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尝试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对于何为爱国主义,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下面就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孙中山先生说过:“人生最大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祖国都不热爱,他又怎么会去爱别人呢?他只能是一个自私的人、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是一个处处为自己利益着想的人。
而我们中华民族只所以经过5000年的风风雨雨并且到现在还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自古至今中国人民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虽然是全民教育,但我们时刻不要忘记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性工程。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就是广大青少年。
现在在校学习的学生再经过十年八年即将走上社会,他们是新世纪的主角,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将由他们去绘制。
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爱国感情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从而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并要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这对于培养青少年具有爱国的情感、志向和报效祖国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在中学里担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当中,历史学科首当其冲。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从我国历史中看,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历史知识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历史知识本身就充满了爱国主义的内容。
懂得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会由衷地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二、在历史教学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我国5000年的历史虽然充满了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但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的效果呢?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采取了将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材料分类整理和紧密联系现实的方法,从而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摘要中学历史课不仅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成人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融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是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每个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中学历史历史教学应使学生具备开放的世界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应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一、学习历史名言,培养爱国情怀从古到今,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历史名言数不胜数。
例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人生之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屈不挠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周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吉鸿昌在《就义诗》里说到:“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
这些都体现龙的传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通过学习,能点燃起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通过重要历史日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瞻仰烈士墓,缅怀先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五·四”纪念日,我们都以《弘扬“五四”精神》为题进行专题讲座;端午节,怀念屈原;我国的国耻日是每年的九月十八日,我们会以《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为题进行专题讲座。
每次历史专题讲座前都让学生结合题目准备材料,进行讲座时让学生充分讨论,专题讲座后让学生结合现实写出感想。
从而反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结合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通过课本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斗 ; 志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 立 历史课 中有许 多丰富 、 翔实 , 有助 于培养学生 民 族 自豪感 的历史材料 。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历史 材料 对学 生进 行教学 , 促使他们为国家 、 民族的振兴 和发展 而努力学 习。当然 , 讲述 自己国家和 民族 的
发展 、 贡献时 , 不能有 夸大 自我 , 蔑视别 的 国家和 民
从而增强他们 的历史使命感 。 二、 引据史实 。 培养 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 个 国家 , 一个 民族都 有值 得 自己骄傲 和 自豪 的东西 , 这些虽已成为历史 , 但它是一个 国家和 民族 赖以生存 和发展 的精神 动力 和思想源泉 。有 了这种 民族 自豪感 , 才会 感觉 到 自己国家和 民族 的伟大和 可爱。中学 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 和世界观形成 的时 期, 在这个时期加强培养学生的 民族 自豪感 , 对他们 形成 正确 的人 生观和世 界观有着 十分重 要的 作用 , 从 而促使 他们从小 立志于为国家和民族 的事业 而奋
的热 情 。 ( 者 单位 : 南省 新 密 市 市 直 二初 中) 作 河
一
、
生 的历 史 感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 久 的国家 , 是人类 文 明的发 祥 地 。 中华 民族 是 一 个 古 老 的 民族 , 曾 在 世 界 人 她 类 发 展 过 程 中产 生 过 深 远 的影 响 , 时 , 又 是 一 个 同 她 勇敢 、 勤劳 、 智慧 的民族 。我们的祖辈和先人在阶级 斗争 、 民族斗争和反抗外 国侵 略斗争 中谱写 了许许 多多可歌可泣 的诗篇 。这一切无不带有强烈的爱国 主义 思 想 教育 的 内容 。 青 少 年学 生 对 历 史 的 了解 和 学 习 尚处 在 萌 芽 阶 段 。 因此 , 让 历 史 展 现 于 他们 面前 , 他 们 对 中 国 应 让 社 会 各 方 面 的历 史 发 展 有 一 个 全 面 的 了 解 和 掌 握 ,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韩愈在《师说》中说,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具体到当今的历史教学中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与世界的历史文化,了解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及中华民族的光荣革命传统,培养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精神,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此谈点浅见。
一、运用英雄人物榜样作用,陶冶学生情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人物的光辉业绩,英雄人物的高尚情操,可以净化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在他们心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
张骞、班超立志边疆几十年,开拓了贯通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霍去病的“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先国家后个人,豪气干云;岳飞自小立下“精忠报国”之志,立志收复中原,成为抗金名将;戚继光抗击外国侵略,屡败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名垂青史,光昭日月;谭嗣同变法图强,以死报国;孙中山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而奋斗终身;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把“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人生宗旨,他力挽狂澜,领导亿万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仅详细讲解这些知识重点,还引进了大量的补充材料,讲述伟人故事,注重细节,力求有血有肉,生动形象,学生如临其境,使其情操得到熏陶。
