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观后感2000字.doc
七七事变观后感
七七事变观后感七七事变观后感(一)遗忘历史就是背叛!古往今来,中国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不胜数,中日关系也一直分分合合,战争不断,中日本已相对平静的关系也因近日来的钓鱼岛事件在此到达风口浪尖。
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最大的、响彻中外的战争就是历时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国作为日本侵略的太平洋战场,遭受了难以计量的巨大损失。
昨天看了电影七七事变,感慨良深,我进一步了解了抗日战争的事发原因,那是多么的无耻和可笑!当时的大日本帝国就像一个无赖,无理取闹;就像一个强盗,强抢中国;就像一个窃贼,深夜行事……可恶至极!影片内容大致如此1937年的北平阴云笼罩。
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扩张有恃无恐,平津危在旦夕。
为了打通卢沟桥这一军事要道,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挑衅。
7月7日深夜,日军以寻找一名士兵为借口,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城,被我守城部队拒绝,日军不断制造事端。
引起双方交战。
日军遂大举进攻卢沟桥,并进一步扩大战事,直逼北平城,华北十分危急。
平津各界爱国人士,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纷纷奋起声援29军。
蒋介石也发表讲话“无论何人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任”表明了抗日的态度。
29军军长宋哲元,虽然上下逢源,但他有反抗日本的民族自尊,决定全面抗战。
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亲临战场,指挥战斗,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日军动用飞机、大炮,控制了中国军人的战斗能力,二位将军率军以死相拼,先后战死疆场,以身殉国,表现了一代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英雄气概和不朽的民族精神。
29军在日军的强攻下伤亡惨重,宋哲元为了保存实力,决定撤出宛平城。
在29军处境最艰难之时、张自忠挺身而出,只身留在北平,与日军周旋。
北平的各界人士纷纷奋起抗战。
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中华民族焕发出空前的觉醒,此等民族气节是中国人民坚持8年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
我们以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辉煌战绩,一扫中国近百年尽遭侮辱、积弱不振的形象,第一次赢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
七七事变观后感3篇
七七事变观后感3篇七七事变观后感篇1 1937年,一个让华夏儿女悲愤的一年;1937年,一个让中国财物尽失的一年;1937年,一个让中国充满血腥味的一年......1937年,日军进犯了北平丰台镇。
在一个路口,我国国民党的二十九军与日军相遇在了一起,两国军队都不让路,只是整齐有力的踏步着,似乎在比哪一国的气势强大。
许久,日军有人发话了,说要谈判,不过,二十九军坚贞不屈地说不谈要判。
似乎经过了一场口舌战后,日军终究让路,二十九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过去。
......在1937年7月7日,日本鬼子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两国军队在芦沟桥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死的死,伤的伤,芦沟桥上瞬时淌满了血。
枪声、喊杀声、呻吟声顿时震响了天空。
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了芦沟桥上,桥上的尸体可谓堆积如山,而且还有不少人掉入了滔滔大江里。
值得庆幸的是死的大多数为日本人,因此,芦沟桥事变便是我国胜利。
虽然胜利了,但二十九军的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了......原先,我国国民党蒋芥石叛变了,宣兵退北平,可是二十九军的战士们依然说:“为国捐躯,重如泰山!”在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居然还用飞机盘旋在中国的天空下,还投下数百张纸,上面写着“日军犹如天上的太阳,打败日军,就等于打下天上的太阳!”看到这里,我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可恨的日本人啊!如今,这件事已成了历史,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能改变,仅是未来。
所以,为了我的父母,为了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为了我的祖国,同时也为了我自己,我一定要奋笔勤书,长大后报效祖国,不再让祖国受到欺压,争取让中国成为在世界最前方腾飞的一条巨龙!七七事变观后感篇2 真的,当我看完《七七事变》这部电影后,我的心中就燃起了一股熊熊的怒火,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1937年7月7日深夜,侵华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过卢沟桥进宛平县搜查,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
守桥士兵当即严辞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随即用大炮、机关枪向卢沟桥攻击。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心得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心得5篇关于《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心得(精选篇1)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嗣后日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
