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时练习地球的圈层结构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9: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地下大约2 900 km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0,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示意图。
据图完成下面三题。
3.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B.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C.④和③在①处时波速明显下降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4.①上下两侧圈层的名称分别为( )A.地幔和地壳B.岩石圈和地壳C.地幔和地核D.地壳和地幔5.从地壳到地心( )A.压力越来越大B.温度越来越低C.密度越来越小D.波速越来越快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下面两题。
6.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7.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层的温度很低,压力和密度都较小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8.b圈层的主体是( )A.河流B.湖泊C.冰川D.海洋9.a、b、c、d四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 )A.dB.bC.aD.c10.岩石圈的下界在( )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软流层上界D.下地幔上界11.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适当位置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的圈层名称。
(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 ,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
(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和;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之中;生物圈占有圈的底部、圈的全部和圈的上部。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1.4地球的圈层结构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基础过关】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B.温度的垂直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温度的变化答案 A解析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A解析由于原油主要为液态物质,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在其中传播时波速变慢。
3.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B.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C.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D.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答案 D解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构成岩石圈,可见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
4.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地壳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相互关系。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一部分(软流层以上),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外部圈层构造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6.B圈层是一个()A.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连续、有规则的圈层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7.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 5.D 6.B7.D解析按距离地球表层由远到近,地球外部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1.4地球的圈层结构
1.4地球的圈层结构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答题规范训嫌学习建果评诂【基础过关】1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答案A解析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解析由于原油主要为液态物质,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在其中传播时波速变慢。
3.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B .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C.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D .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答案D解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构成岩石圈,可见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
A.岩石圈、地幔、地壳B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 .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地壳答案DA .① 答案AD .④)B .温度的垂直变化D .物质温度的变化4.下图中的大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相互关系。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一部分(软流层以上),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 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外部圈层构造示意图,解析 按距离地球表层由远到近,地球外部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 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
结合图示A 、B 、C 及与大气圈的位置可判断 A 为生物圈, B 为水圈, C 为岩石圈;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 的循环运动中, 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由于生物圈是生命存在的主 要场所,故可称之为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能力提升】8.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 .纵波传播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 C.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相同 D .地震时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答案 D解析 当地震发生时, 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 产生弹性振动, 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名师精编课时练)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基础训练限时(15分钟)1.地球内部厚度最大的圈层是A.地壳 B.地幔 C.岩石圈 D.地核【解析】地核的范围由地下2900千米到地心,厚度最大【答案】D2.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解析】地壳和岩石圈都是有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的厚度。
【答案】A3.地壳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圈层是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解析】地震波过莫霍面时加速,过古登堡面时减速,故地幔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B4.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薄的是A.青藏高原 B.死海 C.马里亚那海沟 D.贝加尔湖【解析】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答案】C5.水圈是地球的外部圈层中A.最活跃的圈层 B.质量最小的圈层 C.最厚的圈层 D.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解析】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生物圈,质量最小和最厚的圈层是大气圈。
【答案】D6.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
【答案】B7.有人说:“地球像一只煮得半熟的鸡蛋”。
请根据这句话,结合鸡蛋的形态结构,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与物质组成。
蛋壳代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_______,其物质状态为_____态;蛋白代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_______,由于“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__ __ 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鸡蛋壳合起来就代表_____;蛋黄为_____,物质状态为______态【解析】半熟的鸡蛋意味蛋黄为液态。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地球的圈层结构
