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的调研与思考

合集下载

坚持党建引领 探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坚持党建引领 探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理论经纬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王振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

黄南藏族自治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加快构建党建引领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努力探索藏区基层社会治理“黄南模式”,为打造山水黄南、高质量推进“三区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统筹谋划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结合全省藏区社会治理示范区建设,努力构建“大党建”格局,让基层党组织担负起引领社会治理的政治责任。

抓实党的建设,成立基层党建领导小组,突出围绕组织建设、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重点设立专项攻坚组,构建一贯到底、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夯实维稳根基,大力推进平安黄南、法治黄南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全面加强舆论阵地建设管控,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深化教育引导,常态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爱国、感恩、团结、法制”教育实现全覆盖,修订完善以倡导文明新风、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全州社会治理逐步实现从粗放到精细、应急到常态、治标到治本的转变。

坚持以夯实基层为重点,统筹抓好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着眼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扎实推进乡镇“六化”(内部设置科学化、工作运行规范化、为民服务高效化、日常管理信息化、党建工作精细化、干部考评精准化)和村级“六个基本”(激活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抓实基本活动、开展基本服务、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建设。

对“虚化”“空壳”村组实施联村并组,村改居符合条件的及时组建社区党组织,搬迁村跟进设置党组织,探索建立村(居)民小组、社区楼宇片区区域型、网格型党组织。

依托产业链、基地、专业合作社等设置党组织,构建以村党支部为主体、以特色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为基础的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框架。

大力实施“抓乡促村筑根基,三级共创示范县”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新时代背景下创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创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探索

1引言对于国家执政党是否具有较强的执政能力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是否达到现代化水平。

随着我国在治国理政观念上的不断突出与进步,这些年来,总书记不断地提出与社会治理相关的党建工作创新。

新战略的提出不仅对党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社会治理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的社会结构不断地进行着深刻的变动,通过一定的理念创新和能力加强军队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在发挥党建工作的基础上,要重视对于基层党建的发展,借鉴城市的社会治理体系,将基层党建的多种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断地促进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和谐。

随着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不断推进,兰州市城关区通过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的摸索,探索了更加适合兰州市城关区的工作机制,并获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机制、背景和做法进行分析,旨在通过经验的总结与启示,为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进行的党建基层治理创新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借鉴参考。

2城市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系2.1基层党建指导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对于我国来说并不陌生,从早期开始,我国就将政府和市场通过资源配置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但由于早期的资源配置方法无法更好地满足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在社会治理上,更加突出的是将社会与政府进行紧密连接,通过相互合作和协调的方式,保证利益可以最大化[1]。

在工作过程中,党组织作为核心的力量保证,需要不断地通过制度保障和物品供给的方式,使得治理模式更加顺利地进行,因此,党员具有的模范性以及党组织的先进性,都为社会治理模式可以在党组织和社会组织间进行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带来巨大推进作用,以此来保证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体系朝着更加现代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党的建设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基层党建。

党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充分地保证党发挥核心作用,在最大限度内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幸福感不断地提升,因此,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对于社会治理发展和创新来说是一项基础工程。

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138作者简介:刘丽(1980— ),女,汉族,新疆额敏人。

主要研究方向:党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我们全面深入改革、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基层单位创新基层管理方式、强化基层共产党员的思想认识、提升共产党员的个人能力能够更好的执行国家施行的各项政策,促进社会进步。

以下是对加强我们国家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分析,希望对党建创新工作有积极的作用。

一、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分析(一)基层党组织工作难度增加由于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改革以及民间基层组织的出现,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威信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对于普通群众的影响力没有过去那么强大,基层工作不能按照预期目标进行。

同时,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没有及时跟上当地的发展状况,导致基层党组织无法有效管理某些方面出现的问题。

(二)管理工作有不足之处目前依然存在部分基层党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方式不恰当的问题。

有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高高在上,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有的基层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的手段比较强硬,使得普通人对基层单位有了不好的印象;有的基层单位不擅长使用新思路、新知识、新政策、新手段来满足人们的利益诉求。

对于如何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居民的经济收入、如何完善该区域的基础设施、丰富居民的物质以及精神生活等问题毫无方案。

另外,在基层党员管理和组织上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比如基层单位的各部门界限分明,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合作,使得信息在各部门流通困难。

