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有关蝙蝠和雷达教案(精选11篇)
蝙蝠和雷达教案 篇1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从教材的内容看,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弄清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得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重点是理解科学家做实验的初衷及经过。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减缓学生掌握本文科学知识的坡度,我运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使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一个生动具体、新颖活泼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形可见,有话可说,从而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如下: 一、电教引路,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视线聚集于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
在开始揭示课题时,教者采用一张幻灯片,灯片上画有蝙蝠和飞机,并设计如下一个问题:图片上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现代的交通工具,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切入重点,多元组合,明白关系 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我采用“切入重点,辐射两头”的方法,边讲解课文边利用抽动片、复台片演示蝙蝠是怎样利用用超声波探路的,为此重点设计了两项练习: 第一,用自己的话说说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实验的; 第二,说清楚蝙蝠的耳朵和嘴巴是如何配合探路飞行的。
关于第一项练习,具体操作如下: 1、要求轻声读课文第4—5节,一边读一边思考: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镇空:(打出文字片) 顺序: 条件: 经过: 结果: 证明: 3、语言训练: (l)第一次试验是在什么条件下做的?如何做的?结果怎样?证明了什么?(用一段连贯的话说一说) (2)第二次、第三次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 (3)根据表格说一段完整的话,说清楚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试验的。
关于第二项练习,具体设计如下: 1、学生自由读第6节,并思考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飞行的。
《蝙蝠和雷达》教案
《蝙蝠和雷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蝙蝠是如何利用声波进行导航的;2. 了解雷达的原理及其应用;3.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PPT、视频设备、投影仪;2. 实验材料:蝙蝠模型、声波装置、测距仪、雷达模型;3. 实验环境:安静的实验室或课堂。
三、教学过程1. 学习蝙蝠的导航方式(15分钟)- 向学生介绍蝙蝠利用声波进行导航的原理;- 展示一段关于蝙蝠导航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蝙蝠如何通过发出声音、接收回声来确定目标位置。
2. 进行蝙蝠导航实验(3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别拥有一个蝙蝠模型和声波装置;-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员充当“蝙蝠”,其他组员分别充当“目标”;- “蝙蝠”在闭上眼睛的情况下,使用声波装置发出声音,其他组员尽可能静止不动;- “蝙蝠”通过接收回声,找到并指向“目标”。
3. 学习雷达的原理和应用(15分钟)- 向学生介绍雷达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通过展示雷达在军事、航空和气象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4. 进行雷达模型展示和实验(30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雷达模型,并解释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配备一个雷达模型和测距仪;- 小组成员轮流担任雷达操作员和目标,通过测距仪进行距离测量并找到目标位置。
四、巩固与拓展1.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蝙蝠导航和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蝙蝠导航和雷达技术;3.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蝙蝠导航和雷达技术的最新发展。
五、课堂总结1. 回顾本堂课的主要内容,确保学生对蝙蝠导航和雷达的原理和应用有一定了解;2. 强调科学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锻炼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科技发展,并思考如何将科技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论文,介绍一个与蝙蝠导航或雷达技术相关的实际案例,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10篇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10篇《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一、教材背景本教案针对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蝙蝠和雷达》进行教学设计。
本篇课文是一个科普性的文章,通过讲解蝙蝠是如何使用超声波来捕食的来引导学生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蝙蝠是如何使用超声波捕食,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蝙蝠模型、雷达模型、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 (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蝙蝠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蝙蝠的好奇心。
2. 提问:同学们知道蝙蝠是如何捕食的吗?步骤二:呈现课文 (10分钟)1.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蝙蝠和雷达》的课文,理解蝙蝠是如何通过超声波捕食猎物的。
2. 边听边读,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
步骤三:解读课文 (10分钟)1. 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包括蝙蝠如何发出超声波、如何接收回声等。
2. 师生共同解读课文中的生字和难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步骤四:实验研究 (15分钟)1. 在教室中设置一个暗箱,让学生轮流进入暗箱内,用手摸索前进,感受在黑暗中没有视觉的困惑。
2. 呈现一个蝙蝠模型和一个雷达模型,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摸索和听觉,尽量模仿蝙蝠在黑暗中捕食的方式进行实验。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蝙蝠使用超声波的优势以及雷达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小结。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 (10分钟)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蝙蝠、研究员等角色,进行情景演练,展示蝙蝠是如何使用超声波捕食的场景。
课文《蝙蝠和雷达》省级优秀教学设计4篇
课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篇4【教学要求】: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懂得课文中总起句的作用,学习先提出问题再逐步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
3.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示。
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1.弄清人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才能够让飞机也在夜里安全飞行的。
