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中的思考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中的思考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中的思考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形成各具特色和风格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而哺育、积淀为一个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经时代的洗礼,生生不息地延续和传递成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四大文化系统:中华传统文化、西欧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文化。

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正是这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怎样一种文化呢?所谓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其主体是以封建社会中长期形成的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的政治文化。

可见,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同样是建立在儒学的基础之上,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因此,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围绕其展开。

“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是一种个体人格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和全面修养的标志,是人类崇高的社会境界;“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即以血缘为根基,以等级为特征的统治体系,由此结合成主张以道德规范实现政治统治,把政治关系归结为个人道德修养,主张内省吾心,教化以正风,实现政治与道德人伦的一体化。

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以“仁”“礼”结合为主体的伦理政治观为核心内容,可以说是其本质特征。

观之现今社会,中国虽说是一个发展中的法治社会,但是“法外乎人情”,法律在实际运行当中总是会受到具体人事的影响,这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以德治国”息息相关。

与刑政相比,传统政治更注重的是一种道德感化,以显其“仁”来笼络民心。

不可否认,注重道德教化与法制相比更具人性化,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

但是,缺少了法律准绳的教化缺少了一种威慑力,难免会失去其应有的功效,有时也难免有失公平。

因此,社会秩序的匡正还是需要具体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一定强制力的法律来执行,完全遵循法的规则来处人事,将伦理道德排除于执法过程之外。

即使要传承“德治”理念,也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中进行,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进行,而不是在执法过程中大肆干预,如此才能确保法律机制的良好运行,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社会公平有一个衡量的准绳。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摘要:伴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的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努力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并认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支配政治行为。

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客观地评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文化。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道德伦常儒家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

政治文化是一种主观意识领域,政治文化必然与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有关,具体讲,则包括社会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概念、政治设想、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

传统政治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在历史上延续不断的传承,离不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牢固支撑。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这批判的一面,但同样也有应该坚持与传承学习的一面。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一)、重民的民本思想1、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大特点。

在先秦时期周武王伐纣时提出‘敬天保民’的口号。

管仲提出富以养民是治国为政者的首要任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提出‘无民孰战,无民孰农’的口号。

从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到唐朝魏征的载舟覆舟及唐太宗有感于君主的地位依赖于国家的存亡,国家的盛衰系与民众的苦乐。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人心向背’是统治者政权存亡的基础。

统治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想取得长久的政治稳定,一定要考虑到百姓的利益,让人民休养生息。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上重民的君主,其统治的时间内都是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的。

2、重民不是民主。

古代所倡导的重民与当代所说的民主是有所区别的,重民只是强调君主重视百姓的疾苦,只需要人民俯首帖耳。

而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传统民本思想中的民只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与现代民主思想相差甚远。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地缘政治是指国家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内涵,对于当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的源流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的源流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易经》和《尚书》等经典文献。

《易经》中的“天地合和、万物興生”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家对地理环境和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视,强调了地理位置对政治稳定和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

《尚书》则在“六合”说中提出了“以地制宜”的原则,指导国家在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下的政治发展和外交决策。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地缘政治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和特色。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兼爱非攻”到秦汉时期的“统一天下”,再到唐宋时期的“和平共处”,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一直贯穿着和谐共处、和平发展、统一合一的理念。

这种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外交政策,也对周边地区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和谐共处: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在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竞争层出不穷,中国可以发挥其传统地缘政治思想的优势,通过提倡和平共处、互利合作,努力构建地区和世界的和谐共处格局,为全球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

2. 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重视地理环境和天时地利的作用,强调“以地制宜”、“知天地者作,则晓域中者事”。

在当代世界,中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通过合理规划和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3. 统一合一: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强调了统一合一的理念,认为大一统的国家体制可以提高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统治效果。

在当今世界,中国可以借鉴其传统地缘政治思想,通过内部统一和和睦相处,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的安全稳定。

4. 兼爱非攻: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倡导和平共处、互利互惠。

浅析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及其当代价值政治文化在当今政治体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中国这样一个历经千年,源远流长,从未出现过历史断层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以其独特的形成过程与特点,影响着中国古代乃至当代政治体系的运作。

应清楚地认识到,古代传统的政治文化也有其两面性,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扬弃,使之与当代的世纪情况相契合,促使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也是现代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政治文化;历史样态;价值一、政治文化的内涵(一)政治文化的概念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在国内外政治学界受到重视,但是,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对于这一概念的定义存在明显的差别。

1.国内学者的定义(1)政治文化应包含三个层次。

政治文化在国内的一些学者看来政治文化应该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心理和政治制度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在20世纪80年代,朱日耀认为传统政治文化有三个层次:第一,支配和规范人的政治行为的政治思想,这是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精华部分;第二,在社会政治运行过程中起着潜在作用的社会政治心理;第三,传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方式。

