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技巧探究
对少数民族地区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小学教学参考观察一导入的有效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非常重视导入这个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各种方法导入新课,如:与学生交流或使用图片、歌曲或游戏等。
有效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实能为小学语文课堂增色不少,但有些导入却存在一些问题。
特别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课堂教学。
请看以下课例:课例一在一节课题为《坐井观天》的县级评优课中,一位参赛教师采用让学生朗读课文后进行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授课教师向学生提问:1.你读懂这个寓言故事了没有?2.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课文里面有哪些词你还不懂?……一共提了10个问题,有的问题学生已答出,多数问题学生答不出来。
因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多,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要答出所提出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出现冷场也是难免的。
因此,导入过程长达14分钟,占用了整节课三分之一还多的时间。
(评优课每节40分钟)在这次评优活动中此类导入并不少见。
笔者认为,教学问题应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处于主动地位,以便教师直接把握学生的思维状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如果授课教师在上课开始就给学生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要会读,读懂这个故事;第二,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然后,看看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出来,结合课文让学生能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这样处理不是更好吗?反思这样的导入是否冗长?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目标,是否明确?如此耗时耗力的导入是否有必要?这些都是教师在设计导入活动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是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
在设计导入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明确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处理好导入与新授内容之间的关系。
1.导入不可喧宾夺主,耗时不宜过长。
导入在课堂中的作用是激活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因此,导入在一节课中所占的时间不宜过长,不可喧宾夺主,让导入成为课堂的重头戏。
过长的导入势必事倍功半。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少数民族小学的语文教学条件相对较差。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措施。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是要注重挖掘民族文化的价值。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这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我们应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选取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并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要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习惯,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他们熟悉的方言和表达方式。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
教材内容应该注重生活化、实用化,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实际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课堂演讲、小组合作、阅读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由于地区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与汉族学生有所不同。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阅读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可以开展阅读习惯的培养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阅读时间和资源。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注重与家庭的合作。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支持和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开展家校阅读活动,引导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家长也可以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共同解决教学难题,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挖掘民族文化的价值,还要解决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及与家庭的合作。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现状、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素材选择和编排以及评估方法。
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启示,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建议。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找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现状分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素材选择、评估方法、启示、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其语言文字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这些地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而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这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和素养的提升。
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环境与汉语环境存在一定差异性,这也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性也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考虑。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探究,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策略和方法,选用和编排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语文阅读素材,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的语文阅读评估方法等,将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与成长。
