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的套话研究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研究综述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研究综述作者:谭若丽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14期摘要:英雄史诗《江格尔》是蒙古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反映了早期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与社会习俗。
《江格尔》的研究具有补白文学史的意义,既保存了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就,同时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现有的《江格尔》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江格尔》文本的探索及《江格尔》与其他作品的比较研究两个方面,为《江格尔》此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江格尔》英雄史诗文本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4-0112-02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伟大人物具有独特的作用,不仅能带动社会快速发展,还能给予人民以精神鼓励。
马克思强调:“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
”《江格尔》是蒙古族的一部英雄史诗。
它描绘了以圣主江格尔汗为首的十二位英勇将领率领几千名勇士团结同心,为保卫他们所热爱的水草丰美、美丽富饶的宝木巴家乡(今天山、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环绕的山地、草原)而与各色邪恶势力、凶煞魔鬼进行艰苦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热情讴歌了他们奋进、勇敢、坚强、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赞美了群体英雄们的爱情、友谊和喜悦。
《江格尔》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的伟大著作,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的场合的多次讲话中提及《江格尔》,称它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是我们应该重视和予以保护的文化资源。
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江格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经过他们的辛勤探索,相关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鲁迅先生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世界各国、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经济基础、文化源流、政治制度等因素的不同,產生了差异巨大、各具特色的行为习惯和风俗民情。
蒙古族民间文学保护、传承与研究的几点思考——以卫拉特史诗《江格尔》为例
蒙古族民间文学保护、传承与研究的几点思考——以卫拉特史诗《江格尔》为例齐艳艳;哈斯巴特尔【摘要】我国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学艺术。
人民群众用灵活多样的口头创造能力创造出无数经典作品,并滋润着民众的精神生活。
以卫拉特蒙古人的《江格尔》为例,其活态传承、表演逐渐已趋于衰微。
史诗《江格尔》的传承、保护和研究任务迫切,更重要的是这一民间文学经典如何在现代化社会中继续延续它的生命,继续发挥它的文化价值和作用,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笔者从史诗的文本、语境、表演等方面浅谈个人观点和思考,供大家讨论。
【期刊名称】《语文学刊》【年(卷),期】2018(038)001【总页数】5页(P80-84)【关键词】史诗; 文本; 语境; 表演; 保护与传承【作者】齐艳艳;哈斯巴特尔【作者单位】[1]内蒙古艺术学院图书馆,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2]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北京10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史诗体裁大抵是产生于史前文化阶段,它经过了悠久的民间口头流传过程。
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史诗随着各民族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和演变。
[1]381史诗作为人类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着特定时代的文学艺术成就,而且为研究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文字资料中难以找到的信息。
就从这一点来看,史诗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所具有的价值就有它的珍贵之处。
一、文本与语境的整体研究蒙古族民间文学研究中,文本与语境是两个重要的话题。
其中,文本就是一种交流方式和交流行为。
文本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为现场表演过程中生成的声音文本,与表演是同步的。
第二种为声音文本转换而形成的书写文本,也称文字文本。
卫拉特蒙古人的史诗《江格尔》是兼具两种文本的文化符号。
创作《江格尔》的蒙古族卫拉特民间艺人们,有悠久的文学艺术传统和英雄史诗创作实践。
同时,他们经历了长期复杂的社会斗争和战争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蒙古族卫拉特部英雄史诗《江格尔》研究综述
蒙古族卫拉特部英雄史诗《江格尔》研究综述作者:李逸帆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20期【摘要】《江格尔》是中国蒙古族卫拉特部英雄史诗,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主要流传于中、蒙、俄三国卫拉特蒙古人中。
自1802年至1803年间,德籍旅行家贝尔格曼在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的卡尔梅克人中发现,并记录发表了《江格尔》两部长诗的转述本。
至今,史诗《江格尔》研究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对它的学术研究已发展成为一个专题性研究领域。
笔者收集了有关《江格尔》研究文献,进行了研究型的综述。
【关键字】《江格尔》;研究;综述《江格尔》是一个以主人公江格尔的名字命名的史诗集群。
它热情讴歌了以圣主江格尔汗为首的六千又十二位勇士,歌颂了他们为保卫以阿尔泰圣山为中心的美丽富饶的宝木巴国,同来犯的形形色色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传奇故事,以及他们为蒙古族人民的利益所创立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江格尔》史诗犹如一面镜子,其主要流传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与俄罗斯卫拉特蒙古“卡尔梅克”人民中间,全方位展示了卫拉特蒙古历史文化,包括卫拉特蒙古的政治、经济、宗教、民俗、语言文学等各方面。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江格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江格尔》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际,本人收集了有关《江格尔》系列文章274篇,并分类归纳,进行综述。
在已找到的文章中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研究性论文,另一类是介绍报导性的普通文章。
并且在这274篇文章中,根据研究的类别和方向大致可以归纳为《江格尔》历史溯源的研究7篇,《江格尔》比较性的研究24篇,《江格尔》不同学科视野下的研究6篇,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的研究12篇,《江格尔》宗教的研究10篇,《江格尔》奇(《江格尔》歌手)的研究13篇,《江格尔》传承与保护的研究5篇,以及其他(报刊报道、人物简介、其他性质的综述等)。
对于这些成果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已有成果的认识。
《2024年《江格尔》服饰文化研究》范文
