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光学实验论文
组合式免跟踪聚光光学系统设计
第48卷第3期Vol.48No.3红外与激光工程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2019年3月Mar.2019Design of combined non-tracking concentrated optical systemRu Zhanqiang,Song Helun,Wu Fei,Song Shengxing,Zhu Yu,Yin Zhizhen,Zhang Yaohui(System Integration&IC Design Division,Suzhou Institute of Nano-tech and Nano-bio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uzhou215123,China)Abstract:A combined non-tracking concentrated optical(CNTCO)system composed of line Fresnel lens(LFL),reflection-type secondary optical element(R-SOE)an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prism(TIRP) was proposed due to the high failure rate and high cost of the automatic solar tracking system.Moreover,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method of each component were discussed.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was optimized and simulated in optical design software Zemax.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reaches up to24.1%,an18.7%increasement compared with a combined system consisted of LFL and R-SOE(FRS),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pitch angle is up to16°. The non-tracking concentrated photovoltaic module based on CNTCO system was integrated and preliminarily tested.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hotoelectric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the module could be optimized up to19.6%on non-tracking condition,even still up to5.9%after4hours.Key words:optical design;non-tracking concentrated optical system;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line Fresnel lens;secondary optical elementCLC number:0435Document code:A DOI:10.3788/IRLA201948.0318002组合式免跟踪聚光光学系统设计茹占强,宋贺伦,吴菲,宋盛星,朱煜,殷志珍,张耀辉(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系统集成与IC设计研究部,江苏苏州215123)摘要:针对当前聚光光伏系统中自动跟踪系统故障率高及跟踪成本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由线聚焦菲涅耳透镜、反射式二次聚光器和全反射棱锥组成的组合式免跟踪聚光光学系统,论述了各组成元件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
实验论文——望远镜和显微镜组装和放大率的测定
望远镜和显微镜组装和放大率的测定摘要:本论文主要从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组装,以及其放大率的测量方向作探究。
本实验开始讲了显微镜,开普勒望远镜以及伽利略望远镜的原理,随后陈述了实验的过程,分析了实验理论中的缺陷,并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 望远镜,显微镜,凸透镜,凹透镜,放大倍数。
引言: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最常用的助视仪器常被组合在其他的仪器中使用。
因此,了解并掌握它们的结构原理和调节方法,了解并掌握其放大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透镜成像规律,也有助于正确使用其他光学仪器。
毋庸置疑,前人已经对这些仪器研究得十分出色了,他们创造了一系列的测量仪器放大率的方法,并对其不断改进。
但是,现在测量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放大率仍然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于是,我们做了这个实验并做出了一定的改进。
【实验原理】1、望远镜构造及其放大原理望远镜通常是由两个共轴光学系统组成,我们把它简化为两个凸透镜,其中长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物镜,短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目镜。
图1所示为开普勒望远镜的光路示意图,图中L 0为物镜,Le 为目镜。
远处物体经物镜后在物镜的像方焦距上成一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决定于物镜焦距及物体与物镜间的距离,此像一般是缩小的,近乎位于目镜的物方焦平面上,经目镜放大后成一虚像于观察者眼睛的明视距离与无穷远之间。
物镜的作用是将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经会聚后在目镜物方焦平面上生成一倒立的实像,而目镜起一放大镜作用,把其物方焦平面上的倒立实像再放大成一虚像,供人眼观察。
用望远镜观察不同位置的物体时,只需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相对位置,使物镜成的实像落在目镜物方焦平面上,这就是望远镜的“调焦”。
图1 图2望远镜可分为两类:若物镜和目镜的像方焦距均为正(既两个都为会聚透镜),则为开普勒望远镜,此系统成倒立的像;若物镜的像方焦距为正(会聚透镜),目镜的像方焦距为负(发散透镜),则为伽利略望远镜,此系统成正立的像。
望远镜主要是帮助人们观察远处的目标,它的作用在于增大被观测物体对人眼的张角,起着视角放大的作用。
衍射光学元件组合的效果
衍射光学元件组合的效果深入研究的话,会发现衍射光学元件有许多很有意思的特点,例如衍射光学元件是可以组合的,两个DOE组合之后可以同时得到两个DOE的输出效果的结合,例如平顶光束整形器和分束器搭配使用,输出的光斑就是按分束排布的平顶光斑。
根据这个原理,很多DOE 元件都是可以相互搭配使用的,在这中间,分束器由于不会改变入射光束的尺寸、波前和相位,最容易和其它DOE元件组合。
DOE组合方案的优点:1. 紧凑度高,两个DOE可以贴到一块,装配简单2. 可以根据工作距离、要求的光斑效果反推DOE的选型和搭配3. 组合选择多,分束器几乎可以和任何其他DOE进行组合DOE组合可以生成一些有趣的模式,下面以几个实力来说明衍射光学元件DOE组合的效果。