①(2)政治文化包含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

与第一类观点不同,一些学者主张只有政治思想与政治心理两个层次的内容包含在政治文化之中。

这些学者认为政治文化的概念特指观念的政治文化,与政治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但又不是政治和文化的简单组合。

(二)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内涵在封建社会中长久以来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包括从一个中心点(君主)出发的单项辐射型的政治意识形态;天、君、国、家合而为一体的政治认识;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之上的政治评价模式;丧失主体性的政治依附情感;小康、大同的千年政治思想;名教精神的政治思维内核,等等。

②对于传统的中国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是透视其内涵的窗口,传统的政治心理、政治体制都可以从政治思想中体现出来,要想全面的透析中国政治文化,就离不开古代的政治思想。

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政 治 文化是 一个 民族 在 一定 生产方 式 的基础 上 , 一定 的政 治 、 济和 文 化环境 中形成 的关于 国 于 经 家政 治生 活的政 治 思想 、 治心 理和政 治 价值取 向的 总和 。 政 它主要 包括 人们 对 政治 的认 识 、 感 、 价 情 评 和理 想 , 社会 意识 形 态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政 治文化 一经形 成 , 以其特 殊的 结构 形态 作 用于社会 政 是 便
多重 影响 。
一பைடு நூலகம்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中 国社会 主 义政 治 文化 是我 国社 会 主义实 践的 历史产物 。它是 以马 列主 义 、 毛泽东 思 想 、 邓小 平
理 论 和“ 个代 表 ” 三 重要 思 想 为指导 , 以社会 主 义政治 价值 观 为核 心 , 以社 会 主 义 民主 、 参政 意识 和 法 制 观念 为基本 内容的新 型政 治 文化 。 为我 国的主流 政治 文化 , 作 它为 当代 中 国政 治的发 展确 定 了基 本 的政治 价值 观和 发展方 向 , 已成为 我 国综 合 国力 中文化 力的最 核心要 素 。近些 年 来 , 随 着 中国社 会 伴
代 以后 , 对 国际局 势的风 云 变幻 以及我 国改 革开 放 和现代 化建 设进 入攻 坚 阶段 和关 键 时期 , 坚持 面 党 与 时俱 进 , 用发 展的 马克 思主 义指导 新 的社会 实 践 , 断推 动理论 和 实践 创新 。在 这 一进 程 中 , 中国 不 “ 共 产 党对 于社 会 主义 的创 造性 诠 释取 得 了突破 性 的 进展 : 市场 经 济 、 依法 治 国 、 治 文 明被 纳入 创 新 政 性 的社会 主 义 的本质 含义 当中 。 [针对 我 国进入 社 会发 展 的 转 型期 , 落 实如 何 实现 人 民当家 作 主 ”2 ] 为 的政 治原 则 , 用好 人民赋 予的 权 力 , 出了“ 党 为公 , 提 立 执政 为 民” 政治 思 想 , 确立 了 以“ 个代表 ” 的 并 三 重要 思 想的基 本点构 成 的衡 量 中国政 治文 明的客 观标 准 ; 在借鉴 人 类历 史政 治文 明成 果 的基础 上 , 高 度 重视 民主政 治和 依法 治 国的价值 取 向和政 治诉 求 , 逐步 “ 扬弃 在革 命 战争 年代 和建 国初 期行 之有 效 的‘ 政策 治 国’ 范式 , 向 ‘ 治 国’ 转 法 范式 ”3, L 确立 了依 法治 国的方 略 。在 国 家政 治生 活 中 , 方 面在 全 ] 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影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深深影响了我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

其中最
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仁”的概念。

仁者爱人、合群、仁者乐山乐水、仁者同物,传承至今。

这种思想推动着现代中国政府
的关注和关爱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和谐的举措和政策制定,使得我国
政治文化不单纯面向自我,也体现了对他人、对社会的关怀。

此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还倡导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这一思
想强调的是平衡和中间立场的重要性。

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这种思想
使得我国在面对国际事务中,不会轻易偏狭。

同时,这也能够使得我
们在国内政治斗争中能够更好地保持稳定和协调,使得政治生态更加
健康。

总之,在我国的现代政治发展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让我们的政治文化更有特色和独特的优势,也让我们在国际和国内政
治舞台上更具有个性和优势。

探究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探究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探究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历史沉淀造就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人文等多个方面探究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一、政治方面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君臣文化和礼制文化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体现。

在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但传统文化中的君臣关系和礼制思想仍然产生着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认为,君主应该尊重群众的感受和需要,做出公正合理的决策。