这既增加了基层单位治理工作的难度,又增加了群众办理手续的流程、降低了基层单位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基层单位的好感度。

有些地方的流动党员比较多、工作地点经常更换,使得党员管理工作不好做。

除此之外,某些偏远的农村由于工作条件困难、福利待遇与大城市相比较低,使得基层单位的党员大多是年龄较大的老党员、年轻人较少。

偏远农村的基层单位难以吸引新的工作人员加入,导致基层党组织的规模小、工作不能高效开展。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思考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思考
企业党建
MODERN ENTERPRISE C U LT U R E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思考
蔡文丽 北京市房山区星城街道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11-039-02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主动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如何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强化社会治理, 成为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北京市房山区星城街道积极开展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实践。这些创新实践以街道 党组织为核心,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加强了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关键词 党建 社会治理 创新实践
三、以“资源共享”为抓手,绘就服务“一张图”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着力推动各类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 在社区聚集。动员驻区单位开放现有资源,提供更多活动空间。 将社区服务平台与党建 E 家平台整合共享,通过定格、定人、定责, 对网格内党组织和党员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管理。 开通“两微一群”,通过新媒体及时准确发布党建工作信息。 推进党员 E 平台软件建设,打造党员学习交流园地。 四、以城市党建协调委员会为平台,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 为抓手强化社会治理,实现多方参与共建共享 (一)机制创新,奏响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协奏曲” 成立星城街道工委城市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制定议事规 则和例会制度,启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共同参与 社会治理,集体会诊存在难题,明确各方职责及解决路径,解 决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二)多方共建,打造平安、健康、诚信、宜居“新社区” 星城中学、小学、幼儿园积极融入社区发展,主动参与星 城地区社会面防控,打造平安社区;燕化医院星城分院开展医 疗资源“三进”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打造健康社区; 工商银行星城分行发挥行业优势,让居民享受金融服务资源, 同时开展防金融诈骗零距离宣讲,打造诚信友善社区。星城物 业加强规范管理,共同开展清洁日活动,打造宜居社区。 (三)民生共担,坚持服务群众“一家亲” 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同开展学雷锋志愿

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

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The Journal of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School of CPC 2020年10月第21卷第5期October.2020Vol.21No.5收稿日期:2020-03-24作者简介:张洁云(1978-),女,江苏南通人,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党校教育科科长,高级讲师。

研究方向:经济学,政治学。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党校系统调研课题《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以南通市通州区为例》(XT1998-2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强调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

”[2]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如何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使人民安居乐业、基层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筑牢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社会治理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南通市通州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做法与成效近年来,通州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落实《新时代江苏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一)强化核心引领,健全区域化的组织体系通州区拥有2200余个基层党组织和5.7万名党员。

通州区委以上率下,切实加强对社会治理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构建社会治理的党组织体系。

首创以镇(街道)党委-村(社区)党总支-二级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示范户)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党建惠民联动工作体系,以15个镇(街道)党(工)委为龙头,242个村(社区)党总支为主体,下设757个二级党支部、2921个党小组、9855个党员中心户(群众示范户),织密基层组织之网,形成县域社会治理的党组织体系。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与思考(精)》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与思考(精)》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与思考(精)》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与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以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

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和调整。

结合此次集团后备干部见习,以及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谈一下自己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近年来,基层各级党组织在久事党委和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服务质量不退步、经营管理有进步、两个效益促同步”的总体要求,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有效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党员干部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整体素质有了提升,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基层党建工作呈现出四个明显特点:一是党员主题活动形式多样。

近年来,各基层党委都能根据集团党委的统一部署,先后开展了“迎世博600天行动、世博先锋行动、我为巴士公交品牌增光彩”,以及“学先进、见行动、作贡献”喜迎十八大等主题活动,详细制定活动计划,细化活动方案。

通过这些活动开展既教育了党员又凝聚了人心,较好地调动了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工作中较好的发挥了模范作用,对促进公司经营任务的完成、稳定职工队伍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二是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有了提升。

各级基层党组织坚持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关键,每年年初制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目标责任管理。

同时,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发展党员,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经常性的开展形势、目标、任务教育,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牢记“立足岗位争优秀、降本增效做贡献”的思想,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使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作者:王启军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36期摘要: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要以党建为统领,推进农村基层自治、德治、法治建设,并在党建引领下使三者有机融合,使乡村基层治理更加科学有效。

