb Te
增
强
Po At
7
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酸性逐渐增强
H
碱 Li Be B C N O F
酸性逐渐增强,碱性减弱
化合价 +1 +2 +3 +4-4 +5-3 +6-2 +7-1 0
最高氧化物金R属2O性R减O弱R,2O非3R金O属2R性2O增5 R强O3R2O7
对应水化物 化学式
R(OH)2 H2RO3
ROH
R(OH)3
HHR3ROO3 4H2RO4HRO4
对应 碱性
水化
物 酸性
递减
递增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B弱,
A处于B的
边左(左或右);B的原
子半径比A ;小若A的最外层有6个
电子,则B最外层有 个7 电子。
族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氧化物 Na2O MgO Al2O3 SiO2 P2O5 SO3 Cl2O7
水化物 NaOH Mg(OH)2 Al(OH)3 H2SiO4 H3PO4 H2SO4 HClO4
酸碱性 强碱 碱 两性 弱酸 酸 强酸 最强酸
周期表中 的位置 第二周期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讲课课件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最新进展
据中国科学报2016年1月6日报道,第113号、115号、 117号和118号如今已经被正式添加到元素周期表中,这 也意味着,这张表的第七行终于完整了。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仁科加速器研究中心于 2004年首次宣布发现了第113号元素,在2012年又报告了 一次可信度更高的目击,于是将第113号元素的命名优先 权交给了日本的研究者,取名Nihonium。 115号和117号元素由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橡树 岭国家实验室和俄罗斯的科学家联合合成 ,他们将115 号元素命名为Moscovium,117号元素命名为Tennessine
问题1
各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是多少?
分类
行数
所含元素种 类数
起止元素及其原 子序数
短一
1
周 期
二
2
三
3
四
4
长
五
5
周
六
6
期
七
7
2 8 8
2 8
1H―→2He 3Li―→10Ne 11Na―→18Ar
8 8
18
8 19K―→36Kr 18
18
18
18
37Rb―→54Xe
18
32
32
55Cs―→86Rn
32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讲课 课件( 优秀课 件)
练习
Cl 第三周期,第ⅦA族 Cu 第四周期,第ⅠB族 Fe 第四周期,第 Ⅷ 族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讲课 课件 优秀课 件)
归纳整理
记 忆 口 诀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讲课 课件( 优秀课 件)
棱台型元素周期表
【新】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共27张PPT)
逐渐增强
结论
Si、P、S、Cl元素原子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小 结:
失电子能力减弱
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相同,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 径逐渐减少,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 子能力逐渐增强。这种情况周而复始。
得电子能力增强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对应最高价氧化物
14Si SiO2
15P P2O5
16S
17Cl
SO3 Cl2O7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 单质与H2反应条件
弱酸 高温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逐渐增强
加热 加热 点燃/光照
气态氢化物及稳定性 SiH4
PH3 H2S
HCl
实验探究 ——钠、镁、铝三种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
试剂:
酚酞溶液,pH试纸,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条,MgCl2 溶液,金属钠(切成小块),盐酸(1mol·L-1), NaOH溶液,AlCl3溶液,蒸馏水。
仪器:
烧杯,试管,表面皿,酒精灯,试管夹。
实验方案
方案1. 金属Na、Mg、Al单质分别和水反应,
( B)
位置·结构·性质
元素位置
原子结构
元素性质
推测
。 氢化物
递变性:从上到下,电子层数 依次,增多原子半
径 逐渐,增得大电子能力(非金属性)
(金属性)
。 逐渐增强
,逐失渐电减子弱能力
得 电 子 能 力 逐 渐 减 弱
与H2反应 反应条件
F2
暗处
反 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7.在短周期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XY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X 和 Y 可能位于同一周期,也可能位于不同周期 B.X 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X 和 Y 一定位于不同主族 D.化合物 XY3 溶于水,溶液可能显碱性
解析:如果 X 为+3 价,为ⅢA 族元素,则 Y 为ⅦA 族元素;如 果 X 为-3 价,为ⅤA 族元素,则 Y 可以为ⅠA 族氢元素;如果 X 为+6 价,为ⅥA 族元素 S,则 Y 可以为ⅥA 族元素 O。故 C 选项错 误。
3.锗(Ge)是第四周期第ⅣA 族元素,处于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 金属区的交界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锗是一种金属性很强的元素 B.锗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C.锗化氢(GeH4)稳定性很强 D.锗酸(H4GeO4)是难溶于水的强酸
解析:依据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可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CH4>SiH4>GeH4,而已知硅烷(SiH4)不稳定,故 GeH4 稳定性很弱;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H2CO3>H4SiO4>H4GeO4,故 H4GeO4 为难溶于水的弱酸。因为锗处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 界线上,所以锗单质应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2)S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 C 元素,S 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于 C 原 子。
(3)原子序数比 R 多 1 的元素是 O,其一种氢化物能分解成另一 种氢化物,两种氢化物分别为 H2O2 和 H2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M=n=O==22H2O+O2↑。
谢谢观赏!
