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济南版
3.4.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掌握尿液排出的途径和机制,包括膀胱的储存和尿道的排出。
3.了解尿液中的主要成分和废物,以及它们对人体内部环境的影响。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尿量异常、尿色异常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3.4.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属于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途径,对于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4.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生物素养。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水分平衡、注意饮食健康等。
4.结合实例,解释一些常见的尿液异常现象,如尿量异常、尿色异常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探究。如: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查找尿液形成和排出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是如何适应人体内部环境的?尿液的排出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尿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济南版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1《尿的形成和排出》教案济南版教材分析《尿的形成和排出》是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再进一步让学生知道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保证健康的生活而安排的。
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本节内容,编者按肾的结构、尿的形成、尿的排出三个部分进行编写。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学习生物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他们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和讨论,对于生物学这门课充满兴趣。
在生活中,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对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更是不了解。
同时,本节内容也能使学生领悟到排泄这一生理过程是人体内保持清洁、使生命充满生机活力等美好状态的前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差异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学习成果和不同的学习体会,特别是在理解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时,对于七年级的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1、描述泌尿系统组成和肾脏的结构,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肾单位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2、通过观察尿的形成动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对血浆、原尿以及尿液成分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以及在尿的形成模拟演示活动中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提高自身的保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对泌尿系统卫生知识的学习,形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肾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尿的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作用以及在这两个作用中液体成分的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模拟尿液形成过程的实验装置一套:1000ml大烧杯一个,250ml烧杯一个,50ml小烧杯五个。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排出机制;2.知道肾脏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掌握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理解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含义和作用。
二、学习内容1. 尿液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会了解人体尿液如何形成的。
尿液的形成是经过很多步骤完成的。
(1)血液中的过滤首先,血液通过靠近肾脏皮质的肾小球,从而进入肾小球内的狭窄血管,称为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壁非常薄,所以血液中的一些成分就被过滤出来了,包括水,无机盐和一些有机物质,例如尿素和葡萄糖。
(2)肾小管的吸收接着,过滤过后的液体进入肾小管。
肾小管是长条状的结构,由管壁上的细胞吸收和分泌物质,从而将有用的物质重新吸收回去,并排泄掉有害物质。
新形成的一部分液体在肾小管中已经被吸收了,不符合排出尿液的条件,就返回到毛细血管中。
(3)荷尔蒙的作用肾小管细胞中含有许多微细的血管,可以分泌荷尔蒙。
荷尔蒙可以对肾小管壁的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大小和形状产生影响,从而对排出液体的量进行调节。
2. 尿液的排出当足够的尿液形成满足排泄的要求,就会排出人体。
人体将尿液排泄出体外的机制如下:(1)膀胱的储存肾脏制造出的尿液,全部进入到膀胱中储存,等到适当的时候再排出体外。
(2)括约肌的收缩如果在膀胱中积累的尿液多了,那么括约肌就会收缩,这样就可以将尿液排出体外。
3. 尿液的成分尿液是由以前不需要的水和其他物质组成的。
尿液的主要成分如下:(1)水尿液中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差不多占了尿液总量的90%。
(2)氨和尿素氨和尿素是肝脏对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废物。
进入肾脏后,它们就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3)盐人体对盐有一定的需要,但是多余的盐会在尿液中排出体外。
(4)糖和其他有机物质在特定的情况下,糖和其他有机物质也可以出现在尿液中,例如在人体糖尿病患者中。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会以讲解、绘图等方式呈现,同时也会借助案例和拓展阅读材料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解释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我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说课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4、教学设计及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定位《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一级主题“人与生物圈”中二级主题“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的内容。
本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之后安排的,起到一个延伸和完善的作用。
第五章内容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如果缺乏泌尿系统等排泄相关结构,调节只能是一纸空文。
因此这一章节也为后面内容做铺垫,才能使教学具有整体性。
本节课包括“肾”、“尿液的形成”和“尿液的排出”三部分内容,并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一个观察思考和一个分析讨论。
希望通过学习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泌尿系统的图片,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2、通过观察肾及相关的示意图,说出肾的结构特点;3、通过观看视频,分析图表数据,区分血浆、原尿及尿液,并能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肾结构和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肾结构的精妙性,认同其形态结构特点与其形成尿液是相适应的;2、让学生养成好的卫生习惯,确立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排泄的概念;肾脏的结构;尿的形成过程。