关键词: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基层是人民群众生活休憩的家园,也是社会治理最基础的单元。

乡村治,则百姓安。

把乡村建设成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离不开有效的治理。

健全党建引领下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

一、当前农村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弱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广大农村执政的根基,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载体。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部分村级党组织政治意识淡薄、政治功能弱化、服务能力不强,对党中央的部署落实不力,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作为农村治理的领导力量基层党组织,在不少地方存在虚化、弱化、边缘化的倾向,没能很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农村基层自治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社会结构日趋多样。

大量青壮年农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加速流入城市,多数农村只剩下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不少农村形成空心村、空心庄。

例如,安徽x县x乡全乡人口8万余人,农闲时节全乡有6万多人离开家乡,好多群众拖儿带女,成年人在外务工或经商,子女在外就读。

很多村庄家家关门闭户,偶尔见到几个老人孤单单在门口眺望。

一些群众举家搬迁在外购置房屋,常年都不回来,曾经的家乡成为故乡。

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外来资本涌入农村,在农村承包大量耕地搞专业合作社、养殖场,或者开办工厂企业,未能外出的农民就近在附近的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工厂企业打工以获取报酬。

这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农民获得物质利益的途径愈发多元。

安徽省x县x镇经济开发区流转农民土地一万余亩,吸引了石膏板厂、面粉厂、建材厂等在内的十余家企业,解决了当地2000余人就业,这大大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改变了当地原有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2篇)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2篇)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2篇)目录1.关于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2)2.关于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12)关于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2021年工作计划的安排,x月以来,市人大法制委联合市委社治委、市民政局组成调研组,通过走访社区和小区院落、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等方式,以我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切入点,通过走访社区和小区院落、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进行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贯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和成都市“还权、赋能、归位”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总要求,以小区院落为基本单元,坚持党建引领、资源整合、群众主体、多元共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领域做了大量的、积极的、有益的探索,从老旧(三无)院落整治,到物业管理全覆盖,从“三社互动”到“三治融合”,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紧紧抓住为居民服务的着力点,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寓治理于服务之中,在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良性互动,涌现出大量社区治理和小区院落治理的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我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xx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经验(一)突出党委的“统领”作用,牢牢掌握社会治理的主导权,赢取群众信任。

实践不断地告诉我们,信任是撬动群众对我们工作理解、支持和配合的有力支点。

xx市将党组织作为决策者,政策执行和发展方向的监督者、协调者,政治工作、组织关系的领导者,确保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实施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大力推行将党组织建在小区(院落),发挥党员带动作用开展好社区“微治理”。

例如,彩虹社区党委探索出“xxxx”发展治理模式(即坚持“一个核心引领”、提供“五式贴心服务”、建设“六个暖心之家”、实现“三个幸福目标”),从需求出发,营造以社区党委为引领,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位一体、共同参与,打造了“xx分钟生活服务圈”,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空间,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推动了社区经济社会发展。

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路径

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路径

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路径摘要:在新时期的社会治理工作中,需要依托基层党建组织、党机构来作为相关工作开展的主体结构,并且在该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引入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对现有的社会治理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改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本文对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探索引言: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创新具备时代紧迫性,基层党建组织需要在社会治理工作中进行不断地创新、创造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在该过程中,基层党建组织以及相应的机构应当秉承实事求是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在社会治理工作中进行不断地创新、创造,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一、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分析当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也需要实现现代化的转换,相关治理工作的开展能够进一步实现针对当前法治社会的建设,并且在农村区域构建成熟稳定的法治体系可以使得新时期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有效达成。

但是社会治理工作需要依托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基本的主体,全方位落实贯彻上层领导部门、党中央所做出的精神指示,在全体社会人员的协同下,完成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和完善。

在此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应当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协同各方资源共同完善社会治理工作,在此期间,党员干部要发挥工作积极性,秉承实事求是、服务为民的工作原则,将相应的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

