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合集下载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指的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强调经济体制与制度安排在影响经济行为和结果方面的作用,并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很多经济问题不仅由自然力量所决定,而是由制度上的规定和约定来决定。

新制度经济学从制度的角度去研究经济问题,强调制度在交易行为和产权问题上的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的思考在经济学中,传统流派通常采取以人为中心的分析,其研究重点着重于分析市场方面的经济活动。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除了研究市场行为,还转向研究稳定性及机构相互作用等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也关注于市场外部的环境问题,在政府政策、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伦理问题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此外,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提出了主张适度的市场化改革以及保护经济参与者权益的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良好的制度可以防止市场失灵,维护经济稳定和公平性,并且可以创造更稳定的社会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股权及经济制度安排新制度经济学关注公司治理的问题,主张完善公司治理框架,切实保护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公司治理不仅关注于公司内部管理,而且关注于公司与股东群体、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和互动。

社会保障制度及规制新制度经济学提出对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政策进行改革,以使其更加有效和适应现实需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保障个人物质利益,而且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市场监管市场监管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监管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实践建议。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监管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的局限性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现象、预测未来、改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新制度经济学很难预测国际经济的变化和冲击。

因为国际经济的变化和冲击通常来自于恶劣的外部环境,而新制度经济学采用制度的分析方法,很难预测外部不确定性事件。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然而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和不足,导致了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而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具有着在这个时代下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作用,那么,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是什么呢?一、制度改革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对于权力分散的市场来说,稳定和公平的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排除了与不确定性有关的成本,从而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可预测性。

因此,制度发展必须是整体性的和协调的。

在中国,我们需要增强法律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同时我们还需要改善企业规章制度,实行透明化的制度改革。

二、寻求制度变革的可行性新旧制度之间的的转变完全是不同制度之间的权力交替。

为确保实行可行的制度变革,必须使现有制度的利益和我们期望的新制度完全一致。

制度改变的时间、内容、程序和范围等方面都不应该超出现有制度的承受能力。

三、制度改革必须具有完整性和稳定性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制度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遵循稳步推进改革的原则。

不断改革瓦解了社会的制度,这会导致新旧变革的阻碍,因此在制度改革中,既要考虑到总体进度,又要制定长远的规划。

四、完善市场机制的制度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市场机制最炙手可热。

制度设立建立完成的市场机制包括:完善市场退出机制,避免遇到失误时市场垄断的消极效应。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和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保证市场效率和效果。

五、构建市场竞争的制度将市场竞争机制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发挥它在提高效率和创新方面的作用,要着力构建起符合国情和现代制度要求的竞争体制,以更好地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新制度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中提供了很大的启示和指导性的意义,特别是在推进制度化改革,促进有序市场竞争等方面,为社会经济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更加科学的方面和道路。

这也让我们更加清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自身制度以及合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部分改革,让中国经济变得更加可持续和前景光明。

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主要关注经济体制中的制度安排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三个方面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

一、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和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的研究成果。

威廉姆森和诺斯认为,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忽视了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而经济体制中的规则、制度和契约对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强调了制度安排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的不足。

二、研究方法新制度经济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新制度经济学试图解释为什么经济体制中的规则、制度和契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有影响。

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则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用以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提供实证证据支持。

三、实证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领域:产权和合约、机构和组织、市场和竞争等。

在产权和合约领域,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了产权安排对资源配置和经济绩效的影响。

在机构和组织领域,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了不同的组织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在市场和竞争领域,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了市场组织形式、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绩效的影响等。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例如,在政府改革方面,新制度经济学为政府职能的重新规划和政府组织形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企业管理方面,新制度经济学为企业组织形式和内部治理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在市场竞争方面,新制度经济学为监管政策和市场机制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总结而言,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

它从制度安排的角度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填补了传统经济学的不足。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改革、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借鉴。