案例一:顶光整形器+ 1x2分束器(Top-Hat + Multi-Spot 1x2)平顶光束整形器能把入射高斯光转换成能量均匀分布,边缘陡峭的平顶光斑。
而分束器的作用是把单个入射激光分成多束激光,且每束激光都有原始光束的特性。
当把平顶光束整形器和分束器结合组成一个DOE组合后,就可以输出两个平顶光斑,每个平顶光斑的中心都在仅适用分束器输出光斑的中心上,而每个平顶光斑的形状和能量分布和仅适用光束整形器时完全相同。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实现平顶光输出光斑的任意一维排布或二维排布,实现平顶光斑的多点同时加工。
案例二:螺旋相位板+ 3x3分束器(Vortex Lens + Multi-Spot 3x3)螺旋相位板(Vortex Lens)是得到相位连续变化的一种常用DOE元件。
其搭配3x3多点分束器的效果就是得到了按3x3排布的9个涡旋光。
这种“简单粗暴的”DOE组合方式,使用极低的成本就同时获得了多个螺旋相位片和激光器才能实现的效果,十分有益于在一些激光加工和科研实验的应用。
案例三:衍射轴锥镜+ 7x7分束器(Diffractive Axicon + Multi-Spot 7x7)衍射轴锥镜(Diffractive Axicon)的输出光斑是一个细圆环,服从贝塞尔强度分布。
光学实验论文 (戴茂松)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双棱镜干涉姓名:戴茂松学号:0908********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专业:物理学班级:2009级指导老师:孙卫真老师上课时间: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双棱镜干涉现象的研究——分波面法【摘要】:双棱镜实验是与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不同的另一种分波阵面干涉实验。
在双棱镜干涉现象的实验中,干涉条纹的条纹数与双棱镜到缝光源的距离有关,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双棱镜到缝光源的距离减小时,条纹数的数目也在减少。
【关键词】:干涉条纹、双棱镜、距离一、引言在历史上,光的干涉实验曾经是确定光具有波动性的判据,由于这类实验的历史功绩,以及这类实验提供了一种用极简单的仪器测量光的波长的方法,虽然精度不高,但从教学角度考虑,足以帮助学生认识光的波动性质,因而成为传统的物理实验项目。
二、实验原理双棱镜可看作是有两个折射棱角α 很小(小于1°)的直角棱镜底边相接而成。
借助于双棱镜可使从光源S 发出的光的波阵面沿两个不同方向传播。
相当于虚光源S 1及S 2发出的两束相干光。
在两束光交迭空间的任何位置上将有干涉发生,在该区域内可以接受并观察到干涉条纹。
双棱镜干涉条纹间距的计算方法,与扬氏双缝干涉的计算方法相同。
在图2中,若S 1和S 2发之间的距离为d ,S 至观察屏的距离为D (当用测微目镜代替屏进行观察时,则为S 至目镜的可动分划板间的距离),P o 为屏上与S 1及S 2等距离的点,在该点处两束光波的光程差也为零,因而两波相互加强而成零级的亮条纹。
在P o点的两边还排列着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二、干涉条纹的实验调节将点光源的波阵面分割为两部分,使之分别通过两个光具组,往反射、折射、或衍射反交迭加起来,在一定区域形成干涉。
由于波阵面上任一部分间可看作新光源,且同一波阵面的各个部分有相同的位相,所以被分离出来的部分波阵面可看作初相位相同的光源,不论点光源的位相改变的如何快,这些光源的初相位差事恒定的。
组合光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组合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组合光学元件(如透镜、棱镜、光栅等)的特性和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组合光学元件的成像规律和光学特性。
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组合光学是指利用多个光学元件(如透镜、棱镜、光栅等)组合起来实现特定光学功能的技术。
本实验主要研究以下几种组合光学元件的特性和应用:1. 透镜组合:利用透镜的组合实现成像、放大、缩小等功能。
2. 棱镜组合:利用棱镜的组合实现光的折射、反射、分光等功能。
3. 光栅组合:利用光栅的组合实现光的衍射、干涉等功能。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 光具座- 平行光管- 成像透镜- 棱镜- 光栅- 分光计- 滤光片- 待测样品2. 实验材料:- 白光光源- 红光光源- 绿光光源- 蓝光光源四、实验内容与方法1. 透镜组合实验:- 将平行光管产生的平行光照射到成像透镜上,观察成像情况。
- 改变成像透镜与平行光管之间的距离,观察成像大小和位置的变化。
- 利用成像透镜组合实现放大、缩小等功能。
2. 棱镜组合实验:- 将白光光源通过棱镜,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 将红光光源通过棱镜,观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 利用棱镜组合实现光的分光、偏振等功能。
3. 光栅组合实验:- 将白光光源通过光栅,观察光的衍射现象。
- 将红光光源通过光栅,观察光的干涉现象。
- 利用光栅组合实现光的衍射、干涉等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透镜组合实验:- 通过实验观察到,当成像透镜与平行光管之间的距离增大时,成像大小减小,位置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 通过实验验证了成像透镜的成像规律,即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2. 棱镜组合实验:- 通过实验观察到,白光通过棱镜后会发生色散,形成七色光带。
- 通过实验验证了棱镜的色散特性,即不同颜色的光在棱镜中折射角不同。
3. 光栅组合实验:- 通过实验观察到,白光通过光栅后会发生衍射,形成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
大学生光学论文
大学生光学论文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性质、传播规律以及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光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通信、光电子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大学生,撰写一篇光学领域的论文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重大的任务。
引言光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科,它贯穿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应用领域。
光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光的发射、传播、吸收、散射、折射等基本现象,以及光的波动性、粒子性、干涉、衍射等高级理论。
大学生光学论文的撰写不仅需要对光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高的写作水平。