3、教学难点: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二、学情分析1、心理和生理特征:七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和讨论,对于生物学这门课充满兴趣但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优于理性思维,自控能力较差,自主探究能力还不够强。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地完成学习任务。
2、知识现状:他们学习生物学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
学生学习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呼吸及物质的运输等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3、知识障碍:肾小体结构和尿液形成之间的关系及尿液形成过程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4章 第1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说课讲解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4章第1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1课时)教案1(新版)济南版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排泄的概念,描述排泄的三条途径。
2.描述肾脏的组成和肾单位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实验动手能力。
2.认真观察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培养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2.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重点: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
难点:肾单位的结构特点课前准备:教师:1、制作课件。
2、猪肾、解剖刀、解剖盘等学生:1、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2、搜集有关肾的知识。
3、自制肾单位结构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视频4.23日芦山县收治震后第一例尿毒症患者帐篷里做透析导入语:肾衰竭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
肾功能丧失,导致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不能排出体外。
目前肾移植是尿毒症病人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由于肾源短缺、价格昂贵,所以绝大多数尿毒症患者只能长期依靠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肾到底在人体内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它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板书:尿的形成和排出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尿毒症的形成与肾脏有密切关系,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二、引导探究,层层深入:(一)、排泄与排遗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1、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呢?2、什么叫排泄?3、排便也属于排泄吗?4、排泄的途径有哪些?小组汇报,教师引导纠正。
小结:课件展示小试牛刀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排泄()A.呼出二氧化碳 B.排汗C.食物残渣排出 D.排尿 F.吐痰答案:C、F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人体产生的废物的排出并不都是排泄,只有细胞代谢的产物的排出才是排泄。
纠正了通常认识上的错误,从而为排尿是主要的排泄途径的学习做准备。
初中生物课《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初中生物课《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初中生物课《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范文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于尿的形成和排出,不要求学生掌握过多的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是通过观察与思考和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理解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互适应的基本观点。
由此可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通过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讨论等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科学推测、科学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尿的形成过程。
二、重点的突出与难点的突破: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由“你知道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吗?”这一学生不难回答的问题开始,引导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对这些废物进行分类,自然导出“排泄”与“排遗”的概念及区别。
由一句话:人体的“排遗”过程在前面的消化系统中已详细了解,本课来了解人体的排泄过程切入课题。
以提问:人体排泄的废物主要是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来完成,泌尿系统有哪些组成?进入“泌尿系统组成”的教学:学生观察“泌尿系统组成图”,同时观察老师提供的泌尿系统模型,能比较容易地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结构的功能。
再小组合作学习81页讨论题,对泌尿系统进一步研究得出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关系的结论。
提问: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在肾中是怎样形成的呢?开始“尿的形成过程”教学: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肾单位是个非常微观的结构,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对这一结构不可能有任何了解,而且对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的理解也需要学生发挥想象,教材中有“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此图的作用是帮助理解以上难点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好这张图。
设计[看:说“发现”的话]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相关文字,结合观察图片,仔细理解文字和图片的内在含义,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材地地位和作用
《尿地形成和排出》是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五单元《人体内废物地排出》地内容.本单元主要讲述人体内地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地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地过程,以及泌尿系统在人体内地废物地排出过程中所起地作用.而人体内废物地排除与人体健康有紧密地地联系.所以本节内容是本单元地基础,也是重点,因此本课内容在教材中占有不可忽视地重要作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阅读资料,提取信息泌尿系统组成
、问题讨论,深入理解
通过对上面图片地观察,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根据观察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地颜色,让学生思考肾脏里血管是怎样分布地?
()、血液是怎么流过肾脏地?
()、尿液地形成与血液地循环有没有关系?
