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经济学常识专题4.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课件(共29张PPT)
天津市春季学期中小学精品课程资源
20世纪50年代初,联共(布)中央为了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指 示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讨论该书书稿时,苏 联经济学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 列经济理论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
2、《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由来
4、价值规律的作用
(1)承认价值规律的存在
(2)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作用
商品流通领域: 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范
两
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
种
情
价值规律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社会主
形
义生产是由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调节的
生产领域:
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有影响,国有企业要按价值规律的要
中不(以资人本的主意义志制为度转下移)的 客观过程。
天津市春季学期中小学精品课程资源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1、坚持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2、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 3、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概括
任何经济规律赖以存在的条件都是客观的。随着经济条件的 改变,原有的经济规律会退出历史舞台,被新的经济规律取代。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 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天津市春季学期中小学精品课程资源
斯大林在领导本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 主义建设问题做了哪些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得出了 哪些结论?这是本框题所要探究的问题。
天津市春季学期中小学精品课程资源
一、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四、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1936年苏联宣布建 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四五”计划 期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医治了战争带来的创伤, 增强了苏联的经济实力,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 在此情况下,苏联经济界出现了对若干问题 的争论。从1952年2月1日到9月28日,斯大林先 后四次就政治经济学问题发表意见。这些意见被 汇编成册,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书名 于当年公开发表。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 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理论 的初期探讨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的探索 Nhomakorabea 知识目标
1、斯大林对经济规律客观性的认识。 2、 斯大林对“资”、“社”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 3、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的观点。 4、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分。 5、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的观点。 6、 斯大林对价值规律的认识。 7、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一)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1、苏联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
(1)成就:
这是斯大林经济思想的物质基础。
一、先后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二、1936年宣布苏联建成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三、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意义:
医治了------,增强了-------,显示了--------。 2、《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由来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1、斯大林坚持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批判唯意志论。 2、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 3、斯大林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 规律的概括。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 它与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人们只能认识规律、 利用规律,而不能消灭规律、创造规律。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课件:专题四第2框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____________的作用。 ②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有一定的影响,社会主义生产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规律调节的。
有计划 按比例
四、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1.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意义 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制定、执行科学 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无政 府状态及周期性的____________。
经济危机
2.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
减少 没有 产赢利____________ ,甚至____________ ,但从整个社会来
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____________。高级 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计划 3. ____________ 和市场都是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的必
2.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认识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 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当竞争和生产无
生产资料公有化 政府状态的规律失去效力以后,在__________________ 的基
础上产生的。
3.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
剩余价值 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__________ 规
律,即资本主义利润的产生和增殖的规律。其内容是:通过 扩大和提高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4.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用在高度技术基 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 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课件4:4.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义,斯大林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马克思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商品生产,这同他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第 1系7 页 的逻辑是相一致的。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就是生产 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他看来,随着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再也不能驾驭它的 生产力了,激烈的社会冲突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生产越来越社会 化了,为什么占有不跟着也社会化呢?马克思的结论是占有也应社会 化,这样才能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冲突。占有的社会化,在他的 著作里,就是在未来社会实行社会所有,即整个社会的劳动者联合为 一个整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
第4 页
3.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 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__剩__余__价__值__规律,即资 本主义利润的产生和增殖的规律。其内容是:通过扩大和提高对雇佣 工人的剥削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4.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 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 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第 21 页
上面介绍的是马克思和斯大林关于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关系的不同 观点。两人的说法看上去是截然相反的,但又各有各的道理。
打开思维之窗
第 22 页
1.马克思和斯大林关于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关系观点有哪些不同?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他认为, 在那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存在商品和货 币。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 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 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
课件3:4.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第5 页
2.理论成果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_苏__联__社__会_ _主__义__经__济__问__题__》这本书中。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第6 页 唯意志论
竞争 无政府状态
生产资料公有 化
剩余价值规 律
高度技术 社会
整个
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主题二 认识和利用规律
第 24 页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东盟各国与我国地理位置邻近,交往历史悠久。经济全球化意 味着各国经济联系与依赖的进一步增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无法抗拒的历史进程。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对我们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进程有何启示?