光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本节介绍光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首先,介绍近年来在光学器件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光纤通信技术中的高速光调制器、光放大器等。
其次,介绍在光学成像领域的进展,包括超分辨率显微镜、全息成像等。
最后,对几种新兴光学技术,如光热转换、光传感等进行介绍。
光学应用的前景与挑战本节主要探讨光学应用的前景与挑战。
随着光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通信领域,光纤通信已成为国际间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但仍然面临着传输距离、功率损耗等方面的挑战。
在生物医学领域,光学成像技术的应用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但在图像清晰度、深度成像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
光学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本节从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在实验设计方面,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与光学相关的实验项目,如干涉实验、衍射实验等,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在结果分析方面,我们可以从实验数据出发,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科学结论,并与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结论对于大学生光学论文的撰写来说,需要深入理解光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能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研究和实验中。
同时,也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高的写作水平。
通过撰写光学论文,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光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水平,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分组实验报告光学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学基本原理,掌握光学实验方法。
2. 通过实验验证光学理论,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分为三个部分: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透镜成像。
三、实验原理1. 光的干涉: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包括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
相长干涉产生明条纹,相消干涉产生暗条纹。
2. 光的衍射:当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使光波在障碍物后形成干涉图样。
3. 透镜成像:根据透镜成像公式,物体通过透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与透镜的焦距和物距有关。
四、实验仪器1. 光学平台2. 平行光源3. 白光光源4. 分光仪5. 单缝衍射屏6. 透镜7. 测量仪器(如尺子、游标卡尺等)五、实验步骤1. 光的干涉实验(1)将平行光源调整至与分光仪的入射光路垂直。
(2)调整分光仪,使两束光路平行。
(3)观察干涉条纹,测量条纹间距,计算光波的波长。
2. 光的衍射实验(1)将单缝衍射屏放置在分光仪的入射光路上。
(2)调整衍射屏与分光仪的距离,观察衍射条纹。
(3)测量衍射条纹间距,计算光波的波长。
3. 透镜成像实验(1)将透镜放置在光学平台上。
(2)调整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观察透镜成像。
(3)测量像的位置和大小,计算透镜的焦距。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的干涉实验(1)测量条纹间距,计算光波的波长。
(2)分析干涉条纹间距与光波波长的关系。
2. 光的衍射实验(1)测量衍射条纹间距,计算光波的波长。
(2)分析衍射条纹间距与光波波长的关系。
3. 透镜成像实验(1)测量像的位置和大小,计算透镜的焦距。
(2)分析像的位置和大小与透镜焦距和物距的关系。
七、实验结论1. 通过光的干涉实验,验证了干涉现象,并计算了光波的波长。
2. 通过光的衍射实验,验证了衍射现象,并计算了光波的波长。
3. 通过透镜成像实验,验证了透镜成像原理,并计算了透镜的焦距。
八、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误差,如测量误差、仪器误差等。
光学实验论文
光学实验论文题目:自组望远镜及其视角放大率的测定学院:物电学院班级:10级物理3班姓名:尚飞飞学号:201072010247时间:2012年4月自组望远镜及其视角放大率的测定实验摘要:望远镜是用于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处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事物变清晰。
望远镜经常被组合在其它光学仪器中。
掌握其构造原理和调整方法,以及其放大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有助加深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关键词:望远镜,透镜,目镜,物镜,放大率实验仪器光学平台、刻度尺、凸透镜两个(f0=190mm,fe=70)、二维调节架(SZ-07)、三维调节架(SZ-16)、二维平移底座(SZ-02)、三维平移底座(SZ-01)、升降调整座(SZ-03)、普通底座(SZ-04)、白炽灯光源、450玻璃架、分光束。
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
2、掌握望远镜的构造及放大原理,以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3、设计组装望远镜。
4、测量望远镜的视角放大率。
实验原理1、人眼的分辨本领和光学仪器的视觉放大率人眼的分辨本领是描述人眼刚能区分非常靠近的两个物点的能力的物理量。
人眼瞳孔的半径约为1mm,一般正常人的眼睛能分辨在明视距离(25cm)处相距为0.05~0.07mm的两点, 这两点对人眼的所张的视角约为'1,称为分辨极限角。
当微小物体或远处物体对人眼所张的视角小于此最小极限角时,人眼将无法分辨它们,需借助光学仪器(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来增大物体对人眼所张的视角。
在用显微镜或望远镜在作为助视仪器观察物体时,其作用都是将被观测物体对人眼的张角(视角)加以放大,这就是助视光学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人眼前配置助视光学仪器的情况,某一目标通过光学仪器和眼睛构成的光具组在视网膜上成像长度为'l;若把同一目标放在助视仪器原来所成像平面上,而用肉眼直接观察,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长度为l,则'l与l之比称为助视仪器的放大本领(视觉放大率),如图1所示。
组合孔径光学系统的装调和检测
