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项目知识宣传内容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防治知识宣传
预防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母婴阻断防治知识宣传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2015年我旗开始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向孕产妇提供免费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和咨询服务,提供免费药物母婴阻断服务,从而进一步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
一、服务对象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二、服务内容及惠民政策1.免费检测和咨询服务:所有孕妇孕期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时,可享受一次免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和咨询服务。
2、免费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服务;为HIV感染且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按照《国家和自治区颈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实施方案》提供母婴阻断干预措施。
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免费进行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和随访。
对梅毒感染孕妇免费规范性治疗:对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免费进行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对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给予免费规范治疗。
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三、如何预防1.怎样颜防艾滋病?①洁身自爱,拒绝不安全性行为。
②正确使用安全套③切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④不要共用牙刷、剃须刀或其他针刺器械⑤安全输血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避免非意愿妊娠2、怎样预防梅毒?①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的性伴侣②正确使用避孕套③拒绝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④提倡孕早期进行梅毒检测,一旦发现感染及时治疗,是完全可以预防先天梅毒儿发生的。
3、如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同时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是目前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最有效的途径。
疫苗接种全程需要接种3针:①出生时,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
②1个月,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
③6个月,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
【健康科普】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应知应会系列宣传(二)
【健康科普】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应知应会系列宣传(二)一、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全员掌握)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能够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
艾滋病感染者指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但没有发病的人,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但艾滋病感染者携带有病毒,具有传染性,隐匿性强,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一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到一定程度,而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则会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而成为艾滋病病人。
二、什么是机会性感染?(全员了解)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
只有在先天免疫缺陷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艾滋病后,才会发生机会性感染。
三、HIV传播途径有哪些?(全员掌握)性接触:阴道交、口交或肛交、直接与HIV感染者体液接触(如精液、阴道分泌物等);母婴传播:孕期、分娩期和母乳喂养;血液接触:血液传播、针刺或意外伤害、共用注射器吸毒。
四、哪种体液会传播HIV病毒?(全员掌握)高度传染性:血液、血性液体;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其他体液:羊水、脑脊液、胸腔积液;中度传染性:母乳;无传染性(除非含有可见的血液):尿液、粪便、鼻分泌物、眼泪、痰、胃液、汗水。
五、影响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全员掌握)高危因素:HIV性伴、高病毒载量、低淋巴细胞计数、黏膜不完整、性交时出血、合并感染性传播疾病。
六、什么是艾滋病的母婴传播?(全员掌握)是指由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在妊娠期、产时、哺乳期将艾滋病传给孩子,也可以被称作垂直传播。
