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特色

合集下载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始万物”,阴阳。

地:“生万物”,柔刚。

人:“成万物”,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 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二、几种主要的“天人合一”观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的涵义并不是固定的。

“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既可以指人格化的至上神,也可指自然规律、命运、机遇等。

有关它的具体含义学术界中说法也比较多,比如冯友兰认为天有五义,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

张岱年认为“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

” “人” 的涵义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它一般就指人类,但有时也有侧重,或者有更为具体的指称,如可以指统治阶级、圣人,也可以指社会现象、人为努力、人为造作等。

总之,天和人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涵义,而“天人合一”作为天人之间统一性的一个高度概括,也就具有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

3.0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智慧观 (1)

3.0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智慧观 (1)

这种排除人的主观成分所形成的自然观,导 致了一种客观性的思想态度和方法,产生了 比较严格意义的自然科学和自然哲学知识。 与此相关,他们在认识人自己时,也就力图 排除自然的因素,从而导致把人看作唯灵魂 是其本质的唯心论观点,以及宗教成为文化 中的主导因素的局面。
3.1 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的 特点和实质
3.1 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的 特点和实质

荀子不曾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去专门研究自然 本身,他的《天论》同后者《物理学》全不 一样,没有多少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本身的 讨论,其思考只在人事或礼治方面。中国思 想中最重自然天道的老庄道家,也没有注意 什么自然科学,其“纯自然”指的乃是人的 纯真素朴状态(包括生活和心性在内)。
3.1 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的 特点和实质

他们的差异是各从宗法人伦的自然一面和人 为一面说起,加以论证,目的都在论证宗法 人伦是合理的、善的,所以都主张天人虽有 分别,终究是合一的,或应该与必须合一。
3.1 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的 特点和实质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特征, 其秘密和根源,仍是宗法人伦的真实存在及 其特有的对立统一结构。 子思、孟子已论及天人合一。 《中庸》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教,修教之谓道。
3.1 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的 特点和实质

“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 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 (《庄子· 骈拇》)。
3.1 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的 特点和实质

这些议论,是用以反对人间的各种人为的制 度和文化如“礼”与“仁”的,也即是反对 宗法制度和批判儒家的。他认为儒家主张仁 义礼智,是把人为的东西强加于人的天性, 扭曲损害了人自身的自然。

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

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

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
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首先,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天人合一理论。

儒家认为,天人合一的核心是“仁”,即人类应该具备仁爱之心,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则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其次,天人合一的思想也体现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和审美追求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书法、诗歌等艺术形式都注重对自然美的描绘和追求。

艺术家们通过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将自然之美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此外,天人合一的思想还体现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中。

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比如古代的园林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园林中的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相互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最后,天人合一的思想还体现在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中。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认为人类应该具备道德之心,关爱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这种道德伦理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总之,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它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艺术和审美追求,更是一种道德伦理。

这种思想体
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精神基本内涵。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精神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是一种重要的思想观念,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观念,它源自于古代中国人对天地万物和人类自身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它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和谐统一。

首先,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被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对自然进行破坏或者盲目剥夺资源。

这种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平衡。

其次,天人合一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整体。

这种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伦理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己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人应该追求自我完善和内心的和谐。

这种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个体伦理观念,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自我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精神基本内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及人与自己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篇一 :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试论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

,)它不但是中国哲学——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的思想体系,如道家、佛家的出发点和归宿。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维结构是以“儒”为主干的,但是其三维结构的两翼——“道”、“佛”也对“天人合一”思想作了不同的解释。

因此,全面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就应该联系“儒”、“道”、“佛”对它不同的解释,并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一、产生“天人合一”思想的社会历史条件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中,由于地理环境、民族特质、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合力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多元文化团,再加上春秋以来,社会处于急速变革时代,因而产生了纷纭多端的诸子百家学说。

