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调适

合集下载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建议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建议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建议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就业竞争压力激烈、形势严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对自己步入社会工作缺乏自信心,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本文主要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认为大学生造成就业心理问题除了自身因素外,更突显的是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并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就业;对策;探究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一)矛盾心理矛盾心理,是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负面心理。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的过程中,一般会遇到不同种类的心理冲突,比如,他们既愿意走入人才市场又期望政府解决就业,既渴望主动竞争又担忧遭遇竞争挫折,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存在可能放弃专业的思想准备等。

这样的心理冲突随着时间而不断升温发酵,进而促成种种心理矛盾的出现。

现今,社会中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

作为刚刚迈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意气风发,在就业过程中,为了增加人生阅历,学习社会本领,本打算从底层做起,踏实稳定地走好事业的每一步,但是却又难以忍受别人的异议,接受不了现实的考验;他们渴求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一展才华,但是却没有勇气去迎接挑战,反而畏惧失败后的一无所有;他们理想远大,志存高远,但是却不愿承认自身存在的不足。

由上述可见,矛盾心理严重阻碍了高校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这样的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令他们难以在四年的大学生活后找到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让他们陷入了就业-辞职-再就业的恶性循环中。

(二)焦虑心理焦躁和忧虑,几乎每一位走入社会,经历过求职的大学生都曾感受过。

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日益严峻的就业择业形势,以及愈演愈烈的社会竞争,不少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无措,也因此而紧张、烦躁、焦虑不安。

可以想见,外在的实际条件和自身水平的差异令他们屡屡受挫,竞争激烈、残酷的社会环境令他们备受打击,同时导致了既定的就业目标难以实现。

正是这样的求职经历让他们不断滋生出自我的挫败感和焦虑感,在心理上给了正在求职大学生们一个消极的心理暗示。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调适○吴峻青王伟王波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就业压力增大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

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

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

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有助于化解相关危机,维持高校稳定,建设和谐校园。

一、面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心理调适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企业经营业绩下滑,薪酬水平降低,工厂倒闭、公司破产,企业用人减少,工人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全国普通高校2007届毕业生495万人,2008届毕业生559万人,2009届毕业生到达611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人的速度增长。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课题组根据2006—2008年山东省各高校毕业生信息数据、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数据以及2009—2011年山东省各用人单位预计招聘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作了《高校毕业生省内就业调查分析报告》,得出了以下几点基本结论。

第一,人才需求和就业行业特征明显。

从山东省内历年的本专科人才需求情况来看,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信息传输、电脑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六个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

第二,企业成为吸纳人才的主渠道。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企业成为接收毕业生的主渠道,尤其是中小企业,更是接收本专科毕业生的主要力量。

2006年本科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的比例为73.53%;2007年本科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的比例为79.98%;2008年本科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的比例为96.2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调适论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调适论文

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探讨了在此形势下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和困惑及其原因。

最后,就这些常见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调适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b)-0240-02abstract: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wa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udents are facing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to explore in this situation that may arise under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confusion and why. finally, on the comm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ade a number of measures to deal with.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employment;performance;adjustment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中拥有智力资源最丰富的人群,而且培养一个大学生所耗费的时间和资源也是最多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的就业模式由统包统分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供需见面的模式转变。

这种新的模式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就业难的现状,大学生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调适求职中自卑心理的方法

调适求职中自卑心理的方法

调适求职中自卑心理的方法
在求职过程中,自卑心理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适:
1. 正确认识自己:在求职前,认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

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求职目标,避免因不切实际的目标而产生自卑心理。

2. 增强自信心:在求职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自信。

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自我激励等方式来增强自信心。

同时,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保持良好的形象,增加自信心。

3. 充分准备求职材料:在求职过程中,准备充分的求职材料可以增加自信心。

求职材料应该包括简历、个人作品等,要认真撰写、排版和校对,使其更加专业和有吸引力。

4. 积极沟通:在面试过程中,要积极与面试官沟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要注意沟通方式和表达方式,避免因紧张或表达能力不足而产生自卑心理。

5. 寻求帮助:如果感到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求职过程,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心理咨询师或职业指导师。

他们可以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支持,帮助克服自卑心理。

总之,在求职过程中克服自卑心理需要一定的努力和实践。

通过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充分准备求职材料、积极沟通和寻求帮助等方法,可以有效地调适自卑心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调适