二、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策略(一)基层党建+红色网格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加强与基层人民群众的内在关联实施网格化的管理形式,每一个网格单元由村支书或村主任来担任核心领导角色,在网格核心领导成员中,党员占据80%的比例,构建全新的红色网格管理格局,实现在日常的社区群众管理工作中对日常的纠纷、矛盾进行妥善的解决,更加便捷地为民众提供服务,提高社会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的若干思考作者:张安强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04期摘要:当前,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均受到了党的高度重视,既结合党的建设,又是新时代新的伟大工程。

以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有扎实的理论支撑,进而以基层党建解决社区治理出现的难题是一个可行的探索。

基层党建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发动群众、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制度建设来引领和推动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创新思考中图分类号:D26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4-0214-02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1]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層党建和社区治理工作,从各层面论述这二项工作的重要价值,并多次作出要加强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探索以基层党建引领和推动社区治理的重要指示。

究其原因,无论是基层党建还是社区治理,其工作的中心都在基层,工作对象具有交叉性,工作内容具有重合性,工作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讲,有加强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尤其党的建设是新时代的伟大工程,非常有必要探索以基层党建来引领社区治理工作创新的路径。

一、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关系一是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升级,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在基层社区中显现,社区治理的难度与负责程度均有所加大。

比如,社区群众在社区治理中大多是被动参与,积极主动性偏低,导致社区治理效率偏低。

再比如,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基层社区内所管辖的居民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且社区居民内部出现利益矛盾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如何兼顾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诉求,成了社区治理的一大难题。

二是就基层党建而言,目前大部分城市已经构建了覆盖每一个社区的基层党建网络体系,但是在具体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时,基层党建组织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到最大化。

这里既体现为基层党建组织的党建工作只是被动接受上级组织的命令,只是在具体执行,缺乏主动创新,导致工作效果有所折扣;又体现为基层党建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社区管理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导致基层党建的功能发挥不全面。

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路径

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路径

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路径摘要: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社会治理是执政党不可或缺的社会职能,这就决定着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和引领作用。

近年来,不少地方对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初步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模式。

但也要看到,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仍然面临着理念、体制、能力等方面的制约。

必须汲取基层探索的实践经验,坚持走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关键,以制度为保障,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各领域全过程的新路子。

关键词: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探索;路径1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推进需要党的引领,还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基层党建工作只有扎根人民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更新完善党建工作内容。

另一方面,改革和创新也是基层党组织长期追求的目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能完全覆盖多样的实际工作需求,基层党建工作需要的是深入民心、满足民需,不能出现形式主义、表面主义,对党扎根群众、服务群众具有实质的引导及推动作用。

党的建设是我们抓好各项工作的根本。

2当前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困境当前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正处于实践期、探索期,尤其体现在基层治理层面,在社会治理向基层下移这一政策引导下,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不可避免遇到各种问题。

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不能有效融合。

目前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不能有效融合问题是当期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现实问题,部分基层党组织对自身定位认识不够,存在党建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脱节问题。

并且部分基层党组织与社会治理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二者不易融合,在目前复杂的社会问题形势下,无法满足引导社会治理创新的需求,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建设“形式化”,往往重视扩大党员数量、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和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融合。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调研和思考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调研和思考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调研和思考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长远性,因此对于如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我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首先,我对一些地方的基层治理实践进行了调研。

通过实地走访和访谈,我发现一些地方在基层治理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例如,一些地方在基层治理中引入了市民参与的机制,通过社区议事会、居民议事会等形式,让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决策中来。

此外,一些地方还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通过党员教育培训、党员活动等方式,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些有益的尝试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其次,我思考了一些问题。

首先,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需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基层干部是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于基层工作的推动和落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提升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就需要加强他们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必须贯彻党的领导原则,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机制,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此外,还要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基层治理模式。

例如,可以探索打造有机械制和生物制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将科技手段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提高治理效能。

最后,我认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还需要加强社会组织的作用。

社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可以有效地发挥社会资源的整合作用,推动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支持,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与社会组织共同探索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党组织、基层干部以及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不断加强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与思考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与思考一、引言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对于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而当前,我国面临社会转型的巨大压力,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本文将对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调研与思考。

二、调研情况1. 基层党组织内部问题调研通过对多个基层党组织开展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有些基层党组织过于依赖上级的指导和资源,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2)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单一。

一些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和创意,难以引起党员的积极参与。

(3)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不足。

有些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素质不高,能力不够强,缺乏创新意识。

2. 基层党建工作对外交流调研通过与其他地区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交流,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经验交流机制。

