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原卷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内某些化合物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是真核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
HCO3—主要决定细胞内液的渗透压C.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 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主要储能物质【答案】C【解析】DNA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A项错误;决定细胞内液渗透压大小的主要是K+,B项错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C项正确;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D项错误.【考点定位】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中的化合物【名师点睛】围绕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的主要功能分析四个选项。
易错点在于混淆了糖原与脂肪的功能.2. 右图为真核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②参与组成生物膜系统 B.结构①的形成与结构③密切相关C.所有物质都能自由穿越结构④ D.组成⑤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答案】B【考点定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名师点睛】本题以“真核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有关知识点做到准确记忆并系统地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不同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核孔是随时敞开,大小分子都能进出的通道。
核孔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通道,而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结构,对进出核孔的物质具有严格调控作用.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而小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是通过跨膜运输实现的,不通过核孔。
3。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1910年,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B.1880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C.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答案】A【考点定位】生物科学史中的部分经典实验【名师点睛】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进行考查,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 题,每题2 分,共计4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A.都由C、H、O、N、P等元素组成 B.都由基本组成单位聚合而成C.都可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 D.合成过程中可互相作为模板2.下列关于多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孢霉素是一种环状十一肽,分子中含10个肽键B.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C.组成头发的蛋白质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相连D.蛋白质的功能与碳骨架有关,与其空间结构无关3.下列有关图示两种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动物细胞中都含有甲、乙两种细胞器B. 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这两种细胞器的参与C. 甲、乙两种细胞器都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D. 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器甲,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4.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会发生在人体内的是()A.H2O中的O转移到O2中 B.CO2中的C转移到C6H12O6中C.O2中的O转移到H2O和CO2中 D.C6H12O6中的H转移到C2H5OH中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相同,但RNA不完全相同B.细胞衰老过程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最后会导致白化病的发生C.细胞凋亡是特定基因表达出相关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细胞发生癌变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6.如图是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动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和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核DNA含量相同B.甲、乙和丙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中均含2条染色体C.根据乙细胞可判断该细胞取自雄性动物D.丙细胞中基因A和a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7.某未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300个,将该DNA分子置于含32P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选:(每题2分,共40分)1.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艾弗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S型细菌中的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DNA与蛋白质分开.解答:解: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S型细菌中的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就可以证明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该实验中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同时,他们的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如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解旋酶可以断开⑤键,因此DNA的稳定性与⑤无关B.④是一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DNA连接酶可催化⑥或⑦键形成D.A链、B链的方向相反,骨架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链接而成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其中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含氮碱基;④包括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但不是脱氧核苷酸;⑤是氢键(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⑥是磷酸二酯键;⑦是脱氧核苷酸链.解答:解:A、DNA分子的⑤氢键越多,DNA的稳定性越高,故A错误;B、④不能表示为一个脱氧核苷酸,故B错误;C、DNA连接酶可催化⑥磷酸二酯键形成,但不能催化⑦形成,故C错误;D、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构成双螺旋结构,其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中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基因)的特异性;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答: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但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所以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中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基因)的特异性,所以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C正确;D、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在没有复制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 分子,在复制后着丝点没有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关于真核细胞的核DNA分子的复制与转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参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B.反应进行的场所相同C.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相同D.