Thanks!
2.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D ) A.砹(At)是第ⅦA 族元素,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 HCl B.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 钠溶液反应 C.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 性 D.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碱性随 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132《元素周期表的应用》PPT课件
10
实验步骤
• 分别向两只培养皿中加水至其体积的1/2, 然后分别加入绿豆大小的一块金属钾和金 属钠,用表面皿盖在培养皿口上,注意观 察反应的剧烈程度,记录所发生的现象。 待冷却后,分别向两只培养皿中加入2~3滴 酚酞,观察实验现象。
23.09.2020
11
实验现象
• 钠跟水剧烈反应,钠浮在水的表面,并迅速 的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
卤族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 反应程度
F2 暗处 爆炸
Cl2
Br2
光照或 加热 点燃
剧烈 缓慢
I2 不断 加热
缓慢
氢化物的 稳定性
很稳定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易分解
23.09.2020
8
小结
•
对ⅦA族元素原子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
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
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其单质的熔、沸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6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7
色态
淡黄绿色 气体 黄绿色 气体 深红棕色 液体 紫黑色 固体
依次加深
密度
1.69g\L (15℃) 3.214 g\L (0℃) 3.119 g\cm3 (20℃) 4.93 g\cm3
熔点℃ 沸点℃
-219.6 -188.1
-101
-34.6
-7.2
高二化学元素周期表解析
高二化学元素周期表解析1. 元素周期表简介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用来分类元素的一种表格,它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元素,并展示了元素之间的关系。
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或类金属)三大类。
2. 周期表的结构2.1 周期周期表中的水平行称为周期。
每个周期代表了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能量级。
周期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2 族垂直列称为族(或族群)。
每个族代表了具有相同价电子数的元素。
价电子是元素原子中最外层电子,它们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3.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3.1 周期规律从左到右,周期表中的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加。
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负性逐渐增大。
3.2 族规律从上到下,同一族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加。
同一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 重要元素群4.1 碱金属族第1A族,包括锂、钠、钾、铷、铯和钫。
它们都是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性。
4.2 碱土金属族第2A族,包括铍、镁、钙、锶、钡和镭。
它们也是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
4.3 卤素族第17A族,包括氟、氯、溴、碘、砹和石田。
它们都是非金属,具有较高的电负性。
4.4 稀有气体族第18A族,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
它们都是非金属,具有稳定的原子结构。
5. 应用实例5.1 钠(Na)钠属于碱金属族,具有低熔点和良好的导电性。
它广泛应用于照明(如钠灯)、制造化学品(如烧碱)和电池(如碱性电池)。
5.2 铁(Fe)铁属于第8族,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元素。
它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工具制造、机械制造和电子产品等领域。
6. 总结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周期和族的排列,展示了元素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掌握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共16张PPT)
B错,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其原因是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根据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活动性:Na > Fe。
C对,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2CO3<H2SO4,则元素的非金属性:C<S。 D对,F2与H2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反应生成HF,Cl2和H2要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反应 生成HCl,说明氧化性:F2 > Cl2,则元素的非金属性:F > Cl。
例2.[2019·山西平遥中学高一检测]某短周期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
价的代数和为6,由此可以判断 ( C )
A. R可能是第二周期元素
B. R一定是ⅥA族元素
C. 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 D. R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由于最高正 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则R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价,最低负化合价 为-1价。 A错,根据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可知,R处于第ⅦA族,由于F元素没有正 化合价,则R是Cl元素,处于第三周期。 B错,由A分析可知,R一定处于第ⅦA族。 C对,R是Cl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ClO4,是强酸。 D错,R是Cl元素,最低负化合价为-1价,则其氢化物为HCl。
例1.[2019·东北育才学校高一月考]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合金材料的元素
C.在非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的元素
D.在地球上元素含量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
学习小结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课件: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基础梳理·初探
核心突破·讲练
知识归纳·串联
课堂落实·评价
[针对训练] 1.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主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均不会超过+4 B.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容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化学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基础梳理·初探
核心突破·讲练
知识归纳·串联
课堂落实·评价
知识点二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确定其结构。如铅(Pb)位于第 6 周期第ⅣA 族,则可推知铅(Pb)有_6__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__4_个。 (2)由元素的位置比较元素的性质递变。如同主族元素性质的比较,同周期元 素性质的比较。 2.根据元素的_原__子__结__构___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指导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基础梳理·初探
