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学、知礼仪、常感恩
读诵国学经典的好处
读诵国学经典——至少可产生以下11种效益2014-11-01快乐妈妈读书会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
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4、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老子》、《中庸》、《孟子》、《管子四篇》、《中华经典精粹选读》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
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5、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
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
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6、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2-4倍;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7、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
通过诵读经典,可使头脑里和躯体内的气血很好的畅通,健脑效果明显,大脑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强化,从而在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上会事半功倍。
国学礼仪知识大全
国学礼仪知识大全国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人际交往、仪态仪表、言谈举止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国学礼仪的知识,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一传统文化。
一、人际交往礼仪1. 问候礼仪:问候是人们进行交往的基本礼仪之一。
在问候他人时,应保持微笑,目光要真诚而坦然,用礼貌的语言表达问候,同时注意适当的身体语言,如握手、鞠躬等。
2. 礼让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主动让步,尊敬他人的权益。
在公共场所,如公交车、电梯等,应礼让他人先行。
在行走、过门等时候,也应注意礼让他人。
3. 宴会礼仪:在参加宴会时,应尊重主人,遵守宴会秩序。
应注意用餐礼仪,如用餐时轻声细语、不大声喧哗等。
应懂得如何使用餐具,吃完后应将餐具放在指定位置。
二、仪态仪表礼仪1. 穿着礼仪:穿着整洁得体是仪态仪表的基础。
在不同场合,要注意合适的着装。
参加正式场合时,应穿正式的服装,注意色彩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
2. 坐姿礼仪:坐姿直接反映一个人的修养。
在公共场所或正式场合坐下时,应保持坐姿端正,身体挺直,不宜敞开腿,也不宜东倒西歪,以示尊重。
3. 步态礼仪:步态应显得轻盈自如,不宜踱步太快或太慢。
行走时,应保持头部稍微抬起,目光前方,整个身体保持平衡和谐的状态。
三、言谈举止礼仪1. 言谈礼仪:在沟通交流中,言辞要文明、礼貌,并且要注意措辞、语气的委婉。
应善于倾听他人,不打断他人发言,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注。
2. 手势礼仪:手势在交际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握手时,要轻握对方手,不要使用太大的力气;打招呼时,不要用手指或手背指着对方。
手势要流畅得体,不要夸张或过分动作。
3. 目光礼仪:言辞表达的同时,要注意目光的交流。
与他人交谈时,应注视对方眼睛,表达出真诚的态度。
要避免眼神游离、频繁眨眼等不礼貌的行为。
通过学习和运用国学礼仪,我们能够提升自身修养,增加彼此间的和谐与尊重。
希望以上介绍的国学礼仪知识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宣传标语
---------------------------------------------------------------范文最新推荐------------------------------------------------------ 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宣传标语1。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2。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3。
认真贯彻落实《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4。
全面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大会战5。
广泛深入开展“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6。
认真组织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活动7。
维护交通秩序,争做文明公民8。
树立交通文明意识,自觉维护交通秩序9。
车辆联系千万家,交通安全进万家10。
交通法规记心中,人身安全在手中11。
珍爱生命,安全出行12。
关注校车,关爱生命13。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严禁校车超员、超载、超速14。
强化交通安全教育,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15。
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培养文明交通习惯16。
文明交通,从小做起,从我做起17。
小手拉大手,共走平安路18。
珍爱生命,拒绝违法,交通安全从我做起1 / 619。
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道路交通安全20。
乘车走路讲安全,文明交通保平安21。
遵守交通法规,平安与你同在22。
红灯停、绿灯行,交通安全记在心一个螺丝可以使飞机从空中掉下来,一个蚁穴可以导致大坝垮塌,一个烟头可以引发森林大火,一个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的人就不会想当然大概差不多凑合过去,会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对待安全生产中每一个细小环节。
相反如果安全制度行同虚设、安全措施、安全责任仅仅停留在装饰美观的镜框里,安全也不过是一句朗朗上口的口号而已!一日,上网察看有关震惊世界的印度洋海啸的新闻:在海啸来临之前,正在泰国普吉的海滩上玩耍的10岁英国小姑娘突然发现海面上出现了不少的气泡,感觉可能会有海啸发生,他马上告诉了泰国工作人员,就在滩边百余名游客被疏散到安全地区几分钟后,巨大的海浪突然朝岸边袭来。
学了国学的孩子-究竟有什么样的变化?