提示:此观点错误。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苏维埃国家
的领导人能够依靠政权的力量来废除规律的说法是错误的。
(2)无论自然科学规律或政治经济学规律都是一样的,不能
被废除、改变、制定和创造。( √)
提示:这是斯大林的观点,正确。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
第 12 页
(3)剩余价值规律是通过扩大和提高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来获 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 提示:此观点正确。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目的和动机都是为了 取得剩余价值,取得剩余价值的唯一手段是榨取工人的剩余劳 动。
唯一手段;计划经济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
积极性,影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说,斯大林的观点又有很
大的片面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变,一味地强调计
划的作用,会使经济失去活力。实践证明,在现代经济发展中,
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调节经济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第 22 页
原创3:4.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模式 第2课时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一、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第2 页
探究一
大事年表: 1925年开始经济建设,先后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36年初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 二 1950年完成“四五计划”,同1940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加 73%,农业总产值持平,国民收入实际增长64%. 苏联在“四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1)斯大林坚持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批判唯意志论
这是斯大林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得出必然结论。
(2)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们的存在和发生 作用有其客观的条件。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存在的条件——生产资 料公有化。
(3)斯大林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概括
1、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商品生产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吗? 3、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有何不同?
剩余产品的出现、分工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条件。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商品生产不会必然导致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 没有资本家参加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生产。
⑤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认识
第9 页
承认价值规律的存在 (在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地方就存在,它是客观 的;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流通领域是调节者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作用
生产领域有影响,但不是调节者?
探究六
第 10 页
在斯大林看来,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学案6:4.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学习任务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认识。
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如何遵循经济规律发展商品经济,如何处理好市场与计划的关系。
苏联五十年代的争论,列宁与斯大林商品经济理论的联系。
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可和支持我国有关发挥计划或宏观调控作用的决策与措施。
2.科学精神:知道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了解苏联经济建设和五十年代初的争论,理解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3.法治意识:运用合法手段取得收入。
4.公共参与:在遵循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参与经济生活。
自主预习一、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1.苏联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1)成就: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从1925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__________。
在此过程中,先实现了__________,后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1936年宣布苏联建成第一个__________国家。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意义:苏联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医治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增强了苏联的__________,充分显示了__________制度的优越性。
2.《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发表针对当时经济学界的种种错误观点,从1952年2月1日到9月28日,斯大林先后四次就政治经济学问题发表意见,并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书名于当年公开发表。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1.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当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失去效力以后,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产生的。
2.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用在__________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专题4 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专题4 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学习目标] 1.知道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2.了解苏联经济建设和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3.理解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一、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1.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及意义: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从1925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在此过程中,先实现了工业化,后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1936年宣布苏联建成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苏联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医治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增强了苏联的经济实力,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苏联经济界对若干问题的争论:从1952年2月1日到9月28日,斯大林先后四次就政治经济学问题发表意见。
这些意见被汇编成册,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书名于当年公开发表。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1.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当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失去效力以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2.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1.斯大林指出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
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3.斯大林认为,价值规律的作用存在两种情形:其一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其二是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
1.斯大林和列宁一样,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存在商品生产。
2016届高二政治选修2导学案:4-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一
《经济学常识》专题四: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一)知识目标: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二)能力目标:通过引用史料,对斯大林理论正确评判(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析我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经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二、教材梳理1、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1)20世纪50年代初,连共(布)中央为了总结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指示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
在讨论该书书稿时,苏联经济学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及是否保留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
(2)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从1925年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在此过程中,,。
1936年宣布苏联建成。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
由于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
苏联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伟大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医治了战争带来的创伤,,。
(3)针对当时经济学界的种种错误观点,从1952年2月1日到9月28日,斯大林先后四次就政治经济学问题发表意见。
这些意见被汇编成册,为书名于当年公开发表。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
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
它与自然规律一样,。
人们只能、,而不能,。
主张经济规律可以创造的观点,否认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针对这一错误观点,斯大林指出:科学规律反映的是自然界或社会中;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当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失去效力以后,。
正是由于存在这一规律,才使得国家计划机关有可能去正确的计划社会生产。
(2)针对社会上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斯大林指出: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即资本主义利润的产生和增值的规律。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方法,。
原创1:4.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突出重点)
合作探究
第4 页
【探究2】 (1)前一种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2)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与客观经济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 (1)主张经济规律可以创造的观点,否认了经济规律的客
观性,是唯意志论的表现。
(2)二者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国
家制定经济计划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第 26 页
1.针对认为商品生产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引导到而且一定会引导到资本主义 的错误观点,斯大林指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也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 是如此!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这是两种不同的东 西。”这说明( )。 A.商品生产只能为资本主义服务 B.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商品生产
合作探究
第 25 页
计划 与赢 利的 关系
强调按计划生产,未将企业眼前赢利放在第一位,固然可 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 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 多。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对计 划的 评价
①计划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与资本主义生 产无政府状态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计划的优点 ②一味地强调计划的作用,会使经济失去活力 ③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必不可少的手段
第 22 页
阐释
①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两种社会主 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 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②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可以相容,即社会主义制度 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③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界限。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 没有资本家参加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生产 ④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在斯大林看来,社会 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 不是商品。这反映了斯大林对此问题认识的片面性