“七七事变”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
日寇进攻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卢沟桥抗战的壮举引燃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圣火。
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令我为之愤怒的是,一些追随于日本人之后的中国军人,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竟说出“与日本人合作,中日冲突化干戈为玉帛,这可是功德无量的事。
”身为中国人,竟说出这样的话,你们的良心何在,你们对得起中华民族吗?这不禁让我想起这样一则材料:武汉大学的路珈山顶有一个樱花园,每当樱花盛开的时候,一些中国青年身穿日本和服摄影留念。
一韩国学生问其导师:何故穿和服照相?导师苦笑,无言以对。
读罢材料,掩卷沉思,一股悲愤之流涌上心头。
韩国学生的一句问话使导师无言以对,难道是导师回答不出吗?不是的。
导师的无言,说明他对此难于启齿。
我倒要问问:在中国的土地上,在盛开的樱花丛中,为什么一定要穿上和服?难道在这些中国青年的心目中已经没有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难道他们忘了是日寇的野蛮暴行曾经是中国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
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把献身祖国作为自己无尚的光荣。
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深陷囹圄受尽酷刑,却仍坚持斗争,时刻牵挂着可爱的祖国的_;身中数弹,死前仍高呼“杀敌报国”的张自忠……无数中华儿女以他们的爱国行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而他们的后人呢?一些中国青年竟蜕化到崇洋媚外的地步,这怎不令中国人为之悲哀呢?民族的灵魂就像纤夫手中的绳,只要握紧它,齐心协力,才能牵动中华民族这艘巨大的帆船,才能向着美好的远方前进。
为了这艘民族之船,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堂堂正正,实实在在,令中国为之骄傲的中国人吧!关于《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心得(精选篇2)今天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也是一个让中华民族亿万民众难以忘却的日子。
【读后感】读《七七事变》有感篇四
【读后感】读《七七事变》有感篇四
《七七事变》是一本讲述发生在1937年的中日战争的历史书籍。
这场战争激起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民族义愤,也让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磨砺。
本书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整理,以及对当时各方面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和其中的人物。
本书让我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
中国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这些代价较早的根源则可以追溯到中国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甚至在今天依然如此。
本书还让我深受启发的是其中描绘的一些历史人物。
他们中的大部分虽然在历史上并没有非常出名,但是他们的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精神,对于当时的中国和今天的我们都是非常宝贵的。
例如作者对于广西保卫战中的许世友大将等人进行了专门的介绍。
许世友面对日军一一反击,坚定不移地捍卫着自己的领土和人民,这样的英雄形象让我们感到由衷的敬佩。
总之,本书是一部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历史上的知识,更让我们在精神上有了力量。
毫无疑问这样的力量将会继续传承并影响着每一个年轻一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历史,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看《七七事变》有感3篇
看《七七事变》有感3篇看《七七事变》有感3篇电影《七七事变》讲述了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抗战开始的前后经过。
今天,特意为大家了看《七七事变》有感3篇,希望大家喜欢!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嗣后日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
“七七事变”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
日寇进攻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卢沟桥抗战的壮举引燃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圣火。
民从此开始了艰辛卓绝的八年抗战……令我为之愤怒的是,一些追随于日本人之后的中国军人,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竟说出“与日本人合作,中日冲突化干戈为玉帛,这可是功德无量的事。
”身为,竟说出这样的话,你们的良心何在,你们对得起中华民族吗?这不禁让我想起这样一那么材料:武汉大学的路珈山顶有一个樱花园,每当樱花盛开的时候,一些中国青年身穿日本和服摄影留念。
一韩国学生问其导师:何故穿和服照相?导师苦笑,无言以对。
读罢材料,掩卷沉思,一股悲愤之流涌上心头。
韩国学生的一句问话使导师无言以对,难道是导师答复不出吗?不是的。
导师的无言,说明他对此难于启齿。
我倒要问问:在中国的土地上,在盛开的樱花丛中,为什么一定要穿上和服?难道在这些中国青年的心目中已经没有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难道他们忘了是日寇的野蛮暴行曾经是们陷于水深炽热之中?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
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把献身祖国作为自己无尚的荣耀。
