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第2节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综合测试卷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3.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4.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5.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B.蔡老师是远视眼,戴透镜C.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D.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6.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A.像距增大,像变大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考试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 60 分钟 ,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 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2.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3.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cm 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cm 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4. 如图是用来他那就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 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5.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理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 3厘米 B. 13厘米 C. 23厘米 D. 33厘米6.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7. 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下列有关智能手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智能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给智能手机电池充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使用智能手机打电话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8.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9. 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10. 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cmB.6cmC.9cmD.20cm11. 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A.B.C.D.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物体距离凸透镜40cm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3. 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矫正的模型,其中透镜A是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该模型是矫正_________视眼.(选填“近”或“远”)14.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屛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它的焦距是________cm;用此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乙图所示,调整后再光屛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_________(写出像的正倒、大小、虚实);此时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屛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屛向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得清晰.15. 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综合测试02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第五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蜡烛向左移动2 cm,则物距增大,像距应该减小,所以光屏应向左移动,A错误;蜡烛向右移动10 cm,则物距小于焦距,此时成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成像,B错误;蜡烛向右移动2 cm,物距减小,此时像距要增大,成的像也增大,光屏应向右移动,所以C正确;由题图知,物距为15 cm;像距为30 cm,蜡烛移到20 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30 cm,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像距应为15 cm,在65 cm刻度处,D错误。
故选C。
2.【答案】C3.【答案】B【解析】0℃时,红外线测距相机可以工作,选项A错误;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选项B正确;照相机所成像的位置应该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选项C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超声波测照相机不能在月球上拍照,选项D 错误。
4.【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该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说明是一枚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5.【答案】A6.【答案】C【解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使光线变得发散。
在拿走近视眼镜后,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靠近凸透镜,所以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7.【答案】C【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选项A说法正确;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二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所以照相时物体应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因此选项B说法正确;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焦距,因此选项C说法错误;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通凸透镜可以会聚到一点,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可以点燃纸屑,因此选项D说法正确。
8.【答案】B【解析】物体放在A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特点制成的;物体放在C点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和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物体放在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此一样;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物体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达标测试题(附答案)
第五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600多年前,我国学者张华就在《博物志》中说过:“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
”如图所示,冰凸透镜能取火,是因为其()A.对光有会聚作用B.对光有发散作用C.对光有反射作用D.不会聚光也不发散光(第1题) (第3题)2.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不戴眼镜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之后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乙B.甲、丙C.丙、丁D.甲、丁4.如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
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5.下列关于凸透镜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电子违章抓拍使用的摄像头所拍摄的像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6.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和实像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到,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而实像能成在光屏上B.虚像一定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C.只有实像才能用照相机拍摄,而虚像照相机拍摄不下来D.实像才能用眼睛观察到,虚像不能用眼睛观察到7.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同一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两图成像都是因为光的折射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C.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大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8.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2019-2020学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人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四十四
2019-2020学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人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四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图中的光学现象,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是( )A、屏幕上出现人影B、放大镜下字变大了C、水中的筷子好像折了D、赵州桥在水中有倒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成缩小的“倒影”,如图所示。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倒影”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投影仪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能力就越强D、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时,能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光学元件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使凹透镜B、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制作的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D、显微镜的物镜和放大镜成像的性质相同【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透镜用眼直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平面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放大镜【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如图所示,用来观察墙壁上文字所使用的光学仪器是______若此时文字到该光学仪器的距离为8cm,则它的焦距______8cm(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1. 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需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2. 