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1.介绍蝙蝠(播放有关蝙蝠的多媒体资料)2.简介雷达(播放有关雷达的多媒体资料)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弄清楚这个问题。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多媒体播放生字词,检查学生读音情况,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困难的可查字典。
2.讨论记字方法。
例:钟、辟、超,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碍、塞、摹,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
3.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来做巩固练习。
(多媒体播放)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竖()即()得()起()坚()既()碍()超()塞()摹()辟()彰()赛()暮()避()障()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例: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联系上下文,横七竖八本课指科学家在做试验的房间里拉的绳子很多。
3.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本课指眼光尖锐。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任务,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和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自己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篇1】【教学目的】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
以及飞机夜间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科学作品的能力和兴趣,激励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兴趣。
2.初步掌握一般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1.示图,认识蝙蝠,介绍蝙蝠。
2.示图,认识雷达,简介雷达。
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来弄清楚。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
(正音)2.自由读课后作业题(1)中的词语,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义。
有困难的可。
3.处理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三、按小组分自然段齐读课文。
要求读得比较流畅。
四、默读课文并思考:1.初步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读后边讨论,边板书。
五、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讨论分段:1.课文该怎样分段?说说你的根据。
2.概括段意,拟出小标题。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
七、作业:练习写字词,熟读课文,并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课后作业题。
第二课时一、速读课文。
(读后要求说出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二、讲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一段。
了解课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及问题的解答。
(二)阅读第二段。
思考:1.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说明了什么?2.第二段哪句话是主要的句子。
3.简介常识性课文的一般叙述方式。
(三)阅读第三段。
1.找出这段的主句。
2.围绕这句话,课文是怎样具体叙述的?再读课文。
实用的蝙蝠和雷达教案3篇
实用的蝙蝠和雷达教案3篇蝙蝠和雷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应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明白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积累运用语言,对照图,组织语言,说清楚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课件一个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1.今天早上,我们预习了《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
大家都知道,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课文为什么把它联系在一起了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课本解决问题。
2.首先,我们课前放松一下,走进字词林。
猜一猜:(幻灯片1)三人()三木()三口()十五天()......看我们今天的生字林(幻灯片2),你也能说出几个趣味题来让大家猜猜你说的是其中的哪个字吗?在识记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如蝙蝠的蝙是第一声不要读成第三声)荧字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下面让我们走进词语林:开小火车形式领读;说一说你已经理解的生字词语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字词语认读得差不多了,那么同学们课文读通顺了吗?分小组读。
比一比哪个小组同学读得最认真,最整齐。
并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并试着分段2、课文读完了,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工作做得不错,希望再接再厉,在以后的预习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3、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
(1、2自然段)第二部分:科学家们做了三次实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7)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原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2.通过阅读和学习《蝙蝠和雷达》这篇科普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科学素养。
3.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多
角度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科普文章的阅读与理解。
2.教学难点:通过文章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原理,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
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有关蝙蝠和雷达的知识,观察课堂中是否存在蝙蝠
和雷达的图片或模型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阅读理解(30分钟)
分发《蝙蝠和雷达》一文,要求学生阅读并找出文章中描述蝙蝠和雷
达原理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个原理。
3.交流讨论(20分钟)
请学生将自己的解释与他人分享,并让他们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加深对原理的认识,并提醒他们关注文中的插图和图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4.实践活动(30分钟)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蝙蝠和雷达原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验器材和材料,引导学生合理分工,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实验结果。
5.总结与拓展(15分钟)。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个机器,到底他们之间有着什么关系?
(课件: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读。
质疑:蝙蝠有什么本领?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哪一个自然段描写蝙蝠的本领?(第三自然段)
2、指读,想,通过这段文字的介绍,你对蝙蝠有什么认识?
