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热处理与表面处理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制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成为必不可少的工艺。

本文将介绍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基本概念、工艺和应用。

一、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回火和正火。

1. 退火退火是最常见的热处理方法之一,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以改善金属的塑性、韧性和机械性能。

退火过程中,金属材料的晶粒会长大并且组织结构得到调整,从而消除内部应力和缺陷。

2. 淬火淬火是将金属材料迅速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能使金属材料获得高硬度和较高的强度,但会增加脆性。

因此,通常需要通过回火来降低脆性。

3. 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回火旨在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和脆性,提高其韧性和塑性,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

4. 正火正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临界点以上,然后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过程。

正火能改善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并且能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能。

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物理、化学或电化学处理,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和功能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热喷涂和阳极氧化。

1. 电镀电镀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通过电解沉积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膜的过程。

电镀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外观,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同时也可以增加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和焊接性。

2. 喷涂喷涂是将涂料通过喷枪均匀地喷洒在金属材料表面的过程。

喷涂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提供金属材料防锈、防腐蚀和装饰的功能。

常见的喷涂涂料有涂胶、烤漆和粉末涂料等。

3. 热喷涂热喷涂是将金属粉末或陶瓷粉末加热至熔点,然后通过喷枪喷射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涂层的过程。

热喷涂能够提高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耐磨性和耐高温性,常用于航空航天和化工等领域。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
工序名称
镀锌
代号
E镀锌 光亮铬酸盐处理 8-12微米镀镍 5-8微米镀硬铬 5-8微米镀锡 化学磷化 化学钝化 用于不锈钢、铜和铜合金 s
镀锌 Ep.Zn8.c1A (光亮铬酸盐处理) 镀镍 镀硬铬 镀锡 发黑 钝化 Ep.Ni8 Ep.Cr5hd Ep.Sn5 Ct.O Ct.p
常见电镀层的性质与用途 1、锌镀层 锌镀层在大气条件下对钢铁零件为阳极性镀 层,经彩色钝化后,明显地提高了镀层的保护性能并改善 了外观。主要用于防止钢铁零件的腐蚀,其镀层价格低 廉,耐腐蚀性能优良,应用量大面广。 2、镉镀层 镉镀层在海洋和高温大气的环境中,对钢铁零 件为阳极性镀层,镀层比较稳定,耐腐蚀性强,润滑性能 好,在航空及电子工业中应用较多。 3、锡镀层 锡镀层对钢铁件为阴极性镀层。因此,只有当 镀层无孔隙时才能机械地保护钢铁零件不被腐蚀。它具有 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与硫及硫化物几乎不起作用,焊接性 能良好,对渗氮有屏蔽作用。 4、铜镀层 铜镀层对锌、铁等金属为阴极性镀层,常常用 于钢铁或某些塑料上作为镀铜/镍防护-装饰性镀层的底层 或中间层,也可用于印刷电路、电铸模等方面。 5、镍镀层 镍镀层对钢铁零件为阴极性镀层,它具有较高 的硬度,抗蚀性比铜高,能耐碱,也比较能耐酸。常用于 钢铁零件的镀铜/镍/铬防护-装饰性镀层的中间层及酸性镀 铜前的预镀。 6、铬镀层 铬镀层对钢铁零件为阴极性镀层。它具有较高 的耐热性,常温下硬度好,耐磨性好,光反射性强,被广 泛用于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光反射性以及修复尺寸和装饰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G( G52: 高频淬火年后,回火 提高机件表面的硬度及耐磨性,而心部保持一定的韧性,使零件既耐磨又能 用高频电流零件表面加热 -急速冷却 至 HRC50~55) 承受冲击,常用来处理齿轮 S-C( S0.5-C59: 渗碳层深度 0.5,淬 将零件在渗碳剂中加热 ,使渗入钢的 提高机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拉强度等适用于低碳钢、中碳结构钢的中 火硬度 HRC56~62) 表面后 ,再淬火回火 ) 小型零件 D(D0.3-900:氮化深度 0.3,硬度大 将零件放入氨气中加热 ,使氨原子渗 提高机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抗蚀能力,适用于合金钢、碳钢 于 HV850) 入钢表面 . 、铸铁件,如机床主轴、丝杆、重要液压元件中的零件 Q(Q59:氰化淬火后 ,回火至 HRC56~62) 钢件在碳、氮中加热 ,使碳、原子同 提高机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耐蚀性,用于要求硬度高、耐磨 时渗入钢表面 . 的中小型、薄片零件及刀具等 机件精加工前 ,加热到 100~150℃后 , 消除内应力,稳定机件形状和尺寸,常用于处理精密机件,如精密轴承、精 保温 5~20小时 -空气冷却 ,铸件可天 密丝杆等 然时效 (露天放一年以上 ) 将零件置于氧化剂内加热氧化 ,使表 防腐蚀、美化,如用于螺纹连接件 面形成一层氧化铁保护膜 用电解的方法 ,在钢件表面镀一层镍 防腐蚀、美化 用电解的方法 ,在钢件表面镀一层铬 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蚀能力,也用于修复零件上磨损了的表面 检验材料经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硬度 HB用于退火、正火、调质的零件及 铸件; HRC用于经淬火、回火及表面渗碳、渗氮等处理的零件; HV用于薄 层硬化零件常Fra bibliotek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名称
退火 正火 淬火 调质 高频淬火 渗碳淬火 氮化 氰化