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相同考点: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的异同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DNA分子复制需要的酶主要是解旋酶、DNA聚合酶等,转录过程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A正确;B、DNA分子复制、转录的场所相同,主要是细胞核,B正确;C、DNA分子复制和转录过程所需要的能量的提供方式相同,都是ATP水解提供,C正确;D、DNA分子复制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转录过程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A与U配对、G与C配对、T与A配对,两个过程的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D.点评:对于DNA分子复制、转录过程的比较识记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叙述错误的是( )A.若该mRNA中=0.2,则合成它的DNA双链中=0.2B.此过程叫翻译,连接甲和丙的化学键④是肽键C.密码子GCU,在人体细胞和小麦细胞中决定的氨基酸都是丙氨酸D.图中的③在向右侧移动,①内形成2个②的结合位点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其中①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②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③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④为肽键,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解答:解:A、若该mRNA中=0.2,则其模板DNA链中的=0.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控制该mRNA合成的DNA双链中=0.2,A正确;B、图示表示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甲和丙是氨基酸,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④是肽键,B正确;C、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因此密码子GCU,在人体细胞和小麦细胞中决定的氨基酸都是丙氨酸,C正确;D、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而不是mRNA沿着核糖体移动,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条件、场所及产物等,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应用其延伸规律答题.6.如图判断下列有关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基因产物呈现的性状①、②、③、④可知同一个基因会影响多种性状B.若⑧为表达出的异常血红蛋白呈现的性状“红细胞呈镰刀型”,可说明基因通过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上述图示可表明基因与性状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D.生物的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可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1、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通常可能有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也可能有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多因一效”),也可能会出现一个基因控制多个性状(“一因多效”).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解答:解:A、由题图知,性状①、②、③、④由同一种基因产物呈现,说明同一基因产物会影响多种性状,A正确;B、若⑧为表达出的异常血红蛋白呈现的性状“红细胞呈镰刀型”,可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C、由题图知,性状①、②、③、④由同一种基因产物呈现,而性状⑤由三种基因产物呈现,表明基因与性状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C正确;D、生物的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可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即基因+环境条件═生物的性状,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和性状的关系的知识,考生明确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识记并区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解此题的关键.7.如图表示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等过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测①过程中是否发生碱基对的改变B.①②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基本条件C.图中①②③过程均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解答:解:A、碱基对的改变属于点突变,不能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A错误;B、①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基本条件,B正确;C、图中①②③过程均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D、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发展、基因突变、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明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8.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复突变为A基因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可遗传变异,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D、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就可进行,不是因杀虫剂的使用而发生突变,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列知识的要点并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9.如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是伴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3的基因型是AAX B Y或AaX B YC.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D.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分析:本题是2种遗传病的判断和计算,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Ⅱ﹣3和Ⅱ﹣4甲患病,生有不患病的女儿Ⅲ﹣9,因此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那么乙病就属于伴性遗传病,又知Ⅰ﹣1和Ⅰ﹣2不患乙病,其儿子Ⅱ﹣6不患病,Ⅱ﹣7患乙病,因此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根据遗传系谱图写出相关个体的可能的基因型,然后进行概率计算.解答:解: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B、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Ⅱ﹣3患甲病不患乙病,且后代有不患甲病的个体,因此Ⅱ﹣3的基因型是AaX B Y,B错误;C、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Ⅱ﹣5不患甲病对甲病来说基因型是aa,Ⅱ﹣5不患乙病,但其兄弟患乙病,因此对乙病来说Ⅱ﹣5的基因型是X B X B、X B X b,各占,所以Ⅱ﹣5的基因型是aaX B X B或aaX B X b,aaX B X B的概率是,C正确;D、先分析甲病,Ⅲ﹣10的基因型是AA或Aa,AA占,Aa占,Ⅲ﹣13表现正常,基因型为aa,后代不患病的概率是aa=×=,再分析乙病,Ⅲ﹣10不患乙病,但其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因此Ⅲ﹣10是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即基因型为X B X b的概率是,Ⅲ﹣13不患乙病基因型是X B Y,后代患乙病的概率是×=,不患乙病的概率是1﹣=,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是×=,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写出遗传系谱图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遗传概率计算,进行遗传概率的计算是本题的重点和难点,特别的D选项是本题的难点,亲本的两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都有不同的可能性,解题时容易混淆,采用分解组合法可以避免混淆.10.下列有关作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杂交育种中,F1自交后代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B.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C.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诱变育种可以定向的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获得新的品种考点:诱变育种.