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侧.3. 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到M点的距离是 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m.4. 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5. 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6. 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的像.(2)当向水凸透镜内 (选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①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②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是透镜.7. 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A B C D8.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A.眼睛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9. 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甲.将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丁D.丙与丁10.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11. 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12. 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透镜8 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6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13. 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14.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15. 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系统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16. 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若蜡烛放置在2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C.若蜡烛放置在3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D.若蜡烛放置在4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17. 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地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它们( )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B.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C.三个方面都相同D.三个方面都不同1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自制光具座上,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的位置,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正确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甲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小明发现光屏上看不到烛焰完整的像了,为了使烛焰清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他可以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3)将蜡烛逐渐向透镜移动,当蜡烛位于焦点以内时,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看到了烛焰正立的像(A′为A点像的位置),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4)小明利用该凸透镜自制了一个模型照相机,如图丙所示,在纸筒M的一端嵌上这个凸透镜,纸筒N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把纸筒N套入M中,并能前后滑动,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调节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在薄膜上可以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再把凸透镜正对着室内近处点燃的蜡烛,为了使薄膜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应该(选填“拉长”或“缩短”)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参考答案1. 缩小减小2. 放大右3. 0.6 0.24. 如图所示5. 如图所示6. (1) 缩小实(2) 注入前凹7---17 BACDA DAABC D18. (1)放大(2) 上(3)(4) 拉长。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达标练习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达标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连线错误的是()A.B.C.D.2.如图所示,小雨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A. B.C. D.3.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 cm,在透镜左侧10cm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 cm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A.成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一个正立实像B.成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C.成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D.成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4.如图所示,小明透过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观看书本上的鹦鹉图片(假设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改变书本与水杯的距离,他不可能看到的像是A.B.C.D.5.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的原理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物体上A点的像会A.沿图中的A O'移动B.沿图中的A F'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 cm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7.小明在照完了一张全身像后,想再照一张半身像,应采取的措施是A.将照相机靠近小明,同时将镜头往前伸B.将照相机靠近小明,同时将镜头往后缩C.将照相机远离小明,同时将镜头往前伸D.将照相机远离小明,同时将镜头往后缩8.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A.虚像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不可以是缩小的9.如图所示,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发现银幕上的像太小,想让像变大些,可以采取的办法是()A.将幻灯机移近银幕,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B.将幻灯机远离银幕,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C.将幻灯机移近银幕,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D.将幻灯机远离银幕,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10.如图甲所示,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
2019-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2019-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 .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 .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 .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 . 蜡烛不动,透镜不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2.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 . 幻灯机B . 老花镜C . 照相机D . 放大镜3.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 (1)小孔成像所成的像; (2)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 (3)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 (4)幻灯机屏幕上的像; (5)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属于实像的是:(1)(3) B . 属于虚像的是:(2)(3)(4)C .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1)(4)D .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2)(5)4.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 .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 .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 .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 .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眼睛能看到呈现在光屏上的像 B . 有的虚像看的见,有的虚像看不见C . 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D . 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6.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 A . 会聚作用 B . 发散作用C . 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 . 无法判断7.如下图所示,N 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 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 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 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现在光屏M 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 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 的光学器件( )A . 一定是凹透镜B . 一定是凸透镜C . 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D . 可能是厚平板玻璃8.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F 以内的点光源S 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 . 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 .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D .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此处凸透镜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9.某人坐在家门口看小说,看得正起劲时,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他马上摘除眼镜,认出了这个人是谁.那么,此人摘除的眼镜应是( ) A . 平面镜 B . 凹透镜C . 凸透镜D . 变色镜1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通过虚线框中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 点,取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B 点,则该元件是( )A . 