二、以中外历史进行对比,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人类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中外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我注重运用中外对比法把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现象、人物同世界历史上重要事件、现象、人物相比较,找出他们的差异,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讲欧洲古老王国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公元476年)时,强调这一年的重要性是标志着奴隶制在西欧的崩溃,这时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奴隶制崩溃的时间是公元前476年,并让学生辨别两个476年有何区别?学生马上指出“一个在公元前,一个在公元后”。
一字之差竟相差952年,学生惊讶地意识到,中国奴隶社会结束要比西欧早近一千年。
高中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做法
高中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做法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历史教材是进行爱国主义的极好的载体,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教材内容,转变教育教学的观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那么具体做法有哪些呢?一、利用英雄人物的事迹塑造人格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
学习英雄,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弘扬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
岳飞自幼立下“精忠报国”志,成为抗金名将;戚继光屡抗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他们抵抗外国侵略,名垂青史、光明日月, 同志更是子孙万代学习的榜样。
近百年的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但中国人民从未屈服。
林则徐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孙中山百折不挠,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吉鸿昌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豪言壮语;东北抗联战士八女投江的英雄壮举等等,他们都以铮铮铁骨在天地间留下一股阳刚正气,留下中华儿女奋力御侮,誓死报国的爱国主义颂歌。
二、利用辉煌灿烂的文化培养情感历史学科历史文化璀璨夺目、人文特点突出,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重陶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如在讲授“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集权制度,奠定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基础”时,教师可适时地补充秦始皇四处寻找长生不老药,但最终无法使秦始皇长生不老的故事后,及时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宽度”的真谛。
中华民族以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勤劳勇敢的精神,创造了灿烂的制度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比欧洲早近一千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王朝。
教师讲到这里,应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正因此,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它的历史始终没有中断,这是其它文明古国难以望其项背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
一
结和英勇反抗 , 中国在侵 略者 的屠刀宰割下 就会 完全陷 入殖民地的深渊。正是历史 源远 流长 的国家统一和民族
总之 , 历史教学 中进 行爱 国主 义教育 的方法是多 在 种多样 的。有爱 国心才会有 责任感 , 国主义教育是一 爱 项伟大 的工程 , 是一个深刻的主题 。在历史课 堂教学 中 , 通过深入挖 掘历史 中大量 的爱 国主义 内容 , 结合时代特 征和 中学 生的心理特点 ,对学 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 , 使 学 生拥有 爱 国心 、 国志和建 国力 , 报 是每一 位教育 工作
团结形成一条 坚韧牢 固的纽带 , 把全 国各族人 民紧密联 系起 来 , 粉碎 了帝 国主义列强 妄 图瓜分 中国的野心 。中 国人 民在伟大 的 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 , 继承 了中华 民族 爱 国主义 的光荣传 统 , 了民族 的彻底解 放 , 为 自五 四运
动到八年抗 日战争做 出巨大 的牺牲 , 建立 了新 中国。 台 湾是 中国领土 不可分割 的一部 分 , 台湾 问题 上我们党 在
我 国劳动人 民创造 的辉煌文 明 , 识到我们 的祖先 在科 认 技和文化方 面居 于世界领先地位 , 以及 中华 民族对 人类 文 明的发展所做 出的巨大贡献 , 发学生 的爱 国主义情 激 感和 民族 自尊心 、 自信心 和 自豪感 。
二 、 物 启 发 式 人
事对 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 。如讲 到列强侵华 , 中国人
三、 民族统一式
时事并提醒 他们 , 虽然 我们 身处和平 时期但 时刻要有忧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摘要: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重视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我们现在所用的初中历史教材中,饱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的一部好教材,要培养好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古代文明历史的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使中国和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而中国古代文明则带着她自己独特的风格,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最为突出的古代四大发明,为今后的科学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历史学科领域,各个时期的科学家又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同时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四千年之久,我国不仅历史悠久且还有灿烂的文化。
独特的中国文字的诞生,为记录和发展我国的文化,开通了一列特快列车,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巨著,就是中国灿烂文化的典范。
通过向学生进行祖国悠久历史和辉煌灿烂文化传统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结合我们今天的实际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壮大中国,才能使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虽然我们的近代历史中还有很多的耻辱,但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屈辱在列强的脚下,一代又一代不屈不挠的奋斗,使中国的文明历史更有独特的风味,我们今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再现祖国的辉煌。
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古人云:“人无志不立。
”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远大的志向,而且要为自己的志向拼搏不止,奋斗不息。
我国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都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如汉朝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维护了祖国统一;东晋时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而明末抗清名将顾炎武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前途而奋斗。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共中央在下达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指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民族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支柱”。