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深陷囹圄受尽酷刑,却仍坚持斗争,时刻牵挂着可爱的祖国的方志敏;身中数弹,死前仍高呼“杀敌报国”的张自忠……无数中华儿女以他们的爱国行为为我们做出了典范,而他们的后人呢?一些中国青年竟蜕化到崇洋媚外的'地步,这怎不令为之悲哀呢?民族的灵魂就像纤夫手中的绳,只要握紧它,齐心协力,才能牵动中华民族这艘宏大的帆船,才能向着美好的远方前进。
为了这艘民族之船,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堂堂正正,实实在在,令中国为之骄傲的吧!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
【读后感】读《七七事变》有感篇三
【读后感】读《七七事变》有感篇三《七七事变》是写给全国中小学生的一本书,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深受感动和震撼。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人民在七七事变中的顽强抵抗和抗战的艰辛历程。
七七事变是指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对中国全面侵略战争。
当时,日本军队冲进中国的北方和东北地区,制造了种种暴行和残暴,损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
中国人民面临着生存的压力,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抗战的洪流中。
书中讲述了许多抗战英雄的事迹,他们用血肉之躯和生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战时期的上海,浸透着无数中国人民的热血和泪水。
在上海保卫战中,许多爱国将士为了保卫家园,不畏艰险,坚守阵地,最终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书中还讲述了南京大屠杀,这是一段令人痛心疾首的历史。
当时,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掠夺,给无辜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
书中生动地描绘了这段残忍的历史,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当时中国人民的痛苦和困境。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真实而生动,读起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许多我以前不知道的历史知识,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抗战的重要性和艰辛。
抗战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象征。
当时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艰苦奋斗,表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决心。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精神,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敬佩。
通过阅读《七七事变》,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力量和伟大。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在今天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也要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并不断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读完《七七事变》之后,我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和平环境和美好生活。
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战的艰辛和牺牲。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热爱和平,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七七事变》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籍,它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深入了解了抗战的历史,也唤起了大家对爱国主义的热爱和珍惜。
七七事变观后感三篇
七七事变观后感三篇导语: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七七事变观后感三篇,欢迎阅读!七七事变观后感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
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时,竟向中国驻军开始攻击,守桥士兵们以桥上的望柱、栏板为掩体,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从此,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以死亡数千万军民、耗资千万亿美元的代价,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奋力抵抗的是中国国民第29军。
其中,有一个师长叫赵登禹。
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
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
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
战士们越战越勇,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和小鬼子同归于尽。
日本人把自己国家的国旗插在桥上,中国战士把他们的国旗砍下来,全都扔到河里。
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
显现出了中国人的那种不低头折节,不向敌人所屈服的优秀品质。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中国进行侵略,但中国对帝国主义地反抗从七七事变后才开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的中国十分弱小,不敢正面和敌人交锋,只是想通过谈判、忍让的方式得到一点和平。