七、艾滋病感染对母体及胎婴儿的影响?(全员掌握)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会增加自然流产、死胎、低出生体重、早产等风险,也可能通过母婴传播使胎儿感染艾滋病病毒,危及孩子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
八、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风险的因素有哪些?(产科掌握)主要:孕产妇体内的病毒载量;其他:妊娠期母亲患有性传播疾病、胎盘感染、营养不良,母乳喂养时间、早期混合喂养、乳头皲裂、鹅口疮;产科因素:破膜时间延长、分娩中的产程、早产、低体重儿、绒毛膜羊膜炎;九、如何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前咨询?(产科掌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所有孕产妇(包括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孕产期保健服务时,应主动提供免费检测及检测前咨询服务。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项目知识宣传内容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知识宣传讲稿主讲人:穆伟一、艾滋病:(一)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传播、血液和母婴传播. (二)WHO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策略:1.青年和育龄妇女HIV感染的初级预防。
2.预防HIV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3.预防HIV感染妇女的孕产期传播:○,1主动为孕产妇提供HIV相关检测和咨询服务(PITC);错误!确保HIV感染妇女能够得到产前保健和预防母婴传播综合服务错误!知情选择终止妊娠(孕早期)错误!继续妊娠者,为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选择抗病毒用药方案及咨询服务○,5安全分娩,避免产时感染错误!为新生儿提供安全喂养的支持与咨询,随访等服务(三)PICT(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咨询服务)咨询服务流程:目标人群:育龄夫妇核心人群:婚前保健人群孕妇、产妇、母亲 0—2岁儿童相关人群:男性青少年流动人口危险行为人群。
1。
基本情况登记:记录所有接受生殖保健服务、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特别是孕期来接受检测孕产妇的信息。
记录是否提供HIV咨询、检测。
可建立独立记录或在门诊日志中增加相关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住址、孕周、初诊、复诊、咨询、检测、联系电话等。
2。
提供PMTCT基本信息至少提供如下信息(知情同意的最低限度):妇女较男性更易感染艾滋病感染爱滋病;初期可能没有症状,通过HIV检测可以发现艾滋病;可以母婴传播;及早得知感染状况,可以尽早采取措施,预防传给孩子;预防母婴传播主要方法有:服用抗病毒药物、住院分娩、人工喂养;国家的相关政策.特别询问:您怀孕后体重是否减轻或未增加?是否有过发热?持续时间(1个月)?腹泻过没有?持续的还是间断的?多长时间(1个月)?是否反复多次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是否来自高发地区?3。
危险行为评估:通常围绕艾滋病传播途径,对发生危险行为的可能性逐一进行评估.经性:了解性生活的情况,包括性活动的频度、方式;性伴的数量及性伴的背景;是否使用安全套、是否患性传播疾病等经血:有无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否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是否接受血及应用血制品;有无接受如纹身、剃须、医学治疗、职业暴露的机会。
母婴阻断健康教育内容
母婴阻断健康教育内容
母婴阻断(也被称为婴儿阻断)是指一种健康教育方法,旨在帮助孕妇了解和避免母婴传播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以包括在母婴阻断健康教育内容中的主题:
1. 怀孕期间预防感染:解释常见的母婴传播疾病,如艾滋病、梅毒、寨卡病毒等,并提供预防和保护措施。
2. 产前检查和筛查:介绍孕妇应接受的产前检查和筛查项目,包括检测母体疾病,如乙肝和丙肝等,以及胎儿异常,如唐氏综合症等。
3. 接纳性教育:教育孕妇如何阻断艾滋病毒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途径和风险,并提供安全性行为的指导。
4. 母乳喂养:解释母乳喂养的益处,包括提供孩子对抗病原体的天然免疫力,并微笑介绍奶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 新生儿护理:介绍新生儿的基本护理需求,包括喂养、清洁、换尿布等,以及如何避免伤害和感染。
6. 疫苗接种:解释公认的疫苗接种计划,并解答关于疫苗安全性的常见问题。
7. 家庭规划:教育家庭如何选择和正确使用避孕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怀孕和性传播疾病。
此外,母婴阻断健康教育还应该涵盖心理健康、饮食和营养、孕期体育锻炼等主题,以提供全面的医疗和生活指导。
这些课程通常由医护人员、洗破晓教育专家和社区服务提供者等专业人士提供。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宣传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知识孕期首次到医疗保健机构作产前检查,或孕期未接受HIV、梅毒和乙肝检测的孕产妇,可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 HIV、梅毒和乙肝试剂的检测一次。
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措施有哪些?(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
(3)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4)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5)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6)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7)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关怀和支持。
