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的疾病书写(笔谈)——中国现代文学疾病书写中的个

合集下载

当代文学中的疾病与医疗叙事

当代文学中的疾病与医疗叙事

当代文学中的疾病与医疗叙事新中国初期(主要指建国后17年),少数民族文学题材中的疾病与医疗叙事基本上是一种现代性的宏大叙事——“解放”叙事。

在这一叙事中,家族祖先、宗教信仰、神灵观念、自然习俗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现代性一体化的异质性因素,被视为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障碍,因而被视为人们致病之源,而现代性之科学、进步、理性等则是治病之策。

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民族文学题材中的疾病与医疗叙事则基本上是另一种叙事——“还乡”叙事,这一叙事将现代性之科学、进步、理性等视为现代致病之因。

而将少数民族的家族祖先、宗教信仰、神灵观念、自然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视为治病之策。

当代哈尼族文学中的疾病与医疗叙事反映的正是“还乡”叙事这一模式。

一另一种现代性叙事:“还乡”叙事在新中国初期少数民族文学题材中的疾病与医疗叙事中,聚居在XX哈尼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中被书写和形塑,如徐怀中的《买酒女》、季康和公浦的电影文学剧本《摩雅傣》等。

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以内地汉族为主相对较为先进的现代文明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造,表现将少数民族从疾病、蒙昧和水深火热的处境中解放出来的历史进程。

在这里,家族祖先、宗教信仰、神灵观念、自然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被视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障碍,被视为社会的DU瘤,成了疾病的隐喻。

对身体的治疗就意味着对这些作为异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去除,同时也意味着民族国家现代性一体化工程的实现。

当然也有体现民族特色的、对本民族疾病与医疗书写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的《在暴风雪中》、彝族作家李乔的《欢笑的金沙江》、白族作家杨苏的《山乡医生》、白族作家那家伦的《思茅女儿》、蒙古族长篇叙事诗《牧人歌手唱达兰》等,但这些书写被整合进主流意识形态写作中。

“即是用现代性的视角去审视、表现、整合少数民族题材,用进步的实践观念去规范少数民族生活,突出‘解放’‘进步’‘文明’‘发展’的主体,并因此实现启蒙、拯救的现代乌托邦。

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

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

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是指现代中国文学作品中关于疾病和疾病故事的讲述、表达、展现的叙事。

本文致力于将疾病叙事置放于现代中国文学语境中考察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诗学意义。

论文主要以文学与医学、现代中国文学语境、文化诗学三个维度作为主体构架,从疾病叙事的生成、主题、形象、文体、美学五个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

其中,现代性语境作为现代中国文学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疾病叙事发生的贯穿性社会条件和发生语境。

疾病叙事的生成研究从苦闷的象征、文学与治疗、医学与文学三个层面解析疾病叙事的发生动因。

苦闷的象征一节指出文学是人间苦闷的象征。

而疾病之苦是人间苦闷的集大成者,它是文学艺术发生的重要前提。

病患体验或器官缺陷在带给创作主体强烈自卑的同时,也赋予他们超人的艺术创造力。

文学与治疗一节指出文学具有治疗功能是疾病叙事产生的重要原因。

它的原理在于以文字和文学来实现对病患创作主体的创伤和疾病治疗。

医学与文学一节指出自古以来中国文学与医学联姻互融关系的事实。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文学家与医学家交往密切。

文学家精通医学知识,医学家著有文学作品,形成古代医儒不分家的医文互融局面。

医学对文学的渗透使得古代文学中出现了大量的涉医文学,如药名文学、咏病诗等。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医学与文学的关系表现为出现了很多具有医学背景或有从医经历的文学家。

弃医从文的故事是现代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现象。

医文互融的历史背景为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的生成提供了论说的前提。

疾病叙事的主题研究指依附在疾病叙事肌体上的社会主题、生命主题、爱的主题、主题隐喻等。

社会主题包含药的主题、异化主题、权力主题、灾难主题、人性主题。

生命主题指出生命意识、生命困境、死亡主题三个层面表现了疾病叙事蕴涵的终极关怀和人本关爱内涵。

爱的主题包含爱情主题和母爱主题。

爱情主题指出疾病是爱情故事的重要背景,如霍乱与爱情、相思病与爱情、肺结核与爱情、非典与爱情等。

母爱主题指出病孩母亲形象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重要。

论阎连科小说中的疾病叙事

论阎连科小说中的疾病叙事

论阎连科小说中的疾病叙事阎连科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位特点鲜明的作家,纵观阎连科创作,我们发现他非常擅长叙写疾病,在他的小说作品中疾病叙事丰富多元,通过疾病叙事,阎连科将其对现实的关注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试从疾病叙事这一角度切入,以阎连科的小说创作为基础,探究疾病在阎连科小说呈现状态并追问其原因以及意义。

绪论部分:包括本论文选题的原因及意义;概述了阎连科小说的研究现状以及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研究现状;阐释文学与疾病的关系,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疾病叙事的脉络进行简要的梳理;在最后对文中“疾病”的概念进行界定。