过渡:通过这段文字的介绍,让我们感觉最特别的是蝙蝠夜间飞行的本领非常大,它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呢?是不是它有什么特异功能啊?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就要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一百年以前,和当时的科学家一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语。
四、分组合作学习4——6自然段
1、|师:这是一份表格,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快速完成,完成表格பைடு நூலகம்把第四、五、六自然段好好读读,边读边完成。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不要把原文抄写下来。
引导:三次实验,课文使用了“蒙、捂、封”三个不同的动词,用得很准确,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了要注意用词准确。
(3)分析三次实验结论:
第一次实验结论是?(蝙蝠不用眼睛探路。)
第二次实验的结论是?(蝙蝠在探路时用到了耳朵。)
第三次实验的结论是?(蝙蝠在探路时用到了嘴巴。)
(4)从蝙蝠第二次、第三次的探路中你发现了什么?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值得改进。如在学习科学家三次实验的经过,填写表格这一学习环节没有处理好。学生在复述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很好地运用到课文中的语言,只是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语言,没有达到复述课文的真正目的。复述完后,如能带领学生再回到课文中读一读,回味课文语言,感悟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的缜密,我相信效果会更好。读的训练还显得较为薄弱。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优秀8篇)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优秀8篇)蝙蝠和雷达的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十一课。
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常识的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示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问题。
这项研究告诉人们,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新课程目标】1、认识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出14个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小黑板和图片设计。
【教学安排】2课时。
本节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让学生提前搜集蝙蝠和雷达的有关资料和图片二、复习检查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上已经知道蝙蝠具有特异的功能,那我们这一课是不是只讲了蝙蝠呢?(不是)。
我想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蝙蝠和雷达》这一课主要讲了什么?(生答)。
是的,蝙蝠在晚上无论怎么飞,都不会撞上什么东西,这到底为什么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做了无数次实验,下面我们进一步读课文,了解这些实验。
三、品读4~5自然段感知1、学生自读,老师出示小黑板。
实验次数实验的方法实验的结果探路工具第一次蒙眼没响不是眼睛第二次蒙眼响与耳朵有关第三次封嘴响与嘴有关2、要求分学习小组讨论填写。
3、抽学生说,老师填写。
4、巩固这部分内容,抽读,比赛读。
5、再次感受三次实验过程。
6、谁能代替蝙蝠跟科学家说说心理话。
(学生表演蝙蝠自述:⑴ 准备了蝙蝠的头饰。
⑴ 两位学生用双簧的形式表演。
内容简介是:先介绍自己(蝙蝠)的来历,及还有别名叫“燕老鼠”的来历。
然后介绍自己被科学家发现了秘密,“我”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第一篇: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教法一自读自悟做中理解南京朱瑛一、看图揭题1.(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贴蝙蝠图片)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贴雷达图片)。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二、初读课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看看课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的主要内容。
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自己读书自己解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课。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过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来当回科学家做一做试验。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快速阅读4、5两个自然段看看需做几次试验(三次)2.分组试验。
第一组:负责试验场地的布置莫二组:负责第一次试验第三组:负责第二次试验第四组:负责第三次试验各组都要填写试验报告附试验报告:试验次数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证明蒙眼睛铃铛一个也没响不靠眼睛塞耳朵铃铛响个不停靠耳朵封嘴巴铃铛响个不停靠嘴巴(楷体字由学生填)3.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篇1一、探究准备课前热身:《谈天说地》环节,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新闻等进展课堂交流,本课因为和课题相关的缘故,三个学生所展示的题目多为仿生学类的课外知识。
〕二、探究过程师:课前老师布置了同学们查找有关蝙蝠和雷达的资料,如今来交流。
〔师出示蝙蝠与雷达的图片〕生:我知道有关蝙蝠的寓言师:今天先不来研究寓言故事,请坐。
生:我知道吸血蝙蝠。
生: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
生:蝙蝠是一种夜行动物。
师:你为什么说他是一种夜行动物?生:因为他夜间飞行。
师:综上所述,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
你们对雷达又理解多少?生:雷达是一种神奇的电子机器。
生:雷达可以根据电磁波往返的时间测得阻波物体的间隔。
生:雷达装在飞机上,可以测得前方是否有障碍物。
师:课文的题目是《蝙蝠与雷达》,可见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翻开课本,自由读课文,考虑以下三个问题:1、蝙蝠与雷达是什么关系?2、人们在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3、人们是怎样从蝙蝠和雷达身上得到启示的?为了让学生明确问题,老师又重复了一遍问题。
学生快速阅读。
三、探究体悟师: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个机器,到底他们之间有着什么关系?生: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创造雷达。
师:对于这个答复大家满意吗?生:满意。
师: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蝙蝠有什么本领?生:蝙蝠边飞边发出超声波,在夜里找到蚊子。
师:哪一个自然段描写蝙蝠飞行本领高?生:读描写蝙蝠飞行本领高的段落〔第三自然段〕师:人们怎样在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生: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师:这是一份表格请同学们快速完成,完成表格前把第四、五自然段好好读读,边读边完成。
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不要把原文抄写下来。
学生阅读段落,完成表格。
老师搜集了五张有代表性的表格。
学生完成后师带读第四、五自然段。
