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主题区域《我们居住的地方》

合集下载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我居住的城市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知道城市的特点。

2. 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自己居住的城市,包括城市的名称、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带领幼儿观察城市的主要建筑物,如公园、商场、学校等。

3. 引导幼儿描述城市的环境,如街道、交通、绿化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城市,观察主要建筑物和环境。

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城市的特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章:我居住的社区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社区,知道社区的基本构成。

2. 通过观察和参与,培养幼儿的社区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介绍自己居住的社区,包括社区的名称、位置、主要设施等。

2. 带领幼儿观察社区的环境,如邻居、商店、公园等。

3. 引导幼儿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如垃圾分类、绿化种植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观察社区环境和邻居。

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社区的构成和功能,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参与体验。

第三章:我居住的家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家庭,知道家庭的基本成员和关系。

2. 通过观察和交流,培养幼儿的家庭情感和家庭成员间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自己居住的家庭,包括家庭成员、家庭关系等。

2. 带领幼儿观察家庭的生活,如饮食、睡眠、娱乐等。

3. 引导幼儿表达对家庭成员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家庭,观察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相互关系。

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家庭的特点和功能,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家庭成员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第四章:我居住的邻居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邻居,知道邻居的基本信息和相互关系。

2. 通过观察和交流,培养幼儿的邻里意识和友好相处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自己居住的邻居,包括邻居的基本信息、邻里关系等。

2. 带领幼儿观察邻居的生活,如相互帮助、共同活动等。

幼儿园主题区域《我们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主题区域《我们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主题区域《我们居住的地方》教学目标:1. 帮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包括家庭、社区和城市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

3. 提高孩子们的社会认知能力,理解每个人都是社区的一部分,学会尊重和爱护自己的生活环境。

教学内容:1. 家庭环境:介绍家的各个房间和其功能,以及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2. 社区环境:介绍社区的基本设施如公园、超市、学校等,以及人们在社区中的互动方式。

3. 城市环境:介绍城市的建筑、交通、公共设施等,以及城市生活的特点。

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家庭、社区和城市的图片、视频或模型。

2. 准备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道具,如玩具房子、汽车、人物等。

3. 制作一份关于“我们居住的地方”的调查表,让孩子们在课前或课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教学过程:1. 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对家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展示图片和模型,讲解家庭的构成和功能。

2. 通过观看视频或模型,引导孩子们了解社区的基本设施和人们在社区中的活动。

3. 通过地图和图片,介绍城市的基本构成和特点,让孩子们理解和体验城市生活。

4.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模拟在家庭、社区和城市中的生活场景,增强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孩子们参观附近的社区设施,如公园、超市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社区生活。

2. 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我们居住的地方”的调查表,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认识。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社区和城市的重要性,提醒孩子们要尊重和爱护自己的生活环境。

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分析孩子们完成的调查表,评估他们对“我们居住的地方”的认知水平和观察力。

3.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观察孩子们的社会行为和互动方式,评估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等。

2. 培养幼儿对居住地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居住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 观察和描述居住地的建筑物、人物、动植物等。

3. 创作关于居住地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居住地的风景、建筑物、人物等。

2. 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绘画材料。

3. 记录卡、录音笔等观察和记录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居住地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基本概念:教师向幼儿介绍居住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让幼儿初步了解。

3. 观察和描述:教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和描述居住地的建筑物、人物、动植物等。

4. 创作环节: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创作关于居住地的绘画作品。

5. 总结与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和描述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居住地的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同伴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园所中对居住地主题的关注程度。

六、教学活动:1. 游戏:模拟居住地的生活场景,如商店、学校、医院等,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居住地的生活。

2. 实地考察:组织幼儿参观居住地的公园、博物馆等公共场所,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居住地。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的居住地情境,如模拟超市购物、医院看病等,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2. 互动教学:鼓励幼儿与同伴、教师互动,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八、家园共育:1. 家长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关于居住地的观察和描述任务,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居住地的关注程度。