各地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渠道,无法及时分享成功经验和教训。

(2)人才流失严重。

一些基层党组织由于待遇与发展空间不足,导致人才流失,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3)基层党建工作对外宣传不足。

许多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对外展示的平台和渠道。

三、问题分析1.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推动改革发展。

基层党组织作为联系党员和群众的桥梁,能够有效地传达上级政策,推动改革发展。

(2)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良好的基层党建工作能够团结党员和群众,形成政治共识和行动合力,推动事业发展。

(3)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能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对社会的影响力。

2.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1)加强组织力建设。

深化基层党组织改革,完善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研究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研究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研究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治理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组织的重要环节,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的建设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引领社区治理,推动社区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背景、现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背景1.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城市社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组织,必须要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社区发展。

2.居民生活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社区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他们希望在社区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希望社区能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党的建设应当将居民的需求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引领社区治理,满足居民的需求。

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现状1.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领头羊”,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党的建设能够提供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通过制定政策和指导方针,引导社区各部门有效开展工作,推动社区发展。

党员作为党的基本建设单位,在社区治理中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党建与社区治理的有机结合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需要紧密结合实际。

党的基层组织通过党员大会、党支部会等形式,向党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员的意识形态水平,使他们成为社区治理的骨干力量。

同时,党的基层组织与社区居民开展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未来发展1.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体系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体系。

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社区的组织建设,提高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党的基层组织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专注化的社区治理团队。

党组织要加强对社区各个部门的协调和指导,形成合力,推动社区治理的全面发展。

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

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

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作者:何海兵来源:《党政论坛》 2017年第7期自2014年底上海市委颁布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以来,各个区、街道都将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摆在突出的位置,开展了调整组织机构、搭建联席平台、完善会议制度、加强队伍建设等多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16个区525位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解到当前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进一步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路子提出若干对策思考。

一、当前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结构尚未完全成型在街道层面,从党的建设系统来看,有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行政党组、社区党建办公室、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平台等;从社区共治系统来看,有街道办事处、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委员会、社区公益基金(会)平台等。

但是,目前基层党的系统和社区共治系统如何有效对接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在居民区层面,从对上海市16个区的抽样调查来看,绝大多数居民区都建立了区域化党建平台,但多元主体作用发挥的情况,不同类型的社区有所差异。

商品房社区中,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一般;售后公房社区中,物业公司发挥作用最弱;动迁安置社区中,物业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都最弱。

具体到业委会的运作情况,业委会正常运作比例最高的是商品房社区,勉强维持比例最高的是混合型社区,无法运作比例最高的是动迁安置社区。

2.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机制尚未良性运转在街道层面,首先,总体来看区域化党建平台更多停留在共建的层面,驻区单位更多的是出钱出物给社区,承担单向的责任。

区域化党建平台没有和社区基金(会)实现对接,驻区单位没有更多地参与到公共议题和公共项目当中来。

其次,社区委员会的设立和运作,相当一部分停留在形式层面,实质性运作的很少。

再次,每年实施的实事项目,更多注重结果导向,过程注重不够,没有在过程中有效引导居民参与,没有在过程中传递价值。

调研与思考基层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调研与思考基层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调研与思考基层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与思考基层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基层党员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基层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与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党员发展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一些地区和单位在党员发展工作上重视不够,导致党员队伍建设滞后,存在人员结构失衡的问题。

2. 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

部分党支部活动仍以开展例会、向党员传达会议精神为主,缺乏创新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党员教育培训不够有效。

现行的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大多呈现单向度灌输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很难真正起到提高党员素质和才能的效果。

4. 党员之间联系较为松散。

一些党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渠道,导致党员关系较为疏远。

二、建议提出1. 加强党员发展工作。

各级组织应重视党员发展工作,注重人员结构的合理配置,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确保党员队伍按需求结构化发展。

2. 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

党支部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创新,结合党员的实际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如组织党员参观学习、座谈交流、社会实践等,提高党员的参与度和质量。

3. 改进党员教育培训模式。

党员教育培训应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如在线学习、交流研讨、实践培训等,强化互动性和实践性,使党员真正受益并提升能力。

