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水平实证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 中部崛起
区域协调发展中部崛起中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地区。
随着国家对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中部地区已经开始崛起,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首先,中部地区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
中部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矿等资源储量丰富。
同时,中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其次,中部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已经面临着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而中部地区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灵活的产业集群布局,不仅可以吸纳外迁的产业和企业,还可以自主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和企业,促进中部地区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中部地区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大。
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部地区政府积极践行“引进来,走出去” 和“借力协同” 等政策,吸引大量的人才和资金进入中部地区,推动中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发展。
总之,中部地区具备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以及政策扶持力度增大等优势,为中部地区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充足的动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部地区需要运用好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协作和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部地区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发展,更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体现。
因此,中部地区需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推动区域内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中部地区需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转型,从而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同时,加强中部地区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聚集和集群效应,增强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
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中部地区需要加强对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和扶持,通过引领型和支撑型人才政策,激发社会各界的创新创业热情,形成人才汇聚的“光环效应”。
中国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中国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中国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融合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评价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对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中国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根据文献资料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首先,中国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开始着眼于经济因素。
在早期的研究中,经济发展水平被认为是评价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城乡发展差距、农村贫困等问题,逐渐意识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力。
因此,研究者开始将农村经济发展指标纳入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如农民收入、农业增加值等。
其次,社会因素也成为评价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指标。
城乡发展不平衡、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使得社会因素的研究成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重点。
社会因素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指标的考量。
例如,教育因素可以通过评估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和覆盖率来评价;医疗因素可以通过评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健康知识普及情况等来评价。
第三,生态因素成为城乡一体化评价的重要内容。
城市化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而农村的发展也不应该牺牲环境质量。
因此,生态环境因素成为评价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评估绿化覆盖率、水质情况、农田耕地保护情况等来评价城乡生态环境的良好程度。
此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也是城乡一体化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平衡是制约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障碍,因此,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中国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指标逐渐被纳入城乡一体化的评价体系中,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参考依据。
我国中部地区城乡融合的比较分析与策略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时代命题。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一突出问题,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必由之路。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是东中西梯次发展的关键一环,是我国新一轮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区域,也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提升开放水平最具潜力的区域。
相较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中高级阶段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劣势和短板,必须立足实际,加快发展。
一、研究综述对“三农”地位、城乡关系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对这一发展脉络和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价,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
(一)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演进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由来已久,统购统销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人民公社制度是城乡分割二元体制建立的三大标志。
党的十六大开始正视城乡二元结构,其后发展形成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三种提法,总体上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孔祥智和张效榕,2018)。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列首位,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这一时期,在城乡统筹政策框架下,对城乡关系的调整是初步的,统筹是手段,政策重心局限于发挥城市和工业作用,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式带动农业农村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将城乡一体化明确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巩固了关于城乡关系发展目标的论断,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重塑城乡关系、促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强调“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部地区城乡差距及成因分析
中部地区城乡差距及成因分析城乡差距大,城镇化滞后是制约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因素。
探寻适合中部地区的城乡差距及成因,促进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快速健康发展,对于推进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简述了中部地区城乡发展现状,分析了中部地区城乡关系及城乡差距,并在城乡发展现状和城乡差距的基础上,探讨了中部地区城乡差距产生的原因及缩小城乡差距的举措。
中部地区地处我国内地中心,其中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省既属长江流域又连接大珠三角,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核心区的主要腹地,而山西和河南是京津唐环渤海地区以及华东经济发达地区重要的煤炭、电力、工业基地。
中部地区的平原主要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继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东部地区已是不争的事实。
城乡差距大,城镇化滞后是制约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因素。
探索适合中部地区的城乡差距及成因,促进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快速健康发展,对于推进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部地区城乡发展现状(一)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成效显著,但总体发展滞后、城市经济发展起点低、经济对外贸易度低,城市市政设施水平低,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比而言,农业发展势态良好,但农村人均纯收入仍然偏低,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农村民生有所改善。