2. 家长座谈会:邀请家长参加座谈会,分享幼儿在园所和家庭中对居住地主题的互动情况和成长变化。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如小区名称、楼层、房型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居住的环境。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邻居互相问候、交流。

4.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知道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名称、楼层、房型等。

2. 观察小区内的环境,如绿化、游乐设施、邻居等。

3. 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居住的环境。

4. 学习与邻居互相问候、交流的方式。

5. 了解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幅幼儿园所在地的平面图,方便幼儿观察和理解。

2. 准备一些有关小区环境的图片,如绿化、游乐设施等,方便幼儿观察和描述。

3. 准备一些有关邻居交流的情景图片,如问候、帮助等,方便幼儿学习和模仿。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所在地的平面图,让他们描述自己居住的地方。

2. 展示有关小区环境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邻居互相问候、交流的情景。

4.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幼儿在讨论中的观点,评价他们的环保意识。

3. 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认识和描述。

4. 通过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公共设施的保护行为,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小区环境实地观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区的美。

2. 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幼儿参与到小区环境的保护中来。

3. 举办“我与邻居共欢乐”活动,让幼儿学会与邻居互动,增进邻里关系。

4. 开展“我的家”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家园。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社区的叔叔阿姨来幼儿园,让幼儿了解社区工作,增进对社区的认识。

2. 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第一章:了解我家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庭和居住环境。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归属感和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家庭和居住环境的概念。

2. 观察和描述家庭和居住环境。

3. 培养归属感和家庭观念。

三、教学活动:1. 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如房屋、家具等。

2. 描述自己的家庭环境,如颜色、形状等。

3. 制作家庭成员介绍卡,介绍家庭成员的名字、职业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家庭环境的认知程度。

2. 评价幼儿描述家庭环境的能力。

3. 评价幼儿的家庭观念和归属感。

第二章:探索我家周围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家周围的环境。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庭周围环境的概念。

2. 观察和描述家庭周围环境。

3. 培养社交能力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活动:1. 带领幼儿走出家门,观察周围的环境,如街道、商店等。

2. 引导幼儿描述周围环境的特点,如热闹、安静等。

3.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跟陌生人走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家庭周围环境的认知程度。

2. 评价幼儿描述家庭周围环境的能力。

3. 评价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安全意识。

第三章:了解我的社区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所在的社区。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1. 社区的概念。

2. 观察和描述社区环境。

3. 培养社区意识和归属感。

三、教学活动:1. 带领幼儿参观社区环境,如公园、图书馆等。

2. 引导幼儿描述社区环境的特点,如美丽、干净等。

3. 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如捡拾垃圾、帮助邻居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所在社区的认知程度。

2. 评价幼儿描述社区环境的能力。

3. 评价幼儿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

第四章:社区里的设施与服务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社区内的设施与服务。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们居住地方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们居住地方

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方案——我们居住的地方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温暖的小屋里,孩子们睁开惺忪的睡眼,开始新的一天。

我们的主题活动就从这里开始,带着孩子们探索我们居住的地方,感受家的温暖与美好。

一、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居住的环境,增强对家的认识。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3.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4.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懂得珍惜家园。

二、活动准备1.收集孩子们居住的社区、小区、村庄的图片和资料。

2.准备画笔、彩纸、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播放设备,展示孩子们居住的地方的图片和视频。

4.准备小礼品,奖励给表现优秀的孩子们。

三、活动流程1.开场导入(1)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一天的生活,引导他们思考:我们每天生活在哪里?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居住的地方,介绍自己的家。

2.探索发现(1)教师展示孩子们居住的社区、小区、村庄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分组讨论:你们觉得这里哪里最美?哪里最有趣?3.创意制作(1)教师发放画笔、彩纸、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引导孩子们制作自己心中的家园。

(2)孩子们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4.分享展示(1)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创意。

(2)教师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颁发小礼品。

5.环保教育(1)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保护我们居住的环境?(2)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等。

