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调适

合集下载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就业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1. 就业压力大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竞争激烈。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大学生感到压力巨大,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和焦虑。

2. 就业观念不够实际很多大学生对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观念偏差,过分追求一份较好的工作,往往忽视基础的岗位及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

由于对就业现实认识不够,难以面对现实,心理压力会不断加大。

3. 职业规划不明确由于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不够清晰,导致在面对求职和就业时举棋不定,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这也容易导致心态上的失衡和无法面对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1. 提升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加自己的附加值。

应该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多参加一些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工作经验,也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2. 调整就业观念调整就业观念,对就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要过分追求高薪、高职位的工作。

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长,理性对待就业机会,不要放弃一些看似普通但实际蕴含机会的工作岗位。

3. 健康的心理调适健康的心态是保持稳定的就业心理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分焦虑和消极。

适当的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适当的时候与人分享自己的压力,也都有利于心理的调适。

4. 开展职业规划开展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在校内学习之余,注重积累各种社会资源、拓展人际关系,以便在毕业时能够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大学生还要实现自我职业规划,制定明确的就业目标,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就业挑战。

大学生择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调适

大学生择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调适

人 价值 实 现 的 同时 ,也要 充分 考 虑社 会 的需 要 。其 育锻炼 、听音 乐、郊游等方式转移 自己的注意力 ,排 次 ,要改变 过去 “ 一次就业定 终身”的思想 ,对于 毕 解心 中的烦 闷 ,放松 自 己的心情 。 业生 ,不必像 以往那样看重 毕业时的第一次就业 ,因 同 时 ,通过 对 自己在择 业 时 出现 的不 良心态 进 为 随着 社 会主 义市 场 经济 的 发展 ,人才 流动 日益 频 行分析 ,可 以发现 平时 不容易察 觉 的一些人格 缺陷 ,
失 败 有 许 多 原 因 , 关 键 是 自 己 要 正 确 分 析 失 败 的 原
许 多 毕业 生 在择 业 前没 有 明确 目标 ,选 择 工作
正确 择 业 的主观 因素 。文 章 在 阐述大 学生择 业 时表 单位 时 又缺 乏独 立 决策 能 力 ,毫 无 主见 ,总 是 随大 现 出来 的心 理 问题 的 同 时 , 从 正 确 看待 客 观 现 实 ,树 流 ,觉得 大多 数人 追求 的 ,一 定是 好工作 、好 单位 。 立合 理 的职业价值 观 ;坦然 面对 求职择 业 中的挫 折 ; 于是 ,人云亦 云 ,往 往在不切 实际的就业心理 欲望驱 及 时排除不 良情绪 ;开拓进 取 ,勇于 自主创 业等几 个 使 下 ,盲 目地 跟 着感 觉 走 , 忽 视 了 自己 的 特 长 ,丧 失
待 之 , 客 观 地 分 析 自 己 失 败 的 原 因 ,进 行 正 确 的 归
这 些 人格 缺 陷 是产 生择 业心 理 问题 的根 本 原 因。如 果 现在 不能 很 好地 完善 自 己的 人格 ,那么 还会 给 今
后的工作 、生 活带来 困扰 。同时也不必为 自己存在的 人格缺陷懊恼 ,因为没有人是绝对 的人格健 全的 ,关 键是要在发现 自己问题 的基础上 ,积极 改变 自己、发 展 自己,使 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 ,使 自己将来 的人生 道 路 更顺利 ,在不断 调整 的过 程 中逐步 完善 自我 。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调适办法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调适办法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一)存在“精英意识”,对工作期望值过高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实现了向“大众化”的转变,但不少大学毕业生仍存在精英意识,以“天子骄子”的身份自居,认为是“我去择业”,而不是“职业择我”,对就业单位和应聘岗位挑三拣四,特别明显的现象是在诸如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求学的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是苛刻的,都希望在东部沿海地区工作,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缺乏就业热情。

(二)不能正确认识和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当代大学生们毕业时都已意识到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必须把自己放入人才市场与别人进行激烈竞争,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往往顾虑重重,具体表现有:1.恐惧:有些学生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因几次求职受挫后,产生恐惧心理,一提择业就心理紧张,甚至产生绝望心理。