1.城市化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发展滞后,城市规模偏小相对全国总体而言,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滞后。
“十一五”期间,中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但总体水平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6—2008年为例,全国城市化水平分别为43.9%、44.94%和45.68%,年均增长0.89个百分点,而同时中部地区仅为38.96%、40.27%和41.73%,虽然年均增长高达1.38个百分点,但总数上仍差距4.94个百分点、4.67个百分点和3.95个百分点。
新时代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态势
新时代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态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新时代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将坚持以人为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推动城镇化向高质量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建设。
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呈现出快速推进的新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以上,城镇人口已经超过8亿,城市化率稳居世界前列。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已经超过80%,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也在迅速提高。
新时代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推进的新阶段,城市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新时代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态势还体现在城乡一体化的深化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积极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互动融合发展。
在国家层面,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我国还大力推动城市与乡村的互联互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与城市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
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深化推进。
三、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新时代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态势还体现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我国城镇化建设也在注入更多的科技元素。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智能化、绿色化已经成为了发展的主要方向。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科技创新也在推动城乡互动融合发展,为城市和农村的融合提供了新的路径和途径。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新时代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生态环境的优美提升新时代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态势还体现在生态环境的优美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城乡一体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住户调查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为政府制定城乡发展政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在实际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有必要对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查对象不清晰。
城乡一体化中,城市和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社会环境等存在很大差异,但在调查过程中,往往没有明确地界定城市和乡村居民的调查对象,导致调查结果的可比性和真实性受到影响。
二是调查内容不合理。
在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中,往往存在调查内容过多、过于琐碎的问题,使得调查对象需要填写大量的表格和问卷,增加了调查成本和难度,同时也影响了调查对象的积极性和配合度。
三是调查方式不合理。
目前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调查、在线调查等新兴方式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应用,以提高调查效率和准确性。
四是调查管理不规范。
在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中,有些地区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调查过程中存在数据造假、采样不均衡等问题,影响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的结果,也使得政府制定的城乡发展政策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有必要对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进行完善。
应明确调查对象。
在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中,需要明确指出城市和乡村居民的调查对象,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和分析,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应合理精简调查内容。
在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中,需要对实际需要的调查内容进行合理的精简,避免调查过于繁杂,增加调查对象的负担和难度,从而提高调查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对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问题的完善,能够更好地为政府的城乡发展政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促进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论文报告: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我国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来越明显,如何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通过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做出实证分析,以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之策。
二、经济发展水平5个指标分析1.人均GDP人均GDP是反映地区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从地区人均GDP看出,2019年,广东、江苏、山东、北京、上海是我国人均GDP最高的五个省市。
但是,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仍处于较低水平,其差异主要还是来源于经济结构、资源禀赋等因素。
经过对比分析后,发现,较发达省份大部分以工业、服务业为主,而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则以农牧业为主,且拥有的资源禀赋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针对不同的区域和资源禀赋,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2.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指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结构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之一。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高,截至2018年,全国平均城镇化率为59.58%。
然而,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相对较高,如上海、北京等地片区已经接近九成以上,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如西藏、新疆等地城镇化率仅为30%左右。
城镇化率的差异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其一是宏观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同,其二是地区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限制不同。
在制定新的城镇化政策时,应重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西部地区应当更加关注绿色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而东部地区应针对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方面下大力气。
3.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优化结构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挑选出接近9个省市, 2019年的三次产业GDP占比情况:广东省第一产业为1.84%,第二产业为43.6%,第三产业为54.56%;北京第一产业为0.04%,第二产业为19.96%,第三产业为80%。
城镇化质量与数量关系实证研究——以中部六省为例
、
引 言
已有对城镇化数量 的研究集中于城镇化速度 的探讨 , 包 力 、 质量 、 公平 三个子系统用 以衡量新型城市化水平 。 [ 1 O i p 3 o 2 - 3 o 6 ) 括人 口城镇化率的提高和土地城镇化扩张 。 如对诺瑟姆 曲线 做 分解 , 推 导出城市化速度会经历孕育 、 加速 、 减速 、 趋零 的
综观 已有研究成果 , 针对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独立性分 析较
多, 协调性研究偏少 , 且研究对象 的空间尺度多选择城市 , 割
作者简介 : 杨梅 ( 1 9 7 9 一) , 女, 武汉科技 大学城市学院讲 师。 基金项 目: 2 0 1 2 -2 0 1 3 年度全 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课题 ( 1 3 H Z K T 1 9 4 ) 、 2 0 1 2年度湖北省教 育厅科研 项 目( B 2 0 1 2 9 1 0 2 ) 、
展。
关键词 : 城镇化 ; 城镇化质量 ; 中部 ; 协调 中图分类号 : F 2 9 1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4 7 7 ( 2 0 1 3 ) 1 1 - 0 0 6 0 — 0 4
