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经济学课件 第一章 食物供给与需求

合集下载

第1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1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二、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 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供给量和决 定这些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Qs=(P,Pr,Pe,C,N,…)
影响因素:产品价格(P) ; 有关产 品价格(Pr) ; 预期价格(Pe); 生产 成本(C); 自然条件(N)等。
三、供给曲线与供给规律
供给曲线:是表示和反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 的正向关系的函数曲线。
Ed
P G
该点以下需求曲线段 该点以上需求曲线段
Ed>1 M H R Ed<1 F Q1 Q2 Ed =1

MF GM
P1 P2
Q
图1-6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弹性
若需求曲线为非线性,曲线上任意一点 的点弹性系数为该点的切线以下线段与该点 的切线以上线段之比。如N点的点弹性系数。
B
N D
图1-7 非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弹性
需求弹性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Q Ed Q P P Q P P Q 。

(二)弧弹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是用来表示
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变动 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 是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弧的 弹性。Fra bibliotek弹性计算公式为:
P1 P2 Ed P1 P2 Q 2 Q1 Q 2 P P Q1 Q 2 Q 2
三、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用来衡量消费者收入的变动所引 起的商品需求的变动程度。
Q EM Q M M Q M M Q = Q M M Q
(一)正常商品 其EM>0,说明商品需求与消费者 收入成正向变化. 奢侈品的EM>1。 必需品的0<EM<1 。 (二)低档商品 其EM<0,说明商品需求与消费者 收入成反向变化.

管理经济学-第一章(2)-市场、需求和供给

管理经济学-第一章(2)-市场、需求和供给

收入水平提高, 或增强了对该商品的偏好, 或替代品价格上升, 或互补品价格下降, 或预期价格会上升, 都将使需求曲线享有上移动。
3、需求曲线的简化描述
P
$3.0
0
需求曲线
12
Q
个人需求曲线 + 个人需求曲线
= 市场需求曲线
P
3.0
P 3.0
P 3.0
0
12
Q 0
7
Q
0
19
பைடு நூலகம்
Q
4、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 1 2 3 4 5 6 7 8 9
S1
24
S0 P1 P0
S0
P=a+bQ
S1
P=a+bQ+t
Q1 Q0
25
案例与讨论
课堂讨论
1、假如土地价格上涨,商品房价格
会怎样? 2、假如汽车报废的时间比现在延长 5年,汽车的需求会怎样?

商品本身的价格 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与分布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的预期
自身商品、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广告费用的大小 信贷成本与得到信贷的可能性
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人口的变化情况
5、需求规律: 商品需求量与自身价格成反比
一般而言,价格越高,则消费 者愿意买进的数量越少;价 格越低,则消费者愿意买进 的数量越多。需求与价格的 这种反向变动关系,被称为 需求规律。
价 格
S0
S1
0
数量
三、市场均衡和供求规律
P D 过 P1 Pe P2 短 E 缺 剩 S
17
Qe
Q
E 点是市场均衡的点。在其对应的价格 Pe 下供给和需求相等,为 Qe。 当且仅当价格为 Pe 时市场才是均衡(供求相等)的。价格高于 Pe 时,市 场供给大于需求,存在市场剩余。价格低于 Pe 时,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 给,存在短缺。

《经济学原理》课件

《经济学原理》课件
分析市场中存在大量卖方和买方 的情况。
垄断市场
讨论一家企业垄断市场的情况下 的定价和产量决策。
寡头垄断市场
探讨少数几家企业控制市场的情 况下的竞争和合作。
第五章:资源市场与收入分配
劳动力市场
解释劳动市场中工资的决定 因素。
租金市场
讨论土地和资本等资源的收 入分配。
收入不平等
分析不同收入组群间的差距 和所导致的社会经济问题。
目录
第一章:供给与需求
探讨市场中商品供给和需求 的关系,以及价格和数量的 决定。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
研究个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 中的偏好和限制。
第三章:生产与成本
讨论企业生产决策和成本结 构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
第四章:市场结构
介绍市场的类型和特征,及其对企业行为和市 场效率的影响。
第五章:资源市场与收入分配
总结
通过本次课件演示,我们深入探讨了经济学原理中的关键概念和理论模型,希望对大家的经济学学习有所帮助。
《经济学原理》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关于《经济学原理》的PPT课件演示。
作者简介
Adam Smith
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
John Maynard Keynes
对宏观经济学做出了重要贡 献,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作 用。
Milton Friedman
代表自由市场经济学派,主 张个人自由和经济自由。
探讨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市场中的价格和 分配。
第一章:供给与需求
1
供给曲线