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1)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解答:解:A、在杂交育种中,F1自交后代出现符合人类需求的新品种,因此在F2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故A正确;B、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且所得个体均为纯合子,故B正确;C、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故C正确;D、诱变育种是不定向的,但杂交育种可以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获得新的品种,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育种的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正确的结论.11.让植株①、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分别作如图所示处理.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由③到⑦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B.获得④和⑧植株的育种原理基本上相同C.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D.由③至④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杂交育种.分析:①和②为两个亲本,③是杂合子F1,④是通过诱变处理的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⑤是F1代,⑥是多倍体植株,⑦是单倍体幼苗,⑧是多倍体,⑨是纯合子,⑩是F2植株,等位基因分离发生于产生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③⑤⑩为杂交育种,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1)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举例高杆抗病与矮杆抗病小麦杂交产生矮杆抗病品种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三倍体西瓜、八倍体小黑麦抗病植株的育成解答:解:A、③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获得④和⑧植株的育种原理不同,前者是基因突变,后者是染色体变异,B错误;C、常用秋水仙素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也可以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D、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所以由③至④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大多数不利于生产,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2.下列育种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A.B.C.D.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分析:本题是生物变异的类型分析,根据选项涉及的过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题图可知,此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B、由题图可知,此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没有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C、由题图可知,此图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发生了基因重组,C错误;D、分析题图可知,此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的变异,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主要考查学生对变异类型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13.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二倍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考查的内容是生物的进化,根据选项的具体描述梳理相关知识,并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二倍体虽然能产生后代,但其后代是三倍体,高度不育,所以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 错误.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C正确.D、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D错误.故应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殖隔离,生物的共同进化,变异、自然选择与基因频率改变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和运用.14.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 )A.呼吸酶B.乙酰胆碱C.麦芽糖D.载体蛋白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据此答题.解答:解:A、呼吸酶属于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乙酰胆碱分泌后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C、麦芽糖位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15.如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体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饥饿时①比④处胰高血糖素浓度低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①比④处CO2浓度高C.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D.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④处为动脉端,营养物质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①处为静脉端,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组织细胞的分泌物进入血液.解答:解:A、若是胰岛细胞,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①比④处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高,A错误;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多,①比④处CO2 浓度高,B正确;C、若是骨骼肌细胞,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进入血液,B 可代表乳酸,C正确;D、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的运输,可作用于垂体,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和内环境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血糖平衡调节,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C.受到刺激,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分析: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A错误;B、缩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即乙方框处,痛觉感觉中枢位于大脑即甲方框处;所以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B正确;C、受到刺激,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C错误;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既能引起乙的兴奋,也能抑制乙的兴奋,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大脑皮层既是高级中枢也是低级中枢B.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的患者不会书写C.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感觉活动密切相关D.产生渴觉的结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考点:脑的高级功能.分析:本题考查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皮层具有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生物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每题2分,共40分)1.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由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2.下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解旋酶可以断开⑤键,因此DNA的稳定性与⑤无关B.④是一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DNA连接酶可催化⑥或⑦键形成D.A链、B链的方向相反,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B.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4.关于真核细胞的核DNA分子的复制与转录的描述,错误的是()A.参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B.反应进行的场所相同C.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相同D.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相同5.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mRNA中(A+U)/(G+C)=0.2,则合成它的DNA双链中(A+T)/(G+C)=0.2B.此过程叫翻译,连接甲和丙的化学键④是肽键C.密码子GCU,在人体细胞和小麦细胞中决定的氨基酸都是丙氨酸D.图中的③在向右侧移动,①内形成2个②的结合位点6.读图判断下列有关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基因产物呈现的性状①、②、③、④可知同一个基因会影响多种性状B.若⑧为表达出的异常血红蛋白呈现的性状“红细胞呈镰刀型”,可说明基因通过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上述图示可表明基因与性状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D.生物的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可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7.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等过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测①过程中是否发生碱基对的改变B.①②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基本条件C.图中①②③过程均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8.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突变为A基因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9.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