《《江格尔》服饰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江格尔》是蒙古族著名的英雄史诗,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的服饰文化是理解蒙古族文化和历史的关键。
本篇论文将详细研究《江格尔》史诗中提及的服饰文化,包括其特点、设计、材质以及在社会与文化中的角色。
二、江格尔服饰的特点与设计《江格尔》史诗中描绘的蒙古族服饰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设计。
男性服饰以长袍、宽腰带、帽子和靴子为主,颜色通常为深蓝或黑色,搭配亮丽的饰品。
女性服饰则更为丰富,包括色彩鲜艳的长裙、宽大的围巾以及各种珠宝首饰。
这些服饰的线条流畅,形状优美,富有动感。
在设计中,蒙古族服饰注重对称和平衡,同时强调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日常穿着的服饰上,也体现在各种仪式和庆典中的特殊服饰上。
三、江格尔服饰的材质与工艺江格尔服饰的材质主要为天然材料,如羊毛、驼毛、棉花等。
这些天然材料不仅舒适耐用,而且具有独特的质感和美感。
在制作过程中,蒙古族人民运用了精湛的工艺,如刺绣、织造、镶嵌等。
这些工艺不仅使服饰更加精美,也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四、江格尔服饰在社会与文化中的角色江格尔服饰在蒙古族社会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是蒙古族人民身份认同的象征,体现了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其次,在各种仪式和庆典中,江格尔服饰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不仅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和豪放,也传承了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
此外,江格尔服饰也是旅游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元素,吸引了无数游客和研究者。
五、江格尔服饰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江格尔服饰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得到了保护和传承,许多工匠继续运用传统的工艺制作江格尔服饰。
另一方面,设计师们也在尝试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更加时尚、前卫的江格尔服饰。
这种现代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不仅使江格尔服饰更加丰富多样,也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结论通过对《江格尔》服饰文化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的内涵以及在蒙古族社会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试析《江格尔》的语言之美及超越语言之境
试析《江格尔》的语言之美及超越语言之境作者:董蔚王峰灵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34期摘要:本文将视点聚焦在《江格尔》高超的语言表现力,首先分析史诗语言的音乐性、形象性及文化性,其次提出史诗营造的象外之境,提供超越语言的范例。
关键词:《江格尔》音乐性视觉性文化性意境史诗《江格尔》是蒙古族文学的三大高峰之一。
这部活态史诗以宏大的规模、谐美的形式、瑰丽的语言及对古代蒙古族文化百科全书式的反映,吸引了一代代学人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立体式研究。
本文将视点聚焦在《江格尔》高超的语言表现力方面,首先分析史诗语言的音乐性、形象性及文化性,其次提出史诗营造的象外之境,提供超越语言的范例。
日常语言经过人们的反复使用,逐渐失去新鲜感,其实用性功能决定其在生活中出现频率过高,变成自动化语言,容易被漠视,无处不在却不易被感知。
《江格尔》的语言则通过民间艺人们的锻造,鲜活而明朗,充满诗情,富于节奏和韵律感,其“活态”的特点,更为它注入生命的活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
”江格尔奇们是天才的语言大师,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而且史诗原本就是由陶布舒尔琴伴奏演唱出来的,所以“按照声律来安排文辞”成为史诗的自然选择。
序章中是这样介绍江格尔夫人十六岁的阿盖·夏布达勒的:她面向东,东方天亮,东海的鱼群清晰可数;她面向西,西方明亮,西海的鱼苗历历在目。
她脸蛋细嫩又雪白,白中透出晚霞的绯绛。
[1]54agai xabdal hatun yamar düreerbaidag bee? gekülee:caaraan haliahula nicaadu dalai in zagasun toolagdamanaaraan haliahula ninaadu dalai in jirmaihaistoolagdamacusunaasu ulaan halhataicasunaasu cagaan sangsaatai①[2]550上述选文声画兼备,句式齐整、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试论蒙古族英雄史诗
试论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的政治、伦理价值[内容摘要][关键词] 英雄史诗政治伦理价值对于一个盛行英雄崇拜,并且处于正在生长中的社会来说,崇拜什么样的英雄,意味着采取了什么样的生长形式,因此这种代表社会生长形式的英雄也就成为该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的代表,成为该社会和该文化中值得称许的典范的伦理行为的表现者。
而英雄史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这样的人物,他们代表了史诗的创作者及欣赏者们的价值观,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典范的伦理行为使得史诗具有了显而易见世俗性及积极意义。
对于英雄史诗《江格尔》来说,歌颂以江格尔为首的众英雄,正是处于生长中的卫拉特蒙古社会正在寻找出路的表现,这些英雄是卫拉特人对未来的精神寄托,是他们的价值观念的代表者。
纵观整部史诗可以看出,与古典的英雄史诗相比,《江格尔》中的英雄们除了具有相似的外向的、开拓的、理想主义的英雄精神之外,更具有了一种社会的、政治的、现实主义的精神,这种精神最典型、最集中的体现在对江格尔的描写上。
在古典史诗那里,一切的征战、探索、苦难等都由英雄一个人来承担,人们通过英雄讴歌了人的精神之伟大,意识到了人的存在之重要,这是早期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在江格尔身上,人们则寄托了对社会、对国家的无限期望。
人们在被英雄的业绩吸引的同时,更强烈的感受到了国家、社会的召唤及应付的责任:“在东方的七个国家,/江格尔是人民的梦想,/在西方的十二个国家,/江格尔是人们的希望。
他是英明的博克多,/占据着周围四大可汗的心灵,/在千百个异地外邦,/他是人民爱戴和崇敬的首领。
”(第199页)“‘……我有一个名叫宝木巴的大海,/我有一个名叫白头山的高山,/七十二个可汗的国土都是我的领地。
/我享有最大的幸福和荣誉,/西方的七个国家里,/没有人能和我相比。
/东方的七个国家里,/我是人民的希翼。
……战场上,我所向披靡,/我说的话,都是真理,/我就是荣耀的诺颜江格尔。
’”(第251——52页)在人们看来,江格尔已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孤胆英雄了,而是一个国家的领袖,一个社会的核心。
人类生存的诗性智慧——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生态思想探析
一
、
Hale Waihona Puke 敬畏 自然 的生 态 伦 理 观
伦 理 思 想 是 伴 随 着 人 类 对 整 个 自然 界 和 人 类 社 会 的 思 考 形 成 的 , 在 以 往 的 观 念 中 ,人 们 将 伦 理 思 考 仅 仅 局 限 于 人 与 社 会 、 人 与 人 的 关 系 中 , 这 是 不 完 整
文 化的生 态魂 。 首 先 , 敬 畏 自然 的 伦 理 观 表 现 在 蒙
史诗是 人 类文 明进程 宏 观而 形象 的 概 括 ,也 是 人 类 文 明 反 思 的启 示 录 。 蒙 古 族 英 雄 史 涛 自诞 生 之 时 起 ,就 成 为 草 原 人 的 精 神 财 富 ,具 有 珍 贵 的 认 识 价 值 和 史料价 值。 江 格尔 》作 为活态 史诗 , 反 映 了 远 古 蒙 古 族 的 生 活 习 俗 、 哲 学 思 想 、 宗 教 信 仰 和 伦 理 道 德 ,透 视 出 草 原 文 明的鲜 明特 征 ,特 别是 史诗 中蕴 含 的 草原 人的生 态意 识和 古代 蒙古 民族 以 自 然精神 渗透 人类 生存 的诗性 智 慧 ,能 为 当 代 全 球 的 生 态 思 潮 提 供 更 多 和 更 有 启 发 性 的 精 神 资 源 。 本 文 拟 从 生 态 批 评 的 角 度 , 挖 掘 江 格 尔 中保 存 的 草 原 文 化 的 生 态 意 识 和 生 存 智 慧 , 反 思 马 背 民 族 的 生 态 文 明 , 并 与 当 代 人 类 文 化 进 行 比 较 ,进 而 使 我 们 认 识 到 传 统 文 化 在 重 构 人类 文化模 式 中的地 位和 价值 ,也 使 我 们 清 楚 人 类 的 思 想 、 文 化 、 社 会 发 展 模 式 是 如 何 影 响 并 决 定 着 人 类 对 自然 的