七七事变观后感
七七事变观后感七七事变,是一段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它犹如一道深深的伤疤,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观看了关于七七事变的相关资料和影片后,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被那段沉重而悲壮的历史所震撼。
那是一个宁静的夏夜,卢沟桥的石板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
然而,日军的枪炮声却打破了这份宁静,他们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
这是何等的无耻和蛮横!他们的侵略行为,让无数无辜的生命瞬间消逝,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国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饥饿、疾病、死亡如影随形。
但,正是在这样的绝境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无比顽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那些抗日的战士们,他们或许还是年轻的小伙子,或许已经是家中的顶梁柱,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他们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没有充足的后勤补给,但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抵御着侵略者的铁蹄。
还记得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吗?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毫不退缩。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敌人的愤怒,对祖国的热爱,对胜利的渴望。
每一次冲锋,每一次呐喊,都彰显着他们的英勇和无畏。
他们知道,自己的身后是祖国,是亲人,是千千万万需要保护的同胞。
在后方,广大的民众也积极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
妇女们为战士们缝补衣物,制作干粮;儿童们为军队传递情报,宣传抗日;老人们则在后方默默祈祷,为战士们加油鼓劲。
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
七七事变,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它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痛,更是心灵上的创伤。
无数的家庭失去了亲人,无数的孩子失去了父母,无数的梦想被战火摧毁。
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他们再也无法看到祖国的繁荣昌盛,再也无法享受和平的阳光。
然而,七七事变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不屈。
在面对强敌时,我们没有选择屈服,没有选择退缩。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读后感】读《七七事变》有感篇三
【读后感】读《七七事变》有感篇三《七七事变》是一本描写中国历史上重要事件的书籍,该书详实地记录了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的历史背景、实情和影响。
阅读这本书,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本书让我了解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真实情况。
在书中,记述了当时的中国国境线是多么的脆弱,甚至连粮食都不够吃,处境极为危险。
而日本军队却一路顺风,轻易地攻占了中国的很多城市,使中国的局势雪上加霜。
这场战争打的很残酷,平民百姓无处可去,惨遭杀害,生灵涂炭。
我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和决心。
另外,书中也反映了中国内部的各种问题。
部分腐败官员因为贪污腐败,把粮食、军需物资贪污走,导致了中国的资源极为稀缺,缺乏必要的武器和弹药,而日军则是军备完善,一路畅通无阻。
同时,由于内部问题,导致中国站不住脚,尤其是在国际上,缺少了各国的支持。
这些问题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
本书还揭示了中外关系中的很多细节,让我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那个时期的国际局势非常复杂,中国奋斗着去争取人民和国家的权利,但是却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许多国家对中国临危不惧、顽强抗敌的形象欣赏万分,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中国摆脱战争的困境。
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情况和利益问题等各种原因,很多外国政府并没有真正给予中国帮助,甚至支持日本宣扬谎言,对中国进行了污蔑攻击。
总的来说,读过《七七事变》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艰难和决绝。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奋斗不息并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团结。
我们应该记住那段历史,珍惜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七七事变观后感
七七事变观后感七七事变>观后感(一)1937年,一个让华夏儿女悲愤的一年;1937年,一个让中国财物尽失的一年;1937年,一个让中国充满血腥味的一年……1937年,日军进犯了北平丰台镇。
在一个路口,我国国民党的二十九军与日军相遇在了一起,两国军队都不让路,只是整齐有力的踏步着,似乎在比哪一国的气势强大。
许久,日军有人发话了,说要谈判,不过,二十九军坚贞不屈地说不谈要判。
似乎经过了一场口舌战后,日军终究让路,二十九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过去。