平板玻璃B . 凸透镜C . 凹透镜D . 平面镜11.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 ) A .B .C .D .12.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 、b 、c 、d 、e 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是( )A . 只有bB . 只有a 、c 、d 、eC . 只有a 、b 、c 、D .a 、b 、c 、d 、e 均可二、填空题(共3小题)13.通过装满水的水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此时水瓶相当于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形成的文字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像. 14.在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_____.15.远视眼只能看清 ______ 的物体,看不清 ______ 的物体.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 ,折光能力太______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 ,因此来自近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利用凸透镜能使光 ______ 的特点,在眼睛前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三、实验题(共1小题)16.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 ______ 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______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四、计算题(共1小题)17.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五、作图题(共1小题)18.如图所示,图甲是小明奶奶眼睛成像情况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矫正小明奶奶视力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提供的图示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就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在凸透镜不动时,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光屏靠近凸透镜.2.【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3.【答案】D【解析】(1)小孔成像,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2)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3)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4)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5)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成的是虚像.综上分析,属于实像的是:(1)(4);属于虚像的是:(2)(3)(5);属于折射成像的是:(3)(4);属于反射成像的是:(2)(5)故只有D正确.4.【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说明该透镜是一个凸透镜.5.【答案】B【解析】眼睛既能直接看到实像,也能够直接看到虚像;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故A、B、C说法正确,B说法不正确,所以选B.6.【答案】B【解析】方法一:可以把容器中的水看作左右两个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其对水平射入水中的光有发散作用;方法二:可以从光折射角度去考虑.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所以会发散.7.【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光线经过光学元件后形成了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可能是光学器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则可能是凹透镜,B错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若M在焦点外,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继续传播,M离得屏越远,则光斑越大,所以可能是凸透镜,此时M在焦点外某一距离处,A错误;光透过厚平板玻璃后,仍平行射出,光斑的大小不变,所以D错误.8.【答案】C【解析】凸透镜对通过透镜的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后的光线与原来比较,光线偏转向了主光轴,即为会聚.9.【答案】C【解析】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就是近视眼,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远视正好相反,能看清远处的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看书离得近戴上眼镜就能看清,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看不清,他马上摘除眼镜.表明这个人是远视眼,戴的是凸透镜.10.【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放上透镜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要远离透镜,由此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ACD错误,B正确.11.【答案】D【解析】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答案选D.12.【答案】A【解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根据凹透镜的结构特点:中间薄边缘厚,只有b玻璃块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其余都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13.【答案】放大镜;虚【解析】装满水的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物体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内,水瓶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形成的像是虚像.14.【答案】ABD【解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可知,ABD都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都是凸透镜;CE都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都是凹透镜.15.【答案】远处;近处;薄;弱;短;会聚.【解析】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而远视眼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对远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进行矫正.16.【答案】(1)光屏;(2)见下图;(3)B.【解析】(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如图所示,S′为像点:(3)据题可知,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故A、若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即蜡烛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应该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错误;B、若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即在1倍焦距以内,此时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正确;C、若是通过透镜的表面反射成像,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17.【答案】解:由图可知,△ABO△△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18.【答案】【解析】远视眼是因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所以需要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应当佩戴凸透镜.。
2019-20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明这组得到一组数据:物体距透镜35cm,在距物体42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你认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此像可能是虚像B.此像可能是正立的C.此次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D.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6cm3.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所成的像,正确的是()A.显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显微镜的目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望远镜则成缩小的实像C.都是成放大的虚像D.都是成放大的实像4.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凹透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凸面镜5.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6.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7.某人坐在家门口看小说,看得正起劲时,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他马上摘除眼镜,认出了这个人是谁.那么,此人摘除的眼镜应是()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变色镜8.如下图所示,是市五中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A.平面镜成虚像B.凸透镜成实像C.显微镜D.凸透镜成虚像9.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湖面的倒影B.用放大镜看数字C.小孔成像D.“海市蜃楼”10.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F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此处凸透镜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11.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12.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1)小孔成像所成的像;(2)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3)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4)幻灯机屏幕上的像;(5)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1)(3)B.属于虚像的是:(2)(3)(4)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1)(4)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2)(5)二、填空题(共3小题)13.从圆形金鱼缸的侧面观察缸内水中的金鱼,看到的是金鱼正立的、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填“实”或“虚”)像.14.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______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 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15.在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____________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____________.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____________,使成的像更加明亮.三、实验题(共3小题)1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的a、b、c、d和e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会出现像(4)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近;(5)物体在焦点之外越是远离凸透镜,像越______,像距越______;(6)当物体由a点向b点移动时,物像间距离的变化规律是:______.