通过本环节地交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尿液地形成和排出与肾脏有紧密地联系
、`本节课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主要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优化了课堂教学,用丰富地表现形式保证了学生地视听结合,调动了学生地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产生深刻地体验,提高了教学质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本节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方面、学生地阅读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加强,学生卫生习惯地养成,关注自身地健康和发展,关爱别人地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地培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课件展示,巩固新知
()展示肾内部地结构示意图
完成对尿液形成过程地初步分析——形成过滤和重吸收概念
()展示尿地形成过程示意图
完成对尿液形成过程地再次分析——得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地结论
展示尿液形成地具体过程
完成对尿液形成过程地总体分析——完成尿液形成地流程图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 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肾脏的结构,概述肾单位的基本结构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重点)(2)说明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难点)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动物的肾”实物,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肾单位的组成示意图”,提高识图能力、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问题、推测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探究或实验过程中的合作、交流与创新。
(2)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观察用具及材料:新鲜的已解剖好的猪的肾脏,解剖盘,肾单位的模型;(3)尿液形成的视频;(4)尿检报告单。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助学的自主学习等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环节1 慧眼如炬[来环节1:慧眼如炬:演示实验:观察肾的形态结构认真阅读教材66页演示实验部分,明确如下问题:1.实验的目的要求:描述肾的形态结构。
2.材料用具:新鲜的猪肾,解剖盘。
3.方法步骤:(1)观察外部形态。
(2)观察肾的纵剖面,认识肾的内部结构。
4.思考讨论:(1)描述肾的外部形态和颜色。
(2)说出脏纵剖面上各结构的名称。
学生明确实验要求,并分组操作、观察:(1)外形像蚕豆,颜色呈红褐色。
程做准备。
在指导学生实验观察时,按先观察外形,再观察内部结构的顺序进行观察,使观察明确具体,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234源:Z#xx# k.Co m]环节2抽丝剥茧(3)肾的皮质和髓质相比,哪部分颜色深?过渡:肾的皮质为什么比髓质颜色深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抽丝剥茧来一探究竟吧。
环节2:抽丝剥茧自主学习:展示多媒体课件肾单位和肾小球组成示意图,自主学习课本67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做肾单位,它是由什么构成?2.肾小体包括那些结构?(2)结构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
(3)皮质颜色深。
因为皮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并回答:1.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整体感知肾单位的组成,培养学生自主学板书:肾小球肾小体肾单位肾小囊肾小管3.肾小球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有什么特别之处?4.肾小体、肾小管各分布在肾的什么部位?进一步讨论思考:肾的皮质为什么会比髓质的颜色深呢?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多媒体图片,请学生说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并试着说出血液在肾单位里的流动方向。
七年级生物下.4.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1新版济南
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排泄的概念,描述排泄的三条途径。
(2)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
(3)描述肾脏的结构,概述肾单位的基本结构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重点)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动物的肾”实物或视频,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肾单位的组成示意图”,提高识图能力、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问题、推测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肾脏结构的精巧,感悟生命的宝贵和人间的真情。
(2)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准备采用“激趣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展开教学,着重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利用模型、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愉快全面地接受新知,并顾及个别差异。
主要教学程序是通过尿毒症捐肾的两个事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然后通过阅读课文、独自思考、小组讨论、实验观察、模拟体会等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随后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查缺补遗,自我建构,质疑交流;最后通过习题处理,走进学生生活,检测学习效果,完成达标测试、拓展提升环节。
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水到渠成,充分发挥学生想象、猜想、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使课堂气氛活泼生动。
关于重难点的突破:通过联系学生的呼吸、出汗、排尿等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排泄的概念。
通过观察动物的肾脏、肾单位的视频或图片,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来了解肾脏的结构知识,理解肾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观察用具及材料:新鲜的已解剖好的猪的肾脏,解剖盘,解剖针,肾脏内部结构挂图;(3)动物肾脏的视频。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助学的自主学习等预习工作。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个儿子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
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尿液形成的过程及其重要性;2.掌握尿液产生的主要机制;3.了解尿液排出的途径和调节机制;4.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概念介绍;2.尿液形成的过程;3.尿液的成分和特点;4.尿液排出的途径和调节机制。
三、教学重点1.尿液形成的过程;2.尿液的成分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1.尿液形成的机制的理解;2.尿液排出调节机制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形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概念介绍(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意图的展示,介绍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尿液对身体的重要性。
3. 尿液形成的过程(25分钟)a. 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讲解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尿液形成的起始点。
b. 肾小球滤过讲解肾小球滤过的过程,包括滤过膜的作用和滤过液的成分。
c. 肾曲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介绍肾曲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的过程,以及其对尿液成分的调节作用。
d. 肾小管的排泄讲解肾小管的排泄过程,包括排泄物的形成和排出。