4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导学案2.doc
《4.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2.了解苏联经济建设和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3.理解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重难点:重点: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难点: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自我检测:一、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1.成就及意义(1)成就: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从1925年开始,先实现了,后实现了。
(2)意义:苏联在“四五”计划期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医治了带来的创伤,增强了苏联的_________ ,显示了的优越性。
2.理论成果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1.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1)两种和的存在。
(2)___________ 保持 __________ 、发展,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
2.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_________ 。
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为基础的、________ 制度已被消灭的社会。
3.斯大林对价值规律的认识(1)______ 是客观的,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o(2)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_______ 的作用。
(3)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 c三、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1.内容(1)计划的好处:避免生产的状态,避免经济危机,保证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
(2)计划与赢利的关系:计划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生产赢利的,但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会_____ 。
(3)高级赢利的意义:体现了的优越性。
2.评价(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变,一味地强调的作用,会使经济失去活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证明,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与都是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学习目标] 1.知道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2.了解苏联经济建设和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3.理解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一、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1.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及意义: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从1925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在此过程中,先实现了工业化,后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1936年宣布苏联建成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苏联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医治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增强了苏联的经济实力,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苏联经济界对若干问题的争论:从1952年2月1日到9月28日,斯大林先后四次就政治经济学问题发表意见。
这些意见被汇编成册,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书名于当年公开发表。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1.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当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失去效力以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2.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斯大林指出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
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3.斯大林认为,价值规律的作用存在两种情形:其一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其二是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
斯大林所说的两种公有制和两个生产部门分别指什么?
【提示】两种公有制,指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个生产部门指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
四、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制定、执行科学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避免破坏国民经济并给社会带来巨大物质损害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保证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他进一步指出,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
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斯大林认为: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
只有存在着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存在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制度,商品生产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雇佣劳动制度已被消灭,因此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没有资本家参加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生产。
这一认识,划清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界限。
但是,他又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对点训练】
1.斯大林和列宁一样,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存在商品生产。
在20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观点,他认为()
①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②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③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④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斯大林关于商品生产观点的理解。
斯大林原来的观点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存在商品生产”,抓住材料中“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观点”,即承认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存在商品生产。
②是列宁的观点,可排除。
①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C
斯大林指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当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失去效力以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2.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
斯大林指出: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剩余价值规律,即资本主义利润产生和增殖的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其内容是:通过扩大和提高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3.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
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对点训练】
2.针对社会上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斯大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
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由此可见,斯大林()
A.主张经济规律是可以创造的
B.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内容的表述总体上是正确的
C.科学地表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
D.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可以认识利用
【解析】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客观存在着,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表述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完全正确,所以选B项。
【答案】 B
1.针对20世纪50年代初经济学界的争论,从1952年2月1日到9月28日,斯大林先后四次就政治经济学问题发表意见。
这些意见被汇编成册,以________为书名于当年公开发表。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
()
A.《政治经济学教科书》B.《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
C.《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答案】 D
2.斯大林在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认识中,认为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是()
A.保持商品生产、限制商品分配
B.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
C.限制商品生产、鼓励商品交换
D.限制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
【答案】 B
3.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
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这里所说的“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是指()
A.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B.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C.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
D.农业和工业
【答案】 C
4.关于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科学地认识到计划的作用
B.科学地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必不可少的手段
C.片面强调计划的作用
D.国民经济的计划可以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斯大林指出:“在有商品和商品生产的地方,是不能没有价值规律的。
”“在我国,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首先是包括商品流通,包括通过买卖的商品交换,包括主要是个人消费的商品的交换。
在这里,在这个领域中,价值规律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当然,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
”他还进一步指出:“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不限于商品流通的范围内,同时还扩展到生产方面。
诚然,价值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中,并没有调节的意义,可是它总还影响生产,这在领导生产时是不能不考虑到的。
”
阅读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答案】斯大林在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中,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
他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没有资本家参加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生产。
斯大林的这一认识,划清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界限。
但是,他又片面地认为,由于受决定性经济条件的制约,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当
代商品经济学理论认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因此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范围的分析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
6.斯大林的著作影响了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他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为人们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寻找到了一条路子。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是怎样的?
【答案】①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的认识,斯大林指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当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失去效力以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正是由于存在这一规律,才使得国家计划机关有可能去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
②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斯大林坚持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内容的表述,从总体上来看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