2.急躁:有些大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在求职时草率急躁,对用人单位不作详细了解,草草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大学生的这种急躁心理,常常使他们烦躁不安,缺乏自制力。

3.自卑:有些大学生因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或性格内向或有某种生理缺陷而存在强烈的自卑心理,在择业时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地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与个性。

4.孤傲:有些自身条件比较优越的大学生自视过高,在择业过程中看不上这单位,瞧不起那职业,这山望着那山高,好高骛远。

(三)不能正确认识成功,存在侥幸投机心理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渴求走捷径成功,梦想比尔·盖茨式的成功,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地去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

(四)依赖心理重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把择业希望寄托在自己父母、亲戚身上,寄希望于拉人情关系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也有一些大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希望学校做好“全职保姆”,表现出消极等待的心理,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

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调适

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调适

一、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障碍及其表现心理障碍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

它是由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了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一)自我认知失调1.自负心理。

有部分毕业生自认为很有才华,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应该有个好的归宿,因而傲气十足。

一旦产生自负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自己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很大反差,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的心理。

2.自卑心理。

某些毕业生因自己不是名牌学校毕业、专业不热门、人长相平常,既没有权势关系可利用,又没有金钱支持,总之,别人具有的先天优势自己都没有,自卑感油然而生。

在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气,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不敢竞争。

过度自卑,使这些毕业生产生精神不振以及沮丧、失望、孤寂等心理。

3.攀比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活动中往往显得缺乏主见,极易受别人干扰。

他们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别人的就业取向中,即使有的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为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都放弃了。

而且这种心理往往会延续到就业后,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二)情绪困扰1.焦虑心理。

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临近毕业还没有落实就业单位,心理普遍有焦虑感。

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

他们往往会表现为心神不宁,意志消沉,萎靡不振,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顺利就业。

2.急躁心理。

大学生择业中常常出现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心理紧张、无所适从等现象。

有的恨时间过得太慢,有的怨用人单位选人条件太苛刻。

一旦发现职业选择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

3.挫折心理。

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受到挫折,是因为他们的去向和抱负不能为社会和亲友所理解和接受,从而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感觉,感到苦闷、失望、无奈和悲观。

如果在挫折中不认真反思,失去理智,盲目地一意孤行,就有可能形成人格障碍。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及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及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及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及心理调适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成为大学生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就业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两个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建议。

一、就业心理准备
1、了解就业市场:大学生在求职前应充分了解就业市场的供求状况、职业发展前景等信息。

通过了解市场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2、自我认知:大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自我评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提高求职成功率。

3、增强竞争力:在求职前,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培训课程等,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加求职优势。

二、心理调适
1、积极心态: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过多的焦虑和担忧只会加重心理负担。

2、应对挫折: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多次失败。

大学生应该正确看待这些挫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求职策略。

3、寻求支持: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寻求家人、老师、同学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

与他人分享求职经历,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4、调整期望值: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对职业的期望值。

在选择职业时,可以适当降低对薪资、职位等方面的要求,注重积累工作经验。

总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

通过增强自信心、提高综合素质、寻求支持等方式,大学生可以顺利度过求职阶段,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一、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

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

为了帮助广大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

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

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

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

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

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

比如,有一些学生就说:“非北京、上海、深圳不去。

”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大学生求职心理调适如何面对就业的压力

大学生求职心理调适如何面对就业的压力

大学生求职心理调适如何面对就业的压力就业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首要面临的问题,面对就业的压力,大学生需要进行心理调适,以应对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求职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就业的压力。

一、接受现实,保持积极心态面对就业的压力,首先要面对现实,认识到就业竞争的激烈性,并接受自己目前的能力和条件。

要明白就业并非唾手可得,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持续的学习。

同时,大学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挑战和克服困难。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二、明确职业目标,制定合理计划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大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一个合理的求职计划。

首先,要认清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了解自己适合从事哪一行业或专业。

其次,根据目标行业的要求,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培训计划,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此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社交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

三、寻求帮助,建立支持系统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主动寻求各种帮助,建立一个良好的支持系统。

可以向学校的职业指导老师咨询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参加就业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求职能力。