这种“天下为公”的思想也在当代政治文化中体现。

例如在中国的基层政府中,官员需要密切关注民生问题,关注百姓的利益,这种政治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君为臣纲”的思想的延续和演化。

另外,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注重“道德立国”,将道德标准放在国家治理的核心位置,这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

例如在当代中国,政府积极倡导“诚信”和“勤奋”,这种道德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天下为公”、“尊师重道”等价值观。

二、经济方面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和经商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经济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

中国传统经济文化中的农耕文化重视耕作技艺,崇尚勤俭持家、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经商文化注重诚实守信、商业道德,包容互惠等理念。

这种传统经济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一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如针织、编织等仍然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这种农耕和手工技艺文化是中国传统经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中也注重商业道德的培养和市场信誉的构建,这种经商文化是中国传统经济文化中的重要传承。

三、人文方面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文化自信、儒家文化、道教文化等仍然对当代中国的人文事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是中国人文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中崇尚家庭伦理、尊重知识文化、推崇道德教化等观念在当代中国的教育、文化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道教文化注重对自然的敬畏和中道之谓道的思想,这种文化特征在当代中国的生态环保和哲学思想中仍然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今的影响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今的影响2

中庸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影响 • 积极影响
• 首先,体现在对公民个体自身的影响方面 • 其次,在经济领域,中庸思想中“执中知 权” 的思想对处理贫富差距过大这方面的 问题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再次,在治国方略上,中庸思想提倡“德 刑并用”
• 最后,在文化领域,中庸思想也有其自身 的积极影响。
行政级别等级森严
• 从某种程度上看,国内高校俨然就是一个 等级分明的官场。在一些人看来,高校地 位的高低,主要以行政级别来划分,有“ 副部级大学” 、 “正厅级大学” 、“处级 大学” 。与此相关,高校里也随处可见处 、委、办、科等部门,其主管人员也都有 相应的行政级别,从塔基到塔尖循序渐进 、森然有序,活脱脱一个衙门化的金字塔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 当代,由美国著名政治学家G .A.阿 尔蒙德首次提出的,但其定义在学术界尚无统一 定论。 • 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解释为政治系统成员的行为 取向或心理因素,即政治制度的内化。 • 著名政治学家派伊认为政治文化就是某一特定模 式的政治行为取向,是政治体系里一种有秩序的 、主观性的领域,它构成政体的内容、机构的规 范以及个人行为之间的社会联系
中庸之道有助于教育工 作者的自我完善 • 第一、在经济转轨时期教育工作者 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 第二、中庸之道为教育工作者提供 了道德修养的准则和方法。
委婉词语与中庸思想
• 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 。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很注重保持和谐的人 际关系,就是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不喜欢直 截了当是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的一个特点 • 谦虚谨慎、含蓄优雅、敬重他人被认为是 良好个人修养的表现。
“官本位”意识影响人的职业价值观 • “官本位” 意识指导下的职业价值观 主要体现为对金钱和名利的追求, 这种 对功名孜孜以求的态度有着广泛的社 会基础, 得到大众文化和社会舆论的广 泛支持

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然效仿他的仁义作风 , 以他为榜样来约束 自己的行 为 规范 , 在这种从君王到百姓都守仁义 的国家里必然会
实现大利 , 进而达到孟子所提倡的“ 王道 ” 天下。
3 治 。德 治 思 想主 要 表现 在 统 治 者要 以 良好 的 . 德
道 德修养作 为 自己统治国家的基本原则 , 正如孔子所 说的“ 为政 以德 , 譬如北辰居其所 , 而众星拱之”这 说 ,
“ ”与世 界和 平 的美 好主 张 和 向往 。 和 ,
2 . 爱民思想对现代中国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的作
用 。孔 子和孟 子 都认为 民是 国 家稳定 的前 提和基 础 。孔子提 出了一些 治 国安 民的方法 , 即统治者要 “ 民” “ 保 ,惠民”“ ,养民”“ ,恤民” “ ,富民”认为要给予 , 人 民恩惠 , 满足他 们的利益 , 使他 们富裕起来 。孟子 则提出了“ 民贵君轻 ” 之说。另外 , 在儒家的爱 民观念 中“ 养民” 思想既要教育人民, 也要为人民提供生活保 障 。联系到现代 中国的 民国时期孙 中山先生所倡导
作 者 简 介 : 乐, 南民 族 大学 20 级 行 政 管理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为 中西行政 体 制 比较 。 四川 成都 ,10 1 王 西 09 研 ( 60 4 )
中图分 类 号 : 0 D6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6 9 2 1 )3 0 3 — 2 10 — 7 (0 00 — 0 7 0
要听从道 德的安排。
二 、 统 政治 文 化对 现 代 中 国政 治 的影 响 传
礼 ” “ 己复 礼 为 仁 。 一 日克 己复 礼 , 下 归 人 ,克 天 焉” 。可见 , 子把 礼治的思 想作为 国家统 一和稳定 孔 的基本前提和道德 约束 , 只有 君王和百姓 都“ 己复 克 礼” 全 国才能够实现和谐发展的景象 。 了,