4. 加强党员之间的联系。

要建立健全党员之间的联系机制,通过设立微信群、开展党员互动交流平台等方式,加强党员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党员关系的紧密度。

5. 完善党员管理制度。

加强党内管理,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和组织纪律,加强对党员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使基层党员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与专业化。

总之,基层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通过加强党员发展、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加强党员之间的联系和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党的事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结构耦合: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社会管理创新

结构耦合: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社会管理创新
领和 促 进 社 会 和 谐发 展 , 需要 有 方 法 和载 体 的创 新 , 要 政 党 与社 会 相 互 调 适 , 层 党 组 织 与 社 需 基
和社会事务 , 在社会管理 中起着 主导作用 ; 第三 部 门、 种市 场 组 织 与 非 政府 组 织 以及广 大 公众 各
起 着 协 同和 参 与 的作 用 , 而 使社 会 组 织在 高 度 从 自律 和有 序 的 状态 下 得 到 充 分 的发 展 , 终 达 到 最 化 解 社 会 矛 盾 与 利 益 冲 突 , 护 社 会 公 正 、 会 维 社 秩 序 和 社 会 稳 定 的 良性 目标 。 首先 , 形势 新 背 景 下 对基 层 社 会 管理 理 念 新 的创 新提 出新 要 求 当 前 , 业 化 、 镇 化 、 工 城 信
决定》 首次 正式提 出了“ 全党委领导 、 , 健 政府 负 责 、 会 协 同 、 众 参 与 ” “ 会 管 理 ” 局 这 社 公 的 社 格

概 念 。 党 的十 七 届 五 中 全 会 明确 提 出要 加 强
【 收稿 日期]0 20 .0 2 1。81 【 者简介】 作 付翠莲 (9 3 ) 女 , 17 一 , 内蒙古乌 兰察布 人, 士, 博 浙江海洋学院副教授 , 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 究院博士后, 华 主要研 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 党史党建。
31
和谐稳定发展 的最终 目标 。 中, 其 党和政府通过
制 定社 会 政 策 和法 规 、 依法 管 理 和 规 范社 会 组织
和 基 层 社 会 的 发 展 活 力 。五 是 公 共 需 求 的 多 样
差异化对基层社会管理机制 的创新提 出新要 求。
由于 各 利 益 主 体 价值 取 向不 同 , 共 需求 的呈 现 公 多 样 差 异 化 的状 态 。 何 整 合 不 同利 益 群 体 , 如 引

关于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进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进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进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一、引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建工作也应贯穿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小区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在其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本文旨在调研探讨党建在小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分析进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现状分析1. 党建在小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建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党组织在小区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凝聚力、组织力和引领力。

通过建立党组织,可以加强小区居民的凝聚力,增强组织协调性,提高社区管理效率。

党员作为先锋队伍,可以更好地动员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形成良好的治理氛围。

2.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党建在小区治理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党建工作过于形式化,缺乏深入、细致的服务,导致居民的参与度不高;其次,一些小区党组织基础薄弱,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不够有吸引力,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再者,党员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一些党员缺乏社区服务意识和基层工作经验,难以胜任小区治理工作。

三、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实际案例分析1. 某小区党建引领下的治理模式以某小区为例,该小区党组织积极开展居民自治活动,建立业委会,组织居民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管理,形成了“党组织+业委会+广大居民”共同治理的模式。

在党委的引领下,小区治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 成功经验和问题反思这一案例证明了党建在小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也需要注意到存在的问题。

例如,如何在其他小区推广这种模式,如何保证党组织的领导不脱离实际,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未来的党建工作应更加注重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居民的服务窗口和参与平台。

2. 推动党员队伍建设,提升素质水平在党建引领下,应鼓励和培养更多的社区志愿者和优秀党员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提升党员队伍的素质水平和服务意识。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建引领作用如何发挥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建引领作用如何发挥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建引领作用如何发挥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党建引领作用如何发挥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党组织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利益,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题。

那么,如何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呢?首先,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党组织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核心力量。

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干部担任党组织负责人。

加强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完善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党组织的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同时,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党员发展标准,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党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要推动党组织与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深度融合。

基层社会治理涉及到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居民等多个主体。

党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这些主体的沟通协调,形成治理合力。

例如,在社区治理中,党组织可以与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建立联动机制,共同解决社区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矛盾纠纷调解等问题。

