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价值观之校园文化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思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领全社会价值观念、规范行为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获得全面的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要紧密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创新意识,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校园文化建设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认同中华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可以通过举办爱国主题的活动,开展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教育等形式,深化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和认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的重要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可以通过举办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使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校园文化建设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创新大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力 量 。 利 用 门 户 网站 、cfp平 台 ,对 每 一 项 活动 进 行 及 时播 报 , 让 每 一位 师 生都 能和 校 园 一起 互动 。 “成 长 驿 站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中心 、闵行 区教 育 信 息 网、《共 建 吴泾》报 刊 成 为 了 宣传 我 校 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 窗 口。教师 团队的专业水平、精神 面貌都 得 到 了明显 提 升 ,教 师 队伍 专 业 结构 发 生 了明显 的 变化 。入 党 积 极分子张老 师成为市优 秀农村 青年教 师职初项 目学 员、党 员庄 老 师 等 两名 成 为 “闵教 论 坛 之 星 ”、彭老 师 等 五 位 党 员成 为 区 级 骨 干 、“希 望之 星 、孙 老 师 等 5位 成 为 区名 师 工 作 室 或 骨 干教师培 养基地 学员。青年 党员庄老师在 区首届教 育学术 节 中暂 露 头 角 ,脱 颖 而 出。2013学年 至 今 我 校教 师论 文和 课 题 成 果获 奖项 目达 4o余 项 。共 有 28个 大 小课 题 被 批 准 立 项 ,小 课 题研 究做 到 了语 数 英综 合 学 科教 学研 究 全覆 盖 。其 中 《预 学 加 导学 课 堂 教 学 改进 研 一 项被 列 为 区级 重 点 课 题 ,其 结 题 报 告 获 区课 题报 告 评 选优 秀 奖。
弥 坚底 蕴 深厚 ,从 校 园建 筑 风 格 到 校 风 学风 ,都 浸 润 在 “乐和 文 化 的精 神 内 涵 下 。在 社会 主 义 核 心 价值 观 的 引领 下 , 学校 “乐和 文化 建 设 的价 值 目标 、价 值 取 向 、价 值 准 则 也 有 了更 高 层 次 的要 求 ,如 何 与 时俱 进 ,让 社 会 主 义核 心 价 值 观 在 校 园 文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价值信仰,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爱国爱民、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关爱环境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关键的任务。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爱国主义是人民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爱国之情、爱民之情、爱校之情深入人心。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老国家,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勤劳精神为核心。
勤劳精神可以使人不断进步、不断奋斗,是取得工作和学习成果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勤劳踏实的习惯,让他们了解勤劳精神的重要性,树立勤奋拼搏的信念。
只有不断地培养勤劳精神,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诚实守信为核心。
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校可以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从小事做起,让学生逐渐树立起守信用诚的信念,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第四,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友善互助为核心。
友善互助是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友爱互助的意识,帮助周围的人,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学会帮助他人,从而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关爱环境为核心。
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现代化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环境保护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从而培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塑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五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未来的国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高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把大学建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对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纠正和克服浅层发展,价值缺失,主导价值导向不明、实用主义的倾向。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加强理想信息教育为导向,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校园文化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高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其目的就在于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培育合乎时代要求的大学精神,把大学建成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强阵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承载着历史、民族、国家等各个方面的文化内涵,诠释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的传播愈加广泛,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各种思想、观念碰撞与交融的舞台,其建设面临着复杂的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
2019年 第8期百家争鸣2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许多儒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中心小学,甘肃 古浪 73310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最佳体现。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于这些学生们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进行有效的渗透与深度的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理念能够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有所契合。
尤其是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恰好就能够与它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来培养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他们核心价值理念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将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谈谈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的融合。
1.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中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进行贯彻落实,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学生们的亲身体验来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他们的重大意义。
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老师对学生们进行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上的指引。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通过每周一次的主题升旗仪式。
因此,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向学生们传达一些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关的理念,并让他们把这种宏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具体的爱国主义行动。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歌唱比赛和征文活动等。
并且积极鼓励学生们参与到具体的活动构建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认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兴校之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离不开高等教育率先垂范、带头示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其具体路径应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三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纳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四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促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高校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将对高校自身的校园文化发展和建设起到积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等方面。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引领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治国理政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价值方向,也为新时期的高校文化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要求。
为此,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不断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内在素养,教育引导全体师生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大力弘扬甘于平凡、乐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精神,充分发挥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作用。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
物质文化主要是指高校硬件设施环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物质文化是高校的外在形象的直观展示,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包括校园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整体格局、校园建筑、地标景观、活动场地、校园绿化等。