但是当我们拨开诸子学说表面那种光怪陆离的外貌,就会发现他们所阐述的学说里,有着两个共同的基本元素,这就是“天”与“人”。

不论哪一学派、哪位思想家,展开论述的首要问题都是“天”、“人”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绝不是偶然的。

我国古代是个大陆农业型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命运都系于农业收成的丰欠。

寒暑时至,风雨调匀,就能获得好收成,稍有不和不顺,就会遭致灾害,甚至饿殍遍野。

古代人们为了从听命于天的境遇中解放出来,使生活条件得到些许的改善,人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观察天象、了解寒暑风云变化的规律,并试图在理论上作出解释。

人们早就意识到土地是“财之本”,不误农时是“货之源”,“天”和“人夕”相结合就构成了社会财富的主要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神看成是天地一切的主宰,凡事求卜,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的蒙昧崇拜人神关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学派建立了各自的天人观,其中,儒家学派的天人观构成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脉。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思想体系的独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的修养和德行的培养。

其核心理念是“仁爱”、“中庸”和“天人合一”。

二、道德伦理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提倡“仁义礼智信”等美德。

这些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塑造了中国人民的品德和行为规范,也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三、家庭观念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伦理观念深入人心。

家庭在中国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强调亲情、和睦相处和代代相传。

四、人际关系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人们注重维护社会和家庭间的和谐关系。

五、礼仪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尊重他人、尊重社会规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礼仪文化体现在社交礼仪、宴会礼仪和节日习俗等方面。

六、兼容并蓄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吸纳并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例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信仰体系。

七、艺术形式的丰富性:中国传统文化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包括绘画、音乐、戏曲、舞蹈、剪纸、立体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八、文字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字具有重要的地位。

汉字的发明和运用,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承和发展。

文字在文化传承、文学创作、历史记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节日和习俗的丰富多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和习俗丰富多样。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都有各自的特色和意义。

这些节日和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气息。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思想体系的独特性、道德伦理的重视、家庭观念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的重视、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兼容并蓄的特点、艺术形式的丰富性、文字文化的重要性以及节日和习俗的丰富多样。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本文概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核心观念之一,它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深刻理解。

这一思想源于古代农耕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历史演变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影响,以期揭示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含义,阐述其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天人合一”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在各个文化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本文还将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的启示,以期为推动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通过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系统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与特点“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宇宙的和谐统一关系。

这一思想内涵丰富,特点鲜明,既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也反映了他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

“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与自然和谐共处,遵循自然规律,不得违背自然之道。

二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的行为应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相一致。

三是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和思想应与宇宙的运行规律相一致,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思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体性。

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整体联系,认为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是动态性。

这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种变化。

三是实践性。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

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

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

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们应当大胆肯定。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

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

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

”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

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

”“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

”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

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

天人合一的中医文化特点

天人合一的中医文化特点

天人合一的中医文化特点中医药学和养生学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医疗原则。

这些原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与特点: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

中医学家在千百年的行医实践中形成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他们把不为名利,全力救治,潜心医道,认真负责作为自己的医德标准。

对此,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作了全面总结。

他指出,名利思想“此医人之膏育也”,是医生最应忌讳的,如果行医以收取绮罗财物,食用珍肴佳酿为目的,那就是一种无视“病人苦楚”的“人所共耻”、“人所不为”的行为。

他认为,医生的首要任务,应当是维护和保障病人的健康与生命,把人的生命价值看作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挽救病人的生命,看作是医生的最可宝的贵财富。

所以,他反复强调,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对任何一个病人都要一视同仁,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处处为病人着想。

对“有疾厄来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娃,怨亲善友,华夷智愚”,都要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亲人;对治疗中的风险,“不得赡前顾后,自虑吉凶”,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对病人的痛苦,“若己之心,深心凄枪”,不避“昼夜寒暑,饮渴疲劳,一心赴救”;对“有患疮痰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要不嫌脏臭。

