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
(三)体位引流的注意事项
1.至少在饭后2h进行,以避免发生呕吐 2.根据临床情况,每天操作2~6次
3.每次引流位置保持不应少于 15min
1.评估
(1)了解病人呼吸系统疾病史。 (2)评估病人呼吸型态、速率,并听诊其肺 部以确立分泌物积聚的部位。 (3)评估病人或家属执行此活动之能力、意 愿及认知。
2.用物准备:
(1)枕头数个 (2)听诊器一副 (3)弯盆一个或卫生纸数张
3.步骤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操作过程、方法和目的。 (2)洗手。 (3)听诊肺部→确定分泌物积聚部位 (4)协助病人采取适当姿势并以枕头适当支托,使分泌物积 聚部位在最高处。 (5)将弯盆或卫生纸置于病人下颔处,以收集排出之分泌物。 (6)维持上述姿势至少5分钟→必要时予拍痰或震颤数次 (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体位引流
ICU
孙晶晶
定义
体位引流是按“水往低处流”的原 理将病灶肺段(肺叶)置于高位, 通过痰液的重力作用,叩击拍打时 产生振动等作用使痰液从病灶处经 肺段、肺叶支气管引流到大支气管, 再流向大气道,经咳嗽排出体外。
(一 )治疗目的
利用重心原理引流肺叶内滞留的分泌 物到较大的呼吸道,从而:
达到最佳的引流效果 提高氧含水平 改善呼吸肌力和效力产生咳嗽反射
(5min保持重力引流位,5min拍背或振颤5min咳痰,直
到将分泌物排出)
(四)体位引流禁忌症
禁忌证: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气胸、胸腔出血
或引流者
相对禁忌证:高龄、体弱伴严重呼吸困难者,
常用的气道廓清技术包括哪些
常用的气道廓清技术包括哪些在医疗护理领域,气道廓清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操作,用于清除气道中的分泌物、异物或其他阻塞物,从而维持呼吸通畅。
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康复护理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日常管理中。
一、体位引流法体位引流法是通过调整患者的体位来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排出。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分泌物的排出效果,并减少阻塞和感染的风险。
体位引流法的常见体位包括以下几种:1.侧卧位:将患者转至一侧,利用重力帮助排出气道分泌物。
这种体位可以使分泌物沿着重力方向流动,从而减少阻塞。
侧卧位引流可通过改变侧卧角度(如30度、45度等)来适应不同患者的情况。
2.反仰位:将患者头部抬高,身体平躺或微微倾斜,有助于引流口腔和喉部的分泌物。
反仰位可以提高上呼吸道的引流效果,尤其适用于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增多的患者。
3.足底位:患者的膝关节弯曲,足底支撑在床上,臀部稍微抬起。
足底位有助于改善下呼吸道的引流,特别是对于支气管分泌物积聚较多的患者。
体位引流法是气道廓清中简便易行的技术之一,在医疗护理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需要强调的是,具体的操作和选择体位的策略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同时,医护人员在进行这种技术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确保正确的体位和角度。
二、气道吸痰气道吸痰是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清除气道中的分泌物,它旨在清除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用于有气道分泌物积聚的患者,如呼吸困难、咳嗽、痰液增多等症状的患者。
一般分为开放式吸痰和闭合式吸痰两种方法。
开放式吸痰适用于患者能够咳嗽或咯痰的情况,通过咳嗽或咯痰自主清除气道。
闭合式吸痰适用于无法主动咳嗽或咯痰的重症患者,通过插入吸痰管引流气道分泌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气道吸痰操作时应尽量保证操作技术正确、温和,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管理。
同时,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记录和报告医护人员。
此外,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时,务必遵守相关的环境卫生和感染控制原则,保证操作的无菌性,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体位
五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病人解释引流目的、 监测生命体征和肺部听诊,行X 线胸片检查,明确病变部位。 2引流一般于饭前一小时,饭后 或鼻饲后1-3小时进行
谢谢
. 体位引流
呼吸内科 周 艳
体位引流 胸部物理治疗的重要手段。 一 目的 促进气道分泌物清除。危重病 患者气道粘膜纤毛的运动降低, 清除分泌物能力下降,是导致 气道分泌物潴留的主要原因之 一。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 促进分泌物流动,有利于分泌 物排出。
体位引流可改善肺通气/血流分 布。由于受重力作用,肺下垂部 位的血流分布增多,同时下垂部 位分泌物引流困难,易发生感染 或不张,使局部通气减少,结果 导致下垂部位通气/血流严重失 调,是引起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
支气管造影
肺脓肿
三 禁忌症 . 高龄、体弱伴严重呼吸困难者, 两周内有咯血、急性心肌梗塞、 脑出血、肺动脉栓塞者,患有冠 心病、活动性肺结核、胸肋骨骨 折、气胸、严重心力衰竭、严重 心律失常、严重高血压、血栓性 静脉炎者,不宜做体位引流。