宋鹏博同学学习“国学”之后的变化诵读国学经典在当代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国学经典是经过前人提炼的优秀文化著作,这些思想精华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影响深远学习国学好处还是很多的,因为学国学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提升孩子的儒雅、淳静气质,而且可以储蓄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
语言具有一种储蓄的功能,从小接受的知识,一点一滴积累在脑海里,渐渐成为潜移默化的“常识”
宋鹏博同学通过学习国学,有以下几点变化:
(1)学了国学后孩子更懂礼貌
通过学习国学以后,孩子知道礼让,每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每一件事,而且经常反省自己,做事懂礼貌,讲规矩。
(2)言行举止彬彬有礼
国学强调礼仪。
孩子通过学习经史子集,以读经为主,平时给孩子讲孝道的故事,培养孩子的礼仪,培养孩子恭敬之心、感恩之心。
孩子学国学后,都变得有礼貌了。
(3)学会了孝顺父母
孩子会主动帮父母洗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上学会跟大人鞠躬说再见,这些都是从学习国学里面学到的,一些东西他慢慢懂了,就应用到生活中。
原来孩子在家里很傲慢,很自我,看到饭桌上有好吃的也是自己吃,现在他学会让大人先吃。
(4)学会跟外人打招呼
以前家里来人,孩子只顾自己玩从不理人,叫他问好,也特别不愿意。
现在家里来了人,孩子会主动跑到门口鞠躬说‘阿姨好'。
所以,通过学习国学,培养和提升了孩子的道德品格,使他有了感恩心、博爱心、忠孝心、宽容心、自省心,形成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
国学以上善的道德能量启迪孩子先天的慧性,使孩子在接收圣贤文化的同步,可以拥有智慧的头脑,上善的品格。
诵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诵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诵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1我参加了庆阳电大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诵读》的在线学习,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平时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受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也是粗约的给小学生讲解,并未更深地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国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上过多考虑。
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
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
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
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
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
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
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
《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
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
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
诵读国学心得体会3篇
诵读国学心得体会3篇常言道:要育儿,先育己。
我们给了孩子生命,但不能替孩子去生活。
我们寄予孩子梦想,但不能替孩子去实现。
我们为了孩子做了很多的事情,但对孩子最有价值的是我们选择的教育方式。
家长的教育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可是作为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如何正确培养孩子呢?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好久。
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教育好孩子呢?20xx年接触到国学经典,才明白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诵读国学经典,相当于和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交朋友,轻松的接受他的教诲、吸取他的智慧。
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
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可以终身受益。
借助中心校“让孩子们海量阅读”的活动,我就开始和孩子们一起学习。
到目前为至,我和孩子们已经读完了《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
和儿子兵兵读完了《易经》、《大学中庸》、《老子》、《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笠翁对韵》、《朱子治家格言》、《少年儿童诗词启蒙》,现在正在读《孟子》、《黄帝内经》、《诗经》。
在诵读中孩子变得有爱心了。
每当我在家里蹲下摘菜的时候,兵兵就会边搬来一个板凳边说:“妈妈,你辛苦了,请坐。
”每当我在教室扫地时,总有孩子说:“老师辛苦了,我们会自己扫。
”每当我声音沙哑时,总会有孩子给我倒杯水。
在诵读中孩子们变得讲礼仪。
一天早上,看到郭煜鑫,喊他,可他没答应,边上的同学们都说他不爱说话。
针对此种情况,我及时教孩子们诵读《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下午,在校门口又见到郭煜鑫,再次喊他,他马上站好,说:“老师好。
”我欣慰的笑了。
在诵读中孩子的想象力丰富了。
一次我在切土豆,兵兵走过来,看着土豆就说:“土豆,土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听到兵兵读诗,心里很惊讶,从土豆都能想到《七步诗》真是太棒了。
我就问他:“你看到土豆,是怎么想到《七步诗》的?”他说土豆,煮豆,都有一个豆字。
国学经典诵读礼仪
国学经典诵读礼仪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诵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
以下是国学经典诵读礼仪:
1. 立正站立:在开始诵读前应该保持端正的姿势,双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背直头顶微抬,保持心境平静。
2. 手持经书:手持经书时应该用双手,左手托起经书下端,右手握住经书上端,注意力度适宜,不要过紧或过松。
3. 鞠躬:开始诵读前应该先向经书鞠躬一次,表示对经书的尊重和敬意。
4. 恭敬诵读:诵读国学经典时应该放慢语速,发音清晰准确,注意停顿和语调的变化,表现出对文化传统的敬重和热爱。
5. 诵读完毕后再次鞠躬:在诵读结束后,应该再次向经书鞠躬一次,表示对经书的感恩之情。
总之,诵读国学经典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修养的体现,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敬重和谦卑的态度,学习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学国学礼仪心得体会(精选3篇)
国学是中国人的国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继续学习国学,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轻松而洒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学习国学开始,接续国学薪火,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通过对国学礼仪的学习,加深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礼仪的博大精深,它凝聚了无数前人的智慧和结晶,虽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变迁和发展演化,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在自己以后的工作中,将去深入的学习国学礼仪,深刻的理解国学礼仪。
同时希望更多的人知晓礼仪教育是养正之本,更希望所有的老师知晓并行之,使我们的后代可以为家之栋梁,可以为国之重器。
通过国学礼仪的学习,知道了中国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还知道了古人的名言:孔子说“人无礼,无以立”;荀子说“人无礼而不立,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这就说明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礼仪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礼仪与人、与家、与国的关系。