3、为孕产妇提供哪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1)医疗机构为所有孕产妇提供免费检测前信息咨询服务,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2)为孕产妇在孕期首次到医疗保健机构作产前检查时或孕期未接受HIV抗体检测的临产产妇进行一次HIV免费试剂抗体筛查工作。
(3)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后免费咨询服务。
(4)为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孕产妇提供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等重要信息的健康教育。
(5)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提供保密的咨询服务,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信息,进行配偶/性伴的告知和检测指导,与感染孕产妇商讨并由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等。
(6)为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
4、艾滋病感染孕妇的妊娠干预措施有哪些?(1)选择终止妊娠。
已确认为HIV感染的孕妇,医务人员应详细分析其目前的感染状态,并告知继续妊娠可能带来的后果。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宣传内容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宣传内容哎呀,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母婴传播。
这可不是小事,听起来可能有点严肃,不过咱们轻松聊聊,大家都能懂,别担心,没那么复杂。
咱们得知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这几样东西,它们在生活中是怎么来的。
有些人可能听说过这些病,甚至有些人觉得“哎呀,离我远着呢”,其实不然,了解它们是很有必要的。
它们可不是专门找某些人的,而是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
想象一下,像小偷偷东西,可能在你最不注意的时候,就跑来了。
这些病也是一样,悄悄地,就可能在你身边潜伏。
再说,母婴传播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就是说,妈妈在怀孕、生产或者哺乳的时候,病菌可能会传给宝宝。
想象一下,一个小宝宝,刚出生就带着不该有的负担,那得多不容易啊!所以,这事儿绝对不能忽视。
家长们一定得明白,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孩子。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得做些什么。
怎么才能避免这些病传给宝宝呢?孕期定期检查,像去逛街一样,偶尔溜达一下医院,做个检查,看看身体状况,真是件轻松的事。
医生可是你的好朋友,他们会给你提供专业的建议。
多了解一下这些病的传播途径,像艾滋病、梅毒都是通过血液、性接触等传播的,保持安全意识,才能大大降低风险。
就像吃东西前洗手一样,简单又有效,没啥好怕的。
乙肝这个家伙有点特别,它可以通过母乳传播,但只要妈妈在孕期做好监测,吃好、睡好,就能把它挡在门外。
要是有条件的话,干脆打个乙肝疫苗,让宝宝一出生就有个保护伞。
这就像是给孩子穿上防弹衣,安全又安心。
说到这里,咱们得谈谈社会的支持。
很多地方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提供免费检测和咨询服务,真是帮了大忙。
我们可得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别让它们闲着。
就像老话说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这些病压下去。
要是你身边有需要帮助的朋友,别犹豫,伸出援手。
团结就是力量嘛!同时,教育也特别重要。
现在的年轻人得多了解这些知识,别让无知成为孩子的绊脚石。
艾、梅、乙宣传知识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防治知识宣传1. 什么是艾滋病、梅毒、乙肝?艾滋病: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全名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人就得了艾滋病(医学上称之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
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经过7-10年的潜伏期,会进入发病期,称为艾滋病病人。
由于目前艾滋病还没有预防疫苗,也无法治愈,因而病死率非常高。
但如果得到恰当治疗可以延长生命,而且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应该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措施。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最为常见的传染性肝病,此病毒可通过血液、无防护性交、共用针头传播,也可由受到传染的母亲在分娩时传染给新生婴儿。
2. 艾滋病、梅毒、乙肝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l 性接触传播l 血液传播l 母婴传播u 宫内感染: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在妊娠期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将病毒传播给胎儿。
u 产时感染: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
u 产后感染:产妇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估计在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中有30%-50%是通过母乳喂养感染。
混合喂养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梅毒的传播途径:l 性接触传播l 血源性传播l 胎盘传播:如果孕妇感染了梅毒,在怀孕期间可通过胎盘而使胎儿传染梅毒。
孕妇患有梅毒,未经及时发现和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梅毒苍白螺旋体可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传染给胎儿,使胎儿感染梅毒。
胎盘传染主要在孕妇早期梅毒时发生。