6.结束语(2)孩子们齐声喊出:“我爱我家,我爱我们的家园!”四、活动延伸1.让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绘制一幅家园的画,增进亲子关系。

2.鼓励孩子们参加社区环保活动,为家园的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意事项:1.确保活动材料的充足和安全,避免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发生意外。

2.活动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避免出现个别孩子被忽视的情况。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家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了解家的构成和功能。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参观自己的家,观察家的构成,如房间、客厅、厨房等。

2. 让幼儿讲述自己家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活动:1. 带领幼儿参观自己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家的各个部分。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章:探索我们的社区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社区的基本设施和环境。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参观社区的基本设施,如公园、超市、医院等。

2. 让幼儿讲述社区的特点和设施的功能。

教学活动:1. 带领幼儿参观社区的基本设施,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设施的功能。

2. 组织幼儿进行社区探索活动,让幼儿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第三章:了解我们的城市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城市的基本面貌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城市意识和归属感。

教学内容:1. 展示城市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城市的基本面貌。

2. 让幼儿讲述城市的特点和自己的城市体验。

教学活动:1. 展示城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城市的基本面貌。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城市体验和感受。

第四章:保护我们的环境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教学内容:1. 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让幼儿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幼儿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组织幼儿参与环保活动,让幼儿实践环保行为。

第五章:热爱我们的家乡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到家乡的特色和价值。

2.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介绍家乡的特色和历史文化。

2. 让幼儿参与家乡的传统活动,如民间游戏、手工艺制作等。

教学活动:1. 介绍家乡的特色和历史文化,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价值。

2. 组织幼儿参与家乡的传统活动,让幼儿体验家乡的文化。

幼儿园主题区域《我们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主题区域《我们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主题区域《我们居住的地方》幼儿园主题区域《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一、活动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辨和排序。

2. 能从多角度为住宅小区进行整体布局,并注重色彩搭配。

3. 能大胆参与讨论,愿意和同伴合作进行创作。

二、活动准备:1. 经验准备:观察过住宅小区,对小区的布局、设施等有一定的了解。

2. 材料准备:(1)各种住宅小区的实景图片或视频;(2)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颜料等绘画工具;(3)排序用的卡片(如大小、长短、颜色等);(4)积木、拼图等建构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观察住宅小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回忆有关住宅小区的已有经验。

2. 主题讨论:围绕“我们居住的地方”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引导幼儿从住宅小区的设施、环境、色彩等方面进行探讨,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

3. 分组活动:(1)绘画创作: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住宅小区,注重色彩搭配和整体布局;(2)建构活动:利用积木、拼图等建构材料,让幼儿动手搭建自己的住宅小区,体验空间感和造型感;(3)排序活动:出示排序用的卡片,引导幼儿按照物体的特征进行排序,如大小、长短、颜色等。

4. 作品展示与分享: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引导幼儿互相评价和学习。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肯定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四、活动延伸:1. 将作品展示在教室或走廊上,让幼儿和家长共同欣赏;2. 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建构活动或排序活动;3. 在美工区投放相关材料,让幼儿自由创作。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如城市、乡村等。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居住环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居住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城市、乡村、社区等。

2. 居住环境的特点:房屋、街道、公园、学校等。

3. 居住环境中的生物:花草、树木、动物等。

4. 居住环境的安全:交通规则、防火防灾等。

三、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居住环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居住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城市、乡村等基本概念。

2. 引导幼儿关注居住环境中的安全问题。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自己居住的环境,发现其中的特点和变化。

2. 讨论法:引导幼儿交流自己对居住环境的看法和感受。

3.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巩固对居住环境的认识。

4. 实践法:让幼儿参与居住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如垃圾分类、绿化种植等。

1. 教学材料:图片、视频、地图、卡片等。

2. 教学场地:教室、户外活动场地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谜语等方式引起幼儿对居住环境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城市、乡村、社区等基本概念,让幼儿初步了解。

3. 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观察图片、视频或实物,描述自己居住环境的特点。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对居住环境的看法和感受。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居住环境的特点和安全问题。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在讨论中的观点和看法。