行 辅 助 装调 。装 调 后 的 系统 经检 测 , 用 C D 相 机观 察分 辨 率 可 达 到 6 1 mm,达 到 了相 机 的 分 辨 率极 限 ;用 显微 C 8p / 镜 观 察 系统 分辨 率 可达 到 9 . pm ,满足 了项 目设 计 指 标要 求 。 67 / m 1
Ap r u eOp i a y t m e t r tc l s e S
Z HOU i g a . HE Ze i . I i q n c i S N y ‘L n M ( . h n c u i ri f c n ea dT c n l g , c o l f tE e t nc n ie r g 1C ag h n Unv s yo i c n eh oo y S h o o o lc o i E g ei , e t S e Op r n n
tipp r df dcseriss m t snh t et es dutd d etdT e a so duty teiaetr hs ae,a moie sgan yt wi te c p r r js s . y jssnht r e i a e hy ia u ia e a t e h w ta n cp u ot a ss m e i usd n e c a s p j ste ytm enrd cd T e Y t frm trS sdtts pi lyt a s se d h t lt so duth s a t ue . h GOi e eo ee e t c e r dc a t au e ta s e ri o Z nr iu oe
组合光学物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学元件(如棱镜、透镜等)的基本性质和作用。
2. 掌握光学系统(如光路、干涉、衍射等)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
3.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光学原理,并探讨实验误差。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涉及光学元件的基本性质,包括折射、反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通过组合不同的光学元件,可以观察到光路的变化和干涉、衍射等光学现象。
三、实验仪器1. 光源:钠光灯、激光笔2. 光学元件:双棱镜、透镜、平面镜、光栅、狭缝3. 附件:光具座、光屏、测微目镜、白屏、白纸、透明玻璃板、铅笔、玻璃杯、水四、实验内容1. 折射现象观察将铅笔放入装满水的玻璃杯中,观察铅笔在水中的折射现象。
2. 反射现象观察利用平面镜观察光的反射现象,并测量反射角。
3. 干涉现象观察利用双棱镜观察光的干涉现象,测量干涉条纹间距。
4. 衍射现象观察利用狭缝观察光的衍射现象,测量衍射条纹间距。
5. 组合光学元件将双棱镜、透镜和平面镜组合,观察光路的变化。
6. 光栅衍射利用光栅观察光的衍射现象,测量衍射条纹间距。
五、实验步骤1. 折射现象观察(1)将铅笔垂直插入装满水的玻璃杯中。
(2)从侧面观察铅笔在水中的折射现象。
2. 反射现象观察(1)将平面镜放置在光具座上。
(2)调整光源方向,使光线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
(3)观察反射现象,并测量反射角。
3. 干涉现象观察(1)将双棱镜放置在光具座上。
(2)调整光源方向,使光线垂直照射到双棱镜上。
(3)观察干涉现象,并测量干涉条纹间距。
4. 衍射现象观察(1)将狭缝放置在光具座上。
(2)调整光源方向,使光线垂直照射到狭缝上。
(3)观察衍射现象,并测量衍射条纹间距。
5. 组合光学元件(1)将双棱镜、透镜和平面镜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
(2)调整光源方向,观察光路的变化。
6. 光栅衍射(1)将光栅放置在光具座上。
(2)调整光源方向,使光线垂直照射到光栅上。
(3)观察衍射现象,并测量衍射条纹间距。
六、实验数据与分析1. 折射现象观察观察到铅笔在水中的折射现象,铅笔在水中看起来弯曲。
[精彩]组合透镜焦距的测量论文
组合透镜焦距等效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等效法:当两个凸透镜组合时,其会产生一个组合透镜焦距,如图所示:当两组光源和像屏分别处于同一位置,如图②中所示,使光源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处于共轭位置上,通过调整组合透镜的两个镜子的位置,使光源透过其所成的像与图②中固定焦距透镜所成的像完全相等(像的大小等都相等)。
这样组合透镜的焦距就是固定焦距f的值。
二.实验仪器因为要探究组合透镜之间的距离与组合焦距是否成比例关系,我们需要测量至少三组数据,所以准备5块镜子(焦距分别是50mm,100mm,150mm,190mm,225mm)。
光源两个、像屏两个、米尺一把、实验桌一张、光学仪器坐台若干。
三.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①.我们先取一个平行光源在固定位置上,像屏处于一个足够远的固定位置上。
②.首先令图②中光源透过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刚好处于共轭位置上,固定透镜位置,测量像的大小(不用记录入表,过渡数据)和各个物件所处的位置,记录数据于表①。
项目 实验序号 透镜焦距 mm 光源位置 D1/cm 透镜位置 D2/cm 像屏位置 D3/cm 第一次 150 6.30 43.70 68.25 第二次 100 10.60 78.10 91.20 第三次 50 0 105.48 109.20 第四次 190 0 88.75 109.20 第五次 100 10.60 79.10 91.20 第六次 50 0 105.48 109.20表①③.再取一个平行光源和像屏处于与步骤①中水平的地方。
④.选取两个透镜构成组合透镜,如图①,调整其与光源像屏处于同一光轴上;调整两个透镜在光轴上面的位置,是平行光源透过组合镜所成的像与步骤②中所记录的像完全相同,测量各个物件所处的位置,记录数据于表②。
表②⑤.重复步骤②和④,更换步骤②的凸透镜,重复4次。
项目实验序号 透镜1焦距 mm 透镜2焦距 mm 光源位置 E1/cm 透镜1位置 E2/cm 透镜2位置E3/cm像屏位置 E4/cm 第一次 190 225 6.000 36.50 54.50 67.50 第二次 190 225 5.070 64.61 79.85 87.81 第三次 190 225 0 90.10 103.85 109.20 第四次 225 150 0 86.35 105.45 109.20 第五次 225 150 0 90.14 103.4 109.2 第六次 225150 093.5102.50109.20⑥.实验结束,收拾仪器(注意不要损坏仪器,光学原件属于易碎品)实验结论1.透镜组组合焦距与透镜间距的函数关系是非线性的(这可以由单反相机的镜头变焦是镜头长短的变化可知)。
三色组合光源光学轮廓仪研究
三色组合光源光学轮廓仪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文章的结构。
三色组合光源光学轮廓仪是一种新近提出的测量设备,通过组合三种不同颜色的光源,实现对物体形状和轮廓的快速、精确测量。
光学轮廓仪的应用范围广泛,如表面质量检测、工件尺寸测定、医学影像分析等领域都可以受益于该技术。
本文旨在对三色组合光源光学轮廓仪的原理、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将探讨影响光学轮廓仪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估。
最后,我们将总结研究的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我们将介绍研究背景,讲解为什么选择研究三色组合光源光学轮廓仪以及其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三色组合光源的原理和光学轮廓仪的原理,以便读者对该技术有更深入的理解。