我国现阶段大部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考察

我国现阶段大部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考察

性 而言 ,基 于 市 场经 济 的现 实需 要 ,政 府 管理 的定 位是 建 立 合理 、有限 政府 。
政 府 如 何做 到 合理 、有限? 波特 的竞 争
国部级 机构 有 1 个 ,德 国 1个 ,法国 1 5 4 8 个 ,加 拿 大 1个 ,西 班 牙1 个 。这些 国 9 5 家政 府机 构 的设 置和 管 理 的历史 也非 常
年 以 国务 院机 构 大部 制 改 革开 始 掀 起第
六 次政 府 行 政体 制 改革 。通过 重 新 制定
三定 ” 规定 ,全 面梳 理 、集 中解 决政 府 管理 中的 突 出矛盾 和 问题 , 中央政 府 各 机 构 的职 能 转 变取 得 了 明显 进展 ,理
顺关 系 工作 取 得 明显 突破 ,部 门 责任 得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营 造 一 个 良 好 的 体 制 环
境。 就 我 国 现 阶 段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必 要
代 至7 0年代 初 ,英国共合 并 了2 个部 。 1
了5 改 革 , 以期 建 立 一 个 与 经 济 基 础 次 变革 和 发展 相 适应 的 政府 构 架 。随 着我
国市场 经 济发 育逐 渐成 熟 和深 化 ,2 0 08
组成 5 个超级 大部 。2 0 年 1 , 日本将 01 月 原有 的 1 总理府 )2 府( 2 省厅 合 并成 1 内 府(
阁 府 )2 厅 。在 其他 西 方 国家 。联 邦 1省
和 中央的部 门原 则上 不超过2 个 .如美 0
优 势 理论 给 了我 们 很好 的 经济 学 解释 。
该 理 论 强调 政府 在 经济 发展 中的 合理 作
悠 久 ,其 问积 累 了非 常 丰富 的经 验和 教

试论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体制改革的契合

试论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体制改革的契合
学开始开设新制度经济学课程 ,
各种相关的学术交流也开始 日渐频 繁和活跃 。
政权以后如何巩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在传统 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理论 中找不到答案 , 只能由中 国社会主 义建设 实践本
身来 回答 。作为一个经济 文化 落后 的发展 中国家 , 中国改革
新制度经济学 , 也有利于 中国经济理论的衔 接和发展 。中国的传统政 治文化 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契合 , 既有利于新
制度 经济学的传播 , 也有利于 中国体制改革的进 一步发展 。 关键词 : 新制度经济学 ; 中国体制改革 ; 契合 中图分类号:O49 F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6 3 2 l (0 8 1— 0 4 0 17 — 9 x 2 0 )5 0 0 — 3
依赖 、 交易费用 等等 , 开始频 繁地见诸各种经济和政 治的理论 文 章。中国学者利用新制度经济学 , 结合 中国实际提出 了一
首 先 , 国正处 于一个制 度变迁 的时代 , 旧体制转轨 中 新 使 中国有 了对新的经济制 度变革理论的强烈需要 。新制度经
济学适应了这种需求 , 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 的解 释力
经过短短十几年 的发展 , 新制度经济学 已成 为国内学者 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 问题 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之一 ,
大凡有影 响的有关 中 国经济 发展 和体 制改革 方面 的论 著都 离不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和方 法的应用 , 有时甚至是言必称 “ 科斯 ” 。新 制度 经济学在 中国迅速 兴起 并取得 了显赫地位 。

要: 中国正在经历一 个制度 变迁的时代 。新制度经济学对 中国体制 改革 实践有很强的解释 力和指导性 , 它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机理上的相通及其与 中国的传统政 治文化 的契合促进 了它在 中国的进一 步发展 。中国正处于一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末流行的一种经济学理论,它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以提高经济表现,它为改善发展中国家经济提供了有用的启示。

它强调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公民权利,促进公平竞争和市场活力。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制度,它强调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包括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和决策机制。

二是政府制度,它强调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并探讨政府的角色,以及如何推进政府服务和改善管理。

三是金融制度,它着重于金融监管、金融体系发展和金融改革,以及政府如何参与市场来确保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需要完善的经济制度,既要保护公平竞争,又要保证市场运行的健康。

因此,经济制度的完善及其环境的优化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主张通过改善经济行为的激励机制来提高企业的协作度,并强调多元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也提倡尊重个人、家庭和社会各方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利用它们来促进企业效率和发展,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来刺激投资。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提供了实践指导。

发展中国家政府可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改善经济制度,加强政府行政效能。

与此同时,政府本身也要建立健全的政治机制,确保各种制度有效运行。

新制度经济学也可以提供一些改革经济体制的思路,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市场法治和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提升各国的经济效率。

综上所述,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它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强调企业、政府、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改善经济制度、多元参与和法治的重要性,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论文导读::肇始于1978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首先从农村改革开始的。