在农村治理中,党组织可以与村委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合作,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明建设等工作。

再者,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和手段。

党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基层探索创新治理模式。

比如,一些地方推行的“网格党建”模式,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实现了党组织对网格内事务的全面领导和有效管理。

还有一些地方探索的“智慧党建”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此外,要发挥党组织在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中的关键作用。

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着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污染治理、社会治安防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的调研与思考作者:中共上海市虹口区欧阳社区(街道)党工委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年第05期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本调研以上海市虹口区欧阳社区(街道)在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实践为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的耦合点、党组织体系与社会管理体系的联动性、基层党组织、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以及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更新思想观念、夯实组织基础、加强骨干力量、创新民生服务等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基层党建;社会管理;创新在当前基层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准确把握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明确基层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对于和谐社会管理体系的形成至关重要。

近年来,虹口区欧阳社区(街道)党工委坚持以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引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使基层党建工作与基层社会管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欧阳街道在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实践与做法(一)以“大党建”格局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管理合力。

社区(街道)党工委立足于党建工作一盘棋的“大视野”,进一步调整理顺“小区域、大党建”的组织设置和合理布局,依托“1+3”党组织体制,积极搭建党建联建平台,把辖区内60余个基层党组织、近5000名党员纳入区域化党建“一盘棋”中,力求打破条块之间的分割,党组织之间的壁垒,党员之间的隔阂,整合党的组织资源为驻区单位和社区群众服务。

在社区(街道)党工委的统筹协调下,社区“两新”组织、社区单位积极参与“欧阳暖夕阳”、“欧阳文化活动街”等民生工程,主动认领社区服务项目,出资出力共建和谐社区。

如上海正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连续多年为社区高龄困难老人提供“爱心牛奶”;富达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居家清洁工程”;上海华谊楼宇设备管理有限公司义务承担了社区内无物业管理小区的水箱、电梯等维护保养工作,为居民群众提供物业咨询、房屋应急维修等服务。

所、院、队等行政党组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与社区困难群众帮困结对,为党员群众送钱、送物、送医、送岗位。

(二)以“网络化”党建突破时空限制,延伸社会管理触角。

近年来,社区(街道)党工委与网络阵地紧密对接,依托科技生产力,积极探索“网络党建”新模式,不断激发社区党建活力,延伸社会管理触角,实现政府与群众沟通“零距离”。

2011年2月,街道组织辖区内18位“小巷总理”在新民网“上海滩”开通官方微博,成为全市首创。

2014年2月,街道51个党务、政务、居务窗口又集体进驻东方网,开通了“欧阳街道微博群”,发布微博近5万条,“粉丝”达3万余人。

在全市首次开展党务公开“微直播”活动,回应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切,超过50万网民关注,1.3万人次参与互动。

成功搭建了党建宣传的“新阵地”和社情民意的“直通车”,通过线上用心交流,线下用心做事,在和谐社区建设中起到了连心桥、助推器的作用。

服务联网,推进服务群众“无缝隙”。

依托科技化、信息化手段,精心打造了“欧阳生活社区服务网”,有效整合社区内各类党建资源、社会资源,与56家社区单位、机构、组织签订服务协议,为居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教育文化、老年服务、家电维修、美食餐饮等服务。

并以此为依托,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一座“没有围墙、不受场地资源所限”的“网上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援助、医疗保险、精神慰藉等各类生活服务。

目前加入网上敬老院服务的社会单位和社会组织已达50余家,入会老人1300余名。

(三)以“组团式”党建服务居民群众,精细化社会管理。

积极创新党在基层的执政方式,实施精细化管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2006年以来,街道以“党员挂牌亮身份”为抓手开展楼组党建工作,至今共建成党员先锋楼组454个,其中示范楼组12个,楼组创建率达87.5%,涌现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的特色楼组品牌。

引导党员特别是在职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争做楼组卫生监督员、矛盾调解员、生活服务员、文化宣传员,把服务延伸到楼组,渗透到居民家中。

2013年以来,街道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党建”工作,划分为9个责任区和18个块区,并组建了137支服务团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整合居委干部、楼组长、社区民警、党员骨干、“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组团聚力,对固定网格实施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和多元化、人性化、即时化、精细化服务,解决民生困难,就地化解矛盾。