l 产道传播:当胎儿经过感染有梅毒的产道时,产道部位的梅毒苍白螺旋体可感染给胎儿,导致新生儿传染梅毒而发病。
l 间接接触传播乙肝传播途径:●经血液传播l 性接触传播l 母婴传播:指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分娩期、哺乳期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的一种方式。
艾滋病梅毒乙肝宣传资料
艾滋病梅毒乙肝宣传资料引言: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性传播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
这些疾病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加强公众对于这些性传播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本文将重点介绍有关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基本知识,以及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相关建议。
一、艾滋病1. 艾滋病简介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它主要通过血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毒会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破坏免疫功能,导致患者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最终导致免疫失败和死亡。
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通过共用针具、输血或输液过程中受污染的器械,以及接触感染者的血液。
- 性传播:通过性接触,包括直接的性行为和间接的性行为(例如口交或肛交)。
- 垂直传播:孕妇感染艾滋病毒时,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在分娩过程中传播。
- 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性传播艾滋病。
- 避免共用针具: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等器具。
- 定期检测:性生活活跃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艾滋病毒的检测。
- 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他人的血液,如果需要处理血液,要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 艾滋病毒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毒抗病毒治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梅毒1. 梅毒简介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它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垂直传播(母婴传播)或直接接触患者的疮口等进行传播。
2. 梅毒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梅毒通过直接的性接触传播,包括生殖器、口腔和直肠性交。
- 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梅毒时,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在分娩过程中传播。
- 直接接触:直接接触患者梅毒疮口或体液会导致感染。
- 使用安全套: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梅毒传播的风险。
- 定期进行性病检查:性生活活跃的人士应该定期进行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检查。
- 传染源的控制:对于感染梅毒的人员,应及时接受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防止二次感染。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PPT课件
• 3.出生时非TP抗体试验阴性或非TP抗体试验阳性、 滴度低于母亲分娩前滴度4倍的儿童,随访中非TP 抗体试验由阴转阳、滴度上升且有临床症状(如感 染,一般生后4个月滴度上升),立即治疗。随访至 18月龄时TP抗体试验仍持续阳性诊断为先天梅毒
• <2000g,服用NVP 2mg/kg(即混悬液0.2ml/kg qd;或AZT 2mg/kg(即 混悬液0.2ml/kg),bid 。
11
临产才发现艾滋病感染产妇
一、人工喂养 产妇:服用单剂量NVP 200mg,及AZT 300mg + 3TC
150mg,每天2次,至分娩结束;产后继续口服AZT 300mg + 3TC 150mg,每天2次,连续服用7天 。
靠的方法。有效约物治疗而影响检测结果。 •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蛋白印迹试验(TP-IgM-WB)阳性或梅毒
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19s-IgM-TPPA)阳性,可作为先天梅毒 的早期确诊试验。 • TP—IgM阳性提示TP的活动性感染,是进行治疗的指标 • TP—IgM阴性时不能排除先天梅毒的可能
24
• 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 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5
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监测与咨询服务 3、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
童保健服务 4、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干预措施 5、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干预措施 6、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干预
• 孕妇梅毒粗筛试验阳性者,必须作确诊试验,阳性,立即给 予青霉素治疗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
妊娠合并梅毒的管理
时期 梅毒血清 治疗 学状态
孕早期 阳性
立即治疗
再次治疗 孕晚期✓
孕中期 阳性 孕晚期 阳性 产时 阳性
立即治疗