他说:“如此,可谓苍生大医,反之,则为含灵巨贼。

”这种医学上的人道主义,正是对儒家的“恻隐之心”、道家的“无欲无求”、墨家的“兼爱”、佛家的“慈悲”等人文观念的具体体现。

2.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治未病思想。

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

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

《淮南子》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金元时期朱震亨亦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

”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还童”,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长生命是可以办到的,这种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告诉人们必须自幼注意调养,平时注意调养,尤其在生命的转折关头,尤应高度注意调养。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有意义的。

今天我谈谈这个思想,并分析一下这个思想的现代意义。

先秦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西汉初年和宋明时期。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虽然中国古代也有“天人相分”的观念,但远不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深远。

“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溯源于商代的占卜。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由于殷人心目中的神的道德属性并不明显,所以殷人与神之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无所作为、盲目屈从于神的形式。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思想,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但有了新的发展。

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明显地赋予神(即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左传·僖公五年》)道德规范是有人格意志的“天”为“保民”而赐予人间的。

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人,否则,天就会降罚于人。

这就说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西周的天命观中已有了比较明显的萌芽。

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开始起,就与道德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人为“神之主”(《左传·桓公六年》)的观点。

周内史叔兴说过:“吉凶由人。

”这意味着,先前的具有人格神意义的“天”遭到了质疑。

到后来,郑国子产更进一步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这显然是一种贬天命、重人生的思想,但讲得极其朴素简单。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创新思维观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创新思维观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创新思维观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创新思维观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哲学家在
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类本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独特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即人和宇宙万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创新思维不仅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更是一种天地人三者统一的思维模式,强调在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创新。

2. 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套哲学体系,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五种元素 (金、木、水、火、土) 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而形成的。

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维也注重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强调在创新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和变量的影响。

3. 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即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这种实践精神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创新思维,他们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维不仅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而且对于现代社会的创新也具有启示作用。

例如,在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理念,这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
人合一、阴阳五行和知行合一的思想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因此,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维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传承,为现代社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变化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变化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变化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变化观点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变化观点:
1. 天人合一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即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大大增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这一观点在当代社会面临挑战。

2. 社会等级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等级和秩序的观念,尊重长辈、重视家族和血脉的联系。

然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发展和个人价值观的改变,人们对等级和秩序的认同程度有所下降。

3. 家庭价值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强调孝道和家族责任。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居、晚婚或无子女生活,家庭价值观也面临着转变。

4. 性别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男权观念,男性被认为优于女性。

然而,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对性别观念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

5. 教育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教育的重要性,强调知识、孝道和修身养性。

然而,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观念也在朝着多元、全面发展的方向变化。

这些观点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其变化的方面,并在当代社会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意义。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是多样而富有内涵的。

首先是强调整体
性和和谐性。

中国传统审美非常注重整体的协调与平衡,追求“天人
合一”的理念。

这可以体现在建筑、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

其次
是追求自然之美。

中国传统审美倾向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追求自然
界的美感,如山水画的展现山水的线条与形状,一切力求“自然不加
修饰”。

再者是注重寓意与象征。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通过形象、颜色、符号来传递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吉祥和喜庆,鱼象征
富贵等。

最重要的是追求内外兼修。

在中国传统审美中,美并非单纯
的外观,而是需要内在的修养与道德品质来支撑和滋养。

这些审美特
点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使其独具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不仅体现在哲学思想中,也表现在艺术境界中。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天人合一的概念贯穿始终,艺术创作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模仿,更是对天地万物的融合与体悟,这种深刻的内涵不仅展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性,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创作。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概念源自道家和儒家的思想。

道家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追求内心意识与宇宙之间的一体化。

儒家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追求人性与道德的升华。

这些思想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深入人心,也影响了艺术创作的方向和内涵。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最能体现天人合一的当属山水画了。