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调适

一、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障碍及其表现心理障碍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

它是由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了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一)自我认知失调1.自负心理。

有部分毕业生自认为很有才华,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应该有个好的归宿,因而傲气十足。

一旦产生自负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自己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很大反差,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的心理。

2.自卑心理。

某些毕业生因自己不是名牌学校毕业、专业不热门、人长相平常,既没有权势关系可利用,又没有金钱支持,总之,别人具有的先天优势自己都没有,自卑感油然而生。

在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气,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不敢竞争。

过度自卑,使这些毕业生产生精神不振以及沮丧、失望、孤寂等心理。

3.攀比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活动中往往显得缺乏主见,极易受别人干扰。

他们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别人的就业取向中,即使有的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为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都放弃了。

而且这种心理往往会延续到就业后,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二)情绪困扰1.焦虑心理。

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临近毕业还没有落实就业单位,心理普遍有焦虑感。

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

他们往往会表现为心神不宁,意志消沉,萎靡不振,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顺利就业。

2.急躁心理。

大学生择业中常常出现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心理紧张、无所适从等现象。

有的恨时间过得太慢,有的怨用人单位选人条件太苛刻。

一旦发现职业选择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

3.挫折心理。

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受到挫折,是因为他们的去向和抱负不能为社会和亲友所理解和接受,从而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感觉,感到苦闷、失望、无奈和悲观。

如果在挫折中不认真反思,失去理智,盲目地一意孤行,就有可能形成人格障碍。

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心理调试

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心理调试

案例◆
小张毕业于某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时,几位 与他关系好的同学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决定到商 业企业去工作。于是,他们纷纷行动,很快与几 家公司签了约。小张深知自己的性格不适于从事 商业气息太浓的工作,但几个朋友都去了,他想, 自己不去不是显得太懦弱了吗?于是,他也和一 家中型商场签了约,同时拒绝了一份自己比较适 合的当计算机老师的工作。但是,工作没几个月, 他便觉得自己实在无法融入单位的那种商业氛围 之中,而且自己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因而他感 到压抑,情绪低落。最后,他还是决定找 所学校当老师。
案例◆
毕业生小D口才不错,在 与用人单位代表面谈时自 我感觉良好。一番海阔天 空的高谈阔论以后,当对 方问他的个人爱好是什么 时,他竟得意洋洋地宣称 是“游山玩水”,结果被 用人单位毫不犹豫地拒之 门外。
专家点评
小D 的失败是典型的自负心理造成的。自 负在心理学上指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从而 失去自知之明。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不少毕 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总是自以为是;自负 自傲,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夸夸 其谈,胡吹海侃,结果留给用人单位的是浮躁、 不踏实的印象。试想,有哪家单位肯要一个不 知天高地厚、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的毕业生呢?
(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可以尽快消除陌生感,促进熟悉新的 环境 保持有个良好的工作心态与生活心态 有利于增进集体团结合作 建立自己的人脉网

(七)勇于创业,寻求多途径就业
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 对自己有一个合理 的规划与定位


选择灵活的就业方式
为什么你的脚步 放慢? 为什么你的精神 分散? 人家的窃窃私语 与你何干。 要像远方卓立的 塔, 决不因暴风雨而 倾斜!
(四)嫉妒心理 择业中的嫉妒心理使得自己与他人关 系疏远,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从而处于孤 立无援的境地,因此,择业中的嫉妒心理 有很大的危害性。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与对策。

在引言部分中,分析了研究背景及意义。

正文部分首先介绍了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普遍现状,然后探讨了导致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以及对个人的影响。

接着提出了应对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措施,并总结了大学生自卑心理研究的现状。

在结论部分进行总结分析,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增进对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的认识,为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自卑心理、现状、原因、影响、措施、研究、背景、意义、分析、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自卑心理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研究背景部分将通过分析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和原因,探讨其对个人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对自身能力、外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不自信和自我怀疑。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时,往往容易出现自卑情绪。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习压力等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一步加剧其自卑情绪。

深入研究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探讨其原因和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2 意义分析大学生自卑心理是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对于大学生来说,自卑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研究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以及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其自我认知和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

通过深入分析导致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深入研究大学生自卑心理对个人的影响,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就业是关系到毕业生个人前途和全社会稳定发展的大事,是他们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也是对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