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组织和设计教学根据历史课自身特点,在教学中始终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放在首位,凡是能够以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教育来组织教材的,从而达到既定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目的。
如:通过中国古代史各个朝代的科技文化章节的讲授,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使学生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禁烟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章节的讲授,使学生懂得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反抗侵略和斗争精神的伟大民族;通过英国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状况等章节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发展所起的伟大作用,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攀登科技高峰的雄心壮志。
二、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在教室的感情之中。
为了防止“贴标签式”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占有生动资料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融合于老师传授知识的语言和感情中。
要想使学生受教育,老师必须首先受教育。
古代学者吕祖谦在如何学史时曾说过:“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能等事,当作和处之?”在备课中是先检查自己备课是否有收获、是否有新意。
比如讲《中法战争》一课,虽然清朝爱国将士浴血奋战,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但是,在谈判桌上反而接受了一个丧权辱国的《中法条约》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这在世界外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耻大辱。
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列宁曾经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我国历次编写的《历史教学大纲》中,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历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历史教师面临的最大任务也就是通过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在现实历史教学中,不少的历史教师只是把一些爱国史实罗列出来,堆砌在一起,没有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谈不上精心设计,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本文欲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 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穿插大量生动、感人的爱国主义事例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是极为丰富的。
我们的历史上曾经有过极其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发明,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我们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等,他们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我们的民族是勤劳、智慧、勇敢的,有着革命斗争和抵抗外族侵略的优秀传统;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能从另一个角度激发青少年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祖国的热爱。
如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节中,我就联系到慈禧太后为镇压人民的抗争,竟下令清军调转枪口屠杀毫无戒备的义和团战士,将义和团战士们的头颅挂在城墙上欢迎八国联军的到来,不少清军将领甚至还带着食品等慰问品前去慰问八国联军,学生们闻之无不哀恨连声,哀叹义和团由于轻信清政府而惨遭毒手,恨清政府之腐败无能,再者讲到八国联军在北京公开劫掠,屠杀无辜,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学生们则义愤填膺,激愤之情溢于言表,久久不能平息。
不过,我们在教学中穿插爱国主义史料时,不能一味追求史料的量,以为爱国事例越多越好,而不从课堂的教学任务、过程去有选择地挑选史料,这样势必搞成简单事例的堆砌,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达不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指热爱自己祖国的强烈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它具有把人民凝聚起来、战胜一切敌人矿困难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把个人的行为同祖国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自觉地以祖国的强盛为己任,艰苦奋斗,生生不已。
可以说爱国主义是民族的存亡、繁衍、立国的精神支柱。
一个国家若失去这种精神,就会面临亡国灭族的危险。
因此,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校教育是人的一生中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多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所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教师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而历史教师更是责无旁贷。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一、进行系统教育,让学生萌发爱国主义思想教师要系统渗透教育的观念,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爱国因素,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使爱国主义教育系统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悠久的历史处处蕴涵着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历史教师应该把这些内容编成教育系统,在教育中层层渗透,不断强化,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脑海里树立牢固的爱国思想,达到爱国主义的目的,具体说,我们可以把中国历史分成三大系统。
1.对学生进行中国古代文明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是世界上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数学、医学、建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十分先进,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等。
由此,学生会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蕴涵着无限聪明才智的伟大民族,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
2.对学生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由于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腐败,闭关自守、封建的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了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反抗列强的侵略,以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先进分子、资产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过程;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坚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达到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目的。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尝试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尝试中学历史课首要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历史课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是我们历史课教学的首要目标之一。
