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分析: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战略转移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政治热点试题猜想: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2020年高考政治热点试题猜想: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1:材料一“中国制造”闪耀2018年6月俄罗斯世界杯赛场内外,是对“中国制造”的高度肯定。

“中国制造”在世界杯上大放异彩,显示了中国经济腾飞以及中国品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而无论是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向海外,越来越多的中国球迷亲临赛场观赛,还是众多中国赞助商走上世界杯舞台,都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国风采”“中国自信”“中国力量”。

材料二2018 年12 月8 日“嫦娥四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果,是全体航天人拼搏精神的成果。

中国航天人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铸就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推动了航天事业的发展,也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宝贵财富。

材料三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技术创新,用同样的资源生产质优、价廉、适销的商品。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三大转变”,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材料四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获奖项从立项到成果发表或应用平均时间为11年,其中近一成的项目经历了超过20年的攻关和积累。

今天的中国科技,正站在这样一个临界点上。

势能的积累已经够大,但实力的差距也还不小。

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信心、耐心、平常心,继续沉潜发力,把阻滞创造的障碍一一破除,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我们一定会迎来创新的井喷,也迎来中国创新的一个个新起点,不断推进我国的科技事业进步。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12分)(2)运用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原因,以及探索宇宙的脚步将永不停息的原因。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作者:来源:《新经济导刊》2015年第12期作为大国经济体,中国不能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制造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财富之源、强国之本。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通过“三步走”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如何认识中国制造业所面对的环境?中国制造业的现状、特点与困境如何?怎样看待和理解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及未来前景如何?中国制造业的路在何方?中国制造业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其显著特征是速度变化、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

在我看来,中国经济新常态符合追赶型后发经济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正在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经济新常态是工业化进程向后期阶段推进的直接体现,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经阶段。

应当注意到,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过去那种依靠廉价而优质的劳动力、直接引进吸收国外的技术、巨大的内部市场、强有力的政府及其资源动员能力等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已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在新的发展条件下,供给和需求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约束条件不同以往,这些都意味着原来的增长动力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变。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能否顺利迈向更高阶段、更高水平,关键在于新旧动力能否顺利实现平稳接续。

从全球背景看,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环境的变化,制造业正在成为一些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最上游的角力场。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比如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了制造业竞争策略。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的一项战略计划,旨在将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该计划于2015年由中国国务院发布,并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然而,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需要面临许多难题。

任务既艰巨又紧迫,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实现目标。

如何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这是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关键。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投入,提高研发经费和人才培养。

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研发能力。

此外,政府还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商业化转化,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制造业质量?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还需要提高质量。

中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与高端市场尚未形成真正竞争力的局面,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政府需要推动企业进行全要素质量管理,着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性。

其次,企业需要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健全对产品质量的全过程监控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最后,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

提高产品质量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如何实现制造业绿色化?制造业转型升级还要实现绿色化。

绿色化可以说是时代趋势,对于制造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全球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而制造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之一。

解决环境问题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要条件。

要实现制造业绿色化,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环保政策,加大环保税收力度,推动企业打造环保一企一策,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此外,还需要推动循环经济,加强绿色供应链建设,着力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形象。

如何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要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90分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90分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就是必然选择90分•1、关于3D打印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就是( )。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它可直接将计算机中的三维图形输出为三维的塑料零件o B、它可以实现从微观组织到宏观结构的可控制造o C、它还存在着制造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o D、它的市场规模占全球制造市场的50%以上•2、在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就是( )。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o B、农牧业o C、房地产行业o D、化工业•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就是( )。

(单选题3分)得分:0分o A、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o B、微软的办公软件o C、计算机操作系统o D、通用数据库系统•4、世界上首次证明工业控制系统本身也有漏洞的事件就是( )。