核心突破·讲练
知识归纳·串联
课堂落实·评价
(4)元素“位、构、性”规律中的特例 ①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只有氕(11H)无中子。 ②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一般都是从金属元素开始,但第 1 周期例外,是从氢 元素开始的。
③所有元素中,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④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导电,晶体硅是半导体。
⑤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在 Na2O2 中氧显-1 价,在 NaH 中氢显-1 价。 警示:(1)只有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 (2)难得电子的原子不一定易失电子,如稀有气体原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在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完成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常用形式。
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编排原则(1)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行。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5.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1).分区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面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面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3).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
(4).锕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
(5).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
结构巧记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四长三个短,第七尚不满。
纵列称为族,共有十六族,一八依次现①,一零再一遍②。
一纵一个族,Ⅷ族搞特殊,三纵算一族,占去8、9、10。
镧系与锕系,蜗居不如意,十五挤着住,都属ⅢB族。
说明:①指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②指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
知识点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 .碱金属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除H元素外)。
(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①.相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
②.递变性: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讲课文档
答案(1)Na F H (2)强 弱 (3)强 CO2+Na2SiO3+H2O==H2SiO3↓+Na2CO3 (或2CO2+Na2SiO3+2H2O==H2SiO3↓+2NaHCO3) (4)两性 Al(OH)3+3H+==Al3++3H2O Al(OH)3+OH-== AlO2-+2H2O
第十五页,共22页。
第三页,共22页。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预测
一、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第四页,共22页。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预测
二、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1.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族序数=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数。 2.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1)最高正价等于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最外层电子数。
(2)最低负价等于使它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得到的电子数。 (3)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H除外)。
是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该元素用X代替),其酸性比硫酸
。
答案第四周期第ⅥA族 +6价 H2XO4 弱 2.如果已知X、Y为周期表中相邻的两元素,且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X>Y,能否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
答案可根据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由已
知条件可确定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X>Y,所以,如果它们同周期,则X排
C.③
D.①④
第十六页,共22页。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R为He,X为N,Y为S,Z为Br;X的气态 氢化物为NH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SO4,NH3与H2SO4 发生的反应为2NH3+H2SO4==(NH4)2SO4;氢硫酸的酸性弱于氢溴酸 的;Br2在常温下是液体,能与铁粉反应;Br的原子序数为35,S的原子序数 为16;Br处于第四周期,该周期包括18种元素。
化学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化学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十分重要且基础的工具,用于描述和分类元素。
这一表格以其清晰简洁的形式,帮助我们理解元素的特性、组成和相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应用。
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化学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或原子序列)将其排列。
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原子序数,这是一个整数值,表示在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
同时,元素周期表按周期和族群的方式进行了分类。
1. 周期元素周期表按照周期将元素从左至右排列。
这表示,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拥有相似的原子结构和化学特性。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个周期,每个周期代表了一个能级,或者说是电子能量层。
周期表顶部的第一周期是最简单的,仅包含两个元素:氢和氦。
而下一个周期将增加电子的能级,进一步扩展了元素的种类。
2. 族群元素周期表还将元素根据原子结构和其他化学特性进行了分组。
同一族群中的元素在化学特性上有着相似之处。
这对于推测元素的性质以及未知元素的性质非常重要。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族群,其中最常见的是1A到8A族。
二、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 元素特性的理解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快速了解元素的某些特性,如原子序数、原子量等。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方格提供了元素的基本信息,例如元素的名称、化学符号、原子序数和原子量等。
此外,周期表还标记了每个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的平均值,这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计算和实验。
2. 元素间的关系化学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的相对关系。