孕晚期✓
至少间隔4周
立即治疗
孕晚期✓
至少间隔2周
立即治疗 ——
随访及性伴教 育和治疗
✓
✓ ✓ ✓
注意事项
1.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为规范治疗:①应用足量青霉素治疗;②孕期进行2个 疗程治疗,2个疗程之间需间隔2周以上;③第2个疗程在孕晚期进行并完成。 2.苄星青霉素治疗期间,若中断治疗超过1周,或采用其他方案进行治疗时, 每个疗程治疗期间遗漏治疗1日或超过1日,要从再次治疗开始时间起重新 计算治疗疗程。 3.治疗期间应当定期随访。治疗结束后每月做1次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 试验定量检测,观察滴度变化,判断有无复发或再感染。随访过程中,如 果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滴度上升或结果由阴转阳,则判断为再次 感染或复发,应当立即再开始1个疗程的梅毒治疗。 4.感染孕产妇分娩前必须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以便 与所生新生儿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作为 后续诊治的依据。
青霉素过敏孕产妇的梅毒治疗
处理办法:
•
头孢曲松
•
红霉素
性伴的处理
• 一期梅毒:三个月内,随访治疗。 • 二期梅毒:六个月内,随访治疗。 • 早期潜伏梅毒:一年内 • 晚期潜伏梅毒:配偶及数年内 • 胎传梅毒:生母及后者
分娩方式及喂养
•分娩方式:没有特殊要求 •喂养方式:世卫及美国CDC,中国CDC均没有要求。
• 1.暗视野显微镜检梅毒螺旋体阳性。 • 2.梅毒螺旋体IgM抗体阳性。 • 3.RPR/TRUST检测阳性,滴度等于或高于母亲分娩前最近一次滴度的4倍, 且梅毒螺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宣传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宣传1.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AIDS)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因此,感染者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高。
HIV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等体液中。
2.什么是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危害很大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传染性强,可引发多种器官损害,如果梅毒孕产妇没有及时治疗,传染给胎儿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危及生命。
3.什么是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所引起的。
HBV是一种DNA病毒,是抵抗力很强,能耐受60℃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煮沸10分钟、65℃10小时或高压蒸汽消毒可以灭活。
在血清中30-32℃可保存6个月,-20℃中可保存15年。
4.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①母婴传播②血液传播③性传播5.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产妇可以生健康的宝宝吗?可以生健康的宝宝,但需要在孕早期尽早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病毒检测。
如果发现感染,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孕期规范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产科干预、婴儿出生后及时接受规范预防性治疗、人工喂养和定期复查,可有效地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6.孕产妇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孕产妇应该在怀孕前或孕早期就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以便于疾病的早诊和早治疗,预防母婴传播。
所有孕产妇在孕产期可以获得1次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1次免费梅毒筛查和1次免费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和咨询。
7.感染了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产妇所生的婴儿能获得那些服务?①艾滋病感染:可获得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分娩补助,奶粉补助,儿童定期随访与检测、婴儿早期诊断的血标本采集及转运等;②梅毒感染:可获得孕产妇规范治疗、儿童预防性治疗和分娩补助;③乙肝感染:婴儿在出生后可获得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和接种乙肝疫苗。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第一篇: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传播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将这项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性病防治、计划生育等服务领域,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还应当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
使更多育龄妇女、孕产妇及其家庭受益。
一、艾滋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儿童中,90%以上是由母婴传播获得。
预防HIV母婴传播是保护儿童免遭HIV 侵害、减少发生艾滋病(AIDS)的重要措施。
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已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妇女感染比例增加,通过母婴传播导致婴幼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必然也会增加。
在每年增加的500万HIV感染者中,59~81万是新生儿,每年有超过50万名儿童死于艾滋病。