然后,我们将介绍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包括样品的制备、实验参数的选择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在结果与讨论部分,我们将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影响因素,并评估三色组合光源光学轮廓仪的优缺点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研究的成果,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三色组合光源光学轮廓仪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正文、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首先对文章的主题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三色组合光源光学轮廓仪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接着,阐述了本文的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然后,明确了文章的目的,即通过研究三色组合光源光学轮廓仪,探讨其原理、分析实验结果,以及评估其应用价值。
最后,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了总结,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对全文内容的概括。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三色组合光源的原理、光学轮廓仪的原理以及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光学自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 掌握光学元件的安装和调整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光学原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学系统是由光学元件组成的,其主要功能是将光线进行会聚、发散、反射、折射等,以实现成像、测量、照明等功能。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光学原理:1. 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几何光学成像原理:根据光学元件的形状和位置,利用几何光学原理分析光线传播路径,从而实现成像。
3. 透镜成像原理:利用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实现成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光学元件(透镜、平面镜、棱镜等)、光学平台、支架、读数显微镜、光具座、白光光源等。
2. 实验材料:待测光学元件、实验指导书、记录纸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一:透镜成像实验(1)搭建实验平台,将透镜固定在支架上。
(2)将白光光源放置在透镜前方,调整光源位置,使光线垂直于透镜主轴。
(3)在透镜后方放置屏幕,调整屏幕位置,观察成像情况。
(4)根据成像原理,分析成像特点,如放大、缩小、倒立、正立等。
(5)记录实验数据,如物距、像距、像高等。
2. 实验二:平面镜成像实验(1)搭建实验平台,将平面镜固定在支架上。
(2)将白光光源放置在平面镜前方,调整光源位置,使光线垂直于镜面。
(3)在平面镜后方放置屏幕,调整屏幕位置,观察成像情况。
(4)根据成像原理,分析成像特点,如等大、正立、虚像等。
(5)记录实验数据,如物距、像距、像高等。
3. 实验三:棱镜成像实验(1)搭建实验平台,将棱镜固定在支架上。
(2)将白光光源放置在棱镜前方,调整光源位置,使光线垂直于棱镜主轴。
(3)在棱镜后方放置屏幕,调整屏幕位置,观察成像情况。
(4)根据成像原理,分析成像特点,如折射、色散等。
(5)记录实验数据,如物距、像距、像高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过调整物距和像距,观察到不同成像特点,如放大、缩小、倒立、正立等,验证了透镜成像原理。
【优质文档】组合光学实验报告-word范文模板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组合光学实验报告篇一:组合光学组合光学光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关光的研究学科称为光学.习惯上光学分为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物理光学中又分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在波动光学中以光的波动性为基础研究光传播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本实验就是利用综合光学实验仪组合元器件,完成波动光学中光的干涉和衍射几个代表性实验.实验目的1. 观察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现象。
2. 掌握单缝衍射相对光强的测量方法,并求出单缝宽度。
3. 观察等厚干涉现象。
4. 学习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实验仪器He-Ne激光器,单缝,光轨,光具座、光电探测器、数字式检流计。
牛顿环装置,钠光灯,改进型读数显微镜。
实验原理一、夫琅和费衍射光波的波振面受到阻碍时,光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而进入几何阴影区,并在屏幕上出现光强不均匀分布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
衍射是波动光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光的衍射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光的波动性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学习近代光学实验技术,如光谱分析、晶体结构分析、全息照相、光信息处理等。
衍射使光强在空间重新分布,利用硅光电池等光电器件测量光强的相对分布是一种常用的光强分布测量方法。
衍射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衍射屏离光源或接收屏的距离为有限远的衍射,称为菲涅耳衍射;另一类是满足衍射屏与光源和接收屏的距离都是无限远的衍射,也就是照射到衍射屏上的入射光和离开衍射屏的衍射光都是平行光的衍射,称为夫琅和费衍射。
菲涅耳衍射解决具体问题时,计算较为复杂。
而夫琅和费衍射的特点是,只用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出准确的结果。
在实验中,夫琅和费衍射用两个会聚透镜就可以实现。
本实验用激光器作光源,由于激光器发散角小,可以认为是近似平行光照射在单缝上;其次,单缝宽度约为0.1mm,单缝距接收屏如果大于1米,缝宽相对于缝到接收屏的距离足够小,大致满足衍射光是平行光的要求,也基本满足了夫琅和费衍射的条件。
组合式光学实验论文
衍射中心右侧 角宽度θ
0.01044 0.12mm 627 =
. × .
单缝缝宽(mm) 计算激光的波长(nm) 分析与计算:半角宽度 1=sin 1=tan 1=
mm=0.0052214,角宽度 =