同一周期内的元素通常具有类似的电子排布和化学性质,而同一族群的元素则具有类似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通过理解这些关系,我们可以推测未知元素的性质,并预测其他元素的反应行为。
3.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周期表对我们理解化学反应和推导化学方程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元素周期表提供了元素的电子数以及其化合价的信息,从而帮助我们预测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反应中的行为,从而预测产物的可能性。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说课稿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说课稿《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说课稿范文《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必修二《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的一轮复习课。
我通过对教学指导思想以及教学背景的分析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此设计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最后并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效果分析。
一、教学指导思想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倡导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高考说明中强调:要借助本部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应用一定的化学思想方法;并适当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学情分析:到目前为止,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熟练掌握了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此时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以及元素周期律,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分析:周期表是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生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是每年高考的热点,学生通过本节课的一轮复习,可以深刻的理解位——构——性的关系,体会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接下来我根据教学理念和高考说明以及教材分析,从学生的实情出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理解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掌握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会用元素周期表去推测和判断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讨论,使学生学会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学习方法。
2。
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量变到质变、一般与特殊的学科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感悟科学理论对科学实践和学习的指导意义。
2、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严谨求实、乐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四、教法和学法分析为了落实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IV表示六
位于Ⅶ B与ⅠB中间 零族: 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元素周期表分区
(1)金属区: 周期表的左下方
(2)非金属区:周期表的右上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思考与交流
找出氮、硫、钠、铝、氖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所在的周期和族),分析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 数和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主族用A表示,副族用B表示;序数用罗马数表示如
ⅠB , ⅡB , ⅢB , ⅣB ,ⅤB , ⅥB , ⅦB 共七个副族 族 (纵向) VIII 族:三个纵行(8,9,10)
主族 (A) 副族 (B)
Hale Waihona Puke ⅠA , ⅡA , ⅢA , ⅣA ,ⅤA , ⅥA , ⅦA 共七个主族
思考: 1、元素所在周期序数与核外电子层 数有什么关系? 2、主族元素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 有什么关系?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小结]
7个周期分长短,3短3长1不全; 十八纵行十六族,7主7副Ⅷ和0。 镧系、锕系排下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2.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 物质,寻找不同用途的元素。
( )农药 — —氟、氯、硫、磷、砷 附近 1 ( 线附近 2)半导体 — —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 ( 3)催化剂 — —过渡元素 4)耐高温、耐腐蚀性的 ( 合金 — —过渡元素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短 周 期 长 周期 周 (横向) 期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26种元素 锕89Ac – 铹103Lr 共15 种元素称锕系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两个重要关系:
元素周期表周期序数= 主族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结构
例如: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 ⅥA 族。
,氧元素的位置:第 2 周期,
1.由1~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的位置 (1)流程:原子序数―→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确 定位置。 (2)应用关系:电子层数=元素周期数,最外层电子 数=主族序数。 (3)注意事项:周期数可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主族用 “A”表示。模式:第××周期,第××A族。
(2)所有过渡元素(包括副族和第Ⅷ族)全为金属元素。 (3)第ⅢB族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第ⅣA族元素形成化 合物种类最多。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除0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
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Za+上一周期元素种类数 第ⅠA族、ⅡA族 Z(b)=Za+下一周期元素种类数 第ⅢA~ⅦA族
1.在元素周期表中,第3、4、5、6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
是
()
A.8、8、18、32
B.8、18、18、32
C.8、18、18、18
D.8、8、18、18
解析:第3周期的原子序数从11~18,共8种元素;第4
解析:选项A中Li、Na、Cs均为同一主族元素(ⅠA),这三 种元素的金属性渐强,所以它们的氢氧化物的碱性递增; 选项B中Ba、Ca、Mg均为同一主族元素(ⅡA),这三种元素 的金属性渐弱,所以它们的氢氧化物的碱性也依次减弱; 选项C中Ca与K处于同一周期,Ca与Ba又处于同一主族, 元素的金属性:K>Ca、Ba>Ca,不成规律不能比较;选项 D中Al、Mg、Na均处于同一周期,这三种元素的金属性渐 强,则它们的氢氧化物的碱性也逐渐增强。 答案:B
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解析] 同位素原子的质子和电子数都一样多,中子数不 同,A错误;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 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正确;同 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 渐减弱,C错误;第ⅦA族中的卤素单质在常温常压下,F2为 气体、Cl2是易液化的气体、Br2为液体,I2为固体,从上到下 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D错误。