文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联系当时中国的实际国情,分别从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一个合理、系统的解释。

论文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产权,制度变迁改革开放32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经济社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有了大大提高。

回顾改革的历史进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其起点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由此我们便引伸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从农村开始呢?国内外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人很少,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来进行研究的人就更少了,至少公开发表的文献里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里,笔者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分别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给出了一个合理、系统的解释。

一、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

按照马修斯(1986)的定义:交易费用包括事前准备合同和事后监督及强制合同执行的费用,与生产费用不同毕业论文模板,它是履行一个合同的费用。

[①]这里,我们把交易费用理解为监督和执行一个合约的费用,这样就可以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做出如下的解释。

(一)实行农村改革的执行费用低实行农村改革的执行费用是指执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一系列费用期刊网。

首先,这一改革的技术执行费用是低廉的。

农村改革的起点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模式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的实施成本是相对较低的,它只是把土地使用权下放到农民手中,而土地所用权并未改变,仍然集体所有。

其次,农村改革的阻力很小。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西方经济学》第十讲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谢鲁江在西方经济学的各种理论观点和流派学说中,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是很晚的,但它的地位相当独特,影响十分深远,其研究的领域和课题越来越宽广,并且有成为经济学主流之势。

它的代表人物有科斯(199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从理论探讨上,还是实践推进中,也可以看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

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应当成为我们了解的重点。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貌(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涵义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理论,它着重于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它非常注重制度的作用,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制度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其基本出发点的逻辑是这样的:经济发展的绩效是由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行为造成的,而人们活动、行为的方式和逻辑是由人们的动机决定的,人们的动机则是由他们所生活于其中的制度所诱导、塑造和决定的。

因此,制度是影响经济绩效好坏以及确定经济绩效好坏评价标准的最终决定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功能。

有关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分析,应当居于经济学的核心地位。

但是,以往一直缺乏一套经济学的方法工具(或理论范式)来分析制度,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建立一套分析制度的经济学范式,并展开对制度的分析。

关于制度的定义有多种,其中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定义最为简捷,他认为:制度就是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

(二)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1、科斯的贡献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被公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他在文章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边界?二是,限制企业扩张范围的因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含义是这样的:,新古典经济学老是强调市场可以调节一切,是最有效率的调节机制,那为什么还会出现企业,为什么企业会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调节作用,而不是一切都完全交由市场来调节?反过来,如果企业调节很有效,为什么市场还会存在?归结起来就是,企业为何可以取代市场而又不能完全取代市场?这就是著名的"企业与市场的边界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的本质及其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的本质及其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是一个比较重视交易成本的研究领域, 而交易成本又是建立在商品的交易中最重要的部分, 而交易成本有包括没有被交易主所考虑到的消耗掉的,甚至包括其中消耗的时间,还有其交易注为了防止在交易中受到欺骗, 采取的保险措施, 这都是交易成本中所包含的。

那么新制度经济学对于我国经济改革又有非常大的影响,那么这个影响是具有促进作用还是导致经济停滞不前, 下面本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本质(1)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 资本主义的经济出现了滞涨现象,导致西方对于这一现象也无能为力,人们就开始希望自由市场出现, 随后新制度经济学出现。

新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中的自由制度。

那么什么才是新制度经济学, 主要是侧重于交易的领域, 并且其中包括交易主没有注意到的成本, 还有讨价还价中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最终还有交易中存在的任何成本,都是交易成本,其涵盖的范围特别广因此至今定义不是非常明确。

(2)新制度经济中所涉及到的理论有很多,例如,交易费用理论,也是其中最基本的概念,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交易费用理论就说明其交易活动有所稀缺, 市场的交易风险以及交易代价都是市场经济效率的问题, 因此制度必须要建立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基础上, 这样才能真正被挠如经济学中。

(3)新经济制度在古典经济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独有的分析工具, 也就是交易成本,所谓的交易成本就是, 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也就是指是在交易中双方在交易之前和交易结束之后所产生的各种费用, 这就是所谓的交易成本。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演进(1)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上出现了“滞胀” 现象, 人们对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情况产生了质疑,并且开始希望自由市场的回归。