3. 评估幼儿对居住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参观社区、公园等,加深对居住环境的了解。

2. 开展家园合作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对居住环境的讨论和保护。

3. 进行相关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知道居住地的名称和特点。

2. 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居住地的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居住地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名字和特点。

2. 我们居住的地方的环境。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图片,环境图片等。

2. 准备地图,让幼儿能够直观地了解我们居住的地方的位置。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让幼儿说一说他们对我们居住的地方的了解。

2. 讲解: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我们居住的地方的特点,环境。

3. 互动:让幼儿在地图上找一找我们居住的地方的位置,让幼儿说一说他们的发现。

4. 总结:让幼儿说一说他们对我们居住的地方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观察幼儿对我们居住的地方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居住地的特点和环境。

2. 地图探索:让幼儿使用地图,寻找我们居住的地方的位置,并标记出来。

3. 制作小模型:让幼儿使用纸张、剪刀等材料,制作一个自己家的模型,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家。

七、教学方法:1. 观察与描述:通过观察图片和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地图使用:通过地图的使用,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我们居住的地方的位置。

3. 制作与展示:通过制作小模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

八、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一些关于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图片和环境图片。

2. 地图素材:准备一张地图,标明我们居住的地方的位置。

3. 制作材料:准备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供幼儿制作小模型使用。

九、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与描述:让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描述居住地的特点和环境。

3. 地图使用:让幼儿使用地图,寻找我们居住的地方的位置,并标记出来。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第一章:我们居住的地方1.1 教学目标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包括社区、街道等。

培养幼儿对居住环境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居住的地方,例如社区、街道等。

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观察自己居住的环境,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看到的景物和人物。

表达和创作: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居住地方的感受和认识。

1.3 教学活动观察游戏: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游戏,让他们观察自己居住的环境,并描述所看到的景物和人物。

绘画或手工制作:提供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居住地方的感受和认识。

第二章:我们的社区2.1 教学目标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公共场所、设施和居民等。

培养幼儿对社区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幼儿谈论自己所在的社区,了解社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观察社区中的公共场所和设施,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景物和人物。

表达和创作: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让幼儿表达自己对社区的感受和认识。

2.3 教学活动社区探索:组织幼儿进行社区探索活动,让他们观察社区中的公共场所和设施,并描述所看到的景物和人物。

绘画或手工制作:提供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社区的感受和认识。

第三章:我们的环境3.1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幼儿对环境问题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幼儿谈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环境问题的存在。

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环境问题。

表达和创作: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让幼儿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受和认识。

3.3 教学活动环境观察游戏:组织幼儿进行环境观察游戏,让他们观察周围的环境,并描述所看到的环境问题。

绘画或手工制作:提供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受和认识。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我们居住的地方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居住地方的热爱之情,让他们学会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教学内容:1. 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我们居住的地方的文化和风俗。

3. 我们居住的地方的环境保护和美化。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图片,引导他们描述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2.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

3. 实践活动法:让幼儿参与环境保护和美化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准备一些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图片,用于观察和描述。

2. 视频:准备一些我们居住的地方的风土人情的视频,用于讲解和文化了解。

3. 材料:准备一些环境保护和美化的材料,如垃圾袋、种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

2.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和文化风俗。

3. 观察:让幼儿观察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图片,引导他们描述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4. 实践活动:让幼儿参与环境保护和美化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我们居住的地方的特点,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环保和美化的意识和能力。

2. 聆听幼儿在课堂上的描述和表达,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3. 综合评估幼儿对居住地方的了解和热爱程度,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七、教学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和了解自己家的居住环境,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2. 组织幼儿进行参观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历史和文化。