蒙古族神话史诗《江格尔》动画的创作研究
段 建 华
( 内蒙古 大学 艺术 学院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1 0 0 1 0 )
[ 摘 要 ]中 国乃 至世 界 的动 画 由神 话 改编 的 占很 大 比例 , 对 于神 话题 材 的研 究对动 画 艺术创作 有 着非
一
5 0—
段建华
古 典 名著 、 传奇、 小说 、 童话 、 神 话故 事等 改 编而来 动 画 片在 国 内外有很 多 的 经典 例 子 , 而且 这 些 作 品在
文 学・ 传 播
化《 江 格 尔》的继 承 与 创 新 上 , 我们要从观念上、 方
法上 、 人 文精 神上 通过 我 们 的想 象力 和 素材 整 合 能
1 . 人 物 的塑造
蒙古 族游 牧传 统文 化 中所能 蕴涵 的崇 拜英雄 的 精 神艺 术 地 再 现 于 《 江格 尔》 里, 成 功 塑 造 了 江 格 尔、 洪古 尔等 各 具 艺术 特 色 的英 雄形 象 。江格 尔 及
主要人 物英雄 的形 象 在蒙 古 民 间有 着 独特 的造 型 , 在 艺术 家心 目中 的形 象也 见诸 于艺术 作 品上 。 在《 江格 尔 》 的 动 画 创 作 中人 物 形 象 的设 计 中
影院票房上、 电视收视率上都有不错的成绩 。
( 二) 叙 事方 式
力来 构建 作 品 。
( 二) 造型 设计
分 镜 头 的设 计 是 一 部 动 画 叙 事 方 式 的概 括 , 《 江 格 尔》 镜 头 的设 置 采 用 视 觉 叙 事 的分 镜 头 设 置 方法 , 用画 面 的形式 将 一 个 故 事 制 作 成 一 个形 象 化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的套话研究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的套话研究李海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同《荷马史诗》一样,都是由零散的口头传说等内容发展而来,经过了民间演唱艺人长时间的整理创作。
虽然《江格尔》的形成过程无法得到详细的考证,但是它的内容我们却能够详细的获知。
《江格尔》中关于其他形象的描述包含着随处可见的模式,表现了对异族形象的特定认识,从语用学的角度看《江格尔》中的套话可以从其他的角度客观的认识其他形象。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是一组英雄史诗,同时是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之一,与其他国家的史诗相比也毫不逊色。
它首先在伏尔加河流域被发现,贝尔格曼发表的关于《江格尔》的论文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江格尔》中蕴含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和语言风俗的能够内容,研究《江格尔》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现在初具规模的关于《江格尔》的研究已经比较系统,包括主角江格尔和勇士等英雄的事迹,还有以残暴可汗、凶猛勇士、凶狠岳父还有妖魔鬼怪的形象使整个史诗生动非凡。
在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往往通过对他者形象的塑造来构建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这种异族形象就是与自我民族身份不同的他人,想要客观公正地看待进入本民族形象系统的异族形象,关于蒙古族史诗中对于形象描写产生作用的套话研究必须得到重视。
1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的套话内容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同时也是叙事诗,在记录人类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史诗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等方式融入了大量传说、故事和谣谚等内容,一部民族的史诗就是丰富的文化宝库,《江格尔》用文字的形式将民族的文学记载,史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不断地发展中,从文献和其他形式中也能得到考证。
世界范围内探索,史诗并不是屈指可数的文学类型,公元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史诗的身影,中世纪的欧洲更是拥有大量的史诗作品。
套话最基础的意思是指陈规旧套,是人们在看待一个事物时在认识中已经定义了的观念。
《江格尔》这个历史史诗中的套话是作为承载他者形象的内容存在,是对于一个民族和人群集体知识的概述,通过这种固定模式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描述其他对象。
《冉皮勒《江格尔》口头诗学研究》范文
《冉皮勒《江格尔》口头诗学研究》篇一一、引言冉皮勒,一位颇具声望的民间文学家和诗人,其所研究的《江格尔》口头诗学成为了国内外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
本篇论文将对《江格尔》这一民间口传长篇叙事史诗的诗学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冉皮勒与《江格尔》《江格尔》是一部流传于我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史诗性作品,其以独特的叙事结构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英雄江格尔的传奇故事。
冉皮勒作为一位学者,对《江格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挖掘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三、口头诗学的特点口头诗学是一种以口头传承为主要传播方式的诗歌艺术形式。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承性:口头诗学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具有强烈的传承性。
2. 灵活性:口头诗学在传承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时代进行变化和调整。
3. 互动性:口头诗学的创作和传播往往伴随着即兴创作和互动交流。
四、《江格尔》的口头诗学特征《江格尔》作为一部口头传承的史诗,具有鲜明的口头诗学特征。
其特点包括:1. 叙事结构:通过生动的叙述和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丰富的故事情节,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2. 音韵和谐:在诗歌中运用丰富的韵脚和节奏,使诗歌在音韵上和谐统一。
3. 隐喻象征:运用丰富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和情感形象化地表现出来。
五、冉皮勒对《江格尔》的贡献冉皮勒对《江格尔》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通过对《江格尔》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进一步推动了《江格尔》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他还对《江格尔》的传播方式进行了研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
六、结论通过对冉皮勒《江格尔》口头诗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作为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独特价值的民间文学作品,《江格尔》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冉皮勒的研究成果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进一步推动了《江格尔》的传承和发展。
《“江格尔”汉语传播研究》范文
《“江格尔”汉语传播研究》篇一标题:江格尔:汉语传播研究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江格尔作为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和史诗作品,其在汉语传播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通过对江格尔的背景介绍、汉语传播现状、传播策略、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探讨江格尔在汉语传播中的发展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江格尔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江格尔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是一部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史诗作品。