第一章:探究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呈现。

第一节对阎连科小说中的所涵盖的疾病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致死性疾病、身体残疾和精神疾病三大类,梳理阎连科小说中这三类疾病的呈现内容;第二节探究阎连科小说疾病背后的隐喻内涵,以疾病隐喻相关理论为基础,概括出阎连科小说疾病背后背后两大隐喻内涵,一是隐喻了对乡土现代化进程的质疑,二是隐喻了对病态权力体系的反思。

第二章:分析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所采用的独特的叙事策略。

从叙事学的角度概括出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策略的三个特征,首先是病人叙事视角,其次是“索源体”的叙事结构和极端化的叙事情境,并分析这三种叙事策略对文本表现的作用。

第三章:探索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深层动因,挖掘出阎连科小说的疾病叙事的呈现与其本人的疾病经历息息相关,并且也来源于阎连科对于病态的社会现状和民族历史伤痛反思。

第四章:重点论述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价值,从审美价值、人文价值和史学价值这三个维度来展现。

第一节挖掘其小说疾病叙事“审丑”的美学价值;第二节分析作家透过疾病叙事所表现出的对现实的关怀,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第三节,通过分析当代文学中其他作家的疾病叙事的比较,考察阎连科小说的疾病叙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特殊价值。

结语部分:对本论题仍然存在的局限加以说明。

疾病书写的古今演变及现代性转化

疾病书写的古今演变及现代性转化

疾病书写的古今演变及现代性转化作者:夏雪飞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年第05期摘要:疾病书写是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明清小说中对疾病的描写是神秘的,疾病源于道德的缺失或是无可避免的天命,疾病的治疗当然也与道德的回归或者宗教的救赎相关。

随着“五四”思想界对科学和理性的崇尚,传统小说中附在疾病书写上的魅影逐渐消散,疾病作为守旧者的隐喻,在描写上也更符合临床医学的病理特征,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空间的转变,都体现了现代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与传统知识分子自信地成为“社会之疾”的诊治者相比,现代小说中常常出现“诊”和“治”的分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现代知识分子的诞生。

关键词:疾病;诊断;治疗;描写;现代性中图分类号:I207.41;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10208疾病和治疗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化史,中国早期的甲骨文上就记载了先民用鱼、枣以及艾叶治疗疾病的卜辞。

《黄帝内经》是先秦时期论述疾病和养生的最为重要的文献,它奠定了中医治疗的理论基础。

随着人们对于医疗知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稳定成熟的中医体系,各种有关医疗和疾病的记载见之于历史作品、笔记小说等文学体裁中。

从十六世纪开始,传教士将西医带入中国,开启了中国医疗现代化的萌芽。

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知识分子们以先锋激进的姿态批判传统文化,鲁迅、郭沫若等一批人更是有着学习西医的经历,他们看待疾病的眼光就更科学、更理性,他们作品中的疾病也就更具现代性,成为中国文学向现代性转化的一个重要表征。

一、疾病的生成:从道德的惩戒、天命到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为一种破坏人身体健康的反面力量,疾病如何诞生,这成了思考疾病文化的一个重要话题。

人类早期的先民常常将疾病归结为一种神秘的因素,即神魔的作祟或者是神对于人类罪恶的惩罚。

《俄狄浦斯》中,因为杀害了前忒拜城国王的人一直没有受到惩罚,所以瘟疫就肆无忌惮地吞噬国人的性命。

晚清至五四:文学中的疾病言说

晚清至五四:文学中的疾病言说

晚清至五四:文学中的疾病言说【摘要】: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乃至各种政治文化言述中爆发了大量的疾病隐喻。

中国被看作是一个沉疴在身的病体,而文学承担了疗救新生的功用。

医学的隐喻手段不仅内在地奠基了现代文学,“疾病”书写也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

但是本论文并不是“疾病”的文学主题史研究,也不囿于疾病隐喻的文化美学分析。

论文题目锁定在“疾病言说”的用意是:晚清至五四的文学以疗救病痛的名义参与了现代中国的生命政治(biopolitics),而我借用对疾病话语的勘察,尝试讲述这场缔造“民族国家”、锻造现代“主体”的“文学与政治”的故事。

因此,不是疾病话语,而是中国在现代民族国家转型中的“主体”与“现代文学”的起源构成了论文研究内在的主题和动力。

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大致描述了晚清至五四的疾病言说状况,并指出疾病言说发生的源头实质乃是中国遭遇现代西方强权的“颠倒”话语。

第二章通过对“国民性”话语的重读,深入具体地解释疾病话语发生的历史原因及其变迁,同时展现了从晚清至五四,中国现代进程中所发生的一些历史转折:中西之辩走向古今之争、新民至新人、知识分子的代际转换等。

这些转折对现代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章首先回顾晚清五四两次文学革命的发生历史,揭示现代文学通过想象、情感、以及主体塑造功能与民族国家的内在共生关系。

接着进入文学微观层面分析,概括晚清新小说中疾病隐喻的批判功能,并指出以往研究忽略的问题且分析其深层原因——晚清至五四小说中的疾病隐喻发生了变化,从“作为隐喻的疾病”(IllnessasMetaphor)变为“疾病的隐喻”(It’sMetaphors)。