中国山水画以自然景物为主题,以山峦、江河、树木、云雾等自然景观为表现对象,通过笔墨和构图的艺术手法,将艺术家的内心感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达到“神化自然,自然成画”的境界。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更强调的是“气韵生动”,即通过笔墨的表现手法,展现出自然景物的神韵与生命力,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的情感与理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也是体现天人合一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书法家通过墨迹的运用,以求真、求美、求善的境界表现自我,展现对自然和人生的领悟,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在书法作品中,艺术家追求的不仅仅是书法的形式美,更是通过墨迹的表现来体现自然界中的变化和内在规律,使得文字的意境与自然景物相融合,达到一种心随意动,意随墨迹的境界。

这种视觉和心灵上的交融,使得书法作品在传达意境的也让人们对自然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除了绘画和书法,中国古代音乐也是体现天人合一的重要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音乐讲究“道法自然”,追求音乐的“天人合一”。

古代的音乐作品以表现自然界的声音为主题,通过琴箫的演奏来模仿风、雨、雷、鸟兽等自然声音,以求得与自然界的和谐,进而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古代音乐家通过音律和乐曲的构思,将自然界的声音及其变化融入音乐作品中,使得作品具有了一种超越感知的精神内涵,呈现出一种与自然界的契合感与共鸣感。

中国的世界观

中国的世界观

中国的世界观中国人民是以古老的文化传统塑造出来的一支独特的民族,从古至今,中国文化发展出了独特而别具特色的世界观。

一、中国世界观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中国从古至今一直认为,人类本无所谓“上”或“下”,只要处于合理自然之中,就可以和谐地存在。

所以,中国的世界观就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基础的,即认为自然与神的力量具有复杂的关系,人类的行为可以改变占据地位。

在中国哲学中,认为自然与神道应该和谐一致,而非相互抗衡。

换言之,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暗示,人类的存在是与自然、神和谐相处的,而不是对抗或否定它们。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四维”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认为有“四维”思想,即宇宙四大维度:东西、南北、平衡和顺序。

人们试图理解宇宙时,他们会通过这“四维”观念来思考。

“东西”指的是东与西,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不同之处,“南北”则指的是南与北,阴与阳的表现;“平衡”就是指珍惜自然的节约原则;“顺序”就是说,人们应该遵守宇宙的真理,遵守各种规律,以达到平衡和和谐。

三、中国文化中崇尚“实践”在中国,人们崇尚实践,而不是单纯从理论出发,而实践又是以信仰为基础的。

实践的含义是要在实践中调动内心的力量,把愿望融入到现实中去。

在实践中可以觉察到一切的力量,实践可以让我们达到一种深层的洞见,把自身,以及自身的行为,融入到宇宙的大机遇中去。

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世界观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是以“君子报国”为基础的,即认为责任与义务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础。

古代中国,以“君子”为核心,认为要保持和谐,就要贯彻仁义之道,为国家职责服务,报效祖国。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是首要的,其次才有民生福祉,所以,保卫国家的安全即为最重要的任务,要维持家庭、民族和国家的安宁和繁荣。

五、结论从上文可以看出,中国的世界观是一种独特而别具特色的世界观,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以“四维”思想指导实践,以“君子报国”为基本原则。

这种世界观不仅使中国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同时也使中国成为一个繁荣发展的国家。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看“天人合一”思想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看“天人合一”思想

论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看“天人合一”思想文/蒋祥熙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反映在人们的生活实践当中,向世人展示着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

如果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那么中医、中华武术、茶道文化等散发着中国传统道家思想的璀璨明珠,就是中华民族和合思想的外在张力。

关键词:天人合一天人关系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离不开天人关系。

而天人关系中天人合一论与天人相分观历来为学术界所争论。

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天人合一是天人关系的核心。

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

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

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

张岱年先生认为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既有区别,又有统一的关系。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

季羡林先生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

反对的观点主要来自西方学者,他们认为天人相分、人定胜天,克服自然是天人关系的主线。

从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

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想始终是以人为核心,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言:“人生的价值由自己决定”。

笔者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自古以来便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