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为汉语传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江格尔的传播与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对江格尔的汉语传播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江格尔的背景及汉语传播现状江格尔是一部以蒙古族为主要叙述对象的史诗作品,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然而,在汉语传播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因素,江格尔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江格尔在汉语传播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传播渠道单一,主要以书籍、网络等传统媒体为主;二是传播内容缺乏创新,未能充分挖掘江格尔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三是受众群体有限,主要集中在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中。
三、汉语传播策略针对江格尔的汉语传播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首先,拓展传播渠道。
除了传统的书籍、网络等媒体,还可以通过影视作品、音乐、舞蹈等多元化形式,扩大江格尔的传播范围。
其次,创新传播内容。
深入挖掘江格尔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将江格尔的故事、人物、情节等元素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最后,扩大受众群体。
通过开展江格尔文化讲座、展览、演出等活动,提高公众对江格尔的认识和了解,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江格尔的传播与传承。
四、研究方法及成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跨文化传播理论等多种方法,对江格尔的汉语传播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传播现状的梳理,提出了一系列传播策略和建议,为江格尔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4年和布克赛尔《江格尔》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范文
《和布克赛尔《江格尔》的传承与保护研究》篇一一、引言《江格尔》是蒙古族重要的史诗性作品,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历史记忆和审美情趣,还展示了该族群的智慧与勇气。
而位于新疆塔城地区的和布克赛尔地区,正是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主要传承地之一。
因此,针对和布克赛尔地区《江格尔》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研究,对于保护和弘扬蒙古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和布克赛尔《江格尔》的传承(一)口头传承《江格尔》主要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在和布克赛尔地区流传。
这种传承方式依赖于老一辈艺人将史诗的内容口述给年轻一代,通过代代相传,使得《江格尔》得以保存至今。
(二)文化传承除了口头传承外,《江格尔》还在和布克赛尔地区以各种文化活动的方式得到传承,如歌唱、舞蹈、戏剧等。
这些文化活动为《江格尔》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得这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得以延续。
三、和布克赛尔《江格尔》的保护措施(一)政府支持当地政府为保护《江格尔》采取了多项措施,如设立专项资金、组织文艺比赛、鼓励文化传承等。
这些措施为《江格尔》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二)学校教育将《江格尔》引入学校教育,是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在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江格尔》的内容和价值,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数字化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江格尔》进行数字化保护。
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将口述史诗的内容进行记录和保存,以便于后人的研究和传承。
同时,建立数字化数据库,为研究者提供便利的查阅和检索服务。
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一)面临的挑战尽管和布克赛尔地区在《江格尔》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如老一辈艺人的离世导致传承断层、现代文化的冲击导致传统文化的边缘化等。
(二)对策针对这些挑战,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二是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三是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
《2024年《江格尔》故事统计研究》范文
《《江格尔》故事统计研究》篇一一、引言《江格尔》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蒙古族史诗。
它以丰富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深邃的思想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示了蒙古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历史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江格尔》故事内容的统计研究,探讨其故事构成、人物关系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二、《江格尔》故事构成分析(一)故事类型与主题《江格尔》主要包含英雄史诗、战争史诗、爱情史诗等多种类型。
故事主题多以英雄人物的冒险经历、民族战争的英勇事迹、以及爱情的纯洁与忠诚等为主。
通过对故事的分类与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蒙古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二)人物关系梳理《江格尔》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鲜明。
通过对人物关系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例如,英勇的江格尔与敌人之间的斗争,以及他与爱人的感情纠葛等。
三、《江格尔》故事统计研究(一)故事数量统计首先,对《江格尔》中的故事进行数量统计。
通过统计不同类型的故事数量,我们可以了解《江格尔》的构成特点和内容丰富程度。
例如,统计英雄史诗、战争史诗、爱情史诗等各类故事的数量,以及各类型故事在整部史诗中的比例。
(二)人物形象统计其次,对《江格尔》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统计。
通过统计不同人物的出现次数、性格特点、角色功能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关系的发展。
例如,统计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以及配角人物的数量和特点,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江格尔》的文化价值研究(一)历史价值《江格尔》作为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史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通过对《江格尔》的统计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蒙古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可以为研究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文学价值《江格尔》作为一部具有独特艺术手法的史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对《江格尔》的统计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其文学风格、语言特点、叙事手法等方面的内容。