常用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名词解释

常用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名词解释

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

《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

"《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

"《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觉得自己是替他掌文案。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

《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阮财富带回衙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文案英文:copywriter、copy、copywriting文案拼音:wén àn现代文案的概念:文案来源于广告行业,是"广告文案"的简称,由copy writer翻译而来。

多指以语辞进行广告信息内容表现的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和对广告形象的选择搭配;狭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

2019学年机械制图期末复习题库(含答案)

2019学年机械制图期末复习题库(含答案)

2019年机械制图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一、填空题1.常用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方法有:退火 ,正火, 淬火 , 回火,调质,表面淬火.2.当线段垂直于投影面时,得到的投影点,具有_积聚性。

3.根据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图分为全剖、半剖局部剖视图。

4.投影法的种类分为两类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5.中心投影法所得到图形大小在随着投影面,物体和投影中心三者之间不同的位置而变化.6.局部视图的定义是:将机件的一部分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7.投影面平行线有三种: 平行于H 面的直线称为水平线,平行于V面的直线称为正平线,平行于W面的直线称为侧平线.8.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与另两个投影面倾斜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垂直面.9.圆锥面是一母线SA绕与它相交成一定角度的轴线SO回转面是成.在圆锥面上通过锥顶S的任一直线称为圆锥面的素线.10.确定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大小的尺寸是定形尺寸.11.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12.管螺纹的代号是( C )A、 BB、TrC、GD、 M13.零件加工精度反映在尺寸精度, 形状精度, 位置精度三个方面.14.机器零件按其形体结构的特征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它们是轴类、盘盖类、叉架类、箱体类。

15.为了改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弹性等 ),提高零件的耐磨性,耐疲劳性常需对零件进行热处理.16.主轴,传动轴,丝杆,衬套等属轴套类零件,主要结构形状为回转体.17.轴一般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并传递动力.18.套一般是装在轴上,起轴向定位,传动或联接等作用.19.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大小及准确性无关.20.三视图之间存在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的三等关系.21.标准梯形螺纹的牙型角为1.度.22.剖视图的剖切方法可分为单剖 ,阶梯剖, 旋转剖,复合剖,斜剖五种.23.总体尺寸是确定组合体外形大小的总长、总宽和总高尺寸。

常用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常识

常用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常识

常用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常识1.退火: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在炉子冷却)。

作用:消除热加工零件的内应力,细化晶粒,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消除冷加工零件的加工硬化现象,恢复塑性,以便于继续压力加工。

2.回火:将淬硬的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的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或油中冷却。

作用:消除淬火钢的内应力及脆性,提高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以获得所需的性能。

3.正火: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冷却速度比退火快。

作用:增强强度与韧性,减少内应力,改善切削性能。

4.淬火: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再在冷却水.油或盐水中急速冷却。

作用:提高硬度.强度及耐磨性,由于淬火后钢件内应力很大,钢变脆,易变形开裂,应及时回火。

5.调质:淬火后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

作用:提高强度.韧性。

6.表面淬火:用火焰或高频电流将零件表面迅速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急速冷却。

适用:低碳钢或低合金钢。

7.渗碳:在渗碳剂中将加热到900-950℃,停留一定时间,将碳原子渗入钢表面,深度约0.5-2㎜,再淬火后回火。

适用:低碳非淬火钢。

8.渗氮:在500-600℃通入的炉子内加热,向钢的表面渗入氮原子,氮化层为0.025-0.8㎜, 氮化时间需40-50小时。

适用:含铬.铂.铝等合金钢。

9.碳氮共渗:在820-860℃炉内通入碳.氮保温1-2小时,使钢件的表面同时渗入碳.氮原子,可得到0.2-0.5㎜的硬化层。

适用:碳素钢.合金结构钢以及高速钢。

10.时效处理:A.自然时效:铸件在露天中长期存放半年到一年;B.人工时效:铸件加热到200℃左右,保温10-20小时或更长时间。

适用:机床床身等大型铸件。

11.发蓝发黑:将零件放在浓的碱或氧化剂溶液中加热氧化,使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铁组成的薄膜。