五四文学的“疾病”书写继续了对社会文化的批判,但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建构功能,辅助了现代文学对于“新人”/“现代人”的塑造,“疾病”成为“新人”/“现代人”的面相。

第四、五章承接第三章的问题,以五四文学最早最有影响力的两位作家——鲁迅和郁达夫的作品个案为中心,通过将文本和阐释史双重历史化,揭示现代文学如何以病的名义,通过表达特定的身体感受、特定的表达方式,创生出现代“自我”。

从鲁迅到贾平凹——中国现当代文学疾病叙事的历史变迁

从鲁迅到贾平凹——中国现当代文学疾病叙事的历史变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 11月,第 48卷第 6期,Nov.,2018,Vol.48,No.6 JournalofNorthwe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作为“文坛著名病人”的贾平凹,有着长达 30多年的患病历史。他曾频繁入住过西安的各大医院, 体味过一个传染病患者被歧视、被疏离的痛苦。丰富的患病体验使他一直把疾病作为重要的创作主题。 他的小说几乎可以算是疾病大全。《蒿子梅》中的疟疾、月经不调,《妊娠》中的肝硬化、癌症、瘫病,《人 极》中的肥胖病,《浮躁》中的肝病、瘫痪,《白夜》中的牛皮癣,《土门》中的小儿麻痹、肝病、哮喘、牛皮 癣、胃癌,《高老庄》中的小儿麻痹症、疯病、皮肤病、肝癌、鼻癌、肺癌、白癜风、心慌病、软骨病,《高兴》中 的痔疮、神经衰弱、白癜风、肝硬化、肝癌、乙型肝炎、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怀念狼》中的头疼病、软 骨病、肝病、夜游症、痔疮,《病相报告》中的乙肝、哮喘病、疟疾、口腔溃疡、胃病、糖尿病、前列腺炎,《古 炉》中的疥疮,《带灯》中的脑溢血、肝癌、抑郁症、食道癌、矽肺病、癫痫病、糖尿病、高血压、烧伤、妇科 病、脚气病、内分泌紊乱、前列腺炎、夜游症,《老生》中的瘟疫,等等,几乎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 疾病现象一网打尽,体现出对他对疾病问题深切而持久的关注。总体来说,贾平凹早期作品中的疾病意 象较少,在整个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太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作品中疾病意象的密度越来越 大,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他作品中的疾病书写既是他本人患病经历的投射,也常常连带着对各种社会问 题的思考。《怀念狼》中的 头 疼 病 是 生 态 失 衡 所 引 发 的 病 状,《古 炉 》中 的 疥 疮 是 “文 革 ”乱 象 的 隐 喻, 《带灯》对矿工所患矽肺病的描写,则表现出对底层民众生存状况的关注。因此,疾病已经成为贾平凹 表达人生体验与社会思考的重要修辞手段。

疾病隐喻与女性书写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意象探析

疾病隐喻与女性书写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意象探析

疾病隐喻与女性书写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意象探析一、本文概述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疾病隐喻的运用及其对女性书写的影响。

疾病,作为一种生理现象,自古以来便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疾病意象不仅作为叙事元素出现,更是一种深刻的隐喻,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特别是在女性作家的笔下,疾病往往与女性的身体和经验紧密相连,成为表达女性声音、探讨女性身份和抗争的一种手段。

本文首先将回顾疾病隐喻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的疾病意象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

接着,我们将重点探讨女性作家如何运用疾病隐喻来表达女性的身体经验、心理状态和社会地位,以及这些书写如何挑战和颠覆了传统的性别观念。

本文将讨论疾病隐喻在女性书写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对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和社会实践的启示。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疾病隐喻的理解,而且对于认识女性书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反思和推动性别平等的社会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疾病隐喻理论框架疾病隐喻理论源自于20世纪中叶的文学批评理论,主要受到了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影响。

在《疾病的隐喻》一书中,桑塔格批判了将疾病视为道德或政治隐喻的文化现象,指出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疾病的生物学本质,还可能导致对患者的歧视和误解。

桑塔格的观点为疾病隐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疾病隐喻理论框架中,疾病不仅是一种生物学上的状态,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疾病隐喻通过对疾病的概念化,揭示了人们对于健康、疾病、身体和心灵的理解。

在文学作品中,疾病往往被用来象征社会、政治或心理上的问题。

例如,结核病在19世纪欧洲文学中常常象征着浪漫和死亡而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疾病则常常被用来隐喻社会的腐败和个人的困境。