四 操作要点 1评估 监测病人生命体征,评估病人的 流时,间歇做深呼吸后用 力咳,同时用手轻拍患部,可提 高引流效果。体位引流后,观察 5~10分钟,并记录咯出痰的颜 色、量、黏稠 度
每日痰量少于30毫升时,可考虑 停止体位引流。脓液较多且身体 衰弱者进行体位引流时,应提高 警惕,以防大量脓痰突然排出, 造成窒息。
引流后帮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 弃去污物。予清水漱口或漱口剂 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呼吸 道感染。
叩拍时产生的压缩空气释放机械 能,通过胸壁传导至肺部。理论 上,传导至肺部的能量能够促进 粘附于气管壁的痰液有所松动, 并有利于分泌物向外移动
方向:自下而上,自外向内 注意: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全 身出血倾向、脓胸未引流的患者 以及易发生骨折的高龄患者,胸 部叩拍为相对禁忌。即使进行胸 部叩拍,也需特别慎重
体位引流
下叶 前基底段6
下叶 背段 7
下叶 背段 7
病人俯卧位,腿部和臀部应尽可能高的提 升。枕头可放置在病人下腹部和双腿可微 曲。
下叶 内基底段段 8
下叶 外基底,膝 盖稍微弯曲,双膝间放软枕,身下可放软 枕促进舒适,振动左侧肋骨。
下叶 外基底段段 9
2.支气管碘油造影术前后
为什么清理呼吸道较难?
● 细支气管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渐变成单层纤毛
柱状,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壁逐渐减少,环 形平滑肌更为明显,黏膜常形成皱襞(图3) ● 支气管痉挛,气道水肿,可能阻塞呼吸道,黏液 分泌过多可使咳嗽和清除呼吸道困难。(图4)
支气管引流是如何起作用的?
基本的6种体位
起码记住4种体位
左肺中叶和下叶
● 用数个枕头垫高髋部 ● 治疗时间为5-10分钟
右肺中叶和下叶的侧面
● 用枕头垫高髋部 ● 治疗时间为5-10分钟
左和右肺下叶的后侧部
● 用枕头垫高髋部,重要的是胸部低于髋部 ● 治疗时间为5-10分钟
左和右肺下叶的后侧部
图九体位不能承受时使用此位
● 用枕头垫高髋部,重要的是胸部低于髋部 ● 治疗时间为5-10分钟
指导有效引流
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咳痰,无力咳嗽时辅以背部
叩击等措施,提高引流效果
对痰液粘稠者,引流前15min先遵医嘱给予生理盐 水等雾化吸入,可加入庆大霉素、糜蛋白酶、ß2
受体激动剂等药物,降低碳盐浓度,避免支气管
痉挛
指导有效引流
● 肺部深处的黏液,单靠咳嗽不能排出。支气管引
流可减少痰液在肺内及气管大量蓄积。 ●体位引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尤其是慢性 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
简述体位引流的概念和适应证
简述体位引流的概念和适应证体位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是指通过改变患者体位来促进患者体内液体的循环,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体位引流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体位来改变胸腔内压力分布,促进胸腔内患者体液的排出,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1. 体位引流的概念体位引流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体位来促进体内液体循环的治疗方法。
在医疗领域,体位引流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当中。
它通过改变患者体位,调整患者的胸腔内压力分布,从而促进体内液体的排出,加速病情的好转。
2. 体位引流的适应证体位引流适用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肺炎、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
在这些疾病中,体位引流可以有效地调整患者体内液体的循环,促进病情的好转。
特别是对于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疾病,体位引流更是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体位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可以有效地促进体内液体的循环,加速病情的好转。
特别是在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体位引流更是被广泛应用。
我认为体位引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回顾:体位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患者体位来促进体内液体的循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它适用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特别是在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认为,体位引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体位引流的概念和适应证,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种治疗方法,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希望。