(单选题3分)得分:0分o A、2010年,黑客袭击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o B、2007年,俄罗斯黑客成功劫持Windows Update下载器o C、2010年,黑客攻击了伊朗核电站的离心机工业控制系统o D、1999年,黑客入侵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的军用电脑•5、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 )带动的。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化学技术o B、机械技术o C、电气技术o D、信息技术•6、我国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这主要就是因为( )。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资源与环境的限制o B、人才的限制o C、政策的限制o D、世界经济环境的限制•7、关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加工工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o B、技术密集型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高o C、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o D、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8、将服务业从传统推向现代的方法就是( )。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将先进工艺技术融于服务业o B、将现代服务意识融于服务业o C、将信息技术融于服务业o D、将传统文化融于服务业•9、国家的地位首先就是由它的( )决定的。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不可分,从小宗产品甚至大中型生产制造,“MADEINCHINA”在全球的行业中出现更为频繁,为全球孰知。

中国现阶段可谓是制造大国,并没做到制造强国。

制造大国,“大”则是核心价值;制造强国“强”则是核心价值,二者二字区别,结论各有不同。

“制造大国”注重生产主力,产品品种,产品数量。

“制造强国”则注重科技进步,新式发展趋势。

制造强国不仅仅是对我国加工制造业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国际地位的肯定,对国际竞争力的认可。

针对中国,作为劳动密集型公司占绝大部分的一个国家,在成为制造强国的过程当中,亟需解决问题也更多。

对中国由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强国流程的科学研究,在困难中吸收知识,学习和成长,努力实现制造强国目标。

关键词:制造大国、制造强国、制造业一、绪论1、选题背景现如今中国当今世界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各式各样要求,中国的加工制造业还在迅猛发展。

尽管中国的制造业在迅猛发展,但他的实力却落后了美国、日本,排序世界第三。

据比较,美国的制造业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其加工制造业在其国内所占比例并不是第一,在美国服务业占比80%。

制造业的发展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实力高低,制造业是一个时代的发展根基,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国家实力表现,不管发展中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加工制造业都是不可缺少的。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在制造业行动指南,坚持不懈走中国特点创新驱动发展路面,坚持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化,培育人才,提升加工制造业综合性水准,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

根据“三步走”完成制造强国目标。

第一步,到2025年进到制造强国之中;第二步,2035年做到全球制造强国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创立一百年进到世界制造强国之中。

2、研究意义制造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根基,经济发展基础,对祖国可持续发展,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极其重要,是我国提高整体实力,提高社会经济实力的重要环节。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支柱行业。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制造业最为发达和具有雄厚实力的国家之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已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中国制造业需要转型和创新,重新在全球的舞台上占据领先地位。

一、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但制造业目前仍然处于低端路线,大量的人工成本和资源成本支配着整个产业链,很难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为了追求长远的发展,中国制造业需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

转型路线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中国制造业需要向创新型、智能化和全球化的方向转变。

中国企业需要通过创新来带动制造业的升级,提高全产业链的价值,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其次,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跨越贸易壁垒,发挥更大的国际竞争力。

二、关注经济结构优化当前,中国正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

以前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源和人力成本的优势,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市场对环保、能源效率和加工质量的要求的提高,赢得竞争的核心因素正在不断变化,经济需优化。

中国制造业现在要从传统的重型和基础设施制造向高附加值和高科技领域转型。

中国制造业需要了解全球市场的变化和趋势,逐渐高度质量和品牌,从而令中国的制造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上建立优势。

三、产业基础设施升级教育、技能、资本与物流是制造业升级的关键要素。

教育和技能会影响工厂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流动性,资本和物流也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在加强教育和技能的同时,中国制造业需要加强物流和资本的整合,以便能够更好地开展全球合作。

中国制造业还需要注重发展科技,特别是在智能制造、物联网技术、3D打印和先进材料领域。

这些技术可以为制造业的转型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并且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四、关注创新化和自主创新自主创新除了是中国制造业转型成为制造强国的重要因素之一外,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从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强国_未来20年中国机械工程自主创新之路

从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强国_未来20年中国机械工程自主创新之路

从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强国———未来20年中国机械工程自主创新之路文/路甬祥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和30年改革土开放发展,使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个人电脑、移动电话、水泥、钢材、化肥、化纤等多种产品产量列居世界第一位。