适用:常用的紧固件等。

热处理在表面处理中的作用

热处理在表面处理中的作用

热处理在表面处理中的作用热处理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加工方法,在表面处理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的过程,热处理可以调整金属的结构和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本文将探讨热处理在表面处理中的作用,并介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一、硬化处理硬化是一种热处理方法,通过加热金属到适当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以增加材料的硬度。

硬化处理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薄层,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硬化处理常用于钢材制品的生产,如汽车零部件、刀具和轴承等。

通过硬化处理,这些制品可以具备更好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二、淬火处理淬火是一种通过快速冷却来改善金属材料硬度和强度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主要适用于碳钢和合金钢等材料。

淬火过程中,将金属加热到临界温度,并迅速浸入冷却介质中,如油、水或盐水等。

这样可以使金属快速冷却,形成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

淬火处理常用于制造刀具、钢轨和汽车传动零部件等领域。

三、回火处理回火是淬火后进行的一种热处理方法,目的是通过对已淬火材料进行加热和保温,消除淬火应力,减轻脆性并提高韧性。

回火也可以调整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使其达到应用要求。

回火温度和时间的选择根据具体的材料和要求而定。

回火处理通常应用于制造刀具、弹簧和螺栓等产品。

四、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是一种针对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

通过加热材料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再进行适当的冷却,可以改变合金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时效处理主要用于铝合金和镁合金等材料。

时效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耐磨性,增加材料的抗拉和抗腐蚀性能。

这些特性使时效处理广泛应用于航天、汽车和船舶等重要领域。

五、表面渗碳处理表面渗碳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加热含有充足碳源的金属材料,使碳原子渗入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定深度的高碳化层。

表面渗碳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改善材料的表面质量。

表面渗碳常用于制造传动齿轮、轴承和机械零件等。

常用表面处理工艺及热处理工艺

常用表面处理工艺及热处理工艺

正火: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m以上40~6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运用范围:①用于低碳钢,正火后硬度略高于退火,韧性也较好,可作为切削加工的预处理。

②用于中碳钢,可代替调质处理作为最后热处理,也可作为用感应加热方法进行表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

③用于工具钢、轴承钢、渗碳钢等,可以消降或抑制网状碳化物的形成,从而得到球化退火所需的良好组织。

④用于铸钢件,可以细化铸态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⑤用于大型锻件,可作为最后热处理,从而避免淬火时较大的开裂倾向。

⑥用于球墨铸铁,使硬度、强度、耐磨性得到提高,如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的曲轴、连杆等重要零件。

目的: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去除材料的内应力,降低材料的硬度。

退火:将金属构件加热到高于或低于临界点,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缓慢冷却,从而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与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目的: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球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以及稳定化退火、磁场退火等等。

注: 正火与退火工艺相比,其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

故退火与正火同样能达到零件性能要求时,尽可能选用正火。

大部分中、低碳钢的坯料一般都采用正火热处理。

一般合金钢坯料常采用退火,若用正火,由于冷却速度较快,使其正火后硬度较高,不利于切削加工。

淬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1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1. 引言1.1 热处理的概念热处理是指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过程,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同时也可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寿命。

热处理的原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的组织结构来控制材料的性能,通过调整材料的晶粒大小、分布和相变来实现这一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热处理通常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工艺,每种工艺都有不同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要求,以实现不同的材料性能要求。

热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参数,以确保获得理想的材料性能。

热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还可以为表面处理提供基础。

表面处理是指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物理性质来增强其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的方法。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往往结合应用,共同提升材料的整体性能。

在工程领域中,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1.2 表面处理的重要性表面处理作为热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材料加工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增强其耐磨、耐腐蚀、耐疲劳等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表面处理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工艺加工性能,使其更易加工、更具韧性。

表面处理还可以美化材料的外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今天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表面处理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表面处理方法,可以使产品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和功能性,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表面处理不仅是材料加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表面处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动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推动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热处理常用材料热处理常用材料包括钢、铝、铜、镍等金属材料以及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

钢是最常见的热处理材料之一,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变钢的组织和性能,使其具有不同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

12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简介(第六部分)

12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简介(第六部分)

6.2表面处理简介
镀铬特点:铬在潮湿的大气中、碱、硝酸、 硫化物、碳酸盐的溶液中以及有机酸中非常 稳定,易溶于盐酸及热浓的硫酸. 在钢铁零件表面直接镀铬作防腐层是不理想 的, 一般是经多层电镀(镀铜→镍→铬)才能 达到防锈、装饰的目的. 目前广泛应用在为提高零件的耐磨性、修复 尺寸、光反射以及装饰等方面.