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政治发展的作用

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政治发展的作用

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政治发展的作用作者:张旭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24期摘要文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的变化,但相对于政治制度来讲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影响力是持久稳定的,传统政治文化能影响人们的政治价值观。

政治发展是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是国家政治民主化的一个过程。

政治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政治价值观念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政治制度、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的过程。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突出的特色和优势,其积极因素在实现政治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消极因素则会阻碍政治的发展。

推进政治发展,必需积极推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保障国家的有效治理。

关键词传统文化政治内涵政治现代化转型作者简介:张旭,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政治制度。

中图分类号:D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8.288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内涵(一)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是回顾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时一个绕不过去的概念。

从政治方面来看,它包含着国家的统一、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等多重意义,“一而不二,和而不分”是基本的价值取向。

“大一统”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诗经》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很好地体现了“大一统”的思想。

“大一统”思想最大贡献者是儒家,认为政治次序必须统一于“仁义礼乐”“王教道化”。

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以后,“大一统”从思想走向客观的政治实践。

在汉朝独尊儒术的思想指导下,儒家“大一统”思想迸发出无穷力量,经过长期理论和实践的反复酝酿而最终形成,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政府行为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政府行为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政府行为的影响
王卫国;郑言达
【期刊名称】《中国商界》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政治文化是文化的一般在政治领域的特殊表现.确切地说是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政治价值取向,共同信守的政治行为模式和广泛流传的政治态度、作风等等.而政府行为是围绕着政府权力的运用而展开的社会活动,它包括政府统治
和政府管理,其中主要是指政府管理.与政府职能存在的紧密的逻辑关系.根据政府职能的分类,可将政府行为也分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和文化行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博大精深,包含了许多中国传统优秀的政治、哲学、社会思想.为中国文化留下了宝
贵的精神遗产,对中国当代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
当代政府行为的影响来进行探讨.
【总页数】2页(P310-311)
【作者】王卫国;郑言达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35
【相关文献】
1.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J], 张宏伟;宋瑞恒
2.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J], 吕洋洋
3.浅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J], 吴昊
4.浅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J], 吴昊
5.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主监督及对当代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J], 光雅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浅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浅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摘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深刻影响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和现实。

历史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注重民主参与,如民主决策和官民合作。

现实中,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了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强调个体自律和公共利益。

传统文化对现代公民政治参与也存在限制,如影响人们的政治意识和行动。

需要在发展中找到平衡点,挖掘传统文化潜力,推动现代公民政治参与的转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公民政治参与有启示作用,既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也存在消极的束缚影响。

在传承的基础上,应适应时代需求,提升公民政治参与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公民政治参与,历史影响,现实影响,理论探讨,现代转化,作用,启示,积极影响,消极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中国政治文化的长期影响下,作为公民的我们如何参与政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深深根植于我国的历史之中,影响着公民政治参与的方方面面。

通过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政治体制的独特性,为提升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提供有益启示。

通过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影响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政治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在当今时代的政治实践中开拓出新的路径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讨这些传统文化因素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历史影响、现实影响、理论探讨、现代转化以及推动公民政治参与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政治文化的特点,并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促进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深化我国的政治改革和现代化进程,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影响政治不仅表现为一种制度模式,而且还表现为一种文化形态。

政治文化是人类社会政治活动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体系。

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要巩固自己的政权、维护本阶级所需要的政治秩序,必须要有体现本阶级意志的政治文化,并使之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政治文化研究首先起源于阿尔蒙德,1956年,阿尔蒙德在《政治学杂志》上发表了“比较政治哲学”一文,首先提出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

他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

它的隐含前提是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强制作用。

我们可以将政治文化准确概括为: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和一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关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心理倾向、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总和。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所构成:(1)政治心理倾向。

它包括人们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对各种政治现象所表现出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活动。

主要是人脑感应政治现实的一种主观表现,具有不系统、不稳定的特点。

(2)政治价值观念。

它包括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政治态度、政治道德、政治信念等基本内容。

它是人们看待、评价某种政治体系及其活动所形成的标准,并由此而成为政治活动主体的政治行为的选择标准。

在一定的政治体系中,总是存在一种基本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念。

(3)政治思想意识。

它由一系列政治主张和政治目的、政治理想所构成。

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现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和见解,是人们对政治现实的能动性反映。