体位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其核心原理在于通过患者身体姿势的变化来调节胸腔内压力分布,促进体内液体的循环和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一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其针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促进患者体内液体的循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
体位引流
禁忌症
高龄、极度虚弱,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困难患者。
两周内有咯血、 严重心血管疾病。
第四部分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操作前准备
雾化 吸入
1
34
软枕
弯盘 纱布
操作步骤
评估患者
• 向病人解释 • 测量生命体征
{ • 确定肺部病变部13位4
操作步骤
引流体位的选择
• 取决于分泌物潴留的部位 • 病人的耐受程度
体位引流
感染科:骆礼燕
学习内容
体位引流的概念 体位引流适应症和禁忌症
体位引流的操作步骤
第一部分 定义
定义
是利用“水往低 处流”重力的作用, 使肺部病灶处于高 位、使其呼吸道分 泌物流入支气管、 气管,经咳嗽排出 体外的方法。
气管 支气管 细支气管
第二部分 治疗目的
治疗目的
改善呼吸肌 力和效力产 生咳嗽反射
1
34
常用的引流体位有六种
引流的体位
左肺、右肺上叶尖端
OO
坐位
坐位 上身略向前
引流的体位
左肺中叶 左肺下叶 (右肺同理)
OO
● 用数个枕头垫高髋部 胸部低于髋部
仰卧位 后背垫高45度
右侧头低脚高位
引流的体位
左右肺中叶后侧部 左右肺下叶后侧部
OO
OO
● 用枕头垫高髋部, 重要的是胸部低于髋部
俯卧位 臀部抬高
谢谢聆听!
达到最佳的 引流效果
提高氧含 水平
第三部分 适应症 禁忌症
适应症
老年、恶病质 患者、术后或 创伤性疼痛
咳嗽无力的 患者
支气管扩张 囊性肺纤维化
肺脓肿
因肺部结构异常而引
体位引流ppt课件
连接引流装置
将引流装置与引流部位连接好 ,确保密封性良好。
确定引流部位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引流部位 ,如胸腔、腹腔等。
摆好引流体位
根据引流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 ,如半卧位、侧卧位等。
观察引流情况
在引流过程中,密切观察引流 液的量、颜色、性状等,并做 好记录。
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给患者保暖, 避免受凉。
体位引流是一种利用重力作用 帮助排出呼吸道和肺部积聚的
分泌物的治疗方法。
体位引流的适应症
适用于有大量痰液或分泌物潴 留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支气管扩张等。
体位引流的禁忌症
对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大量 出血、严重脊柱畸形等患者应 慎用或禁用。
体位引流的方法
包括头低卧位、头高卧位、半 卧位、俯卧位等,根据患者的
体位引流的作用
体位引流的适用范围
体位引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 道内分泌物潴留或排痰困难的患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 。
体位引流可以促进呼吸道内分泌物或 痰液的排出,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 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PAR02
03
呼吸道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部的 通道,包括鼻腔、咽、喉 、气管和支气管。
体位改变
通过改变体位,使分泌物 因重力作用汇集于较陡的 下侧支气管,便于引流。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痰液潴留 ,如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肺炎等。
禁忌症
对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自发性 气胸、胸腔积液等患者应慎用或 禁用体位引流。
PART 03
体位引流操作方法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认 知情况,确定是否适合进行体位
名词解释 体位引流
名词解释体位引流
1. 体位引流定义:
体位引流指的是临床通过拍背、震颤等重力手法,将人体内的分泌物引流出体外的一种方法,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临床中该种方法的应用,多见于肺部、腹腔疾病中,比如当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引发肺脓肿现象时,让患者保持侧卧位、俯卧位的姿势,将肺部的脓液进入支气管,达到排出体外的目的。
2. 体位引流的方法:
体位引流的方法是指将分泌物通过重力作用的方式进行引流,常见体位有坐位、半卧位、头低位。
3. 体位引流的注意事项:
体位引流适用于肺气肿或支气管扩张等有大量痰液排出不畅的患者,若患者有呼吸功能不全、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老年人需禁用。
不合宜人群:(1) 年迈及一般情况极度虚弱、无法耐受所需的体位、无力排除分泌物(在这种情况下,体位引流将导致低氧血症) (2) 抗凝治疗(3) 胸廓或脊柱骨折、近期大咯血和严重骨质疏松。
有上述症状者。
检查前禁忌:
(1) 引流应在饭前进行,一般在早晚进行,因饭后易致呕吐。
(2) 说服病人配合引流治疗,引流时鼓励病人适当咳嗽。
(3) 引
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咯血、发绀、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随时终止体位引流。