通过学习了解到:礼是天地之道,天地互礼,日月相顾。礼是人之道,人类互礼,万类相济。互礼为敬,故曰:礼道主敬。而且在《礼记》开篇中说道:毋不敬。
也就是说人类要敬天、敬地、敬祖、敬亲、敬人、敬己、敬事、敬万类。因为敬是人类效仿天地之德的根本:天地互礼,阴阳共存。敬是为了节制人们的情欲和惰性:制人情,节民性。
在学习中还认识到礼仪教育是养正之本。
其一,礼仪养正是第一教育。古人入小学,以“洒扫应对进退”为开始,先教同学行为规范,先教同学做人做事。
礼仪,是数千年来行之有效的教化良方。而在现代教育中,上学直接教读书,教写字,教知识,教技能,却隔过了“行为规范”这个基础。而且,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只用言教讲道理,很少用身教行礼仪,以致于礼仪成为现代教育的盲区。
国学经典读后感15篇
国学经典读后感15篇国学经典读后感15篇国学经典读后感(一):这几天,徐教师向我们推荐了《国学经典》这一本书,并且还给我们打印了这本书里比较好的名言,让我们多背,让这些名言永远做我们的生活导航。
我们经过多读、多背,渐渐的了解了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一句吧,我们就能够以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这句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诚丹心,照汗青就是要为光照史册留下最精彩的一页。
连起来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要为光照史册留下一片赤诚丹心。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没有一个能长命百岁,所以活着要做一个能牺牲,有意气的人。
我们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样的爱国。
还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长的名言警句。
比如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张百岁、志小则易足,易则无由进一些能启迪人心灵的谚语、名言都能让人滥记于心。
这才是读诗、读词的最高境界读名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
《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
不仅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
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
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俭,不要奢侈浪费。
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我的知识才能,增强自我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当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我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国学经典读后感(二):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国学经典》,从中我感悟良多。
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精选3篇)
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精选3篇)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篇1我国自古有“东方礼仪之邦”美誉,礼仪一直被当作人生的基础课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仪发展史。
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学会讲究礼仪,才能立足于社会。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
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
我校的基于传统文化的礼仪教育正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来加快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全面健康成长,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世。
在学校的“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 之“基于传统文化的礼仪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研究带动下,作为班主任,我的具体做法是:一、积累传统礼仪文化,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之根本。
从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入手,渗透文明礼仪之根本教育。
《三字经》《弟子规》孩子们虽然在一、二年级时已经背诵过了,但是当时是否理解了呢?却不得而知。
现在重新复习诵读,五年级的孩子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每周诵读五条《论语》,他们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
在诵读的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三字经》《弟子规》里的很多内容大多都来自于《论语》。
比如:《论语》中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与《弟子规》中的“弟子规,众人训,守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都讲到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就这样,他们一边背诵,一边联系旧知,熟记了诵读的内容,加深了理解,渗透了做人的根本——仁、义、礼、智、信。
在诵读这些国学经典中传承了我国文明礼仪的'文化,明白了许多做人的根本。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
1、开展丰富的文明礼仪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
为了使弘扬传统美德与文明礼仪教育具体化,生动化,贴近生活实际,真正起到教育实效。
国学礼仪教案范文
国学礼仪教案范文教案主题:国学礼仪一、教案目标:学生通过参与国学礼仪教育,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内容:介绍国学礼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国学礼仪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国学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国学礼仪的常见形式和仪式等。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形象图片,引发学生对国学礼仪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习的动机。
步骤二:讲授基本概念和特点(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国学礼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尊重、规范、庄重等,并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学习起源和发展历程(1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国学礼仪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深厚底蕴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步骤四:了解重要性和意义(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国学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总结讨论结果,以便于后续学习的深入。
步骤五:学习常见形式和仪式(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国学礼仪的常见形式和仪式,如鞠躬、双手合十、打招呼等,并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
步骤六:小组合作实践(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国学礼仪形式或仪式进行实践和展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锻炼自我表达能力。