早在十八世纪的时候, 世界早已经阐明了新经济制度思想对于国民财富增加的重要性, 并且西方的经济学者提出只有自然发展下的经济才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随着时间的发展, 西方经济学家的思想并没有继续传承下去,而是到了十九世纪人们在经济学的认识上提出了新的思想, 把经济学和政治、法律分离, 形成了现代主流的西方经济学, 当时流行的新古典经济就是从这上面演化出来的。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收稿 日期 :0 8 1- 8 2 0 — 10
交易成本 的概念最初是 由科斯 提出的。科斯在 13 97年 发 表的论 文《 企业 的性质》 中首先提出市场成本的概念 , 它包 含 了交 易成本 的内容。科 斯认 为 , 市场交易成本包括发 现交 易者的费用 、 谈判 费用 、 签订合 同以及保证合 同条款 的履行
进 行必要检查 的费用等 , 即交 易 费 用 包 括 搜 寻 费 用 、 判 费 谈
过严格 界定 产权 可以克服经济的外 部性 ,消除市场失灵 , 而 后, 德姆 塞斯 和张五常等人作 了深入 的研究 , 成 了产权经 形
济学 。
( ) 一 交易成本经济学 交 易成本经济学从契 约的视角研究经济组织 , 从节 约交 易成本 出发可 以探讨 契约组织 的经济问题。有些隐含的契约
组 织问题 , 如卡特 尔问题 , 都可 以在交易成本 的意义上进行
研 究 [ 因此 , 易 成 本 经 济学 的研 究 范 围相 当广 泛 。 1 J 。 交
诺思认为 , 经济增长 的关键在 于制度创新 。他研 究了制
度 创 新 的 基 本 因 素 、 制 度 创 新 的 动 力 和 制 度 创 新 的基 本 过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所以应该被抛弃而应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最根本的就是因为前者经济绩效较低而后者的经济绩效较高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因素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20 0 9年第 3期
总 第 4 期 1
经济研究导刊
E 0N0MI S C C RE EARC GUI E H D
用 和实施费用 。影响交 易成本 的首要 因素是市场 的不确定
性, 是市场机制运行 的成本 , 降低 了资源配置效率 。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原创实用版2篇)目录(篇1)1.新制度经济学的概述2.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念3.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实例5.新制度经济学的评价正文(篇1)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概述新制度经济学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崛起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以制度分析为核心,对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制度是影响经济效率和公平的关键因素。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念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念是制度变迁和制度安排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它认为,制度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同时,制度安排也可以导致不公平,因此需要对制度进行分析和改革,以实现经济公平和社会正义。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新制度经济学采用制度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的研究,来解释经济现象。

它强调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的结合,力求对经济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四、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实例新制度经济学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通过对制度变迁的研究,解释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和失败;通过对制度安排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发展中的不公平现象,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五、新制度经济学的评价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目录(篇2)1.新制度经济学的概述2.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3.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4.新制度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5.新制度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正文(篇2)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概述新制度经济学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崛起的一种经济学理论,它以制度为核心,研究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及经济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是一种规则安排,它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约束和激励,从而影响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制度是经济行为的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服务” 。
发 展 和 社会 进 步 的贡 献 都 非 同 一 般 。新 制 度 学 派 大概 产 生 于 2 0 世纪 5 O年 代 ,伴 随 6 0年 后 期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的 科 学 技 术 进 步 、 生 产 扩 大 过 剩 、社 会 矛 盾 尖 锐 等特 点 而 兴 起 。发 展 至 今 ,新 制 度 经 济 学 的 发 展 已具 有 一 定 的 规模 ,形 成 了 四 大 核 心 理 论 :交 易 费 用 理论 、产 权 理 论 、企 业理 论 、制 度 变迁 理 论 。 ( 1 )交 易费 用 理 论 作为新制度 经济 学最基本 的概念 ,交易 费用理论从 契约 的 角 度来 看 待 和研 究 经 济 组 织 ,该 理 论 认 为 “ 任 何 一 种 能 被 表 述 为 契约 问题 的经 济 或 组 织 问 题 ,都 能 在 节 约 交 易成 本 的 意 义 上 进行 深 入 的探 讨 ” 。1 9 3 7年 科 斯 在 其 经 典 论 文 《 企 业 的性 质 》 文 中最 早 提 出 “ 交 易 费 用 ” 的 概 念 ,科 斯 认 为 交 易 费 用 是 “ 市 场机 制运 行 的 成 本 ,由于 交 易 费 用 的存 在 ,使 市 场 配 置 资 源
性循 环 ,是 我 们 急 需 解 决 的 问题 。 本 文试 图通 过 对 新制 度 经 济 学 派 的 内涵及 特 点 、核 心 理 论 的 粗 浅探 讨 为 中 国的 经 济体 制 改 革 和发 展 进 行 了研 究 。 关键 词 :新 制 度 ; 中国 经济 ;启 示