同时,可以加入各种求职群组或社交平台,与其他求职者交流经验,获取行业内的信息和机会。

通过建立支持系统,大学生能够获得专业指导和情感支持,更好地面对就业的压力。

四、保持身心健康,调节情绪状态求职过程中,大学生要注意保持身心健康,合理安排时间和休息。

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来放松自己,调节情绪状态。

此外,可以尝试一些心理放松的方法,如冥想、呼吸练习和深度放松等,帮助缓解焦虑和压力。

保持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为更好地面对就业挑战做好准备。

五、增强应聘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应对就业压力时,大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应聘技巧和素质。

首先,要准备充分的求职材料,包括个人简历、自荐信等,以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心理调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热门话题之一。

毕业离校,面对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不免会感到焦虑、沮丧和迷茫。

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应对和调适,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如何调适就业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成为了大学生们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压力源自哪里?首先来谈谈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源头。

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就业形势严峻: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用人单位的需求却并未跟上大学生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就业供大于求的情况。

某些热门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许多学子面对就业压力倍感焦虑。

2. 学业负担过重:大学生在学校时,除了学习外还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科研竞赛等,很多同学为了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而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这也使得大学生在毕业后就业时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情绪。

3. 家庭期望和社会期待:家长对子女的期望、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大原因。

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进入大型企业或者政府机关工作,而社会也常常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这种期待无疑给大学生增添了更多的压力。

大学生就业压力如何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就业压力如果得不到科学的应对和调适,就可能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焦虑情绪:由于就业压力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许多大学生会产生焦虑情绪,担心自己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2. 自卑感:在与同学的比较中,许多大学生开始质疑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性,产生自卑感。

自卑情绪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影响其正常的社交和人际关系。

3. 沮丧情绪:长时间的就业压力和求职不顺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沮丧情绪,觉得自己毕业后前景黯淡,生活困难。

这种情绪一旦得不到缓解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

为了更好地应对和调适就业压力,大学生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1. 转变就业观念:要有正确的就业观念,不要盲目追求“好工作”,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职业方向,给自己设定实际可行的目标。

大学生求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

大学生求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

大学生求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一、大学生求职存在的问题1、焦虑心理经过十年寒窗苦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对未来感觉渺茫。

能否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能否会实现、所学专业和技能能否在将来的工作中得到发挥、如果被单位拒绝自己该如何面对等一系列问题困绕着大学生。

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所要应聘的职位,对自己的定位也不准确,一旦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从表现出无所适从、忧心忡忡、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等心理现象。

2、提防心理大学期间,同学相处都还不错,关系较为融洽。

但是临近毕业,要找工作时,开始出现了相互提防的心理。

有的同学自己获得的就业信息不告诉别人,独自偷偷投简历;有的同学私下做手脚将同时去面试的同学挤掉等。

这样,一旦被同学们知道了,失去了宝贵的友谊,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产生这种提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就业竞争激烈、缺乏分享精神、缺乏自信心等。

3、自负心理有一些毕业生对自身条件和就业环境缺乏客观、准确的评价与分析,觉得自己在学习成绩、荣誉证书、职业资格、毕业院校、身材容貌等方面比别人强,从而自我感觉良好、过度自我膨胀,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因而择业时以高报酬、高福利、高职位等为标准,条件苛刻,形成自负心理。

这种心理往往使他们错失良机。

4、自卑心理这种心理恰恰与自负心理相反,表现在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估计过低,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没有客观的认识,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特别是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对自身能力更加怀疑,从则产生自惭形秽、悲观失望、抑郁孤僻、缩手缩脚、缺乏信心、不敢竞争等自卑心理。

5、依赖心理有的大学生平时缺乏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致使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

当他们不得不面对就业时,产生等、靠、要思想,一味地依赖学校的就业部门、依赖老师、依赖家长、依赖亲朋好友,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这种心理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既使得到一份工作,对以后的职业发展也非常不利。

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策略

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策略

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这导致许多学生面临着就业心理问题。

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迷茫、压力大等,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就业能力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调适策略来应对这些心理问题。

首先,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认识到就业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要过分追求短期的成功。

他们需要明白,就业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努力的过程,不要过分焦虑和急躁。

同时,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盲目追求金钱和名利,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其次,学生需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

他们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同时,学生还需要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素质在就业过程中同样重要。