6.2表面处理简介
镀锌特点:锌在干燥空气中,比较稳定,不易 变色,在水中及潮湿大气中则与氧或二氧化 碳作用生成氧化物或碱性碳酸锌薄膜, 可以 防止锌继续氧化.起保护作用. 锌在酸及碱、硫化物中极易遭受腐蚀. 镀锌层一般都要经钝化处理, 在铬酸或在铬 酸盐液中钝化后, 由于形成的钝化膜不易与 潮湿空气作用, 防腐能力大大加强.
6.1热处理简介

2.正火:指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或 (钢的 上临界点温度)以上,30~50℃保持适当 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的工 艺。正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低碳钢的 力 学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细化晶粒,消除 组织缺陷,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6.1热处理简介

3.淬火:指将钢件加热到 Ac3 或 Ac1(钢 的下临界点温度)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 定的时间,然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获得马 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常见 的淬 火工艺有盐浴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 贝氏体等温淬火,表面淬火和局部淬火等。 淬火的目 的:使钢件获得所需的马氏体组 织,提高工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为后 道热处理作好组 织准备等。

6.2表面处理简介
镀铜特点:铜具有较高的导电性,铜镀层紧 密细致,与基体金属结合牢固,有良好的抛光 性能等.铜比铁的电位较高. 对铁来说是阴极 性镀层. 一般是用来提高其他材料的导电性,作其他 电镀的底层,防止渗碳的保护层,在轴瓦上用 来减少摩擦或作装饰等点:镀银层很容易抛光,有很强的反光本 领和良好的导热、导电、焊接性能。银镀层最早 应用于装饰。 镀金特点:镀金层延展性好、易抛光、耐高温, 具有很好的抗变色性能。在银层上镀金可以防止 银的变色;金合金镀层可呈现多种色调,故常用 作装饰性镀层,如镀首饰、钟表零件、艺术品等。 镀金具有较低的接触电阻、导电性能良好、易于 焊接、耐腐蚀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指硬 金),因而在精密仪器仪表、印制电路板、集成 电路、管壳、电接点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常用表面热处理及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常用表面热处理及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硬度测定是为了磨练材料经热处理后的力学机能——硬度
用于经退火.正火.调质的零件及铸件的硬度检讨
HRC
用于经淬火.回火及概况化学处理的零件的硬度检讨
HV
特殊实用于薄层硬化零件的硬度检讨
金属概况处理工艺
名称
界说
机械抛光
机械抛光是在专用的抛光机长进行抛光,靠极细的抛光粉和磨面间产生的相对磨削和滚压感化来清除磨痕的,分为粗抛光和细抛光.
2、人工稳固化处理:加热到500~600oC,在这个温度保持10~20h或者更长时光
使铸件清除内应力,稳固工件的外形和尺寸
用于机床床身等大型铸件
冷处理
将淬火钢持续冷却至室温以下的处理办法
进一步进步硬度.耐磨性,并使其尺寸趋于稳固
用于轴承的钢球.量规等


HB
材料抵抗硬的物体压入零件概况的才能称为“硬度|”.依据测量办法不合,可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
化学抛光
应用金属材料在电解液中的选择性自消融感化,以下降其概况光滑度的进程
是靠化学试剂对样品概况凹凸不服区域的选择性消融感化清除磨痕.浸蚀整平的一种办法.
磷化涂装
磷化工艺进程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响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进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标主如果:给基体金属供给呵护,在必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化;用于涂漆前打底,进步漆膜层的附出力与防腐化才能;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应用.
经淬火后在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在该温度逗留一准时光,然后在水.油或空气中冷却
1.清除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
2.增长韧性,下降硬度
高碳钢制的对象.量具.刃具,用低温回火;
弹簧顶用中温(350~500)0C回火
调质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