新 制度 经 济 学 的 内涵及 了” 。通常情 况下 ,交易费用包 括搜 寻费用 、谈判费
用 和 实施 费 用 。
新 制 度 经济 学 具 有 以 下特 点 : ( 1 ) 对 新 古 典 经 济 学 的批 判 与 继 承 。 与 老 制 度经 济 学 对 新 古 典 经 济 学 的 否 定 不 同 ,新 制 度 经 济 学批判的继承了新 古典经济 学的传统 ,用 新古典经 济学的基本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制度与经济关系的学科,对于理解和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点。

案例一: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有一片肥沃的土地,但由于产权不明确,谁都可以随意使用,导致了过度开垦和资源浪费。

农民们为了争夺土地,经常发生冲突和纠纷,土地的产出效率也非常低下。

后来,政府对这片土地进行了产权界定,明确了归属权,并制定了相应的使用规则。

归属明确后,土地的所有者开始精心规划和管理土地,采用更科学的种植方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土地的产出大幅增加,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这个案例体现了产权制度对于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产权明晰可以为经济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和激励,促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率。

知识点:产权的定义、功能及重要性产权是指对财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产权具有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

激励功能体现在明确的产权能够激励产权所有者更积极地投入资源,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约束功能则是通过法律和规则限制产权所有者的行为,防止滥用权利和损害他人利益。

资源配置功能使得资源能够流向更能有效利用它们的产权主体手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案例二:交易成本与企业边界假设一家服装制造企业,原本自己生产布料、加工服装并进行销售。

但随着业务的发展,企业发现自己生产布料的成本很高,而且质量不如专业的布料供应商。

于是,企业决定放弃自己生产布料,转而从市场上购买布料。

通过这一决策,企业减少了在布料生产方面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个案例反映了交易成本对企业边界的影响。

当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成本高于从市场上购买的交易成本时,企业会选择缩小边界,将某些业务外包出去;反之,当内部生产的成本低于交易成本时,企业会选择扩大边界,自己生产。

知识点:交易成本的构成及影响因素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和监督成本等。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制度如何影响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学科。

它强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各种制度安排的分析来解释经济现象。

以下将为您呈现一些新制度经济学的案例分析例题,并梳理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案例分析例题案例一: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地区,有一片公共的森林资源。

由于产权不明确,村民们都可以自由地进入森林砍柴、放牧和狩猎。

结果,森林资源遭到了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村民们的长期利益也受到了损害。

后来,当地政府实施了一项产权制度改革,将森林的产权明确界定给了一个特定的集体或个人,并制定了相应的使用规则和监管机制。

在新的产权制度下,所有者有了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采取了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措施,森林资源逐渐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也为所有者带来了可持续的经济收益。

知识点:1、产权的定义和作用:产权是指对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一系列权利。

明确的产权能够为经济主体提供激励,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保护。

2、公共物品与产权界定:公共物品往往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容易导致“搭便车”行为和过度使用。

通过产权界定,可以将公共物品转化为私人物品或准私人物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产权制度与经济绩效:合理的产权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案例二:交易成本与企业边界假设有一家制造企业,它需要采购原材料来生产产品。

如果企业自己去市场上寻找供应商、谈判价格、签订合同、监督合同执行等,会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

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可能会选择纵向一体化,即自己生产原材料,或者与少数几个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合同约定来规范交易行为。

这样可以减少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提高交易效率。

知识点:1、交易成本的概念和构成: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等。

2、企业的本质: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一种组织形式。

新制度经济学——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新制度经济学——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新制度经济学——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其中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当下很重要的议题。

然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并非易事,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为此,人们需要新的思路和理论来引导这一过程,而新制度经济学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关于经济制度的理论体系,强调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性,认为经济制度能够引导和影响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它的发展是经过一系列的试验,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协商,逐渐形成的。

而这种制度不仅包括法律规定和政策措施,还包括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

因此,改革社会经济体制需要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思想,全面分析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化和作用,探索一种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体制改革方案。

一、引入市场机制,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使得经济体系高效地运转。

因此,在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中,引入市场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在人民币汇率、利率、土地、资源等重要市场上的改革。