因此,在世界范围内通过HIV母婴阻断预防婴儿艾滋病传播已成为当前极其紧迫的任务。
1、预防HIV感染妇女的孕产期传播λ主动为孕产妇提供HIV相关检测和咨询服务(PITC)λ确保HIV感染妇女能够得到产前保健和预防母婴传播综合服务λ知情选择终止妊娠(孕早期)λ继续妊娠者,为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选择抗病毒用药方案及咨询服务λ安全分娩,避免产时感染λ为新生儿提供安全喂养的支持与咨询,随访等服务2、HIV母婴传播的机理① 宫内:通过胎盘传播: HIV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或通过破损部位进入胎儿循环,也可通过脑苷脂类(Gal C/Gal S)受体感染肠上皮细胞或M细胞。
② 分娩过程中:婴儿皮肤或粘膜破损伤口直接接触母血、产道分泌物而感染,孕妇宫颈、阴道液中可检测到HIVDNA,分娩后婴儿胃吸入物或口咽分泌物中分离到HIV。
③ 产后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HIV,新生儿感染是乳汁内的病毒通过口腔或者胃肠道造成的。
3、HIV感染孕产妇孕产期干预要点λ孕早期① 及早发现HIV感染孕产妇,进行咨询、尽早HIV检测② 感染孕产妇监测(症状和体征、CD4、病毒载量、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根据结果进行综合评价③ 知情选择妊娠结局λ孕中期① 加强产前保健、注意监测胎儿宫内发育② 为HIV感染的孕产妇和所生婴儿备好孕期、分娩及产后需用的抗病毒药物③ 孕产妇监测和评价,及早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尽早服药④ 预防机会性感染λ孕晚期① 孕产期继续保健和监测,预防孕期合并症、并发症② 指导HIV 感染孕产妇继续或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③ 制定分娩计划,提供婴儿喂养的咨询λ分娩期① 按照用药方案继续产时用药② 提供安全助产服务,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应尽量缩短产程,避免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吸或产钳助产等创伤性操作。
预防艾梅乙宣传标语
预防艾梅乙宣传标语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艾梅乙这档子事儿啊!你说这艾梅乙像不像个调皮的小怪兽,老是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想来捣乱呢?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这仨家伙可都不是好惹的呀!咱先说说艾滋病,哎呀呀,那可真是个厉害的角色!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小恶魔,一不小心就可能缠上你。
你想想看,要是不注意保护自己,和不了解的人发生了不安全的性行为,那这小恶魔不就趁机钻空子啦?所以啊,咱得时刻保持警惕,别给它可乘之机呀!就像出门得锁好门一样,保护好自己呀!梅毒呢,也不是吃素的呀!它就像个狡猾的狐狸,会悄悄地潜伏着,等你发现的时候可能就晚啦。
那我们怎么办呢?那当然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呀!比如去公共场所,可别乱混用东西,自己的东西自己用,这多保险呐!乙肝也不容小觑呀!它就像个顽固的小强,生命力可顽强了。
但咱也有办法对付它呀,接种疫苗不就是个好法子嘛!就好比给自己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让乙肝这个小强无从下手。
咱可别觉得这些离自己很远哦,说不定哪天一个不小心就碰上了呢。
那可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捣乱吗?当然不行啦!我们要行动起来呀!首先呢,要多了解关于艾梅乙的知识,知道它们是怎么传播的,怎么预防的。
这就好比我们知道了敌人的弱点,就能更好地对付它们啦!然后呢,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别做那些危险的事情。
就像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然多容易出事儿呀!咱还得提醒身边的人呢,让大家都一起重视起来。
你想想,要是每个人都能做好预防,那艾梅乙不就没法兴风作浪了嘛!大家一起努力,把这个小怪兽给赶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咱中国人向来都是团结一心的呀,面对艾梅乙,咱也不能退缩呀!咱要勇敢地面对,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们!难道不是吗?总之呢,预防艾梅乙,人人有责!可别不当回事儿呀,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幸福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把艾梅乙这个小怪兽彻底打败!。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促进母婴健康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促进母婴健康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是我国预防和减少儿童新发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重要战略行动,是国家关爱妇女儿童的重要举措,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有重大意义。
1.什么是艾滋病、梅毒、乙肝?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导致死亡。
梅毒是由梅毒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
如不早期治疗,会蔓延至全身,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引起不可逆的损坏。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可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多器官损害的传染病。
2.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