3. 开展幼儿居住地方的美化比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热爱家园的情感。

幼儿园集体教学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幼儿园集体教学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这是什么地方?干什么的?
2、他们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超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买东西很方便)
二、记下我们的社区——“社区一角”。
1、引导幼儿用画笔简单记下社区中的布局。
2、指导幼儿画出其中印象最深的某一处。如:小路转弯的地方有一家小超市,一边是居民家等。
三听老人讲过去
1、邀请老人讲讲社区的变化。
2、给幼儿看看有关社区发展的图片或画报。
个性设计
活动反思
幼儿园集体教学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年级: 主备人: 复备人: 年 月 日 星期
活动
目标
1、在散步活动中,了解自己所居住社区的环境。
2、尝试着把看到的实景用平面的形式记录下来。
活动
准备
1、收集有关社区环境的图片资料。
2、幼儿人手一份画纸、画笔。
活动
过程
一、走走、看看、讲讲我们的社区。
1、带幼儿来到幼儿园附近的社区﹝定安苑﹞。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二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二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设计意图:中班幼儿对自己生活的地方、住的小区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就产生了想了解同伴居住环境的愿望。

随着主题”我的家乡’’的开展,幼儿通过看家乡、说家乡、夸家乡等系列活动,产生了自己是安吉人的自豪感。

幼儿对自己身边的事比较感兴趣,通过与父母一起去自己生活的小区、街道、公园等地方看看、玩玩、画画,从父母、老师身边了解有关安吉的历史、人文等知识,丰富相关的谈话内容,使幼儿有想说、敢说的愿望。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学习用简短的语句说出自己居住的小区名称。

2、要求幼儿学会安静地倾听别人的谈话、了解别人的谈话内容,培养有意识的倾听能力。

3、鼓励幼儿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1、多媒体:有关城市小区、街道、生态广场、驿站广场、昌硕公园、机关幼儿园等图片。

2、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了解自己居住小区的名称,小区的一些主要景色。

3、介绍小区的图画(幼儿照片或自己画的图)。

重难点:能用简短的语句说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过程:一、创设谈话情景,引出谈话话题1、出示安吉地图:看!这是什么?(一张地图)这是哪个地方的地图?(安吉地图)我们住的地方叫”安吉”(指出地图中的安吉)。

你住在安吉的哪个小区?(让幼儿说出自己居住小区的名称,最好能说出几幢几单元几号。

)2、老师小结:我们居住的地方叫安吉,有许多的小区:汇丰花园,新嘉园,芬芳小区,桃园新村,宁馨花园,市民中心……我们住的地方很美,我爱我家!(活动前幼儿已经在区域活动中了解了安吉地图,为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寻找自己居住的地方提供了保障,幼儿因此能大胆地进行介绍。

有多名幼儿在地图上找到了自己住的小区。

)二、引导幼儿围绕居住地进行谈话1、提问:你家周围有哪些好玩、好看的地方?(提示:汇丰花园的旁边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如生态广场……)2、请你介绍给大家。

(生态广场、驿站广场、昌硕公园、机关幼儿园……)3、你最喜欢到什么地方玩,你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好玩的地方告诉大家呢?(拍照,画下来。

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中班主题教案《我居住的地方》

一、主题说明主题名称:中班主题精品教案《我居住的地方》主题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等。

2.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地域认同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主题内容与安排第一周:家乡的地理位置1. 学习地图,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

2. 观察家乡的河流、山川,了解其特点。

第二周:家乡的环境特点1. 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如气候、植被等。

2. 了解家乡的人文环境,如建筑风格、文化传统等。

第三周:家乡的风土人情1. 学习家乡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2. 了解家乡的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

第四周:家乡的变迁与发展1. 观察家乡的发展变化,如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等。

2. 讨论家乡的未来发展,激发幼儿的爱乡之情。

第五周:家乡的骄傲与自豪1. 讲述家乡的著名人物和事迹。

2. 分享家乡的荣誉与成就,培养幼儿的自豪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观察、讨论、讲述、绘画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2. 利用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家乡。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幼儿对家乡的了解程度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绘画、手工制作等材料。

3. 相关故事、歌曲、游戏等资源。

六、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第六周:家乡的特色美食1. 调查家乡的特色美食,了解其制作过程和口味特点。