在女性书写中,疾病隐喻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

由于女性在历史上长期被边缘化,她们的身体和疾病往往被用来象征社会的压迫和性别的不平等。

现代小说中的疾病叙事解读

现代小说中的疾病叙事解读

Vo1 . 3 7 NO .5
S e p. 2 01 4
现 代 小说 中的疾 病 叙 事 解 读
徐 汉 晖
( 1 . 湖北 大 学 文 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6 2 ; 2 . 贵州凯里学院 人文学院 , 贵州 凯里 5 5 6 0 0 0 )
摘 要 : 疾 病是人 类生命 的一个 组 成 部 分 , 它不 仅 削弱人 的身 体 , 还 可 以摧垮 人 的 意志 , 使 人
关 键词 : 现代 小说 ; 疾病 ; 叙事; 隐喻
中图分 类号 : I 2 0 7 .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0 — 1 7 5 1 ( 2 0 1 4 ) 0 5 — 0 6 9 8 — 0 5
“ 作 为一 个 病 人 , 想 从 生 理 和 疾病 是 人 类 生 命 的附 属 品 和 阴 暗面 , 谁 也 无 法 几 乎是 一种 同 构 关 系 , 逃脱 和 推卸 。正如苏 珊 ・桑 塔格 所 言 : “ 疾病 是 生 命 精 神 的层面 来记 录一 种 被 很多 人 忽 视 、 不 了解 , 却 又 作 为一个 作 家 , 又 不 满 足 于病 的黑夜 , 更 是 一 种 沉 重 的 公 民身 份 。每 一个 出 生 的 让 很 多人 困扰 的病症 ; 文学性仍是 其最基 本 的追求。 人 都持 有双重 公 民身 份 , 其一 属 于 健 康 王 国 , 另 一 属 理学 上 的 专 业 描 述 , 于病痛 王 国。 ” [ 1 ] 小说 对疾病 的关 注 与书写 自古有 之 , 不管 怎样 , 当文 学与 疾 病 相遇 , 它 对 于生 命 和 写作 都 是一 次提升 。 ” [ 3 ] 的确 , 疾病 也是 一把“ 双刃剑” , 它 可 这 是生 命 的常态 , 也 是 文学 的常 态 。而 且 , 古今 中外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意象”探析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意象”探析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意象”探析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就像苏珊・桑塔格在其《疾病的隐喻》一书中所阐释的那样,作为生理学层面上的疾病确实是自然的事件,但在文化(或文学)层面上,它又从来都是负载一定道德批评和价值判断的。

因而在众多现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这些疾病意象背后,也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指向。

本文将选取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出现频率较高且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肺结核、精神病、瘟疫、难产等几个疾病意象进行个案分析,进而探寻疾病的隐喻与中国现代文学及创作主体之间的错综关系。

一尽管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很多疾病已经被克服,不足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内心体验,但仍有一些顽疾或新出现的病症成为现代医学中的盲区,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很大的威胁,这些病症往往成为现代文学表现的一个重点。

所以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诸如结核病、精神病、瘟疫、淋病、怀乡病、妇女难产、瘫痪等疾病意象的高频率出现,这除了是文学中戏剧安排的有效形式,能够达到跌宕冲突的戏剧效果外,自然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些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审美想象。

在现代文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恐怕要属肺结核,作为20世纪的一种不治之症,一旦某人患上此病,无异于宣判了他的死刑。

它会带给患者以及周围人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同时也激发了文学创作者对这种难以治愈、神秘莫测的疾病的各种理解和想象。

首先,从病理上讲,它发病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的咳嗽、高烧甚至吐血,病情起伏不定,往往和人的情绪有很大关系,那些心思细腻、耽于情感、不计后果的人更容易染上。

因而在文学创作中把这种疾病和许多情感丰富、性格消极、婚姻生活不如意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联想在一起,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如《小城三月》中的翠姨、《家》中的梅表姐、《京华烟云》中的红玉等,这些正值妙龄的少女每每疾病缠身,以致最后抑郁惨死,无论作者在塑造她们还是读者在接受她们时,似乎都默认了一个事实:即肺病和她们自身多愁善感、心高气傲、抑郁寡欢的性情气质有关,再加上专制的家庭和婚姻制度一再干预她们的情感生活,使她们自感“天不遂人意”,所以终致抑郁成疾,这确实反映了人们对结核病一个侧面的认识和审美角度。

萧红作品中的疾病书写

萧红作品中的疾病书写

摘要:萧红作品中有很多关于疾病的书写,比如疾病的个案描写、疾病的病因和处理方式,以及“病者”和“医病者”对待疾病的态度,从中能够发现萧红作品中的疾病书写,不仅揭示了疾病带给人生理上的折磨,还有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

萧红在对疾病的书写中也融入了自身女性体验,以自己身为女性这一身份去观照疾病问题,因此作品中有关女性人物的疾病形象刻画尤为生动,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作品时窥见萧红自身的影子。

在萧红的作品中,疾病有着多重意义,疾病的隐喻内涵也是丰富的,不仅承担着社会隐喻的内涵,更有着生命隐喻、文化隐喻的内涵。

梳理萧红作品中的疾病书写能够更加深入理解萧红的作品。

近年来,萧红作品获得了深入研究。

考察萧红创作的研究现状,有关萧红作品中疾病书写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性的分析。

大多数的研究停留在对萧红作品中疾病隐喻这一修辞的分析,或者解读疾病的社会文化内涵,而对疾病现象中女性自身的历史惰性和女性心理上的依赖等研究相对薄弱,对救治与被救治等问题研究不够深入。

