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13-2014)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期数学教学计划(四篇)

二年级上期数学教学计划(四篇)

二年级上期数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本学期的教育研究工作中,我们二年级教研组本着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为着重点,不断地进行深化改革试验,在注重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对数学理解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启迪,让学生能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让生活中的经验转化为学习的资源。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工作目标:1、抓好课堂常规管理工作和教学质量的监控;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以新课程为指导,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长的目标;)3、培养学生轻松学习、喜欢学习、快乐生活,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4、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学研讨课、教案交流、培训内容的分享、教学用具的共享等)打造专业团队,共同学习、互帮互助的学习目标。

三、教研措施:1、精心备课。

严格按照“五精”教学常规认真备课。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课前教师应熟悉课标、教材,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的重点、难点、板书,作业设计在教案中均有效体现。

2、认真上课。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仅要启迪智慧,还要培养技能、教化思想,执教过程中要严谨。

教学语言要简洁、准确、有条理、生动易懂和富于启发。

板书工整,尊重学生。

做到数学课堂要简约而有效。

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多给学生鼓励,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有耐心,避免急躁情绪。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认真设计作业,在作业布置上,要关注统一与分层,适当的增加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追求作业的有效度,抓点促面,以点带面。

2013~2014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2013年秋学期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上册在原有基础上颇有变动,将原教材安排的12个单元改为8个单元,删去了《时、分、秒》、《位置与方向》、《统计与可能性》三个单元;增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三)》;将原实验教科书中的《认识乘法》和《乘法口诀(一)》整合成《表内乘法(一)》,将《认识除法》和《口诀求商(一)》整合成《表内除法(一)》;部分单元的说法也有所改动,《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改称《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综合与实践部分删去了《快乐的队日活动》、《算24点》和《田园风光》,保留了《有趣的七巧板》,将《量一量》改成了《我们身体上的‘尺’》。

(一)教材编排内容本册教材共安排了8个单元,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部分。

数与代数部分:一共安排了4个单元,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已接触过这类口算,对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已基本掌握,因此,教材直接引入有关的计算问题,激活学生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实现知识的主动迁移,并为学生自主探索和选择计算方法提供足够的空间,形成计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

教材安排的实际问题都是两个数量相比较的加、减法问题,相较于一年级遇到的整体与部分的加、减法问题,数量关系较隐蔽,与加、减法的契合程度较低,因此教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探寻解决的方法,并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以及生活经验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2014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4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4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

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三班级分析:我们班有学生人,其中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教材分析:(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

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 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厘米米的实际长度。

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014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计划

2014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计划
了解
了解
24时计时法
时、分的认识
2课时
掌握
了解
了解
时、分的读法
2课时
掌握
了解
了解
时、分的写法
2课时
掌握
了解
了解
综合运用
1课时
掌握
了解
了解
生活中的数学
年、月、日
今天、明天、后天的日期
日常
掌握
掌握
了解
一周的天数及天气
日常
掌握
掌握
了解
认识人民币
元与元、角之间的兑换
日常
掌握
了解
了解
认读商品价格
日常
掌握
了解
了解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简单的表内乘法,学习和理解常用的货币和时间等数量单位的知识并会应用,结合数学教学,矫正和补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缺陷,挖掘学生的潜能,形成数学能力,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教材在上海辅读教材《实用数学》第十五册的基础上加以延伸,继续巩固旧知识,拓展训练新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为每周4课时,18周完成教学内容。
C类
复习
复习上学期所学内容。
4课时
掌握
了解
了解
表内乘法
1-3的乘法
4课时
掌握
读、写
了解
4-5的乘法
4课时
掌握
读、写
了解
6-9的乘法
8课时
掌握
读、写
了解
0的乘法
1课时
掌握
读、写
了解
用计算器计算
1课时
掌握
读、写
了解
元、角的计算
简单的加法计算
3课时
掌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三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三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三篇教材说明:一、教学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熟悉角,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物体和简洁的对称现象,简洁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学问点:1.把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展计算。