党 的十八大报告将 “ 城镇化质量 明显 提高” 作为经济持
四阶 段 倒 “ U” 形 曲线 , 据 此 判 断 中 国城 市 化 所 处 阶段 及 发 展
续健康发展的目标与要求, 2 0 1 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 重点 。[ 2  ̄ 1 4 9 9 - t 5 o 7 ) 有学者依据美 国 1 7 9 0至 1 9 6 0 年 的城 乡人 口
( X5 ) , 单位生产 总值能耗( X 6 )
社会发展
每千人拥有 医院和卫 生院床位数 ( X 7 ) , 每千人 拥有卫 生技 术人 员数( x 8 ) , 人 均公共 图书馆藏 书量 ( x 9 ) , 每千人 高校在校生数( x a o ) , 财政教育 支出占预算 支出的 比重( x l 1 ) , 人均邮 电业务量( X1 2 )
中国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中国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中国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城市与农村的融合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评价中国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体系研究进展对于了解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概念界定和理论构建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界定和理论构建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
过去,该领域缺乏统一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框架,难以量化和评价城乡一体化水平。
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对城乡一体化概念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和理论框架,为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国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价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构建: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指标。
同时,根据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和发展需求,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价需求。
三、指标权重及测度方法在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权重和测度方法是评价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者们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信息熵法、模糊综合评价等统计方法,对指标的权重和测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应用,并提出了一系列适用的计算方法。
四、实证研究为了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地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水平,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研究还发现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综上所述,中国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涉及概念界定和理论构建、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及测度方法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的深入研究,优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更加科学、全面和有效的评价方法,为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四化”同步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和路径——来自中部地区的经验证据
第25卷第6期2023年 12月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V o l .25,N o .6D e c .2023文章编号:2095-5464(2023)06-0020-11收稿日期:20220926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重大课题)(2021Z D 005);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A C Y C 2021348)㊂作者简介:任志安(1965),男,安徽合肥人,教授,博士㊂ 四化 同步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和路径来自中部地区的经验证据任志安,沈玲玲,颜 柳(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摘 要:分析了 四化 同步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㊂构建面板模型和空间S E M 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四化 同步驱动了共同富裕水平提高,对邻近地区的共同富裕具有空间正向溢出效应;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和时序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单门槛效应;时序异质性检验得出,十九大后 四化 同步驱动程度显著增强㊂认为针对中部地区发展现状,"四化"同步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需加快创新㊂关 键 词: 四化 同步;共同富裕;影响机制;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F 124.7 文献标志码:A M e c h a n i s m a n d P a t h o f F o u r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s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P r o m o t i n g C o m m o n P r o s p e r i t y :E m p i r i c a lE v i d e n c eF r o mt h eC e n t r a lR e gi o n o fC h i n a R E NZ h i a n ,S H E NL i n g l i n g ,Y A N L i u (S c h o o l o fE c o n o m i c s ,A n h u iU n i v e r s i t y o fF i n a n c e a n dE c o n o m i c s ,B e n g b u23303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 m e c h a n i s m o fc o o r d i n a t e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h e F o u r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s i n p r o m o t i n g c o mm o n p r o s p e r i t y w a sa n a l y z e d .T h ee m pi r i c a l t e s t o f t h e p a n e lm o d e l a n d s p a t i a l S E M m o d e l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F o u r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s d r o v e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c o mm o n p r o s p e r i t y a n dh a d a p o s i t i v e s p a t i a l s p i l l o v e re f f e c to nt h ec o mm o n p r o s p e r i t y o fn e i g h b o r i n g r e g i o n s .T h e t h r e s h o l de f f e c tm o d e l a n dt e m p o r a l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a n a l y s i sw e r eu s e d ,a n d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r ew a s a s i n g l e t h r e s h o l d e f f e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l e v e l o f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t e s t o f t e m p o r a l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d e g r e e o f c o o r d i n a t e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F o u r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s h a d b e e n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e n h a n c e da f t e rt h e19t h N a t i o n a lC o n g r e s s .I n v i e w o ft h ec u r r e n t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 t u a t i o no f t h ec e n t r a l r e g i o n ,i t i sn e c e s s a r y t oa c c e l e r a t et h e p a t ho f i n n o v a t i v e F o u r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s a n d 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t o p r o m o t e c o mm o n p r o s p e r i t y.K e y w o r d s :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F o u r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s ;c o mm o n p r o s p e r i t y ;i m p a c tm e c h a n i s m ;pr a c t i c e p a t h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㊂1955年中共中央首次提出共同富裕 ,强调通过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使农民摆脱贫困㊂改革开放以来,党要求 先富带动后富 消除两极分化,进而实现共同富裕㊂ 十四五 规划要求这一期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㊂2035年远景目标也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㊂纵观共同富裕发展历程,其重点皆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共享经济发展结果㊂在具备充分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背景下,当前必须从上述两个重点深入探究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㊂十八大报告针对国情,提出加快工业化㊁农业现代化㊁城镇化和信息化 