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 cm;(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 ______ (选填“上”或“下”)调节;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______ ;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______ (选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1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______ (填“大”或“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______ 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 ______ 的(填“倒立”或“正立”).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将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一点的凸透镜实验,则屏需向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此刻的像比换镜前变______ (填“大”或“小”).四、计算题(共1小题)19.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五、作图题(共3小题)20.在图中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21.在图中完成光路.22.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为发光点S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作图找出凸透镜的准确位置和两个焦点F的位置.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是为了使得载物片上的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B错误;C、望远镜的物镜的目的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故D正确.2.【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物距为35cm时,物体距离光屏42cm,则像距为42cm-35cm=7cm,说明像距小于物距,即满足u>2f、2f>v>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7cm>f>3.5cm,故只有D的说法正确.3.【答案】C【解析】(1)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跟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所以目镜起到将物镜成的缩小的实像再次放大的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答案】A【解析】由于地面上的光斑比眼镜的面积大,故眼镜对光起到了发散的作用,所以这个眼镜是凹透镜.5.【答案】B【解析】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丙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甲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6.【答案】A【解析】由题意“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这说明陈老师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说明陈老师是远视眼.陈老师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7.【答案】C【解析】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就是近视眼,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远视正好相反,能看清远处的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看书离得近戴上眼镜就能看清,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看不清,他马上摘除眼镜.表明这个人是远视眼,戴的是凸透镜.8.【答案】B【解析】由于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应是实际的光线形成的,且应成在较小的区域上,故成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9.【答案】C【解析】A.亭台在湖面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从放大镜中看到镜后正立、放大的数字,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是实际光线汇聚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因为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是景物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10.【答案】C【解析】凸透镜对通过透镜的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后的光线与原来比较,光线偏转向了主光轴,即为会聚.11.【答案】A【解析】保持照相机的位置不变,人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使物距减小,所以像距变大,像变大,即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12.【答案】D【解析】(1)小孔成像,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2)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3)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4)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5)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成的是虚像.综上分析,属于实像的是:(1)(4);属于虚像的是:(2)(3)(5);属于折射成像的是:(3)(4);属于反射成像的是:(2)(5)故只有D正确.13.【答案】放大;虚【解析】装水的圆形金鱼缸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金鱼在鱼缸里,所以它的物距很小,这时候鱼缸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而放大镜的原理是: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4.【答案】乙;凹.【解析】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15.【答案】焦点;放大;增加折射光线.【解析】望远镜的物镜和照相机镜头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远,像距越小,像越接近焦点;目镜和放大镜作用相同,目镜把物镜成的像再放大.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16.【答案】(1)c;(2)a;(3)d、e;(4)a;(5)小;小;(6)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解析】根据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1)由图可知,c点在一倍焦距以外,物距最小,像最大.(2)a点在一倍焦距以外,物距最大,像最小.(3)e点在一倍焦距以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点为焦点不成像,所以d、e两点屏上不会出现像.(4)a点在一倍焦距以外,物距最大,像距最小.(5)物体在焦点之外越是远离凸透镜,像越小,像距越小.(6)当物体由a点向b点移动时,物像间距离的变化规律是: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17.【答案】(1)会聚;10(2)上;缩小;照相机;右.【解析】(1)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在地面上得到的亮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指的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故答案为:会聚;10;(2)①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由于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上调节.②因为物距u=30cm>2f,所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倒立、缩小、实像这一特点的应用是照相机;③当物距u=5cm<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并且虚像和物体在同一侧.所以应从右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18.【答案】小;远离;倒立;左;小.【解析】蜡烛离透镜越远即物距越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成的像越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物距减小,所以成的像会变大,像距也会变大;在光屏上成的像是实像,所以是倒立的;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当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一点的凸透镜实验时,此时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所以成的像更小,像距也会减小.19.【答案】解:由图可知,△ABO∽△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20.【答案】【解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21.【答案】【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射向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22.【答案】【解析】连接SS′,SS′连线与主光轴的交叉点是光心即凸透镜的位置.过S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然后根据折射点和S′即可确定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焦点F;然后过S′作平行于主光轴的折射光线,然后根据S和折射点确定入射光线,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焦点F.。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戴上近视眼镜后,远处景物的像将成在他的A.视网膜的前面B.视网膜的后面C.视网膜上D.玻璃体上2 .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得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有可能为()A.3cm B.5cm C.7cm D.14cm3 . 如图.成都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顺廊桥流光溢彩,让游人流连忘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张看到廊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张的眼睛B.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C.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D.小李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4 . 透镜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该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C.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5 . 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离凸透镜15cm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那么此像为A.正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6 .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7 . 周末,小明和同学们到郊外采集昆虫和植物,准备制作标本。