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都可以反映出其中一种价值观,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高校师生的观念与行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校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校园中,我们要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
这包括关心国家大事,尊重国家荣誉,爱护国家形象,以及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学习爱国主义的历史和原理,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和荣誉感。
同时,我们要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追求共同发展。
在学校里,我们要提倡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我们要倡导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学校应该营造公平公正的学习和竞争环境,鼓励学生树立公平竞争的观念,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我们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形成友善、和谐的校园环境。
此外,我们要强调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提出新观点和创新思维。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积极引导和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出具有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一代,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我们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责任和神圣使命。
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引领学生把握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如何将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活动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如举行以“安全”为主题的普通话演讲比赛,创建“绿色校园”签名活动,进行广播操表演。
这些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普遍的教育意义,易于组织开展,与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相吻合。
二、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好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纪念日,利用好开学典礼、入团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与之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
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最为贴近、也最为具体的。
我校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安排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主题突出,气氛庄严,场面阔大,教育效果显著。
这是我校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三、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
在绿化美化校园上,师生齐动手,常抓不懈,养成习惯,培养劳动观念和主人翁意识。
设置文化长廊,展示师生作品,让师生才艺得以展现;建立布告栏,定期公布各班级文明建设动态,起到提醒和督促作用;树立“成功人士”牌匾,为全校师生指引前进的方向,激励奋斗的勇气。
努力做到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熏陶作用。
四、要特别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开发优质校园网络资源,将学校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件、制定的政策及时组织成网络新闻发布出来,在宣传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学校美誉度。
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辨识能力、抵抗能力。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发展的深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学校的整体声誉,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因此,本文将就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展开讨论。
二、目标设定1. 塑造学校核心价值观学校应该明确核心价值观,通过宣传校训、制定行为准则等方式,深入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合理的价值观念,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2.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文学讲座、音乐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眼界,提高审美能力。
3. 建设和谐校园环境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校要加强师生沟通,建设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以便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4. 弘扬传统文化学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三、实施方法1. 提供专业培训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教职员工的专业培训,以提高教职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和理解,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专业支持。
2. 设立奖励机制学校可以通过设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奖励机制,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例如,可以设立校园文化优秀组织、个人或团队奖项,以鼓励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
3. 加强资源建设学校应加大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投入,例如购买音视频设备、艺术品展览器材、图书馆购书、办理版权等,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4. 建立学生社团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提供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资源。
学校可以为学生社团提供场地、经费和指导老师等支持,以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四、预期效果1. 提升校园文化品质通过以上的措施,学校将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打造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校园。
2.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首先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以平等、尊重和关怀的态度对待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学生则应尊重教师的权威,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倡导文明礼仪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倡导文明礼仪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组织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素养,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应自觉遵守校园里的公共秩序,保持环境整洁,文明用餐,树立个人的良好形象。
三、打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学习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育教学资源要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学习环境。
学校还应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共同进步,互相促进。
四、推行和谐的班级文化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建设和谐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班级要营造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氛围,班主任要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助、合作和共同进步等价值观念。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社团活动等,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校园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压力。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辅导活动、成立心理咨询室,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七、弘扬校园文化传统学校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有责任将校园文化传统弘扬下去。
学校可以开展校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八、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尤为重要。
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建议。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引言概述:校园文化建设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策略。
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1.1 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学校应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组织讲座、座谈会,让专家学者为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校园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如音乐会、话剧演出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同时,通过开展体育比赛和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参预热情,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1.3 建立健全的校园文化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如校规校纪、校园文化节等。
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推进校园艺术教育2.1 引入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课程学校应开设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课程,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在校园中充分发展自己的艺术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2.2 建立艺术活动平台学校应建立艺术活动平台,如学生艺术团队、艺术展览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
同时,学校可以与社会艺术机构合作,举办各类艺术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2.3 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强对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艺术教育服务。