2. 组织幼儿进行美食分享,让幼儿品尝家乡的特色美食。

第七周:家乡的手工艺品1. 欣赏家乡的手工艺品,了解其制作技艺和艺术价值。

2. 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让幼儿亲身体验家乡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第八周:家乡的自然景观1. 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湖泊、公园等。

2. 组织幼儿进行自然景观写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第九周:家乡的文化活动1. 了解家乡的文化活动,如戏剧、舞蹈、音乐会等。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如小区名称、周边环境等。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能力,能够简单描述自己居住的地方。

3. 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图片、地图、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幅自己居住地方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简单描述。

2. 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居住的地方的特点,如小区名称、周边环境等。

3. 小组活动:请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地图,讨论自己组员居住的地方,并画出特点。

4. 展示:每组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介绍自己居住的地方。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活动,强调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居住的地方,并尝试绘制一幅家庭地图。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我居住的地方”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居住地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活动内容的延伸情况和家庭参与程度。

3. 作品评价:通过幼儿的作品,了解他们对居住地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居住的地方》教案六、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彩纸、剪刀、胶棒、各种图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幅自己居住地方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简单描述。

2. 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居住的地方的特点,如小区名称、周边环境等。

3. 小组活动:请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地图,讨论自己组员居住的地方,并剪下特点图片。

4. 制作:请每组幼儿将讨论的图片贴在彩纸上,制作成自己的家庭海报。

5. 展示:每组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介绍自己居住的地方。

八、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居住的地方,并尝试绘制一幅家庭地图。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教案设计

《我居住的地方》中班主题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居住环境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己居住地方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介绍居住地的概念,让幼儿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

2. 环境特点:让幼儿观察自己居住的环境,了解其地理、气候、文化等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自己居住的环境,发现其特点。

2. 讲解法:教师对居住地的基本情况、地理、气候、文化等进行讲解。

3. 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自己居住地方的观察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准备一些自己居住地方的图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

2. 地图:准备一张自己居住地方的地图,让幼儿认识地理位置。

3. 记录表:准备一份记录表,让幼儿记录自己居住环境的观察结果。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居住的地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居住地的基本情况、地理、气候、文化等。

3. 观察:让幼儿观察自己居住的环境,引导幼儿发现其特点。

4. 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自己居住地方的观察和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幼儿的观察和讨论结果,让幼儿对自己的居住地有更深刻的认识。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观察记录表,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和记录活动。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进行社区实践活动,如参观社区设施、了解社区文化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

七、教学评价:1. 幼儿评价:观察幼儿在观察、讨论、作业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居住地认识的程度。

2. 家长评价: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居住地的认识和情感。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

幼儿大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幼儿对居住地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居住的地方。

教学内容:1.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居住的地方的环境特点。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不同类型的居住地方。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描述自己居住的地方的环境特点。

2. 展示不同类型的居住地方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

第二章:家庭和邻居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家庭和邻居的关系。

2. 培养幼儿与邻居的互动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幼儿认识家庭成员和邻居。

2.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学习与邻居的互动和沟通技巧。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家庭和邻居的角色扮演,让他们体验与邻居互动的乐趣。

2. 开展邻居之间的互动活动,如分享、帮助等,培养幼儿与邻居的良好关系。

第三章:我们的社区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社区的构成和功能。

2. 培养幼儿对社区的归属感和爱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导幼儿认识社区的构成要素,如商店、学校、公园等。

2. 通过实地考察,让幼儿了解社区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社区考察,让他们观察和描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2. 开展社区爱护活动,如捡拾垃圾、绿化环境等,培养幼儿对社区的归属感和爱护意识。

第四章:我们的城市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城市的特点和功能。

2. 培养幼儿对城市的认知和探索兴趣。

教学内容:1. 引导幼儿认识城市的基本特点,如高楼大厦、交通繁忙等。

2.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城市的生活和文化。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城市图片和视频,让他们描述城市的基本特点。

2. 开展城市探索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游览公园等,培养幼儿对城市的认知和探索兴趣。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回顾和总结本主题的学习内容。