就业心理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挑选更为严格,另一方面,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也更为谨慎,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日益复杂,而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其就业心理也必将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因此,认真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将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高职毕业生的一般心理问题(一)就业焦虑心理就业焦虑是指毕业生在落实工作单位之前表现出来的焦虑不安。

个体对多种生活环境的担忧或对现实危险性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了焦虑。

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的研究表明:焦虑水平与对伤害的不现实期望和幻想有关,所期望和幻想的伤害越严重,焦虑水平就越高。

高职毕业生若个人自我定位不当,面对就业时就会遭受挫折感,精神就会处于一种焦虑状态;有的毕业生认为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进入社会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这些人际关系是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少有接触的,他们认为大学校园是一块净土,踏出这块净土,失去了它的荫护,他们没有勇气去面对所谓深不可测、复杂多变的社会。

高职毕业生的这种过度或持久的焦虑体验,形成就业焦虑心理,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和就业。

(二)自卑、保守型心理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情感,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

具体表现为不喜欢自己、讨厌自己的缺点,常常抱怨和责备自己,希望自己变成另外一种人。

当这种自卑心理严重时就可能发展为自暴自弃,甚至失去生活乐趣。

高职大学生刚进大学时大都比较自信,然而在日后的比较中发现自己无论在能力、成绩以及特长、素质等方面都很一般,甚至不少方面远远落后于本科学生时,强烈(四) 浮躁、盲目型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这类高职毕业生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才招聘会和求职择业过程中千头万绪的事情,心情浮躁不安,是升本科还是就业,是暂时找个单位上班,以后再调整,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单位就不就业,是选择专业对口的单位还是挑选单位的地理位置等等问题使他们难以应付,这类毕业生没有主见、盲目从众、心态浮躁,最终不会顺利升学或就业。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一、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

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

为了帮助广大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

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

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

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

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

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

比如,有一些学生就说:“非北京、上海、深圳不去。

”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摘要:大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制度,既给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又使他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使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了焦虑心理、挫折心理、自卑心理、依靠心理等不良心理状态。

研究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心态,以健康的身心求职择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已成为高校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高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见心理现象的描述,分析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从学校、社会、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调试。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矛盾心理以及心理误区,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宣泄,则可能发展成为影响择业的心理障碍。

这种不良的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困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乃至择业。

一般地说,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多属适应过程中的轻度心理障碍。

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1)急功近利。

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

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

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

调查表明,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28.27%)、合资企业(13.84%)、事业单位(13.72%)、国有企业(13.6%)、党政机关(6.34%);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

首先,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

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自我调适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自我调适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自我调适2007年01月05日 09:35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河北经贸大学智明增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和“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已逐渐被社会和学生接受。

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达到求职招聘的目的,通过竞争机制,使大学生能够根据国家赋予自己的权利,结合自己的专业、爱好、性格、特长、愿望等挑选工作岗位,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展示自己、推荐自己,取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与此同时,就业体制的改革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难度日趋增大,给广大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由于就业压力过大,往往产生一些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即心理障碍,它是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

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掌握自我调适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推动和促进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一)焦虑。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于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

毕业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

面对理想与现实、就业与失业、签约与违约、就业与考研等矛盾,常使他们难以取舍、忧心忡忡、无所适从,表现出焦虑情绪。

这种焦虑,使大学生毕业时精神上负担沉重、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学习上得过且过、穷于应付、反应迟钝;生活中意志消沉、长吁短叹、食不甘味、卧不安席。

(二)恐惧。

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某种可怕情境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