它在整个政治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涵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哺育了灿烂的文化,同时也造就了庞大的帝国体系。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学理论》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学理论》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张宏伟宋瑞恒(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始于两周延续至明清,历经千年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它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对人性的培养,亦或是公共政治意识的养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我国现代政治体制、政治文化以及宣传导向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但是,传承五千年的传统政治文化,对当前的影响存有两面性,我们要传承传统政治文化的积极一面,摒弃消极方向,促使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使之与我国现代政治文化有机契合。

[关键词]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现代政治文化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

深入认识和把握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合理扬弃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建设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当代政治文化的积极影响1.中庸思想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是一种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它秉承不偏不倚,不主张突出又不甘于落后的价值观。

以中庸的思想驾驭政治领域,反作用于文化范畴,必然产生与之适应的“中”、“庸”的意识形态。

“中庸”里的“中”首先是“适宜、合适、合乎一定的标准”的动词含义。

“庸”在这里做“用”讲,“中庸”的含义就是使自己的行为为适宜、符合实用。

也就是符合“礼”。

在《中庸》所以用“中”本指含而未发的喜怒哀乐之情是为了说明:礼是道德准则,是根源于人的含而未发的内心的。

而人的内心在我国古代文化思想中,即是道德产生的根源,又是行使道德的驱动,进而影响人的行为。

所以,我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由单个行为主体开发扩散的思想意识,在群体中传播改造,适用于群体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传递性和适用性。

例如道德意识,民族意识等等。

高中政治与文化总结知识点

高中政治与文化总结知识点

高中政治与文化总结知识点一、政治与文化的关系1.政治和文化的概念政治是指统治阶层的权力、组织和管理社会的活动,包括政府和政党的活动。

文化是指社会的价值观念、信仰、风俗、传统等。

政治和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依存、交融。

2.政治对文化的影响政治对文化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等直接影响着文化的发展,而政治稳定与和谐也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文化对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社会制度等方面。

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变迁可能导致政治体制的变动。

二、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1.传统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要包括儒家文化、法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儒家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强调忠孝、仁爱、礼让等传统美德,这些价值观念影响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

2.近代政治变革19世纪以来,中国遭遇了一系列政治变革,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这些变革引入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和观念,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治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也在不断调整和变革,体现了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政治文化的重要意义1.政治文化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政治文化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2.政治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反映了国家的国民素质、道德观念、社会价值观等,对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地位有着重要影响。

3.政治文化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凝聚的重要精神纽带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能够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对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政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挑战1.政治文化存在的问题我国政治文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官员的腐败、官民关系不和谐、道德风气败坏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中地缘政治思想作为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地缘政治思想是指以地理因素为基础,谋求国家利益、维护安全、发展经济、扩大势力范围等方面的战略思想。

本文将从历史、文献角度出发,分析和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地缘政治思想,以期对当代中国解决地缘政治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地缘思想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的地缘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了“以地制人”的思想。

战国时期,各国在争夺霸权的过程中,人口、“兵食”、物资等地理因素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孙子兵法》指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也是充分体现地缘政治思想的典范。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缘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唐代魏徵在《谏议大夫论》中提出:“天下患口业之寡,宜多设市。

天下患膏腴之多,宜集海藻之所生,设浴池熟膏而行之。

”这一观点反映了唐代政治家的地缘思想,对于优化制度、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明清时期,地缘政治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

明代张居正在《辅仁书》中曾有“识者以地制宜,宜者求助于人”的观点,强调“地利人和”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这一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得到广泛传承与应用。

二、地缘思想在文献中的体现《周礼》中就有关于地缘政治的一系列规定。

例如,在选定国都时就考虑了其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因素。

《周礼》还规定了各等级官员可居住的范围,以便于掌握地方政治局势,以及对外交往等方面的战略考虑。

《礼记》中的“三纲五常”强调了社会各阶层的责任分工和道德准则,这也为地缘政治提供了理论框架。

《孟子》则提出“防民于内、安邦于外”的重要原则,旨在平衡内外事务,保障国家安全。

同时,地缘政治思想也体现在了古代诗词中。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中国人民对国家疆土、安全和发展的理解和实践总结。

这些传统的地缘政治思想不仅在古代对中国的政治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当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和中国的外交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缘政治传统,认识中国在当代地缘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和责任,为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1. 天命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天命思想。

天命思想认为国家的兴衰、得失皆由天授,国家领导人是天命所在,统治合法性来自于天命。

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实践中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的核心。