为了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的思想,在历史课教学中,笔者根据教材的特点,本着如何发挥历史教学这一“重要手段”的想法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组织和设计教学根据历史课程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始终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凡是能够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教育来组织教材的章节,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设计教案,组织教学,从而达到既定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目的。
如:通过中国古代史各个朝代的科技文化章节的讲授,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鸦片战争,中日战争等章节的讲授,使学生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禁烟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章节的讲授;使学生懂得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反抗侵略和斗争精神的伟大民族;通过英国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状况等章节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技术对当代社会发展所起的伟大作用,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攀登科技高峰雄心壮志。
二、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在教师的感情中为了防止“贴标签式”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我在以有生动资料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合于老师传授知识的语言和感情中,我的体会是:要想使学生受教育,老师必须首先受教育。
古代学者吕祖谦在如何学习史时曾说过“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福患,比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我在备课中总是先检查自己备课是否有收获,是否有新意。
比如:讲《中法战争》一节,虽然清朝爱国将士浴血奋战,取得了临洮,镇南关大捷,但是,在谈判桌上,反而接受了一个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这在世界外交史上使绝无仅有的奇耻大辱,每次讲到这里,我都愤慨万分。
当我带着饱满的愤怒之情叙述:镇南关大捷后,中国在军事上和外交上已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但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清廷投降派却认为这是妥协投降的最好机会,“乘胜即收”“当借凉山一胜之威,与缔和约,则法人必不再妄求。
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建议
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建议第一篇: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建议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建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更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是我们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结合我长期的历史教学经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出几点建议:一、历史教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历史教师要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
历史教师应旗帜鲜明地证明理想、讲信念,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高尚的人生追求影响教育青少年,坚持全面发展、教书育人的方向。
不光要向学生传播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历史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是说,历史教师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崇高职责。
二、设置情景,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的情感性、主体性,不仅与参与的人数多少、时间长短相关,在较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参与者的积极心态和全身心投入的情感。
因此,应提高活动的艺术感染力。
《地道战》村庄铁钟的激昂悲壮、北京火车站钟声的悠扬动听、南京静海寺警世钟的振聋发聩……每一座钟都是一幅画,都是一本教科书,每一阵钟声都是一首诗。
它们在向学生叙述着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拼搏……台下的同学群情振奋,看着“新年钟声”的录像,情不自禁地与台上同学一同朗诵“新年讲话”的字幕……这时,已没有教育与娱乐的界限,也没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划分,大家都沉浸在说钟唱钟颂祖国的情感海洋之中了。
如利用清明节、青年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契机,组织学生在认真搜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革命人物和爱国事迹的系列讲座、故事演讲、知识竞赛、爱国主义图片展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设备展播爱国主义影片;展开爱国主义性质的读书教育活动等等。
谈历史课堂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谈历史课堂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历史课堂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一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标签:高中历史课堂爱国主义方法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历史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突出爱国主义主题。
本文就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历史史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材的内容很丰富,有歌颂爱国者光辉事迹的,有批判民族败类、卖国罪行的,也有赞扬为追求真理、为理想而献身的。
这些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
如教材中记载了许多爱国英雄。
其中有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也有杨靖宇献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
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
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
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
”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
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如何在世界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世界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世界历史不像中国历史那样系统、具体、典型,因此必须根据世界历史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
一、相似事件列举法世界历史知识,浩繁复杂、头绪繁多,要使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历史教学之中,增强感染力,必须把历史知识分类列举,使之线索分明、重点突出、生动翔实,以达到爱国主义教育之目的。
如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涉及的历史事件头绪很乱,我在教学时把这些历史知识分类列举:1.德、日法西斯突然袭击的四个典型战例:(1)1937年7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的芦沟桥(2)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袭击波兰(3)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袭击苏联(4)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海军重要基地珍珠港。
2.苏联卫国战争四个重要战役:(1)1941年10月到12月,莫斯科大会战(2)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3)1943年夏季,库尔斯克战役(4)1943年4月到5月,苏军攻克德国柏林。