代号工艺规范HBHRCZ 840~860℃ 空冷≤229—组织均匀化消除应力T215820~840℃ 水冷200~230—T235550~630℃ 回火220~250—T265820~840℃ 水冷—T265530~570℃ 回火—C42820~840℃ 水冷—C42350~400℃ 回火—C48820~840℃ 水冷—C48240~280℃ 回火—G42860~900℃高频、水冷—G42340~370℃ 回火—G48860~900℃高频、水冷—G48220~250℃ 回火—G54860~900℃高频、水冷—G54100~200℃ 回火—H48860~900℃高频、水冷—H48250~300℃ 回火—Y62950~980℃ 油冷——H62160~180℃ 回火——Y58950~980℃ 油冷——H58200~270℃ 回火——Th 850~870℃ 保温—Th 720~750℃ 等温炉冷—C481030~1050℃ 油冷——C48570~590℃ 回火——Y62980~1030℃ 油冷——H62160~180℃ 回火——Y58980~1030℃ 油冷——H58200~270℃ 回火——Th 700~790℃ 保温—Th680~700℃等温炉冷—冷处理在淬火后1小时内冷却到70℃——提高硬度(HRC+1)稳定尺寸C56840~860℃ 油冷—C56260~320℃ 回火—细化组织,降低硬度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热处理目的提高性能,改善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表面耐磨,芯部韧性好,变形小表面耐磨,芯部韧性好降低硬度,细化组织61~6357~5946~5161~6357~5954~5940~4546~5140~4546~5152~5746~51250~280207~255207~255常 用 金 属 材 料 热 处 理热 处 理硬 度钢号45Cr12Cr12CrMoVCrWMnC62840~860℃ 油冷—≥62代号工艺规范HBHRCCrWMnC62160~200℃ 回火—≥62提高硬度和耐磨性Th 810~830℃保温后炉冷196~229—细化组织C52790~820℃ 油冷—C52260~300℃ 回火—790~820℃ 油冷—200~220℃ 回火—Y32830℃ 油冷——H32540℃ 回火——T215840~860℃ 油冷200~230—T235600~650℃ 回火220~250—T265840~860℃ 油冷—T265540~600℃ 回火—C42830~850℃ 油冷—C42360~400℃ 回火—C48830~850℃ 油冷—C48280~320℃ 回火—C52840~860℃ 油冷—C52160~200℃ 回火—G48860~880℃—G48240~280℃ 回火—G52860~880℃—G52160~200℃ 回火—D500500~560℃—HV≥500表面耐磨,变形极小840~860℃ 油冷—160~200℃ 回火—Th 790~810℃ 保温—Th 710~720℃—Z900~950℃270~390—均匀组织,消除网状碳化物,有利球化C58760~780℃ 水冷—C58160~240℃ 回火—T215800~820℃—T215600~640℃—C61700~790℃ 水冷—C61160~220℃ 回火—提高硬度和耐磨性消除硬力,均匀组织,改善切削性能,提高耐磨性提高硬度和耐磨性Th=退火、Z=正火、T=调质、C=淬火、Y=油冷淬火、G=高频淬火、Hh=回火、RS=时效、T-G=调制高频淬火、H=火焰加热淬火、Q=氢化、D=氮化、S-C=渗碳淬火、S-G=渗碳高频有一定的强度和适当的韧性提高强度和耐磨性,但韧性稍低提高强度和耐磨性,但韧性降低表面耐磨,芯部韧性好,变形小不淬硬处可装配钻孔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细化组织,降低硬度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热处理目的提高硬度和弹性提高硬度和耐磨性改善组织,提高性能50~55≥5956~61≥6150~5556~6140~4546~5150~5546~51代号说明:C58(G58)C59(G59)≤302250~280207~229200~230钢号65Mn40Cr GCr15T8(T8A)T10(T10A)热 处 理硬 度代号说明:T-G=调制高频淬火、H=火焰加热淬火、Q=氢化、D=氮化、S-C=渗碳淬火、S-G=渗碳高频淬火。

标准件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方式

标准件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方式

第六章热处理一、热处理方式:根据对象及目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热处理方式。

调质钢:淬火后高温回火(500-650℃)弹簧钢:淬火后中温回火(420-520℃)渗碳钢:渗碳后淬火再低温回火(150-250℃)低碳和中碳(合金)钢淬成马氏体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其一般规律是强度下降,而塑性、韧性上升。

但由于低、中碳钢中含碳量不同,回火温度对其影响程度不同。

所以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可分别采取以下途径:(1)、选取低碳(合金)钢,淬火后进行低温250℃以下回火,以获得低碳马氏体。

为了提高这类钢的表面耐磨性,只有提高各面层的含碳量,即进行表面渗碳,一般称为渗碳结构钢。

(2)、采取含碳较高的中碳钢,淬火后进行高温(500-650℃)回火(即所谓调质处理),使其能在高塑性情况下,保持足够的强度,一般称这类钢为调质钢。

如果希望获得高强度,而宁肯降低塑性及韧性,对含碳量较低的含金调质可采取低温回火,则得到所谓“超高强度钢”。

(3)、含碳量介于中碳和高碳之间的钢种(如60,70钢)以及一些高碳钢(如80,90钢),如果用于制造弹簧,为了保证高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疲劳极限,则采用淬火后中温回火。

二、作业流程:(一)、调质钢:退火(珠光体型钢)1、预热处理:正火高温回火(马氏体型钢)(1)、正火目的是细化晶粒,减少组织中的带状程度,并调整好硬度,便于机械加工,正火后,钢材具有等轴状细晶粒。

2、淬火:将钢体加热到850℃左右进行淬火,淬火介质可根据钢件尺寸大小和该钢的淬透性加以选择,一般可选择水或油甚至空气淬火。

处于淬火状态的钢,塑性低,内应力大。

3、回火:(1)、为使钢材具有高塑性、韧性和适当的强度,钢材在400-500℃左右进行高温回火,对回火脆性敏感性较大的钢,回火后必须迅速冷却,抑制回火脆性的发生。