(4) 引流体位不宜刻板执行,必须采用病人即能接受,又易于排痰的体位。
检查时要
求:积极配合医生。
体位引流及排痰操作技术
体位引流及排痰操作技术体位引流是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利用重力和气流动力学原理,将分泌物从呼吸道的下部引流到上部,通过咳嗽或其他手段排出体外的操作技术。
排痰操作技术是通过刺激患者咳嗽或其他手段,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从上呼吸道排出体外的操作技术。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体位引流及排痰操作技术。
一、体位引流原理及操作技术1.原理体位引流是利用改变体位来利用重力和气流动力学的原理,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从下呼吸道引流到上呼吸道,以便于咳嗽或其他手段将其排出体外。
2.操作技术(1)更换患者体位:如将患者从卧位转为坐位或半坐位,使头部稍微前倾,患者的上呼吸道位于下呼吸道之上,利于分泌物的引流。
(2)深呼吸: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通过肺的扩张和收缩,增加气流在呼吸道的流动速度,促进引流。
(3)咳嗽:通过刺激咳嗽反射,使分泌物从下呼吸道排出体外。
可以采用咳嗽刺激手法,如按压胸骨或背部、刮痰等,以及药物刺激方法,如给予咳嗽刺激性药物等。
1.原理排痰操作技术是通过刺激患者咳嗽反射或其他手段,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从上呼吸道排出体外,以便于清除呼吸道积液、分泌物或异物。
2.操作技术(1)咳嗽:通过刺激咳嗽反射,使分泌物从上呼吸道排出体外。
可以采用咳嗽刺激手法,如按压胸骨或背部、刮痰等,以及药物刺激方法,如给予咳嗽刺激性药物等。
(2)吸痰:对于无力咳嗽或不能自主咳嗽的患者,可以通过吸痰器或气囊吸痰等手段,将分泌物从上呼吸道吸出。
吸痰操作要注意正确使用吸痰器或气囊,避免伤害呼吸道,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3)干痰涂抹:对于难以吸痰或无效吸痰的患者,可以通过干痰涂抹的方法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从上呼吸道排出。
可以使用纱布、医用棉签等物品,小心翼翼地将分泌物涂抹在纱布或棉签上,从口腔或鼻腔处轻轻抽出。
(4)气道吸引:对于呼吸道梗阻的患者,可以通过气道吸引的方法,将分泌物或异物从上呼吸道吸出。
气道吸引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吸引器具和方法,避免伤害呼吸道,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体位引流的原则
体位引流的原则
体位引流是一种医疗护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
以下是体位引流的原则:
1.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
2. 体位调整应缓慢、轻柔,避免过度运动或扭曲患者身体。
3. 体位调整前应先与患者交流,让其了解引流的目的和过程。
4. 引流前应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和药物。
5. 引流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适症状。
6. 引流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患者身体和器材,保持环境卫生。
7. 体位引流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和操作,不应由非专业人士进行。
- 1 -。
医院三基操作流程—体位引流流程
3引流过程中注意保暖,以免受凉后病情加重、
3
4引流量减至每日30ml以下时,可停止引流。
5每次15-20分钟,如不能坚持者至少3分钟以上,每日1 -3次
2
5瞩病人深呼吸,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
5
6引流结束指导病人平卧或半卧位休息
5
7漱口,擦净口周痰液,保持口腔清洁
5
8观察生命体征,痰液情况、肺部呼吸音、啰音变化及治疗效果。
5
9洗手、记录排出的痰量和性质,必要时送检
5
终末
处理
病人痰液按感染类垃圾处置
5
注意
事项
l进食后不适宜马上引流,因饭后易致呕吐
3
2病变在不同部位时采取的体位从积痰较多的部位开始,然后引流其它部位
医院三基操作流程—体位引流流程
项目
内 容
评分
目的
促使支气管、肺泡内或脓腔内积聚的分泌物或脓痰排出
5
评估
1评估病人的年龄、病史、身体情况
4
2根据病人的病史、胸部X线检查结果,确定病变所在的肺叶或肺段
4
3病人痰液的量、颜色、性状
4
4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并解释目的、注意事项
4
准备
l护士: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4
2病人:餐后2小时至下次进餐前
4
3环境:安静、整洁,温度适宜
4
4用物:翻身枕头及各类垫枕
4
流程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目的
5
2痰液粘稠者先行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祛痰剂
5
3根据病变部位采取相应的体位,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
5
4以手掌拍打或轻轻震动病人胸背部以松解粘性分泌物
5
体位引流护理要点
体位引流护理要点
以下是 6 条关于体位引流护理要点:
1. 嘿,得选对合适的体位呀!就像打仗要选好阵地一样。
比如说有个病人肺下叶有痰,那咱就把他摆成头低脚高的姿势,这样才能让痰液更容易流出来呀,你说是不是?