同时,全球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随着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一大批制造企业日益成长壮大,特色制造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与日俱增。

但是,中国制造业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低端,创新能力较弱,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大型跨国经营企业和国际著名品牌少。

同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附加值低,而且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问题突出。

据统计,美国制造业增加值率都在40%以上,但是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率还不到30%(2006年26.20%);中国的人均G DP 不到日本人均G DP 的10%(2007年6.5%),但是单位G DP 能耗却相当于日本的4倍,单位G DP 排放量相当于日本的10倍,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日本的7倍。

中国制造工程的战略目标是:致力于节能减排,并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国际竞争力;致力于造就一个清洁、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致力于满足中国和世界极大多数人的需要。

摆在中国制造工程界面前的历史任务是:开发和应用自主创新技术,提升中国制的全球竞争力;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开发应用纳米、超精、极端和超大规模的先进工程成套装备;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全球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直面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应对能源安全挑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仅为世界总量的3%左右,多数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结合专业谈一谈中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结合专业谈一谈中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结合专业谈一谈中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引言] 全球制造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国。

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经济的含量,提出构建制造业强国的对策,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们选择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作为我们的专业,就做好了为制造业做贡献的准备,因而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对“我国应如何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为一个制造业强国?”这个问题作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强国科学技术发展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制造业大国,但是,这两年,我从我的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这门课程中了解到,制造业大国远远不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我们要追求的是制造业强国。

有关研究也表明: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已超一成,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但是中国仍不是制造业强国,正开始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挺进。

下面,我就结合我所学的专业,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谈一谈我国应如何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为一个制造业强国。

首先,为什么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呢?新华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周树春在致辞中曾经表示,以核心科技武装的“中国创造”既是“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胜利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为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而在学专业基础课——机械制造基础时,一位学长的话个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他讲的是去参观一家国外的企业,看到人家的制造加工技术,再想想国内的制造业,连汽车外壳的曲边精度都达不到别人的水平,更不要说其他的环节……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要提出“中国创造”这个概念,原因就是我们国家想要真正成为强国,就必须得创新,就必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其次,要怎样才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将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为制造业强国呢? 这个我们得先了解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状况,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迅速提升。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前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为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历史证明,每一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世界强国的兴衰。

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

本论关于中国制造目前的情况,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当中,2010 年我国再次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历史上中国曾经是制造业的第一大国,但是大约在1850年前后,中国丢掉了这个位置。

经历了160年,我们又重回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个位置,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我们可以通过最新统计数据来更清晰地认识我国是制造大国这一事实: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已达22.7多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 85%;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超过20%,连续5年保持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地位。

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数量仅次于美国(130多家)。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不断追赶,尤其是近十年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制造大国的地位坚实而牢固,但我们距离强国还有- -定差距。

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的描述。

通过对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大致上可以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是规模和效益并举。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1. 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之一,已经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外竞争的加剧,中国必须转变思维和策略,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进行深入剖析,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

2. 中国制造大国的背景和现状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低成本劳动力和规模经济的优势使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国内市场的发展不平衡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加剧也对中国制造大国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3. 制造强国的定义和特征制造强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

制造强国应具备技术创新能力、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等特征。

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注重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4. 战略思考之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强国的关键。

中国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加强国际合作和引进先进技术也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中国才能在全球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生产出更高附加值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5. 战略思考之二:质量和品牌建设在过去,中国制造的产品往往以低价和大量出口为主导,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

然而,为了打造制造强国,中国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这需要企业加大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投入,建设诚信可靠的品牌形象,并注重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6. 战略思考之三:人力资源和技能培养制造强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中国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和技能培养的投入,改善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制度。

培养一批技术熟练、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面临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

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面临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

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面临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作者:马帅来源:《消费导刊》2016年第07期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产业在世界范围重新布局,我国颁布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是只简单的利用劳动力加工产品。

本文从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面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这一过程我国需要考虑的政策和实施措施,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影响因素高技能一、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面临的影响因素(一)技术因素我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