三、加强学生社团建设3.1 提供多样化的社团选择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社团选择,如学术科研社团、文艺社团、体育社团等,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校园文化建设章程
校园文化建设章程一、文化建设目标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是构建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健康、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二、文化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尊重师生的人格、思想、文化差异,营造一个平等、自由、包容的校园环境。
2.创新:鼓励师生勇于探索、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团结:倡导师生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4.诚信:树立诚信意识,倡导师生言行一致,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5.奉献:培养师生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三、学风与教风建设学风和教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学风建设:培养学生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良好学风。
2.教风建设:倡导教师教书育人、严谨笃学、诲人不倦的良好教风。
3.教师示范作用: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学生。
4.学生榜样作用: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四、校园文化活动规划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可以规划以下文化活动:1.学术讲座: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术素养。
2.文艺比赛:举办各类文艺比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3.体育活动: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4.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5.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奉献精神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五、校园环境美化方案为了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绿化美化: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增加绿化覆盖率,打造美丽的校园景观。
2.建筑风格保持一致:保持校园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彰显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3.文化氛围营造:在校园内设置文化标语、雕塑、壁画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清洁卫生:保持校园环境的清洁卫生,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
六、文化传播与交流计划为了加强校园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校内媒体宣传:利用校内媒体资源,如校报、广播台、网站等,宣传校园文化活动和成果。
如何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
如何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独特的价值观、信念、传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集合体,对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个性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应该以关怀、尊重、人文精神为基础,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是一些建立良好校园文化的方法和实践:1.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学校需要传递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积极向上。
可以通过开设主题讲座、举办活动、推出优秀榜样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学校应建立覆盖全员的有效沟通机制,师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倾诉,增进信任和共识。
同时,鼓励教师与学生开展合作项目,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丰富的课外拓展活动、实践机会和创新竞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弘扬校园文化传统:将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例如举办校庆活动、开展文化知识竞赛等,让学生了解和传承学校的文化。
5.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与社区或其他慈善机构合作,组织义务劳动、捐款等活动。
6.建立尊重多元文化的环境:学校应提倡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背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特色,举办跨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8.重视学生参与和民主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开设学生自治组织或学生会,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学校事务决策。
9.建立良好师生家长合作关系:鼓励师生家长积极互动,家长可以参与学校活动、家长会等,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10.充实校园文化活动:开设丰富多样的社团、俱乐部和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领导力和艺术文化素养。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可以逐步建立起积极向上、关怀尊重的良好校园文化,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校园文明生态环境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校园文明生态环境1. 引言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七方面内容。
这些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和道德规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意义。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需求。
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引领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推动校园文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落实到日常行为中,才能有效推动校园文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校园和谐发展。
1.2 校园文明生态环境的意义校园文明生态环境是指在校园内营造文明、和谐、绿色的生活环境,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建设校园文明生态环境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校园文明生态环境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
在一个文明、有序、清洁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培养他们尊重师长、友善同学,热爱环境、珍惜资源的良好品质。
建设校园文明生态环境有利于提升师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
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校园文明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宣传环保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推动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绿化校园等环保行动,可以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建设美丽中国、绿色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建设校园文明生态环境不仅是一项具体的行动,更是一种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的体现。
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该如何一起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专家视角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思想、行为、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1.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应将培育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能、审美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根本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体系。
2. 积极倡导民主平等,尊重师生差异:学校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差异,营造温馨宽容、接纳包容的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3. 传承优秀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学校应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并积极主动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4. 强调诚信善良正直,重视培养高尚品格:学校要将诚信正直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讲诚信、守规则、明是非,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5. 尊重生命关爱,倡导健康生活:学校要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倡导健康生活,积极主动开展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打造特色文化,彰示学校个性:1.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学校要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和学校特色,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打造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其成为学校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
2. 注重文化传承,打造学校文化品牌:学校要重视文化传承,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底蕴,将学校的文化精神、办学理念、著名校友等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造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3.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学校要建立与学校特色相符的课程体系,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引言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它不仅是学校的精神风貌,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培养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塑造学生的品格与道德,提供适宜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交往方式,以增强学校整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塑造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价值观。