3.四次重要会议(1)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2)1943年11月,开罗会议(3)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4)1945年7月到8月,波茨坦会议通过以上历史事件,可以推导出以下几点:(1)通过讲四个突然袭击的典型事例,说明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卑劣手段,我们要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2)通过讲四个卫国战争的典型事例,说明苏联人民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通过讲四个重要会议的典型事例,说明全世界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这样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讲述,激起了广大学生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唤起他们学习苏联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古今事件串线法世界历史教材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过程而编写的各国历史,有的国家历史事件贯穿古代、近代甚至现代史,在教学中必须把这些事件串成一线,进而达到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浅议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议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摘要:历史教学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学大纲的重要任务之一。
文章主要结合历史教学特点,从理论联系实际、乡土历史、历史课堂教学、学生主动性等方面论述了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作为历史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
历史课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的历史课教学应立足于史,着眼于今,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因素,自然渗透到历史课教学中,制定历史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以史为鉴,理论联系实践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不应只是让学生单纯认识历史,而应是以史为鉴,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特别是民族融合、反侵略历史的发展历程,使学生更好地迎接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
因而我们在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不仅要让学生对历史上所发生的事迹有所感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还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爱国情感,让学生关注国际、国内的重要事件,了解我国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历史环境;利用网络主动搜集、查看我国的科技成果。
例如,最近的钓鱼岛和黄岩岛事件,让学生收集相关的新闻资料,课堂上对钓鱼岛和黄岩岛的历史做简单介绍,再动员学生进行讨论,从讨论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民族凝聚力。
同时,也适时地开展国家忧患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变得更具实际操作性。
二、贴近生活,从地方史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历史教育教学不太重视地方史的教育,其实地方史是国家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的历史素材。
教育部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指出:“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摘要: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历史教师可以根据中国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鲜明特点,有重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感与民族自信心等,使历史课堂成为充满人文主义关怀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舞台。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做法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广大青少年是教育的重点。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
一、在比较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文明继承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她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教师有责任从纷繁复杂的内容中提炼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使学生了解认清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文化科技成就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科技领域里都已走在世界前列,也对世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
如西周时期,我国提出的“勾股定理”(商高定理),比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这一定理要早五百年;祖冲之的圆周率的成就比欧州早一千一百多年;郑和航海史,就其规模大、时间早、活动范围广等方面都是当时西方望尘莫及的。
在教学中,把中外文化史的同类知识进行对照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中国文化在十七世纪以前遥遥领先世界各国,只是到了近代才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我们现在的经济文化虽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只要我们振作精神,奋起直追,完全可以毫无逊色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豪感,又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进取心,推动他们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二、依托开展课外活动激发爱国热情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增强同学们对国家过去的了解,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以及发达的古代物质文明和辉煌的古代精神文明,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遗产,可以使同学们增强建设祖国的自信心。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北京市第47中学徐宗海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广大青少年是教育的重点。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中学历史教学不但要从知识、理论、技能诸方面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还需要从情感、意志、素质等方面为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打下一个坚实基矗。
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的实践,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在历史教学中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方可收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欲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
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只有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产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崇敬之情,进而产生对创造祖国灿烂而悠久的文明和现代经济政治生活文明的人民热爱尊敬之情。
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客观性。
在道德情感的领域的教育中赢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真势、感人、可信,它“序事之中即见其指”,通过形象、具体、行动的人物的事件去感染、熏陶人,正可谓“细雨润物”,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滋润和升华,因此,充分利用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所有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人物,任何一个推动历史前进的杰出人物,无一例外都是爱国的。
从古到今,自上而下,爱国事例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发布时间:2021-05-06T16:28:37.090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3期作者:袁娇[导读] 中国传承几千年而屹立不倒,主要因为中国有较强的民族精神袁娇龙陵县腊勐初级中学 678314摘要:中国传承几千年而屹立不倒,主要因为中国有较强的民族精神。