从理论上讲,对新产品的研发、技术创新的投入、科技成果的转化等都影响着技术因素。

研发新产品对个企业而言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提高市场份额。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同行业的竞争越演越烈,只是扩大规模生产单一产品或者陈旧产品是不行的,企业必须投入人力物力对产品进行研发,提高企业的规模化和多元化,才能走向国际。

在创新中,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完成创新流程增强我国经济实力,走向制造强国。

(二)人力因素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机构的重新布局,制造业的科技进步及高科技产品的增生,提高劳动力职业素质,满足制造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了一种必然。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够使我国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得以进步提高,提升竞争力。

孔宪香提出制造业的核心资源是技能型人才。

我国高技能的人才基数有限,增长速度缓慢,出现短缺。

特别是在新兴行业中这种现象更是突出,人口老龄化现象也逐渐显现,高技能的人才大都是高年龄的人员且其思想固化,创新能力相较之更是欠缺,我们需要培养高技能的后备军,促进产业升级。

(三)战略因素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有清晰正确的战略计划。

重视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化战略、国有品牌营销战略,更应重视这些战略与IT的结合。

通过结合网络信息技术搜集生产制造过程最新的实时数据,并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终稿]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终稿]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摘要: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广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行合资、战略联盟等措施,使制造规模逐渐扩大,能力迅速增强,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其从制造大国转变到制造强国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引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19.8%,超过了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已率先于2008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并且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202.0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1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近些年,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大批制造企业日益壮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与日俱增。

但是,中国制造业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低端,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创新能力低。

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附加值低,并且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问题突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国家之一,也可以说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

我国财政收入中的一半都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制造业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尤其是解决就业、创造外汇收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制造业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全球制造中心也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2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首先,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 但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薄弱。

在代表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大装备制造业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设计和制造成套设备的能力。

我国制造业加工制造能力在国际经济分工中一直处于低位,只能进行转包生产和来料加工,制造的是低附加值及高资源投入和高能耗的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和部件都依靠进口。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工程项目概况表本表由建设单位填写并保存。

工程材料、设备试验报告(由建设单位负责部分)汇总表填表人:年月日本表由建设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保存一份。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本表由监理单位填写,竣工验收组通过验收,由责任主体分别签认,并加盖公章,作为竣工备案的主要材料。

本表由建设单位保存。

工程资料名称:案卷题名:编制单位:主管:编制完成日期:年月日保管期限:密级:保存档号:共册第册工程资料卷内目录(总目录)填表人:年月日甬统表A08-3分项目录(主要材料、设备资料)工程名称:编号:适用于结构、安装及主要装饰材料资料目录。

填表人:年月日分项目录(施工记录资料)填表人:年月日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报告目录工程名称:编号:填表人:年月日施工试验及检测资料目录工程名称:编号:填表人:年月日工程安全和功能检测资料目录工程名称:编号:填表人:年月日工程资料备考表工程名称:编号:工程资料移交书我单位按有关规定向办理工程资料移交手续。

共计册。

其中图样材料册,文字材料册,其他材料张( )。

附:工程资料移交目录移交单位(公章):接收单位(公章):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移交人:接收人:移交日期:年月日由分包单位向总包单位移交,由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有关工程资料用。

工程资料移交目录工程名称:编号:综合卷指文字和图样材料混装的案卷。

填表人:年月日档案馆代号:城市建设档案名称:案卷题名:编制单位:技术主管:编制完成日期:年月日保管期限:密级:保存档号:共册第册城建档案卷内目录(总目录)填表人:年月日城建档案案卷审核备考表工程名称:编号:由建设单位向城建档案馆移交。

城市建设档案移交目录工程名称:编号:综合卷指文字和图样材料混装的案卷。

填表人:年月日城市建设档案移交书我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向城市建设档案馆移交工程建设档案共计册。