此外,学生还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保持乐观和坚强的心态。

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包括参加招聘会、网络求职、社交媒体等,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与老师、同学、企业人员交流,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和经验,为自己的就业选择提供更多的参考。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实习和实践活动,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实习和实践,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工作情况,积累相关工作经验,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总之,高校学生面临着就业心理问题,需要通过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获取就业信息、参加实习实践等方式来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应对就业压力,为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做好准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实现自己的就业愿望。

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及其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及其调适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大 学 生就 业心 理 状 况及 Nhomakorabea其调 适
潘 娟
[ 摘 要 l大学毕 业 生就 业 情 况 是 全社 会 共 同关 注 的重 要 问题 。 大 学 生在 面 对 当前 巨 大的 就 业 压 力 时 ,往 往 表现 出理 想 就业 与 自我 实 际的 矛盾 、就 业观 念 错误 以及 就 业 不 良心 态等 问题 。 文章 分 析 了
当前 大 学 生的 常 见就 业 心理 问题 ,提 出 了加 强 高校 毕 业 生就 业心 理 调 适 的相 应措 施 。
【 键 词 】大 学生 ;就 业 心 理 ;调 适 关
l9 9 9年 我 国高 等 院 校 开 始 扩 招 以来 , 大学 生 数 量 在 短 时 间 内 剧 增 。 大 学 生 就 业 问 题 已经 成 为 同 家 教 育 和 就 业 部 门 工 作 的重 中 之 重 。 由 于 就 业难 度 的 加 大 , 被 贵 为 “ 之 骄 子 ” 的 大 学 生 在 就 业 问题 上 产 了 一 系 天 列 心 理 问题 ,处 于 毕 业 阶 段 的 大 学 生 南于 多方 面 原 因 经 常 被 就业 心 理 问 题 折 磨 得 痛 苦 不 堪 ,有 的大 学 生 因 此 出 现 失 眠 、厌 食 、孤 僻 等 心 理 危 机 信 号 ,甚 至 出 现
焦 虑 、 自卑 、 自 闭 、 自杀 等 严 重 心 理 危 机 。

业 过 程 中 ,缺 乏 主 见 ,犹 豫 不 决 ,很 难 得 到 用 人 单 位 的青 睐 ,在 对 自己 的抱 怨 、贬 低 中 失 去 了求 职 的 勇气 ,
丧 失 就 业 机 会 。 当 这 种 自卑 心 理 严 重 时 就 可 能 发 展 为 自暴 自 弃 ,甚 至 失 去 生 活 乐 趣 。

高校毕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

高校毕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
己有 某 些 心 理 或 能 力 方 面 的 缺 陷 , 产 生 并 定 的影 响 , 致 心 理 问题 的产 生 , 们 称 导 我
之 为 社 会 心 理 问题 。
( ) 众 心 理 : 众 是 指 在 群 体 的 影 响 校 家 庭 多 方 面 的 心 理 教 育 资 源 , 成 目标 1从 从 形 轻 视 自己 的 心 理 。 自卑 心 理 的 学 生 在 求 下 , 体 放 弃 自己 的 意 志 而 采 取 与 多 数 人 有 个 致 的就 业 心 理 教 育合 力 , 构建 学 生— — 学
对 自 己 和 对 职 业 及 周 围 环 境 的 认 识 和 了
1 3社会 心理 问题 .
学生在求职过程 中, 由于 周 围 同 学 , 以