……在1937年7月7日,日本鬼子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两国军队在芦沟桥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死的死,伤的伤,芦沟桥上瞬时淌满了血。
枪声、喊杀声、呻吟声顿时震响了天空。
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了芦沟桥上,桥上的尸体可谓堆积如山,而且还有不少人掉入了滔滔大江里。
值得庆幸的是死的大多数为日本人,因此,芦沟桥事变便是我国胜利。
虽然胜利了,但二十九军的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了……原先,我国国民党蒋芥石叛变了,宣兵退北平,可是二十九军的战士们依然说:'为国捐躯,重如泰山!'在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居然还用飞机盘旋在中国的天空下,还投下数百张纸,上面写着'日军犹如天上的太阳,打败日军,就等于打下天上的太阳!'看到这里,我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可恨的日本人啊!如今,这件事已成了历史,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能改变,仅是未来。
所以,为了我的父母,为了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为了我的祖国,同时也为了我自己,我一定要奋笔勤书,长大后报效祖国,不再让祖国受到欺压,争取让中国成为在世界最前方腾飞的一条巨龙!《七七事变》观后感(二)五五刁明宇今天下午,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场电影,叫《七七事变》,这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影片中那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场面,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话语,都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它讲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1937年的7月7日,日本人借口说在卢沟桥失踪了一名士兵,向中国挑衅,抗日战争打响了。
《七七事变》观后感二
《七七事变》观后感《七七事变》观后感篇一1937年,一个让华夏儿女悲愤的一年;1937年,一个让中国财物尽失的一年;1937年,一个让中国充满血腥味的一年......1937年,日军进犯了北平丰台镇。
在一个路口,我国国民党的二十九军与日军相遇在了一起,两国军队都不让路,只是整齐有力的踏步着,似乎在比哪一国的气势强大。
许久,日军有人发话了,说要谈判,不过,二十九军坚贞不屈地说不谈要判。
似乎经过了一场口舌战后,日军终究让路,二十九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过去。
......在1937年7月7日,日本鬼子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两国军队在芦沟桥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死的死,伤的伤,芦沟桥上瞬时淌满了血。
枪声、喊杀声、呻吟声顿时震响了天空。
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了芦沟桥上,桥上的尸体可谓堆积如山,而且还有不少人掉入了滔滔大江里。
值得庆幸的是死的大多数为日本人,因此,芦沟桥事变便是我国胜利。
虽然胜利了,但二十九军的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了......原先,我国国民党蒋芥石叛变了,宣兵退北平,可是二十九军的战士们依然说:“为国捐躯,重如泰山!”在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居然还用飞机盘旋在中国的天空下,还投下数百张纸,上面写着“日军犹如天上的太阳,打败日军,就等于打下天上的太阳!”看到这里,我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可恨的日本人啊!如今,这件事已成了历史,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能改变,仅是未来。
所以,为了我的父母,为了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为了我的祖国,同时也为了我自己,我一定要奋笔勤书,长大后报效祖国,不再让祖国受到欺压,争取让中国成为在世界最前方腾飞的一条巨龙!《七七事变》观后感篇二七七又到,1937年7月7日这一天,日本军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
这一天,酿造了惨无人道、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之国耻!这一天,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掀起了旷日持久的八年抗战。
八年,我们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付出宝贵生命;八年,中华儿女从不言放弃;八年,中华民族历经磨练;八年,中华民族固若长城;八年,我们拥有了摧不跨的“抗战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为七七事变和八年搞战付出生命以及做出贡献的中华儿女敬礼!今天,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个日子,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七七事变观后感(精选5篇)
七七事变观后感(精选5篇)七七事变观后感篇1昏暗的光线伴着少许雪花,荧光屏犹如一面历史之镜,他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炮火连天的年代。
1937年7月7日,在宛平城外的卢沟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
从此,日本法西斯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序幕被拉开了,一段发生在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度的残酷战争开始了,一段中华人民英勇抗战保卫祖国的战争开始了。
我们都知道在“七七事变”之前,日本就对我们的华北窥觑已久。