其中:图样材料册,文字材料册,其他材料张()。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 中图分 类号] F 4 o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8 - 2 4 5 X ( 2 0 1 3 ) 0 6 - 0 0 0 1 - 0 6
改革 开放 三 十多年 , 中国经济崛起 的一个 重要 支柱
察 。纵观 制造 业发 展 历程 , 我 国制造 业 的增 长 主 要 依
1 . 我 国制 造 业 的产业 结构 问题 。制造业 的产业 结 构通 常 是指 各制 造 产业 的构 成及 各制 造产 业 之 间的联 系 和 比例关 系 。长期 以来 劳动密 集 型行业 仍 是 中 国制 造业 的 比较 优势 行 业 , 我 国仍 处 于 国际分 工 中 的低 端 位置 , 这说 明我 国制 造业 的 产业结 构 还不 合理 , 还 有很 多需 要 调整 的地 方 。这 突 出表现 在 我 国制 造 业大 而不 强, 特 别是 装备 制造 业不 强 , 制造 业 缺乏 发达 的产 业分 工体系, 还 没有 形成 强 大 的产 业 链 以及 制 造 业技 术 创 新 能力 十分 薄 弱 。 2 . 制造 业 的竞争 力 问题 。制 造 业竞争 力 是一 个涵


我 国制造业面 临的问题 、 机遇与挑 战
( 一) 我 国制 造 业 面临 的 问题
的今天 , 制造技术 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机械加 工技术 , 而是集机械科学、 电子科学 、 材料科学 、 信息科
学和 管理 科学 等诸 多 学 科 于 一 体 的新 兴 科 学 , 即成 为 “ 制造 科 学 ” 。然而 , 我 国仍 处 于 许 多重 大 技 术 产 品不
工地位。针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 中面临的 问题 , 结合世 界制造强 国的发展趋势 , 提 出中国制造与 中国工程联动发 展、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 制造服务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 中国从制造大 国迈向制造强 国的有中国工程 ; 服务型制造 ; 联 动发展 ; 制 造强 国

浅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浅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浅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作者:胡晓辉来源:《山西农经》2018年第08期摘要:目前中国制造的最大优势是大而全,但要实现制造强国的转变,却面临着工业设计能力不足这一最大瓶颈。

针对中国制造所面临的瓶颈,有三点解决办法: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人才;减少国家干预,提倡自由竞争。

关键词:中国制造;制造大国;制造强国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8-011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424 文献标志码:A1 中国制造现状分析1.1 中国制造的巨大优势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上升为世界第一,其中有220种工业产品产量份额居世界第一位。

联合国把工业产业分成了39个大类,191个中型分类和525个小类,其报告显示中国拥有所有的工业产业分类。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拥有着世界其它任何国家所没有的优势:工业产值巨大,工业种类齐全。

遂将其概括为:大而全。

相较于中国,美、德、日这三大传统工业制造强国的特点为:小而精。

即这三国的年工业总产值虽不及中国庞大,工业种类也不及中国齐全,但在他们从事的部分制造产业中却保持着领先地位。

以表中14个高端制造业为例,液晶面板、高铁产业、锂电池产业和民用造船4个产业在美国国内几乎不存在;卫星导航、互联网、航空发动机等8个产业在德国几乎不存在;卫星导航、民航客机、通讯设备等8个产业在日本也几乎不存在。

相反,中国拥有以上14个高端制造产业,但在民航客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仍然具有一定差距。

1.2 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历史机遇分析——以美国为例研究美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过程,可以发现三个重要历史节点:1860年,美国工业产值占世界份额为1.80%,居世界第四;到了1890年,美国的工业产值占世界份额达到15.80%,上升到世界第一位,此时美国制造业的特点也可概括为大而全;30年后的1920年,美国实现了由大而全到大而强的转变。

美国实现制造强国的转变,有三大关键点。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福耀玻璃发展启示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福耀玻璃发展启示

1332020.1MEC 行业文化 MODERN ENTERPRISECULTURE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福耀玻璃发展启示张珍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1-133-02早在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家就提出了“实业救国”的理论。

经过了7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一步步从一穷二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制造国和制成品出口国并在向制造强国大步迈进。