四化 同步发展来推进共同富裕㊂自此,各地政府针对该战略进行重大分析与科学决策,皖北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江苏省加紧推进 四化 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云南省积极搭建相关发展平台,如 四化 互促产业平台㊁品牌平台和人力资源平台等㊂这些措施使我国在物质精神生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实现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㊂首先, 四化 同步处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推动劳动力㊁资金㊁技术等资源要素充分流动并创新配置,促进地区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就业,提高全社会整体经济效率,使供给侧增长能力更强,夯实了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㊂其次, 四化 同步推动三大产业发展,为政府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支出提供帮助,有效缩小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有利于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共享㊂当前实践已证明 四化 同步是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选择㊂因此,深入探究 四化 同步推动共同富裕的影响机理与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与实践价值㊂一、文献综述十八大报告提出 四化 同步战略,引起学术界对 四化 的研究热潮㊂李二超等[1]将四化 协同机理归纳总结为工业化是发展动力㊁城镇化是引领㊁信息化是灵魂㊁农业现代化是发展基础,其核心在于全面协调可持续㊂丁慧媛[2]针对沿海地区对 新四化 各要素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以明确 四化 耦合发展水平;部分学者则采用层次分析法㊁GWR ㊁热点分析法等方法对 四化 总体趋势和时空趋势展开分析[34]㊂李玉中[5]以河南省为例,深入 四化 影响因素分析,并针对薄弱环节从教育㊁科技㊁产业结构等方面统筹规划以全面提升竞争力㊂共同富裕的研究集中于科学内涵㊁演进历程㊁实现路径及水平测度等㊂罗明忠[6]认为共同富裕是起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㊂郁建兴等[7]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定义共同富裕为:通过补偿和矫正制度性因素导致的不平等,让全体人民有机会㊁有能力均等地参与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㊂纵观共同富裕发展历程,我国在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上聚焦于两点:其一,共同富裕与经济增长㊂国内学者指出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完善决定着共同富裕的程度,经济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必须把经济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8]㊂其二,兼顾效率与公平㊂坚持以税收㊁政府转移支付和完善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我国财富12第6期 任志安等: 四化 同步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和路径来自中部地区的经验证据22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合理分配[9]㊂其三,必须创新发展机制,加快通过募集㊁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等实现第三次分配推进共同富裕[10]㊂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转向从共同富裕内涵和特征出发,以不同数量维度构建相应指标体系来量化共同富裕㊂刘培林等[11]提出二维构建方法,将总体富裕程度和发展成果共享程度两个维度纳入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以此反映总体生产力水平和全体人民参与现代化建设水平㊂陈丽君等[12]从发展性㊁共享性㊁可持续性层面出发,使用三维构建方法构建81个指标测度共同富裕发展指数㊂同时与共同富裕有关的其他重要指标,如相对贫困线㊁基尼系数等也都被测算出来,而这些指标都为进一步研究共同富裕提供了便利㊂综合已有文献来看,尚未有文献研究 四化 整体与共同富裕二者的关系㊂但许多研究都证实 四化 各子系统对经济增长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多方面会产生重要影响㊂城镇化充分发挥人口㊁要素的聚集效应,使乡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岗位,增加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㊂工业化㊁农业现代化能改善原有粗放式生产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13]㊂同时从内生增长视角进行分析,推进信息化的过程是加速传统工㊁农产业优化升级的催化剂,信息化发展将进一步助力全球产业经济的腾飞[14]㊂城乡通开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打开通道,能有利促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即 四化 同步着眼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重大问题[15]㊂本文主要论证了以下内容:将 四化 同步与共同富裕纳入到同一理论研究框架中,并对其展开机理分析;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总体回归检验㊁门槛效应检验,充分考虑其边际效益与演变趋势;针对中部地区开展空间溢出效应检验,进一步探索两者空间演变格局㊂二、机制分析与研究假设1.影响机制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社会生产力发展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城镇化㊁工业化带动发展;第二阶段是要求工业化㊁城镇化㊁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共同发力来实现高质量高效益㊂ 四化 同步作为一个互动系统,有效破除了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解决了地区间劳动力㊁资金㊁管理等资源要素在内的供需矛盾㊁经济活动空间限制及效率与公平未能兼顾等问题,对我国共同富裕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为:①就业㊁创业推动机制㊂首先,城镇化的集聚效应带来行业㊁市场规模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得到就业岗位,实现扩中㊁提低的社会效应[16]㊂其次,信息技术㊁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替代掉简单的劳动力需求,创造出更多更高技能水平的知识密集型岗位,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结构得以改善㊂最后,广阔的市场前景为创业开展活动奠定基础,信息获取与资金支持可得性会极大发挥知识扩散效应㊁创业示范带动效应及企业投资溢出效应,足以让潜在创业者在良好外部环境下完成创业㊁获取收益,提高了居民整体创富能力㊂②产业结构升级机制㊂ 四化 同步优化要素的空间配置结构使生产要素不断创新组合㊂尤其是信息化,其贯穿工业㊁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全过程,强硬的技术支撑带来工㊁农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商品的技术结构和市场结构得到优化升级[17]㊂③区域协同创新机制㊂ 四化 同步推动本地区特定区域围绕主导产业和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兴产业㊁未来产业发展,进一步引导当地创新要素向相对密集的产业园区㊁数智平台等创新载体集聚,培育壮大了先进制造业㊁现代农业及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构筑的区域创新集群㊂这些集群通过扩散效应吸纳大量中小企业㊁广大农民参与㊁合作,极大地带动了后发地区的发展㊂尤其东西部合作推动了新成果更快捷㊁更广泛㊁更公平地惠及全国地区的人民,缩短了城乡㊁国际之间的发展差距[18]㊂④社会结构完善机制㊂一方面,弥补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短板㊂城乡居民身份界限和制度壁垒被打破,三大产业为政府税收提供充裕资本支持,对低收入群体㊁边缘化群体等重点人群的医疗㊁住房和教育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加大,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19]㊂另一方面,推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㊂推进 四化 同步,需协调社会各环节㊁各层次㊁各要素间的利益关系,由此为城市格局规划㊁农民再就业问题㊁生态环境问题㊁社会治安管理等社会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法,为共同富裕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㊂结合以上机制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 1:四化 同步产生多重效应对共同富裕产生推动作用㊂2.空间溢出效应不论是产业结构效应㊁人口集聚效应,还是地区协同创新效应,都与跨区域的人口迁移㊁要素资源的转运等密切相关,它们可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向外扩散至邻近区域㊂因此 四化 同步与地区共同富裕之间极有可能存在空间上的关联,尤其伴随着交通技术㊁信息数据等渠道的日趋发达,这种空间上的关联性愈发强烈㊂一方面,相对于实施 四化 同步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地区,邻近地区会出于压力和政策激励,采取相似的措施方法来实现地区共同富裕㊂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本地 四化 同步的 示范引导作用 ,为其他地区发展提供借鉴㊂另一方面, 四化 同步战略本身带动了劳动力㊁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在维系原有社会体系的基础上更能通过信息技术渠道拓宽社会边界㊂地区之间生产联系与发展交流增加,无形中拓宽了 四化 同步的空间影响范围㊂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 2:四化 同步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于邻近地区的共同富裕㊂3.门槛效应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按照 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 的原则发展㊂在实现部分地区富裕后,我国步入共同富裕的路途中㊂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基础㊁发展潜力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可能实施 四化 同步建设的阻力较少,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阻力较大,因而推进 四化 同步过程中可能引起共同富裕驱动效应的动态演变㊂随着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先富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已有经济发展基础差异不仅会显著影响本地区共同富裕的实现,还有可能反过来制约先富地区的发展[20]㊂ 四化 同步推进共同富裕的体系中必须纳入包括原有经济发展水平带来的差异性[11]120㊂因此,提出如下假设:H 3:四化 同步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㊂三、实证分析与检验1.