生物-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蛋白质B.核酸C.细胞D.器官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A.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B.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C.种群→群落→生物体→生态系统→生物圈D.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生物体3.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A.C B.H C.O D.N4.“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B.调节血液的浓度C.参与构成血红蛋白D.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5.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糖类B.脂质C.蛋白质D.无机盐6.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细菌。
MRSA菌与酵母菌共有的细胞结构是()A.细胞核B.核糖体C.线粒体D.染色体7.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A.细胞的多样性B.细胞的统一性C.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D.生物界的多样性8.在组成人体活细胞的化学元素中,质量分数最多的是()A.氧元素B.碳元素C.氢元素D.氮元素9.下列各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C、H、N、P、Mn B.Cl、Fe、S、N、MgC.B、Cu、Zn、Mn、Mo D.N、P、K、Cu、Fe、I10.对下表中各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11.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的是()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D.麦芽糖、果糖、乳糖12.两个氨基酸缩合成肽并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来自氨基酸的()A.氨基B.羧基C.R基D.氨基和羧基13.由两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51个氨基酸,其失去水分子数及形成肽键数目分别为()A.51和51 B.50和50 C.50和49 D.49和4914.某蛋白质由n个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a,该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数有b/3,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A.26183a b b n-+B.163a b b-C.1()183b a-⨯D.11()1833a b b n--⨯15.动物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A.葡萄糖B.乳糖C.淀粉D.脂肪16.下列哪些糖类物质能分别对应: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②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上的糖类;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A.核糖、淀粉、乳糖B.脱氧核糖、淀粉、乳糖C.核糖、纤维素、糖原D.脱氧核糖、纤维素、糖原17.在人体内属于胆固醇转变而成的一组物质是()A.性激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和维生素D D.维生素D和性激素18.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如果钙离子含量太低就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这说明了无机盐()A.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B.能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C.是生物体结构的组成部分D.是构成细胞结构的基本框架19.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细胞,发现有叶绿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由此可判断该细胞可能取自()A.果蝇B.水稻C.家兔D.蓝藻20.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A. 线粒体和中心体B. 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 高尔基体和内质网D. 中心体和核糖体21.经内质网加工(如糖基化)后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的膜结构及穿过的膜层数分别是()A.核糖体→内质网→细胞膜、3层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4层C.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4层D.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0层22.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B.细胞核中的DNA贮存着遗传物质C.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23.SARS病毒、蓝藻、变形虫、玉米都具有()A.细胞结构B.细胞分裂C.染色体D.核酸24.与酵母菌相比较,乳酸菌细胞不含有的是()A.细胞膜B.内质网C.核糖体D.DNA25.对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B.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C.化学组成成分完全相同D.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2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B.叶绿体在细胞中均匀分布的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27.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28.将人体红细胞浸在浓度为x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发生破裂。
江苏省启东市2017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缺答案
江苏省启东市2017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蛋白质之间的区别在于氨基酸种类的不同B.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两者作为储能物质存在于细胞中C.水稻秧苗遭水淹死易造成酒精中毒,严重缺铁的人容易乳酸中霉D.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脂肪更多的转变为可溶性糖,总之需要的N元素量增加2.以下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需要在光下才能进行B.植物体内消耗ATP过程的同时往往伴随[H]的消耗C.动物细胞内产生[H]和消耗[H]的同时一般都会有ATP的合成D.酵母菌在线粒体内合成ATP,在细基质中消耗ATP3.细胞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A.线粒体数量减少,呼吸速率减慢B.酶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减慢C.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顾缩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4.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消耗量C.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和人体细胞的呼吸类型相同D.人体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ATP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直接联系5.高一生物科研兴趣小组从南湖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密封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瓶,黑瓶为不透光瓶),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氧量为10mg/L。