本文将以疾病为视点展开分析,逐步梳理疾病的分类以及人们对疾病的处理方式,由浅入深的挖掘疾病所承担的隐喻功能,从而在萧红的创作与生活、心理与体验中找到关联,多维度的解读萧红的作品。

文章由三个部分构成:引言,正文和结语。

引言部分介绍本论文的缘起、研究现状等内容,阐明疾病与文学的关联并且探讨文学中疾病的隐喻内涵,。

正文共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展现萧红作品所呈现的疾病氛围,并且揭示造成这种疾病氛围的原因;第二章结合萧红自身的疾病体验,去感受作者与作品中之间的联系,挖掘萧红独特的女性情感特质所赋予作品独特的内涵;第三章分析作品中的疾病隐喻内涵,分为生命隐喻和社会文化隐喻,进一步的深入文本,去探寻在疾病的表征下作者对于生命和社会的感悟。

第四章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去分析萧红疾病书写的特殊意义,既丰富了东北作家群的思想内涵,又为现代文学的万花筒中增加了独特的色彩。

结语部分对萧红作品中的疾病书写进行总结性的概括。

论鲁敏小说中的疾病叙事

论鲁敏小说中的疾病叙事

论鲁敏小说中的疾病叙事疾病作为文学中重要的书写主题之一,古往今来很多作家都对此有所涉猎。

70后女作家鲁敏的很多小说皆将目光聚焦于人的身体和精神的疾患,为当代文学贡献出一大批“疾病叙事”的文本,如东坝系列小说、都市中产阶级系列小说和城北系列小说等。

在东坝系列小说中,疾病叙事的主题经历了从批判乡村伦理道德普遍失序的现状,到营造“淡而哀伤”的纸上乌托邦的转变,作者通过疾病表现了东坝人的人情敦厚和安生乐命的人生态度而在以都市中产阶级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中,鲁敏主要通过描写工业化文明对人的身体与精神的“异化”,入木三分地展示了城市中产阶级无聊的生存图景和焦虑的灵魂。

城北地带小说则以外来移民为关注点,道出了外来移民向城求生却无以为据的生存困境,浸润了她对底层弱势群体强烈关注的情感与内心悲天悯人的伦理情怀。

此外,鲁敏钟情于描写残缺的家庭结构和病态的家庭人物:因病早逝、情感经历复杂的知识分子父亲、因承担了家庭重担而变得情感粗糙的遗孀母亲以及有着心理创伤、俄狄浦斯情节严重的子女。

这种家庭非但不能给子女提供精神的出路与心灵的安顿,反而成为他们疾病的来源,使他们产生憎恨母亲、恋父又厌父的复杂情结。

在鲁敏的小说文本中,爱情与疾病息息相关。

疾病或赋予爱情超越性与审美性,或是象征着对实用功利的爱情观的惩罚,鲁敏借此或隐或显地传达出她对爱情独特的伦理性态度。

鲁敏的疾病情结一方面来源于作家个人以及亲人的疾病体验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作家不仅着眼于自身的生命书写,而且将深邃焦灼的目光投向了病患深重的社会。

鲁敏小说中的疾病叙事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这体现在她惯于采用病人的视角讲述故事,从而产生了较高的诗学价值。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创造了全新的感官的世界、深化文本主题、挑战旧的审美趣味和造成语言陌生化的效果。

疾病本来是属于医学领域的问题,但在鲁敏小说中,疾病不仅仅指向医学领域,更指向社会历史和道德文化,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

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

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中国社会面临了各种各样的新型疾病和健康问题。

这种社会背景下,疾病成为了现代中国文学作品中重要的叙事主题之一。

本文将就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进行研究,探讨其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以及疾病叙事所传达的意义。

一、现代中国文学中的疾病叙事形式1. 疾病的身体叙事在现代中国文学作品中,疾病的身体叙事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这种叙事形式通过描写人物的身体变化、病痛感受以及医学治疗过程来展示疾病的真实性和残酷性。

例如韩寒的小说《三重门》中,主人公罹患白血病,通过他与疾病的抗争和对生命的思考,揭示了疾病对人的身体和心灵的摧毁。

2. 疾病的心理叙事除了身体叙事外,现代中国文学作品还较为频繁地采用心理叙事来描述疾病。

这种叙事形式通过揭示人物在面临疾病时的内心变化、挣扎和恐惧,展现了疾病对人的心理影响。

例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主人公神秘疾病的突然发作引发了他心理的变化,他逐渐变得暴躁、疑神疑鬼,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二、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的影响因素1. 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现代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这直接导致了各种新型疾病的出现。

同时,中国文化中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也为疾病叙事提供了土壤。

在这种背景下,现代中国文学不可避免地会选择疾病作为叙事主题。

2. 作家个体经历与体验现代中国作家个体的经历与体验也成为了疾病叙事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些作家可能亲身经历了疾病的困扰和抗争,他们通过将个人经历融入作品中,更真实地展现了疾病对人的影响。

三、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的意义1. 提供了真实性的揭示现代中国文学中的疾病叙事提供了对社会疾病问题的真实揭示。

通过对疾病与个体以及社会之间复杂交织关系的描写,人们对疾病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患者、医护人员以及社会的关注也得到了提升。