研究设计(1)模型构建㊂以共同富裕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四化同步指数为解释变量,设定计量模型l n C i t =β0+β1l n F i ,t +β2l n O i ,t +β3l n I i ,t +β4l n L i ,t +β5l n T i ,t +u i +δt +e i ,t (1)32第6期 任志安等: 四化 同步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和路径来自中部地区的经验证据式中:i 为N 个个体,i =1,2, ,N ;t 为已知的T 个时间点,t =1,2, ,T ;C i ,t 表示共同富裕指数;F i ,t 表示四化同步指数;O i ,t ㊁I i ,t ㊁L i ,t ㊁T i ,t 分别表示对外开放程度㊁基础设施水平㊁就业市场㊁产业结构㊂β1~β5为各变量回归系数,β0为常数项,u i 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δt 为时间固定效应,e i ,t 表示随机误差项㊂(2)变量选取㊂①被解释变量㊂从共同富裕含义出发,出于省级层面数据可得性的考虑,从发展性㊁共享性㊁可持续性3个维度出发构建10个指标[7]15㊂为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㊁多指标数据重叠问题,在此使用熵值法,其中由于三大维度重要性相当,因而对三大维度均赋权1/3,计算得到的共同富裕指数记为C [12]8㊂②解释变量㊂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 四化 4个子系统包含25个指标㊂首先采用熵值法按照各个层面权重赋值相等计算单极化发展水平指数㊂效益理论与平衡理论强调,只有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同步发展时才能获得最大的综合利益时;各子系统效益的乘积表示复合效益,各子系统效益的集成加权和表示综合效益,根据式(2)㊁(3)计算指数,F ᶄ=U N G I [(I +U +N +G )/4]{}4k (2)F =C (I +U +N +G )/4(3)式中:F ᶄ为 四化 同步指数,表示 四化 耦合水平;U ㊁N ㊁G ㊁I 分别表示工业化㊁城镇化㊁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k 为调节系统,k =4㊂F 为四化 同步发展度,反映 四化 系统的发展与均衡程度[21]㊂③控制变量㊂借鉴有关文献,控制变量选取: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会产生就业效应㊁收入分配效应及技术溢出效应,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正向作用,本文选取进出口总额占G D P 的比值进行表示[22];就业市场,就业为最大的民生问题,稳住就业,居民就有了收入和消费,经济社会才能发展,选用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比值;基础设施状况,尤其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㊁促进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与支撑条件,以中部地区六省的公路密度(k m/万人)来反映中部地区基础设施状况;产业结构,郑万吉等[23]对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研究,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收入差距成正向关系,但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会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㊁扩大就业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采用工业增加值占G D P 比重来衡量㊂(3)数据来源㊂数据范围:2010 2020年中部六省数据㊂数据来源:‘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㊁各省‘统计年鉴“等㊂对于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补齐㊂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1㊂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变 量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共同富裕指数0.5220.1780.8410.154 四化 同步指数0.3130.1910.8000.016基础设施水平0.1070.0300.1750.053对外开放水平34.2777.25050.20722.340就业市场55.1988.41172.96342.374产业结构41.9356.32157.40030.200 资料来源:S t a t a 15.0计算得来㊂42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5卷2.实证分析(1)基准模型回归分析㊂由豪斯曼检验确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2㊂第2 6列为固定效应下各模型的回归结果,第2列未添加控制变量,第3 6列分别是逐级添加控制变量时 四化 同步对共同富裕影响的结果㊂表2 四化 同步对共同富裕影响的基准分析变量(1)(2)(3)(4)(5)l n F 0.451***(7.93)0.258***(3.91)0.228***(3.86)0.257***(4.24) 0.144**(2.56)l n O1.775***(4.42)2.032***(5.62)2.007***(5.63)1.237***(3.63)l n I 0.671***(4.08)0.702***(4.31)0.544***(3.84)l n L 1.294*(1.69)1.629**(2.50)l n T -1.430***(-4.82)R 20.5160.6380.7200.7340.813F 6.796.6515.1212.3820.19P 00000 注:***,**,*分别表示1%,5%,10%水平上显著,()中的数为t 值㊂以下各表同㊂ 由回归结果可知,四化 同步回归系数在不同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为正,说明 四化 同步总体处于推动共同富裕的有利范围内,与已有研究结论相符,从而验证了假设H 1㊂ 四化 同步打破了原有城乡经济活动限制,解决了地区间资源要素供需矛盾以及效率与公平未能兼顾等问题㊂ 四化 同步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扩大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数字化信息化赋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㊂三大产业发展为共同富裕积累了雄厚资金,政府税收增加,城乡区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向共同富裕迈进㊂对外开放对共同富裕存在促进作用㊂在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良性互动中,中部地区更大范围㊁更广领域㊁更深入持久的双向开放,能有效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㊁两种资源来增加社会财力,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奠定强大坚实的基础㊂基础设施建设回归系数显著为正㊂一方面,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可满足居民基础性需求,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及其服务的完善有利于降低经济活动成本,提高商品与服务的生产㊁交易㊁分配效率,从而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㊂就业市场总体上对共同富裕起正向作用,就业率提高能为国民创造更多的经济产值;同时,居民通过就业获取收入,日益增加消费需求,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缩小城乡㊁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㊂产业结构水平显著为负,表明当前我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并没有完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应积极促进相关行业的调整,进一步适应我国社会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㊁高级化㊂(2)空间溢出效应分析㊂借鉴以往相关研究,以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值的倒数为矩阵元素建立经济距离矩阵,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莫兰指数皆为负值,说明各省间共同富裕变量并非完全随机的状态,共同富裕水平在地区间呈高低交叉52第6期 任志安等: 四化 同步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和路径来自中部地区的经验证据分布㊂表3共同富裕全局莫兰指数年份莫兰指数莫兰指数2010-0.1940.9042011-0.1901.568 2012-0.188**1.897 2013-0.187**1.784 2014-0.185**1.764 2015-0.183**1.898年份M o r a n s I Z值2016-0.182**1.872 2017-0.182**1.867 2018-0.181**1.799 2019-0.180**1.841 2020-0.178**1.981依次通过H a u s m a n检验㊁拉格朗日(L M)检验,结果表明L M-L a g和L M-E r r o r均在5%的水平下显著,且R o b u s tL M-L a g在5%的水平下显著而R o b u s tL M-E r r o r不显著,确定使用固定效应空间误差模型(S E M)㊂结合个体固定㊁时间固定和双固定模型分析,选取拟合优度最高的时间固定效应S E M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㊂表4空间误差模型估计结果变量个体固定模型时间固定模型双固定模型l n F0.046(1.92)0.166***(3.02)-0.069**(-2.46)l n O0.456***(3.30)0.026(0.17)0.144(0.82)l n I0.097(1.69)0.070(0.61)0.013(0.19)l n L1.140***(3.59)1.222***(3.43)1.098***(2.99)l n T-0.537***(-2.71)-1.341***(-2.64)0.067(0.35)N666666R20.2570.6120.231模型整体拟合优度R2为0.612,空间自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㊂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 四化 同步建设在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在空间上形成了对共同富裕强烈的冲击,产生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验证了假设H2㊂ 四化 同步一方面会通过就业创业㊁产业结构㊁科技创新㊁社会管理等多重效应推动本地区实现经济㊁社会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会通过示范引导作用,为邻近地区提供优质㊁专业化的服务从而逐渐缩小两区域间差距,提高整体共同富裕水平㊂(3)门槛效应㊂借鉴已有文献,引入各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自然对数值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㊂进一步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 四化 同步对共同富裕的影响㊂本文借助S t a t a软件,通过B o o t s t r a