2
揭示企业在不同价格下提供商品和服务
的情况。
3
需求曲线
解释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决策和需求的变 化。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1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ppt课件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1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ppt课件

• 需求的变动
– 需求增加
需求的变动: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 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所对应的需求量的 变动。这种变动是需求曲线的移动。
– 需求减少
ppt课件
17
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 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变化。
P
D3
D1
D2
D1表示月收入为4000元时的需求 D2表示月收入为5000元时的需求 D3表示月收入为3000元时的需求
•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
• 如果S>D,那么供过于求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 如果S<D,那么供不应求导致产品价格上升。
ppt课件 36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P
P1 PE P2
S
E
当价格大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供 给大于市场需求,出现超额供给; 当价格小于均衡价格时,市场需 求大于市场供给,出现超额需求; 只有当价格等于市场价格时,市 场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相等,即 市场达到均衡。
ppt课件 35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 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 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某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价格和数 量。
• 不均衡状态
– 超额需求S<D – 超额供给S>D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超额 需求或者超额供给的不均衡状态。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供求随价格变动而自动趋 向均衡的情形。
ppt课件 24
一、供给的概念
• 供给规律的含义
• 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越 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 越低,供给量就越小。
• 供给曲线的特例

食物供给体系

食物供给体系

需求曲线的
需求曲线的变化
• 其他条件一 定的情况下, 定的情况下, 价格下降, 价格下降, 则需求增加 • 称为需求量 称为需求量 增加
价格
数量
需求的价格弹性
• 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价格变化1%(上 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价格变化1% 1%( 需求量变化需要量 减少) 需要量( 升)时,需求量变化需要量(减少) 几%? • 需求量变化大于1% 需求量变化大于1 → 弹性的 • 需求量变化小于1% 需求量变化小于1 → 非弹性的 • 通常食物的需求为非弹性的 通常食物的需求为非弹性的
丰收或欠收对价格的影响
• 农产品易受气候变动而丰收或欠收 • 需求为价格非弹性的食物的价格形成将发 生怎样的变化? 生怎样的变化? • 关键:表现在曲线的倾斜度大?还是小? 关键:表现在曲线的倾斜度大?还是小? • 由于丰收,则价格大幅度下降,销售额减 由于丰收,则价格大幅度下降, 少。
丰收或欠收曲线
需求量的减少或增加
需求量减少 价格 价格 需求量增加
数量 例:收入减少
数量 例:收入增加
供给曲线的形态与变动
•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 • 供给曲线的右上移动 • 丰收,则曲线向右移动 丰收, • 技术革新的开展,则曲线向右移动 技术革新的开展,
供给曲线的变动
价格
数量 例:由于技术进步能够实现低价 生产
S
P2 P3 P1
D
O Q2 Q3 Q1
2、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 当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大于需 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即供给弹性大 于需求弹性, 于需求弹性,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时,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时,价格波动对产量的影响 越来越大,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强, 越来越大,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强,最后 离均衡点越来越远。 离均衡点越来越远。这种蛛网波动称为发散型 蛛网。 蛛网。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
D 品质量下降。
供给数量
需求数量 Q
33
过剩及最低限价带来的问题
P S
过剩
最低限价
均衡价格 0 需求数量
E D
供给数量
目的是扶植某 些产业的发展, 比如: 农产品,政府 会收购市场上 过剩的农产 品。
Q
34
三、不稳定均衡:一旦价格偏离原来的均衡点高,将越偏越 远
P P($) QD(吨) QS(吨) 对价格的压力
两个假定: (1)商品的价格和相应的供给 的变化具有无限分割性—光滑连 续的曲线
(2)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考 察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曲线: 线性函数—直线 非线性函数—曲线
Qs
16
二、供给曲线的特征
斜率为正,从左下到右上倾斜。
供给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P 下,商品价格越高,对它的供给量 就越多,反之亦然。
区分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
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 (3)生产x的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 x产品的价格由10元增加至15元 (5)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6)政府给予x产品生产商,每单位10元的现金
补贴。
QD = 39 – 9P = 39 – 9×0.5 = 34.5 Qs = 24 + 6P = 24 + 6×0.5 = 27 QD – Qs = 34.5 – 27 = 7.5 (供不应求,短缺)
(3)若此时政府认为市场价格过低,设定价格下限 为$1.5,问市场供求之间的差额为多少?
QD = 39 – 9P = 39 – 9×1.5 = 25.5 Qs = 24 + 6P = 24 + 6×1.5 = 33 Qs – QD= 33 – 25.5 = 7.5 (供过于求过剩)