4. 尿液的成分和特点(20分钟)a. 成分的介绍讲解尿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分、废物、盐类和有机物质。
b. pH值和尿比重讲解尿液的pH值和尿比重,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 尿液排出的途径和调节机制(15分钟)a. 尿液的流向和排出途径介绍尿液的流向和排出途径,包括尿管、膀胱和排尿。
b. 尿液排出的调节机制讲解尿液排出的调节机制,包括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以及神经反射的调节作用。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共同反思和讨论。
六、教学评价1.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尿液形成和排出的理解;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尿液异常的原因。
七、板书设计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尿液形成的过程及其重要性;2. 掌握尿液产生的主要机制;3. 了解尿液排出的途径和调节机制;4.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七年级下第五章第一节内容。
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
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我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探究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根据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通过小组讨论、发现法的学习形式,推测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再结合多媒体动画从而解决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初一年级下学期生物说课稿之《尿的形成和排出》
初一年级下学期生物说课稿之《尿的形成和排出》
丰富的学习生活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接下来就是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初一年级下学期生物说课稿,希望会对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一、教材简析(一)地位和作用
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本节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内容,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
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学好《尿的形成和排出》这节内容,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能正确区分排泄和排遗; ⑵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⑶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⑷明白排尿的意义。
能力目标:。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尿液的排出过程:阐述膀胱的储存和排尿反射的机制。
尿液的成分与变化:分析尿液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变化,如比重、酸碱度等。
尿液检查的临床意义:介绍尿液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意义,如肾功能评估、尿路感染等。
难点
尿液形成的生理 机制:尿液形成 涉及多个复杂的 生理过程,如肾 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 的转运功能等, 需要深入理解。
环节。
尿液的排出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肾脏的功能:产生尿液、排泄废物和毒素 输尿管的功能:输送尿液到膀胱 膀胱的功能:储存尿液,控制尿液的排放 尿道的功能:排泄尿液到体外
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四章
重点
尿液的形成过程:详细介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以及分泌作用。
解尿活学生的前知
提问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与 尿液相关的知识
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展示尿液 形成与排出的过程
小组合作:让学生合作探究尿 液形成与排出的机制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 加深学生对尿液形成与排出的 理解
教学策略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 生理解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尿液检查的意义:用于诊断肾 脏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
评价与反馈
第八章
设计评价策略
评价目标:确保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功能正常 评价方法: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量等指标 评价标准:尿液颜色正常、无异味、量适中 反馈机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为学生提供反馈
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评价和反馈,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人体基本结构和功能的知识,但对于泌尿系统的具体组成和功能了解不多。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尿液形成过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机制;
2.对泌尿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模糊;
3.生活经验不足,难以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问:以“大家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处理喝进去的水分吗?”为引入,激发学生对泌尿系统的兴趣;
2.生活实例:分享生活中的实例,如运动员在比赛前如何控制饮水以避免比赛中途上厕所,引导学生思考泌尿系统的作用;
3.视频短片:播放关于泌尿系统的动画短片,让学生对泌尿系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判断题和选择题:针对泌尿系统的组成、尿液形成过程等知识点,设计判断题和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尿液形成过程的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如何保护泌尿系统健康,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多媒体资源:PPT课件、动画、视频等,生动展示尿液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网络资源、在线教学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空间。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激发兴趣、直观展示、拓展知识、促进交流等。
(三)互动方式
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5.跨学科整合:联系数学、化学等学科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说课课件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尿道(输送尿液)
找到肾脏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身体 上找到肾脏的大体位置
肾脏的结构
学生通过图片认识泌尿系统,并了解它 的组成结构,知道肾脏的大小形状位置及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最主要的器官。
视察肾脏的实 体剖面图,了 解肾脏的内部 结构,并小组 讨论各个结构 的功能。
电子显微镜下的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球 毛细血管球
讲授新课
课堂检测
02
趣味导入
讲授新课
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排
呼气
汗
排尿
水、无机盐、 尿素
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
水、无机盐、 尿素等
排泄: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人遗体:食排物出消废化物后的的残途渣径形成有的哪粪些便呢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形成尿液)
泌
尿
系
输尿管
统
(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 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 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同时清 除体内过多的水分。
你做到了吗?