p(自举法)进行300次反复抽样,得到F值和P值,确定模型中存在的变量门槛值和门槛个数,结果如表5㊂表5门槛变量效果检验类型门槛值F值P值1%5%10%95%置信区间单一门槛9.449838.050.01340.57424.22618.772[9.3529,9.5169]双重门槛9.31426.940.47733.01218.68214.920[9.2804,9.3892]门槛变量为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自然对数值表示的经济发展水平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单门槛效应检验拒绝了原假设;双门槛效应检验未通过至少10%显著性水平的检验㊂这说明 四化 同步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门槛值为62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9.4498㊂进一步分析门槛变量的作用,具体的回归结果如表6㊂表6 门槛回归结果变量l n C 回归标准误差P 值l n O 0.978***(3.65)0.2680.001l n I 0.360*(3.16)0.1140.003l n L 0.774(1.48)0.5240.146l n T -1.097***(2.33)0.2370.000l n F <l 0.293***(5.85)0.0510.000l n F >l 0.121***(2.75)0.0440.008N66R 20.889 四化 同步与共同富裕并不呈现单一的线性关系,而是表现为一种多阶段的线性关系㊂当经济发展水平系数小于9.4498时,四化 同步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有效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0.29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水平系数大于9.4498时,四化 同步系数降至0.121, 四化 同步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有效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0.121个百分点㊂说明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四化 同步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共同富裕推动作用更加显著,存在益贫效应㊂其可能的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期,各地都在谋求发展出路, 四化 同步战略则给这些地区释放出积极信号,客观上要求不断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加速渗透产业间的融合,驱使三大产业结构朝合理化㊁高级化迈进;在此过程伴随着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人力资本结构会加速完善,在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提升,在以初次分配为重点的前期阶段, 四化 同步对共同富裕的推进作用极强㊂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共同富裕推进的着重点由原来的 做大蛋糕 转移到 做大蛋糕 与 分好蛋糕 的保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上,发展更多关注经济质量,但兼顾经济数量与经济质量的均衡并不是一朝一夕轻易做到的㊂发展难度系数增加, 四化 同步推动共同富裕的速度会放缓㊂上述结论验证了假设H 3㊂(4)时序异质性分析㊂党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㊂此后,政府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我国建设共同富裕的紧迫性加强㊂基于此,本文以2017年为分界线,将数据年份分为2010 2016年及2017 2020年两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㊂回归结果如表7㊂表7 时序异质性检验结果变量2010 2016年2017 2020年l n F 0.103**(2.15)0.380***(3.30)l n O 3.256***(6.83)-0.373(-1.58)l n I 0.493***(3.46)0.300**(2.60)l n L 5.583***(4.71)0.108(0.40)l n T -0.492(-1.73)-1.099**(-2.69)N 6666R 20.8620.830 由表7可知,四化 同步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但各阶段系数大小不同㊂第一阶段(2010 2016年), 四化 同步回归系数较小㊂原因在于:一方面,中部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经济基础㊁资源要素等处于劣势地位,发展速度缓慢;另一方面,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矛盾下,中部地区推行 四化 同步中,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互动机制不72第6期 任志安等: 四化 同步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和路径来自中部地区的经验证据82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够健全, 四化 未真正实现协调发展,难以合力推动共同富裕㊂第二阶段(2017 2020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并加快实现新 四化 同步,由此各省市政府积极建立新 四化 同步进程与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互动关系,为推动共同富裕进一步指明方向㊂中部各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加紧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经验总结与战略决策㊂在良好的社会背景下, 四化 同步发展内涵和综合收益有效提升,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也明显加强㊂3.稳健性分析(1)稳健性检验㊂从检验基准结果出发,本文开展稳健性检验,具体包括:①替换被解释变量测量方法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重新测算共同富裕指数并重新估计㊂②缩尾处理㊂在1%和99%分位上对变量进行缩尾处理,用缩尾后的样本数据重新估计㊂③缩短时间长度至2012 2018年进行回归㊂2012年正式提出 四化 同步,2019年年底爆发新冠疫情的这一突发事件使得 四化 同步的驱动效果可能受到影响,本文在此选择将数据时间范围缩短为2012 2018年进行回归㊂表8报告了三种方法的检验结果㊂ 四化 同步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正,验证了 四化 同步会推动共同富裕的结论㊂控制变量方面,其相关系数正负㊁大小都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从而证实前文的研究结论是相对稳健的㊂表8稳健型检验结果变量主成分分析缩尾处理缩短时间长度l n F0.918***(4.17)0.179***(3.14)0.149***(3.01)l n O6.438***(4.82)0.790**(2.39)2.544***(6.20)l n I2.318***(1.61)0.455***(3.68)0.594***(4.19)l n L1.681(0.66)0.889(1.43)3.730***(3.60)l n T-6.506***(-5.60)-1.505***(-5.81)-0.924***(-3.53)N666254R20.8910.8420.861(2)内生性处理㊂ 四化 同步与共同富裕在线性回归上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㊂因此,本文选取 四化 同步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进行2S L S回归,W u-H a u s m a n值对应P值均小于0.05,表明该模型的解释变量与扰动项相关㊂进一步进行弱工具变量检验,验证 四化 同步滞后一期是否为有效的工具变量㊂内生性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拟合优度均大于0.7,F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0㊂结构方程中对内生解释变量的显著性进行名义显著性水平为5%的w a l d检验,最小特征值统计量为37.098,大于对应临界值16.38,接受 真实显著性水平 不超过10%,拒绝 弱工具变量 的假设,因而工具变量选取 四化 同步的滞后一期是合适的,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和较高的相关系数㊂在两阶段回归结果中, 四化 同步对共同富裕的回归系数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 四化 同步对共同富裕起正向推动作用㊂ 四化 同步滞后一期的回归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为0.641,即表明 四化 同步滞后一期指数每变动1个百分点,会带动共同富裕水平指数变动约0.641个百分点㊂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得到的。
《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范文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逐渐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安徽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代表性。
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收入水平上的差异,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
安徽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对于全国范围内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因此,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安徽省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等官方数据发布机构。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通过分析安徽省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一定的变动趋势。
总体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且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
然而,在具体年份和地区之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存在差异。
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变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了显著影响。
2. 政策因素: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农村扶贫政策、农业支持政策、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等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 社会因素:教育水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因素也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影响。
安徽省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投入和改革措施,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区域发展与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地区差异的挑战与机遇