解析:A项中F的最高化合价为0价,与族序数不相等;B项
中6、7周期所含元素种数均不是18种;D项中H不属于碱金
属元素。
答案:C
[例2] (2011·天津高考)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第Ⅰ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例3] [双选题](2012·广东理综,有改动)如图是部分短周 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弱酸性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解析] 由图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原子序数由左到右依 次增大等信息,可以判断X为O,Y为Na,Z为Al,W为S,R 为Cl。原子半径为Na>Al>O,A项错误。Cl元素的非金属性大 于S元素,则HCl的稳定性强于H2S,B项正确。SO3与水发生 反应生成H2SO4,H2SO4是强酸,C项错误。Na、Al元素的最 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Al(OH)3 为两性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D项正确。
化物与W最高价氧化物 水 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Al(OH)3+3H+=== Al3++3H2O。
点此进入
点此进入
2.由元素的位置确定原子序数的两种情况 (1)同一周期第ⅡA族、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 设同周期第ⅡA族、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y,则有: y=x+1 …………第2,3周期 y=x+11 …………第4,5周期 y=x+25 …………第6周期 (2)同主族上、下相邻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 设同主族上、下相邻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Z(a)、Z(b),则有:
1.元素“位、构、性”的关系
(1)最外层有1个电子―→可能是第ⅠA族元素或副族元 素―→可能为非金属(H)或金属;
(2)最外层有2个电子―→可能是第ⅡA族或零族或副族 元素―→可能为稀有气体(He)或金属;
(3)最外层电子数(x)3≤x<8―→一定为主族元素―→可 能为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为 第2周期元素―→可能为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答案] BD
灵活应用元素的“位、构、性”关系解答题目 元素的“位、构、性”即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元 素的性质三个“量”中知一可推其二。
提示:(1)五种元素 的离子分别为O2-、 Na+、Al3+、S2-、 Cl-,其中,Al3+ 半径最小。
(1)例3种五种元素形成的简 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哪种 (写离子符号)? (2)写出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
2.下列关于卤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金属性:F>Cl>Br>I
B.单质氧化性:F2>Cl2>Br2>I2 C.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
D.沸点:F2>Cl2>Br2>I2 解析:卤素单质的常温状态分别为:F2和Cl2为气态,Br2为 液态,I2为固态,沸点由高到低顺序应为:I2>Br2>Cl2>F2。 答案:D
专 题
第 一 单
第 三 课
1 元时
晨背关键语句 理解教材新知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1.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几个数据: (1)7个周期,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 (2)18个纵行,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Ⅷ族, 1个零族)。 2.元素周期表中的几个关系: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2)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8-|最 低负价|
4.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从左向右) 同主族(从上而下)
电子层数
相同
增多
原子结构 最外层 电子数
增多
相同
原子半径
元素主要化合价
得失电子 得电子 的能力 失电子
金属性与 金属性 非金属性 非金属性
同周期(从左向右)
同主族(从 上而下)
减小
增大
最高正价:+1→+7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4→-1 主族序数
[解析] 选项A正确。Ⅱ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均为2,但He及一些过渡金属元素如Fe、Zn等元素的最外 层电子数也为2,故B不正确。第ⅠA族包括氢(非金属)和碱 金属元素,选项C正确。第三纵行是ⅢB族,包括镧系元素 和锕系元素共32种元素,故含有的元素种类最多,D正确。
[答案] B
(1)7个主族中只有第ⅡA族全为金属元素,第ⅦA族全 为非金属元素,其余5个主族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 元素。
3.结构 (1)周期(即横行):
类别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短周
1
期
2
3
4
长周 5
期
6
7
1H~2He 3Li~10Ne 11Na~18Ar 19K~36Kr 37Rb~54Xe 55Cs~86Rn
87Fr~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2
1
8
2
8
3
184Leabharlann 18532
6
26(未满)
4
(2)族( 18 个纵行, 16 个族):
3.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 ) A.制农药的元素 B.制半导体的元素 C.制催化剂的元素 D.制耐高温的合金材料的元素 解析: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 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答案:B
[例 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元素周期表中共有 7 个横行和 18 个纵行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 的元素属于ⅡA 族元素 C.第ⅠA 族并不是所有元素都是金属 D.第三纵行含有的元素种类最多
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1)同周期,自左→右,元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 增强,原子半径减小; (2)同主族,自上→下,元素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 减弱,原子或离子半径增大。
1.编排依据 元素周期表是 元素周期律 的具体表现形式。 2.编排原则
横行 纵行
定量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递变量 从左到右 原子序数 递增 从上到下 电子层数 递增
周期的原子序数从19~36,共18种元素;第5周期的原
子序数从37~54,共18种元素;第6周期的原子序数从
55~86,共32种元素,其中包含镧系元素。
答案:B
1.同周期 (左→右)
ⅠA ………………→ ⅦA
电子层数 相同 ,核电荷数增多,最外层电子数增多 ; 原子半径 减小 ,失电子能力 减弱 ,得电子能力 增强 。
元素金属性 减弱 非金属性 增强
2.同主族(上→下) 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核电荷数增多,电子层 数 增多
性质:原子半径 增大,失电子能力 增强,得电子能 力减弱
元素金属性 增强 非金属性 减弱
3.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区 (1)分界线:
(2)规律: ①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 Cs (除放射性元素); ②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 F ; ③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出一定的 金属性 ,又表现 出一定的 非金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