(6)地球的圈层结构1、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表示( )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2.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图中( )A.①的顶部B.②的全部C.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D.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2、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
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2.当前科学家仍主要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对地球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其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A.B.C.D.3、2018年11月26曰7时57分,在台湾海峡海域(北纬23.28度,东经118.60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读地震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次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可知震源位于(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2.地震震中区人们会感觉到( )A.只上下颠簸,不左右摇晃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C.只左右摇晃,不上下颠簸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4、下图示意我国大陆部分的地壳等厚度线。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我国大陆部分的地壳厚度表述准确的是( )A.变化趋势大体为由西向东逐渐增大B.海南岛的地壳厚度大于台湾岛C.我国大陆地壳厚度在地球大陆地壳厚度平均值以上D.黄河流域地壳厚度的变化大于长江流域2.关于a、b两地表述可能正确的是( )①a地地处四川盆地,地壳厚度约41千米②a地地处横断山地,地壳厚度约45千米③b地地处江汉平原,地壳厚度约37千米④b地地处大别山,地壳厚度约39千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5、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时分层作业六地球的圈层结构(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
据图完成1~3题。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B.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地幔和地壳B.岩石圈和地壳C.地幔和地核D.地壳和地幔3.从地壳到地心 ( )A.压力越来越大B.温度越来越低C.密度越来越小D.波速越来越快【解析】1选B,2选D,3选A。
第1题,从图中看出,③是横波能通过固体传播,④是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和纵波在①处速度加快,在②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第2题,①是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第3题,从地壳到地心,压力越来越大;波速先变大后变小,其中横波传递到古登堡界面完全消失;内核的密度较大。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地壳B.②为岩石圈C.③为软流层D.④为下地幔5.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由岩石组成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小C.③圈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解析】4选C,5选C。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弄清各序号代表的圈层是解题的关键。
由图可知,①为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②为地壳,其厚度陆地比海洋厚;③为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④为外核,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所以不是固态物质。
地球的圈层结构还包括其外部圈层。
据此完成6、7题。
6.读地球外部圈层构成图,其中B代表( )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岩石圈7.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水圈B.生物圈C.地幔D.大气圈【解析】6选B,7选C。
第6题,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13:1 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本册知识点总结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2016·广西贵港高一月考)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1~2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熔融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
据专家测量,我国浅层地表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
据此回答3~4题。
3.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软流层B.地幔C.地壳D.地核4.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下图为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分析其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6.上图中的X处即为()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处D.内核与外核交界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序号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
观察照片,回答9~10题。
9.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10.图中瀑布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11~12题。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册:1.4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基础自测]图L1-4-1是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
读图完成第1题。
图L1-4-11.下列说法正确是()A.纵波传播到距地表2900千米左右深度时完全消失B.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距地表17千米左右深度时同时减慢D.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的快2.图L1-4-2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图L1-4-2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3.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厚度最大的圈层是地幔,厚度最小的圈层是地壳B.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软流层以上)C.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4.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研究者在图L1-4-3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A B C D图L1-4-3假如某宇航员准备坐宇宙飞船去太空遨游,可该宇航员的宇宙飞船坏了,他要穿越地心,到星球的另一面去寻找新的飞船(假设他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据此回答5~6 题。
5.在该宇航员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D.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6.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A.岩石圈B.生物圈C.水圈D.大气圈[能力提升]图L1-4-4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局部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L1-4-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C.②是软流层D.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8.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C .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D .内、外核之间读下面的两幅图(图L1-4-5),回答9~10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构造练习题带答案1.地球的内部构造能够形象地比作鸡蛋,也能够分为三层,地球的最外层是最薄的 ________________,中间一层是 ________________,最里层是 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地球的内部构造能够分为三层,由外向里挨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把它形象地比做鸡蛋是由于,它的薄厚也像鸡蛋同样,蛋皮最薄、蛋清其次、蛋黄最厚。
地球内部三层也由外向里挨次增厚。
答案:地壳地幔地核2.依据水储蓄空间,地球上最多的水体是水体是 ________________ ,这些淡____________,最多的淡水约有 2/3 储蓄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地域。