有些学生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求职屡遭挫折后,产生了恐惧感,一提择业就心理紧张,甚至产生绝望的心理。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二、就业的心理问题及调适
2.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如果你遇到了就业心理困扰,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 (1)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2)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3)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4)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二、就业的心理问题及调适
一、就业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2)个人需要了解的内容 ① 个人的能力与特长。在求职之前,要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能力结构作出准确而适当的定 位,要能清楚认识自己所具备的能力。 ② 人格(个性)。判断自己是属于冲动型还是沉思型;自己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感觉型 还是直觉型;是思想型还是情感型;是判断型还是知觉型。这些准备工作有助于你在茫茫 “职海”中为自己找到一个求职的方向。 ③ 兴趣与爱好。分析自己是喜欢理论研究还是喜欢实际工作;是喜欢与人交往还是喜欢与 机器打交道。 ④ 自我职业价值观。自我思考,是到偏远地方开发市场有价值,还是到大城市守住一片市 场有价值;是做教师的贡献大还是做企业管理人员贡献大。这些将有助于你树立正确的人 生价值观。 ⑤ 教育水平、经历、相貌、健康等。你是什么学校的学生,你有多少实践经验,你的学历 如何,你的身体素质是否适合某类你向往已久的职业。这些都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因素。 因此,做好此项工作能够有助于毕业生提高就业机会。
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
二、就业的心理问题及调适
(6)做好就业技能准备,增强就业竞争实力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① 注重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当接受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是综合性 的,一些共性的基本技能主要表现为在以后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阅读、写作、计算、听说, 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这些技能需要终身学习;有的行业,还会涉及具备特殊职业所 需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完成某项工作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② 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重要的是要学会适应环境,增 强自己的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是能动 的,可以不断挖掘和培养出来。 ③ 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大学生应积极通过学校各项活动或社会实践活 动,锻炼自身动手能力,积攒实践经验,自觉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

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及其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及其调适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大 学 生就 业心 理 状 况及 Nhomakorabea其调 适
潘 娟
[ 摘 要 l大学毕 业 生就 业 情 况 是 全社 会 共 同关 注 的重 要 问题 。 大 学 生在 面 对 当前 巨 大的 就 业 压 力 时 ,往 往 表现 出理 想 就业 与 自我 实 际的 矛盾 、就 业观 念 错误 以及 就 业 不 良心 态等 问题 。 文章 分 析 了
当前 大 学 生的 常 见就 业 心理 问题 ,提 出 了加 强 高校 毕 业 生就 业心 理 调 适 的相 应措 施 。
【 键 词 】大 学生 ;就 业 心 理 ;调 适 关
l9 9 9年 我 国高 等 院 校 开 始 扩 招 以来 , 大学 生 数 量 在 短 时 间 内 剧 增 。 大 学 生 就 业 问 题 已经 成 为 同 家 教 育 和 就 业 部 门 工 作 的重 中 之 重 。 由 于 就 业难 度 的 加 大 , 被 贵 为 “ 之 骄 子 ” 的 大 学 生 在 就 业 问题 上 产 了 一 系 天 列 心 理 问题 ,处 于 毕 业 阶 段 的 大 学 生 南于 多方 面 原 因 经 常 被 就业 心 理 问 题 折 磨 得 痛 苦 不 堪 ,有 的大 学 生 因 此 出 现 失 眠 、厌 食 、孤 僻 等 心 理 危 机 信 号 ,甚 至 出 现
焦 虑 、 自卑 、 自 闭 、 自杀 等 严 重 心 理 危 机 。

业 过 程 中 ,缺 乏 主 见 ,犹 豫 不 决 ,很 难 得 到 用 人 单 位 的青 睐 ,在 对 自己 的抱 怨 、贬 低 中 失 去 了求 职 的 勇气 ,
丧 失 就 业 机 会 。 当 这 种 自卑 心 理 严 重 时 就 可 能 发 展 为 自暴 自 弃 ,甚 至 失 去 生 活 乐 趣 。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通过设定小目标、奖励自己等方 式,增强自我激励能力,提高自 信心。
自我认知 积极心态 情绪管理 自我激励
大学生应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 和价值观,以便在就业过程中做 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选择。
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 因过度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正 常的生活和学习。
学校调适
01
就业指导课程
高校应开设就业指导 课程,帮助学生了解 就业市场和求职技巧 。
依赖心理
总结词
缺乏独立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分依赖他人的指导和支持。
详细描述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分依赖家庭、朋友或学校的帮助,不愿意主动寻找机 会或承担责任。这种依赖心理可能导致他们在工作中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影响 职业成长和发展。
急躁心理
总结词
对找工作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和持久性,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
位。
经济压力
部分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希 望尽快就业以减轻家庭负担,这种 经济压力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沉重 负担。
社会适应压力
大学生初入社会,面对复杂的人际 关系、工作环境和职业要求,往往 感到无所适从,产生较大的社会适 应压力。
就业心理期望
薪酬期望
发展前景期望
大学生对薪酬期望普遍较高,希望自 己的劳动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但往 往现实与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总结词:过度担忧
详细描述:某大学生临近毕业,对于未来的就业前景感 到极度担忧,经常失眠、食欲不振,无法集中精力完成 学业和求职准备。 建议措施:针对焦虑心理,建议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 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同时调整心态,积 极面对就业挑战。
案例二:自卑心理案例分析
总结词:自我否定
详细描述:某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屡次受挫,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法 胜任工作,陷入自卑情绪中。