首先,在汇率方面,我们应该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促进人民币汇率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其次,在利率方面,应该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市场化利率体系,实行利率市场化政策,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最后,在土地和资源方面,可以探索逐步实现土地流转的市场化,降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生态环境。

二、引入竞争机制,优化经济结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竞争机制是一种能够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企业效率的力量。

因此,在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中,可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来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首先,应该设置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政策,强化竞争监管,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其次,在行业领域,可以通过加强竞争、减少行政干预的方式来优化经济结构。

最后,在企业内部,可以促进内部竞争的机制,引导企业向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方向转型,提高企业管理效能。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提 出制度创新的方案;三是 “ 第一行动集团”几种 收益 为正
值 的制 度创新 方案 进行选择 ,选择 的标准是利润 最大化原
则;四是形成 “ 第二行动集团” 这是在制度创新过程 中为帮 ,
助 “ 第一行动集团”获得预期收益而建立的决策单 位 , 制定 创新实现后 , 两个集 团之 间对追加 的收益进行再分配;五是 “ 第一行 动集 团” “ 和 第二行动集团”共同努力 , 使得制 度创 新得以实现 。
作了深入的研 究 ,形成 了产权 经济学 。
() 交 易成 本 经 济 学 1
1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相似性 诺思和戴维斯认为 , 制度创新是 能使 创新者获得追加利 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十分相似:技术 创新往往是 技术上一种新 发明的结果 , 度创新也往往是制 制 度上的一种新发明的结 技术创新需要在 已知 的几种可供 选择的新技术性 之中进行选择 , 制度创新也是如此;一个行
摘 要 :我国 自改革开放 以来,经济取得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 同时很 多新 问题也应运而生,阻碍 了改革 的进一 步深入。 从 新 制 度 经 济 学理 论 来 看 , 是 一 种 必 然 结 果 : 方 面, 这 一 制度 是 经 济 发展 的 决 定性 因素 , 度 的优 化 会 带 来经 济 飞跃 式 的 发展 ; 制 另一 方面, 径依赖 的存在决定 了制度 变迁过程的长期 性和 艰 巨性 , 路 不同制度安排之间的不协调和摩擦必 然会导致诸 多的社会
行的成本 ,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
() 产权 经 济 学 2
条件下成本和收益之比的看法作普遍的修正 。
3 、制度 创新 的过程
制度创新有五个阶段:一是 形成 “ 第一行动集 团” ,支

第七章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第七章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第七章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尽管从西方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而成,尽管隐含有西方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甚至意识形态),但是其仍具有一般性。

新制度经济学尽管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但其方法和原理更适合于分析发展中国家,尤其适合于新旧体制转轨的国家。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家揭示的制度运行和制度演变的规律尽管根源西方历史,但西方世界兴起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完善的历史。

中国将是制度经济学发展的最好土壤。

一是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需要自己的制度经济学。

有需求必然有供给。

二是中国经济学家们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功底”有利于发展制度经济学。

三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文化以及渊源流长的历史有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经济社会现象,因为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在习俗、命令等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即非正式约束)(对制度史的研究将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我们说到制度史时,通常是指可观察到的,更多表现为正式规则的那些制度,例如宪法、法律、商业规则等。

然而,这些规则的具体执行和进一步的演变则更多地是作为某种结果,制度是人的习惯性行为的结果。

)。

但是制度经济学又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关于许多制度问题的研究还是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去探讨。

自亚当·斯密以来,尽管产生了许多经济学流派,但经济学家们研究经济的目的还是与亚当·斯密一样,那就是如何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经济学家们在如何提高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配置效率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了。

但是历史与现实表明,在经济分析过程中,无论是把制度抽象掉,还是把制度作为既定前提,都无法解释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济实绩。

我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尽管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但其方法和原理更适合于分析发展中国家,尤其适合于新旧体制转轨的国家。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和必须依赖于发展中国家这个土壤。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述评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述评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述评引言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晚期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思潮,其核心观点是经济行为和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其中,制度对经济发展和效率的影响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转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制度转型指的是对原有制度的调整或改革,旨在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绩效。

本文将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转型理论进行调研和分析,试图对其进行评价。

制度转型理论的基本概念制度转型的定义制度转型是指经济制度的变革和升级,旨在促进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制度转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经济改革。