2. 构建 心 理干 预和 危 机预 防机 制 4
高校 就 业 指 导 中 心 应 该 与 心 理 咨 询 中 心 理 问题 , 给 予 实 施 干 预 , 利 于 学生 的 并 有 长 远发 展和 健 康 成 长 。 可 以 整合 社 会 , 也 学
绩 , 会 交 际或 家 庭 背 景 等 一 些 方 面 , 如 实 , 波 逐 流 的 行为 。 众 心 理 使得 毕 业 生 适 是 大 学 生 教 育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为 负 社 不 随 从 作 别 的 同 学 优 秀 , 担 心 用 人 单 位 在 录 用 职 不 顾 自 己的 专 长 特 点 , 味 挑 选 热 门 但 不 责 的相 关 人 员 , 应 该 与时 俱 进 , 总 一 就 用政 策 教 员时 录 用 别 人并 不 录 用 自 己 , 乏 自信 , 缺 过 适 合 自 己发 展 的 职 位 , 致 失 业 或 频 繁 跳 育学 生 , 爱 心 感 动 学生 , 专 业技 术 干 预 导 用 用 于拘谨 , 响就业 。 影 () 2 自负 心 理 : 自负 心 理 是 对 自己 的 评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1、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⑴竞争意识 在人们的事业和生活都充满竞争
的时代,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 尤其激烈,有的大学生面对竞争的挑 战显得手足无措。因此,强化竞争意 识是在校大学生最基本的心理准备。
⑵克服自卑胆怯心理
要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就要在正 确自我评价的基确上,树立自信心,充分 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 想的目标,就要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 ,勇敢地面对就业竞争。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们
意识到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必须通过
与别人进行激烈的竞争才能获得。
然而,一些大学生在面对竞争时又往 往表现出顾虑重重。有的学生由于心理 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当面临毕业 时,在各种压力面前心理失衡难以自控 表现出焦虑、烦躁不安;有的学生甚至 害怕参与就业表现出择业恐惧心理;有 的学生过低地估价自己,对自己的潜能 优势缺乏了解,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缺乏竞争勇气和自信表现出自卑心理 。
特别是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 (如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等) 而感到胆战心惊的同学;学习成绩不佳 同学;各方面能力较低的同学;还有一 些女同学等等,他们表现得更为焦虑和 恐惧。
2、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普遍存 在盲目自信和虚荣攀比心理
现今大学生成长环境相对来说比较 安定,除了家庭就是学校,与社会直接 接触生子女,在生活上多多 少少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理想化成 分居多,很少从实际出发。
而有保障的生活,经济上有父母的呵 护和支持,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萌 发浪漫的情调和美好的理想,但这样 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 离。
⑵摆正位置,接受选择
在大学生活行将结束,踏上社会之前,最 重要的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转换角色。由一 个在校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 。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是有很大差异的,不 能把学校、家庭、亲友及同学所给予的关心 、呵护、支持和尊重当成是社会的最终认可 。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 求职状态,以自己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 应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 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关键的一步 。

浅谈高职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浅谈高职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浅谈高职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职教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的途径。

高职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使得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即便是具备了良好的技能和知识,高职大学生在面对择业过程中仍然会面临各种心理困扰和调整。

本文将探讨高职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问题1. 就业焦虑: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大学生在即将毕业时往往会出现就业焦虑。

他们担心自己的专业技能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担心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岗位,担心面对未知的生活和未来。

2. 自我价值感受:很多高职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和压力,他们担心自己的专业技能是否足够好,担心自己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竞争和压力,担心自己的未来发展是否能够如愿。

3.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择业过程中,高职大学生会面临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担心自己的职业选择是否正确,担心未来的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担心未来的生活是否能够顺利和美好。

以上问题都是高职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调整。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他们的就业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二、心理困扰的原因分析2. 教育体系问题:目前的高职教育系统注重技能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方面的帮助相对不足。

这使得高职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缺乏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定位,缺乏对未来的清晰认识和规划。

3. 人际关系影响:家人、同学、朋友等社会关系会对高职大学生的择业过程产生影响,他们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负面言论和影响,导致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困扰。

三、解决方案建议1. 提高心理素质:高职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健康活动、学习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竞争。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金崇芳 摘 要:大学生就业既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就业“洪峰”之一,又是考验大学生能力、体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主要方式。

要解决好自身的就业问题,最为关键的是要一方面倡导并弘扬“先就业再择业”、“凭实力打拼”、“继续深造”、“自力更生”、“重在将来”等正性心理;另一方面调整并克服“胆怯畏难”、“急功近利”、“盲目相随”、“患得患失”及“全权委托”的负性心理;同时重点从察明形势、找准定位、调整心态、增强自信等方面加以调适。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心理 调适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4)09-100-02当代大学生面临“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环境,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择业心理;其就业状况如何,也是事关社会安定的民本事业之一。

加强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辅导,目的就是要倡导积极心理、克服消极心病、调整中性状态,通过强化人才供需双方之间的沟通,最终促使社会人力资源更为有效的合理利用,促进社会稳定。

一、大学生择业中的正性心理1.“先就业再择业”的理性心理。

“先就业再择业”是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从理想趋于理智,从幻想趋于现实的最基本的心理反映之一。