2 1=0.01044,由 a sin ,得 =asin 1=0.12×0.0052214mm=0.000627mm=627nm (3)图 1.5 为单缝宽 0.24mm,狭缝与光电传感器相距 D=630mm,光电传感器前通光 孔 0.6mm,光电传感器不放大时光强-位移数据截图。
【仪器设备】 DHYH-2 多功能物理测试系统一台;半导体激光器(650nm)和激光器电源一套;光电 传感器一只;1 米导轨一根;光具座 4 个;单缝衍射屏一个;可调单缝(带游标卡尺) ;双 缝衍射屏一个; 圆孔衍射屏一个; 光栅衍射屏一个; 接收屏一个; 二维半自动扫描平台一个; 专用数据传输连接线若干;卷尺一个;元件箱一个;综合光学系列实验的虚拟仪器软件一套 和微机一台。 实验 1 单缝衍射实验的观测和研究 【实验目的】 观测单缝衍射现象,研究激光通过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的光强分布和规律。 【实验原理】 用散射角极小准直性很好的激光做光源, 照在一个宽度可调的竖直单缝上, 在离狭缝较 远的距离放置一接收屏,改变缝宽可以在屏上观察到一组衍射图样,从(a)到(d)对应狭 缝的宽度由大到小收缩变化, 中心亮条纹由小到大向左右两侧水平展开, 同时出现一系列明 暗相间的结构, (如图 1.1.所示) ,它实际上就是夫琅和费衍射条纹。
2 63.00
3 63.00 0.25 横坐标值(XL) 15.208 横坐标值(XR) 18.255
平均值 D (cm) 63.00
光强值 0.082 光强值 0.082
组合光学实验报告
篇一:组合光学组合光学光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关光的研究学科称为光学.习惯上光学分为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物理光学中又分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在波动光学中以光的波动性为基础研究光传播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本实验就是利用综合光学实验仪组合元器件,完成波动光学中光的干涉和衍射几个代表性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现象。
2.掌握单缝衍射相对光强的测量方法,并求出单缝宽度。
3.观察等厚干涉现象。
4.学习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实验仪器he-ne激光器,单缝,光轨,光具座、光电探测器、数字式检流计。
牛顿环装置,钠光灯,改进型读数显微镜。
实验原理一、夫琅和费衍射光波的波振面受到阻碍时,光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而进入几何阴影区,并在屏幕上出现光强不均匀分布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
衍射是波动光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光的衍射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光的波动性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学习近代光学实验技术,如光谱分析、晶体结构分析、全息照相、光信息处理等。
衍射使光强在空间重新分布,利用硅光电池等光电器件测量光强的相对分布是一种常用的光强分布测量方法。
衍射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衍射屏离光源或接收屏的距离为有限远的衍射,称为菲涅耳衍射;另一类是满足衍射屏与光源和接收屏的距离都是无限远的衍射,也就是照射到衍射屏上的入射光和离开衍射屏的衍射光都是平行光的衍射,称为夫琅和费衍射。
菲涅耳衍射解决具体问题时,计算较为复杂。
而夫琅和费衍射的特点是,只用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出准确的结果。
在实验中,夫琅和费衍射用两个会聚透镜就可以实现。
本实验用激光器作光源,由于激光器发散角小,可以认为是近似平行光照射在单缝上;其次,单缝宽度约为0.1mm,单缝距接收屏如果大于1米,缝宽相对于缝到接收屏的距离足够小,大致满足衍射光是平行光的要求,也基本满足了夫琅和费衍射的条件。
物理学家菲涅耳假设: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从同一波阵面上的各点发出的次波是相干波,经传播而在空间某点相遇时,产生相干叠加,这就是著名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光学组合实验研究(PDF)
光学组合实验研究透镜是构成各种光学仪器的基本元件,利用透镜及其组合,人类可以观察到宇宙星体以及微观世界。
透镜的种类很多,描述透镜的参数也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透镜的焦距。
测定透镜的焦距应根据透镜种类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本实验学习几种测定焦距的方法,同时认识光学实验中的球差和色差现象,了解开普勒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学习导航1实验仪器光具座、光源、薄凸透镜、薄凹透镜、物屏、白屏(像屏)、平面反射镜、像差屏、滤色片实验原理当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焦距时,即为薄透镜。
在近轴光线(靠近光轴且与光轴夹角很小的光线)条件下,且物方和像方折射率相等时,薄透镜成像公式(亦称高斯公式)为fp p 111=′+ (1)式中p 表示物距;p ′表示像距;f 为透镜的焦距。
1. 凸透镜成像规律(1) 物体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之外时)2(f p >,成缩小的倒立实像于透镜异侧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2。
例如照相机的成像。
(f p f <′<(2) 物体位于凸透镜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2,成放大的倒立实像于透镜异侧两倍焦距之外)2(f p >′。
例如投影仪的成像。
(f p f <<(3) 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时)(f p <,成放大的正立虚像于透镜同侧焦距以外,该虚像虽不能用像屏接收,却可以用眼睛透过透镜看到。
例如放大镜的成像。
图1 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焦距(4) 物体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时)2(f p =,成等大倒立实像于透镜异侧两倍焦距处。
(5) 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位置时)(f p =,成像于透镜异侧无穷远处。
物体位于无穷远处时(p>>f ),成像于透镜异侧焦点处。
2. 凸透镜焦距的测量(1) 自准直法(平面镜法)如图1所示,平面反射镜M 和物屏S 分别位于凸透镜L 的两侧,均与通过透镜光心的光轴垂直。
如果物屏正好位于凸透镜L 的焦平面上,物屏上P 处发出的光经透镜L 折射后成为平行光(成像于无穷远),再经反射镜M 将这一束光反射回去,经原透镜L 后成像于物屏S 上,生成一个等大的倒 立实像P ′。
试验十八PASCO组合光学试验
实验二十八 Pasco 基础光学实验这个实验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自从科学家杨、菲涅尔等在实验中观察到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而衍射和干涉是波动所特有的现象。
自此,人们开始相信光是一种波动。