饮食与营养ppt课件

饮食与营养ppt课件

蛋白质 16.7 KJ/g(4kcal/g) 10~14% 脂肪 37.6 KJ/g(9kcal/g) 20~25% 碳水化合物 16.7 KJ/g(4kcal/g) 60~70%
• •
• • •
贫困农村居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率分别高达29.3%和14.4%; 此外钙、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也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 的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现患人数为1.6亿, 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 显;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分别为30.2%、24.7%和 6.1%,仍处于较差水平。 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6%,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人数2000多万。 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 由4.6%上升到6.4%。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 值得注意的是,中年人与老年人患病率相近,城乡差别不大。 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现有超重和肥胖人数 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30.0%和 12.3%,儿童肥胖率已经达到8.1%,应引起高度重视。与1992年全国营 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由于超重人 数比例较大,预计今后肥胖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每日共给量 成人5ug; 孕妇、乳母、60岁以上者 10 ug
食物来源 VD3含量最丰富的食物为鱼肝油,
动物肝脏和蛋黄,牛奶与其他食物中VD3的含 量较少。VD2来自植物性食品,一般说来,人 只要能经常接触阳光,在一般饮食条件下,不 会造成VD缺乏。
以牛奶为主食的婴儿,应适当补充鱼肝油, 并经常接受日光照晒,有利于生长发育。

供给需求理论课件

供给需求理论课件

01
政府通过设定最高或最低价格来干预市场,可能导致市场供应
短缺或过剩。
生产配额
02
政府通过设定生产配额来限制某些产品的产量,可能导致企业
降低生产效率。
进口限制
03
政府通过限制进口数量或提高关税来保护国内产业,可能导致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
信息不对称
市场上的买卖双方对商品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市场交 易不公平。
需求弹性
定义
需求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即 价格变动一定幅度时需求量的相应变动幅度。
分类
根据需求弹性大小,可分为富有弹性、缺乏弹性 、单位弹性和完全弹性等。
影响
需求弹性影响企业的定价策略和利润水平。
需求的决定因素
01
02
03
04
价格水平
价格是决定需求量的最基本因 素,价格变动直接影响需求量
和完全弹性等。
影响因素
供给弹性受到生产周期、生产成 本、生产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的决定因素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决定供给的 重要因素,生产成本降
低,供给量会增加。
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提高可以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 率,从而增加供给量。
生产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价格的高低会 影响生产成本,进而影
响供给量。
市场环境
供给需求理论的应用领域
宏观经济学
用于分析总体经济活动中的供求关系 ,解释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 济现象。
产业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用于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的供求 关系,解释汇率变动、贸易不平衡等 问题。
用于研究产业内部的供求关系,分析 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产业政策等。