1,坚持低盐、清淡饮食;
2,不暴饮暴食增加肾脏负担;
祝
3,适当多饮水,不憋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体验肾脏结构的精致,感悟生命的宝贵和人间的真情。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尿液的形成 教学难点: 肾单位——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教学方法
本节课贯穿视察和讨论,主要运用 启示式谈话法,启发学生思维、激 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 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 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和 图片,让学生通过视察、思考、分 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 认识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特点和意 义。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word教案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材剖析】“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齐鲁版)初一下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本章的教材内容与前方的三章的内容联系亲密。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呼吸、物质的运输以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
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课的要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方所学知识联系紧密,所以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有益于将前方所学的知识贯串起来,并为此后的学习确立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老师点拨为辅,获取有关泌尿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尿液形成与血液循环的关系,特别是通过察看、思虑和资料剖析,重在培育学生依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常有问题的能力。
【学情剖析】初一的学生生活经验较少,好奇好动,思想发达而短缺抽象思想。
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世理现象虽熟习,但尿是如安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特别肾脏的构造和功能,学生不易理解。
所以,教师要在教课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构造方面的生理名词和看法.主要经过察看、思虑和资料剖析,指引学生认识泌尿系统的构成,研究尿液构成的大概过程,并形成人体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看法.依据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经过小组议论,诱思研究的学习形式,推断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内壁的作用,再联合多媒体动画进而打破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课难点。
【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1)、学生能知道排泄的看法,描绘排泄的三条门路。
(2)、学生能描绘人体泌尿系统的构成。
(3)、学生能概括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概过程。
2.能力目标(1)、经过学习泌尿系统的构成,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和思想能力。
(2)、经过对血浆、肾小球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剖析比较,培育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和依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
(3)、联合生活实质进行剖析学习,培育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说平时问题的能力。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经过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提升自己的保健能力,培育学生优秀的卫生习惯。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尿液的形成和排除出说课
3 活动探究 获得新知 25分钟
肾
小
毛细血管
管
尿液
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
说教法 说学情
说教法
说过程
说板书 说评价
说开发 2021/12/12
4 归纳总结 梳理新知 5分钟
血液
肾小球 肾小囊的虑过
原尿
肾小管 重吸收
尿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血细胞、蛋白质 葡萄糖、无机盐 水、尿素
少量蛋白质、葡萄糖 无机盐、水 尿素
无机盐 水
5 温故知新 课外拓展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说板书
(bǎnshū)
第一节 尿的形成(xíngchéng)和排 出
泌尿系统
(mì niào xì tǒnɡ)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内
细 长
有 弹 性
外 括 约
肌
过滤
重吸收
输送
暂存
排出
2021/12/12
尿的形成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尿的排出
让学生有展示才能 的机会,促进学生 个性发展,增加自
信。
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评价(píngjià)方法
评价(píngjià)范围
课堂(kètáng)评价
探究能力
知识
2021/12/12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
多媒体课件
资 源 开 发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八页。
欢迎您到临朐来
新 课外拓展。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让学生有展示才能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加自信。您的聆听是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本节课包括“肾”、“尿液的形成”和“尿液的排出”三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理解排泄的概念,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等示意图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重点和难点
1.本章的重点是:排泄的概念和实例分析排便、排尿是否排泄,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2.本章的难点是: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好问好动,但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优于理性思维,自控能力较差,自主探究能力还不够强。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方法
1、自学导思法——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立体的,直观的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教师的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将学生将感性的认识引导到了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学习方法指导
1、指导观察模型、图片和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结出“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生物学原理。
4、学会用表格、图解表来对比总结。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热情
1、用感动中国2020年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视频, 捐肾救母为何感人?肾对人体有什么作用?肾发生病变为什么会为危及人的生命?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新课讲授
1、泌尿系统的组成
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模式图:,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并讨论
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与哪些结构有关?
2、它们在人体内的具体位置怎样?
3、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4、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关系吗?
观察是注意:A注意观察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想象肾脏里血管的分布状况是怎样的?
B血液是通过什么血管、怎样进出肾脏的?
学生展示、归纳:
教师强调:皮质部分比髓质部分颜色深的原因
2、尿的形成
(1)形成尿液的器官——肾
首先学生活动:用解剖刀可将猪肾纵剖,对照课本插图仔细辨认肾的内部结构。
请1~2组课前准备比较充分的学生作为教师来为其他同学解答解剖和观察时遇到的各种问题。
然后投影出示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完成讨论题。
1、肾单位有哪些部分组成?
2、肾小球是如何形成的?
3、肾小囊在哪里?和什么相连?