《2024年《江格尔》服饰文化研究》范文
《《江格尔》服饰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江格尔》是蒙古族民间流传的一部长篇叙事史诗,描绘了古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状态、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
其中,服饰文化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通过对《江格尔》中服饰文化的深入研究,揭示其文化内涵、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江格尔服饰文化的历史背景江格尔服饰文化源于古代蒙古族游牧生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蒙古族人民根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因素,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
江格尔史诗中所描述的服饰,反映了当时蒙古族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
三、江格尔服饰文化的特点1. 材质与工艺:江格尔中的服饰多采用兽皮、棉布、丝绸等材质,制作工艺精湛,注重细节。
如皮革制品经过特殊处理,既保暖又耐用;刺绣工艺则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工艺水平。
2. 色彩与图案:江格尔服饰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多采用红、黄、蓝、绿等鲜艳色彩。
图案设计富有民族特色,如云纹、鹿角纹等,寓意吉祥、美好。
3. 款式与配饰:江格尔中的服饰款式多样,男女服饰各有特色。
男性服饰以长袍、腰带、帽子为主,女性服饰则以裙装、头饰、饰品等为特色。
配饰方面,如蒙古刀、马鞭、头巾等,都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惯。
四、江格尔服饰文化的文化内涵江格尔服饰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宗教信仰;游牧生活、家族观念、勇敢坚强的民族性格;以及审美追求、艺术表现等文化元素。
这些文化元素在服饰的材质、色彩、图案、款式和配饰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五、江格尔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江格尔服饰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一方面,传统的手工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使得江格尔服饰的制作工艺得以保留;另一方面,现代审美观念和时尚元素逐渐融入江格尔服饰设计,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时,政府和文化机构的支持也为江格尔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4年《江格尔》饮食研究》范文
《《江格尔》饮食研究》篇一一、引言《江格尔》是一部以蒙古族为背景的史诗,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与历史,包括饮食文化,为学术界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本文以《江格尔》中的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历史渊源、特色及其对现代饮食文化的影响。
二、江格尔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江格尔,一个承载着丰富的草原文化和饮食传统的民族地区,其饮食文化可追溯至古老的游牧时期。
那时,江格尔的居民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其饮食以奶制品、肉类和谷物为主。
随着历史的演进,江格尔的饮食文化逐渐融入了多元的民族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体系。
三、江格尔饮食文化的特色(一)奶制品:在江格尔的饮食中,奶制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还体现了蒙古族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与尊重。
(二)肉类:肉类在江格尔的饮食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羊肉、牛肉等红肉是江格尔居民的主要肉食来源,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口味体现了该地区的饮食特色。
(三)谷物:除了奶制品和肉类,谷物也是江格尔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格尔地区盛产各类谷物,如小麦、大麦等,这些谷物在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四、《江格尔》史诗中的饮食文化体现《江格尔》作为一部反映蒙古族历史和文化的史诗,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信息。
通过对史诗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江格尔地区的饮食习惯、食品种类以及烹饪方式等。
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理解该地区的饮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江格尔饮食文化对现代饮食文化的影响江格尔的饮食文化对现代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其独特的奶制品和肉类食品为现代餐饮业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和灵感。
其次,江格尔的烹饪方式和口味也为现代餐饮业带来了新的创新空间。
此外,江格尔的饮食文化还对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倡均衡饮食、强身健体等理念。
六、结论本文通过对《江格尔》中的饮食文化进行研究,探讨了其历史渊源、特色及其对现代饮食文化的影响。
江格尔的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其奶制品、肉类和谷物等食品为现代餐饮业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和灵感。
《2024年《江格尔》饮食研究》范文
《《江格尔》饮食研究》篇一一、引言《江格尔》作为蒙古族文化中的瑰宝,不仅是一部史诗般的文学作品,更是对蒙古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生动记录。
其中,饮食文化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格尔》中有着丰富的体现。
本文将就《江格尔》中提及的饮食文化进行研究,探究其特色与内涵,以及其与蒙古族文化的相互关系。
二、江格尔与蒙古族饮食文化概述蒙古族是一个以畜牧为主的民族,其饮食文化以肉类、奶制品为主,辅以谷物、蔬菜等食材。
在《江格尔》中,我们能够看到蒙古族丰富的饮食文化特色。
其中包括以羊肉、牛肉、马肉等肉类为主的食物,如烤全羊、炖肉、烤肉等;同时还有奶制品如奶茶、酸奶、奶皮子等;此外,还有谷物类如炒米、煮米等,以及各种蔬菜、水果等。
三、《江格尔》中的饮食文化特色(一)肉类食品在《江格尔》中,肉类食品占据了重要地位。
蒙古族以畜牧为生,因此肉类食品丰富多样。
其中,烤全羊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
在特殊的场合,如庆典、婚礼等,烤全羊成为了必备的佳肴。
此外,炖肉、烤肉等也是常见的肉类食品。
(二)奶制品奶制品在蒙古族饮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江格尔》中,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奶制品的描述,如奶茶、酸奶、奶皮子等。
这些奶制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三)谷物与蔬菜除了肉类和奶制品外,谷物与蔬菜也是蒙古族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江格尔》中,我们可以看到炒米、煮米等谷物类食品的描述。
同时,各种蔬菜如洋葱、胡萝卜、蘑菇等也是常见的食材。