尽管与国家整体经济形势的良好相关联,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大为好转,但是对于应届毕业生,尤其是非名牌大学、非紧俏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受专业限制、工作经验等众多因素制约,要想找一份如意的工作,仍相当困难。

随之,寄希望于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获得较好的市场附加值之后再择业;寄希望于羽翼丰满之后的第二次“就业”收获,这无疑成为大学生中一种较为明智的选择。

“先就业,再择业”、“适者生存”的观念在不少学生中逐渐深入内心。

2.“凭实力打拼”的自信心理。

随着人才市场运行机制的健全以及用人单位选才标准的客观务实,相当多数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亦逐渐形成“凭实力说话,靠实力拼搏”的良性心态。

他们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及能力训练,相信只要自身有实力,最终会找到中意单位。

大学生如何调适就业心理

大学生如何调适就业心理

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有高智商、高文化、高自我价值等,又存在就业观念不良、就业期望不符合客观实际、就业心态不够积极等问题。

随着高校扩招和独生子女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呈明显增多趋势,如何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成为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

如何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既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更是社会、学校、家庭的事,但大学生自己是主体,起主要作用。

我试图以一线就业指导人员的身份探究大学生如何调适就业心理,希望能对以后有关的研究有所借鉴,也为大学生尽快摆脱就业心理问题的困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尽微薄之力。

1.认识自我、转变角色很多大学生都自认为对自己非常了解,其实不然。

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生理特征等都不甚了解。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毕业前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认识,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认识的方式很多,但我认为以下方法是比较直接、比较简单、比较有成效的。

一是:客观对待别人的评价,全面梳理、分析和接受别人评价中的合理部分,对于不太合理的部分进行充分剖析并加以利用,不要因为忠言逆耳便充耳不闻;二是:客观地和别人进行比较,从中寻找差距、取长补短、发展自己;三是:自我审视、自我剖析、自我总结,使自己更成熟、更稳重、更真实、更出众;四是: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从中不断教育自己、管理自己、服务他人,从而修正、完善自我形象,找准定位。

转变角色主要是指由一个“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抛开浪漫,抛开幻想,抛开苛求,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社会现实。

学校、家庭、亲人、朋友和同学所给予的关心和认可已不是最终的肯定,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使自己进入求职状态,和社会、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

对于大学生来说,还要学会处理角色转变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如处理好独立自主性和依赖性的关系、现实和理想的关系、行为和想法的关系、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系、专业和兴趣爱好的关系、专业和工作环境的关系、地域和家庭生活的关系、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关系、个人发展和待遇问题,等等。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观认识 两方面因素的 共同影响 , 会 形 成 的 素 阻 滞 、 威 胁 或挑 战 时 , 由紧 张 、 急躁 、 忧 虑 用和 其 自身 所 具 有 的 群 体 性 特 点 的 同步 影 种身 心受压迫的 心理体验 , 即就 业 心 理 和 恐惧 等感 受 交 集 而 成 的 一 种 复 杂 的 心理 响 , 共 同 促 成 了大 学 生 适 应 性 就 业 心 理 障 压 力, 这 种 压 力进 而 使 得 大 学 生 形 成 各 种 反 应 。 部 分 毕 业 生 往 往 会 因 为 在 短 时 间 内 碍 的 形 成 。 复 杂 的 心 理 问题 , 即就 业 心 理 障 碍 。 找 不 到 个 人 理 想 能 否 实现 、 个 人 专 长 能 否 首先 , 从 高 等 教 育 所 处 的 社 会 发 展 的
得大学 生在就业过 程 中, 形 成 了 更 大 的 就 却 过 度 地 “ 求 闲、 求便 、 求安 ” , 追 求 工 作 的
业心理压力 , 出 现 了 更为 繁 杂 的 心理 问 题 。 舒 适性 和稳 定性 。
2 大 学生就业心理 障碍的成 因分析
大学 生 在 求 职 就 业 的 过 程 中 , “ 由于理
[U I q
I q U . U I
Ch i n a Ed u oat 1 on I n no va tI on He r a l d
教 育心理 研 究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①
翟文艳 赵海琳 郭 源阳 ( 中国矿 业大 学 江 苏徐州 2 2 1 1 1 6 )
案、 进 行 就 业 准 备 和 实 现就 业 目标 的 过 程 障 碍 。 中, 因受 到 来 自于 外 在 客 观 条 件 和 内 在 主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1)急功近利。