3.什么是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有哪些危害?母婴传播主要是指胎儿在子宫内通过胎盘、分娩过程中通过接触母亲的血液和分泌物或通过喂养途径感染上和母亲相同的疾病。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的孕产妇如果不尽早进行母婴阻断干预,可能会造成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早产、死胎、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
出生的孩子还可能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先天梅毒患儿和乙肝病毒感染者(或携带者)4.如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生育健康宝宝?第一步早检测早诊断,动员配偶检测所有孕产妇在孕早期或初次产前检查时,应接受艾滋病的咨询与检测,动员配偶同时进行检测,尽早明确感染状况。
如确诊感染,应该在向医生咨询、自愿知情后选择是否继续妊娠。
如果考虑继续妊娠,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接受全程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以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风险。
第二步早干预、早治疗尽早将确诊感染的孕产妇转诊到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定点治疗机构)开始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定期进行相关检测,评估疗效。
预产期前应及时到医院待产,接受安全助产服务。
第三步新生儿干预治疗(1)预防性用药: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出生后,进行母婴传播风险评估,以确定儿童预防治疗方案,尽早(6小时内)提供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各种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的 制度实施
第四章
实施机构
政府机构:负责制 定和实施预防艾滋 病、梅毒、乙肝的 制度
医疗机构:提供预 防艾滋病、梅毒、 乙肝的疫苗接种和 检测服务
社会组织:参与宣 传教育、提供心理 支持和关怀等服务
企业单位:加强员 工培训、提高员工 意识,共同参与预 防工作
实施流程
制定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 的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度概述
第二章
制度背景
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危害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必要性 制度制定的背景和历史 制度的核心内容和特点
制度目的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梅毒、乙 肝的传播
提高公众对艾滋病、梅毒、乙 肝的认识和意识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系统
加强医疗保健机构和社区的防 控能力
制度范围
第七章
与其他制度的关联
与公共卫生制度的关联:共同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与医疗保障制度的关联:确保 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与教育制度的关联:提高公众 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与法律法规制度的关联:为疾 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法律保障
与其他制度的协调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制度与公共卫生制度的协调 与教育制度的协调,确保学生了解预防知识 与医疗制度的协调,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为患者提供经济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 的咨询和检测服务
加强医疗保健机构的管理和监 督
实施效果评估
实施范围:评估预防艾滋病、梅毒、 乙肝的制度在哪些地区或领域得到 了实施
实施成本效益:评估预防艾滋病、 梅毒、乙肝的制度实施所需的成本 与产生的效益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知识宣传讲稿
主讲人:穆伟
一、艾滋病:
(一)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传播、血液和母婴传播。
(二)WHO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策略:
1.青年和育龄妇女HIV感染的初级预防。
2.预防HIV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
3.预防HIV感染妇女的孕产期传播:
○1主动为孕产妇提供HIV相关检测和咨询服务(PITC);
○2确保HIV感染妇女能够得到产前保健和预防母婴传播综合服务○ 3知情选择终止妊娠(孕早期)
○4继续妊娠者,为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选择抗病毒用药方案及咨询服务
○5安全分娩,避免产时感染
○ 6为新生儿提供安全喂养的支持与咨询,随访等服务
(三)PICT(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咨询服务)咨询服务流程:目标人群:育龄夫妇核心人群:婚前保健人群孕妇、产妇、母亲0-2岁儿童相关人群:男性青少年流动人口危险行为人群。
1.基本情况登记:记录所有接受生殖保健服务、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特别是孕期来接受检测孕产妇的信息。
记录是否提供HIV咨询、检测。
可建立独立记录或在门诊日志中增加相关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住址、孕周、初诊、复诊、咨询、检测、联系电话等。
2.提供PMTCT基本信息
至少提供如下信息(知情同意的最低限度):妇女较男性更易感染艾滋病感染爱滋病;初期可能没有症状,通过HIV检测可以发现艾滋病;可以母婴传播;及早得知感染状况,可以尽早采取措施,预防传给孩子;预防母婴传播主要方法有:服用抗病毒药物、住院分娩、人工喂养;国家的相关政策。
特别询问:您怀孕后体重是否减轻或未增加?是否有过发热?持续时间(1个月)?腹泻过没有?持续的还是间断的?多长时间(1个月)?是否反复多次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是否来自高发地区?