将六对密封黑白瓶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其他条件相同,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氧量,记录数据如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瓶中所有生物正常生活所需耗氧量在24h内为7mg/LB.光照强度为d、e时,黑瓶中溶氧ft座为3mg/LC.光照3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28mg/LD.光照强度为d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置也不会增加6.某昆虫的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型为Aa的雌雄个体交配,子代雌:雄=3:5,下列假设能解释该试验结果的是A.aX的雌配子不能受精B.AAXX的个体不能存活C.aaXX的受精卵发育为雄虫D.AY的雄配子存活率显著降低7.果蝇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IV号染色体。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颗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A 、B 是卫星运动的远地点和近地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在A 点的角速度大于B 点的角速度 B .卫星在A 点的加速度小于B 点的加速度C .卫星由A 运动到B 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加D .卫星由A 运动到B 过程中引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 【答案】B 【解析】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角速度和线速度【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对于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速度大小关系,可以通过开普勒第二定律判断,也可以根据动能定理判断。
2.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得,近年来测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 转变为测长度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上抛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T 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 点高H 的P 点,小球离开P 点到又回到P 点所用的时间为T 1,测得T 1、T 2和H ,可求得g 等于 ( ) A .8HT 22-T 21B .4H T 22-T 21C . 8H(T 2-T 1)2 D .H4(T 2-T 1)2【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小球从O 点上升到最大高度过程中:2221 () 22T h g =①小球从P 点上升的最大高度:2111 ( 2)2T h g =② 依据题意:h 2-h 1=H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22218Hg T T =故选A.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名师点睛】分析物体运动的形式,根据运动特点,然后选择相应的规律求解是解决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要在学习中不断培养解题思路。
3.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面上,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 相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 .B 受到C 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C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 .不论B 、C 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 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D .水平面对C 的支持力与B 、C 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答案】C 【解析】考点:物体的平衡【名师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对于静摩擦力的有无,关键在于正确判断其运动的趋势,解答过程中重用假设法和特殊值法来判断静摩擦力的相关问题.该题还应注意整体法和隔离体法的正确应用。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下图,科学家在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A.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B.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C.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 该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2. 已知控制玉米某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E、e和F、f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E对e、F对f 都是完全显性。
现将两个亲本EEFf和EeFf进行杂交,下列对其遗传过程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 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两个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都是4种C. 两个亲本杂交后代有6种表现型D. 两个亲本杂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3. 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精卵结合过程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C.用台盼蓝鉴别细胞生死的“染色排除法”与细胞膜的功能无关D.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4. 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 金鱼能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中生存若干天,肌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中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如图表示金鱼缺氧状态下,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过程不需要O2的参与,产生的“物质X”是丙酮酸B.过程②②均有能量释放,大部分用于合成A TPC.过程②②无氧呼吸产物不同是因为细胞内反应的场所不同D.若给肌细胞提供18O标记的O2,不会在CO2中检测到18O6. 有这样几则广告语:②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量食用②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②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21种必需氨基酸②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请判断上述广告语中,有多少条在科学性上有明显的错误()A.1条B.2条C.3条D.4条7. 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种转运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B.转运RNA的三个相邻碱基是决定氨基酸的一个密码子C.转运RNA的合成在细胞质内D.转运RNA能与DNA相应的密码子互补8. 在草原哺乳动物中,啮齿类动物种类多且种群数量大,它们食性多样,与草原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
江苏省启东中学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选修)(生物)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生物试题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 题,每题2 分,共计4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也可以制造消化系统中的胆汁。
那么组成肝脏的肝细胞可以与下列哪种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胆汁B.消化液C.组织液D.血浆2.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3.饮食较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在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下,主要通过对肾脏重吸收作用的调节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是()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的电位将恢复为静息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突触间隙C.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同时的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6.右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7.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