天命思想的地缘政治意义在于,强调国家领导人的合法性和责任,注重国家统一和疆土安全,呼吁国家领导人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和使命,为国家的安定和发展努力奋斗。

2. 中华民族的安全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华民族的安全观,认为中华民族应当团结一致,坚守祖辈留下的疆土,维护中华民族的安全和尊严。

古代中国设立了边疆重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控和治理,以确保中华民族的安全和稳定。

这种地缘政治思想在当代中国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多次强调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安全,积极参与地区安全合作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3. 尊崇和平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弘扬和平思想,提倡“兼爱”“和而不同”的观念。

地缘政治思想中也包含了尊崇和平的理念,强调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地区和平。

中国古代的和亲外交和巩固和平的外交政策影响中国古代的地缘政治格局,同时也为当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提供了重要的外交参考。

1. 坚定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为当代中国提供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自信,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秉持天命思想,强调领导人的合法性和责任,这对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和对外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统政治对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传统政治对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这 其 中的 用 意 便 是君 子 是 有 礼 者 , 事 政 治 , 人 , 从 治 小人 才 是 无 礼 者 , 于 治 人 的角 色 。正 是 由于 这种 君 子 小 人 之 分 , 使 得 到 今 天 我 们 的 政 治 文 化 才
心理上还存在的弊病 : 心里上渐渐形 成 了官 贵民贱 的扭 曲的社会 价值 从 观 , 为 社 会 成 员 的 地位 是 由官 位 的 高 低 来 决 定 , 成 了官 本 位 的思 想 。 认 形 这种君子政治化是 和愚 民政策齐头并进的。孔 子就认 为, 民可使由 “ 之, 不可使知之。 《 ” 论语秦伯》 。但老子在愚 民方面的一语点破 , 古 之善 “ 为道 者 , 以明民 , 以愚之 , 非 将 民之难 治, 以其智 多。 《 ” 老子》六十五 章。 孔子和老子的愚民思想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认 为是开创先河 , 推崇之上 。
传 统 政 治 对 现 代 中 国政 治 发 展 的影 响
何 帆 604 ) 10 ] ( 南 民族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四川 成 都 西
摘 要 : 中 国传 统 政 治 文 化是 一 门博 大精 深 的 学问 , 们 的 传 统 虽 然也 有过 糟 粕 , 极 , 面 的 东 西 , 是 无 疑 也 有 着十 分优 秀 , 我 消 负 但 合理 积 极 , 华地 辉 煌 的 一 面 。 精
关 键 词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0 9 2 1 1 17 9 2( 0 0) 0—0 7 0 5—0 1 子 离娄 上 》 不 仅 如 此 , 代 的封 建 王朝 统 治 者 所 提倡 宣 扬 的“ 政 ” 是 , 历 仁 也 以人 治为 主要 思 想 的具 体 表 现 。
古 代 政 治 传 承层 面上 来 看 , 国传 统 政 治 文 化 的 特 点 有 : 中 ( ) 治伦 理 化 1政 在 我 国 , 治 与 伦理 的相 结 合 是 占代 政 治 的 一 大 特点 , 治 与道 德 的 政 政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一、儒家思想中的地缘政治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对地缘政治具有重要的影响。

儒家强调了“中正”、
“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提出了以仁爱之心治国的思想。

在地缘政治上,这意味着国家应
该以仁爱之心对待邻国,以和平共处为原则,推崇和谐相处的理念。

儒家强调了王道政治,主张国家应该实行仁政,以求得邻国的尊重和信任。

儒家思想中的地缘政治观念,强调了
和平与和谐的重要性,提倡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这对当代国际关系提出了重要
的启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军事思想对地缘政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兵法家提出了
许多关于地缘政治的思想,强调了“因势利导”、“知己知彼”、“需战则战”、“不战
则置”的战略原则。

在地缘政治上,这意味着国家应该以灵活的态度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注重对外部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遵循“需战则战,不战则置”的原则,推崇以和平解
决争端、避免军事对抗的理念。

军事思想的地缘政治观念,提出了国家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的应对策略,对于当代国际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对当代国际关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中国传统
文化中蕴含的和平与和谐的理念,促使国家更加注重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推崇国
际社会的合作与共赢。

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对外部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促使国家更
加注重对国际社会的深入了解与合作,提出解决国际矛盾与问题的务实方案。

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战略思想,推动国家更加注重国际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注重战略上的主动性与灵活性,以此应对国际社会的挑战与风险。

浅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浅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浅析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模式的形成,经历了长久的历史过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即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中公公众在不一样时代的各样政治活动中产生并通事后天学习和社会传达形成的反应客观政治过程的看法意识,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其所包含的各样政治态度、政治认可、政治共鸣、政治理想、政治作风和政治价值观等获得大部分中国人的认可和依据。