(2)、若要求零件具有特别高的强度,则在200℃左右回火,得到中碳回火马氏体组织。

(二)、弹簧钢:1、淬火:于830-870℃进行油淬火。

热处理与表面处理

热处理与表面处理

热处理与外表处理1、概述将原材料或半成品置于空气或特定介质中,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使之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力学或工艺性能的工艺方法,称为热处理。

按其特点,可分为一般热处理、化学热处理和外表热处理三种。

〔1〕一般热处理2〕具体材料的热处理温度和所得到的硬度,这里不一一例举,可参见有关热处理的专业手册,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的热处理章节。

〔2〕化学热处理将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外表的工艺,称化学热处理。

如:渗碳和渗氮。

〔3〕外表热处理快速加热工件,使外表组织迅速相变,转变成奥氏体,经淬火冷却,使外表淬硬而心部〔1〕复杂性:①工艺类别②装备水平③刀具结构④选择的工艺参数⑤冷却液性能〔2〕规律性:降低材料硬度、均匀组织,提高切削脆性是改善材料加工性能的重要措施。

2、热处理变形工件的热处理变形产生于外力的作用和内应力状态的变化。

外力是指工件在热处理加热过程中由于自重、摆放方法不当或其他外部加载的力量。

内应力是指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和组织转变不均匀性引起的工件内部应力。

不同部位热胀冷缩的不均匀性所产生的内应力称为热应力,组织转变不均匀性产生的内应力称为组织应力。

无论是外力或是内应力,都要引起工件的变形。

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点时,就会产生塑性变形或称永久变形。

三种:即体积、形状和翘曲变形。

而具体到一个工件上,往往显示出三种类型的综合交叉形式。

3、金属外表处理外表处理一般指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及机械处理等方法,通过使用金属外表生成一层金属或非金属覆盖层,用以提高金属工件的防蚀、装饰、耐磨或其他功能。

3.1电镀是一种在工件外表通过电沉积的方法生成金属覆盖层,使获得装饰、防腐及某些特殊性能的工艺方法。

化学镀是借助于溶液中的复原剂使金属离子被复原成金属状态,并沉积在工件外表上的一种镀覆方法,其优点是任何外形复杂的工件都可获得厚度均匀的镀层、镀层改密、孔隙小,并有较高的硬度,常用的有化学镀铜和化学镀镍。

常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方法

常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方法

2-03常用表面处理及热处理
1.表面处理和热处理方法
a.通过表面处理提高表面层硬度,或在表面行成耐磨及耐蚀的合金或化合物,不改变原有物质性质,
但用另一表面取代原有表面.
b.以下为三种常见的表面涂覆方法:
1.热喷涂(熔射):将喷涂材料熔融,通过高速气流/火焰流/等离子焰流使其雾化,喷射在基体表面上
形成覆盖层.
. 3.
c.
常用淬火后最高硬度(表二)
备注:括号内数值为淬火后一般可达硬度2.金属表面层热处理及应用(硬度/耐磨)
3.
备注:金属表面处理防腐蚀另有发黑处理.。

常用材料介绍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常用材料介绍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1.2.2 青銅 以錫為主要元素的稱為青銅或錫青銅,還有鋁青銅,鈹青銅,硅青銅等,其中鈹青銅除鈹元素外,還添加鎳,鈦合金元素,經淬火時效后抗拉強度可達1250~1500MPa,硬度為HB350~400,接近于中強度鋼的性能,鈹青銅在淬火狀態時具有極好的塑性,可冷加工成管材,棒材,帶材等各種型材,還具有優良的抗蝕性和導電導熱性,受沖擊時不產生火花,故廣泛用作各種儀表彈簧,重要彈性元件,耐磨零件及防爆工具等。 1.2.3 鑄造銅合金 鑄造銅合金包括鑄造黃銅和鑄造青銅兩大類,鑄造銅合金是用來鑄造形狀復雜的機械配件如閥門,管配件,軸瓦,缸套,渦輪等。
3.1.1 低碳鋼 含碳量<0.25% 其特點是強度較低,塑性,韌性及焊接性能很好,切削性一般。這種鋼可以用各種冷加工或焊接的方法來制造各種受力不大,韌性要求較高且不加熱處理的機械零件或設備,不適宜退火處理。
3.1.2 中碳鋼 含碳量0.3~0.5% 其特點是強度較高而韌性稍低,一般經過淬火,回火或正火后使用。它們屬于調質鋼類,淬火溫度決定于含碳量,回火溫度取決于零件所要求的強度和韌性。這類鋼主要用來制造承受負荷較大的機器零件如直軸,曲軸等,很少用來做焊接構件。
一 常用金屬材料選型介紹
二 . 有色金屬 除了黑色金屬以外的金屬都叫有色金屬。有色純金屬分為重有色金屬 指密度大于4.5g/cm3的常見有色金屬,如銅,鎳,鈷,鉛,鋅,錫,銻,汞,鎘,鉍等 ,輕有色金屬 指密度小于4.5g/cm3的有色金屬,如鋁,鎂,鈉,鈣,鉀,鍶,鋇等 ,貴金屬 包括金,銀和鉑族元素 ,半金屬 指硅,硒,銻,砷,,鈹,鎢,鉬,釩,錸等 ;有色合金按合金系統分類,如銅合金,錫合金,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等,按用途分類,如變形合金 壓力加工用 ,鑄造合金,軸承合金,印刷合金,硬質合金等。下面介紹常用的有色金屬及其合金: 1. 有色金屬及: 碳素結構鋼可以不經過Q195~Q235A比較常用,其中Q235A強度和塑性