第一章(10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第一章(10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2.资源的稀缺性;3.规范分析;4.实证分析;5.需求;6.需求量的变化;7.需求水平的变化;8.需求定律;9.供给;0.供给定律;11.均衡价格;2.均衡数量;3.支持价格;14,限制价格;5.需求价格弹性;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17.需求收入弹性;18.蛛网模型;19.蛛网稳定条件。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T,错误的画F)1.经济物品是指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和为谁生产。

( )3.2005年某国的失业率超过8%,这一命题是规范经济学的命题。

( )4.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 )5.在市场经济小,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产生供给短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会产生供给过剩。

( )6.在蛛网模型中,如果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则价格与产量的变动会越来越远离均衡水平。

( ) 7.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的价格要上涨,则导致该物品当前需求的增加。

{ }8.某种商品的供求同方向变动,若供给增加幅度大于需求增加幅度,则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 )9.需求水平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水平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 )10.劣质商品(inferior goods)的收入弹性小于零。

( )11.若商品X和商品Y的交叉弹性是—2.1,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 )12.对于高需求弹性的商品,价格下调会使经销者的总收益(TR)增加。

( )13.厂商在市场工资率下降的时候一般会倾向于增雇工人,假如对工人的需求缺乏弹性,工资率的下降将导致工资总额减少。

( )14.替代品的供给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大于零。

( )15.限制价格会引致黑市交易,为此,政府将实行配给制。

(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经济学中“资源是稀缺的”指的是(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资源是短缺的,应留给下一代C.相对人们的需求资源总是不足的D.世界上的资源终将会被消耗光2.“经济学”可定义为研究( )的一门学科。

经济学中的饮食产业分析

经济学中的饮食产业分析

经济学中的饮食产业分析导言饮食产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经济体系,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饮食产业的发展和影响,分析其中的供需关系、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行为等因素。

一、供需关系与市场竞争饮食产业的供需关系是其运行的基础。

供给方面,农田的耕作、养殖业的发展以及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都是饮食产业供给的来源。

需求方面,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是基本而持续的,因此饮食产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稳定性。

然而,饮食产业也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品质和多样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供给方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饮食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来提高竞争力,同时要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消费者行为与饮食产业消费者行为是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直接决定了市场的需求结构和产品结构。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这对饮食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企业推出更多的健康食品,如有机食品、无添加剂食品等。

此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购买行为也在不断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买食品,这对传统的实体店面产生了冲击。

饮食企业需要适应这一趋势,加强线上销售渠道的建设,提升电商平台的用户体验,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三、饮食产业的就业与经济增长饮食产业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消费者提供食物,还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农田到餐桌,饮食产业涉及到农民、加工工人、厨师、服务员等各个环节的从业人员。

这些就业机会不仅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同时,饮食产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食品加工业的兴起促进了食品包装和食品机械等产业的发展,餐饮业的繁荣带动了餐具、餐巾纸等相关产品的需求。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当堂检测
1.明代中后期,沿海地区的甘薯种植相当普遍,“闽广人赖以救济,其
利甚大”。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中国沿海地区适合种植 C.闽广人追求其利
B B.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D.明朝的对外开放政策
2.在日本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大米是农民为大名及幕府交纳的赋税中的
一种,然而到了16世纪后,玉米这种高产量的作物种植在日本开始普及,
农,增加的是佃农和雇农
地农民只能到城市谋生

经济结构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又以粮食生 产为中心,畜牧业只占次要地位



饮食结构
素食结构,粮食占主导地位,肉食比重少 之又少
农牧并重、农牧结合 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
当堂检测
1.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
使得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市场能够用货币
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这一变化说明( )
D A.日本农耕生产技术有所进步
B.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
C.幕府征收赋税方式发生变化
D.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3.现代食物生产发展时期(1)时期:从20世纪至今。(2)特点①食物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粮食总产与单 产成倍增长,畜牧生产率提高,主要食物生产数量增速远快于人口增长速度。②食品工业体系逐步 建立,逐步形成了由食品制造、食品加工、酿造、饮料等组成的食品工业生产分类体系。③使用现 代化的生产工具,即运用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工具和能源,大大提高了食物生产效率。④科学技术 不断进步,充分运用了现代社会经济带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并将科学技术渗透到食物生产的各个领 域,显著提高了食物生产中的劳动生产率。