1.2 研究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在语文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有针对性地推动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浅谈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民族地区农村条件十分落后,学校里的小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很多家境贫寒,他们连县城都未去过,至使他们的视野受限、知识面窄、语言不通。
在学习汉语言时受本民族语言的影响,汉语理解能力差,学习汉语文十分困难,小学语文教学很难打开局面。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相比之下比较困难。
边远地区,一时接受到发达、开放地区的先进文化,所以这一地区的文化较为落后;还由于外来文化融合,造成封闭的地区民族文化圈。
这些都对学生的语言素养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在学习在中遇到困难和不适应。
为了使教育者能更加深入的探讨边远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本人从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中体会到几点提高学生学习语方教学的方法。
一、文化差别的影响地处偏远,民族文化独特,所以地区的文化相对来说是较为封闭的。
如民族地区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字和语言,学生从小使用的母语是民族方言,与汉语上相通很少,所以,小学学习就给学习带来的不便,使得这些地区的儿童在小学低年级使用民族语言学习。
这就造成了语言矛盾,给语文教学了的困难。
要解决好矛盾,就要加强边远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让儿童在学前就开始学习汉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
还有家庭教育的因素,边远民族地区的家长及监护人要以小对子女两种语言能力的教育,学习本民族语言,也要学习普通话,以小培养良好的汉语言能力;为今后学习语文打下基础。
边远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是以汉语教学为主,双语教学为辅。
才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差别边远地区是各民族的聚居地,交通、信息不发达,以而造成了教学和教学质量的落后。
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通,所以教师不愿意到边远民族地区去教学工作,使这一地区的文化氛围不强,长期较为封闭的历史时期,受封建文化影响较深;社会、家庭对教育的意识较为淡薄,以前更有”民以食为天”之说,劳动挣钱才能存活,读书解决”食”的理由。
所以,家庭都把子女上学看成是义务,只要有点知识文化就行了,不管学习的好坏。
再者家长的文化都比较低,历史及社会条件的差别造成的,这就是边远民族地区与城镇发达地区的差别。
边远民族地区语文教学
浅谈边远民族地区语文教学摘要:边远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质量与城镇发达地区及沿海地区相差甚远,这主要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是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
语文教学与语言文化是相通的,所以,边远民族地区较为落的原因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使教育者能更加深入的探讨这个问题,本人认为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探讨及研究。
关键词:边远;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边远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差异呢?本人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一些主要问题,就历史原因来说,由于长期地处于边远地区,难以一时接受到发达、开放地区的先进文化,所以这一地区的文化较为落后;而又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外来文化难以融合,造成封闭的地区民族文化圈。
这些都对学生的语言素养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在学习在感到困难和不适应。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和研究,本人总结如下几点。
一、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由于地处偏远,民族文化独特,所以这个地区的文化相对来说是较为封闭的。
如很多民族地区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字和语言,学生从小使用的母语是民族方言,与汉语基本上相通很少,所以,进入小学学习就给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从而使得这些地区的儿童在小学低年级大多使用民族语言进行学习。
所以,这就造成了语言矛盾,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就必须加强边远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让儿童在学前就开始学习汉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
还有家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边远民族地区的家长及监护人要从小对子女进行两种语言能力的教育,既要学习本民族语言,也要学习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的汉语言能力;为今后学习语文打下基础。
另一个差异是,很多民族地区的教师是从外面引进的,不懂民族语言,从而给教学带来了困难。
因此,边远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应该以汉语教学为主,双语教学为辅;充分利用好地区师资资源,大力培养本土教师。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差异边远地区大多是各民族的聚居地,交通、信息不发达,从而造成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次后。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资源被投入到这些地区的小学教育中。
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地域和民族的差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 文化差异影响阅读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民俗风情与汉族地区有着不同,这种文化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可能有着特殊的历史事件、传统习俗等,在阅读材料中可能会涉及到这些内容,如果学生对这些内容缺乏理解,就会影响他们对文章整体的理解能力。
2. 缺乏相关阅读材料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材。
有些地区的学校可能没有专门为该民族准备的语文教材,甚至连汉族地区的教材也很难获取。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缺乏相关的阅读材料支持,难以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
3. 缺乏阅读教学方法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很多学校和教师缺乏相应的阅读教学方法和手段,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而且还容易导致学生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1. 文化融合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文化融合教学,将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相融合。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和习俗,编写相应的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当地文化的认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获取阅读材料,例如适当引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作品、传统故事等。