麦克斯韦方程出现以后,人们不但相信光是一种波动,而且坚信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我们这个实验可以很好的展现光的波动性。
这个系列实验同学们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出多种干涉和衍射实验结构,我们以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实验作为例子向大家介绍本系列实验的操作。
第一部分 光的单缝衍射【实验目的】(1)对激光经过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案的研究,了解光的波动性。
(2)检测激光通过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案,表征衍射条纹的极小位置与理论预见的一致。
(3)对在物理量的测量中如何使用计算机控制实时测量系统有初步的掌握。
【实验原理】当光线通过一狭缝出现衍射条纹时,衍射条纹极小值对应的角度θ有下列关系:)1,2,3( sin =±=m m d λθ (28-1)其中,d 是狭缝宽度,θ是条纹中心到第m 级极小值的张角,λ为光波波长,m 为条纹级次(1为从中心数出来的第一极小,2为第二极小,……)。
由于张角通常很小,θθtg sin ≈,又有三角关系得,D y /tg =θ,其中,y 为条纹中心到第m 级暗纹的距离,D 是狭缝到屏的距离,如图16-5所示。
由衍射方程可得到狭缝的宽度:)1,2,3,( ==m yD m d λ (28-2)图28-1 单缝衍射屏幕【实验仪器】Science Workshop—Interface 750(传感器数据采集接口电路),二极管激光器,单缝圆盘,基座和支撑杆附件托架(用于放置衍射屏),衍射屏,光传感器,转动传感器,线性运动附件(用于RMS),计算机。
【实验内容】1、把激光器安装在光具座的右端,并将有单缝圆盘的支架置于激光器前3厘米处。
2、将光传感器置于线性移动附件末端的夹子上,并使光传感器和该附件相互垂直。
组合式棱凸镜控制学生近视发展的实验
组合式棱凸镜控制学生近视发展的实验发表时间:2010-10-28T15:32:10.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9期供稿作者:朱守群徐延斌王道桥[导读] 观察两组的屈光度变化值,两组的屈光度变化差,眼位改变,以及与年龄和行为干预的效果关系。
朱守群徐延斌王道桥(山东省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72000)【中图分类号】R7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9-0019-02【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评价组合式棱凸镜预防和控制学生近视眼发生、发展的真实的效果。
方法选择年龄在7-18岁之间戴近视眼镜的中小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574人),对照组(551人)。
实验组学生在近距离用眼是配戴增加组合式棱凸镜,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眼屈光度变化值。
结果一年后,实验组较对照组人群近视发展减缓0.50D屈光度;实验组效果是高中生优于初中生,初中生优于小学生;实验组低屈光度段增加比例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高屈光度段增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增加配戴组合式棱凸镜的学生近视眼发展速度明显低于没有使用组合式棱凸镜的对照组,且组合式棱凸镜没有对眼睛构成伤害,组合式棱凸镜预防近视眼是安全,有效的,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近视眼组合式棱凸镜控制实验学生近视眼的发生主要因素是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和不良用眼习惯。
在当前无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试图利用光学方式减轻眼睛的负担是否是一种途径。
以往的做法是单纯凸透镜、双光镜、渐近多焦点眼镜预防近视眼,有一定效果,但不很满意。
在考虑眼睛调节和集合三联征的匹配关系时,凸透镜放松睫状肌同时但必须想办法放松眼外肌。
组合式棱镜就是依据个体在注视40厘米时调节和集合的刺激和需求量匹配量体裁衣定制。
我们将一年多学生配戴组合式棱镜对近视控制情况及对眼睛有无伤害观察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学生配镜中心门诊病例。
年龄在7-18岁之间,经宣传引导家长自愿接受组合式棱镜眼镜着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选择未接受组合式棱镜仅配一副近视眼镜作为对照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合式光学实验------- 单缝衍射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摘要: 通过对单缝衍射,双缝衍射,圆孔衍射,光栅以及光的偏振等现象进行试验探究,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及其规律和测量方法有所了解关键字:单缝衍射引言:波动是自然界中非常普遍的一类运动形式,在力、热、电、光各个领域无处不在。
尽管各种波动的具体形态各异,其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无论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还是从数学语言或计算方法等各方面都十分相似。
衍射和干涉都是波动特有的现象,水波、声波和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出现衍射现象。
通常干涉是指两束波或多束波的叠加,从而在空间形成波的不同强度的分布。
衍射是将每束波的波前分成若干个级次子波源,这些子波源发出的波在空间叠加,从而会形成波强度的空间分布图样。
一般说来光波是波长在300—800nm范围的电磁波,干涉和衍射说明了光的波动性,而光的偏振现象确立了光的横波性质。
光的横波性仅表明了电矢量与光的传播方向垂直,在与传播方向垂直的二维空间里电矢量还可以有不同的偏振态,最常见的偏振态大体可分为五种: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光波的特点较集中的反映在研究和应用它的实验装置和仪器上。
本实验设置了几个基础内容:单缝衍射,双缝衍射,圆孔衍射,光栅以及光的偏振等,以期实验者在实验之后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及其规律和测量方法有所了解;并设置了若干个扩展内容,学生可以根据现有仪器和各种附件,自己设计和组装测量仪器完成扩展内容,还可以利用给出的仪器和附件选做一些自主探索和研究性的光学实验,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的动手能力。
衍射系统主要由光源、衍射屏和接收屏构成,一般用它们相互之间距离的远近将衍射分为两类:一类是衍射屏距光源和接收屏均为有限远,称为菲涅耳衍射;另一类是衍射屏距光源和接收屏均为无限远或者相当于无限远,被称之为夫琅和费衍射。
这里研究的是夫琅和费衍射实验研究现状:光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人们探索光的本质的过程中,光学得到不断的发展。
光学的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三个阶段。