我不否认追求自我价值,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意义。

但是我们生活在自然界之中,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序发展最终导致的问题只能由全人类共同承担,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只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去寻找答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广泛,之所以有着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他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天人合一便是其核心思想。

本文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中华武术、茶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作粗浅探讨,希望作为引玉之砖。

重阳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重阳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重阳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重阳节,也被称为“重阳”或“重九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道教信仰,它弘扬了一种重要的思想观念——天人合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被视为一种理念,旨在强调人类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

本文将探讨重阳节如何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一、节日背景及起源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相传,战国时期的一位道士发现在每年的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身上的病菌会变得非常活跃,为了避免疾病的侵袭,人们开始在这一天进行各种活动,如登高远足、祭祀祖先、插茱萸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节日,也就是重阳节。

二、登高祈福与天人合一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登高远足。

古人认为登高可以与天空紧密接触,远离尘俗的喧嚣,以获得心灵的洗涤和升华。

这一活动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与融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被视为神圣之地,被认为是上天与人类对话的最佳场所。

人们登高祈福的行为体现了天与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祭祖尊长与天人合一在重阳节,人们还会祭祀祖先和尊长。

祭祖尊长的活动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深厚的家族观念,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先被视为天地的化身,人们通过祭祀祖先以感谢他们对后代的保佑和关爱。

这种行为也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历史的紧密联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四、插茱萸与天人合一重阳节的另一个重要传统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具有独特香气的植物,人们相信它可以驱邪避凶,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插茱萸的行为代表了人们与自然界的相互联系,也强调了人们通过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来实现身心的健康与平衡。

这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在重阳节中的应用。

五、重阳宴与天人合一在重阳节当天,人们还会举办重阳宴。

这是一种传统的社交活动,旨在增进亲友之间的感情,共同庆祝节日的到来。

重阳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享、互助互爱的精神。

天人合一的儒学思想

天人合一的儒学思想

天人合一的儒学思想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丰富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的文化传承。

在儒家学派中,有一种重要的思想叫做“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反映了儒家对于自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于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和对于道德伦理的追求。

本文将就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精神的内涵。

一、天人合一的含义天人合一是儒家学派中一种重要的思想理念,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身心灵的统一。

根据儒家思想,人类和自然界之间具有一种内在联系,人应该顺应自然,不断地完善自我。

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源于儒家对于自然界的理解,儒家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命之源源于自然。

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如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

中国人民历来注重和谐的生存状态,尊崇自然、尊崇命运,往往把自己看成与万物唯一的其他人类不同的存在,此时“人”已经不再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二、天人合一的意义天人合一重要意义在于:1.营造和谐社会,建立有序的社会关系;2.提高人的素质,丰富人的内涵;3.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创造和谐的社会关系。

儒家经典《大学》就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要求个人自我完善,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以德为本,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搭建起桥梁,化解各种利益的矛盾,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其次,天人合一的思想还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素质,丰富人的内涵。

一个合乎儒家道德标准的人,不仅具备高尚的品德,而且还应该掌握丰富的知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个人通过追求“天人合一”而完善自我,实现自身内在理想,让自己的人格得到愈发澄明的提升。

最后,天人合一的思想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社会面临全球性挑战的时代,我们应该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有机的结合和维持,实现可持续发展。

儒学天人合一思想,在加大人自我修养与培养品格的同时,强调顺应自然、遵守人与自然的规律,从而坚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切实实现人类自身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简述天人合一

简述天人合一

简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统一。

在这个理念中,人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当人们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合一时,他们会更加尊重和保护自然,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它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与天地万物相通。

人类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自然的影响,人的行为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人们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与自然的联系。

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下,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和生命形式。

人类的存在不应该破坏生态平衡,而是应该与自然共同发展。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应该采用可持续的种植方式,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在城市建设中,人们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天人合一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存在和权利,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只有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天人合一的思想也与现代科学和环保理念相契合。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与自然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保护环境不仅关乎人类的生存,也关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实践中,实现天人合一并不容易。