在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先进、功力扎实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和优秀企业家们,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

2019年8月,一部名为《美国工厂》的纪录片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收视热潮,朋友圈各种转发,同事们纷纷交流观后感,于是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第一次走入了我的视线。

在中国,做到行业内世界第一的公司,不止福耀玻璃一家,但说起净利润比 “第二名到倒数第一的利润加起来” 还要多的公司,可能只此一家。

根据福耀2018年财报显示:福耀目前国内市占率在 66% 左右,全球市占率为 22% 左右,排名行业第二,但利润占据全球汽车玻璃行业总利润的 80% 左右,竞争力全球第一,未来全球市占率突破 30%,成为行业第一是大概率事件。

福耀的成功与其缔造者曹德旺密不可分,以下将从他的性格特点和企业治理方法两方面进行剖析和论述。

一、性格特点1.自信、果断。

在影片《美国工厂》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桥段:福耀工厂将要举办庆典,计划搭建一个带雨棚的舞台,曹德旺斩钉截铁地对负责人说 “不会下雨” ,结果当天真的没有下雨。

曹德旺说后面的内容没有拍,后来有人追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秋季,这里的地区纬度相当于我国山东的那个纬线。

诸葛亮跟周瑜在火烧赤壁的时候借东南风是真的吗?诸葛亮是天文学家,因为那个处于中国南北的交界线,地处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里面,这个地方一年的南风、东南风、西南风加起来是144天。

它曾经每一天发生的天气有记录的,他已经算过了,这是有理论依据的。

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我国制造业的转型
制造大国
中国制造
制造强国
中国创造 中国创造
主旋律:产品和产业构造晋级 根底:进步人力资源的质量,实现人力资源的高程度运用
人力资源对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性
人 力 资 源


技术创新是制造业开展的生命线
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立,是制造业增 强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壁垒、提升技 术改造才能的战略举措,是构建制造 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的 内在要求
如何从制造业大国 到制造业强国
分析思路导读
现状
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特点及所处大环境的变化
转型 出路
通过我国与世界制造业强国人力资源现状的比 照,明确人力资源对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性
从人力资源角度分析我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到制产品产量已列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但我国制造业总体程度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的低端, 创新才能较弱,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大型跨国企业和国际著名品牌少, 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
制造业强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把保存和训练员工当作大事 制造业第一强国
特殊聘用制缓解技工短缺 鼓励技术进步
现场消费率世界第一
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制造业的人力资源虽数量大、本钱低,但高程度人 才匮乏且构造不合理
•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只占1.5%
•我国的劳动技能指数 仅居世界第59位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本科、专科、高中、初中级以下学历 的人员分别占:0.7%、8%、15.7%、33.6%和42%
占全球制造业总值的15.6% 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 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 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占全国GDP的1/3,工业的80%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问题研究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问题研究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问题研究作者:方行明曾小玲杨万东来源:《理论探索》2021年第06期〔摘要〕中國制造业的优势在于超强的系统集成能力或“组装”能力。

这种系统集成能力使中国成为“制造大国”。

在迈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中,中国在创新指数、科技投入与产出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但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

当前需要在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对外合作三条路径上发力并寻求突破,加快“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关键词〕制造大国,制造强国,转型路径,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1)06-0082-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在总量上先后超过日本、美国和欧盟而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位居世界首位的“制造大国”,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如何成为“制造强国”。

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是中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

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综合国力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并增加中国人民的福祉。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作为中国政府提出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此纲领明确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阶段性方向。

2020年,在“十四五”规划时期,中国提出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对制造强国的发展要求更加迫切。

加快创新驱动,寻求核心技术的突破,形成高质量发展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高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加强全球产能布局能力,是“十四五”时期面向制造强国的努力方向和结构调整重点,中国将迈上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新征程。

一、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及向“制造强国”转型的进展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以19243.24亿美元超过美国(17889.54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之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11年以24213.73亿美元超过欧盟(23253.87亿美元),2019年达到38234.14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7.97%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