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渠道进行获取。
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并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其全面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初探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初探摘要:对于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来说,语文教师都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当地的语言文化特色融为一体。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中,这个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解决办法的问题。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任务就是完成对学生的基本课本知识传授,其次就是要时刻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学习习惯,努力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初探近几年来,在国家的重视以及改革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教学成绩一直都不见提升,这样的情况一直都是困扰国家教育部门的一个难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问题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够体现出明显的双语发展特色,文化和语言不能够进行融合,所以,在少数民族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双语的发展,这样才能够建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语言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将民族语言特色以及文化特色展现在教学形式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多数使用本族的语言,所以他们的汉语水平会明显落后一些。
这样的局面的形成教师应该承担一部分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一直不能够将教材中的教学与民族特色的教学相互结合,致使两者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有效的处理,这样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自然不能够达到最佳的状态,也不能够真正的实现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与语文教学知识的真正融合。
但是在现实当中,这两者的关系其实非常好处理,因为二者本身的关系是互补关系,不仅可以相互促进,还可以相互协调,所以,只要教师能够做好这一点,二者的关系就能够处理好。
首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分割讲课时间,划分好教材知识讲授以及民族语言讲授的时间,尤其是汉族的教师,不要认为自己普通话教学比较便利,就忽视民族语言,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这两种语言中得到一个完好的补充以及过渡过程。
然后,教师要深入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中去,寻找那些常用的语言文化与教材进行对比,将这些民族语言插入到教材中去,这样就能够在学习民族语言的基础上理解和提升汉语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引言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这些地区小学的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1.教学资源不足: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教材和教具等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使得教师无法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具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2.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教师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常面临着教学方法不多样、课堂互动不活跃等问题。
3.缺乏语言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还面临着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的问题。
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往往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这使得学生在学校无法得到良好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机会。
4.文化差异影响教学: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这对教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差异,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
5.缺乏教学改革意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缓慢,这使得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二、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1.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的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教材、教具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以提高教学质量。
2.增加培训和交流机会:对一线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推广教学方法多样化。
同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分享先进的教育经验。
3.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语言角、开设阅读角等活动,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4.尊重文化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差异,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5.推进教育改革: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应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 开展 少数 民族 地区小学语 文教 学策略研 究的重要性
文教 学策略方面 的探索与研 究。
2 少数 民族地 区小学生语文学 习的现状
此 ,帮助少数 民族 小学生改用 普通话进行 思维 的习惯 是 民族 语文 教学的重 中之 重 。
少 数民族学生 习惯使用的母 语与汉语 差异极 大。他们 在 4 培 养少数民族小 学生能正确地 用普通话
汉语学 习 中, 遇到 的困难很 多 。 而少数 民族学生使 用的语文教 语言能 力是在运用过 程 中发展起 来 的 ,发展少 数民族小 材是 汉语 ( 而 并非 母语 ) , 因此 在 日常 教学 中这 些学 生学起 来 学生 的语言能力关键 是创设一个能 使他们 想说 、敢说 、喜欢 就 非常 吃力 。 说、 有机会说并 得到积极应答 的环境 。 比如 , 课上 、 课后 , 校内、 特 别是 小学低段 的学 生 , 要 想让他们 能跟上老师 的进度 , 校外都要求这 些学生用 普通话进行交 流 。这样 少数 民族 学生
老 师往往要 把汉文 口译 成学生熟悉 的方言 ,而 这无形 中增加 在生活中, 经常要将 自己的各种信息以及主观愿望感受和要
了汉族教师 的工作量和 学生的负担 ,汉族 教师 先要想方 设法 求转 换成 汉语 语言告知他人 , 然 而在语言交往 过程 中 , 他 们的