区域发展与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地区差异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逐渐显现,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为了促进区域发展均衡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挑战,并积极利用机遇。
本文将探讨区域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所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中蕴藏的机遇。
一、区域发展差异的挑战1.经济结构差异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各异。
东部沿海地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而中西部地区则以农业和资源型产业为支柱。
这导致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一致,对区域发展均衡带来了巨大挑战。
2.人力资源流失由于东部地区相对较发达,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流向这些地区。
而中西部地区则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人口红利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这不仅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限制了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区域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不平衡也是制约区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东部地区的交通、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充足,而西部地区则存在明显的缺口。
这导致了人们对于流入东部地区的倾向,加剧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城乡一体化的挑战1.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居民的收入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这不仅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无法提升,也加大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2.土地制度和农村产权问题土地制度和农村产权问题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限制了农民对土地的流转和经营权。
此外,农村产权保护不力,农民的土地财产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积极性和投入。
3.公共服务不均衡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相对完善,而农村地区则面临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
这导致了大量农村居民选择外出务工和子女就读城市学校,加剧了农村人口的流失和城乡差距的扩大。
三、区域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机遇1.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一大趋势和现象。
城市化的发展拉动了经济的增长,改善了人民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分析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趋势,并探讨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一、城市化的现状中国的城市化率一直呈现增长态势,到2019年已经达到了60.6%。
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城市积极创造机会来提高个人和家庭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会。
城市化的发展也缩小了城乡差距,改善了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
二、城市化的趋势中国的城市化方向呈现“大城市、中心城市、滨海城市和城市群”四种趋势。
国家政策加大了对于中西部城市的扶持,因此中西部城市的发展空间更大。
南部城市的发展比较成熟,但是中部城市的发展空间及潜力较大,有望成为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区域。
着力推进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异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聚集和协调发展。
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城市再造工程也正在进行,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市民生活、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城市化发展的密不可分。
三、城市化的问题但是城市化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中长期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
城市人口过度密集,会导致公共设施不足,交通堵塞,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威胁。
经济的发展也会增加居民的负担,导致社会平等的问题,影响城市的社会稳定。
城市化增加了人们与自然的疏离感,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城市化过程中的工业化和城市扩张对环境的损害,浪费和破坏了有限的自然资源。
城市化也会造成农村社会的严重问题,造成资源和人口的过度流失。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与处理。
四、城市化的挑战城市化虽然给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它也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经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面临巨大的压力,发展城市经济的成本在不断攀升,城市日益丧失生机。
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特色和发展新对策
一
、
中部 地 区各 省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乡 一体化 的特 色
对本地区乃至周边都产生 了积极影响 ; 全省其他 地 区也在 主动作为 , 努力探索符合 当地实际和特 点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2 0 1 0 年国务院批复的皖 江城 市带 承 接产 业 转移 示 范 区 的规划 . 是安 徽 省 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发展规划。安徽省随着 国家 级 发展 规 划 的逐 步 实施 . 形 成 了承接 产业 转 移 与
程 。 因此 , 城 乡一 体 化 , 所在 地 区不 同 , 发 展 状 况 则不同 , 其路 径 选 择 也有 所 不 同。 中部 地 区各 省 多 年来 一 直 在根 据 本 省 的省 情 . 确 定 试 点 和 试 验 区先 行 先 试 。 取 得 了实 效 和 经验 , 形 成 了 自身 特
色。
体。 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 业化 , 促进城乡产业整 合发展 , 坚持 “ 工业强县富民” 和“ 以城带乡 。 以城
融乡” , 大 大 优化 了城 乡产业 一 体化 布 局 , 开 创 了
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局面。 2 0 0 6 年, 河南省政府出 台了《 关于加快推进 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的指导意见》 ,探索城乡一 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 选择经 济发展较快 、 工业 比
点市 , 均是我省城镇化率较高 、 经 济条 件 尚好 的 地 区 。城 乡一体 化 综 合配 套改 革 工作 推 进 较 快 。
下加快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指明 了方 向 。为 全 面贯 彻 落 实党 的十 八 大精 神 , 全 面建 成
小康社会 . 深 入研 究 中部 地 区城 乡 发 展一 体 化 问
经验 。 城乡一体化 中尚存在诸多问题 , 党的十八 大后需要提 出促进 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的新对策。
三区建设情况汇报
三区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三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下面我将就三区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就西部大开发而言,西部地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提高了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效率,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得到了加强,一大批生态治理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关于东北地区振兴,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得到了改造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东北地区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同时,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最后,关于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得到了缩小。
同时,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的来看,三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加大对三区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三区建设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对三区建设情况的汇报,谢谢大家!。
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40
非农产业就业比重高的农村地区加 快转变为城镇地区,将从事非农产业 的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二是积极承 接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城 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加快现 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居民消费结构 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扩张,提升非农 产业的就业比重,带动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协调发展。
2.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阻碍 了生产要素及产品在城乡之间的平 等交换,制约了非农产业与城市对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导致农业 比较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村经济发展 缓慢,弱化了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 协调发展能力。突出表现为中部地区 工业化的速度和城镇化速度不相匹 配。 目前,中部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 期阶段,根据钱纳里模式,城镇化率 应为 50%~60%。 2009 年中部地区的 城镇化率不仅低于理论水准,也明显