四、《江格尔》中的饮食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的相互关系(一)饮食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格尔》中的饮食文化体现了蒙古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
通过研究其中的饮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二)饮食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的相互影响蒙古族饮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影响,同时也对其他民族和地区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影响。
在《江格尔》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古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痕迹,这种交流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上。
《2024年《江格尔》饮食研究》范文
《《江格尔》饮食研究》篇一一、引言《江格尔》是蒙古族的重要史诗,通过对这部文献的深入阅读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蒙古族在饮食文化上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蒙古族饮食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不仅对蒙古民族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基于《江格尔》文献及相关史料,对江格尔饮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江格尔饮食的历史背景蒙古族是一个以游牧为生的民族,其饮食文化深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江格尔》所描述的历史时期,蒙古族主要生活在草原上,以牛、羊、马等牲畜为主要食物来源。
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俗和烹饪技艺。
三、《江格尔》中的饮食描述在《江格尔》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饮食描述。
其中,牛羊肉是主要的肉类食品,而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奶酪等也是蒙古族的重要食物来源。
此外,还有马奶酒等独特的饮品。
这些食物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在游牧生活中的智慧和勇气。
四、江格尔饮食的特点江格尔饮食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食物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营养丰富。
其次,烹饪技艺独特,如烤全羊等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此外,食物的种类多样,既体现了游牧生活的特色,也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食物的尊重和热爱。
五、江格尔饮食的文化意义江格尔饮食不仅满足了蒙古族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还体现了其文化价值。
首先,它是蒙古族游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蒙古族人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其次,它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勇敢、豪放和热情的性格特点。
最后,它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饮食文化注入了独特的草原元素。
六、现代江格尔饮食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江格尔饮食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越来越多的现代烹饪技艺和食材被引入到江格尔饮食中,使其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健康饮食,将传统美食与健康理念相结合,使江格尔饮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七、结论通过对《江格尔》饮食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蒙古族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江格尔》中蒙古族民俗翻译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摘要]作为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江格尔》的翻译研究从未间断过。
翻译研究有助于少数民族作品的传承。
以《江格尔》翻译中概念隐喻手法的使用为切入点,在分析作品翻译中概念隐喻多样化的背景下,对《江格尔》中蒙古族民俗翻译概念隐喻修辞手法的应用进行重点研究,以期生动、全面地展现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助推蒙古族文学作品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
[关键词]《江格尔》;蒙古族;民俗翻译;概念隐喻[中图分类号]H2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20-0094-02《江格尔》中蒙古族民俗翻译中的概念隐喻分析①王亚娟,李宗伟(河套学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江格尔》蒙古族史诗描写了草原人民美好的生活愿景,塑造了以江格尔为代表的草原英雄人物为保家卫国作出的牺牲与奉献,歌颂了英雄人物不屈的奋斗史。
《江格尔》中涉及蒙古族民俗,并且应用了大量概念隐喻,使作品的语言风格更加瑰丽、壮观,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特征,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一、《江格尔》简述《江格尔》是蒙古族一部气势雄伟的历史英雄史诗,在整个作品的描述中,善于对概念进行隐喻,通过富有幻想和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生活,并且对社会理想进行展望。
这部史诗级著作塑造了草原圣主,蒙古族部落首领江格尔带领众勇士保卫家乡包木巴,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形象,是草原人民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的集中展示。
研究《江格尔》中蒙古族民俗翻译的隐喻内容,对分析作品主旨含义和传扬民族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通读全文,史诗具有较高的思想内涵,独具艺术魅力,在国内外文坛中深受欢迎。
目前,针对《江格尔》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修辞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原因在于《江格尔》具有明显的隐喻特征,这一修辞手法的使用能够深刻且生动地表现出叱咤风云的江格尔英雄人物形象,对全书思想层次的升华起到了促进作用。
本文参考色道尔吉翻译版本《江格尔》,对蒙古族民俗翻译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江格尔》小说背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1]。
“江格尔奇”与史诗《江格尔传》