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

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

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

首先,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

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2)消极依赖。

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

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

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

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

一项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

造成大学生择业前情绪波动和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自信和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恋爱困扰、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

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

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区,他就想去沿海;听说金融、it行业热门紧俏,就想去这些行业谋一份职。

这种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大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1)焦虑。

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

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

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

2
性格与职业的选择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 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是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提出了 性格类型——职业匹配理论。他认为,学生的性格类 型、学习兴趣和将来的职业密切相关。他将人的性格 分为六种: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
粘液质的人情绪兴奋性低,安静沉稳,内倾明显,外部表现 少,反映速度慢,但稳定性强,偏固执、冷漠,比较刻板, 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能埋头苦干,态度稳重,不易分心, 对新职业适应慢,善于忍耐。这类人适合于从事要求稳定、 细致、持久性的活动,如会计、法官、管理人员、外科医生
抑郁质的人敏感,行动缓慢,情感体验深刻,观察力敏锐, 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易疲倦、孤僻,工作耐 受性差,做事审慎小心,易产生惊慌失措的情绪,往往是多 愁善感的人。他们适合于要求精细、敏锐的工作,如哲学、 理论研究、应用科学、机关秘书等。
喜欢掌管一些权力希望受到众人尊敬和获得声望希望在单位中起重要作用则可考虑担任行政官员对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感兴趣喜欢研究人的行为谈论人的问题那么相应的职业应该是心理学如果喜欢从事科学技术事业对分析推理测试等活动感兴趣长于理论分析和独立地解决问题也喜如果喜欢抽象的创造性的工作对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感兴趣或者喜欢独立地工作对自己的学识和才能颇为自信长于解决抽象的问题而且喜欢了解周围世界则相应的职业是社会调查经如果对运用一定的技术去操作各种机器机械来制造新产品等感兴趣喜欢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东西例如喜欢使用工具机械等特别是喜欢大型的先进的机器其相应的职业应该是驾驶员机器制如果喜欢从事具体的工作希望能很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愿意做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的制作工作并从完成的产品中得到满足相应的职业则是室内装饰园林美容手工制作机械维修等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主观因素
大学生们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代写市场营销论文在探寻人生价值过程中崇尚“自我”,主张“自我选择”、“自我成才”、“自我发展”,突出强调个人价值,追求人格独立。

在贡献和索取之间,在义与利的价值选择上,功利色彩日益浓厚、“务实”。

表现在择业上便形成了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才能的发挥和较高的物质待遇,寻找良好的工作环境。

他们把过去那种“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老三到”变为“到外资企业去,到国外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的“新三到” 。

“新三到”实现不了,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三、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调适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让大学毕业生懂得如何去调适自己的心态,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用健康的心态去求职择业。

(一)客观地认识自我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及行为的某一方面或整体的评价过程。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的基础。

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的实力,作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非常重要。

大学生应该全面恰当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素质、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甚至身高、外貌等,不要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而自大,也不能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而自卑,要在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的长处的同时,善待自己的不足,通过努力逐步克服缺点。

以社会需求标准来衡量自己,把个人客观性与社会客观性统一起来,注重以个人服从社会。

认真分析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看看自己具备了哪些,不能把就业理想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上。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的择业观,即大学生由毕业走向社会时选择职业的观点和态度,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

在择业问题上,价值观不同,择业态度和行为会有所不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功利化和务实化,影响部分学生过分注重物质待遇,出现不顾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倾向。

职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
己的未来,因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十分必要
的。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必须要认识社会、了解国
情,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
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
起报效祖国、献身社会的责任意识,树立竞争和拼搏
意识,自觉地服从社会的需要,到基层去实现最大的
人生价值。

大学生在择业时必须具备超前意识、危机
意识、社会意识,把价值观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
位,明确“自我实现”是一个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履
行社会责任的过程。

(三)调整择业期望择业期望是指大学生对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个人愿望的评估。

适中的期望值是大学生正确择业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大学生的择业期望值必须选择恰当的定位点,突出重点,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发挥自己才能和施展抱负的职业。