只是他们找不到足以对华北进行侵略的借口,于是他们就变着法儿的诱惑这里的军政府,想在这里建立第二“伪满洲国”。
然而,他们却没料到,我们的中国人却是那么的忠于自己国家。
在电影中,每当看到那些血性的中国军人对着那些可恶的卖国求荣的汉奸和鬼子破口大骂时都感觉无比的爽快,同时对那些军人们充满敬意,想必大家也是一样的感觉,因为我们的血管里面都是留着一样的血,我们容不得任何欺骗人民出卖祖国的人和事,我们有着同样的爱国心。
中华民族始终是热爱和平,与人为善的民族。
从电影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军队,不到最后一丝和平的希望破灭了就决不放弃追求和平的努力。
电影向我们展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日本人张牙舞爪地在宛平城外大肆进行各种军事演习,暗地里谋划着侵吞宛平的诡计,即使就是在这种让无数国人愤慨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忍辱负重祈求和平。
“不丧权不割土,与其周旋”,就像29军军长宋哲元提出的。
也许吧,狂妄的日本侵略者,以为我们是在暂图苟活,软弱不敢予以抵抗,于是他们更加肆无忌惮,毅然杀害我们的守城将士,还栽赃到中国人的头上。
然而在这时候,我们依然还抱着和平解决冲突的希望。
也许把,我们的军队此时远远不如日侵略者强大,但们是这是在我们的土地上,他们的飞机坦克可以摧毁城墙,摧毁工事,甚至我们奋勇的军队,但是却不能摧毁我们国人坚强的爱国心。
老子为抗日倒下了,儿子可以接过老子手中的大刀继续砍向侵略者。
但是,我们不是那些穷凶极恶日本侵略者,我们的大刀,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出鞘,因为大刀一旦出鞘那便意味着血,意味着战争,而战争是无比残酷的,战争的背后是无数鲜活的生命的逝去,是妻离子散,是生灵凋敝。
七七事变观后感
七七事变观后感导语:七七事变观后感(一)遗忘历史就是背叛!古往今来,中国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不胜数,中日关系也一直分分合合,战争不断,中日本已相对平静的关系也因近日来的钓鱼岛事件在此到达风口浪尖。
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最大的、响彻中外的战争就是历时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国作为日本侵略的太平洋战场,遭受了难以计量的巨大损失。
昨天看了电影七七事变,感慨良深,我进一步了解了抗日战争的事发原因,那是多么的无耻和可笑!当时的大日本帝国就像一个无赖,无理取闹;就像一个强盗,强抢中国;就像一个窃贼,深夜行事……可恶至极!影片内容大致如此1937年的北平阴云笼罩。
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扩张有恃无恐,平津危在旦夕。
为了打通卢沟桥这一军事要道,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挑衅。
7月7日深夜,日军以寻找一名士兵为借口,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城,被我守城部队拒绝,日军不断制造事端。
引起双方交战。
日军遂大举进攻卢沟桥,并进一步扩大战事,直逼北平城,华北十分危急。
平津各界爱国人士,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纷纷奋起声援29军。
蒋介石也发表讲话“无论何人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任”表明了抗日的态度。
29军军长宋哲元,虽然上下逢源,但他有反抗日本的民族自尊,决定全面抗战。
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亲临战场,指挥战斗,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日军动用飞机、大炮,控制了中国军人的战斗能力,二位将军率军以死相拼,先后战死疆场,以身殉国,表现了一代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英雄气概和不朽的民族精神。
29军在日军的强攻下伤亡惨重,宋哲元为了保存实力,决定撤出宛平城。
在29军处境最艰难之时、张自忠挺身而出,只身留在北平,与日军周旋。
北平的各界人士纷纷奋起抗战。
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中华民族焕发出空前的觉醒,此等民族气节是中国人民坚持8年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
我们以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辉煌战绩,一扫中国近百年尽遭侮辱、积弱不振的形象,第一次赢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
《七七事变》观后感_读后感作文
《七七事变》观后感
看了《七七事变》这部电影,我不由得热血沸腾。
日本人笑里藏刀,对我们中国人心狠手辣,中国人为了不引起战争,和日本人签了条约。
但是,日本人不守约定,以日军一位日本不见的为由,进我中城内,进行搜查。
日本人毒恶无比,禽兽不如,无恶不作,良知磨灭,在我们中国引起了战争。
他们小鬼子以为我们会屈服,不!不!中国儿女如此之多,一心向国,怎么会让你们这些小日本鬼子得逞呢? 战争,就好比森林里的动物,强为王,而弱呢?就只能等着被吃掉!所以,我国日益渐大,看他们那个国家敢侵略我们中国!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卢沟桥事变电影观后感
卢沟桥事变电影观后感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卢沟桥事变电影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七七事变观后感【1】1937年,一个让华夏儿女悲愤的一年;1937年,一个让中国财物尽失的一年;1937年,一个让中国充满血腥味的一年......1937年,日军进犯了北平丰台镇。
在一个路口,我国的二十九军与日军相遇在了一起,两国军队都不让路,只是整齐有力的踏步着,似乎在比哪一国的气势强大。
许久,日军有人发话了,说要谈判,不过,二十九军坚贞不屈地说不谈要判。
似乎经过了一场口舌战后,日军终究让路,二十九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过去。
......在1937年7月7日,日本鬼子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两国军队在芦沟桥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死的死,伤的伤,芦沟桥上瞬时淌满了血。