○杨刚强 江 洪
中部地区是我国“三农”问题最 为集中的地区,也是扩大内需最具潜 力的地区之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中部 地区城镇化进程,对于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释放内 需潜力、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 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部地区城镇化现状 (一)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取得 的进展 1.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 五”以来,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迅速,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 2009 年城镇 化率为 43.03%,比 2006 年提高 4.07 个百分点。 其中,湖北省、山西省、湖 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化率分别为 46%、45.99%、43.2%和 43.18%,高于 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城镇化 水平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的差距 也逐渐缩小,由 2006 年的 4.94 个百 分点,缩小到 2009 年的 3.56 个百分 点。 2.城镇建设成效明显。 中部地区 城市数量大幅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 显著扩大,供水、供热、交通、环境卫 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2009 年建成区面积达到 7825.7 平 方公里,比 2005 年增加 17.58%。 城 市人口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_以江苏省为例
付晓军
(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摘 要 :城 乡 一 体 化 是 城 市 化 发 展 的 必 然 阶 段 。 文 章 对 城 乡 一 体 化 的 科 学 内 涵 进 行 了 解 读 ,基 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构建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依据采 样 数 据 通 过 单 项 指 标 评 价 模 型 和 评 价 总 模 型 对 江 苏 省 的 城 乡 一 体 化 进 程 进 行 实 证 分 析 ,得 出 江 苏 省 进 入 城 乡 初 步 一 体 化 的 结 论 。
产 教 育 、变 换 工 种 、共 同 享 受 大 家 创 造 出 来 的 福 利 以 及城乡 的 融 合,使 全 体 成 员 的 才 能 得 到 全 面 的 发 展 ”,形 成 相 对 成 熟 的 城 乡 一 体 化 思 想 理 论 体 系 。20 世 纪 60 年 代 ,美 国 著 名 城 市 理 论 家 刘 易 斯 · 芒 福 德 (Lewis Munford,1895-1990)明 确 提 出 “城 与 乡 不 能 截 然 分 开 ,城 与 乡 同 等 重 要 ,城 与 乡 应 当 要 有 机 结 合 在 一 起 ”的 观 点 ,把 乡 村 和 城 市 的 改 进 作 为 一 个 统 一的问题来处理,为 城 乡 一 体 化 的 践 行 提 供 了 思 想 来 源 和 理 论 依 据 。1985 年 加 拿 大 地 理 学 家 麦 吉 (T. G.Me.Gee)提 出 了 “desakota”概 念 ,即 “城 乡 一 体 化 地 区 ”,特 指 位 于 核 心 城 市 间 原 来 人 口 稠 密 的 农 业 区 转化而成 的 农 业 活 动 和 非 农 业 活 动 高 度 混 合 的 地 区 。 国 外 通 常 用integra-tion,urba/rural composi- tion,desakota等 来 表 示 城 乡 一 体 的 概 念 ,但 又 都 有 各自的特定含义,与 我 们 讨 论 研 究 的 城 乡 一 体 化 有 一定的区别。
城镇运营与城乡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剖析
城镇运营是城乡一体化的有力推手卢水生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 十二五” 期间的重大战略性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的步伐。
但应该推进和如何推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如何推进的问题上, 还存在着不少模糊的认识。
去年我到各地讲课,顺便作了些调研,听到不少反映,一些基层干部感到推进城乡一体化太难了,特别是开展“三集中1” 、“三置换2”后,新的居民点建好了,农民集中居住了, 但是政府背上巨额债务,农民不愿意上楼。
基层政府往往得了政绩、失了民心、背了债务、害了后任。
究其根源,关键在于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方法。
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优化资源配置什么是城乡一体化?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其实,这些讲的都是“如何花钱”的问题。
然而,钱从哪里来呢?显然,城乡一体化首先应该研究是“如何发展” 、“如何挣钱”的问题。
据了解,城乡一体化这个说法和理论是中国特有的。
早 1三集中是指: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
2三置换是指:鼓励农户把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村住房置换成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征地保障或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住房。
在 1983年,苏南地区的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但发展中遇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分隔的障碍。
有些市、县就提出来政府要对辖区内的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实行统筹兼顾的调节和安排,提出要实行城乡一体化。
因为这个概念和做法, 符合经济发展, 特别是乡镇工业发展的实际, 所以不胫而走, 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当时随费孝通教授在苏南进行小城镇问题调查的张雨林研究员, 写了“论城乡一体化” 的论文, 发表在《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 5期上, 这是比较系统论述城乡一体化的第一篇文章。
3张雨林先生在文中提出:“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求得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产 业 完 成 增 加 值 1 1 .亿 元 , 9 59 占总 值 的
与 实 际 情 况 相 矛 盾 、决 策 者 与 分 析 者 难
内 容 摘要 :本 文采 用 网络层 次分 析 法 来 构 建 城 乡一体 化 评 价 指标 体 系 ,并利 用
公式为:
: ×1 0 0
度较 高 ,而 经济 基础 一 直较 薄 弱的 随州
不 仅 经 济 一 体 化 程 度 很 低 , 城 乡 一 体 化 发 展 水 平 在 全 省 也 处 于 最 低 。 处 于
研 究 ,分 析城 市 化 与城 乡一 体 化 的 变动 趋 势 及 原 因 , 以期 为区 域经 济 发展 规 划
中 地 城 化 部 区 市 及 一 化 平 证 析 城乡 体 水 实 分
■ 肖娥 芳 ( 湖北 工程 学 院经济与 管理 学 院 湖北 孝感 4 2 () 3 0) ) ( ▲ 基金 项 目:孝 感学院 2 1 年度人 文社会科 学类研 究项 目 (2 10 8) 01 r0 10 ; 2)1 ( 年度 湖北省教 育厅人 文社 会科 学研 究项 目 ( 0 yq O ) 1 2 1jt2 1 l
更科学 有效 。
( 56 ) 5 % 等经济发达省份相 比 , 其城市化 率仍较低 。
( )指 标 体 系构 建 二
省辖 市城 乡一 体化 水平 分 布 差异 与 区域 经 济 差异 格 局 、公 共 和 社会 福 利 水 平 差
湖 北 省 城 乡一 体 化 水 平 综 合 评 价 结 果 分 析
《 湖北统计 年鉴 》《 、 湖北 交通年鉴 》《 、 湖北 劳动年 鉴 》 以及湖 北 1 个地级市统 计年鉴 7
21 0 的相 应数据 为测算 对象 。考虑到 0中 各指标 的计量单位 及量纲存 在差异 , 不利 于进行计 量分析 。因此需 先对原始 数据进
行 标 准 化 处 理 ,以消 除 量 纲 差 异 ,采 用 的
统 计 数据 进 行 实证 分析 。研 究表 明 :湖
北 各 省 辖 市城 乡一 体 化 水 平 差 异 明显 ,
且 与城 市综 合 发展 实力 不 完 全 一致 ;各
统计年鉴 , 0 0 o 与同期全 国( 66 ) 2 1 但 4 .%
以 及广 东 ( 34 ) 江 ( 79 ) 江 苏 6 % 、浙 5 % 、
如表 1 示。 所
( )数 据 来 源 三
利 用 AN P软 件 Y a p a h 052对湖 北 省 各 地 级 市 标 准 化 后 的原 始 数 据 进 行 量 化 分 析 ,得评 价 结 果 如 表 2所 示 。
( )城 乡一 体 化 评 价 结 果 分析 二
口的城 市化 率具 有较强 的关联 度 。因 此 ,为 缩 小各 地 城 乡发 展 差 异 , 实现一 体 化 发展 ,既要 缩 小城 乡差 异 ,叉要 尽
提 供 决 策 参 考 , 为 其 他 地 区 统 筹 城 乡 发
“ + ”城市 圈 的仙 桃 、天 门、成宁 虽经 18 济较发达 , 口的城市化 率也较 高 , 因 人 但
这 些 地 区 农 村 经 济 相 对 城 市 而 言 发 展 缓
展 与建设 社会 主义 新农村 提供 经验借 鉴。
( )基 于 网络 层 次 分析 的评 价 结 果 一
异格局等表现 出一定的协同性 ;各省辖
市城 乡一 体 化 水 平 与二 元 经 济结 构 、人
按照以人为本 、 全面 、 协调 、 可持续发 展及 构建社会 主义 和谐社 会的科 学要 求 , 在借鉴社会福利指数 ( 朱荣科 , 9 2) 1 9 等理 论 研究及其他学者研 究的基础上 ,结合湖 北 省城 乡发展的省情 ,并充分考虑代表性、 可比性 、科学性 以及数据 的可 获得 性等要 求后 ,确定城 乡一体化量化研 究指 标体 系
该体 系对 2 0 0 9年 湖 北 省各 省辖 市 、州 的
1 .%。 湖 北 人 口 的城 市 化 率 由 1 9 49 9 9年
的 2 . %上升到 2 0 76 9 0 9年 的 4 % ( 32 湖北
以相 互 沟通 等 弊端 ,这 将使 指标 权 重更
具 可 行 性 与 合 理 性 ,量 化 研 究 的 结 果 也
力 促 进 各 地 区域 经 济 的 平衡 发展 。 关键词 :城 乡一 体化 城 市化 评价 指标
由表 2 可知 , 湖北城 乡发展 差异较 大 ,
区域 经 济 发展 也 极 为 不 平 衡 ,要 推 进 湖 北
自 党 的 十 六 大 以 来 , 城 乡 一 体 化 开 始 普 遍 在 湖 北 各 地 区 试 点 , 也 取 得 了一
步 实现 的。 对于 试 点到 底 发 展到 哪个 步 骤 或 层 次 ,实施 效 果如 何 等 问题 始终 缺 乏具 有可操 作 性的标 准 。因此 , 需建 立一 套科 学 的 指标 体 系对 湖 北 的城 市化 水 平
与 城 乡 一 体 化 进 程 进 行 量 化 评 估 与 实 证
各地 区城 乡一体化的发展 ,既要缩小城 乡
差异 ,也 要尽 力促 进 各 地 区 域 经 济 的 平 衡 发 展 。具 体 表 现 在 :
些成 绩 与实践 经验 。但 作 为~个动 态 的、
不 断 发 展 的 历 史 过 程 ,城 乡 一 体 化 与 可 比 性 , 取 选
湖 北 各省 辖 市 、州城 乡一体 化 综 合 水 平 差异 明显 ,且 湖北 城 乡一 体化 综 合
水 平 与城 市 综 合 发 展 实 力 不 完全 一 致 。 省 会 城 市武 汉和 经 济 基 础 较好 的十 堰 、 黄 石 、 州 、 门城 乡 经 济 一 体 化 发 展 程 鄂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