地 学习 民族 语言 , 语 言往往 会 出现 “ 错误 ” , 这 时老师 或者他 人就 能给他 们 以支 而 且要想用 民族语言翻译 汉语是一 项艰 巨而 不 易完成的 持 、 鼓励及 补充 、 修 正的机 会 , 相信 他们 会在 交往过程 中有 效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中汉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析 少数 民族地 区小学语文教 育 中汉语表 达能力的培养
泽仁 卓呷
( 四川省 甘孜 州理 塘 县 第三 完全 小 学 四川 理塘 6 2 7 5 5 0 )
【 摘要】 一直以来, 少数 民族地 区的汉语言教 育和汉语 口语 能力的培养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受本组传统语言 的影响很 大, 对于学习汉语他们没有很 高的学习积极性 , 这也导致 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表达能力的普遍低下。 本文将就如何提高 少数民族地 区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问题 , 从提 高汉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及怎样培养他们的汉语 口语表达能力两方面着手
课程 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年1 2 月 上旬 刊
教改 ・ 教 研
德、 五德 等 。使 玉成 为仁 、 智、 义、 礼、 乐、 忠、 信、 德、 道 等社 会道 德 的 象征 。 玉的 这种 晶莹光 泽 、 坚硬温 润 的质 感 与 美感 , 与 古人 审 美情 趣, 道德 伦理 意识 相 契合 , 因而被 引入 古人 的伦理 范畴 , 成 为君 子 贤人 的人格化身。如《 大雅 ・ 卷阿》 中称赞 贤士“ 如 圭如璋 , 令闻令 知 。 望” , 就是 说 贤 士有 着 象玉 圭、 玉璋 一 样 的崇 高品质 。 2 . 玉 作 为权 利 的 象征 , 古人 对 诸 侯持 玉 的 规 格 限 定 。 反 映 了 总之 玉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之一 , 已走 出物质界定的 森 严 的等 级 制度 。 范畴, “ 抽择玉之属性 , 赋 以哲 学思想而道德化 排列玉以形制。 赋 《 说 文》 : “ 玺, 王者 之 印也 ” 玺是 皇 帝的 印章 用 玉 , 是权 力至 以 阴阳 思想 而 宗教 化 。 比较 玉之 尺 度 , 赋 以爵位 等 级 而政 治 化 ” 上、 地位至尊的标 志。 而诸侯邦 国的尊卑则用玉制的六瑞来标明, 玉 已成 为 一种 无法衡 量 的 意识 形 态 ,糅 合在 中 国传 统 文 化之 中 以此 为 凭信 。《 周礼》 日: “ 以 玉作 六瑞 , 以等 邦 国 : 王执 镇 圭 , 公执 了 。 恒圭, 侯执 信 圭, 伯执躬圭, 子 执谷 璧 , 男执 薄 璧 。” 六瑞是 具 有 鲜 学 习文 言文 的 目的 不 只是 在 于 因为 考试 而学 习.是要 学会 明 的王 权特 征 的 . 其 中的 四 圭 由于 其 形制 、 尺 寸 和 寓 意 的差 别 而 学习 的方 法。 现 阶段 的语 文教 学很 多都是 以考试 为 目的 的 字词 教 显 出森 严 的等级 制度 学, 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 , 而教师也疲于文章的串讲 , 导致文言 此 外 还 有 很 多 用 来标 记 统 治 阶 级 上 层 集 团 的 权 势 和 等级 文 成 为语 文教 学 的一 个难题 。 其 实在 教 学过 程 中我们 可 以从 不 同 的. 以及 用 于与此 有 关 的一切 政 治礼 仪 活动 的专 用 玉器 文 言 文 的 角度 对 文言知 识进 行讲 解 ,毕 竞 中 国古代 的 文化博 大精 深 。 可 中涉及 玉部 的信 物很 多 , 如璧、 瑗、 环、 璜、 琮 等 都是 瑞 玉 。 《 说 文》 : 以理 解 和接 受 的 角度有很 多。 虽然 一些 知识 对 学生 来讲 比较难 理 “ 瑞, 以 玉为信 也 。 ” 瑞 既有 瑞信 之 义 , 又 引 中出祥 瑞 , 福 瑞之 义 , 赋 解 , 但是 如 果 能 够找 到 一 个 准确 的 切入 点 , 将 文 言 文 的教 学提 高 予 玉一种 吉祥 的征 兆 。如 果 能从 较 深的 角度 对 学生进 行 讲 解 , 不 到 更 高的层 面 , 不但 能 够扩 充知识 , 还 能提 高学 习兴趣 . 何 乐而不 为呢7 但 扩 充 了学生 的知识 面 . 更提 到 了学生 学 习的兴趣 3 . 以玉 比德 。 参 考 文献 : 《 说 文》 对 玉的 解释说 : “ 玉, 石 之 关 。有五德 : 润泽 以 温 , 仁之 [ 1 】 《 从斜玉部文字看中国古代玉文化》岑运超 张志云 《 吉 方也 。 腮理 自外 可 以知 中 。 义之 方也 ; 其 声舒 扬 , 尊 以远 闻 , 智 之 方 安 师 专学报 》1 9 9 9 、 2 也: 不 挠 而折 , 勇之 方也 : 锐 廉 而 不忮 , 絮之 方也 。” 许慎 这种 以玉 『 2 l 《 上 台崇玉习俗文化 阐释》 李梦奎 《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浅谈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一门学科教育,是实施各项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少数民族地区都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化,而且也习惯运用本族的语言,所以就造成学生汉语基础普遍较差的现象发生。
因此,提高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水平,是摆在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下是笔者通过对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就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望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水平有所帮助。
标签: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小学生语文教学,存在着特殊性。
尤其在小学阶段,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语文教材中的词句、片段等掌握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并不是他们所擅长的。
学生从启蒙教育开始,最先接触的基础的一门学科教育就是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也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更是实施各项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其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优劣,甚至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乃至在国际社会上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和礼仪之邦的形象也会受到相当大程度的影响。
一、影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因素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小学生的情感、品德、心理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然而许多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育开展的却不是很顺利。
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与学费时费力不说,教学效果更不容乐观。
阻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小学生的语言环境影响、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影响,以及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来自农村的小学生占绝大部分,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的语言主要用本族的语言,有很少一部分才会运用汉语,有的学龄儿童甚至在入学前根本没接触过汉语。
这个因素必定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重要因素。
影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影响。
探究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探究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值得进行深入探究。
以下是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探究。