枪声、喊杀声、呻吟声顿时震响了天空。
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了芦沟桥上,桥上的尸体可谓堆积如山,而且还有不少人掉入了滔滔大江里。
值得庆幸的是死的大多数为日本人,因此,芦沟桥事变便是我国胜利。
虽然胜利了,但二十九军的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了......原先,我国蒋芥石叛变了,宣兵退北平,可是二十九军的战士们依然说:"为国捐躯,重如泰山!"在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居然还用飞机盘旋在中国的天空下,还投下数百张纸,上面写着"日军犹如天上的太阳,打败日军,就等于打下天上的太阳!"看到这里,我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可恨的日本人啊!如今,这件事已成了历史,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能改变,仅是未来。
所以,为了我的父母,为了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为了我的祖国,同时也为了我自己,我一定要奋笔勤书,长大后报效祖国,不再让祖国受到欺压,争取让中国成为在世界最前方腾飞的一条巨龙!七七事变观后感【2】今天是"七七"事变纪念日晚上,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6套播放的电影《七七事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七事变观后感2000字
导语: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七七事变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七七事变观后感2000字【一】
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
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时,竟向中国驻军开始攻击,守桥士兵们以桥上的望柱、栏板为掩体,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从此,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
战,以死亡数千万军民、耗资千万亿美元的代价,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奋力抵抗的是中国国民党第29军。
其中,有一个师长叫赵登禹。
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
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
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
战士们越战越勇,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和小鬼子同归于尽。
日本人把自己国家的国旗插在桥上,中国战士把他们的国旗砍下来,全都扔到河里。
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
显现出了中国人的那种不低头折节,不向敌人所屈服的优秀品质。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中国进行侵略,但中国对帝国主义地反抗从七七事变后才开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的中国十分弱小,不敢正面和敌人交锋,只是想通过谈判、忍让的方式得到一点和平。
想不到日本帝国主义不但没有让步,反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这便有了后来的七七事变。
在日本对卢沟桥一代进行挑衅的时候,中国战士毅然选择了反抗,拿起手中的武器,向小鬼子开火。
第二天晚上,
战士们怀着同仇敌忾的心情向敌人发起了猛攻,双方一直激战到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中国人从此知道了一味退让是丝毫没有作用的,这只能让敌人更加的嚣张,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日寇依然不死心,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
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这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只要落后,就会被帝国主义所欺凌,只有被宰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战胜,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和会,这时候,中国享受的不是胜利者的荣誉,而是莫大的耻辱。
国联向作为胜利者的中国提出了21条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了把德国以前在中国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国家只要落后,他的权益就无法受到保障,只能任人宰割。
但在弱小的国家收到欺凌时,选择逃避,是没有一点作用的,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他们永远都不会满足。
哪怕国家再弱小,也要和侵略者进行斗争,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样,才能维护自己以及国家的尊严。
这使我想起了发生在明朝那场保卫北京城的故事。
当时,明英宗亲征,却在土木堡被瓦剌打败,明朝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阵亡,瓦剌乘虚而入,
一举包围了北京城。
这时摆在大家面前的只有三条路,投降,逃跑和反抗。
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决定要和瓦剌决战与北京城下。
在他的带领下,明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把瓦剌赶出了北京城。
如今中国已经强大了,我们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没有那个国家再来侵略我们。
虽然是这样,但我们这一代仍然应该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让和平之光,永照这块大地!