步骤七:总结与展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国学礼仪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的积极程度和表现,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与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拓展与延伸: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深入了解国学礼仪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六、教学反思和建议:教学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国学礼仪的知识和能力。
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
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一)谈到国学经典,我心十分澎湃,所谓国学,就是一国之所术也,这也必然与我们的古圣先贤紧密相关。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礼貌的优秀成果。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礼貌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久值得我们发扬。
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构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这是一件大好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
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
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
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国学圣贤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
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
《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
国学经典课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国学经典课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经典课程学习范文篇1暑假我校开展了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这门课,它分为四个教学视频。
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
"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
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
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处
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1. **人格优化与身心健康**:经常诵读国学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
这不仅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还会提升他们的人生内涵和生活品位。
2. **专注力的提高**: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的训练,孩子会逐渐形成较高的专注力和宁静安详的内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记忆力的提升**:经常诵读国学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
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变得相对容易。
4. **语文能力的增强**:熟读国学后,孩子的识字量将大大增加。
5. **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国学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这将大大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6. **传承文化基因**:国学经典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孩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7. **提高人文素养**:国学经典中涵盖了多种文学形式,能够丰富孩子的文化内涵,培养其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8. **培养思维能力**:国学经典中的哲学思想、治国理政等智慧对于孩子的思维能力的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经典,孩子可以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9. **塑造健康人格**:国学经典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思想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通过学习经典,孩子可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10. **促进亲子关系**:许多国学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诵读,能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总之,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人格塑造,还能促进家庭和谐,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因此,鼓励儿童诵读国学经典是一项非常有益的举措。
国学仁义礼智信广播稿
国学仁义礼智信广播稿一、引言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国学讲座,今天我们将以《国学仁义礼智信》为主题,探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和智慧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渐渐远离了传统的美德和人伦道德。
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仁义礼智信成为我们生活的指南和精神支撑。
二、仁义礼智信的内涵1. 仁仁即为仁爱之义,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在国学中,仁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仁者爱人,懂得关心他人的需要,乐于助人,讲究待人宽容和谦和。
只有通过仁爱之心,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义义是指道德准则和正直的品质。
在国学中,义与仁相辅相成。
义者正直,懂得尊重他人的权益,追求公平正义。
只有遵循道德规范,坚持正义,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3. 礼礼是指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规范与仪式。
在国学中,礼是一种行为准则,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提升个人修养。
尊敬他人,遵循社会规范,是我们应该遵循的礼仪准则。
只有通过遵循礼仪,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4. 智智是指智慧和学问。
在国学中,智是发展个人才智和求知欲的表现。
智者懂得思考和创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智慧,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
5. 信信是指诚实守信和信任他人。
在国学中,信是人际关系中的基本要求。
只有诚实守信,我们才能建立起可靠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如何将仁义礼智信融入生活1. 弘扬仁爱之心我们应该时刻关心他人的需求,乐于助人。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我们都应该体现仁爱之心,给予他人关爱和支持。
2. 坚守道义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我们应该坚守道义,追求正直和公平。
只有秉持道德准则,我们才能建立起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3.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礼仪,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权益。
读国学——知礼仪最新精选PPT课件
2、社交礼仪
拱手礼
?拱手礼的正确做法是, 行礼时,双腿站直, 上身直立或微俯,左 手在前、右手握拳在 后(女子相反),两 手合抱于胸前。
?拱手礼通常只向兄弟 朋友等同辈行礼,而 不用于向长辈行礼。
欣赏短片
?注意观察短片中有哪些礼仪是值得我 们学习的。
?有没有同学发现其中的小错误呢?