不能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把握就业机会,主动出击,力争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四)增强自身的就业力
大学生就业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就业的质量。

所谓就业力,简单概括就是就业竞争力,它包括工作能力、
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

其中,工作能力实际上就是对专业能力的要求。

同时,大学生应具备适应环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学校园与社会毕竟有差距,甘于从基层做起,吸取经验,关键就是依靠适应力。

还应有一定的求职能力,包括个人面试素养,前期准备工夫等,这些不是一朝一夕“临时抱佛脚”可以换来的,而是要长年累月地锻炼。

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就业力”的缺失不无关系。

(五)提高抗挫折能力
当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的就业制度为毕业生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也给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大学生们纷纷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去,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抱负。

但是竞争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是成功与失败俱存的。

参与竞争就难免遇到挫折,毕业生应当对择业中的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面对现实,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一场考验。

要及时减轻思想负担,消除急躁情绪;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冷静、理智地分析择业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
系;要根据客观实际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出努力,绝不能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参考文献:
[1]邓凌.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及调适 [J].中国青年研究,2005(2).
[2]方成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 [J].当代教育论坛,2006(3).
[3]唐威林.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研究 [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摘要:大学毕业是大学生代写论文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使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了焦虑心理、挫折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不良心理状态。

研究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心态,以健康的身心求职择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障碍;调适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障碍及其表现
心理障碍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

它是由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了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
(一)自我认知失调
1.自负心理。

有部分毕业生自认为很有才华,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应该有个好的归宿,因而傲气十足。

一旦产生自负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自
己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很大反差,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
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的
心理。

2.自卑心理。

某些毕业生因自己不是名牌学校毕
业、专业不热门、人长相平常,既没有权势关系可利用,
又没有金钱支持,总之,别人具有的先天优势自己都没
有,自卑感油然而生。

在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气,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不敢竞争。

过度自卑,使这些毕
业生产生精神不振以及沮丧、失望、孤寂等心理。

3.攀比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活动中往往显得缺乏主见,极易受别人干扰。

他们把注意力过多
地集中到别人的就业取向中,即使有的单位非常适合自身
发展,但因为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
就业单位,都放弃了。

而且这种心理往往会延续到就业后,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二)情绪困扰
1.焦虑心理。

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临近毕业还没有落实就业单位,心理普遍有焦虑感。

特别
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

他们往往会表现为心神不宁,意志消沉,萎靡不振,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顺利就业。

2.急躁心理。

大学生择业中常常出现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心理紧张、无所适从等现象。

有的恨时间过得太慢,有的怨用人单位选人条件太苛刻。

一旦发现职业选择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

3.挫折心理。

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受到挫折,是因为他们的去向和抱负不能为社会和亲友所理解和接受,从而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感觉,感到苦闷、失望、无奈和悲观。

如果在挫折中不认真反思,失去理智,盲目地一意孤行,就有可能形成人格障碍。

(三)人
际交往障碍
1.依赖心理。

有的大学生不能自主地选择就业单位,总想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甚至依赖父母和亲属为自己找工作,或当要做出选择时自己又不能决断,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从而失去了职业选择的机会。

2.羞怯心理。

羞怯是指有的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中常
常出现面红耳赤、张口结舌、语无伦次,把面试前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腹稿忘得一干二净。

有的谨小慎微,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影响自己的形象。

3.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即违背社会规范的适应不良的行为。

常见的有损坏东西、报复、迁怒于人、拒绝交往或过度消费、酗酒等。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有:
(一)客观因素
社会价值导向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和竞争,唤起人们的热情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促使人们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实现人生价值。

如获得高薪、职业待遇提高等,使大学生在
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

家庭因素,如父母的价值观、家庭经济情况等的影响。

有的学生来自于偏僻落后的农村,希望自己能够去一个远远高于自己生活环境的地方生存发展。

而下岗职工则
希望子女大学毕业后能到层次较高的单位,不希望子女碌碌无为、平平庸庸。

所以,这些学生在择业时必然要考虑物质利益,更重视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我国传统封建主义糟粕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

在大学生中存在着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

另外,就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制而言,还不能完全实现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无法让他们在心理能力上完全适应社会的要求。

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择业心态不正常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