2. 时间也很重要哦!可别随便搞搞。
好比做饭得掌握好火候,时间短了不熟,长了又糊了。
体位引流也得掌握好时间,太短没效果,太长病人也受不了,咱得恰到好处才行呀!
3. 引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呀!这就跟你看着锅里煮的东西一样,稍有不对就得调整。
如果病人不舒服了或者出现啥异常,咱可得赶紧调整,不能不管不顾呀!
4. 还要鼓励病人配合呢!病人就像你的小伙伴,你不给他加油打气,他怎么能跟你好好合作。
多和病人说说话,让他知道这很重要,他才会更努力配合呀!
5. 引流之后的护理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像跑完步要放松一样。
给病人擦擦汗,调整好姿势,让他舒舒服服的,这样效果才更好呢!
6. 千万别忘了要定期评估效果呀!就像你时不时得看看自己的学习成果咋样。
看看痰液排出得好不好,根据情况调整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帮到病人呀!总之,体位引流护理可得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呀!。
体位引流的实施要点
体位引流的实施要点体位引流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它是通过改变患者体位,运用重力的原理,将体内积液引流至术后引流袋或引流罐的过程。
体位引流可以有效地促进术后伤口引流液的排出,减少伤口愈合的时间,预防感染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舒适程度。
在实施体位引流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准备工作:在实施体位引流之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术后引流器械进行检查,确保器械无损坏、无漏液等情况。
同时,要检查患者的引流液的性状和量,以便及时进行记录和判断引流效果。
准备好所需的消毒液、干净的毛巾和手套等。
2.安全措施:在进行体位引流时,护理人员要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首先,在改变患者体位之前,要充分与患者沟通,告知引流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其次,在移动患者时要注意协助,避免意外摔倒或造成伤害。
最后,在移动患者时,要注意保持引流器械的通畅,避免引流管被牵拉、扭曲或被压迫等情况。
3.选择适当的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引流的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
常见的体位有半卧位、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
选择体位时,要注意患者的舒适程度和安全性,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引起不适或损伤。
4.保持引流通畅:为了保持引流的通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要保持引流袋或引流罐的下垂,以利于引流液的顺利排出。
其次,要避免引流管被压迫或扭曲,确保引流管畅通无阻。
另外,要定期检查引流器械,及时更换已满的引流袋或引流罐,以免引流液溢出或返回患者体内。
5.注意个体差异: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因此在实施体位引流时要注意个体差异。
有些患者可能由于身体原因无法采取一些特殊体位,或者一些体位可能对其身体状况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体位,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调整体位或采取其他措施以确保引流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总之,体位引流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护理技术,它可以在术后促进伤口引流液的排出,预防感染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舒适程度。
在实施体位引流时,要注意准备工作、安全措施、选择适当的体位、保持引流通畅以及注意个体差异等要点,以确保引流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体位引流
3
精选课件
(二)体位改变及其影响
1.体位改变与肺容量
(1)从直立到仰卧位,功能残气量减少约 1000ml;从仰卧到垂头仰卧位,其量变化 不大 (2)平卧时,横膈背部受力大于前面;俯 卧时正相反;侧卧时,受压横膈受力大于 上面。受力大的部位肺灌注相对增加
左上叶尖后段
端坐位,上身略向前、向右倾斜
左上叶前段
仰卧位,左侧后背垫高 30°
左上叶上舌段、下舌 仰卧位,左侧后背垫高45°,右侧
段
垫高或将床尾抬高
两侧下叶背段、后基 底段
两侧下叶侧基底段
膝胸位或俯卧位
健侧卧位,健侧腰部垫高,或将床 脚抬高
20
精选课件
体位引流常和其它治疗方法合并使用,
如雾化、深呼吸咳嗽、拍痰、震颤或 吸痰
9
精选课件