四、你走出国门看世界 世界也在看你
左边:
“示”
表示的是
“祭祀”
的意思
看到这个“禮”字,
你想到了什么?
右上方 :
“曲”
在古代表示
“酒”的意
思
右下方:“豆”
表示的是一种
乘酒的“ 器皿”
一、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敬神活动
日常的行为规则维护统治秩序的 社治理程式严格的礼法法典
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 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 人的手段和过程。
上了“丁锦昊到此一 游”的话语。
? 在苏黎世到北京的一架航班上 有两名中国乘客喝了酒,在飞机上 因口角发生纠纷,进而大打出手, 甚至还打了来劝架的乘务长,导致 飞机被迫返航。
四、你走出国门看世界 世界也在看你
?法新社曾指出:“近年来, 中国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遭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他 们喧哗吵闹,不排队,破坏 文物古迹,随地吐痰……”
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孝经》)
?请看情景表演 《不要吵着我》
3、社交礼仪
?《说岳全传》上有这么一段:牛皋向 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唉, 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 老人不但没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 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 飞也来到这里。他离先镫离下镫马下马,然上后前 上施前礼施礼请:问“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 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 老人见岳飞很有礼貌,便耐心地给他 指路。
国学的感恩行动
国学的感恩行动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人生智慧。
其中,“感恩”作为一种美德,是国学中反复强调的主题之一。
下面是一篇以“国学的感恩行动”为主题的作文。
---**国学的感恩行动**在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国学,作为这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不仅承载着历史的智慧,更传递着道德的力量。
其中,“感恩”是国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感恩,是一种美德,它要求我们铭记他人的好,回报社会的恩。
在《论语》中,孔子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告诉我们,对待他人的恩惠,我们应以德行来回报,而不是简单的物质交换。
在现代社会,感恩的行动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学校,我们感恩老师的辛勤教导,用努力学习来回报他们的付出;在家中,我们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用孝顺和关爱来温暖他们的心;在社会,我们感恩国家的培养和社会的帮助,用积极贡献来回馈社会。
然而,感恩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内心的修养。
它要求我们从内心深处去感受和珍视他人的恩情,用真诚和善良去实践感恩。
正如《弟子规》中所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这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更是一种对所有恩情的尊重和回报。
在国学的熏陶下,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将感恩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无论是对待亲人、朋友,还是对待社会、国家,我们都应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
这样,我们的人生将更加充实,我们的社会也将更加和谐。
总之,国学的感恩行动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道德的实践。
让我们在国学的引领下,学会感恩,用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用感恩的行动去影响世界。
---这篇作文通过对国学中感恩理念的阐述,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感恩美德的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
希望这篇作文能够启发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感恩,让感恩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国学礼仪基本知识
国学礼仪基本知识哎呀,说起国学礼仪这些个老底子学问,咱们四川人虽然平时爱摆龙门阵,讲起这些来也是头头是道,情感满满嘞!来来来,就跟你好朋友我一样,咱们边摆边学,感受下那些藏在日常里头的国学小智慧。
第一段:见面先问个好,礼多人不怪你晓得不,咱们四川人热情好客,见面第一句“吃了没?”虽然直白,但也是礼仪的一种嘛。
但说到国学礼仪,讲究的是个“温良恭俭让”。
你想象一下,早上出门遇到熟人,不是匆匆忙忙擦肩而过,而是停下脚步,面带微笑,说声“早上好,最近可好?”这感觉,是不是心头都暖洋洋的?这就是礼,让人与人之间多了份亲近和尊重。
第二段:吃饭也有大学问,细嚼慢咽显教养说到吃,咱们四川美食多得数不清,但吃饭时的礼仪也不能少。
记得小时候,长辈总叮嘱:“筷子不要指着人,夹菜要夹靠近自己的那边。
”还有啊,吃饭别吧唧嘴,细嚼慢咽不仅对身体好,还显得有教养。
更别提跟长辈一起吃饭时,要先请长辈动筷,这些都是国学礼仪里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
第三段:待客之道,诚心诚意暖人心家里有客来,那可得好好招待。
咱四川人讲究的是“进门就是客”,不管熟不熟,都得热情相迎。
泡茶、递烟、摆龙门阵,一样不落。
特别是泡茶,水温要适中,茶不能倒太满,寓意“茶满欺客”。
聊天时,耐心倾听,适时回应,让客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尊重。
这不仅仅是对客人的尊重,更是咱们四川人热情好客、以礼待人的传统美德。
第四段:细节之处见真章,国学礼仪在日常其实啊,国学礼仪不仅仅是这些大场面的规矩,更多时候是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比如,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排队有序不插队;给老人、孕妇让座,展现社会公德;还有啊,写信、发微信时,用字用词要得体,体现个人修养。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是国学礼仪精神的体现,让咱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所以啊,朋友们,国学礼仪不遥远,它就藏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
多留心,多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成为咱们四川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都看到咱们的热情、礼貌和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中县三角城小学