思路分析: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大海,其面积约占全世界面积的71%,所以地球上水以咸水为主,此中淡水仅占全世界总水量的3%,这些淡水中有 2/3 储蓄在南极和北极的巨大冰川中。
答案:大海水冰川水南极北极3.读地球外面圈层图(图 1-4-1),图中代表大气圈的是________________;地球外部圈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图 1-4- 地球外面圈层图思路分析:从地球的外面到内部能够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六个圈层,此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为外面圈层,在图中 A 为大气圈, B 为生物圈, C 为水圈。
答案:AABC4.以下对于岩石圈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岩石圈指地壳部分②岩石圈是地壳加地幔③软流层之上部分为岩石圈④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同为岩石圈A. 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思路分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主假如对岩石圈观点的理解。
岩石圈指软流层之上的部分,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所以也能够说岩石圈是地壳加上地幔的顶部。
答案: D10 分钟训练(加强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科学家在区分固体地球为三个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时,主要的依据是 ( )A. 地震波流传速度的变化B.科学家向地下打深井而获得的样本成分C.厄尔尼诺现象D.地球上高大山脉的岩层构造思路分析:地震波在不一样的介质中流传的速度不一样;地震波经过不一样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1: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韩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利用地震波在伊拉克北部的Hawler油盆发现一座新油田。
经试开采,油井每天的石油产量为1万桶。
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B.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横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D.纵波、横波波速均随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2.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底储有石油的是()A.①B.②C.③D.④3.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答案』 1.D 2.A 3.A『解析』第1题,纵波与横波相比较,纵波速度快,能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二者相同的是纵波、横波波速均随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
第2题,地震波中的横波只在固态物质中传播,遇到液态物质会消失,石油是液态物质,利用这一特点判断①图符合。
第3题,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地壳厚薄不均,大陆地壳比海洋地壳厚,大陆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四地中喜马拉雅山地壳最厚,地震波传播时间最长。
读“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4~6题。
4.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5.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圈层的要素是()A.瀑布B.岩石C.树木花草D.大气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答案』 4.B 5.C 6.B『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
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地球的圈层结构层属于地幔5.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A.喜马拉雅山B.死海C.四川盆地D.太平洋【答案】3.B 4.C 5.D读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地球不同圈层结构),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圈层属于内部圈层B.②圈层密度最大C.②③圈层属于外部圈层D.③圈层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氧7.铺路、建楼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A.①B.②C.③D.①②③【答案】6.C 7.A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读图回答下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B.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答案】8.A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9—10题。
9.图中A.N处地壳厚度比周边地区大,地形为山地B.N处地壳厚度比周边地区小,地形为盆地C.M处地壳厚度比周边地区大,地形为盆地D.M处地壳厚度比周边地区小,地形为山地10.下列关于地壳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厚度比地幔厚度略小B.地壳厚度地区差异较小C.大洋地壳平均厚度较大陆小D.高原地壳平均厚度比平原小【答案】9.A 10.C二、非选择题11.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__________部分地壳比较厚,__________部分地壳比较薄。
(3)①②③密度由小到大为__________。
11.【答案】(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2)大陆大洋(3)①<②<③12.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岩石圈包括图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填字母)(2)若E+F=K,则K的名称为________。
(3)指出K圈层和G圈层的名称,并分析说明K圈层和G 圈层的物质状态,并说明判断依据。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2: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有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8米,该地已经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
据此完成1~2题。
1.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裂缝中的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地球内部的( )A.地幔B.地核C.地壳D.岩石圈2.裂缝从1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可能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 )A.岩石圈B.大气圈C.生物圈D.水圈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
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地震波的研究。
图甲为地球内部圈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图甲图乙3.若图甲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 A.外核、内核、地核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C.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D.地壳、地幔、地核4.图乙中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A.5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400千米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
5.有关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6.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③位于软流层以上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7.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问题。
(1)图中地震波E是___________,F是___________。
(2)图中分界面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3)图中圈层C是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H是____________。
(4)简述E波在地下2 900千米的地方突然消失的原因。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时作业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B.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C.地壳是指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由液态物质组成D.地核是指莫霍界面以下的部分,呈熔融状态答案:B解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地震波而获得的信息;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地壳是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地核是指古登堡界面以下的部分,外核可能为液态或呈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
2.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盆地B.平原C.海洋D.大陆架答案:C解析:海洋是地壳最薄的地方。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4.图中的X处即为()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答案:3.B 4.B解析:第3题,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也可通过。
