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二年级数学第3周教案 吴悦
二年级第2、3周数学教案
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控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
(2)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a.12表示什么意思?4呢?
b.这是除号,“÷”表示什么意思?
五、升华经验成果,深化数学内涵。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除号前面的20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结果叫做商。
(可以用话说也可以指图说明)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讨论与总结
板
书
设
计
12÷4=3
(被除数)(除数)(商)
教学反思
作业
P14做一做第2题
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教学难点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控
一、对比联系
按要求摆一摆,说一说。
(1)把15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2)15跟小棒,每5根分一份,可以分几份?
一、指导练习
(1)练习二第3题
(2)练习二第4题
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吗?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猴妈妈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可以分几个?
二、组织有效教学,探究数学本质
(一)教学例1(1),用乘法口诀求商。
1.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2.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小学二年级上第三周数学教案 (2)
3、反馈:横着看:4+4+4+4+4=20
竖着看:5+5+5+5=20
(三)
1、尝试独立完成“有多少方格”。
2、小组内说一说怎么数的。写出加法算式。
3、同桌合作,你摆我。
4、同桌两人轮流,一个人有规律地摆,另一个人看图写加法算式,
1、出示3盘苹果图。指名写出加法算式。师再出示2盘,再写算式,如果再多6盘或10盘呢?想想还要再写几个3?回去想一想或请问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办法可以简单写,或简单说,
总计第12节
课题
动物聚会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
教学
目标
1、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2、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知
二、自主探究
三、巩固运用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个点子。如果数得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奖励你哦!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点子图,自己试着数一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1、做一做,说一说。出示:教材第20页主题图。
总计第10节
课题
儿童乐园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
教学
目标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二年级上第三周数学教案 (4)
书
设
计
有多少点子
5+5+5=15
5x3=15或3x5=15
3、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重点
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难点
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备 注
(补充、学法或反思)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四、回顾整理
谁来猜一猜他们在做什么?那我们这节课就和淘气,笑笑一起玩一玩吧。(板书课题:有多少点子)
充分利用多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充分利用儿童乐园这一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知到了相同加数的情况在生活中处处存在。通过观察发现了所有的加法有一般加法和特殊加法两类,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做了很好的铺垫。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板
书
设
看情境图,寻找数的方法,并列出加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内交流,合作等方式,寻找出数的方法,并找出规律,列出加法算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有多少块糖
横看看,每行有5个,有3行加法算式:5+5+5=15
竖看看,每列有3个,有5列加法算式:3+3+3+3+3=15
总计第11节
课题
儿童乐园
第1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
目标
4.1、经历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掌握它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周
5.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教法
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图片、圆片
教学课时
第四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师:我国北京在全世界申办2008奥运会的4个有名的城市中以绝对优势取得了成功,这不仅仅是申办成功,而且向全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所以全国亿万人民都为此欢呼。
特色作业
实践调查:回家调查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看看它们相差几岁?5年后,他们之间相差几岁?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集体备课补充
用绿色
课后反思
这堂课可以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利用情景图上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上课的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后面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计算作好准备。
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67-39=35-8=81-56=50-24=
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
通过借助学具操作的表象,类推出笔算时的方法和道理,充分运用表象作理解算法、算理的支柱和桥梁,揭示自然,学生易于理解,能较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三、拓展运用:
1、你自己出两道今天学的这样的题。自己解决,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
5.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出1~100之间的数字。
2.能够简单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能够应用数学符号(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数的比较。
4.了解“早晚”的概念。
5.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字和比较大小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1~100之间数字的读法。
2.理解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
3.运用数学符号进行数的比较。
三、教学难点1.运用数学符号进行数的比较。
2.理解“早晚”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1.黑板、彩色粉笔/白板、马克笔。
2.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3.数字卡片、小学生钟表模型。
4.老师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读数1.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出数字。
2.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数字的读法。
3.学生互相读数,加深印象。
第二节比较大小1.老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让学生比较大小。
2.学生用手指比划,表示出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3.老师让学生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
第三节早晚概念引入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早晚”的概念。
2.利用小学生钟表模型演示早晚的概念。
3.帮助学生理解早晚的时间概念。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周围的时间顺序,理解“早晚”在生活中的应用。
2.比较家庭成员的年龄大小,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数字和比较大小的知识。