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研究所取得的可能成果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8.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关于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神经元都要产生兴奋B.在b、c、d之间的神经冲动传导都是双向的C.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a→b→c→d D.神经冲动由c传向d需要消耗A TP9.在切除甲状腺10天后,物质代谢能力下降的老鼠的血液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激素是A.胰岛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生长素D.甲状腺激素10.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启东市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试卷17
启东市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涉及自由组合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A. AaBb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X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自由组合C.XBY个体产生两种配子的过程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D.含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基因的自由组合2.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代谢旺盛的细胞含水量一般较高B.含水量低的细胞是衰老的细胞C.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D.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是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3.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置住的玻璃瓶。
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强度不断增加的光照条件下,24 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只考虑光照强度,该深度湖水中所有生物在晚上8h 内呼吸消耗O2 的量7/3mgB.光照强度为a klx 时,该水层生物产氧量与生物耗氧量可维持动态平衡C.当该水层中的溶氧量达到30mg/L 时,光照强度将不再成为限制溶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D.若将eklx 光照下的白瓶突然置于bklx 光照下,短时间内瓶中光合生物细胞的C3 含量会增加,C5 含量会减少4.5.6. 下列物质的合成或加工与高尔基体有关的是()①细胞板②呼吸酶③胰岛素④纺锤体⑤载体A.①②③B.①②③⑤C.①③D.②⑤7. 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细胞内自由水降低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②癌细胞是一种畸形分化的细胞,其自由水含量比正常细胞低③休眠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有利于种子的储藏④当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9. 内质网腔分泌蛋白,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进一步加工,最后释放到细胞外。
江苏省启东市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
江苏省启东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组织液2.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氨基酸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纤维素3.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
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4.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不包括()A.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状态 B.人体体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状态C.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相对稳定状态 D.人体血液pH的恒定不变5.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在淡水中()A.氧浓度较低 B.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 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6.血浆中水的来源是()A.组织液 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 D.消化道和组织液7.下列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结构的是()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效应器 D.神经递质8.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灵敏性C.传导过程中突触数量的多少 D.效应器的灵敏性9.右图为反射弧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代表效应器B.②代表神经中枢C.③中突触处兴奋传递方向是双向的D.④未兴奋时,膜两侧电位呈外正内负10.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突触间隙C.神经递质由突触后膜释放D.兴奋可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1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C.ATP的合成和分解 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12.当人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时()A B C DA .下丘脑产生冷觉B .皮肤血流量增多C .骨骼肌产热增加D .汗腺分泌增加13.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 .脊髓、大脑、大脑 B .脑干、脊髓、大脑 C .大脑、脊髓、大脑 D .脊髓、脊髓、脑干 14.某些保健品含有一定量的性激素(或性激素类似物),对青少年的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三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内某些化合物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是真核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 HCO3-主要决定细胞内液的渗透压C.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 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主要储能物质2.右图为真核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②参与组成生物膜系统 B.结构①的形成与结构③密切相关C.所有物质都能自由穿越结构④ D.组成⑤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3.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1910年,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B.1880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C.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4.右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过程中DNA不变,rRNA和tRNA发生改变B. 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小C. 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不能表达,代谢活动停止D. 细胞癌变过程中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周期缩短6.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可分别发生CO2→C3→C6H12O6和C6H12O6→C3→CO2的代谢变化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生成而产生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7. 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55%和32% B.55%和42.5% C.45%和42.5% D.45%和32.5%8.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
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B.甲、乙、丙三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C.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D.甲、乙、丙三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9. 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