与此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也是吸引优秀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与竞争力。
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学校的宗旨与目标,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
它们一般包括学术追求、品德教育、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价值观。
学校应该明确并强调这些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管理机制的支持,使之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学术追求学术追求是学校的使命之一,也是核心价值观之一。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通过设立学术活动和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挑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核心价值观之一。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
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和榜样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直、勇敢、宽容等品德,引导他们正确行为。
社会责任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承担起社会责任。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问题,培养乐于助人和关心他人的品质,从而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和实施。
以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校风建设校风是学校文化的风向标,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方式。
学校应该树立正确的校风,促进学生的自律和自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校风建设包括严谨求实的学术氛围、自由开放的学生社团活动、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与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与应用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灵活的工作,需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为了回应人们对价值观念的追寻和需要。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更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贯彻这些价值观,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锤炼学生的品行和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注重课程教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口号喊得响亮,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课程进行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对学生进行常规意识的引导和教育,以挖掘学生内在的美好。
在各学科教学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度,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的深层次理解和认识的目的。
二、注重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案例分析、讨论、分享等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一些社会事件和问题。
可以安排课堂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随时随地了解到最新的社会热点或者是民生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情操。
三、注重文化宣传文化宣传是学校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宣传中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以通过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和宣传栏等媒介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使用不同形式展现文化宣传。
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做主题讲座,提高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度和理解度。
四、注重育人环境育人环境是学校打造校园文化的重要基础,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
校园文化环境的打造涉及到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如图书馆、实验室、多功能厅等的建设,更涉及到对师生之间的人际相处关系的管理。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一、引言在当代中国,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为了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在学校中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并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了解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作为学生求知与成长的重要场所,其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格形成。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道德意识和社交能力,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应该包括多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学术氛围的培育。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
其次,要关注精神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文艺活动、书法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
此外,要强调体育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接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密切相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学校应该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中。
通过课程设置和活动组织,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从而使其在校园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五、价值观培育的具体措施要培育学生成为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需要采取多种具体措施。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他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并提倡平等、公正的思想。
其次,要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六、校园文化建设者的角色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培育中,学校领导和教师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他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
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心理辅导员、青年志愿者等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综合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问题。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作者:瞿林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4年第12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着知行统一、爱国情怀、社会良知、义荣归心,求真、审美、向善、立志、慎思、笃行等社会公共精神和个体内心修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培育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师生们共同创造的校园各种文化的形态的总和,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才能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增强中学生内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力。
第一,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方面内容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帮助青少年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学教育的重点任务。
其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道德文化建设,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校园道德文化建设的健康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
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导向的过程规律,构建系统的引导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少年学生所有价值内核,外化为学习生活的行为习惯。
第二,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现实条件。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内在的感召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增强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感悟。
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道德心理素质提升、构建和谐校园氛围三个方面探讨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人的行为理念和行为准则,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应该通过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传授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道德选择。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讲座、演讲比赛等,让学生了解社会上一些典型的道德榜样,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明确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
最后,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
二、促进道德心理素质提升学校的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心理素质提升。
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认知和自我解决问题的思考和行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素质。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班级会议、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反省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需要和他人的困境,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最后,学校可以通过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管理和自我认知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心理素质。