师:文中有个词语“横七竖八”是什么意思?生:密密麻麻师:是否和密密麻麻是一个意思?老师的脸上有密密麻麻的点,能说成老师脸上有横七竖八的点吗?生:横的有,竖的也有,斜的也有。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蝙蝠和雷达》。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所学的知识,正确运用雷达原理解释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讲解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和雷达的作用原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雷达与蝙蝠发现天敌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蝙蝠和雷达》2.课堂展示道具:雷达模型、蝙蝠玩具、图片资料等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4.PPT课件5.教师准备好预习教案和教学计划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雷达工作原理的视频,介绍雷达的工作原理,引发学生对雷达和蝙蝠的认知。
2. 学习课文《蝙蝠和雷达》(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解释生词。
3. 探讨蝙蝠如何发现天敌(15分钟)教师使用图片资料展示蝙蝠发现天敌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蝙蝠是如何借助雷达发现天敌的。
4. 理解雷达和蝙蝠的联系(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雷达和蝙蝠发现天敌的联系,进行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
5. 实践活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组扮演蝙蝠,一组扮演天敌,模拟雷达发现过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蝙蝠与雷达的联系,评价学生表现,鼓励学生对动物和科学保护更加关注。
五、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蝙蝠和雷达》。
2.完成与雷达和蝙蝠相关的思考题。
六、板书设计•课文标题:蝙蝠和雷达•学习目标:理解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掌握雷达原理。
•重点难点:雷达与蝙蝠的联系•作业:默写课文、思考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其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动植物的保护意识,提高全面素质。
课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蝙蝠和雷达》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示。
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懂得课文中总起句的作用,学习先提出问题再逐步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
3.在自学的基础上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横七竖八”造句。
教学重点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学习用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3 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片、小张练习卷(填空1.归纳段落大意要注意什么?(1)要抓住主要内容。
(2)语言要简练。
2.怎样归纳段落大意呢?教师给方法,出示小黑板。
“独立成段的抓重点句;合并成段的,舍弃次要,抓主要。
”3.学生根据方法,讨论如何归纳段落大意。
(讨论过程:第一段中的第1 自然段讲了一架飞机在安全夜航。
第2 自然段就这个现象提出问题。
段意可概括为,由飞机夜航的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第二段中讲了先提出蝙蝠在夜里为什么会有高超的飞行本领,讲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的情况和结果,最后揭示了蝙蝠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
这么多内容,要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让学生根据课后思考练习题2,选择正确的第二段段意。
第三段只有一个自然段。
讲了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安上雷达,保证飞机安全飞行,还着重讲了雷达的工作原理。
这两点中最主要就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把这个作为段意就可以了。
)五、分段练习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六、个人利用工具书,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意七、全班交流(一)提出难懂词语。
(二)大家进行解答。
八、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九、作业预习课后思考、练习题。
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初步阅读课文,进行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并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3篇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3篇《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3篇《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平安飞行的问题。
以下是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学会生字新词。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三次试验的过程及提醒的秘密。
3.理解飞机夜间平安飞行与蝙蝠探路的联系。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三次试验的过程及提醒的秘密。
理解飞机夜间平安飞行与蝙蝠探路的联系。
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出示蝙蝠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出示雷达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那么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探测仪器。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终究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蝙蝠和雷达》。
1.朗读全文。
2.认读生字词。
3.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关注“蝇”“揭”的写法。
(2)学生书写。
1.抓住要点,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用“——”画出来。
学生交流,并用连关键句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针对内容质疑问难。
同学们自己读读主要内容,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从以下方面提问题:(1)蝙蝠夜间是怎样飞行的?(2)蝙蝠是怎样探路的?(3)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平安飞行了呢?1.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交流感受。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八自然段,思考雷达终究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雷达是怎样工作的呢?(1)边交流,边演示。
(2)通过比拟,理解飞机夜行与蝙蝠探路的关系。
然后完成课后的填空。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由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
1.了解仿生学。
2.交流人们从生物身上受到的启示。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趣导入:(出示课题,观看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蝙蝠和雷达,谁来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生 1:蝙蝠是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有黑褐色细毛,四肢和尾部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
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引导飞行。
休息时用爪倒挂在屋檐下或树下,冬季在隐藏的地方冬眠。