人们需要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转变对自然的看法和对待自然的方式。

这需要教育的力量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天人合一是一种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和谐。

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天人合一的理解和认知

天人合一的理解和认知

天人合一的理解和认知天人合一是一种哲学观念,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在天人合一的理解和认知中,人与自然被视为一个整体,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这种观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诸多领域,如哲学、医学、艺术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天人合一的内涵。

天人合一在哲学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传统中国哲学中,人视作宇宙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相互关联。

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变化密切相关,人须依循自然规律而行。

例如,《易经》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指的是人应当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顺应天地之道。

这种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人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互融合,而不是对抗自然。

天人合一在医学上强调人与自身身心健康的统一。

中医理论中,人体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相互关联的。

中医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的阴阳五行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中医治疗方法注重调整人体内外的平衡,以达到身心和谐统一的状态。

这种观念与现代医学中的整体健康概念相呼应,提醒人们注重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天人合一在艺术上强调人与艺术作品的统一。

传统中国艺术中,艺术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融合。

他们通过表现自然景物、描绘人物形象等方式,将自然与人的精神融为一体。

这种观念体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追求。

例如,中国古代山水画追求“气韵生动”,旨在通过艺术手法表现自然山水的气息和人的情感。

这种天人合一的艺术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天人合一在社会上强调人与他人的统一。

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与他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人们互相尊重、互助合作,形成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提醒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注重互相理解、包容和合作,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天人合一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的哲学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特色钟海连“天人合一”在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又悠久的话题, 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映射出先哲们的致思特征, 谈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涉及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思想。

据现有史料记载, “天人合一”观念最早起源于西周时代。

周宣王时尹吉甫作《蒸民》诗云! “天生蒸民, 有物有则,民之秉彝, 好是豁德”。

诗中含有人民善良德性来自天赋的意义。

孟子更进一步地推出“尽心、知性、知天”的性天相通思想。

此后, “天人合一”的思想不断得因为它发现了“人”而完全肯定它, 也不能因为它后来失落了“人”而全盘否定它。

应当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 批判地继承它, 并从中吸取理论教训。

这对于发展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实现“人的现代化”来说具有深刻的意义。

到历代思想家的继承和发展。

宋代哲学家张载, 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

他说:“儒者因明致诚, 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致学一可以成圣, 得天而始未遗人”。

& 可以说“天人合一”不仅仅在我国古代哲学、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形成古代思的一大特色, 而且它还辐射到传统文化各方面, 以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 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浸染了“天人合一”的特色。

本文拟从概览史上的天人关系论入手, 揭示“天人合一”在人生境界、古代的宗教观等诸方面的影响, 并希望籍此达窥一斑而见全豹之目的。

一、历史上天人关系论略览唐君毅先生曾认为! 所有中国哲人都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承认“天人合一” , 天的思想之发展, 仅仅是“天人合一”观不同形式的变化。

唐先生此说的确一语中的。

在古代中国的思想长河中, 与“天人合一”并行不悖的, 虽然还有“天人相分”论, 其思想固然是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珍珠, 但毋庸置疑的事实是% “天人合一”论一直占据古代天人关系论的主流。

只要我们鸟瞰式地回顾一下天人关系论的历史进程, 就会发现这个结佑无疑是可靠的。

殷以前的历史还属于传说时代。

而殷代奴隶制是神权统治时代, 尊天神重鬼神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点, 因此人在殷代是没有地位的, 天和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最高神“ 2 匕帝”与其奴仆的关系, 周代汲取商封灭亡的经验教训, 人的地位大有提高, 出现“以德配天” , % 敬德保民”的言论, 这无疑是天人关系的一大进步、春秋战国之际, 人本主义思潮兴起, 典型的代表是濡家创始人孔子及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在《左传》中, 还首次出现了“天人相感”的肇始。

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 郑国子大叔在回答赵简子问礼时说% “为刑罚威狱, 使民畏忌, 以其类震耀其杀戮∀为温慈惠和, 以效天之生殖长育”。