江格尔奇 与史诗‘江格尔传“在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候,不少的民族还有像欧洲古代至中世纪的行吟诗人那样一些专门演唱史诗的民间艺人,以演唱本民族的史诗而著名㊂这并不使我们感到惊异,倒是一件令人感到庆幸和喜悦的事情,不过让人忧心的是这样的人毕竟不多了,能够演唱多部或全篇史诗的人更是越来越少了㊂新疆卫拉特蒙古人中,如今还有不少能演唱闻名世界的蒙古史诗‘江格尔传“的 江格尔奇 ㊂亲自参加了调查的新疆民研会特㊃贾木查同志说,他们‘江格尔传“工作组于1980年到1981年两年的时间里,在新疆博尔塔拉㊁巴音郭楞两个自治州和塔城㊁阿尔泰㊁哈密等蒙古族聚居的各县的公社㊁牧场进行调查,走访了90名大小 江格尔奇 ㊂由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副主席巴岱同志亲自主持这一工作,三年来在抢救和调查研究史诗‘江格尔传“中取得了重要成果㊂1982年8月16日,我参加了自治区举行的英雄史诗‘江格尔传“学术讨论会,这是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史诗讨论会㊂在会议期间,还听了几位 江格尔奇 的演唱㊂遗憾的是我不懂蒙语㊂虽然由于语言的隔阂,使我被关在这一伟大史诗的门833贾芝集外,不能直接分享蒙古族群众听演唱‘江格尔传“的欢乐,但是我从他们极富感情的演唱以及部分汉译作品㊁论述以及国外有关论著的译文中也了解和体味到这一尚未看到全貌的英雄史诗的一些动人内容,看到了它所描述的古代蒙古族人民所赞美的原始共产主义理想王国和部落征战的历史画幅㊂史诗中的部落联盟首领江格尔,经过不断的征战讨伐,继承父业,聚众一方,建立了一个有名的 宝木巴 ,即神圣不可侵犯的 北方天堂 ㊂据说那里冬夏如春,人人平等,不分贫富,人们也都活得像25岁那样年轻㊂这样的 天堂 ,世界上当然是不会有的,它不过是蒙古族人民从氏族社会解体㊁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对于原始共产主义的怀念和加以理想化的产物㊂史诗‘江格尔传“所描绘的江格尔和 宝木巴 的众英雄们,不断征服附近部落的侵袭掠夺,把战争中掳掠的人打上 宝木巴 的烙印,巩固和扩大其政权,捍卫所属境内臣民的利益㊂人们把勇敢捍卫人民群众利益,反对外来侵犯的部落联盟首领看作民族英雄, 宝木巴 也越来越升为崇高的理想王国㊂这正是古代蒙古族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历史画卷㊂忠心耿耿,捍卫 宝木巴 ,宁死不屈的江格尔和洪古尔及其他众英雄,长年烈马奔腾,所向无敌,他们正是恩格斯所说的英雄时代中的第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㊂他们的部落联盟实行军事民主制,敢于公开批评自己的领袖,又很讲团结,讲求信义,勇于反抗外来侵略和内部的邪恶势力㊂在强敌面前,只有前进,没有后退,连座下的骏马也没有不能攀登的顶峰㊂他们既具有英雄时代部落首领的一般特征,也反映了长期在草原上过游牧生活的蒙古族人民的强悍性格㊂我读了‘江格尔传“第十一章‘西拉㊃胡鲁库败北记“①深受感动㊂江格尔独自离开众英雄,不辞而别,以致使他们的 宝木巴 遭到西拉㊃胡鲁库的洗劫㊂忠诚的结拜兄弟洪古尔及众英雄们与敌人奋战,但是洪古尔也不免陷入地牢,受到千刀万剐的刑罚㊂江格尔到辽远的地方与一个可汗的漂亮的女儿结为情侣,生了一个英雄儿子叫少布西古尔㊂最后,是这个年幼的少布西古尔以过人的本领消灭了敌人西拉㊃胡鲁库㊂江格尔在地狱中找到了洪古尔,他们一起回到了一度失去的 宝木巴 ㊂史诗中描写的抢夺美女,为一个美女而兴起战争,反映了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对偶婚向个体婚过渡的遗迹,是英雄史诗的特有内容之一㊂在江格尔的群英殿堂中显得无比温顺纯洁的江格尔夫人阿盖,竟像光明本身一样漂亮,而她又擅长音乐,能弹奏出美妙的动人乐章㊂永远像十六岁的少女般的阿盖,江格尔的美丽的妇人,她拿出一张古老的金琴㊂这张金琴有八千根弦和八十二个弦码,阿盖的洁白纤细的十指轻拢琴弦,她在低音的七弦上弹出著名的古老乐章㊂明山的主人,白发的额尔赫图克的儿子明彦,和着金琴的旋律拉起马头琴,琴音和谐,优美动听㊂933 江格尔奇 与史诗‘江格尔传“ ①‘西拉㊃胡鲁库败北记“,色道尔吉㊁奥其译自十三章蒙文本,见色道尔吉㊁梁一儒㊁赵永铣‘蒙古族历代文学作品选“,内蒙古人民文学出版社㊂。
功能对等理论下《江格尔》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功能对等理论下《江格尔》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江格尔》是蒙古族作家图尔荪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主人公江格尔的漂泊人生,展现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
该作品在国内外文学界广受赞誉,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然而,在其翻译过程中,涉及到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如语言差异、归纳理念的不同等,对译者提出了挑战。
因此,对《江格尔》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突破文化壁垒,增强中西文化交流。
二、研究目的1.分析《江格尔》中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2.探究功能对等理论在《江格尔》的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3.研究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提升翻译质量。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对《江格尔》中文化意象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语言、思想、价值观等方面,以揭示文化差异的本质。
2.应用功能对等理论,对相关文化意象进行比较,研究译者应如何进行转换。
3.通过阅读中西方文化翻译理论、实际案例分析等方法,总结出适用于《江格尔》的文化意象翻译方法。
四、研究意义1.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拓宽了国内外文学研究的视角。
2.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应用于文化意象翻译的可行性,为翻译领域探索出一条新的翻译思路。
3.提高翻译评价标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有助于提升翻译质量。
五、预期成果1.文章将分析《江格尔》中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并从中提取文化意象。
2.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翻译,分析翻译中文化意象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对不同翻译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估。
3.总结出适用于《江格尔》的文化意象翻译方法,进而提高其翻译质量。
六、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研究中西文化差异。
第二阶段:对《江格尔》中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进行分析。
第三阶段:应用功能对等理论,研究翻译中文化意象的方法,并总结出可行的方法。
第四阶段:将总结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翻译中,并将翻译文本与原文进行比较和评估。
第五阶段:撰写研究成果,并进行适当的修改与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的套话研究作者:李海来源:《知识文库》2018年第19期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同《荷马史诗》一样,都是由零散的口头传说等内容发展而来,经过了民间演唱艺人长时间的整理创作。
虽然《江格尔》的形成过程无法得到详细的考证,但是它的内容我们却能够详细的获知。
《江格尔》中关于其他形象的描述包含着随处可见的模式,表现了对异族形象的特定认识,从语用学的角度看《江格尔》中的套话可以从其他的角度客观的认识其他形象。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是一组英雄史诗,同时是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之一,与其他国家的史诗相比也毫不逊色。
它首先在伏尔加河流域被发现,贝尔格曼发表的关于《江格尔》的论文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江格尔》中蕴含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和语言风俗的能够内容,研究《江格尔》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现在初具规模的关于《江格尔》的研究已经比较系统,包括主角江格尔和勇士等英雄的事迹,还有以残暴可汗、凶猛勇士、凶狠岳父还有妖魔鬼怪的形象使整个史诗生动非凡。
在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往往通过对他者形象的塑造来构建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这种异族形象就是与自我民族身份不同的他人,想要客观公正地看待进入本民族形象系统的异族形象,关于蒙古族史诗中对于形象描写产生作用的套话研究必须得到重视。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同时也是叙事诗,在记录人类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史诗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等方式融入了大量传说、故事和谣谚等内容,一部民族的史诗就是丰富的文化宝库,《江格尔》用文字的形式将民族的文学记载,史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不断地发展中,从文献和其他形式中也能得到考证。