生 2: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
可用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它广泛应用于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2.设立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
(齐读课题)蝙蝠是动物,雷达是探测装置,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课文以蝙蝠和雷达为题,同学们想提出哪些问题?(蝙蝠怎样安全飞行?蝙蝠飞行有什么秘密?飞机怎样安全飞行?飞机飞行有什么秘密?蝙蝠和雷达有什么联系?)师:带着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蝙蝠和雷达的神秘世界!二、研读理解揭示秘密(一)朗读课文,明确重点(学习前三个自然段)1.师: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前3段。
找出哪一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生答)师:出示过渡句,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齐读)师:读了这个句子,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师过渡:要想揭开其中的奥秘,我们要先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2.重点学习第三自然。
(1)出示第一句话(指读),其他同学思考: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从这些词语我们知道了蝙蝠有能在夜间飞行而且不会有危险的本领。
(2)模拟体验。
师:你想试一下在夜里飞行吗?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玩一个小小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
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设计学生阅读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突出:“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训练重点,第二,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拓展,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
3、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收集蝙蝠和雷达的资料,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在黑板上板书蝙蝠雷达两个词语,多媒体出示蝙蝠的图片,说说自己
对蝙蝠的了解。
多媒体出示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图片,说说飞机在夜空中是怎样飞行的。
飞机(雷达)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在题目上加上“和”字。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画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想:这篇课文主要说了什么?
2、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不一定要说得很好,能基本说出来就可以了。
三、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
2、分段朗读课文。
正音正字。
四、学习前三个自然段
(一)默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过渡句
(二)出示过渡句:“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以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齐读。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读了这个句子,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过渡:要想揭开其中的奥秘,我们要先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三)重点学习第三自然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讲意意思。
3、对于蝙蝠在夜间飞行,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为什么?
4、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1)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间飞行而且不会有危险的本领。
(2)模拟体验:你想试一下在夜里飞行吗?让一个学生闭上双眼,在教室里走一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
然后说说感受。
(3)说感受
(4)指导朗读:蝙蝠的本领真让人佩服,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话?(赞叹、佩服)
五、结束语:我们人类是靠什么来判断有没有障碍物的?(眼睛)那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飞行,它靠的是不是那双像猫头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3、继续查找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第二教时
一、复习听写以下词语:
蝙蝠飞行清朗揭开启示
雷达安全障碍物荧光屏
学生根据上面词语简要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蝙蝠飞行的秘密吗?想知道科学家是怎样发明雷达的吗?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我们要把问题回答准确、完整就要先认真读书,我们先来找一下,哪些自然段是写了科学家们的试验的?(4、5、6自然段)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4、5、6自然段。
三、按下列问题自我阅读课文4、5、6自然段。
1、蝙蝠是怎样探路的?科学家作了几次试验?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自己概述一下试验的过程。
小组讨论,填写表格
(1)学生自我阅读。
理解。
画出蝙蝠探路示意图。
(2)多媒体演示蝙蝠探路示意图。
出示“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认真读读这句话,“反复”和“终于”说明了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体会科学家发明的艰辛。
整齐这一句话。
板书
3、雷达是怎样在夜间飞行的,画出有关句子。
4、认真仔细地再阅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时候发现,或者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四、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1、同学们朗读第八自然段,看看雷达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并画出雷达工作的示意图。
2、多媒体演示雷达工作示意图。
板书
3、齐读这一段。
五、齐读全文,回顾全文。
完成堂上练习。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六、拓展延伸
(一)默读“资料袋”,填写:人们从()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
(二)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用“人们从()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
()。
”的句式来说。
(三)补充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四)说一说:我从()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
参考:我从变色龙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变色纸尿裤,如果婴儿小便了,就显示蓝色,如果婴儿拉臭臭了,就显示红色,大大方便了家长。
(五)推荐课外书籍:《开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学》
七、作业布置:
1、阅读有关动、植物秘密的书籍,仿照《蝙蝠和雷达》的写法,写写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设计出来的小发明。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