其中爱国精神是最主要的精神之一,每个人都要有爱国主义精神。
在学生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每位教师的工作重点。
其中在初中历史课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校的主要任务,也是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
教师需要将爱国主义融入到历史教学中,使每位学生都能提高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主要从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进行讨论。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主义;策略前言:爱国主义是民族富强的主要因素,可以使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所以对人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生没有完好的世界观,对人生观的认识也不够强,对爱国主义也没有较强的意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该教育。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教学,把该精神传递给学生。
教室可以采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要有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呢?一、传授爱国故事,增强爱国精神历史学科具有科学性,把历史真实的面貌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内容的客观特性。
历史对于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有着巨大优势。
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感人性。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充分利用课本的知识,通过对学生讲解课本中的爱国故事,还要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用具体生动的爱国故事和人物事件,去感染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精神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将历史、现实、未来串成一条线,加强学生对国情的认识和对历史的反思。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重视时代,时代需要什么?合理正确的引导学生理解时代的需求,了解现在时代需要什么?个人在现在的时代中需要做什么?让学生有实际的行动,在这实际的行动中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中学历史教学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初探
中学历史教学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初探摘要:在历史课教学中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立足于史着眼于今,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爱国主义素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本文欲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列宁曾经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历史意义。
而如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一定冲击甚至有少数学生对祖国命运和前途报有怀疑都给爱国主义教育敲响了警钟。
中学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历史课教学中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立足于史着眼于今,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爱国主义素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本文欲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极为丰富,尤其是有许多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思想的最好素材。
如: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高尚情操,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英勇抗敌的民族气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豪言壮语;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都无不激励和感染着后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在教学中我运用下面引导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特别联系实际,对复杂的社会,一些学生失去了理想和追求,混淆了真善美的标准,今天穿明星装,明天留歌星发,古里古怪还自认为荣,盲目崇拜明星不思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卷第1期1999年1月西安联合大学学报Journal of Xi ′an united university Vol.2 No.1Jan.1999在世界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尝试李道豫(西安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摘 要:从发掘教材积极因素、中外比较、中外联系、结合现实政治、不回避现状、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等6个方面,讲述了笔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作法和体会。
关键词:爱国主义;历史比较法;民族自尊;历史教学中图分类号:K10 文献标识码:A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今历史教学界广大同仁共同探讨的重大课题。
但是,也有人说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些本身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然而世界史,讲些外国的东西,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我在从事世界史教学十多年中,先后讲授过《世界通史》、《世界现代史》、《二战史专题研究》等课程。
现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初步尝试,汇报于后。
一、发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纵观浩瀚的世界历史,可以窥探到诸多的爱国主义宝藏。
我们要善于开掘它,利用它,从而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在讲古罗马帝国的繁荣景象,叙述到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辗转到罗马,成为上层社会所喜爱的奢侈品一事时,我着意渲染道:两千年前中国的丝绸曾风靡了整个罗马。
有一次罗马的恺撒大帝穿了一件用漂亮的中国丝绸做的长袍到剧院看戏,赢得了大臣们的欢呼与羡慕,从此,中国丝绸的身价也就更高了。
中国丝绸运到西方,欧洲人须用同等重量的金子才能交换到。
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在欧洲人心目中有着何等的地位啊!在《二战史专题研究》课讲到《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这一专题时,鉴于国外一些历史学家或者由于对中国抗战的情况不够了解,或者囿于某种偏见,竟对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我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抗战不单是民族自卫战争,它一开始就具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的道理,而且通过历史事实证明中国的抗战束缚了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北进”苏联的企图,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粉碎了日军北进与德军会师西伯利亚的阴谋;中国的抗战推迟了日本侵略者“南进”的时间,粉碎了日德在中东会师的计划。
接着还用确凿的证据进行论证:从日本投放在中国的兵力来看,从3年~5年,占日本总兵力的5%~%;从日本在战争中的伤亡数字看,在中国战场伤亡占3%;从盟军在同日军作战的伤亡看,中国军队伤亡的数字是英美等国总和的倍以上。
最后中国战争在日本法西斯的败降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容抹杀的。