三、构建和谐校园氛围学校文化建设除了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还要注重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塑造正面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外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交氛围。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形式,让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价值观之校园文化建设系别:应用数学系班级:1102班姓名:张森学号:2011060268社会价值之校园文化建设摘要高校是建设社会价值体系的要阵地。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有和谐文化为支撑。
校园价值现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现互为表里。
社会政治发展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方向要求,当前,社会价值体系应成为校园价值观的灵魂。
关键词社会价值体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价值观;大学精神一、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一)十六大、十七大报告的概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作了重要讲话,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高校师生的社会价值观认识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建设社会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如何,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
目前,高校校园中客观地存在着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抵触的社会思潮。
这些思潮的传播和蔓延。
侵蚀着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因此,如何坚持以社会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的社会思潮,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校园文化、校园价值观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一)校园文化按照社会大文化的观点,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在分类上属于社会文化范畴。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校园文化应该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范围中生活的每一个成员所共同拥有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上的具体化。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最基本的功能是育人。
(二)大学精神、校园价值观与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的结构层次,既有社会文化结构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校园精神文化尤如果实的果核,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它包括校园文化观念、历史传统,为大多数人认可、遵循的共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信念等;它体现在校园文化主体身上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与相应的观念体系,是一种校园中独有的群体意识;它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学校精神的集中表现。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在激励,是一种隐性文化。
而大学精神更是核心层的中心,它是校园文化中的“基因”文化,由一届届学生和一代代教师、管理者传承着,保持着某一个学校文化的特质。
综合分析校园文化这四个层次,精神文化构成了校园文化的内核,这种文化深藏于学校的历史沉淀之中,反映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精神,体现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以一种无形但超强的内聚力传承着校园精神,激励着教师和学生。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可以说,关键取决于校园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这种结构,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在精神文化建设。
(三)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是学校教学、科研及其战略发展的导向与实施的文化核心。
其作用辐射整个大学系统的各个方面。
大学精神就是大学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信念和不懈追求,是基于自身的基础条件、教育目标、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使学校获得更大的发展,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
它是大学价值观体系的外化,体现出大学在一切行为、观念中的主导意识和价值取向。
校园价值观与大学精神互为表里,构成大学文化的核心。
校园价值观是大学精神的内核和底蕴,而大学精神是校园价值观的一种表现形态。
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是时代精神与社会价值观在高等学校的折射,处处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反映了大学的个性与校风学风状况。
文化贵在个性。
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也是大学独特个性的反映。
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始终与大学的发展和前途命运紧紧相连。
三、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一)大学精神应以人为本大学的教育对象首先是人,它必须考虑到人的特殊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化的人,无视个体人的存在,何谈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曾指出:“社会在生产个人的同时,人也生产着社会。
”大学应改变教授单向教学,却无任何信息反馈的局面,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使课堂教学由单向转为双向流动。
大学不再是培养知识的容器,而是培养勤思考、会思考、敢于提问、辩难的有智慧的人。
大学应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独特的思维,获得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总之,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这样的教育才能体现“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二)大学精神应引导形成先进文化大学不只是高等学校,不只是为成年人灌输高级知识的学府,而且是国家最高文化组织和最核心的思想、学术基地。
一种高级文明,既要有由下而上的文化积累和进化,又要有由上而下的文化向导和独创。
这就需要一个独立的知识精英阶层,站在整个文化的象牙塔里,反省、创造、传播高级文明成果,所以大学应自觉地把大学精神引导成一种先进的文化。
自古以来,大学就是研究学问的地方,以探讨深奥的科学知识和掌握高深学问作为其存在的前提。
如果离开了高深学问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大学就失去了它存在的认识论基础。
高深学问要求忠实于真理,而真理能够站得住脚的标准就是它的客观性和先进性。
因此,大学始终是先进文化自由沟通、争辩、交流、碰撞、创新的基地。
(三)大学精神应引导社会进步大学不只是认识和适应现实,而且要给予人们把握和改变现实的力量。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观,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使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大学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关键和重点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研究,直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服务社会与引导社会应当是辩证统一的,引导社会是服务社会内涵的必然发展。
因为从本质上说大学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学术殿堂,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摇篮,应当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走在时代的前列。
(四)大学精神应与时俱进我们的大学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现代大学应“走向世界”。
它要面向世界,吸收世界一切的优秀文明成果。
为己所用,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的精神。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兴起了新一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国际化的建设人才。
四、高校是建设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
马克思主义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又是崇高的价值目标。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要和根本的,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方法。
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参与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当前,高校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社会上的不和谐现象或多或少对高校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高校里确实存在不和谐的现象,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要在高校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成功之路。
要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凝聚人心,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鼓舞人心,使广大师生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以天下为己任,自觉地把个人追求与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统一起来。
把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起来。
(三)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伟大的民族精神,支撑着伟大的民族。
有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前途的一个重要尺度。
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意志,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某些强国的文化、经济和军事霸权的挑战,我们必须不断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要弘扬中华民族的改革创新精神,借鉴历史上改革创新的经验教训,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
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促进改革取得更大成功。
(四)要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认识、评价和态度。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高尚的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提炼和升华,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今天,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参考文献:[1]朱天麟,大学校园文化中的青年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性、先进性,中国青年网,2004年8月20日[2]张宝成,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