在采集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一些小昆虫进行观察,你认为他们要带以下哪种光学仪器比较合适?A.望远镜B.放大镜C.显微镜D.投影仪8 . 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9 . 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B.凸透镜是虚焦点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该凸透镜的焦距10cm10 . 关于人眼或借助光学仪器对细小物体的分辨,说法错误的是A.人眼能直接看清大小为0.1mm的物体.如一根头发B.用显微镜能看清楚约1μm的物体.如细菌C.用放大镜能看清楚约1nm的物体,如原子D.电子显微镜比普通显微镜的分辨率要高1000倍11 . 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移动时,则下列叙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A.像始终变大B.像始终变小C.像先变大后变小D.像先变小后变大二、填空题12 . 如图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对透过的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透镜的是_____,对透过的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的是_____(写字母).13 . 眼晴是心灵的窗户,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看物体时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_____的实像(填像的性质)。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以以下图是“研究凸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表示图,凸面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形,眼睛可能察看到烛焰经凸面镜折射所成的虚像.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凸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凸面镜可改正近视眼D.凹面镜可改正近视眼3.以下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减小实像的是()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4.如右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拍照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假如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 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 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C.小于 50mm D.等于50mm5.把一个凸面镜瞄准太阳光,在距凸面镜10cm处获取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 处,经凸面镜所图3成的像是()A. 倒立、减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减小的虚像6.小明同学在“研究凸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楚的像,如图 3 所示。
下边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件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同样的是()A. 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7.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面镜、光屏位于以下图的地点时,烛焰在光屏上体现一个清楚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体现一个清楚减小的像,调理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挪动,光屏凑近透镜挪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挪动,光屏远离透镜挪动C.透镜不动,蜡烛凑近透镜挪动,光屏远离透镜挪动D.透镜不动,蜡烛凑近透镜挪动,光屏凑近透镜挪动8.以下与光现象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手影是依据光的直线流传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面镜制成的C. 照相机利用了凸面镜能成倒立减小的虚像的原理D.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9.物体从距凸面镜12cm移到距凸面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地点,总能在光屏上获取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面镜的焦距可能是()A. 6cm B.10 cm C.16 cm D.20 cm10.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宽泛的应用。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基础卷)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2019—2020学年度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基础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9·昆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放大镜是凹透镜 B .凸透镜总是成实像 C .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像 D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2019·凉山)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
(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B )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3.(2019·株洲)图为某同学游酒埠江时拍下的一张照片。
根据这张照片可推断( B ) A .山峰有多高,湖水有多深 B .照片中实景在上,倒影在下 C .群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 .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4.(2019·达州)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我们能看清物体是因为眼睛能发出光线 C .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D .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一定被放大5.(2019·北部湾)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 A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实像密封线内不得答题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6.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C)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监控摄像头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40cm处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30cm处时,得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性质相同B.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cm处时,在同一侧会得到正立、放大的实像D.距离透镜40cm处发出的两条光线(如图),经过透镜后能汇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8.小何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υ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3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0.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景观,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6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A)A.大于60mm小于120mm B.小于60mmC.大于120mm D.等于60mm11.(2019·苏州)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2019-2020年第一学期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2019-2020 年第一学期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共 10 小题 )1.如下图,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光景,是因为经过调理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光景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使远处的光景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应采用以下哪一种镜片进行改正()A .凸面镜C.平面镜B.凹面镜D.平板玻璃片2.对于远视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老年人的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理能力减弱会造成远视眼B.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汇聚于视网膜的前面C.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改正D.远视眼的原由是晶状体太厚,或许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3.小丽配戴200 度的远视眼镜来改正视力,针对这一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她的眼镜镜片是凹面镜 C .她的眼镜镜片是凸面镜B.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是实像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4.如下图的情形中,形成实像的是()A .镜中的小红 C .眼睛看物体B.水中的折笔D.放大的手指5.教课中常用的仪器,如下图是投影仪的构造图,在水平搁置的凸面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侧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芒经过凸面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楚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此刻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理方法是()1 / 82019-2020 年第一学期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面镜,减小凸面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浮凸面镜,增大凸面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面镜,减小凸面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浮凸面镜,增大凸面镜到物体间的距离6.如下图,对于该望远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邻近成虚像D.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邻近成实像7.如图 A 、 B、 C、 D 四种光学器件中,属于凸面镜的是()A.C.D.B.8.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 放大镜成像;④ 照相机成像;⑤ 幻灯机成像中()A .成实像的是①②③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B.成虚像的是②③④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9.某同学在学习“眼睛和眼镜”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模型中的凸面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纳的改正举措分别是()2 / 82019-2020 年第一学期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A .远视眼模型,用凸面镜改正C.近视眼模型,用凸面镜改正B.近视眼模型,用凹面镜改正D.远视眼模型,用凹面镜改正10.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面镜、光屏位于如下图的地点时,烛焰在光屏上体现一个清楚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体现一个清楚减小的像,调理的方法是()A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挪动,光屏凑近透镜挪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挪动,光屏远离透镜挪动C.