2. 培养幼儿的反思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幼儿回顾本主题的学习内容,让他们总结自己居住的地方的特点和功能。

幼儿大班主题教案《我们居住的地方》

幼儿大班主题教案《我们居住的地方》

幼儿大班主题教案《我们居住的地方》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我们居住的地方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培养幼儿热爱家乡、关心环境的情感。

3.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交流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了解我们居住的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风俗习惯。

2.学习保护环境、关爱家园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住在哪里吗?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我喜欢,因为这里有美丽的风景、亲切的人们。

2.探讨我们居住的地方的特点师:那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我们居住的地方吧。

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探究。

生:我们小组想了解自然环境。

生:我们小组想了解人文景观。

师:很好,你们可以去了解我们这里的建筑、文化、历史等。

生:我们小组想了解风俗习惯。

师:很好,你们可以去了解我们这里的节日、饮食、服饰等。

3.分享探究成果师:现在请每个小组分享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

生:我们小组发现,我们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有很多美丽的植物。

生:我们小组了解到,我们这里有很多古老的建筑,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生:我们小组发现,我们这里的节日很多,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

4.学习保护环境、关爱家园的方法师:了解了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关爱家园呢?生: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

生: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自然环境。

生:我们要关心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生:我了解了我们居住的地方的特点,学会了保护环境、关爱家园。

生:我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学会了与人交流、分享。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2.关注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我们居住的地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2.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对我们居住的地方的了解和感受。

3.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初探

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初探

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指导初探随着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主题活动在幼儿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作为一个经典而富有实践意义的主题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他们居住的地方,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围绕该主题活动的设置和指导进行初步探讨。

一、活动目标与年龄段适宜性该主题活动的首要目标是让幼儿能够观察和真实了解他们居住的地方。

通过参观社区、家庭或幼儿园附近的地点,幼儿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建筑、交通工具和环境等。

此外,通过引导幼儿参与制作多种媒体形式的展示物,如海报、3D模型等,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中班幼儿(3-4岁)正处于身体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具有一定的认知和语言能力,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表达观察到的事物。

因此,该主题活动非常适合中班幼儿开展。

二、活动准备与设置1. 探索环境: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参观附近的社区、家庭或幼儿园周边环境。

可以让幼儿观察房屋的不同类型、道路的结构和交通工具的种类等。

鼓励幼儿观察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事物,辅导他们正确使用相关的词汇。

2. 导入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可以通过图片、故事或游戏等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房屋和交通工具的图片,或讲述与居住环境相关的故事。

3. 制作展示物:在参观之后,让幼儿参与制作展示物。

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海报,用图片和文字记录观察的结果。

或者引导幼儿使用纸板、纸张、颜料等材料制作2D或3D的房屋或交通工具模型。

4. 展示和分享:在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与同伴分享他们观察到的事物和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幼儿进一步扩展他们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指导要点1. 关注安全:参观社区或户外地点时,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教师要事先了解参观地点的安全性,并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最新幼儿园主题区域《我们居住的地方》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最新幼儿园主题区域《我们居住的地方》
活动背景:
主题游戏是通过一系列活动不断向外扩展延伸最后形成的一个有
机的动态的游戏系统。

在《我们的城市》主题下通过看看自己居住的
小区、寻找奇特的房子、参观漂亮的新家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
“房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马鸿威带来了一只皮鞋盒,在
盒面上用笔画了几扇窗,他告诉我这是他家的房子,我把这一“建筑”放在了建构角里,没想到这引起了孩子们的议论,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好形式” 。

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才会注意力集中,主动参与,投入积极,从而获得更多知识经验,
借着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始了最新幼儿园主题区域《我们居住的地方》。