2. 呈现了人性的边界和挣扎现代中国文学的疾病叙事也展示了人性在面对疾病时的边界和挣扎。

表征与隐喻:中国现代市镇小说疾病书写探析

表征与隐喻:中国现代市镇小说疾病书写探析

表征与隐喻:中国现代市镇小说疾病书写探析邱诗越【摘要】中国现代市镇小说里有大量的对各种疾病的叙述和描写。

在中国现代市镇小说里,对疾病的叙写不仅是对疾患的确指,而且具有象征意义与隐喻功能。

疾病往往与国家民族的痼疾和社会现实的颓然相关,被赋予了一种现代化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性的思想内涵。

中国现代市镇小说的疾病叙事关涉国家、民族、阶级、人性等多种叙事因素,蕴含丰富复杂的文本内涵。

%There are quite a lot of narration and description of various diseases in modern Chinese ur-ban novels.In these novels,the writing of diseases not only is a definite reference of actual diseases, but also has symbolic meanings and metaphoric function.Diseases are usually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and ethnic deep - rooted problems and pessimistic social reality,are granted a modernized writing forms a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modernity.The narration of diseases in modern Chinese urban novels are related to various narration factors of nation,nationalities,classes,humane nature,and have profound and complicated text connotation.【期刊名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137-141)【关键词】中国现代市镇小说;疾病意象;功利性;隐喻;探寻者【作者】邱诗越【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46.7苏珊·桑塔格认为:“正是那些被认为具有多重病因的(也就是说,神秘的)疾病,具有被当作隐喻使用的最广泛的可能性,它们被用来描绘那些从社会意义和道德意义上的感到不正确的事物。

文学作品中的疾病隐喻探析

文学作品中的疾病隐喻探析

文学作品中的疾病隐喻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使用疾病的比喻来表达某些深刻的思想、感情或社会现象的一种手段。

这种手段能够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并使作品具有更多的感悟性和深度。

因此,疾病隐喻在文学作品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并且深受读者的喜爱。

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家的思想和感情。

例如,在《愤怒的葡萄》中,阿西莫夫用艾滋病的隐喻来描述苏联社会的腐败和堕落。

在《丧尽天良》中,王小波用癌症的隐喻来描述中国社会的病态和没落。

疾病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也可以增加作品的感悟性和深度。

例如,在《我的兄弟》中,张爱玲用结核病的隐喻来描述某些人的孤独和绝望。

在《百年孤独》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用感冒的隐喻来描述某些人的浅薄和虚伪。

在使用疾病隐喻时,作家需要注意一些方面,以避免使用不当。

1、应该尽量避免将真实的疾病作为隐喻使用。

这样可以避免对疾病本身产生误解,也能够尊重疾病患者的感受。

2、应该合理使用疾病隐喻。

在使用疾病隐喻时,应该让疾病与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紧密结合起来,以使隐喻更加有说服力。

3、应该注意疾病隐喻的语言表达。

在使用疾病隐喻时,应该注意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使隐喻不显得突兀或不自然。

例如,可以使用“疾病般的”、“病痛般的”等表达方式,而不是直接使用疾
病的名称。

4、应该注意疾病隐喻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疾病隐喻的使用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疾病隐喻时应该注意文化差异。

总之,疾病隐喻在文学作品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也需要作家进行合理的使用。

《寒夜》中肺病隐喻的转变

《寒夜》中肺病隐喻的转变
第 3 2卷 第 3期

程, 等: 中 国现代 文学 的疾病 书写 ( 笔谈)
4 3
会和人生 , 最 终 走 向灭 亡 。纵 观 整篇 文 章 , 我 们 不
心 理特 征 。鲁 迅 在谈 创 作 经 验 时 经 常 强 调 “ 画 眼 睛” , 以 此 突 出典 型 细 节 , 揭 示 人 物 的基 本 个 性 。 《 药》 中对华 小栓 出场 前 咳 嗽 的反 复 描 写 和 出场 时
2 0 04: 4 89.
者 的疾病 类型 。鲁 迅 在 小 说 中就很 懂 得 通 过 人 物 的语 言 、 动作 、 情 态表 现 等 透 视 人物 的性 格 特 点 和
《 寒夜》 中肺 病 隐喻 的转 变
蒋 雷 静
( 华 中师 范大学 文 学院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9 )
参 考文 献 :
E 1 ] 巴甫 洛 夫 . 高 级 神 经 活动 研 究 论 文 集 [ C ] . 上海: 上海医
学 出版 社 , 1 9 9 5 : 1 8 7—1 9 2 .
在 鲁迅 的小 说 中 , 除 了如《 狂人 日记 》 《 孤 独者 》
这 样借 助疾 病建 构整 个小 说 的情 节模 式 的作 品外 , 还 有一 些作 品 在局部 巧妙 地运 用 了医学 的“ 诊 病模
深入 考察 鲁迅 的小 说文 本建 构我们 不 难发 现 , “ 诊 病模式 ” 对 鲁 迅小 说 文 本 建 构 的影 响几 乎 体 现
在他 所有 的创 作 中 , 如《 药》 中“ 华小 栓 生 病一 父 亲 买人 血 馒 头 治 病一 华 小 栓 病 死一 母 亲 上 坟 ” , 《 明 天》 中“ 宝 儿 生 病 一何 小 仙 治 病一 宝 儿 病 死 ” , 《 弟 兄》 中“ 靖 甫生 病一 沛 君 延 医 诊 治一靖 甫 病 愈 ” , 等