一、注重语言规范化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需要注重规范化,不仅是文言文方面的规范,还包括口语、书写等方面。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语言规范化,严格要求自己的语言使用。
在授课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标准的语言,尽量避免口误以及习惯用语的使用等。
同时,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二、注重互动性和启发性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需要具备互动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活动等互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注重情感渲染和塑造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需要具备情感渲染和塑造能力,成为学生情感领域的启蒙者。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输入,还包括情感的传递和塑造。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通过语言的渲染和塑造,使学生体验到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情感,并能够感知其中的美和真理。
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育,通过语言表达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促进学生情感的成长和发展。
四、注重思维启发和引导最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需要具备多样性和趣味性。
语言不应过于死板和单调,应注重多样性,通过多种方式,如故事诵读、语文游戏、语文实验等,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有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需要注重德育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特点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特点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特点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教师语言技巧、教学语言规范化和情感语言表达三个方面展开对教师语言特点的探讨。
一、教师语言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技巧,能够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听得出、听得好。
首先,教师需要注意语速和语调,语速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语调过于单调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语调的变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其次,教师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精准度,尽可能使用简洁明了、简练有力的语言,避免表达含糊、模糊或不确切的语句。
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词汇储备和敏锐的语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运用合适的词汇和语言,使语言表达更准确、更精彩。
最后,教师需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效果,通过肢体语言的交流和声音的变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肢体语言能够传达情感信息和强化教学内容,声音变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语言规范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需要规范化,能够符合正常语言的结构和规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掌握语言技能,更应该掌握正规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师应该注重修辞和语言风格,避免使用俗语莫名其妙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语言的细节,比如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注意语序和语法规则的正确性。
语言细节能够反映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和语言教学水平,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语言规范的重要性。
三、情感语言表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不仅是知识性表达,更重要的是对情感的表达。
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语文中感受情感,用情感表达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的情感表达需要真实、自然、温情和亲切,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关注。
教师的情感表达需要有节制和适量,不能过于情绪化,或者过于平淡无奇,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
探索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教学好汉语拼音
探索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教学好汉语拼音摘要: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帮助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入门课程,在教学领域上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然而在语言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自己的语言与汉语的差别很大,学习汉语拼音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首要任务,也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
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一开始就没学好汉语拼音,不仅会造成与人交流的障碍,还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兴趣。
因此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教好汉语拼音势在必行。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拼音;探索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小、意志力不够坚定、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在学习汉语拼音时往往会觉得困难。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相当于是学习了一门外语,尤其是在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的情况下。
在发音上会容易受母语影响,个别音会有偏差或带有浓烈的民族口音,例如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等常见的情况。
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就造成了有的学生从小就有读书不重要的心理。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的一些教学经验提出以下三点解决措施。
一、激发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兴趣如何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刚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学生学好汉语拼音呢?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愉快地学、勤奋的学、主动的学、创造性的学,利用不同的汉语拼音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获取知识。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形象生动的插图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抽象的汉语拼音字母,也能更好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发音不准、受口音困扰等问题。