4、肾小管外面缠绕的是什么?上端与什么相连?下端又汇集到哪里?
5、肾小管下端和什么相连?
6、肾小球两端的血管分别叫什么?流动的液体是什么?
学生展示、归纳:
教师强调: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尿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顺利学习,我设计了如下的方案:
第一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投影出示尿液化验单)李明同学生病看医生,有时医生会让你去做尿液检查。
拿到化验单,医生才会下诊断书,这是为什么?这张化验单你看得明白吗?医生为何可以通过一张化验单上的一些数据就能判断一个人肾脏是否有病呢?
探究合作,深入展开
第二步,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目标
结合课本上第68页“尿的形成示意图”及“血浆、原尿、尿液主要成分”的表格,通过观察比较和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尿的形成过程包括哪两个连续的过程?两个阶段中被滤过和重吸收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2、肾单位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完成滤过和重吸收作用相适应?
3、在尿的形成示意图中,左上方血液进入入球小动脉,左下方血液流出肾单位,血液在肾单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4、血浆与原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原尿与尿液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尿液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为什么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
6、尿的形成示意图中肾小管中的尿流向何处?
生:学生看书,相互讨论。
学生交流答案,说错了没关系。
第三步用FLash制作的尿的形成和排出动画,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第四步学生结合动画叙述尿的形成过程。
第五步解读数据:
出示一张某健康人的肾动脉中肾小囊中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的数据表格。
设问:
1、既然尿液是血浆—→肾小囊液—→尿液形成的,那么为什么血浆与肾小囊液中蛋白质含量差异这样大?
2、既然尿液是由肾小囊直接形成,为何尿液中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
3、尿液同肾小囊液(原尿)比较,并没有新的尿素产生,为什么浓度会增大呢?
提出有关新发现,挖掘教材内涵内容让学生充分讨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六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自学解难有关内容,最后归纳出结论
血浆、肾小囊中液体和尿液的成分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进行重新吸收回血液里的缘故。
第七步, 再次展示flash动画演示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滤过与重吸收”,由此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进一步让学生形成整体的认识.这是突本节难点的策略之一。
第八步,学生归纳出结论。
学生分角色表演尿的形成过程。
第九步:巩固练习
1、展示李明尿检化验单,判断疾病
2、通过图表中的成分和含量,判断液体的名称
3、解读尿的形成示意图,分析尿的形成过程及变化。
第十步:生活连接:
1、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发生了病变?
2、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呢?
3、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葡萄糖呢?
4、尿液的形成和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
3.尿液的排出
第一步, 教师设问: 有的同学有憋尿的习惯,这样好不好呢?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步,教师设问
1、人的肾脏每时每刻都在形成尿液,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而为什么排尿又是间歇的膀胱内
的?
2、尿液从何而来为何有贮存功能?
3、尿的排出途径?
4、排尿的生理意义?
第三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第四步:学生交流展示
第五步, 链接生活: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1、有的同学有憋尿的习惯,这样好不好呢?请你说说理由。
2、有的同学平时很少喝水,这中习惯好不好?为什么?
4、排泄和排遗
展示图片:厕所,运动场上运动员:急促呼吸和大汗淋漓这两幅图片分别展示了我们排出废物的一些途径,如大便和小便,运动员的呼气和汗液.你认为以上现象都属于排泄吗?
重点强调:排泄是经过血液循环后排出的物质,而排便是食物残渣的排出属于排遗。
(三)课堂小结
1、泌尿系统的组成
2、尿的形成
3、尿的排出和意义
4、区分排泄和排遗
(四)拓展探索
介绍血液透析、血尿、蛋白尿等
(五)播放田世国捐肾救母和暴走母亲捐肾救子的图片,同时播放歌曲《爱的奉献》,结束教学过程。
四、说课堂练习和检测:
我精心编拟了难度适宜,题量适中的练习,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在练习的内容上,主要分为基础知识题,分析思考题,综合应用题。
层次分明,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
当堂检测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
五、教学设计中体现的课改新理念:
1、在教法的设计上,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主动理解“尿的形成过程”。
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2、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本节内容图片资料丰富,教学中充分利用图解,“泌尿系统组成图”、“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再结合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地观察图。
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讨论交流中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3、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活动组织上,特别是“尿的形成过程”教学设计,教师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巧设问题,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内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的
主动学习,获得新知识,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解决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
也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