1801年,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获得了光具有波动性的有力证据,从此光学由几何光学时代进入到波动光学时代,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了光的电磁理论,电、磁、光实现了大统一。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从此光学进入到量子光学时代。
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在美国诞生,从此光学进入到飞速发展的时代。
激光测量,激光制导,非线性光学,全息光学,光信息处理,光计算机等与“光”相联系的学科不断涌现,光学继电子学之后成为又一个最引人瞩目的科学分支。
研究方向及存在的问题:单缝衍射:实验目的:1观察单缝衍射学现象,加深对衍射理论的理解;2学会利用光电元件测量相对光强分布,画出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图;3分析单缝的规律;4学会用衍射去测量小量。
实验仪器半导体激光器,可调宽度狭缝,硅光电池(光电探头),一维光强测量装置,WJF型数字检流计,小孔屏和WGZ-IIA导轨(如图)S实验原理:1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当光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如不透明物体的边缘,小孔,细线,狭缝等时,一部分光会传播到几何阴影中现象去,产生衍射。
如果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近,衍射现象就比较容易观察到单缝衍射有两种:一种是涅耳衍射,单缝距光源和接收屏均为有限远即入射波和衍射波都是球面波;另一种是夫琅和费衍射,单缝距光源和接收屏均为无限远或相当于无限远,即入射波和衍射波都可以看作平面波,本实验只讨论夫琅和费单缝衍射中的相对强光分布,夫琅和费衍射的光路点光源S产生的光经过透镜L1会聚后,形成平行光垂直直棱镜投射在狭缝E上产生衍射,经狭缝E衍射后与主光轴成θ角方向的光线(即衍射角为θ)再由L2会聚,投射在光屏F的P A点,P A与光屏P0距离为χ。
光屏处于L2的焦面上。
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狭缝上每一个点都可以看成是向各个方向发射球面波的新波源,由于子波叠加的结果,在光屏上得到一组平行于狭缝的阴暗相间条纹。
名条纹的亮度(即光强度)在垂直于狭缝方向上按规律变化。
由理论计算可得,垂直入射狭缝平面的平行光经狭缝衍射后光强分布的规律为式中,I2是与狭缝垂直的衍射会聚与光屏的P1的光强,d是狭缝宽度,λ是入射光波长,D是狭缝位置到长屏位置的距离,θ为衍射角,其光强分布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当θ相同,即Ζ相同时,光强相同,所以在屏上得到的光强相同的图样是平行于狭缝的条纹。
当θ=0,χ=0,I=I2,在整个衍射图样中,此处光强最强,称为中央主极大,中央明纹最亮,最宽,它的宽度为其他各级明纹宽度的两倍。
时,I=0地方出现,在这些地方出现暗条纹。
暗条纹以光轴为中心,呈等间距,左右对称的分布。
两相邻暗纹之间一定是一级明纹。
某一级暗纹的宽度△χ,可用K=±1的两条暗条纹间的间距确定,△χ=2λD∕d;某一级暗条纹的位置与宽度d成反比,d增大是,x减小,各级衍射条纹向中央收缩,这时可以认为光线是沿几何直线传播的。
除中央主级大外,两相邻暗纹之间都有一个次极大。
计算可知,各次极大明纹的位置各次极大明纹与中央明纹的相对光强分别为实验中,采用激光器作为光源,由于激光的方向性好(散射角小于0.002rad),可以近视看成平行光,而且狭缝的宽度很小(小于0.5mm)狭缝到光屏的距离D较大(D远大于0.5m).所以实验中不用透镜L1,L2,这样图简化为夫琅和费衍射简化图2衍射障碍宽度d的测量由以上分析可知光波波长λ,可得狭缝的宽度计算公式为因此,如果测到了第k级暗条纹的位置X,用光的衍射就可以测量狭缝的宽度。
同理,如果已知单缝的宽度,就可以测量未知的光波波长。
根据无补原理,光束照射在细丝上时,其衍射效应和狭缝一样,在接收屏上可以得到同样的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
于是,利用上述原理也可以测量细丝直径及其动态变化。
3光电检测光的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研究光的衍射现象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光本质的理解,而且能为进一步学好近代光学技术打下基础,衍射使光强在空间重新分布,利用光电元件测量光强的相对变化,是测量光强的方法之一,也是光学精密测量的方法。
(1)当在小孔屏位置处放上硅光电池和一维光强测量装置,光强用数字检流计来显示,硅光电池也随一维光强测量装置联动,可沿衍射展开方向左右移动,当硅光电池移动时就改变了衍射角,这样可以测量不同位置的光强值,同时,由于硅光电池的受光面积较大,而实际要求测出各点位置处的光强,所以在硅光电池前装一细缝光。
用以控制光面积,实验装置如图(2)(3)硅光电池的光电特性可知,光电流和入射光能量成正比,只要工作电压不太大,光电流和工作电压无关,光电特性也是线性关系;所以当硅光电池与数字检流计构成的回路内阻一定时,光电流的相对强度就直接表示了光的相对强度。
(4)数字检流计的量程分为四档,可以用不通的光阻范围,使用前应先预热15分钟(5)四档的量程分别为(6)【实验内容】一、夫琅和费单缝衍射的观察与测量1、选用半导体激光器、单缝模板、接收屏、二维半自动扫描平台、光电传感器以及光具座组装测量装置,调节半导体激光器、单缝模板、接收屏和光电传感器之间的位置,接通激光器电源,调节光路,使测量系统等高和共轴,选择单缝模板上某一狭缝,从接收屏上观测到清晰的单缝衍射图样后,从光学导轨上取下接收屏,调节二维半自动扫描平台,使衍射光斑照在光电传感器前的入射狭缝上。
2、用双鼠标头连接线将二维半自动扫描平台上的光电传感器(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不出现削波为准)与光电转换器相连,光电转换器的输出端接DHYH-2多功能物理测试系统模拟输入通道(选择前面板合适的模拟输入通道,一般选择通道1);半自动扫描平台上的信号输出(双声道耳机插头)与DHYH-2多功能物理测试系统前面板中“INT1”输入口相连;半自动扫描平台上的DC12V 口接上12V的开关电源;接通电源和开关。
3、打开微机,点击DHSO-1 组合式综合光学实验装置V1.0 ,进入综合光学单缝实验主界面(如图1.3所示),点击“查找端口”按钮查找有效端口,选择信号输入通道(如通道1),选择实验内容。
采样频率选择为,选择对应的通道放大倍数(一般选择1×1)。
(7)用卷尺多次测量狭缝到光电传感器的距离,计算其平均值D。
(8)节二挑维半自动扫描平台,使光学传感器处于适当的位置(一般在衍射级次m ≥5),点击主界面的“启动“键,然后启动扫描电机,进行实时测量,使衍射斑光强的极大值依次通过光传感器,扫描完所需的区间后,单击“停止”键,停止采集数据,点击“保存数据”保存光强随位置变化的数据。
横坐标表示位移,单位是毫米,纵坐标表示光强,单位是伏特。
二、改变缝宽,测量光强随位置变化的曲线图1、观测不同缝宽时,衍射光强分布的特点与规律。
2、计算各种缝宽时,各衍射级次的相对光强。
3、比较理论计算值和实际测量值,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9)图1.4为单缝宽0.24mm,狭缝与光电传感器相距D=630mm,光电传感器前通光孔0.6mm,光电传感器放大倍数为10倍时光强-位移数据,从所测数据得衍射中心至第一级极小值间距y=1.823mm。
图1.5为单缝宽0.12mm,狭缝与光电传感器相距D=630mm,光电传感器前通光孔0.6mm,光电传感器放大倍数为10倍时光强-位移数据,从所测数据得衍射中心至第一级极小值间距y=3,727mm。
(10)三、实验数据处理1、用同级次条纹间的距离除以2,求得从图样中心到第一级极小的距离。
2、计算激光波长,误差大小以及分析误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