七、教学反馈1.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数字读写和比较大小的掌握。
2.收集学生作业,及时进行批改与反馈。
八、教学总结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对数字的读写和比较大小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引入“早晚”概念,学生不仅增加了对时间概念的认识,也培养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教师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教案,希望能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效指导和帮助。
最新整理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课时导学案.docx
最新整理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课时导学案学习内容课本第8页例3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重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导学过程引一、情境导入、直入主题预设导语: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相机板书:解决问题二、自主预习、交流解惑预设环节:(一)师出示学习提示,指名通读提示内容。
学习提示: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X3+7=19(2)2X6+7=19(3)2X8+3=19……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五、课堂作业。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周教法学法
二年级数学第三周教法学法
这周学习了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1节《有多少块糖》、第2节《儿童乐园》和第3节《有多少点子》。
1.明确是几个几相加,为乘法的学习做铺垫
《有多少块糖》这一课,首先面对一堆杂乱无章的糖,学生会“2个2个”或“5个5个”地数,接着出示有规律排列的糖,引导学生横着数,先数出每行有几个,再数有多少行,就表示多少个几相加,例如每行有4块糖,有3行,引导学生说出有4个3相加,并让学生用手指着一行一行的数,1个4,2个4,3个4,学生很自然地就能列出连加算式:4+4+4,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乘法做铺垫,竖着数同理。
2.从加法入手,感悟乘法的优越性
为什么有了加法还要学习乘法?从学生熟悉的“儿童乐园”入手,引导学生用加法解决问题,通过观察4个加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这些算式还不算长,还不足以说明引进乘法算式的必要性,教师适时介入,“每架飞机上有2人,20架飞机共有多少人?”学生在书写这个长长的20个2连加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用加法算式确实很麻烦,引发认知冲突,这时引入乘法,就凸显了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教学内容:1、有多少块糖1课时2、儿童乐园1课时3、有多少点子 1课时4、动物聚会1课时学情分析:经课前调查,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并不陌生,甚至好多孩子背诵过乘法口诀甚至背得比较熟练,但对于乘法的读法并不准确,对乘法的意义了解的也不深入,再有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乘法?乘法是怎么产生的?学乘法有什么好处等等是不清楚的。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来了解乘法的含义和学习乘法的意义。
另外丰富乘法的素材,引导孩子了解生活中处处有乘法,了解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1、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关键:本单元是乘法的初步认识,通过讨论算法,让学生体会用乘法解决问题比较简便。
理解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的关键。
本单元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体会乘法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教学时间:4课时第1课时有多少块糖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混合运算3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混合运算(3)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明白“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一)计算:(课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题)75 – 36 + 24 25 – 20 ÷ 5 6 × 8 - 51.指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明确每题的运算顺序。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下面各题)10 – 5 + 3 = 7 +(7 - 6)=10 -(5 + 3)= 7 + 7– 6 =1.学生独立计算,把先算的一步画上横线。
2.比较算式,全班交流。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3.引导学生归纳,初步明白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尝试练习,引出规定1.脱式计算。
(课件出示例3)7 ×(7 - 5)(77 - 42)÷ 7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含有小括号)4.引导学生归纳: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变式练习,形成对比1.脱式计算。
(课件出示下面题目)7 × 7 – 5 77 – 42 ÷ 72.指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时《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课时 5的乘法口诀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2页主题图及做一做。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
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
教材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在编写口诀的过程中知道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乘、除法的基础。
(二)核心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四则运算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三)学习目标1.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口诀的含义。
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四)学习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五)学习难点用口诀进行计算(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5的乘法口诀》教学课件、《5的乘法口诀》课后作业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1)预习教材第52页。
思考:这些加法有什么特点?(二)课堂设计1.游戏导入师生比赛:5+5+5+5=6+6+6+6=2+2+2+2+2 5+5+5=4+4+4=6+6+6=老师和同学比赛看谁算的快。
知道老师为什么算的那么快吗?老师有秘密武器!学完这节课你也会掌握这个秘密武器,可能比老师还厉害。
【设计意图:用比赛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问题探究(出示福娃图片)简介福娃的来历。
在奥运会期间,几位老师买了一些福娃,老师不直接告诉你有几个,老师会给一些的信息,有信心算出有几个吗?出示上图卡片,数一数,一盒里有几个福娃?武老师就买了一盒。
买了几个福娃?孙老师买了2盒。
你知道孙老师买了几个福娃吗?可以把算式写下来。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5+5=10 5×2=10 2×5=10 2个5的和是10张老师买了3盒。
怎么表示即明确又简单?3个5王老师买了4盒,牛老师买了5盒。
小学二年级上第三周数学教案
独立思考列式
3、引导学生汇报:3×4中的4和7×2中的7的意思。
1、谈话,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既可以用加法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谁能提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
2、拓展延伸:回家后观察家中的事物,看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小组探讨
研究学法,讲解新知
自学讨论
检测学生对新知
识掌握情况适当
调整
板
书
设
计
儿童乐园
有多少人乘坐飞机?有多少人乘坐火车?
2+2+2+2=8(人)4+4+4+4+4+4=24(人)
2 × 4 = 8(人)6×4=24(人)
有多少人划船?
3 × 3 = 9(人)
乘数乘号乘数积
生:如果你有三十元,可以买哪两种物品?生交流,集体汇报
2、玩具店我们暂时先逛到这,我们再去文具店看看。先观察数学信息。
出示问题: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一盒彩笔,找回多少钱?
3、你们真聪明,我们再去体育用品店看看。出示问题淘气想买一个皮球,他有三张一元,2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钱?