这样,不仅1971940948.110对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作用作出了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评价,摆正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而且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通过中外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比较法,就是对中外历史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性讲授,利用学生比较熟知的中国历史与所陌生的外国历史对照讲授,用同个时期的同类事件进行比较讲授,这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而且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选取对比的素材,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中国人在历史上并不亚于欧美人,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和自豪的感情。
在《新航路开辟》一章,我讲完达伽马和哥伦布寻找新航路的历史事实后,就联系中国历史,将明初郑和下西洋和他们航海的时间、规模、次数等列表作一比较:时间,郑和比他们早半个世纪;规模,比他们大百倍;次数是七比一。
这说明在中国明朝中期以前,中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直到近二三百年,欧洲人才超过了我们。
接着我又联系现实说,从19世纪洋务运动起,中国一直向外国买船。
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开始腾飞,我国已成为船舶出口国,许多国家向我们订购船只,前景十分广阔。
最后,我充满信心地说: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拼搏,持续发展,在造船航海方面,中国必将重新出现明初郑和下西洋时那样鼎盛的局面,再次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在讲东方民族民主运动时,当讲完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和印度的甘地主义之后,我联系中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三者虽同是东方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有价值的思想体系,但凯末尔一开始只反帝而不反封建,而且他曾反对过工人运动,镇压过农民运动,杀害过共产党人;甘地所领导的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始终害怕工农运动会超出非暴力的范畴,两次都以国大党的妥协而告终,反映了印度大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而孙中山则始终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不停顿地进行武装斗争,尤为可贵的是,晚年他还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政策,更是凯末尔和甘地所无法比拟的。
这样讲就使学生为中国能有孙中山这样的伟大人物而倍感自豪,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感情。
三、通过与中国历史有直接联系的世界史教材的讲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完《巴黎和会》一节时,我讲道: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北洋政府派外交总长陆征祥等五人出席了分脏的巴黎和会。
在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仅要求归还山东半岛和权益,按说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结果竟将山东一切权益和胶州湾租借给了日本。
中国仅从巴黎和会抱回来了一尊德国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抢走的天文仪。
可怜的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我联系讲解中国的“五四运动”之后,提问:为什么旧中国政府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上都签了字,但却不敢在凡尔赛条约上画押?通过讨论,学生归纳出了旧中国政府腐朽落后,因而受气挨打,而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时,就会显示出巨大力量的道理。
在《罗斯福新政》一节,讲到罗斯福运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解救经济危机,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公共工程,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社会购买力,而且还给社会留下了很多公共财产,的确是一项成功的措施时,我联系中国古代史讲道:早在两千四百年前的春秋时代,齐相晏婴就施行过“以工代赈”的办法,不仅为救济灾荒,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且发展了生产。
这样处理不仅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四、结合当今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59第1期李道豫:在世界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尝试去年7月1日,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于同日将香港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是世界瞩目的大事,更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香港的回归圆满地解决了中英两国之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洗雪了中国人民蒙受的长达156个春秋的民族耻辱。
当这个历史性时刻即将载入史册之际,结合世界史教学,回顾一下这段历史,是很有意义的。
我借此讲述了近代英国先后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逐步攫取了“东方明珠”香港地区的主权。
接着分析原因说:这是因为近代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根本无力与列强的坚船利炮抗争。
然而,今日之中国已不再是昔日任人宰割、奴役的羔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腾飞态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香港回归祖国的时机渐趋成熟。
1997年7月1日,飘扬在香港地区上空达一个半世纪的英国米字旗颓然降下,代之而起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五星红旗。
我们曾怎样热切地盼望这一举世瞩目的庄严时刻的来临,我们更热切地盼望澳门回归祖国的时刻以及海峡两岸团聚祖国和平统一时刻的早日来临!这样,就把中外历史,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动具体的事件的感悟中,体验这种因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五、不回避落后状况,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在《二战史专题研究》导言讲到国内外二战史研究概况时,我说道:中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最早,结束得最晚,即使从“七七卢沟桥”事变算起,也长达8年之久,牺牲的人数最多。
但是,中国研究二战史的人,却少得可怜,研究的状况非常落后。
几十年来,国际上曾召开过20多次二战史学术研讨会,所有的参战国都在展览厅里陈列台上摆放着自己国家的研究成果,真是琳琅满目,各有成百上千种专著。
但直到1980年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的国际二战史第15次学术研讨会时,中国才第一次参加会,只去了一个人,是吴春秋(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只带了一篇论文,还是别人(刘思慕)写的。
由于论文不合本次研讨的专题,未作大会发言。
1985年去了14个人,由齐世荣教授带队,也有了摆放自己专著的陈列台,才比较像个样子了。
但同其他国家相比,仍显得单薄、落后,与中国大国的地位仍很不相称。
讲这些落后状况,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学习,潜心研究,以振兴中国二战史研究事业,成为专家学者,成为新一代的优秀人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光热。
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的德育教育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讲《世界现代史》,免不了要讲述欧美经济的发达状况以及人民物质生活的富足情况,弄不好容易滋长学生崇洋迷外、妄自菲薄的思想。
在教学中,我选择适当的时机,结合教材,针对同学们的活思想,不断地对他们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在古代,欧洲人掀起了到东方来的“中国热”,今天,在极少数中国人中却出现了“西方热”、“出国热”。
他们甚至把外国的破烂也当成宝贝,似乎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
这是一种没有出息的思想。
不要光看到欧美发达国家物质富足的一面,它的社会危机很严重:贫富悬殊,暴力凶杀,令人触目惊心。
我们祖先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经济和文化,到唐朝的长安来学习,是当时很多日本人所追求的目标,元朝的大都也是当时欧洲人的向往之地。
有志气的中国人应当用自己的双手把祖国建设成为全世界人所羡慕和向往的乐园。
我们祖先曾经办到过的事,今天新中国的人民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我们深信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让世界人民向往之地已为时不远了![责任编辑 毛 曦]60西安联合大学学报第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