世界范围内探索,史诗并不是屈指可数的文学类型,公元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史诗的身影,中世纪的欧洲更是拥有大量的史诗作品。
套话最基础的意思是指陈规旧套,是人们在看待一个事物时在认识中已经定义了的观念。
《江格尔》这个历史史诗中的套话是作为承载他者形象的内容存在,是对于一个民族和人群集体知识的概述,通过这种固定模式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描述其他对象。
可以说,每一个民族对不同于本民族的其他人群的形象认知都有一整套固定的套话。
《江格尔》中关于形象的描写有不少情节,其他民族的残暴可汗往往是一个大国的君主,有极强的军事力量和很多的勇士为他服务,他征服领地获得了很多的奴隶。
虽然史诗中的描述存在夸张的地方,但也反映出现实世界中蒙古族先民对其他民族的看法。
他们不仅作为统治者存在,还是对其他民族的侵略者,有着破坏生活、残害百姓的行为。
通过对异族混战造成的掠夺揭露,反映出江格爾的伟大和其他民族屠杀的真面目。
史诗中出现的异族勇士形象,一部分是向江格尔提出挑战,另一部分是助纣为虐的。
从这些勇士的出现中,虽然他们帮助残暴的异族可汗征战,但也是忠心勇敢的代表,不仅有着不好的形象,也是蒙古族勇士高大勇猛的象征。
对于勇士的岳父,有的是制造各种困难为难勇士,有的是在回乡途中伤害勇士。
但是史诗后半部分出现的岳父也会和勇士进行联合抵御敌人、巩固势力。
我们不能简单的概括出来他们是好是坏,只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借助这样的方式能够看到小汗国的联盟。
《江格尔》中,妖魔鬼怪一般有两种,蟒古思往往是敌对方民族的可汗象征,诗中还提到了他的多头,在他的身上映射出萨满教的思想。
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文学创作者的自觉意识和文化意识也不断强烈,民族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构建本民族认同的想法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史诗的创作,并在史诗中通过他者异族形象的塑造来产生民族认同,在描绘异族形象时《江格尔》中采用了很多套话。
也就是人们想要完成自我认识的过程,必须通过其他形象的对照才能够实现,常见的就是贬低或者妖魔化其他形象,来提升本民族形象。
民族史诗的传播过程中,口传是史诗发展的重要方式,在词语组合的表演中实现序列组合。
创作者和传播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体化的,观察《江格尔》的诗章,很容易的就会发现这里有许多反复出现的短语和句子,这些不断重复出现的类似的词汇加上句法,使诗章的套话核心成分被分辨出来,这些套话又不同于简单的话语重复,表现的是对形象的自我认知。
这样的诗歌语言是由词语和句子组成,从语用学的角度,这些内容充满着古老和生涩的词语,有的甚至反复重叠,很难读懂。
不过我们所要探究的是这些语言怎样通过包含套话的元素形成诗歌篇章文本本身的。
观察着《江格尔》的诗歌内容,固定的词组是最小的结构元素,不同于其他文本的单个词或者短语,这些词组不仅结构稳定,不能拆分,还具有一定的套词系统。
词语和句子的套话,使我们进行分析的对象,只要看过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的人,简单地能够看到这里遍布的重复语句,还有一些人将这个拿出来作为蒙古族史诗的特征,这些形形色色的史诗套话在审美上甚至具有美学的价值。
比如说勇士在说话时的誓词、形容人物的词语、形容人样貌的话语等。
无论是在《江格尔》中,还是其他的史诗传统中,都有着被我们称作套话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现象,一些特殊的修饰话语充分展现了史诗套话的系统化使用特点。
最常见的套话形式是与人物出场紧密相关的词语,这些词组是用来表现人物的某些特征,在史诗的传播中,想要引出表达人物,就会用这样的表述。
如:英名盖世的诺谚江格尔/残暴的希拉·蟒古思可汗/阿萨尔·乌兰·洪古尔/铁臂的萨布尔/凶暴的哈尔·萨纳拉/阿拉谭策吉大叔/阿盖·莎卜达拉·格日勒哈敦[夫人]/。
上述这段文字,就是由几个词汇组成,在其他的文本中,不仅是主要表现的人物,就是次要的人物也采取这种引出方式,不会因为只是偶然出现的一次就不加修饰性词语。
这些人名也不仅仅作为姓名单元出现,其中还包含着某种与形象相关的内容,将许多事物都进行了具象化。
比如说,希拉·蟒古思代表着黄色的恶魔,哈尔·萨纳拉是黑心肠,格日勒哈敦代表着光芒四射的夫人,还有像乌兰·洪古尔是红色的惹人喜爱的人。
这些话语用固定的人名表达具象性的基本特征。
在《江格尔》史诗中,比较常见的有五个固定模式的姓名。
在提起一个人物时,加上修饰性的词语占据了大概一句话的篇幅,这在演唱史诗《江格尔》时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模式。
可以清晰的看出来,这种成套的人名,出现频率是比较高的,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这种高频词汇才与动词结合成完整的意思。
洪古尔在出现时,从文本样例上也能鲜明地体现,如:伟大的力量拥有着的/阿萨尔·乌兰·洪古尔。
又如:眨眼的刹那之间/就会十三变化的/灵魂不在身体上的/伟大的力量拥有着的/阿萨尔·乌兰·洪古尔。
它不是一时兴起的编排,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存在。
还有像萨布尔的描写:人们中的鹰隼/铁臂的萨布尔。
除此之外如出现哈尔·萨纳拉时,文中这样进行描写:布林嘎尔的儿子/暴烈的哈尔·萨纳拉。
或者是:灰杂色乘骑有的/布林嘎尔的儿子/暴烈的哈尔·萨纳拉。
熟悉《江格尔》内容的人们还会发现,诗中提起阿拉谭策吉时,常常带有的内容是:未来的九十九年/预测着就知道/过去的九十九年/追忆着就知道。
这四句诗歌是称颂阿拉谭策吉的聪慧的。
与之前分析相似的句子,还有像形容勇士的时候:横切的时候/变成红石头/竖切的时候/变成白石头的/阿利雅·双胡尔英雄。
这些对仗工整的用词,一定有着久远的传统,在《江格尔》中多次使用这种固定模式,被传唱者牢牢地记住并使用。
像这种已经定型,被得心应手的随时使用,具有某种通用意思的,可以用来表现某一类型或群体的特性的模式,就是套话。
《江格尔》中只要是描写年轻力壮的勇士就会用“强壮威武的勇士/儿郎”这样的定型话语来表述,很少食用其他的方式描绘。
长篇民族史诗在形成到定型的漫长时间里,不仅直接应用中小型史诗的形式内容,还吸收了其他口头文学素材的元素,其中对《江格尔》的人物结构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英雄和神话传说。
江格尔还有他的名位萨布尔的雄狮勇士是孤儿,年仅三岁的江格尔就跨上骏马征服了蟒古思和舒姆那斯妖精等,当他七岁时,已经成为宝木巴国的可汗被世人称赞。
塑造江格尔形象的时候必须提到其他民族的形象和传说,像举山大力士、神箭手、黄铜嘴黄羊腿的妖婆,还有英雄玛纳斯和阿勒普玛纳什等具有神力和庞大身躯等特征的形象,此外,还能看见柯尔克孜以及卡拉卡勒帕克等民族的身影,在描写这些形象时都能看见套话的运用,不过有时会有区别的混乱。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与传统,在审美活动中都会展现出来,蒙古族在世代相传中一直有着英雄崇拜的思想,在特定的文化历史氛围中,蒙古族对理想的英雄定义为勇敢、朴实、豁达。
美好而伟大的事业、完美的结局是英雄的最终归宿,经过形象的对比,与异族可汗不同的江格尔成为蒙古族心中的理想英雄。
我们要承认,这些千锤百炼的固定模式,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多种美感,以次回合单句组成的模式,在整个史诗中占据着很大的优势,为了达到韵律上的合拍、句子长度要求的适合,常常是套话代替了其他语言。
通过前两部分的解析,现在我们对套话的表现形态有了相对清楚的了解,作为特定的表现单元,它由固定的形式和话语组合而成。
它由以歌手为代表的传播群体传承下来,多次重复出现在诗歌文本之中。
一个词语或者是词组,无论多么广泛的使用也不能称作是固定的模式套话,在特定的传播方式上,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句子组合方式,这些方案很可能被频繁的使用形成惯例,最终被固定下来成为套话的固定模式。
通过套话的方式创造出众多英雄形象和异族形象,在对比中蒙古族英雄江格尔及他手下的勇士的高大形象得到彰显,其实异族形象的残暴和邪恶背后也有著高大的勇敢形象和美好的地方。
在套话的固定模式背后,不仅要看到蒙古族英雄形象如何优秀,还要客观公正地看待他者形象,真正的民族认同对本族形象的探索不是没有原则的,对待他族形象也不是全盘否定的,《江格尔》中构建的形象不是封闭、粗浅的,在对比中我们要饱有公正性,在多民族共存的背景下讨论《江格尔》中套话所带来的多种形象。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大量的使用历史悠久的话语套式,这在其他民族的史诗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以韵律的形式歌颂部族的英雄或者描写异族的人物形象,总是采用着具有相似性的手段和话语套式。
令人遗憾的是,以往这些广泛存在于《江格尔》中的现象没有得到学者们太多的关注,深入的研究探讨也没有开展。
因此,对样例进行取样分析,从套话的使用程度、范围和使用方法进行探究,做出基本的评估十分有必要。
(作者单位:集宁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