食物经济学课件 第二章 食物市场的一般均衡

食物经济学课件 第二章 食物市场的一般均衡

蛛网理论说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农产品价格与产量发生周期
性波动的原因。如果要运用市场
机制来克服这种波动,就要利用
期货市场来确定未来价格,以指 导生产,减少波动。
2.3 食物供求均衡理论的应用
2.3.1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总收益也可称为总收入,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出
售一定量的农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价格 与销售量的乘积。 TR=P×Q 总收入不是利润。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 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量的变动不同,从而总收益的变 动也不同。
• •
OP1 OP1
——支持价格 > OP0
• OQ1——需求量 • OQ2 ——供给量 • OQ2 > OQ1 • Q1Q2——供给过剩
措施: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excess supply
P
D
S
P1 E
P0
O
Q Q1 Q0 Q2
支持价格
限制价格原理
限制价格【最高价格(限价)】 :政府为限制某一行业或商品 的生产,而专门制定的一种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调节有其不完善性,短期性和无序性。 需要价格政策来纠正。
支持价格【最低价格(限价)】: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 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支持农产品。 作用:稳定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 业投资;保障粮食安全。
支持价格原理
OP0 ——均衡价格 OQ0 ——均衡数量
2.3 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应用(蛛网理论)
一般商品价格的波动模型
p s
均衡点
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模型 p
s
均衡点
d
o
q
一般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因 此市场的价格波动会呈收敛趋势,供求 逐渐趋向均衡。