这里的“天”已经剥去了神秘的人格神之外衣, 归还了其自然之本性, 因之这虽然还只是一种整体模糊观念, 但它在人类探究“天人关系”方面迈出了理性的一步。

传统的天人关系之思想, 随着社会的前进, 人类思维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复杂化、多元化, 并由初始朴素的“天人相感”论逐渐向哲学方向演进。

在先秦, 这种演进是沿两条不同的路线进行的。

一条路线是以孟子为代表, 按人类社会关系来塑造天, 然后强调人事的礼仪法规应以这种被塑造了的天为最高根据∀另一条路线以荀子为代表, 把天看作广阔无限的大自然, 强调天道与人事的区别, 提出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制天命而用之”。

孟、荀分别开启了后世“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之争的先河。

此后《中庸》、《易传》、董仲舒以及宋明理学家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而王充、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则在一定程度上坚持和发展了“天人相分论” , 并得出“天人相胜相用”的观点,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天人关系论的精华之一。

我们承认和高度评价古代的“天人相胜相用”思想, 但并不认为天人关系论的主流在放“天人相分”分”和“天人合一发现, “天人相分, 考诸“天人相” 3思想的历史进程我们”论自荀子开其端绪以后, 理论的顶峰终结于唐代的刘禹锡和柳宗元, 在这一发展演变过程中, 其思维的模式一直没有超越荀子而创新, 相反,“合人合一”的思想自孟子以后, 虽中经董仲舒而一度发生方向扭曲, 但至宋明理学家那里已经高度抽象化, 哲理化, 达到了思辩的高峰。

从二者的理论水平看, “天人合一”思想无疑要高放“天人相分”论∀另外,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经历了长期的儒、释、道合流的局面, 但不可否认的是儒家一直占主流和统治地位。

而在正统的儒家学者那里,“天人合一”的优势无疑高放“天人相分” , 这一点我们翻翻历史就可得知。

天人关系在中国古代先哲那里, 主要探究的是天与人之间对立统一问题。

诚如我们面所述, “ 天人合一”占据了古代天人关系论的主潮流, 因此, 天人关系所要探讨的, 在一定程度上说可归结天与人之间的统一问题, 这和中国古代的辩证法重放统一而轻放斗争有相通之处。

具体而言, 它包括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天道与人道” , “人性与天道”等内容, 由于本文讨论的重点不在于此, 故略而不论。

然而, 不管是“天人合一”论抑或“天人相分”论, 在承认人在宇宙中的独特地位, 肯定天、人之间的某种联系上, 二者有共同之处, 并由此引发了人生境界的思考。

如《中庸》第二十二章提出! “ 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突”。

这种“赞天地之化育” , 以及“与天地参”的人生境界, 激发了人们探颐求微, 高尚入生追求的勇气和信心, 对后世影响极大%不可否认, 由放中国后代天人关系论中“天”的道德化、人伦化色彩, 使得中国占代哲学表现出与西方哲学大相径庭的格局。

由孟子开其端绪, 宋明理学家极端发展的“天人合一”思想, 不是从自然木身出发把宇宙当作静态的‘物实体去探求和把握其客观规律, 而是从人、人类自身出发, 先宣示其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 进而追寻其宇宙根据, 这样推理的结果, 天的世界必然淹没放人的世界中。

因此, 与其说“天人合一”是一种哲学思辩、毋宁说它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这一点不但体现了中、西传统哲学的不同, 而且, 可以说它也体现了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 深深地浸染了“天人合一”的特色。

下面, 我们就人生境界与宗教观两个方面略作剖析。

二、“天人合一”与人生境界最早赋予“天人合一”以人生境界意义的是孟子。

孟子在人性论上主“性善”说, 认为人类所察赋的善性来源于天, 人性与天道有同一性, 因此他、说“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

” #这就是说, 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扩充和完善天赋之“善端” , 达“知天” , 同“天”合一的境界。