至今已走访25015户,走访率为98.8%,收集问题建议185条,诉求办结率为94.6%。

通过“组团式党建”,实现了社会管理和党建工作的交融,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观念上,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的耦合点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对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基层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辩证关系,简单地认为党建就是管理本单位的党员,组织本单位的活动,思想上不敢走出“围城”,导致工作体内循环,其资源优势无法惠及基层,难以渗透到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党建和社会管理“两张皮”现象还有一定程度存在。

(二)机制上,党组织体系与社会管理体系的联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社区“1+3”组织体制已建立完善,但由于驻社区内的一些市、区党组织、行政组织之间与街道没有隶属关系,权威性和约束力不够,在运作中还存在着条块不能整体联动的问题以及“块热条冷”、驻区单位不积极、不热心等现象。

如欧阳社区内有近5000名党员,在牵头、组织、引导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区共建时,往往凭借的是以感情来沟通工作,以文明素质来规范行为,缺乏一定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同时,部分党组织互联互动的意识和能力还比较弱,习惯于“闭门造车”,不能用开放的姿态、开拓的视野、战略的眼光参与社区共建共享。

(三)力量上,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民众利益诉求多元,社会矛盾复杂化,给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还明显不足,一些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工作中找不准加强和创新的切入点,就党建抓党建,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工作结合不紧密,对如何通过党建工作,推动和创新社会管理思考得不够,等等。

(四)内容上,基层党组织、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

近几年来,社区(街道)党工委积极发动社区党员奉献社区、服务居民。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部分热心参与社区事务的党员群体比较固定,而且大都局限于医生、教师和干部等身份。

其原因,一是部分社区单位的领导重视不够;二是在职党员自身意识不够。

一些居民区党支部反映,部分在职党员认为党员完成本职工作、组织服务本单位群众、部门维护好自身的利益就是一种奉献追求,对所在社区公益事业和社会发展不够关心。

一些服务机关坐等服务对象上门办事,导致“服务关口”难以前置,服务重心难以下移。

三、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要打破思维、时空、条块等限制,坚持以开放的视角、开放的思维、开放的精神来谋划和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盘活基层党建资源,以党建创新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以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开创社会管理新局面。

(一)更新思想观念,夯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共同价值体系。

要跳出“党建工作是某些部门、某些人的工作”误区,树立“一体化”、“一盘棋”的党建理念,把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纳入各行各业的工作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建立“党建引领、社会管理、服务为先、共建共享”的共同利益和价值体系,凝聚社区共识,培塑共同理想,找准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职能的耦合点、着力点、契合点,做到党建引领和社会管理创新有机融合、互促共进。

要落实领导责任,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任务,纳入基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检查指导,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情况的督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群众优势,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二)积极构建“同心圆党建”模式,夯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

要积极探索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以推进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管理为半径,以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加强党员干部考核为圆弧,形成以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的“同心圆”。

其中,“1+3”社区党组织运行模式,即社区党工委总揽全局,社区行政组织党组、社区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凝聚合力,形成同心圆的第一层,即核心层;社区共建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代表、政风行风监督员等第三方公信人士为圆的第二层,即贴心层;社区志愿者、广大居民群众为圆的第三层,即连心层,从而形成一个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党联系社会、整合社会的“同心圆”结构的社会工作体系。

要充分发挥社区(街道)党工委的龙头带动作用,有效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进一步畅通各类党组织共驻共建、发挥作用的渠道,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真心真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不断增强“同心圆”核心层的凝聚力、向心力。

按照“与驻区单位共建、向社会资源借力”的思路,结合社区建设与管理特点,科学设计共建载体,精心打造服务平台,充分调动驻区单位资源为社区建设服务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同心圆”贴心层的吸引力、影响力。

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管理新形势的群众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群众工作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内容,增强“同心圆”连心层的渗透力、感染力。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能力培养,夯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骨干力量。

要着眼于提高“三种能力”,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抓班子、建队伍,强化基层组织管理能力。

抓好“班长”工程,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尤其要高度重视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着力打造能够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严格做好党员队伍的发展工作,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有文化,办事公道、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人发展为党员,让党员队伍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力军。

抓学习、重培训,强化基层组织为群众谋幸福的能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是改善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