透镜不动,蜡烛凑近透镜挪动,光屏远离透镜挪动D.蜡烛不动,透镜不动,光屏凑近透镜挪动二、填空题 (共 5 小题 )11.小明为研究近视眼的成因,找来一个圆底烧瓶当着眼球的玻璃体,把里面装入牛奶和水的混淆物(如图 A )在烧瓶前放一凸面镜,用两激光灯看作物体发射出的光芒,实验时:(1)小明把 __________看作了眼睛中的晶状体 .(2)烧瓶的后壁相当于 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把两激光灯(如图B)射向凸面镜,调整光芒线使汇聚点恰好落在瓶后壁,此时若要验证近视眼成因,应保持光芒不变,把 B 图中的凸面镜换成一个比它__________(厚或薄)的,此时汇聚点会落在后壁的__________ (左或右)边,实验中的汇聚点相当于眼睛看到物体的像点.此时要考证校订方法,应在透镜前再放上一个__________ 透镜使全聚点又落到烧瓶后壁.12.用光学照相机拍摄光景时,光景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楚像是______ (填“虚像”或“实像”),拍摄近的光景时,与拍摄远的光景时比较镜头应往______ (填“前伸”或“后缩”).3 / 82019-2020 年第一学期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13.如下图,来自物体 A 的光芒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边的 B 点.这是______ 成因的光路图,要使像凑近视网膜,物体 A 应当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挪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带一个适合的______ 透镜制成的眼镜.14.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_,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15.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_____ ,一般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_____,这两种状况下,目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一般的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 1 小题 )16.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下图的四个透镜进行研究实验(此中 A 、B 和 C、 D 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面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 为了研究“凸面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曲折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面镜做实验?答: ______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器械确立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面镜后汇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能够获得的结论是:凸面镜表面越凸,凸面镜的焦距越____________;(2) 假如选择A、 B 两个透镜,他们还能够研究“凸面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________ 的关系”.四、计算题 (共 1 小题 )17.如下图,物体 AB 经凸面镜折射后所成像为 A′,B′已知 AB 的高为 h1,物距 u,像距 v,试用h1、 u、v 表示像高 h2.4 / 8五、作图题 (共 1 小题 )18.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入射光芒经过凹面镜后的折射光芒.5 / 8答案分析1.【答案】 B【分析】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因此该人患的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汇聚能力加强,即折光能力加强,应佩带凹面镜,使光芒发散,成像地点后移.2.【答案】 A【分析】 A 、老年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理能力减弱会造成远视眼,故 A 正确;B、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汇聚于视网膜的后方,故 B 错误;C、远视眼需要戴汇聚透镜,即凸面镜进行改正,故 C 错误;D、远视眼的原由是晶状体太薄,或许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很短,故 D 错误.3.【答案】 C【分析】远视眼看不清近处光景,是因为光景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因此要利用凸面镜的汇聚作用,使像前移,从头落在视网膜上.故 A 不切合题意, C 切合题意;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由凸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故BD 不切合题意.4.【答案】 C【分析】 A 、镜中的小红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色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 A 不切合题意;B、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芒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质地点偏高,因此感觉折断了,故 B 不切合题意;C、人的眼睛仿佛一架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减小的实像,故 C 切合题意;D、用放大镜看手指时,看到的手指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D 不切合题意;5.【答案】 C【分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面镜成实像时, f <u<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规律制作的;凸面镜成实像时,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减小透镜到投电影的距离,增大投影仪和屏幕间的距离,才能将屏幕上较小的画面变大.6.【答案】 D【分析】 A. 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穷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减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是为了使得载物片上的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故 A 错误;B.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 B 错误;C.望远镜的物镜的目的是使得无穷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减小的实像,故 C 错误;D.望远镜由两组透镜构成,凑近眼镜的为目镜,凑近被观察物体的为物镜,故 D 正确 .7.【答案】 C【分析】由图知, A 中透镜中间比边沿薄是凹面镜;BD 不是透镜是面镜, B 是凹面镜, D 是平面2019-2020 年第一学期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镜; C 中透镜中间比边沿厚是凸面镜.8.【答案】 D【分析】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流传的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④照相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减小倒立的实像;⑤幻灯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倒产的实像;综上所述,成实像的有①④⑤ ,成虚像的是②③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则 ABC 错误, D 正确 .9.【答案】 B【分析】由题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因此该模型是近视眼,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曲度变大,汇聚能力加强,即折光能力加强,应佩带发散透镜,使光芒推延汇聚.故 A 、C、D 错误 .10.【答案】 A【分析】依据供给的图示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光屏上体现倒立、减小的实像,就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因此在凸面镜不动时,蜡烛远离凸面镜,同光阴屏凑近凸面镜.11.【答案】(1)凸面镜;( 2)视网膜;(3)厚;左;凹【分析】模型中凸面镜相当于眼睛中的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对光芒的汇聚能力太强,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形成的,故要改正近视眼需要一个对光芒有发散作用的透镜即凹面镜;凸面镜越厚焦距越短,对光芒的折射汇聚能力越强.12.【答案】实像;前伸【分析】照相机摄影时,在胶片上获得倒立、减小的实像,拍摄近的光景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镜头前伸.13.【答案】远视眼;左;凸.【分析】剖析图能够看出,此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是远视眼,若想看清物体 A ,应将物体远离眼睛,即向左挪动(增大物),使像向左挪动(像距减小),凑近视网膜;也能够利用凸面镜对光芒有汇聚的作用,使像前移,从头成在视网膜上,故用凸面镜来改正远视眼.14.【答案】照相机放大镜【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构成,凑近眼睛的叫目镜,凑近物体的叫物镜.物体在很远的地方,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即远大于物镜二倍焦距的物体在焦点邻近成倒立、减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对该实像进行放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进而看清远处的物体.因此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2019-2020 年第一学期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15.【答案】凹面镜;凸面镜 ;凸面镜 (或放大镜 )【分析】因天文望远镜是用凹面镜作物镜,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面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经过目镜第一次所成的像,再一次放大.16.【答案】 AC ;小;资料【分析】 (1)由图可知,依据实验要求,相同材质的只有 A 和 C,且它们的厚度不一样,便于实验的研究;(2)由图可知,乙图的焦距小,而乙凸面镜的厚度比较厚,汇聚作用强,且凸面比较凸;(3)A 、 B 两种资料的透镜厚度相同,但材质不一样,因此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能够经过此作实验“凸面镜的焦距大小与资料的关系”.17.【答案】解:由图可知,△ ABO∽△ AB′O,则已知 AB 的高为 h1,物距 u,像距 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分析】已知AB 的高为 h,物距 u,像距 v,利用相像三角形对应边成比率可求得像高h.18.【答案】【分析】凹面镜三条特别光芒的作图:① 延伸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芒经凹面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芒经凹面镜折射后,其折射光芒的反向延伸线过焦点;③ 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面镜折射后流传方向不改变.由图可知,入射光芒平行凹面镜的主光轴,则折射光芒反向延伸经过焦点;过光心的入射光芒经凹面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