初步把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娴熟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熟悉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熟悉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会用三角板推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初步熟悉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洁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熟悉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熟悉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洁的问题。

7.通过观看、猜想、试验等活动,找出最简洁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分析及推理力量,初步形成有挨次地、全面地思索问题的意识。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力量点:1、培育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量。

2、培育学生探究学问的力量。

3、培育学生的计算力量、估算的意识和力量。

4、让学生主动的进展观看、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与沟通,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力量。

5、初步培育抽象、概括力量。

6、初步培育分析、综合力量。

7、初步培育推断、推理力量。

8、初步培育思维的敏捷性、灵敏性等品质。

9、注意表达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力量。

2013至2014年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3至2014年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对学生情况分析二(1)班有28个学生,二(2)班有27个学生。

共有学生55人。

小朋友们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还是有点吃力。

二、教材分析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正确选择口算和笔算。

2、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并能熟记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3、经历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活动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利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4、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把两个不相等的数量调整为相等的数量,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或者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5、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理解简单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平均分谷简单实际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9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9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新学期的到来,意味着老师要写新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作用在于能帮助老师及时跟近教学内容,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不慌张,及时解决。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组成员将本着“努力工作,愉快工作,享受工作”的工作态度,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办学理念,以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高效减负、培养素质、提高质量为重点,用心开展教育教学的学习和研究,在教研和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及业务潜力。

为学生带给广阔的数学学习空间,从而让学生构成一种用心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快乐。

让每一位学生在新学期有更高的发展与提高。

二、教研组状况分析:本组由5名数学教师组成,是个以老中青教师为主的强有力的教学实体,有三名教师都担任过一至六年级的大循环教学,对教材都有整体的把握。

曲俊莲老师经验丰富、任劳任怨,经常为组内教学带给及时的帮忙;王少华老师不仅仅教学精湛,更有着娴熟的电脑课件制作技能,在课件制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虽然是年轻教师,却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和学生打成一片。

三、工作目标:1、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领会实质与精神,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进一步熟悉教材的特点和体系。

做好教学计划。

2、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向35分钟要质量。

在教学中“精备、精选、精构、精讲、精练”一节课,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功在课上。

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3、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加强群众备课,把随机和固定的教研时间结合起来,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教研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使教研组构成一个教学研究的氛围,努力探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2013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学期教学计划

2013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使用的教材是2013年人教版教材,本篇课文主要包括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等几项内容:201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编排特点:1,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

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首先提供了摆七巧板的具体情境,在学生进行开放性操作活动中观察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在理解乘法的含义的基础上,经历从动手操作到总结规律,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自然而然的学习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也更便于学生记忆口诀。

2.教学每部分口诀时都将所有相关的乘法算式排列在口诀表的两边,既便于学生理解一句口诀可以用于计算两个乘法算式,也自然地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为以后学习乘法运算定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材在安排上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提供了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熟记口诀。

安排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和练习。

如“对口令”“数青蛙的嘴眼腿”“数螃蟹的腿”等。

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且朗朗上口的歌谣唱诵,心情愉快而印象深刻地记住了乘法口诀。

4,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掌握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

学习乘法计算的目的之一是能用它解决问题。

实验教材在注重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索、理解乘法计算的含义和方法的同时,渗透着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过7的乘法口诀之后,安排了有关“倍”概念的教学,以及如何用乘法解决有关倍的实际问题。

将乘法计算教学与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乘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本章的知识的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倍的认识,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整理与复习。

这些知识从学习7乘法口诀,渗透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到倍的认识,有意识的用乘法口诀来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到8、9乘法口诀,巩固加深解决问题的能力,到整理与复习,整体把握乘法口诀形成与运用。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13-2014)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13-2014)

2013-201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一),表内乘法(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通过对立体图形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从立体图形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6、能认识时间,理解小时和分的关系,认识几时几分,知道分针每转动一个数字,即过了几分钟,分针转动一小格代表几分钟,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钟。