体位引流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行X线胸片检查,确定病变所在部 位 第二步,根据病变所在部位,在医生指导 下,采取相应的引流体位。肺上叶的病变 可取坐位或半卧位,中、下叶病变宜取头 低脚高位
10
精选课件
第三步,一般来说,体位引流每天应进行 2~4次,每次10~15分钟。具体时间可视 病情轻重及引流情况而定。如分泌物较多, 患者又能耐受,可适当延长引流时间
15
精选课件
具体操作见下图
16
精选课件
17
精选课件
18
精选课件
方法
部位
右上叶尖段
半坐卧位
右上叶后段
斜俯卧左位
右上叶前段
仰卧位,右侧后背垫高30 °
右中叶外侧段、内侧段 仰卧位,右侧后背垫高45
右下叶内基底段
简述体位引流的护理措施
简述体位引流的护理措施体位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措施,用于排出体内的液体或气体。
它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利用重力帮助排出体内的积液或排气,从而达到疏通管道、促进康复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体位引流的护理措施。
1. 头低位引流:适用于胃肠道排气或引流胃内容物。
患者平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厘米,头稍微偏向一侧,利用重力帮助胃内容物流向出口。
此时,患者要保持呼吸通畅,避免窒息。
2. 侧卧位引流:适用于胸腔积液或气体引流。
患者侧卧位,引流部位下方放置引流瓶,利用重力帮助积液或气体排出。
同时,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堵塞。
3. 俯卧位引流:适用于胸腹部积液引流。
患者俯卧位,将引流部位下方放置引流瓶,利用重力帮助积液排出。
俯卧位引流时,要注意患者的呼吸状况,避免压迫胸腔导致呼吸困难。
4. 反侧位引流:适用于腹腔积液引流。
患者平卧位,将引流部位放置在床边侧沿,并将患者的身体稍微向引流部位倾斜,利用重力帮助积液排出。
此时,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体位导致不适。
5. 高位引流:适用于上呼吸道积液或引流口腔分泌物。
患者坐位或半卧位,将引流部位放置在较高的位置,利用重力帮助积液或分泌物排出。
高位引流时,要注意保持引流部位的稳定,避免引流部位下沉导致引流不畅。
在进行体位引流时,护士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患者安全:在改变患者体位时,要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摔倒或滑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可以使用床栏或辅助工具提供支撑,保证患者的稳定。
2. 引流管的选择:根据引流部位和引流液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引流管。
引流管应具有足够的长度和直径,以保证引流通畅。
同时,要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性,及时清洗或更换。
3. 引流瓶的选择:根据引流液体的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引流瓶。
引流瓶的容量应足够大,能够容纳引流液体,并具有密封性,防止引流液体外溢或污染。
4. 引流液体的观察:护士要定期观察引流液体的性状和量,及时记录。
引流液体的性状可以包括颜色、浑浊度、气味等方面的观察,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变化。
体位引流的方法和操作
体位引流的方法和操作
体位引流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体位来促进体液引流和排出的方法。
它常用于术后患者、卧床患者以及存在体液积聚的患者。
以下是体位引流的常用方法和操作:
1.侧卧位引流:
-将患者转至一侧,使患侧肺部处于上位,非患侧肺部处于下位。
-这种体位可以利用重力帮助引流患侧肺部的分泌物和体液。
-定期翻身,使患者另一侧也能得到引流。
2.俯卧位引流:
-将患者转至俯卧位,头部稍微侧向一侧。
-这种体位可以利用重力帮助引流胸腔内的积液和分泌物。
-注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3.半卧位引流:
-将患者转至半卧位,头部略高于躯干。
-这种体位可以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并促进胸腔内积液的引流。
-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度和呼吸道通畅。
4.坐位引流:
-将患者转至坐位,背部直立。
-这种体位可以利用重力帮助引流胸腔内和腹腔内的积液和分泌物。
-注意保持患者的平衡和稳定,避免摔倒。
在进行体位引流时,还需要注意以下操作:
1.评估患者的体位耐受性和呼吸状况,确保患者能够安全地保持所需的体位。
2.定期检查患者的体液引流情况,包括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
3.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以帮助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4.定期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导致压力性损伤。