据下表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分析,错误的是B. 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C.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D.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10.已知小麦的高杆对矮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分别由D/d和T/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现利用下图两种育种方法来获得抗倒伏抗病的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②③④表示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t、DDTT、ddTTB.图中F2中从上到下含所列表现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9:3:1C.图中F3内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中,纯合子占2/5D.图中⑥代表的含义是连续多代自交11.下列关于基因、染色体、性状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生物的性状C.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D.性状与基因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12.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没有地理隔离就不会有新物种的形成C.突变是不定向的,重组是定向的,都是进化的原材料D.马和驴能交配产生后代,它们之间没有生殖隔离13.下面为机体调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图中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B.图中③神经系统均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D.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①④⑥⑤14.将灵敏电位计的两极如下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图中ac =db,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偏转的情况及b处内表面的电位变化是A.先左后右,再向右;负→正→负B.先右后左,再向左;正→负→正C.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正→负→正→负→正D.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负→正→负→正→负1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B. 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C.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D. 人体的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16.反馈在神经网络中广泛存在。
下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兴奋时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共同支配肌肉收缩的途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神经细胞及肌肉组成反射弧,其中肌肉和闰绍细胞属于效应器B.若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在图中其它3点均能测得膜电位变化C.闰绍细胞转运和释放神经递质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D.图示反馈回路有利于运动神经元对肌肉运动的精准控制17.某科研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同种水稻种子,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后测得秧苗的干重和鲜重情况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1mg/L脱落酸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促进作用B.0.3mg/L脱落酸处理后秧苗的干重与鲜重相等C.0.5mg/L脱落酸对秧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D.脱落酸处理对秧苗的干重影响具有两重性18.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
据表分析可知A.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该学校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D.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19.某一弃耕农田经历了“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会不断增加B.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会逐渐提高C.针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中,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基本相同D.演替过程中,常绿阔叶林中的针叶树种被常绿阔叶树种完全取代20.为了控制甘蔗害虫,有人将蔗蟾带入澳大利亚。
由于蔗蟾的皮肤会产生毒素,起初袋鼬等蔗蟾的捕食者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但现在,袋鼬学会了只吃蔗蟾的幼仔而不吃毒性更强的成体。
蔗蟾和袋鼬之间肯定不存在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 D.共同进化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21.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一定需要较长时间B.三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属于染色体变异C.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D.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该菌株的基因结构发生改变22. 右图为pH对作用于同一底物的两种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两种不同的pH条件下,酶1活性可能相同B.将酶2由pH=9转移到pH=6的环境中,活性上升C.与酶2相比较,酶1更耐受碱性环境D.在任何温度条件下,pH=5时,酶1的活性高于酶223.低体温症患者的体温会下降到35℃度以下,严重的低体温症患者常有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低体温症是由于患者垂体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的B.体温下降是患者产热总量明显低于散热总量的直接结果C.若人体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导致低体温症D.可通过隔离保温、吸入暖的氧气等对低体温症患者进行抢救24.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图,1、2、3、4号试管加入适量水后再CO2。
对此实验的结果、分析与评价正确的是滴加2滴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用来鉴定A. 丙试管与乙试管相连,其作用是为乙试管提供充足的氧气B. 应在甲试管中加1 mL石蜡油,制造无氧环境C. 为了适当简化装置,可以将图中的2号或4号试管除去D. 1号试管与3号试管相比,出现黄色的时间要短25.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合理的是26.(8分)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可作为海参的优质饲料。
鼠尾藻枝条中上部的叶片较窄,称之狭叶;而枝条下部的叶片较宽,称之阔叶。
新生出的阔叶颜色呈浅黄色,而进人繁殖期时阔叶呈深褐色。
研究人员在温度18℃(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如下表。
(注:光补偿点为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为总光合速率刚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
)(1)据表分析,鼠尾藻从生长期进入繁殖期时,阔叶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内在原因之一是叶片的。
(2)依据表中的变化,可推知鼠尾藻的狭叶比阔叶更适应(弱光/强光)条件,这与狭叶着生在枝条中上部,海水退潮时,会暴露于空气中的特点相适应。
(3)新生阔叶颜色呈浅黄色,欲确定其所含色素的种类,可用提取叶片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并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
(4)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新生阔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①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时所设定的光照强度(大于/等于/小于)18℃时的光饱和点。
②将新生阔叶由温度18℃移至26℃下,其光补偿点将(增大/不变/减小),这影响了鼠尾藻对光能的利用效率。
因此,在南方高温环境下,需考虑控制适宜的温度及光照强度等条件以利于鼠尾藻的养殖。
27.(8分)下图为某高等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是。
甲细胞中含个染色体组。
(2)三个细胞都能在该动物体内的(填器官名称)中找到。
乙细胞的名称是。
(3)丙细胞中DNA、染色体及染色体单体的数目分别是。
利用辐射处理丙细胞,可导致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变异。
(4)丁细胞是乙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请在方框中画出与之同时生成的另一个子细胞的示意图。
(2分)28.(7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SC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疾病,下图为20世纪中叶非洲地区Hb S基因与疟疾的分布图,基因型为Hb S Hb S的患者几乎都死于儿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