七七事变观后感2000字【二】
在纪念七七事变XX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凭吊当年英勇的抗日先驱英烈,回想历史,展望未来,感慨良多。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交流的历史,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在西风东渐以前,一直是东瀛告别洪荒步入人文的师长。
然而在近代,东倭却又一次走上对外穷兵黩武的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而且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冒用中国征东将军的名义跨越对马海峡,而是大日本帝国天皇的野心,矛头直指当年的恩师之国中国,历时半个时世纪的血腥浩劫,给中国和亚洲其它一些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永远记取。
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中日两国政府关系,以及两国人民和平共处的基础。
虽然1972年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由于日本开始对历史问题有了这一基本认识,中日两国才得以实现邦交正常化,民间互通有无。
随着30余年来,数届清醒的日本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总体上逐渐有所进步。
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谈话,就过去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国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的历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
这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从田中教荣到小泉纯一郎,也有数届逆历史潮流的日本元首和政客,公然朝拜靖国鬼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右翼邪恶势力帮凶;人们不能不看到,日本一直存在一股干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逆流,并且这股反动潮流,有增无减,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地宣扬反动历史观,为过去的侵略战争翻案。
日本有一个旨在为所谓大东亚战争进行总结的出版物,洋洋数十万言,所持历史观之反动,翻案气焰之嚣张,令人吃惊。
甚至在日本发展到公开修改教科书,否认历史罪行。
在谈到日本侵华战争时,公然把九一八事变歪曲成日本的防卫战争,把七七事变说成是中国的阴谋所致,连日本在本世纪初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也被公然说成是日本在巩固既得利益。
概言之,它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全盘否定,统统抹杀。
并且发展的右翼政府公然以武力,违背国际公法,在东中国海钓鱼台列屿非法拘押我中国公民。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妄图八泓一宇,称霸世界,即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
19世纪甲午战争窃取琉球和台海,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全面战争。
在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犯下的累累暴行,令人发指,其证据在案,铁证如山,罄竹难书。
然而今天日本某些丧心病狂者竟然对此辩解说,因日本土地和资源缺乏,有时需要向其他国家要求生存所需的权益,这真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
这类胡言乱语同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舆论蛊惑和煽动何其相似乃尔。
这些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当年的军国主义狂热之中。
这些人还对在历史问题上表态比较客观的日本政界人士大加攻击,对日本正直的舆论界和教育界人士发泄强烈的不满,抱怨日本患
有民族自虐症和历史自虐症。
他们对日军暴行的无数人证、物证,对中国、日本和国际上的如山案卷记录目盲心蔽,对中日两国人民希望世代友好的愿望视而不见,一味地为侵略战争制造各种辩词和遁词。
他们甚至扬言要改变现状,重树什么正确的历史观,以恢复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
必须指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疯狂肆虐时也曾鼓吹过所谓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不仅给亚洲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今天这些人又在起劲地鼓吹这种精神,他们究竟想要把日本引向何方?要给日本在国际上树立什么样的形象?他们这样做,只能使周边国家对日本更加警惕,也不利于日本今后的发展。
日本明智的政治家、各界有识之士对此不可不察,不能听任这些人把日本引入歧途。
本世纪以来,日本走过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结局。
两相对照,不难得出正确结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才是日本的根本利益所在。
利害昭昭,殷鉴不远。
但是,日本有些人却头脑膨胀,忘乎所以,甚至妄图重温军国日本的迷梦。
因此有必要正告这些人: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否则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中国古语云:知耻近乎勇。
对日本而言,这应该意味着敢于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错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赢得亚洲各国
的信任,成为国际社会中体面的一员。
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何面对历史的大潮,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政治和精神境界。
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陷入精神误区的情况并不少见,关键的问题是要有走出误区的勇气和智慧。
正确认识历史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的进步的转折点。
中国人民希望日本走向和平发展之路,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之路,而这条道路的起点之一,就是正确对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