3.危险行为评估:通常围绕艾滋病传播途径,对发生危险行为的可能性逐一进行评估。
经性:了解性生活的情况,包括性活动的频度、方式;性伴的数量及性伴的背景;是否使用安全套、是否患性传播疾病等
经血:有无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否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是否接受血及应用血制品;有无接受如纹身、剃须、医学治疗、职业暴露的机会。
是否来自或生活在性病/艾滋病高流行地区。
告知行为的实际危险,分析是否在窗口期。
确定是否合并STIS/TB/肝炎及其他疾病,进行其他必要检查及转诊。
制定改变行为计划,提供预防措施,关注就诊重点人群。
4.提供HIV检测:
(1)解释HIV检测的意义;尽早了解自身的感染状况;尽早得到医疗保健、有利于尽早决定妊娠结局获得PMTCT服务;
配偶尽早得到检测咨询和医疗保健;有助于健康人群对艾滋
病的认识及接受性;很多人不愿检测,认为结果会带来压力;
(2)提供HIV检测:了解既往检测史及其所获结果;介绍检测
过程:检测的操作方法、报告时间、检测地点;告知可能的
结果,提出“窗口期”的可能性和重新检测的需要;提供保
密便捷的检测;针对当地普遍存在的疑虑提供信息。
(3)检测后咨询的目的:帮助理解并接受检测结果
(4)告知检测结果:解释HIV检测阴性结果的意义,判断是否处于“窗口期”,解释"窗口期"的含义;在艾滋病疫情高流
行地区,建议在孕晚期或分娩时再进行1次HIV检测
5.登记基本信息
二、梅毒
1.梅毒传染的途径有四种:
(1)直接性传染:梅毒主要是靠梅毒螺旋体传染,梅毒螺旋体大量存在于皮肤黏膜损害表面,也见于唾液、乳汁、精液、尿液,主要通过性交由破损处传染。
接吻、同性恋、口-生殖器接触,手-生殖器接触一类的性行为也会传染。
(2)间接性传染:与梅毒病人共同生活在一起通过各种器物间接传染,但前提条件是接触部位附有梅毒螺旋体,这种可能性极少。
(3)胎性传染:未经治疗,患有梅毒的孕妇也可通过胎盘血行把梅
毒传染给胎儿,这叫先天梅毒。
但不足四个月胎儿由于滋养体的保护作用,不会被传染,而往后滋养体萎缩,使胎儿感染梅毒。
(4)血源性传染:输入到手血者的体内,即可产生感染,这样的病人直接出现二期梅毒的症状。
所以对供血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选检查时十分重要的。
梅毒是一种传播很广,危害很严重,梅毒传染的途径较少的性传播疾病,未经正规治疗的梅毒病人感染后一年是最具传染性,病期越长,传染性越来越小,超过4年,通过性接触也没有传染性。
2.梅毒可以通过握手传染。
在排除了先天感染、产道传染等因素外,孩子在后天与母亲的密切接触中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如亲吻、握手、拥抱及一起洗澡时传染。
3.梅毒的皮疹除了长在阴茎冠状沟、阴茎包皮、龟头和阴囊上外,有的也会长在指头、嘴唇和眼睑内。
4.梅毒的化验单上医生会标上危险的字样,以防检验员职业传染。
5.梅毒必须早期、足量、正规按计划完成疗程,性伴侣必须同时治疗,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抗梅毒药物以青霉素为首选。
三、乙肝母婴传播
1.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血源性、医源性、性接触、密切接触
及母婴五种。
2.乙肝母婴传播的三种途径:(1)宫内传播:是分娩以前在宫
内通过胎盘等途径传播,这种情况较少。
(2)产时传播:发
生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母亲产道的血液、羊水和阴道分泌物
中带有乙肝病毒,会使婴儿经口吞入或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受传染,这种情况占绝大多数。
(3)产后传染:有可能通过哺乳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这种传播属于水平传播,比较常见。
3.乙肝患者怀孕的时机及注意事项:乙肝患者一定要在肝功能
正常、HBV-DNA阴性,维持半年以上怀孕。
一旦怀孕,应终止使用各种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定期到医院进行孕期体检。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主张均衡营养,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形成脂肪肝或造成肝脏负担。
4.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分娩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娩后对
胎儿复苏动作应轻,防止损伤咽黏膜,造成感染。
避免婴儿吞下可被污染的液体。
如果孕妇HBsAg阳性,伴有HbeAg者行剖腹产避免胎儿经产道时吞入被污染的阴道分泌物。
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儿童应采取预防措施:乙肝表面抗
原阳性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并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 24小时内及1月龄合6月龄儿童的三次乙肝疫苗接种。
等宝宝周岁到医院复查。
6.乙肝妈妈母乳喂养有何禁忌: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
孩子注射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情况才可以喂奶。
但若婴儿口腔、咽喉、食道、胃肠粘膜等处有破损、溃疡或母亲乳头破裂者也应该尽可能避免给孩子哺乳。
四、我国出台的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政策:
1.免费为孕产妇下发梅毒、艾滋病、乙肝抗体检测剂,真空管。
2.孕产妇乙肝阳性者,新生儿免费注射第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