浅谈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调适

浅谈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调适

浅谈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调适作者:李秀侠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3期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与已有工作经验的跳槽者相比,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很多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各种困难、挫折和冲突,这极易引发学生的自卑心理,而不良的就业心理又直接影响就业的成功。

因此发现和解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自卑心理概述、自卑心理产生与自卑心理调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自卑心理概述自卑心理是大学毕业生求职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偏低的评价,表现为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复杂情绪。

自卑感强的学生,由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往往产生消极退缩的行为,因而面对稍加努力即可完成的任务也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可以说,自卑心理是求职择业的大敌。

二、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1.就业形势的严峻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中小企业的招聘意愿明显下降,而与之相矛盾的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这种供需矛盾必然会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数量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大,困难群体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这种“四大一突出”的基本国情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因此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这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屡屡碰壁,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

2.就业教育的缺失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全程式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就业形势,降低学生就业的期望值。

但很多高校在进行这一工作时不够严、不够细、不够实,结果导致学生在求职中往往是带着希望而去,带着失望而归,加剧了就业的自卑心理。

大学生中的自卑心理问题与应对方法

大学生中的自卑心理问题与应对方法
自我否定:对自己的能力、外 貌、性格等方面产生怀疑和否 定
社交恐惧:害怕与人交往, 避免参加社交活动
情绪低落:情绪不稳定,容 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外 貌、性格等方面缺乏自信,不
敢尝试新事物
Part Three 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的
成因
学业压力
学习任务繁重,难以完成 考试压力,担心成绩不佳 竞争激烈,担心落后于他人 自我期望过高,难以达到目标
寻求支持和帮助
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 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 的自卑心理,并提供有 效的应对方法。
寻求亲朋好友的支持: 与亲朋好友分享你的感 受和困扰,他们可以给 你提供支持和鼓励。
参加社交活动:参加 社交活动可以帮助你 建立自信,提高社交 技巧,从而更好地应 对自卑心理。
学习自我接纳:学会接 受自己的不完美,认识 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 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 应对自卑心理。
Part Four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应对
方法
积极心态调整
自我接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欣赏自己的优点 自我激励:设定目标,鼓励自己实现目标 自我肯定: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 自我放松: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寻求心理咨询
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 师
预约心理咨询时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向心理咨询师倾诉自 己的困扰和问题
06
寻求专业帮助:当自卑心理严重时,寻求心理咨询 师的帮助,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
建立自信:通过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 培养乐观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问题要全面客观 学会情绪管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与对策(简装)

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与对策(简装)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姓名: 付萍学号: **********学院(系): 劳动经济学院专业(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国际方向)****: ***2009年摘要就业的自卑心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全面地研究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至关重要。

通过访谈研究,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对外在条件(毕业院校和所学专业)、自身客观条件(生源地、性别、外貌和政治面貌)以及知识和职业能力(在校学习成绩、英语水平、在校学生工作经验、实习经验和职业能力)这三方面中单一或多个方面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造成毕业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大因素。

这四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极高的自卑感和极低的自我认同意识,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毕业生个人共同努力。