《市场供给与需求》课件

《市场供给与需求》课件

产品创新:企业 通过技术创新、 设计创新等方式, 开发出满足市场 需求的新产品
市场需求:消费 者对产品的需求, 包括数量、质量、 价格等方面
市场供给:企业 根据市场需求, 提供相应的产品 和服务
供需平衡:当市 场需求与市场供 给达到平衡时, 企业可以获得最 大的利润
案例一: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市场需求大,供给不足,导致价格上涨 案例二:某服装品牌,市场需求小,供给过剩,导致价格下跌 案例三:某餐饮品牌,市场需求稳定,供给稳定,价格稳定 案例四:某房地产公司,市场需求大,供给不足,导致房价上涨
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推动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变化 消费升级: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将增加 环保意识:环保、可持续的产品将受到更多关注 国际合作:全球市场的开放与合作将促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市场供给:指在一定 时间和地点,生产者 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 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供给量:指生产者在 一定时间和地点愿意 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 和服务的数量
供给曲线:表示 市场供给量与价 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弹性:衡量市 场供给量对价格变 动的反应程度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 对供需的影响
国际市场:国际市场 对供需的影响
供过于求:市场供应大于需 求,价格下降
供需平衡:市场供需达到平 衡状态,价格稳定
供不应求:市场供应小于需 求,价格上涨
供需变化:市场供需不断变 化,需要及时调整策略
供需平衡:市场供需平衡是指市场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即供给等于需求。
案例: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苹果公司增加产量,最 终达到供需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S2 S0
S1
0
Q0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示意图
食物供给定理
P
0
Q0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食物的供给量 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一般情况下, 食物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食物供给量与价格间同方向变化的原因 1.当食物价格上升时,将带来新的生产者,
即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愿意生产但不能盈 利的生产者变成了实际的生产者,生产者 人数增多,从而使生产和出售的食物数量 增加。 2.当食物价格上升,可使原来的生产者增加 生产量,提高食物的供给量。
食物市场价格与食物供给数量之间的这种 同方向变化的规律,为农产品市场开发提 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指导
即:提高食物价格,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生 产量和供给量,扩大食物供给能力。
因此,保持一个适当的食物价格水平,对 于调动食物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增加食 物供给,满足社会对食物的需求,是非常 重要的。
第一篇 食物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食物供给与需求的一般原理 第二章 食物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篇 食物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食物供给与需求的一般原理
食物供给 食物需求
引子1: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
英国牧师:里夫兰德·托马斯·马尔萨斯(R.T.Malthus) 1798年出版《人口原理》,首次系统展现了人口、粮食、资源关系的
Lester. R. Brown:美国民间研究 结构“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
一个耸人听闻的命题: 谁来养 活中国?
Who will feed China ? (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 察》)
分析背景:90年代上半期,中 国 国 内 粮 食 价 格 以 每 年 20% 至 50%的速度上涨,引发大量进口 及相应的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 涨。
1.1 食物供给
1.1.4 食物供给的特殊性:以农产品为例
农产品供给的有限性(土地是不可替代的、有 限的)
农产品供给的周期性(比一般商品生产周期长) 农产品供给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大 农产品供给受政府调控程度大
1.1 食物供给
1.1.5 食物供给价格弹性
食物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 食物价格弹性是指某种食物的市场供给量 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度,即指食物供给 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其大小用 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公式为: Es=(⊿ Q/Q)/(⊿ P/P)=(⊿ Q/ ⊿ P)*(P/Q)
由于农业生产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预期的不确定性, 当预计未来某种农产品价格上升时,为了将来获得 高额收益,即使当前价格较高,也会减少商品的供 给量;相反,在价格下跌时,若预计未来商品农产 品价格继续下跌,则会把商品全部抛售出去,从而 增加现时供给量。
1.1 食物供给
1.1.3影响食物供给的因素
食物价格
食物自身的价格
其他相关食物的价格
竞争性产品
在资源利用上相互竞争的产品。在特定资源条件下,如 果有两种竞争性产品,当一种价格不变时,另一种产品 价格发生变化,就会使前一种产品生产的供给量发生相 反方向的变化。
连带性产品
在生产一种产品的同时,也产生另一种产品。当两种产 品中的一种价格不变,另一种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 就会使前一种产品的供给量发生相同方向的变化。
富裕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会采取限制出口或禁运的办法来 制止国内粮价上涨。这样目前兴旺的世界粮食市场就会动 荡不定,世界粮食形势将处于危险的境地,全球各国的安全 将得不到保证。
于是布朗警告世界:“食品的短缺伴随着经济的不稳定,其对 安全的威胁远比军事入侵大得多”。
讨论1:布朗如何分析?
(1)影响粮食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2)影响粮食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3)不同消费水平下,粮食的供需缺口为
1.1 食物供给
1.1.3影响食物供给的因素
食物价格
食物生产要素的价格(价格上升,生产成本增加,利润降低, 供给量减少;反之亦然)
食物生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决定生产可 能性边界)
食物生产者数量(一般地,数量越多,供给越多) 食物的商品化程度 食物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涨囤跌抛) 其他因素(如政府的法令和宏观调控政策等)
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
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一般 地,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其生 产规模变动的难度大,劳动密集型的则较容 易。)
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
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 度。(产量增加幅度大于成本增加幅度,供 给弹性大;反之,供给弹性则小。)
总之,由于农产品的供给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大,生产周期一般较长,而且多为鲜活产品, 不易储存,加之受到土地面积的限制和农业生 产本身特点的约束,不可能迅速或无限扩大生 产,形成有效供给,因此,农产品供给弹性一 般较小。
1.2 食物需求
1.2.1 食物需求的概念
食物需求的概念: 食物需求指食物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 购买的某种食物的数量。
食物有效需求的两个必备条件:
消费者具有购买欲望
• 1990-2030年,一方面是粮食需求增长85%,另一方面是粮食 生产减少20%,于是造成中国巨大的粮食产需缺口(3.66亿 吨),即中国到2030年国内粮食生产只能满足需求的42.5%, 其余的57.5%要靠进口粮食来满足。
基本论调
面对中国如此巨大的粮食产需缺口,尽管美国等主要粮食 出口国作出极大努力,仍将难以满足中国的巨大需求,这 时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将急速上升,粮食的消费者,特别是南 亚和非洲广大贫穷国家的消费者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导致这些穷国的经济衰退和政局不稳。
粮食供给的增长不能与不断扩大的人口保持同步,人均收入会 下降到一个仅能或稍微高于维持生存的水平而导致人口稳定。 即在人均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人 口变化率接近零,人口保持相对静止水平。
保持两个级数平衡的唯一出路:抑制人口的增长(适度增长)
人口陷阱A点:
纵轴标出了总人口和总收入百分比变动的 正负值,横轴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
结论:中国不仅自己养活不了 自己,而且世界也不能养活中 国。
基本论调
• 中国人口的继续增长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迅速增长,必 然引起对粮食需求的急剧增长,越来越富裕的消费者需要 更多的肉类食品,而这些肉类食品是通过粮食转化而来的。
• 在粮食需求急剧增长的同时,中国的粮食生产却不能增加, 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原本稀缺的耕地越来越迅速地向 城市、工业及其他非农使用方面转移。
食物供给函数 食物供给与价格的关系 食物供给曲线 食物供给定理
食物的供给取决于食物自身的价格、相关 食物的价格、食物生产成本及技术条件、 食物生产经营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多种 因素。也就是说,食物供给是这些变量的 多元函数。
Qs