疾病书写形成原因的读者角度

疾病书写形成原因的读者角度

疾病书写形成原因的读者角度疾病文学是对社会的表达汤天勇:今年3月20日,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在东京以视频形式,现场釆用中日双语交流为您的非虚构作品《疼痛吧指头》举行研讨会。

该作初载于2017年的《收获》长篇专号上,翌年4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该作品什么时候被译介到日本?普玄:日本注意到我的作品,源自我的一个短篇小说《生•纸条》,发在《北京文学》2018年第8期,当时获得了北京文学奖。

小说被日本杂志《中国现代文学》关注,今年2月份转载了这篇《生•纸条》。

小说的翻译和《疼痛吧指头》的翻译是同一个人,日本着名翻译家仓持李子老师。

十几所大学的翻译家、评论家在一起愿意为我的作品召开一个研讨会,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日本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加藤三由纪女士也是一个着名翻译家、评论家,以研究赵树理见长。

汤天勇:《疼痛吧指头》肯定触动到他们。

普玄:在我看来,一方面我写的是一个跟疾病有关的文学题材;另一方面,我们全世界现在面临着新冠疫情考验,面临着疾病生死的考验。

日本中国现代文学杂志主编栗山千香子,她也研究疾病文学。

所以说,在日本,对疾病文学的重视应是一个传统。

他们阅读这个作品的第一个感觉,应该和我们中国读者一样,《疼痛吧指头》这部作品感人;第二方面,作品也具有社会价值,它告诉读者疾病带来很多人际关系的变化,带来社会的变化。

汤天勇:日本写疾病的作家不胜枚举,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等等,无不鼎鼎大名。

可能与他们岛国的地理位置、气候以及人的气质禀性不无关系。

疾病与人类历史相随而行,文学中的疾病书写也非纯粹病症现象,而是带有某种政治或者文化的隐喻或象征。

疾病来自于身心之变态,用其隐喻国家和政治之身心腐殖与裂变,似乎也能找到共通性。

您的部分作品中,疾病成为中心意象,患病与治疗成为中心事件,这似乎是一种喻示,作者将心中块垒予以意象化,形成自己的文学理想和写作策略。

普玄:如果一个作家,他自身是病人,像史铁生高位截瘫,萨特右眼小时候几乎看不见,中年完全失明,或者他家人或者他周围有个长期病人存在,这就会影响到作家的观察视角。

中国现代文学疾病书写中的个人与国家

中国现代文学疾病书写中的个人与国家

中国现代文学疾病书写中的个人与国家
杨程
【期刊名称】《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32)3
【摘要】晚清"五四"以降,西方先进的哲学思想和自然不断虚化、边缘化的身体终于得到了正视。

身体平科学理论纷至沓来。

长期处于"心"的压制之下,被等、身体解放的理念应运而生。

而亡国灭种的危机和被西方人讥为"东亚病夫"的屈辱迫使有识之士希望通过尚武、尚动等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方式,来达到强国保种的目的。

对身体的重新发现与再认识也使得身体上的疾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与古典文学相比,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书写可谓比比皆是,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增长。