5.在进行体位引流前,确保患者的体位调整得到医生的指导和批准。
体位引流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清除体液和分泌物,促进康复。
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体位引流注意哪些事项和要点
体位引流注意哪些事项和要点
体位引流是一种通过调整人体姿势来促进液体排出的方法。
在进行体位引流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和要点。
选择合适的体位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体位可以影响液体排出的效果。
例如,在排尿引流中,膀胱应该处于最佳排尿位置,这可以通过让患者保持直立或坐下来实现。
而在胸部引流中,需要将患者放置在侧卧位或坐位,以便液体能够更好地排出。
要确保患者的身体姿势正确。
正确的体位可以确保液体能够顺利排出,并减少不必要的不适感。
在进行体位引流时,护士或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姿势,确保他们的身体处于正确的位置。
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
体位引流可能需要患者保持特定的姿势一段时间,这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
在进行体位引流时,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可以提供合适的垫子或枕头,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要定期检查引流情况。
在进行体位引流时,我们要时刻关注液体的排出情况。
如果发现引流不畅或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患者的体位或重新插管等。
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在进行体位引流时,与患者的沟通和合作非常重要。
护士或医生应该向患者解释体位引流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在进行体位引流时,要随时关注患者的
反应和需求,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舒适。
体位引流是一种重要的护理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合适的体位选择、正确的体位调整、患者的舒适度、引流情况的检查以及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和协调。
通过正确的体位引流,可以有效地促进液体排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位引流
一、概述
体位引流(postural drainage)是指对分泌物的重力引流,应配合使用一些胸部手法治疗。
如拍背、振颤等,多能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治疗者可参照X线胸片跟踪肺内分泌物的方法,并通过血气分析监测肺内分泌物清除效果,提供氧合的客观数据。
二、目的
主要促进脓痰的排出,使病肺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的开口向下,促使痰液借重力作用,顺体位引流气管咳出,有助于痰液的引流。
三、操作方法及步骤
1、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姿势作体位引流。
如病变在下叶、舌叶、或中叶者、取头低足高略向健侧卧位;如位上叶,则采取坐位或其它适当姿势,以利引流。
2、引流时,瞩病人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嗽,护理人员用手(手心屈曲呈凹状)轻拍患者胸或背部,自背下部向上进行,直到痰液排尽,或使用机械震动器,将聚积的分泌物松动,并使其移动,易于咳出或引流。
每日3-4 次,每次15-30 分钟。
四、适应症
体位引流可用于分泌物或细胞滞留引起的大块性肺不张,结构异常而引起分泌物聚集,长期无法排除(如支气管扩张,囊性肺纤维化或肺脓肿);由于用力呼气受限(如COPD、肺纤维化)而无力排出分泌物的患者急性感染时;或咳嗽无力(如老年或恶病质患者、神经肌肉疾病、术后或创伤性疼痛、或气管切开术患者);支气管碘油造影检查前后。
注意事项和禁忌
一、注意事项
1、引流应在饭前进行,一般在早晚进行,因饭后易致呕吐。
2、说服病人配合引流治疗,引流时鼓励病人适当咳嗽。
3、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咯血、发绀、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随时终止体位引流。
4、引流体位不宜刻板执行,必须采用病人即能接受,又易于排痰的体位。
二、禁忌
1、年迈及一般情况极度虚弱、无法耐受所需的体位、无力排除分泌物(在这种情况下,体位引流将导致低氧血症)
2、抗凝治疗
3、胸廓或脊柱骨折、近期大咯血和严重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