很显然,一孟子所说的“天”是个完善的道德模型, 其“性天同一”的理论, 为其后的正统儒家把“天少、合一”作为人生理想境界奠定了基础。

《中庸》以“诚”作为人生最高境界。

关于“诚”的内容,’己是这样规定的%“诚者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从容, 道, 圣人也。

”∋即达到“诚”就是圣人, 也是人生道德修养的极致, 而这种境界的体现就是思想言行的一举一动, 无不合乎先天的道德规范, 既不过之也无不及即“中道” , 而且这种举手动足无不适“中道”的境界, 不是出于勉强, 而是白然而然, “从容”巾道的。

换句话说,“诚”的境界完全是天赋善性的淋漓发挥, 故又说“不思而得”。

这说明所谓“诚” , 不过是“天人介一”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己。

末明理学家传承孟子相《巾庸》而来。

如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 把人格分为圣、贤、神三等, 能“至诚”、“尽性”者即圣, 所以说“圣, 诚而己矣”。

( 圣人之道即天之道, 天人不别, 理学的奠基人程颐则进一步论述了这个间题。

他说:“道未始有天人之别。

但在天则为天道, 在地则为地道, 在人则为人道。

”, “道”的内容实质上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自性而行皆善也。

圣人用杏沪善一也, 则为仁义礼智信以名⋯合而言之皆道也, 分而言之亦皆道也。

” 正因为“天道”与7/ 人道”并无二致, 所以二程要求人们通过格物致知, 穷理尽性的功夫, 达到与“天理”合一的境界, 这一点为宋明理学家引为同调。

肇基于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儒家学者那里, 随着历史的推进, 日益变为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宋明理学家那里, 它一方更加抽象化、哲理化, 但另一方面也更具现实的内容, 理学家千言万语, 无非是教人如何成贤作圣, 因此, 尽管对它的论述采用了更曲折, 更隐晦的形式, 但其现实的品格是十分鲜明的。

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 “理学的实质, 是把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 道德规范归源于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的安排和创造, 用一个非人格化的精神性的‘天理, 来论证封建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因之, 作为人生理想境界的“天人合一” ,只能是一种主观的精神境界, 这种境界的实现在于个体道德的极端完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儒学家确立“天人合一”之人生境界致思模式是% 把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之基础构筑在伦理化的“天”上, 进而把追求与“天”合一的目标具体化到道德生活的践履中。

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之一。

与儒家从道德角度阐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有别的是道家老庄一派。

老庄把自然无为规定为人之本性, 反对儒家的道德修养功夫, 强调抛弃人为, 顺应人之自然本性, 才能达到“天人合一”。

庄子把这种境界又称为“逍遥游”。

因此道家老庄一派的人生理想, 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

近几年不断有学者指出% 中国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人生哲学, 这也是中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

! 而中国哲学无疑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因此, 如果薪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7’8 人合一”之特征, 或许是适当的。

“天人合一”作为盼象几千年来先哲们所追求的至高无上之人生境界, 增强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抵御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 儒家虽然不反对“神道设教” , 但始终未演化为粗俗的宗教。

三、“夭人合一”与古代宗教宗教, 在现代西方宗教学家那里, 被定义为% ,’我们内面的无限企图与外界更大的无限相接融交通之一种不朽的追求” & , 这颇有点类似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作为一种人生境界, 确体现了试图解决有限生命与无限宇宙之统一的企求。

就这一方面言, “天人合一”无疑会影响到中国古代的宗教, 从而使之染上“天人合一”色彩。

在中国古代, 并行不悖, 影响广泛的有土生土长的道教和外来的佛教, 此外, 近代还深受西方基督教的冲击。

在这里我们不可能逐一加以研究, 仅以佛教中的“涅集”为例, 作一个案例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说, 佛教是以探求人生真谛为内容的宗教, 人生哲学是佛教的核心内容, 其最高境界称为“涅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