7,能理解运用搭配中的学问,知道几种物体和几个数字的几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方法,能做到有序排列,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数学思考方面1、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3)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拟写人:新学期又开始了,为了能弥补前一学期所留下的遗憾,更大地提高本班的教学成绩、提升本班学生综合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75人(本学期新转入3名学生、转出2人),通过对新转入学生的了解,其中有2人基础差,需要耐心教育。

从上学期的教学中可知除XXX以外,其它学生总体上数学基础功扎实、爱动脑筋、课堂气氛活跃,要说到学生们的弱点,从平时的测验来看就是他们在计算上太粗心,所以通过上个学期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本班学生的在计算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它方面也有一定的变化:从上期期末成绩上看(均分75.3分,总体排名全镇第4),本班的成绩是较为稳步上升的,这种稳步上升主要在于中上等生较多,两极分化不是太严重,这也许是与平时在教学中没有差别对待有关,所以这个学期还要继续努力,不仅要弥补上学期留下的遗憾,还要保持上个学期已有的教学成果。

新的学期有新的教学任务,还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等着我,我已经准备好了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二、教材内容分析第一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会解答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

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关于计算的知识有三点:一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进行;二是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可以列两个连续的竖式或者把这两个竖式连写;三是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该口算与笔算相结合,提高计算的效率。

本单元着重让学生掌握用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计算有关的连加、连减两步计算式题。

第二单元内容分析:小学数学分两次教学平行四边形,一次在二年级,仅是直观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另一次在四年级,要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二、表内乘法(一);三、角的初步认识;四、表内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认识;六、方向与位置;七、表内除法;八、统计与可能性;九、混合运算;十、总复习。

教学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具体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除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经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间与图形。

1、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2013苏教版 二数上2013-2014教学计划

2013苏教版 二数上2013-2014教学计划

——————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数与代数领域: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 空间与图形领域:认识图形、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观察物体。

3.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本册教材充分考虑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在安排内容时,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既注意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更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里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同时还注意把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交叉安排,这样既促进了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又能使学生避免由于长时间学习单一内容可能引起的厌倦心理,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学期教学的重点是: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难点是:认识并使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三、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本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以及求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013-2014二年级(1)班数学教学计划

2013-2014二年级(1)班数学教学计划

锅圈岩乡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1)班数学教学计划拟写人:龙中华新学期,我们将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继续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成绩迈向新的台阶。

一、情况分析该班共有82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7个单元。

分别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厘米和米、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观察物体、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期末复习”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表内乘法(一)”从现实情境入手,在几个相同数相加的过程中,逐步将所列的乘法算式有序地整理成1至6的乘法口诀,然后再用学到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本单元教学的总线索。

其中2和3的乘法口诀,依托情境从具体问题的解决中逐步得出,4至6的乘法口诀则在解决相对抽象的数学问题中得出。

通过学习1至6的乘法口诀不仅为学习7至9的乘法口诀打下了基础,还进一步促进了对乘法含义的认识。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从数多边形的边,来初步认识多边形。

又从搭、折、剪、分多边形等操作活动,来加深对多边形的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13新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13新版)

南河镇安宁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科目数学班级二(1)班任课教师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二(上)教学进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

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

现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一、教学内容:数与代数: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等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二)数学思考方面1.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2.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经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013秋季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3秋季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3秋季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全册教材简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学年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013秋季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3秋季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涴市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本年级学科组任课教师:王松田道适王成芬)执笔:田道适【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3、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

但依然有极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材分析】(一)从教材编排内容看,本册教材有以下9个单元:1、长度单位;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角的初步认识;4、表内乘法(一);5、观察物体;6、表内乘法(二);7、认识时间;8、数学广角——搭配(一);9、总复习。

(二)从教学目标要求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一),表内乘法(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通过对立体图形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从立体图形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6、能认识时间,理解小时和分的关系,认识几时几分,知道分针每转动一个数字,即过了几分钟,分针转动一小格代表几分钟,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钟。

7,能理解运用搭配中的学问,知道几种物体和几个数字的几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方法,能做到有序排列,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2、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5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4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三)、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4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3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0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量一量,比一比………………………………………1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搭配(一)(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