表面处理 热处理

表面处理 热处理

表面处理热处理表面处理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它是指在材料表面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以改善材料表面的性质,使其达到一定的要求。

表面处理的方法很多,包括热处理、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机械处理等等。

其中,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

热处理是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变化结构和形态,使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组织结构等发生变化,以达到改善材料性能和使用寿命的目的。

热处理一般分为热处理和淬火两种方式,下面我们分别介绍。

热处理热处理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下恒温保持一段时间,然后逐渐冷却的加工方法。

热处理可以改进材料的物理性质,提高强度、韧性、硬度、耐磨性、高温应变能力等。

除此之外,热处理还可以消除金属中的内部应力,提高材料的稳定性。

热处理分为多种类型,通常根据实现的目标分类,其中常见的热处理类型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1)退火: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让材料发生晶粒的生长,减少悬孤、空洞等缺陷,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2)正火:是将材料加热至高于临界温度,然后冷却至室温。

正火可以使材料硬度、强度等性质得到提高,是加强材料的一种方式。

(3)淬火:把高温的金属件急冷,使其快速冷却。

淬火可以增加材料的硬度,但会减少其韧性。

因此,在淬火后,还需要进行回火处理,以平衡它们的硬度和韧性。

(4)回火:将已经淬火的材料稍微加热,一定时间后冷却。

回火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材料的韧性和稳定性,以免出现过度硬化和脆性断裂等问题。

淬火淬火是将钢材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的加工方式。

淬火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但也会使其脆性增加。

因此,淬火后的钢材需要进行回火处理,以增加其韧性和稳定性。

淬火的方式有很多,分为水淬、油淬、空气淬等。

其中,水淬速度最快,效果最好,但是也最容易导致裂纹。

油淬速度比水淬慢,但效果也很不错,同时油淬还有防止表面氧化的作用。

空气淬速度最慢,但是也最安全,可以避免裂纹,但效果比较差。

常用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常用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常用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1.退火(Th)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缓冷(一般随炉冷)。

以消除内应力,组织
均匀,晶粒细比,消除冷硬现象,降低硬度,以便切削。

2.正火空气冷却(其余参退火)
用来处理低碳,中碳结构钢件及渗碳机件,使其组织细化,增加强度与韧性,减少内应力,改善切削。

3.淬火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然后在水,盐水,或油中(个别在空气中)急冷下来,以得到
硬度和强度极限,但引起内应力变脆,故须回火。

4.回火将淬硬的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保温,后在空气中或油中冷却下来。

以除淬火后的脆性和
内应力,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

5.调质(T)
淬火后,高温回火,以获的韧性和足够的强度。

很多重要零件是经过调质处理的。

6.表面淬火(H)表面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内部保持原有韧性的热处理方法。

渗碳淬火(S)面淬火用于齿轮等;渗碳淬火用于低碳非淬火钢;氮化(D)氮化用于含铬,钼或铝的特种钢。

7.镀铬电解的方法,使零件表面镀一层铬,以提高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修复零件上损毁的
表面
8.镀镍用电解的方法,使零件表面镀一层镍,用来防止大气的腐蚀,获得美观的外表。

9.发蓝氧化剂内,加热至135~145℃进行氧化,表面呈蓝色,用来防止机件的腐蚀,获得美观的外表。

10.涂油喷漆,美观和防锈。

常用的热处理方式

常用的热处理方式

常用的热处理方式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性能来达到预定目标的方法。

常见的热处理方式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处理等。

下面将对这些常用的热处理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1. 退火退火是一种通过加热和慢速冷却的方式来改善材料的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退火可以消除材料中的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并调整晶体的结构和组织。

在退火过程中,材料通常会被加热到高于临界温度,然后慢慢冷却到室温。

2. 正火正火是一种通过加热材料到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正火能够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并调整材料的组织结构。

在正火过程中,材料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是关键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特性和要求来确定。

3. 淬火淬火是一种通过将材料迅速冷却到室温以下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可以使材料达到高硬度和高强度,但也容易产生脆性。