2019-2020初中部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应用》测试卷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2.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凸透镜8cm处逐渐移到离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和像距逐渐变小B.像和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D.像距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3.为了更好加快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国家下拨专项资金把安徽省的大部分农村中学的普通投影仪换成了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 20cm ,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A.大于 40cmB.小于 20cmC.等于 20cmD.大于 20cm 小于 40cm4.如下图所示,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12cm .若凸透镜远离白纸,看到光斑的大小和亮度的变化情况是()A.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暗B.光斑一直变小,亮度越来越暗C.光斑先变小后变大,亮度先变亮后变暗D.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亮5.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6.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1)小孔成像所成的像;(2)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3)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4)幻灯机屏幕上的像;(5)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1)(3)B.属于虚像的是:(2)(3)(4)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1)(4)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2)(5)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1点,则该元件一定是()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8.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9.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10.已知某同学所戴近视镜镜片的焦距是0.4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眼镜的焦度为40 m-1B.该眼镜的焦度为-2.5 m-1C.该眼镜的度数为400度D.该眼镜的度数为250度1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12.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A.冰凸透镜B.冰凹透镜C.冰砖D.冰三棱镜二、填空题(共3小题)13.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__________的光斑,如图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__________cm,这个实验也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作用.14.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________,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15.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时,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____图,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____图.三、实验题(共3小题)16.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____;(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________的关系”.17.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______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______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左图所示.(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______ (填“厚”或者”薄”),直至得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______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______ (填“上”或“下”)移动.18.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见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 cm.(2)当u=40cm时,像的性质为 ______ .(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______ .(4)u=13cm所成的像,跟u=15cm所成的像相比, 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5)小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路具有 ______ .四、计算题(共1小题)19.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五、作图题(共3小题)20.我国古代的“千里眼”是富有想象力的神话,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天文望远镜已将神话变成现实.图中天文望远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请完成两条入射光线经过两个透镜的光路(其中F1是透镜L1的焦点,F2是透镜L2的焦点).21.一束光经透镜折射后水平射出,小希通过作图提供了一种确定透镜位置的方案,请你按小希的作图方式,在图中的甲、乙位置各提供一种方案确定透镜的位置.22.如图所示,已知射向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根据甲图可以知道f=40cm-30cm=10cm,故A错误;B、根据乙图u>2f,此时光屏上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应该是照相机,故B错误;C、虽然挡住了透镜上半部分,但光仍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完整的像,只是透过的光减少了,所成的像校原来暗一些,故C错误;D、戴上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向后移,光屏向右移动正确.故D正确.2.【答案】A【解析】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5cm,把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8cm处逐渐向2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增大,像距逐渐变小,像也逐渐变小.3.【答案】A【解析】镜头的焦距为2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物体到镜头的距离2f>u>f,镜头到白板的距离v>2f,即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大于40cm.4.【答案】A【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光线到达焦点并且继续向前射出.依题意可知,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 ,大于一倍焦距,此时的光线是交点之后的,是发散的,所以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暗.5.【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成像位置后移.6.【答案】D【解析】(1)小孔成像,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2)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3)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4)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5)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成的是虚像.综上分析,属于实像的是:(1)(4);属于虚像的是:(2)(3)(5);属于折射成像的是:(3)(4);属于反射成像的是:(2)(5)故只有D正确.7.【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光线通过该元件发生了折射,故应为透镜;根据图示,没有光学元件时,光线会聚于S1点,有光学元件时,聚于主光轴的S,即经过折射后,光的会聚点后移,说明光线经过透镜后散射了一些,所以透镜为凹透镜.8.【答案】A【解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由于需要观察的黑藻叶片细胞颜色较深,需要光线进入的多,才能看清它的结构,所以需要选用的是凹面镜和大光圈.9.【答案】D【解析】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误;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都起放大作用,故B错误;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都起放大作用,故C错误;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故D正确.10.【答案】B【解析】老花镜是凸透镜,其度数是正数;近视镜是凹透镜,其度数是负数.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倒数的100倍,所以近视镜镜片的度数为:D=度,所以C、D错误;眼镜的焦度,焦距的关系为,所以近视镜镜片的焦度为,所以A错误,B正确.11.【答案】C【解析】因为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将像前移了,而没有戴上眼镜时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面;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12.【答案】A【解析】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必须让其冰块能使光线会聚,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3.【答案】最小最亮;10;会聚【解析】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光斑即为焦点;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该透镜焦距f=10cm,这个实验也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14.【答案】凸透镜;放大;虚像【解析】根据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日历数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5.【答案】(1)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靠近;(2)A;C;B;D.【解析】(1)拿走眼镜后,就是近视眼的成因: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想成清晰的像,应减小物距,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靠近眼睛;(2)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A图,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C图;远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是B图,远视要用凸透镜来矫正,是D图.16.【答案】AC;小;材料【解析】(1)由图可知,根据实验要求,同样材质的只有A和C,且它们的厚度不同,便于实验的探究;(2)由图可知,乙图的焦距小,而乙凸透镜的厚度比较厚,会聚作用强,且凸面比较凸;(3)A、B两种材料的透镜厚度相同,但材质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可以通过此作实验“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17.【答案】(1)凸透;物;(2)厚;6~12mm;(3)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解析】(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2)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18.【答案】(1)10;(2)倒立、缩小的实像;(3)变大;(4)变大;(5)可逆性.【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知,当物距等于20cm时,像距等于20cm,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20cm=2f,f=10cm;(2)当u=40cm>2f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因为凸透镜成实像中,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距变小,像距变大;(4)u=13cm跟u=15cm相比,物距变小了,故像距变大、像变大;(5)凸透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光路具有可逆性.19.【答案】解:由图可知,△ABO∽△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20.【答案】【解析】射向凹透镜焦点的,经凹透镜发散后,将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到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经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由于该折射光线可认为是从凹透镜左边的焦点发出的,而凹透镜左边的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要大于2倍的凸透镜的焦距,因此像距应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21.【答案】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确定焦点位置;②根据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确定焦点位置.图所示:【解析】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分析解答即可.22.【答案】【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word版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