第4题,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读下图,完成5~7题。
5.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6.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答案:5.C 6.B7.B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读图,回答8~9题。
8.组成图中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9.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8.D9.A解析:第8题,组成山体岩石的矿物为岩浆冷凝形成,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在不同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测地球内部结构。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波速变化处,说明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B.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
C.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软流层之下只有纵波
D.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速度大于纵波
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A.划分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莫霍界面位于地幔与外核之间,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
D.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
解析:第1题,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有很大差别,根据地震波的速度变化就可以推断所经过的不同物质,波速发生明显变化,就说明上下层次物质组成有很大差异。
第2题,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核部分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答案:1.A 2.D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3~4题。
3.该地的莫霍界面大约位于()
A.5千米处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D.2900千米处
4.该地可能位于()
A.40°N,116°E B.30°N,90°E
C.南极点D.经度180°,纬度0°
解析:第3题,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来看,在5千米处发生明显变化,可以推知,此处为莫霍界面。
第4题,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此处的地壳厚度仅为5千米,可以推知该点应该在海洋上。
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3.A 4.D
5.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解析:选A。
海拔越高的地区地壳越厚,地震波从莫霍界面传到地面需要的时间越长。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7.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
B.在⑤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
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解析:第6题,①圈层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②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③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④为外核,为液态物质。
第7题,⑤圈层是内核,受外核为液态物质的影响,横波无法到达⑤圈层。
答案:6.C7.B
观察图片,回答8~10题。
8.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B.3个
C.4个D.5个
9.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瀑布B.岩石
C.树木花草D.大气
1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解析:第8题,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第9题,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
第10题,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
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答案:8.C9.C10.B
11.
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壳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解析:选D。
解答该题关键是明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而地幔属于地球内部的一个圈层。
12.下列关于水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的一个圈层
B.是一个不连续存在于地球表面的圈层
C.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D.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及海洋水组成
解析:选C。
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按分布包括陆地水、大气水和海洋水,按水体形态包括液态水、固态水和汽态水。
1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说明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米
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选D。
根据“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这一定义,再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如鱼生长在水中、蚯蚓生长在土壤中、生物都需要呼吸大气等,可推导出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地球的生态系统包括地壳(或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生物圈的存在才进一步紧密联系了其他三个圈层之间的物质、能量循环,所以说生物圈是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二、综合题
14.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测得的地震震级为8.3级,E测得的地震震级为________级。
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地下两个不连续面,即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界面和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古登堡界面。
第(2)题,主要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点,从A至B只经过地壳,从A至E,经过地壳和地幔,纵波在地壳和地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第(3)题,地核的外核
为液体,横波不能通过。
答案:(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2)8.3E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
(3)如图(过A点作地核外缘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15.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在渤海湾黄河口凹陷发现一个新的油气田,标志着我国在这一区域的勘探再获新的进展。
该新油气田的成功发现,进一步展示了黄河口凹陷的勘探潜力,对渤海湾产储量规模的稳步提升发挥了重大作用。
材料2: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不连续面(界面)。
(2)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3)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
(4)黄河口凹陷油气勘察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_______波。
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有储油构造的是()
解析:第(1)题,地球内部圈层主要是依据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不同层次的传播速度不同而划分的。
两个不连续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把地球内部分成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第(2)题.两个不连续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第(3)题,地壳圈层在陆地上比较厚,海洋上比较薄。
第(4)题,地震波中的横波只能在固态介质中传播,而纵波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介质中均可传播,所以,遇到含油层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为横波。
答案:(1)地震波
(2)(如下图)
(3)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较厚,平均达33千米,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地壳更厚,可达60~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只有7千米,各大洋的平均厚度也不相同。
(4)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