f(a1,a
2,a
3,,a

n
特别是在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条件下, 只考虑食物供给与食物价格的关系,若用P 代表价格,则供给函数简化为:
这里要仔细区分食物的供给和供给量
食物供给量是在某一特殊价格上为销售而 提供的具体的食物数量,由既定的供给曲 线上的某一点来表示。
当影响食物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时,食物 本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表 现为在同一条曲线上移动,这种变动称作 供给量的变动。
当食物本身的价格不变时,其它因素的变动 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 的移动,这种变动称为供给的变动。
三个定理:
人口的制约原理,说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正常的比例, 即“人口的增长,必然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
人口的增殖原理,即“生活资料增加,人口也常随着增加”; 人口的均衡原理,即“占优势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
使现实的人口得以与生活资料保持平衡”。这个原理与前两个原理是紧 密相连的,它说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最终将实现均衡, 但是这种均衡 不是自然实现的,而是种种“抑制”的产物。
食物供给规律也有例外情况:当有些食物价格上升时, 其供给量反而减少,当价格降低时,供给量却增加。 为什么?以农产品为例:
因为农业资源的专用性较强,生产用途范围狭窄, 不能顺利地实现资源转移和流动。当生产者所生产 的农产品价格下跌后,为了维持正常收入水平,反 而会努力增加产量,形成现实供给量。
多少? (4)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1 食物供给
1.1食物供给的概念
食物供给是指食物生产经营者在一定 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 够出售的某种食物的数量。
食物有效供给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生产经营者有出售食物的愿望; 生产经营者有供应能力。
1.1 食物供给
1.1.2 食物供给原理
P
S
P
Q
0
0
P
S
0
Q
P
S
P
0
Q
0
S Q
S Q
计算实例
某市场苹果1kg为0.8元,市场供给量为40 万kg,当1kg价格降为0.6元时,市场供给 量为30万kg,则苹果的供给弹性系数是多 少?
Es=[(30-40)/40]/[(0.6-0.8)/0.8]=-0.25/-0.25=1
影响食物供给弹性的因素:以农产品为例
• 尽管可以通过增加农业投入,农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 提高来提高粮食单产,但由于水资源的不足及肥料报酬递 减的作用,单产提高的潜力十分有限,从而使耕地消失而减 少的产量大于因单产提高而增加的产量。
基本论调
• 得出的结论是: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将从现在的11.1亿增 长到16亿,人均消费粮食从现在的300公斤增加到400公斤, 粮食总需求将从现在的3.46亿吨,增加到6.4亿吨,增长85%; 与此同时,到2030年,中国的粮地面积将从现在的0.91亿公 顷,下降到0.48亿公顷,即下降47%,虽然单产水平可以从现 在的每公顷3705公斤上升到5700公斤,但粮食总产量则将 从现在的3.4亿吨下降到2.74亿吨,下降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