但在本质上,在我国封建社会长久形成的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的政治文化向来是我国政治文化的主体,到现在仍有着深沉的影响.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要有“人治”思想“德治”思想、君主本位思想和权益本位思想。

1,“人治”、“德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主流是“人治”和“德治”为主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鼎力倡议贵族个人言传身教的楷模作用,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

他们以为政治的利害主要取决与统治者,这就造就了中国农民子子孙孙的最高梦想就是期望出现好皇帝、好官。

并且这类情节在中公公众的心中积淀很深,它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只好作为统治的协助手段而不具备现代法治的原由。

2,君主本位即王权本位思想王权主义的主要内涵是王权至上和王权崇敬,王权主义作为传统政治文化价值系统的核心,决定着传统政治文化的特质,限制着其余价值组成,并经过多种社会化渠道,对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选择施以激烈的影响。

所谓王权主义,其详细内容有:君主能参天地,是调理人与自然的中枢,君主表现着自然与社会的必定性,掌握着必定之理,君主是政治治乱的枢机和决定力量,君主拥有全国全部的最高全部权,君主是认识的最高判决者。

君主专制在中国积厚流光,它的特色集中表现为集权制,国家权益为君主全部,由君主总揽国家立法、司法、行政、军事等大权,君主对臣下和公众享有生杀予夺得权益,陪伴着政治专制体系,必定以言代行、权大于法,君主专制下的权益构造也决定了人们的互相关系,唯上、崇上意识的突出,形成了“官贵民轻”现象,培养了等级威严的官本位制和特权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

摘要:伴随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的努力着,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影响;途径在中国,从夏商周及其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经历朝历代的传承沿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学说为核心的封建主体政治文化.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又称之为儒家政治文化.时至今日,虽然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不断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但是传统政治文化仍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首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一条宗法制的永恒脐带。

马克思·韦伯在对中国和埃及这两个君主专制政治共同体的比较中,就指出过宗法制度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

他说:“在埃及,至高无上的是对死的崇拜,而不是对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也不例外。

无论是从中国奴隶制的氏族国家,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直至清王朝的灭亡,可以说中间经历了政治发展与血缘宗亲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重大变化,虽然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文化,但是宗法制这条永恒的脐带却始终缠绕着人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追求。

其次,君主王权至上,无视法制,宪政空白。

“君权神授”,“顺天应人”“君主崇拜”等等意识观念,在整个封建时代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并得到广泛的渲染,权力崇拜意识和权力本位的价值观被深深烙印在上层人士及所谓的“草民”阶层的心中。

这种君主集权式的专制导致对皇权的崇拜,对权威的认同,使得君主的权力无限地扩大,以王权为中心的社会框架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国民对权力的崇拜和依附顺从。

不仅如此,而且由于自古以来中国人固有的一种伦理至上观念的浸染,也使他们产生一种政治上的强烈依附感。

随着从周公制礼到孔孟的儒家学说的承继与发展,“礼”,“义”等观念也日益深入民心,成为君主维护自身统治,禁锢人们思想,鱼肉广大民众的强大武器。

在君权至上和孔孟儒学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下,法制被抛之一旁,至于宪政,更是无从所谈。

第三,儒家政治文化的屹立。

历代王朝的更替或是衰败,或是同化吸收,或成一枝独秀,其中各种学派争鸣,各显神通,终究未能屹立不倒,惟独儒家学说站居主导位置,成为我国传统的主体政治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儒学是在宗法制基础上为适应封建专制统治所创立和完善的。

儒家学说的基本框架来自于孔子,“礼”“仁”“天”则是其基础体系。

它是从价值观,哲学观等各个领域引申并放大成的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政治意识形态。

儒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纲常秩序,以及所谓崇尚治,尚有为等一系列观念,为其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政治上的支持。

儒学的产生的和发展,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

它不仅奠定和稳固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使自身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持久性,它并不随旧制度的湮灭而随之消失。

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当代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

首先,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排斥性。

在当代中国,尽管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际贯彻,但是人们依然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控制。

在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对两千多年中国封建政治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大一统”的政治观,君权神授的权力观以及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加上中国人特有的小农意识,使得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传统政治文化的痕迹,而且大量残存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在政治系统之外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政治发展的进程。

在今天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与此相适应,人们的政治意识虽然在根本上统一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但在具体的政治倾向如政治态度、情感和政策倾向等方面却出现分化,呈现阶层性特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加剧,亚文化广泛存在,并且不同性质的政治文化在并存中冲突加剧。

其次,中国农村的某些封闭,保守的思想意识和特有的人际观念对当今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农民与几千年来一样,没有参与政治的机会,甚至没有表达看法的机会。