“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总结
为了大力繁荣国学文化,营造校园高雅文化氛围,培养青少年感恩意识和明礼诚信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从而推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根据榆团联发【2012】1号文件《关于在全县开展“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和《三角城学区“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通知》我校开展“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系列活动。
现将具体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责任分工到人。
为使推“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金权余任组长,负责活动工作指挥;教导主任张喜东为副组长,负责工作总策划;德育处和少先队大队部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具体负责推普周活动的开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氛围。
1.自9月开始,学校成立“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领导小组,由各班主任负责,在主题班会上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扩大“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的宣传力度。
2.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宣传文明礼仪活动。
并用周一国旗下讲话时间,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以“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师生“诵读经典、爱我中华”的感情,提高了师生对活动的认识。
同时,向全体师生传达了我校活动方案,激励师生自觉诵读经典、讲文明礼仪、常怀感恩之心的意识,使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了活动中来。
3.学校将《弟子规》定为我校校本课程,作为活动载体,将“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落到实处。
4.“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列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内容,不局限于本学期,将计划贯彻到整个学生教育当中。
5.应结合语文课、校本课、思想品德课对名句名篇的内容进行讲解和辅导,对精华集中讲解与强调,指导学生甄别作品中的糟粕,让
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甄别,在甄别中吸其精华。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
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平时学习生活和日常活动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礼仪,不断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文明礼仪修养,同时带动和感染周围的人,使文明礼仪之风吹遍校园、家庭和社会的各个角落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大队部组织以班为单位成立了“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检查小组。
各小组自查班级,学校的活动情况。
然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激发和增强他们“报答祖国、报答社会、报答他人”的感恩情怀。
2.在活动期间,每个班以“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为主题进行了朗诵或演讲活动。
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深化内容、创新形式,努力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内容。
3.学校要每学期安排集中讲座,对传统文化分专题对学生进行辅导。
大队部组织专人在活动期间加大了对全校师生“读国书”的检查力度,每天课间检查师生使用普通话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4.活动期间,我校开展推普黑板报评比,结合班队会开展“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中队活动。
5.通过召开家长会这个平台,向家长宣传活动的意义,鼓动家长参与活动,组织学生与父母共同学习礼仪知识,在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活动中,与父母、同学开展“比一比”活动,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看谁做得更好,在班内进行总结交流。
6.鼓励和动员学生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7.组织学生进行“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征文、演讲、手抄报竞赛等活动。
8.鼓励和动员学生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以给老师写一封信、与老师谈一次心、为老师做一张贺卡、向老师献一束鲜花、送老师一
句感谢的话等真挚朴实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并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以优秀的学习成绩来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
总之,通过“读国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系列活动,培养了小学生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感恩意识,全面提高了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践行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推动全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全乡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整体提升。
生命犹如一张白纸,有了感恩的心,这张纸上便会出现粉色;一生都怀抱感恩,纸的底色也便是粉色,也就有了美好的人生,主题教育活动虽然要告一段落,但我们的行动并没有停止,学校将以此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让一个个小雏鹰们在三角城小学“和雅”的大家庭中羽翼丰满、展翅翱翔。
榆中县三角城小学
二○一五年十一月十三日
榆中县三角城小学
“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总结
榆中县三角城小学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榆中县三角城小学
“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资料
榆中县三角城小学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