学校要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另外要重视毕业生心理辅导,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家长要摆正心态,准确定位,避免盲目攀比,给予毕业生宽容、轻松的家庭氛围;毕业生个人要勤于思考,用理性的判断对待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适当运用心理暗示等心理方法增强自信,提高自我认同感。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AbstractSelf-employment is the employment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one of the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factor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psychological causes of low self-esteem and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employment is essential. Research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employment as a result of external conditions (graduate schools, the school professional) their conditions (of students, the gender, appearance, political outlook), as well as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capacity (in-school academic performance, English proficiency, in school students work experience, internship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in these three area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one or more aspects, and have a sense of inferiority. This resulted in graduates of the main causes of the phenomenon of society, schools, families and individuals the four factors.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role of factors, led to the graduates in the employment process very high sense of inferiority and low self-identity,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is problem, the need for schools, parents and graduates of the joint efforts of individuals. Schools should continue to optimize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practice opportunities, an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graduate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provide more psychological support; to put the mentality of parents and accurate positioning, avoid blind comparison to give graduates of tolerance, easily family atmosphere; graduates to be diligent in personal reflection, and rational treatment of the employment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setbacks encountered, the proper use of psychological methods such as psychological hint to increase self-confidence, improve self-identity.[Keyword]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nferiority目录1、造成大学生感到自卑的因素 (4)1.1对外在条件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6)1.1.1 对毕业院校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6)1.1.2 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6)1.2对自身客观条件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6)1.2.1对生源地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6)1.2.2 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6)1.2.3对性别的自卑 (7)1.2.4对自己的政治面貌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7)1.3对个体知识和能力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7)1.3.1 对在校学习成绩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7)1.3.2 对英语水平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7)1.3.3 对工作经验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 . (7)1.3.4 对实习经验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8)1.3.5 对职业能力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 (8)2、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8)2.1 社会因素 (9)2.2 家庭因素 (9)2.3 学校因素 (10)2.4 个人因素 (10)3、解决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产生的对策 (11)3.1 从家长角度分析 (11)3.1.1 正确定位,合理期望 (11)3.1.2 平和心态,避免攀比 (11)3.2 从学校角度分析 (11)3.2.1 优化专业设置,提供实践机会 (11)3.2.2 加强心理辅导,提供心理支持 (11)3.3从毕业生个人角度分析 (12)3.3.1 勤于思考,摆脱盲从 (12)3.3.2 正确定位,增强自信 (12)3.3.3 摆正心态,直面挫折 (12)参考文献 (13)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上升,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

毕业生就业心理浅析

毕业生就业心理浅析

毕业生就业心理浅析毕业大学生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在知识,能力和人格方面有了积极显著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学们都准备毕业后在专业领域内一展身手,凸现个人价值以实现自我。

然而当今社会人才济济竞争激烈,面对各种思生的多重选择,初涉人世的毕业生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大多数的毕业生在经过自己的理性思老师的交流后,都能排解心理困惑,调整心态,愉快的走向工作岗位。

但是也有个别毕业生因为缺乏交流,过于内向选择,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给自己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1、不能面对现实和接纳现实大学毕业生大都自视较高,在走出校门之前,大都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开创一番大事业的宏大抱负。

但由接触社会较少,理想往往脱离客观条件。

在择业过程中大家并未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等与以后从事没有深入考虑所选择的单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一旦遭遇挫折,很容易产生不安或不满情绪,失去竞争的勇气。

2、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很多同学对自我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他们往往缺乏艰苦希望一毕业就进入好单位,在较短时间里一举成名,沉溺在对未来的设想中,却不能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从现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的沉淀,怎么可能会成功。

3、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①焦虑和急躁。

毕业前夕,绝大多数同学都会产生各种焦虑心理。

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己成长的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十年寒窗付诸东流,无颜回江东见父老乡亲;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

特别是一些长线或有生理缺陷或成绩不佳、能力一般而又不善“包装”自己或临近毕业单位仍无着落的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

这生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常双眉紧锁,心情沉重,意志消沉,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注意力极度涣散,食不甘味,可终日,特别在遭受挫折后,对因自己“无能”而招致的“失败”怀有深深的自卑或自咎。

浅谈大学生自卑心理及自我调整策略

浅谈大学生自卑心理及自我调整策略

浅谈大学生自卑心理及自我调整策略【摘要】大学生自卑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可能来源于家庭教育、社会压力等多种因素。

自卑心理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社交、情感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大学生调整自卑心理,可以通过提升自我认知、建立自信心以及有效应对社会压力等途径进行自我调整。

这些调整策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研究大学生自卑心理及自我调整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未来能够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为大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自卑心理、自我调整、成因、影响、提升自我认知、建立自信心、社会压力、重要性、发展前景1. 引言1.1 概述大学生自卑心理大学生自卑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心理上出现自我否定、自我贬低、自我怀疑等消极情绪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可能源于多方面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

大学生作为处于转型阶段的群体,他们往往承受着来自学业、职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容易感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会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包括对学业和社交能力造成阻碍,导致自我封闭、自我保护等行为,甚至影响到身心健康。

了解和应对自卑心理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文将探讨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分析其对生活的影响,并介绍提升自我认知、建立自信心以及应对社会压力的策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自己,提升自信,实现自我价值。

部分到此结束。

1.2 介绍自我调整策略自卑是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自我调整策略是指个体通过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调整,改变自身的状态和适应环境,从而提高自我认知和心理素质。