在淬火过程中,材料通常会被迅速浸入冷却介质中,如水、油或盐水,以快速冷却材料。

4. 回火回火是一种通过加热已经淬火的材料到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再经过适当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回火可以减轻淬火带来的脆性,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

在回火过程中,材料的回火温度和保温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要求来确定。

5.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来改善材料的表面质量和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包括镀层、氮化、渗碳、氧化和喷丸等。

表面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耐热性,同时也可以改善材料的外观和光洁度。

总结起来,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处理是常见的热处理方式。

它们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可以满足不同材料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要求。

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式,并确保热处理过程的控制和操作准确无误,以获得期望的材料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艺流程说明拟稿: 审核: 批准:目录1. 淬火------------------------------------------------------------------------------------------------------------------------22. 淬火(内部生产流程)------------------------------------------------------------------------------------------------43. 感应加热淬火------------------------------------------------------------------------------------------------------------54. 淬火加人工时效---------------------------------------------------------------------------------------------------------75. 调质------------------------------------------------------------------------------------------------------------------------86. 渗碳淬火------------------------------------------------------------------------------------------------------------------97. 气体氮化------------------------------------------------------------------------------------------------------------------108. 离子氮化------------------------------------------------------------------------------------------------------------------129. 去应力退火---------------------------------------------------------------------------------------------------------------13 10. 固溶热处理---------------------------------------------------------------------------------------------------------------14 11. 渗碳淬火-去应力--------------------------------------------------------------------------------------------------------15 12. 白色/黑色ARC-20 UNI 4522 阳极氧化----------------------------------------------------------------------------17 13. 特殊白色阳极氧化------------------------------------------------------------------------------------------------------19 14. 硬质阳极氧化(有硬度要求)---------------------------------------------------------------------------------------20 15. 硬质氧化加涂特氟龙层------------------------------------------------------------------------------------------------22 16. 发黑------------------------------------------------------------------------------------------------------------------------24 17. 磷化------------------------------------------------------------------------------------------------------------------------25 18. 镀铬------------------------------------------------------------------------------------------------------------------------28 19. 镀镍------------------------------------------------------------------------------------------------------------------------29 20. 化学镀镍------------------------------------------------------------------------------------------------------------------30 21. 镀锌------------------------------------------------------------------------------------------------------------------------32 22. 电抛光(亮光/亚光)--------------------------------------------------------------------------------------------------33 23. 电抛光---------------------------------------------------------------------------------------------------------------------34 24. 电抛光(控制抛去的厚度)------------------------------------------------------------------------------------------35 25. 电抛光(亚光)---------------------------------------------------------------------------------------------------------36 26. 磨料抛光------------------------------------------------------------------------------------------------------------------37 27酸洗-------------------------------------------------------------------------------------------------------------------------38 28不锈钢零件的酸洗和钝化----------------------------------------------------------------------------------------------39 29不锈钢零件的酸洗和钝化流程----------------------------------------------------------------------------------------40 30未浸入溶液的不锈钢零件的酸洗和钝化----------------------------------------------------------------------------41 31喷漆的普通材料一览表------------------------------------------------------------------------------------------------ 42 32喷漆流程-------------------------------------------------------------------------------------------------------------------43 33电镀流程-------------------------------------------------------------------------------------------------------------------46 34碱性镀锌处理-------------------------------------------------------------------------------------------------------------47 35发黑处理-------------------------------------------------------------------------------------------------------------------49 36锰系磷化处理、黑色磷化----------------------------------------------------------------------------------------------50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艺流程说明拟稿: 审核: 批准:37青色碱性镀锌流程-------------------------------------------------------------------------------------------------------51 38发黑处理流程-------------------------------------------------------------------------------------------------------------53 39锰系磷化流程-------------------------------------------------------------------------------------------------------------54 40碱性镀锌处理材料的检查和质量证明-------------------------------------------------------------------------------55 41发黑处理材料的检查和质量证明-------------------------------------------------------------------------------------56 42锰系磷化处理材料的检查和质量证明-------------------------------------------------------------------------------57 43喷珠 --------------------------------------------------------------------------------------------------------------------- --58 44喷珠、酸洗和钝化生产流程-------------------------------------------------------------------------------------------59 45硬质阳极氧化和喷珠N00244的设计和生产流程指导-----------------------------------------------------------68 46喷丸-------------------------------------------------------------------------------------------------------------------------69 47可控制的喷丸-------------------------------------------------------------------------------------------------------------69 48镀陶瓷METCO 130-----------------------------------------------------------------------------------------------------70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艺流程说明拟稿: 审核: 批准:TEMPRA Rif.Doc:N00075淬火 Rev.: 1.1一.一般特征: 淬火流程包括下列步骤: 1. 加热使材料结构转变为奥氏体2. 保持一定的加热温度,直到金属组织平衡3. 冷却使材料结构变为马氏体(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 此处理应在精加工磨削之前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