例如,在讲解翘舌音的发音位置时,教师可以用图片给学生展示出具体的发音部位、口型以及发音方法,利用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形式更能生动形象的让学生掌握。
如翘舌音zh、ch、sh、r是用翘起的舌尖对准上颚前部,发音时尽量往后缩,发出卷舌音后再放前一些。
示范完发音过程后,让学生多听录音,慢慢练习体会。
新课标下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探索篇•课改论坛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的语文教学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汉语言教学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尤其是藏族地区,其民族本身具有十分悠久的文化与历史,在语言上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立足于藏族地区文化,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以此提升藏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进而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运用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才能很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知识。
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因为受当地民族语言的影响较深,在汉语言教学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从语文教材入手,结合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并结合相应的教学方式全面开展语文教学。
教材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范围进行了规定,同时也指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教材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作为藏族地区的语文教师,虽然现如今教学条件十分有限,但是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地学习汉语言。
以人教版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教学的目标,即让学生掌握这一课文中汉字的阅读,并体会在发生地震时,这对父子发挥了怎样的精神,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实质性作用,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进而体现语文学习的价值。
二、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语言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提升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尤其是藏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其教学对象主要为藏族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更要注重语言的运用,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言语中获得激励,体会到汉语言学习的乐趣,进行提升自己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语言也是师生进行交流的一个主要媒介,为了提升藏区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务必要使用汉语进行教学,尽量避免使用方言。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小学的语文教学已经成为热点话题。
语文是国家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小学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至关重要。
少数民族小学的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
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开设阅读课程,鼓励学生多读好书,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如提醒学生注意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基本信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少数民族小学的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写作比赛、写作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写作,帮助他们提高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具体的写作指导,如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
少数民族小学的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学生应该通过语文学习,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展示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经典的民族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民族文化的魅力。
少数民族小学的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他们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师还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说话训练”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说话训练”发布时间:2022-04-19T02:07:42.146Z 来源:《素质教育》2021年11月总第398期作者:敖特根白乙拉[导读] 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方言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
但对于其他地区的人们,一般很难听懂。
我们国家是一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亲如一家,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国家大力推行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我各民族沟通的桥梁,为了56个民族能够更好地团结在一起,“说话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敖特根白乙拉通榆县开通镇羊井小学校吉林白城137200摘要: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方言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
但对于其他地区的人们,一般很难听懂。
我们国家是一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亲如一家,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国家大力推行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我各民族沟通的桥梁,为了56个民族能够更好地团结在一起,“说话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普通话小学语文少数民族“说话训练”从小,我们都知道,应该求同存异,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差异,不应该有歧视,那么,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同的语言,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是不是应该从小进行说话训练,说普通话呢?我认为,对刚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培养并引导他们说普通话,规范他们的语言。