学生在下面摆一摆,在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问题探究
1.独立观察画面,在小组内说一说观察到的内容。
2.提问:你能根据画面内容提出哪些问题?怎样列式?小组说一说。
3.谈话:我们首先看了2+2+2+2=8这个算式,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介绍乘法算式的读法、个部分名称
1、刚才我们学习了用乘法解决相同加数的加法问题,那么上节课关于50个苹果的问题怎
列出乘法算式
第9节
课题
买衣服
第1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课时教案 - 副本
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知识与技能:11米=100厘米。
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11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100厘米一、创设情我们的教学楼里面学生比较多,我们是低段的小朋友,在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驶,以免发生碰撞的事情发生。
大家在交流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字“米”。
今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1米58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1高比11带的长够11量很麻烦。
那2、认识米尺。
出示米尺。
11米。
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2尺上从0刻度到1010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1米=100厘米。
3、用米尺量。
1是1 1米的绸带。
你是怎么量的。
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2是113的1米三、方法应用。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五、课堂检测。
感受一下11米41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
再量一量。
115哪些物体长约是1 61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53人。
1大约有532、小组活动。
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11 1米的距离。
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小组活动。
组织交流。
3、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1距离正好是11的圆。
A 1_______米______厘米。
2 1位。
(2)(3) 从直尺的0—1从直尺的0—53)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9()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B1或厘米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0曲别针长3一张床长2教室长10桌子高90操场长200一个杯子高10桌子长100121145230034 1米=1005367138666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5,5的乘法口诀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1.5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2.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5的乘法口诀的记忆。
2.口诀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学生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幅五角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五角星有几个角?每个角有几条边?你能用乘法口诀来表示吗?二、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尝试找出规律。
3.教师出示例题,如:5×3=?引导学生利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如:5×4=?5×6=?等,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分享答案。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四、拓展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5个橘子,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水果?2.学生利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分享答案。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实际问题?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本,检查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
2.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5分钟的小测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练习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了5的乘法口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口诀的记忆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物投影仪课件光盘学具
课时划分
共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板书:2+2+2=6(只)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课件光盘
课时划分
共1课时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四边形以及它的特点,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平行四边形图),你们见过它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2、自主探究
2、自主探究
今天,我们首先回忆所学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其他人,好吗?
学生交流:
(我知道了多边形的名称和边数的关系,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我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我知道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讲解:多边形的名称和边数有关,几条边围成的就是几边形,那么多边形的边和角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
教材18-19页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形,体会填写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拼图形,让学生体会图形有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吴悦审核人:陈玉婷教者:
第三周第2课时
单元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14-15页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参与对图形的围、拼、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课件光盘七巧板
课时划分
共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七巧板
1、出示一副七巧板。
提问:在这样一副七巧板中共有几块图形?你知道每块图形的名称吗?(同桌互说)
提问: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种?哪些三角形的大小完全一样?你是怎样知道的?
2、请学生试着用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
(1)学生们拼,指名板演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在哪见过?
看,这是教师在生活中见到的四边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图
第一幅图是挂衣服的架子,第二幅图是围起来的篱笆墙,第三幅图是楼梯的扶手。
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它跟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展示学生拼图结果,并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它们的对边一样长,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
老师边画平行四边形边指出:像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分小组讨论,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
组织学生想一想,再围一围。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在书上描一描,教师巡视检查。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
(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3、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根据图意填空独立完成。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3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3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2)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的。
(3)动手操作:试试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三角形、再拼成应该平行四边形。
二、动手操作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
2、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一个已经认识的图形
(1)学生分小组活动。
(2)指名板演、讲解。
(3)指名分组汇报时,应多鼓励、表扬有多种结果的同学。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
教(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课件光盘小棒
课时划分
共1课时
教学过程:
1、问题情境
同学们,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已经学完了,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吧!你愿意与大家分享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相应的口算;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4和6的乘法口诀。
教(学)具准备:
教学光盘,教科书,学具、尺、剪刀、白纸
课时划分:共13课时
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吴悦审核人:陈玉婷教者:
3、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是否也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
4、出示第19页的几幅图。
5、说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能拼出有意思的图形。
请学生分别说说这几幅图是什么?
活动:让学生分组动手拼出美丽的图案。
板书设计:
个性化意见:
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吴悦审核人:陈玉婷教者:
4.练习三第4题。
学生先判断,再交流说说怎么样将原来的图形改成平行四边形,并在钉子板上围一围。
5.动手操作完成练习三第5、6题。
四、总结提高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个性化意见:
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吴悦审核人:陈玉婷教者:
第三周第4课时
单元第4课时
教学内容
出示教材16页第2题,学生观察,交流汇报:四边形有4个角,五边形有5个角,六边形有6个角,几边形就有几个角,角的个数与边数相同。
3、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1题。
学生跟着书上的例子边折边填空,然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三第2题。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集体讲解。
3.练习三第3题。
学生小组交流拼法,集体汇报。
第三周
单元教学内容
表内乘法(一)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经历探索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1~6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乘法;知道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板书:3+3+3+3+=12(只)
(3)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个2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2 + 2 + 2 + 2 = 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
4×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
(乘数)(乘数)(积)
个性化意见: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图。
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2)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3、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板书:2+2+2+2=8)
(3)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
第四周第1课时
单元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20-22页认识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2.使学生在认识乘法和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经历根据乘法的含义解决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生活与数学的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习惯,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