通过制度转型,旧有制度可以被调整,达到更加高效的目标。

制度转型的类型依据制度转型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将制度转型分为一下几种类型:•全面制度转型:这种转型是比较彻底的一种,涉及到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目的是建立起符合市场要求的新型经济制度体系。

•部分制度转型:这种转型是相对简单的一种,只针对特定领域进行改革,例如价格、产权等。

•(外部定向)制度转型:这种制度转型是外在环境要求下的转型,例如要加入WTO、自由贸易协定等所要求的改革。

•(内部驱动)制度转型:这种制度转型是由内部发起的,需要国家机关及各级政府高度关注需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对基层分支机关和进驻企业的领导和指导。

制度转型理论的发展历程制度转型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制度转型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制度经济学。

1979年,罗德尼·斯蒂克曼在其著作《结构与市场》中,提出了制度转型的概念,并通过研究其他国家的制度转型案例,探讨了制度转型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在9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在其著作《发展的制度因素》中,对制度转型理论作出了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了“路径依赖”、“协同整合”等概念。

通过这些概念的阐发,诺斯深入探讨了制度转型的历程和机制,并提出了制度转型的方法论。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逐渐深入和完善,制度转型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作者:冉倩倩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成功,认为经济体制变革成功的根源在于以产权制度为主线,抓住了新旧制度转变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及政府的制度安排。

最后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经济体制;产权;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01
一、从建国以来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个历程看,历经“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前,我国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公有经济统领国民经济各行业,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一统天下,在所有制结构上呈现明显的“一大二公三纯”的特点。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到1992年,是探索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遵循了市场化、渐进式的改革模式,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系统阐述了政府在现阶段对发展个体经济的基本指导方针。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确定了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

同年,我国开始对私营企业进行登记。

第三阶段是1993年到2002年,是完善市场机制的阶段。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是个体私营经济高速发展的启动点。

这一时期,用新机制和新体制引导中国向前发展,允许非公经济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可能也完全可以占主导,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种所有制处于完全平等的竞争地位。

第四阶段是2002年至今,是探索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相统一的阶段。

2005年的“非公36条”即《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和“物权法”的讨论都是这一时期探索的主要事件标志。

正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我们国家才有了今天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

28年的改革开放,让我国实现了“一二三四”:一是外汇储备到2006年2月15日已经突破了8753亿美元,超过了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二是2005年引进外资765亿美元,是在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外资引进国。

三是外贸的进出口总量2005年是1.42万亿美元,列居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四是2005年我国的GDP总量由在世界排名的第六位,现在变成第四位。

全国GDP总量
是18.2万亿人民币,用当时的汇率1:8.01折算是12.4万亿美元,排在世界第四位,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形象逐步提升。

二、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经济体制变革成功的原因
第一,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这场改革实质上就是权利关系的调整。

这种选择也许是制度变迁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和人们的本能选择。

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农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农业产业化等。

考察这一过程,我们发现每一步改革的实质都是“产权制度改革”或“产权关系的调整”。

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产权制度改革,因为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企业和政府的产权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质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界定和调整。

第二,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从总体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早是从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和生产组织制度开始的。

为什么制度变迁首先发生在农村?我们认为这是适应客观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价格剪刀差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损失。

国家对农村的集体经济基本上“管而不包”。

这样农村改革的机会成本很低,农村对新制度的需求也就更加强烈。

因此,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旧的制度更容易打破,新的制度更容易产生,自发的制度变迁发生之后,更能够得到政府的迅速认可和支持。

第三,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体制增量调整促进体制存量调整。

第四,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以农村改革为例。

前面已经分析,农村经济体制变迁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和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正在进行的制度创新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主体扮演不同角色,起着不同作用,不同阶段的角色及其作用又是有所变化的。

政府虽然不是在每一项改革或改革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充当主角或领域者,但是,它作为重要的制度变迁主体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第五,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三、今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路径选择
(一)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二)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

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继续推进和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

加快推进铁道、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业务要进行有效监管。

增加民营经济和弱势行业的话语权,平衡各个阶层间的利益和权力分配,从而减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

(三)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一方面,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四)转变单极的经济发展路径,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

(五)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

特别是要加强与经济有关的合同制度、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的创新,减少“路径依赖”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等都可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常健康进行。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62.
[2]张宗庆.论市场化改革的路径依赖[J].江苏社会科学,1999(01).
[3]胡珊琴.新中国行政机构改革的路径依赖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