活动过程:
过程一:有关《我们居住的地方》的讨论
主题游戏一开始孩子们往往急于动手去做,但做什么?怎么做?
用哪些材料做?怎么才能做的好看?这些问题孩子们并不明白,于是
我就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我们居住的地方 <BR><P></P>有很
多建筑,是不是都要造出来?”,“幼儿园的区域地方比较小,只要
把好看的造出来就可以了”,“在我们居住的地方有哪些好看或特别
的建筑呢?”“永和幼儿园”、“永和医院”、“超市”、“中环线”、“大宁灵石公园”、“马戏城”、“闸北体育场”等,在确定
了要造的建筑后,我们再讨论了把这些建筑怎么放在这个区域里才好看,大家你这样、我那样,最后大家都觉得把整个区域分成永和新村、大宁灵石公园、高架桥三大快比较好看,随即我们就在区域中用色线
进行了划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孩子们零碎的,分散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梳理,为整个游戏有目标的发展做了铺垫。

过程二、哪栋房子最好看?
在活动开始后,孩子们造的房子很简单,几乎都是在大盒子外面贴上自己画的门和窗,于是我悄悄的把自己造的可以开门开窗的一幢房子放在了新村里,这一下又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这幢房子的门会开的,” “我家的房子是高层的”、“我家房间里是有阳台的”,以后的几天里,我发现潘悦嘉总拿者两个香烟盒在摆弄,于是我问它“你想用香烟盒做什么?”“做阳台”,陈治阳在一旁插话说:“我是用香烟盒做空调”,于是在那几天的分享中,我们都会来找一找哪幢楼最好看?为什么?渐渐的新村里的房子越来越漂亮了,有的有三角顶、有的有电梯、有的阳台上还晾着衣服,有一天,李彦铭从家里带来了他和爷爷一起制作的马戏城,无论是用釉子皮制作的圆屋顶,还是用小纸片迭起的一排排座位,都让孩子们惊叹不已!大家一致评选它为最佳建筑奖。

在这以后的几天里,这个区域里的建筑越来越丰富,也吸引了一些家长的参与。

在这一段过程中,教师的观察非常重要,要善于发现游戏中幼儿的闪光点,加以发扬,使之形成一种风气,又不忘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分析、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使幼儿扬长避短,使得主题不断发展。

过程三:我们居住的地方有那些是你最喜欢去的?
当孩子们沉静在对自制建筑的欢喜中时,我发现在《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建构中,除了各种房子还少了些人文景观,于是我把“你最喜欢小区里的哪里?为什么”?“公园里有哪些你喜欢的地方?为什么?”、“人们要过马路怎么办?”“怎样才能使我们居住的地方
更美呢?”这些问题抛给了孩子们,这以后我发现孩子们在新村里增加了小花园,在公园里的小河里有了各种各样的鱼,公园的小路两边也有了小椅子,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菊花开放了,高架上下许多车子在忙碌的运行,孩子们对主题的挖掘越来越让我惊喜,随着“景色”的不断丰富,孩子们对这个区域的爱护也越细心,一些孩子还让家长带来相机把它拍下来,在这一阶段我从孩子表现出的问题中确定了的延伸方向,不断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来促进幼儿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让幼儿在材料、环境的刺激下,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让每一个孩子“再胜任中有成就感,在成就中有自信心,在自信中获得更大成功。


这个区域还在继续,因为孩子们还在继续他们的创造……
活动反思:
在主题活动中为孩子创设环境提供各种游戏材料同时,还要尽量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所长所短,并努力给予“适度的期待心,扬其强项,促其发展”。

教师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关心的焦点和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生成有教育价值的主题游戏是这个游戏能够生动、有趣、不断发展的基础,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让幼儿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同伴学习,从同伴这里获得有益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游戏中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起幼儿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因此,每个幼儿都能通过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地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进而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

此外教师的有效干预对主题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进行干预之前,要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幼儿对于当前活动的兴趣、已有的经验或问题,通
过这种观察,可以判断幼儿行为的意义或不足,确定干预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推进主题游戏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实践是创造的开始。

”他认为有假设,有试验,有断语,再有行动,演进无穷直至创造,懒得动手去做,哪里会有正确的思想产生,相信孩子,他们的创造力是非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