新中国成立前也基本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如马克思所说那些几千年来习惯于“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小农意识在旧社会意识,政治文化的支配下对于以资产阶级民主为核心的新型政治文化本身就具有一种无形坚韧的抵制力量,而在解放后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开始有一种表达自己思想认识,一种参政议政的意识,其实他们并不是像共产党员一样多受到马列主义新思想的影响,而依然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崇拜权力,企盼明主的思维模式。

而这些传统思维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着,显得似乎已经被新事物取代,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间的文革,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文革期间,对绝对权威的崇拜和血统论等旧政治文化特征发生了总的爆发。

然而他们以一种暴力的、摧毁其他权威的形式进行着。

这是旧政治文化的总的爆发,也是对旧的政治文化的一种摧毁。

中国最为牢固的信仰——家庭,在这场运动中,被无情地撕成碎片。

中国的传统的政治结构政治文化所赖以建立和长期存在的深厚基础-以农耕为主的小生产方式没有得到破除,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文化就成为无本之木而枯萎。

当然,农民的这种人际关系思想也是古已有之。

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早在春秋之际,孔子就提出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克己复礼”与“忠忽之道”。

“克己复礼”,还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和以奴隶主贵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哺育了中国根深蒂固的臣民政治文化心理,重视伦理家族、亲情礼法,忽视程序规则,形成了至今仍然存在的关系社会、熟人社会,裙带之风盛行,人治大于法治,潜规则重于正式规则,重视编织人际关系网,轻视法制建设,具有强制力的法律制度也可“变通执行”。

这些伦理道德、观念意识的长期教化侵蚀了人的心灵,造成人们的消极归属心理,政治冷漠感强,政治参与率低,不是主动参与型而是被动参与型。

其三,现有的制度性腐败,古代的贪渎文化、崇权意识依然在起作用。

以血缘为基础的中国宗法制社会重视伦理治国而忽视制度化建设,当今中国由于对官员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助长了公民利用行贿等方式去谋利。

中国古代的很多朝代,对官僚的薪俸非常之低(比如清朝),或者甚至没有薪俸(比如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而我们知道中国的官僚通常要供养一个大家族。

这就使贪污受贿成为了官僚的家常便饭乃至生活方式。

由此贪污成为官场的游戏规则,一直到现在,这种痕迹仍清晰可见。

人们在没有直接受到腐败的伤害时,虽然在公开场合也表示不满,但普遍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屈从态度或者回避打击报复的心理。

腐败者在中国一点不臭,反腐败者是会被认为是不通世故。

一些贪污受贿的官员在入狱后竟受到家乡官僚的“回报”,并有人认为这是饮水思源、仗义。

中国的百姓普遍崇拜权力,对有权势人士有近乎虔诚的恭敬态度,连学校校庆都以培养了多少干部和总经理为荣。

人们在收受贿赂时,根本没有意识到社会将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我们现代人的口里经常会谈论着马克思、尼采乃至弗洛伊德。

对孔孟庄子老子韩非子、程朱理学等等却抛之一旁,提起来似是半知半解,倒是现在于丹等教授对论语,老子等名家名著多有讲解,或许使我们了解的更多,体会更深刻一些了,所以我们算不上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继承者,而是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痕迹的一些体现。

我们不直接继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但我们继承了它的结果。

崇拜权力不但被我们继承着,而且在现在看来,或许也将一代一代继承着。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许多东西并没有机械地随着特定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它往往可以通过观念的方式保留或传承下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较多,民主法制较少。

”如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对集权主义的推崇、对伦理道德的注重、对“清官”、“仁政”等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观念等并没有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它们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复杂的影响。

它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范围仍很广泛,影响力度也是各有所异,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的认识将会逐渐得到提高,努力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推进政治文化,政治文明,政治体制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体会到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并非只有它根深蒂固且施加着坏的影响,正如李慎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继承。

作为意识形态而论,专制主义可以概括一切,但是文化并不能不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但也绝非意识形态所能包容的。

三正确对待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古为今用”,认真对待传统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相较之制度形态等等更具有广泛作用范围,影响力的意识形态表现,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一体的国家,传统政治文化已深深地渗入民族的血液和骨髓中,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信仰、态度、情感、心理和行为等等层次上都发挥着顽强的作用。

所以如果坚持运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看法去分析认识问题,抛弃前人处于当时历史条件做出的个别结论,破除用教条主义原则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紧跟时代的发展,开拓新视野,汲取先进的认识成果,才能不断补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消除某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排斥情绪,从根本上破除封建主义的影响,有效抵制资产阶级一些腐朽思想的侵袭,才能为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