然而吊诡的是,原本属于个人的疾患,
【总页数】4页(P36-39)
【作者】杨程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感时忧国”论与海外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从夏志清到王德威中国现代文学史叙事之比较 [J], 胡焕龙
2.浅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材编写与个人书写 [J], 李想
3.浅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材编写与个人书写 [J], 李想;
4.我国现代文学中反现代性书写的价值与意义——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反现代性研究》 [J], 潘丽莎
5.空间地域因素在现代文学史书写中的彰显
——以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为例 [J], 范桂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彩 的 风 格 , 显 示 了与 作 品 主 旨密 切 相 关 的 艺 术 的 匠心 , 而且 更 提 供 了具 有 可 资 分析 的 重要 内容 。
这 里 发 表 的 4篇 关 于 中 国现 代 文 学 作 品 中书 写 人 物 生 病 及 病 象 的 笔 谈 文 章 , 涉 及 的 对 象各 有 不 同 。 有 的 选 择 的 是 具
有 重 要 影 响 的 中 国现 代 文 学作 品 , 如鲁迅的作品 , 如 巴金 的《 寒夜 》 ; 有 的 所 选择 的 是 在 中 国现 代 文 学 史上 有 一 定 影 响 却 同 时也 存 在 明显 缺 憾 的作 品 , 如 蒋 光 慈的 作 品 。其 论 述 的 格 局 也 不 同 , 如 有 的是 从 具 体作 品入 手 来 谈 论 中 国现 代 文 学 的 疾病 书写 特 征 的 , 有 的 则 是从 总体 上 , 扣 住 某 个 问题 展 开的 笔 谈 等等 。但 是 , 不 管 所 选 择 的 笔 谈 对 象 具 有 怎样 的 不 同 , 也 不 管其 笔 谈 的 格 局 及 分 析 的 重 点 具 有 怎样 的差 异 , 这 些 笔谈 都 基 本 上 是 依 据 中 国现 代 文 学 作 品 中 书 写 人 物 生 病 及 病 象 的 艺 术 匠 心 和 可 资 分 析 的 内容 展 开 的 , 对 于 我 们从 一 个 特 殊 的 方 面 , 即疾病书 写的方 面透视 中国现代 文学的神 采 , 具 有 一 定 的 参 考
就 。
人物生病事件及病 象, 也 是 中 国现 代 文 学 中常 常 书 写 的 事 件 及 现 象 。尽 管 有 时人 物 的 生 病 及 病 象 只 是 作 品 中 与 人 物
相关的一般性事件与现 象, 比如 : 鲁 迅 的 小 说《 孤独 者》 《 弟兄》 《 理 水》 , 巴金 的 小说 《 灭亡 》 , 曹禺的戏剧《 雷雨 》 等 中 所 书 写 的 人 物 的 病 状 。有 时 人 物 生 病 及 病 象则 是 作 品 中最 重 要 的 事 件 , 比如 : 鲁 迅 的 小说 《 狂人 日记 》 《 药》 《 明天》 等 中所 书 写 的 人 物 生 病 的 事 件 及 病 象。 但 从 “ 生病 ” 时人的生命的意义来说 , 都 没 有疑 问是 重要 的 事 件 , 其 重 要 性 不 仅 因 为 有 些 病 是 人 自身 免 疫 系统 完善 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 如 出水 痘 , 而 且 更 重 要 的 是 因 为 绝 大 多 数 的 疾 病 对 人 来 说 是 有 损 健 康 甚 至是 致 命 的 。 所 以 ,
D oI : 1 O . 1 8 4 5 0 / i . c n k i . j z k n u . 2 01 5 . 0 3 . 0 0 9
中 国现 代 文学 疾 病 书 写中 的 个人 与国 家
杨 程
( 华 中师 范大 学 文 学院 , 湖 北 武汉 4 3 0 0 7 9 ) 晚清 “ 五 四” 以降 , 西方 先 进 的哲 学 思想 和 自然 科学 理论 纷至 沓来 。长期 处 于“ 心” 的压 制之 下 , 被 不 断虚化 、 边 缘化 的身体 终 于得 到 了正视 。身体 平
为 了抵 御 疾 病 保 证 人 自身的 健 康 , 自从 人 类 进入 文 明 社 会 后 , 医 学无 论 在 东 方 还是 西 方 , 都 得 到 了长 足 的发 展 , 并 形 成 了 完
整 的 医 学体 系 。如 我 们 中 国的 中 医体 系 , 西 方 的 西 医体 系等 。 医 学 的 长 足 发 展 则 以 最 直 接 的 事 实说 明 , 无论是 重病 、 普 遍
主持人 : 许 祖 华
主持人语 : 人 物 生病 及 “ 病 象” 是 中 国传 统 小说 尤 其 是 几 部 经典 长 篇 小 说 书 写 的 强项 之 一 。如 《 三 国演义》 对 三 位 重 要
的 人 物 —— 周 瑜 、 刘备 、 诸 葛 亮 生 病 事 件 及 病 象的 书写 就 是 可 圈 可点 的例 子 。 至 于《 红楼梦》 则 更 是 将 中 国 传 统 小说 书 写 人 物 生病 事 件 及 病 象的 神 采 、 特征 、 意 味 提 升 到 了无 与 伦 比的 地 步 , 并 形 成 了 丰 富 多 彩 的 书 写 样 式 。也 许 因 为《 红楼 梦》 对 人 物 生 病 事 件 的 书写 太 丰 富 也 太 杰 出 了 , 以 至 于有 的研 究 者 还 专 门从 中 医学 的 角 度 对 《 红楼 梦》 展 开 研 究 并 取 得 了不 俗 的 成
意 义与 价 值 。
主持人简介 : 许 祖华( 1 9 5 5 一) , 男, 湖 北仙 桃 人 , 华 中师 范 大 学文 学 院教 授 , 博 士研 究 生 导 师
中图分类号 : I 1 0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1 — 9 4 7 6 ( 2 0 1 5 ) 0 3— 0 0 3 6 —1 0
传染性病 , 还 是 一般 性 的 疾病 , 对 个 体 的 人 或 群 体 的人 来 说 , 都 绝对是 一件 不 可忽视 的重要 事情 。因此 , 人 物 的 生 病 及 病
象, 也 就 自然地 成 为 包括 中国 现代 文 学 在 内的 古 今 中外 文 学 书写 的 一 个 方 面 的 内容 。对 这 些 内容 的 书 写 , 不 仅 形 成 了丰 富
第 3 2卷 第 3 期
Vo 1 . 3 2 NO . 3
周 口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Z h o u k o u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2 O 1 5 年 5月
Ma y 2 O1 5
中 国现代文学 的疾病书 写 ( 笔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