小学生更应该进行“说话训练”,培养语言能力。
一、小学语文说话训练的必要性1.有利于民族团结。
语言差距影响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甚至还会出现误会,我们都知道,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不同,语言方式和行事准则等都不同,但是,汉语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的语言,只有学会了汉语,我们才能更好地交流,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的大团结,现在,在城市里,学生都讲普通话,可是在乡村和少数民族,很多孩子还是讲当地方言。
所以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教导孩子从小说普通话,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2.有利于个人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技巧探究
民族地区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讲究艺术性、幽默风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
语文教师的语言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言之有“理”,循循善诱
“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也就是准确性,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
教师的授课语言规范、准确、思路井然有序,才能轻松自如的讲解课文,学法指导才会简洁明确。
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加一句嫌多,减一句嫌少”,这样的教学质量才会高。
二、言之有情,“情境”交融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就极力主张“要把课上得情趣横溢”。
魏书生更是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是优秀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尽可能使后进生在愉快的和谐的气氛中受到鼓舞”。
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
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首先,教师的语言必须绘声绘色、抑扬顿挫。
声音平板、一调到底的课,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
教学诗歌,须努力营造诗化意境;教学散文,须倾心渲染情感浸润;教学议论文,则更需要的是教师的观点鲜明与理智表达。
同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
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
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引导学生学习《童趣》,我模仿孩子的语气、神态,或“怡然称快”、或“怡然自得”、或“呀然一惊”,教师讲的抑扬顿挫,学生学的摇头晃脑,师生乐在其中。
例如《安塞腰鼓》这篇散文诗,作者以大量的排比和比喻,极力赞美了安塞腰鼓震撼人心的力量,教师在教读时,就应根据感情的需要,抓住重点字、词、句,利用语调的高低、缓急、轻重、长短的变化,把握好节奏,读出雄浑、高亢、激昂的情感,这样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听起来兴趣盎然,学生很快走进课文的意境之中,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其次,教师的语言必须鼓舞人心、以情动人。
用激励性语言教育学生能使他们焕发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充满上进的力量,不断进步。
鼓舞人心的语言是教师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
应针对具体问题巧妙地采取激将式的语言,触动学生心灵,使他们群情激奋、一鼓作气。
我现任教的小学中段,自觉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良好
习惯尚未形成,我常在课堂上用这样的话去鼓动他们:这堂课我们“看谁查词典的速度最快?”,“看谁坐得最端正?”,“看谁的小手举得最高、声音最洪亮?”等等。
往往是此言一出,马上就是学生主动表现、相互争优。
再如,当我们看到孩子坐姿不正确时,不妨提醒他:你可不要做虾公公哦!学生听了,马上心领神会,坐直了身体。
我们应该多用激励性语言,去鼓励他,赞同他。
比如:“你真棒!”“你的想法和老师的一样。
”“我就知道你能行。
”……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励的语言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教师的语言必须妙语连珠、旁征博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博览群书,关心时事,视野开阔,使教学语言丰富多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
这样既拓展了学习内容,又能够启迪学生思路,增强课文学习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在教学中,幽默的语言会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具有幽默感的语文教师,常能用他的语言打动、感染人。
幽默、生动、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吸引、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加自身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言之得体,言简意赅
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语境语言。
如对中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
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要严密,有力度;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要华丽,有激情。
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
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
上课时,老师的语言或轻或重,或快或慢,都要收发自如,强弱得当。
让学生的思想之弦,始终随着你语言的指挥棒跳动。
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简明规范。
既不能口若悬河,背离主题,不着边际,又不能语不达意,敷衍塞责。
要深思熟虑,字斟句酌,言简意赅。
以恰如其分的情感,精当准确的措辞,绘声绘色的讲述,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如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为了让孩子们明白小象之所以如此聪明,是由于阿玲的教导和指挥得当。
可以如此言简意赅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称赞小象,其实是赞美阿玲。
就在学生们为“是赞美阿玲,还是赞美小象?”争论不休时,我们这样启发他们:“小象的技艺真是精湛,但它精湛的技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经过这样简单的启发,孩子们顿时领悟了作者是通过写小象来赞美阿玲的指挥有方,同时也很快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
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
语言是一门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
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让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成为语文教学中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的应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