在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调整过程中,有几种有效的自我调整策略值得关注。

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是调整自卑心理的关键。

浅谈大学生自卑心理及自我调整策略

浅谈大学生自卑心理及自我调整策略

82576 心理学论文浅谈大学生自卑心理及自我调整策略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113-01一、自卑的概念自卑(inferiority)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心理学概念,他认为自卑是个体在自我认知中形成的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和否定态度。

自卑存在于人类所有个体身上,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自卑的个体可以将自卑转化为奋发图强的动力,从而打破自我局限,成功地超越自我;而有的人则会被自卑感吞噬,将自卑渗透到人格之中,形成自卑情结|,它会剥夺人的行动能力,使个体陷入心灰意冷、万事皆休的无助状态。

二、大学生自卑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自卑心理非常普遍,自卑心理易导致大学生出现情感的压抑和内心的孤独体验,无论自卑对个体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从个体主观感受方面来讲,自卑心理都会影响个体的幸福感体验。

严重的自卑心理还会让个体陷入无助状态,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着力于改善自卑心理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大学生自卑心理成因自卑心理的形成因素的多方面的,既有个体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1)自卑的形成与个体的气质、性格有关。

气质是个性形成的先天因素,是由人类的遗传决定的,在人的气质类型中,抑郁质的人对事物的感受性较强,内心的情感体验深刻,对生活中的事件反应敏感,当经历压力和挫折时,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比其他几种气质类型的个体差,从行为习惯和归因风格来说,这类个体遭遇失败的时候往往归因于内在稳定的因素,形成诸如“能力太差没办法”、“我就是不行”的错误认知。

(2)个体成长的不良环境也是自卑形成的一个重要成因。

每个人的个性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我们每个人的个性才得以形成,而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如情感忽略、体罚和虐待等会严重威胁幼儿的内心安全与人际信任。

自卑的人往往也是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在原生家庭形成的信念系统和行为方式会对个体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在社会交往中缺乏安全感的同学在人际关系中对他人往往有着潜在的敌意,虽然他们表面上是温和的甚至是顺从的,但在内心深处真正的行为动因则是对人际关系不信任,害怕被人不接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调适
作者:李秀侠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与已有工作经验的跳槽者相比,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很多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各种困难、挫折和冲突,这极易引发学生的自卑心理,而不良的就业心理又直接影响就业的成功。

因此发现和解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自卑心理概述、自卑心理产生与自卑心理调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自卑心理概述
自卑心理是大学毕业生求职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偏低的评价,表现为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复杂情绪。

自卑感强的学生,由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往往产生消极退缩的行为,因而面对稍加努力即可完成的任务也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可以说,自卑心理是求职择业的大敌。

二、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1.就业形势的严峻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中小企业的招聘意愿明显下降,而与之相矛盾的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这种供需矛盾必然会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数量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大,困难群体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这种“四大一突出”的基本国情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因此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这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屡屡碰壁,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

2.就业教育的缺失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全程式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就业形势,降低学生就业的期望值。

但很多高校在进行这一工作时不够严、不够细、不够实,结果导致学生在求职中往往是带着希望而去,带着失望而归,加剧了就业的自卑心理。

3.就业准备的不足
就业准备的不足包括就业心态的不足和就业能力的不足两个方面。

大学生就业心态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求稳心理、功利心理以及过分寻求专业的对口心理等,以这
样的心态择业,成功率必然会小很多。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技能、个性、抗挫折能力等。

就业能力的不足会带来各种心理问题,例如“我不行”这一错误的自我认知就会导致大学生的自卑心理。

三、自卑心理的调适
1.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我们要从就业实务的讲授转变到职业生涯理念的传授,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环境探索,分阶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

2.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毕业生求职时必须认清形势,充分认识自我,合理调整期望值。

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而不能盲目地追求专业对口。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就业的心理素质
我们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与个案咨询,解决由于就业带来的具有共性与不同个性的心理问题,教给学生应对压力和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帮助他们调整就业心理,正确认识自我,克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扰。

4.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高水平的综合素养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具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拥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

只有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才能最终在竞争中胜出。

大学生就业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态度。

特别重要的是要及时消除自身的认识误区和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这样才会多一些机会,最终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车文博等.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3).
[2]魏世梅.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择业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赵波,陆晓花.大学生压力应对与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7).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