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⑷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明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也会变得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选填“左”或“右”) 移动。
(5)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点(填字母符号)。
五、综合能力题(10分)
22.如图是人的眼睛的剖视简图,图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光屏,它到晶状体的距离是保持不变的,正常的人眼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是依靠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使视网膜上都能获得清晰的像。晶状体的瞳孔是用来控制透光程度的。通常所说的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距视网膜过远或晶状体过凸,在观察远景时,像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而位于视网膜前,感到模糊。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距视网膜过近或晶状体过扁,在观察近景时,像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而位于视网膜后,感到模糊,这两种眼睛都需要配戴眼镜矫正。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地用眼,如看书、看电视、玩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2019-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潜望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2.某人坐在家门口看小说,看得正起劲时,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他马上摘除眼镜,认出了这个人是谁.那么,此人摘除的眼镜应是()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变色镜3.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湖面的倒影B.用放大镜看数字C.小孔成像D.“海市蜃楼”4.如图所示虚线框内的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 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B.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C.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D.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5.小明同学把一块透明的玻璃板放在书面上,在玻璃板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书上的字,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平行于书面并逐渐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小明看到的()A.一定是放大的虚像B.不可能是放大的实像C.不可能是缩小的实像D.可能是放大的实像或缩小的实像6.放映投影片时,要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胶片正确的插法应该是()A.B.C.D.7.如下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手机投影仪”。
放映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投影仪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小一些B.投影仪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大一些C.投影仪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大一些D.投影仪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小一些8.如图所示的凸透镜,若把它用在书写投影仪上,则物体应放的位置为()A. A点B. B点C. C点D. E点9.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A.一次放大作用B.二次放大作用C.三次放大作用D.四次放大作用10.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凸透镜的是()A.照相机B.反光镜C.放大镜D.幻灯机11.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C.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2.小刚同学站在池塘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奇景,他看到的()A.鱼是实像,云是虚像B.鱼是实像,云是实像C.鱼是虚像,云是虚像D.鱼是虚像,云是实像二、填空题(共3小题)13.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珠(直径约5 mm),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纸上的字,字是(放大或缩小);看到的是(实像或虚像),小水珠起到镜的作用. 14.幻灯机的幻灯片要____插在____透镜的后面比焦点略远些的地方,这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的____像.15.用光学照相机拍摄景物时,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像是______ (填“虚像”或“实像”),拍摄近的景物时,与拍摄远的景物时比较镜头应往 ______ (填“前伸”或“后缩”).三、实验题(共3小题)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 ______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_____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 的范围是 ______ .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______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______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______ (选填“近视”或“远视”).17.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像,像的特点是放大的 ______ 的 ______ 像.(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______ 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这一原理应用是 ______ .(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______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缩小”);光屏的位置在 ______ cm的刻度范围内.(4)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刚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光屏向 ______ (左/右)移.18.小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又对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1)小峰第一次选取一个凸起程度较小的凸透镜,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测得的焦距为______ .(2)第二次他又选用一个凸起程度较大的凸透镜,测得的焦距为8cm,由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______ .(3)小峰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 ______ 的焦距大些.(4)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5cm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______ .四、计算题(共1小题)19.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五、作图题(共3小题)20.如图,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21.物体AB到透镜的距离为u,像到透镜的距离为v,请你证明像的高度.22.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请在图的两个方框中各画出一种组合方式(要在图中画清光束粗细的变化),分别写出两块透镜间的距离S 跟两块透镜到各自焦点的距离f1、f2的关系.s= ______s= 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有:凹透镜和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凸透镜和凹面镜,平面镜使光线发生镜面反射,既不会聚也不发散.2.【答案】C【解析】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就是近视眼,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远视正好相反,能看清远处的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看书离得近戴上眼镜就能看清,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看不清,他马上摘除眼镜.表明这个人是远视眼,戴的是凸透镜.3.【答案】C【解析】A.亭台在湖面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从放大镜中看到镜后正立、放大的数字,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是实际光线汇聚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因为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是景物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4.【答案】D【解析】由图中可知,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经透镜的作用后光线会聚,由此可判定此透镜为凸透镜;因为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焦点,而a光线如果不发生折射,他将射向OP的外侧,又因为a不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所以经凸透镜折射后光线一定在焦点的左侧,所以此时OP小于焦距.用排除法可知,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5.【答案】D【解析】小水珠相当于凸透镜,此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玻璃板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当f <u<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6.【答案】D【解析】放映幻灯时,成的像是倒立且左右相反的,故字母F的像是D中的形状.7.【答案】A【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小一些.8.【答案】C【解析】投影仪投出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体应当放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9.【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物体经过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是经过了两次放大.10.【答案】B【解析】反光镜是应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而其他的光学器件都是应用了凸透镜.11.【答案】D【解析】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B.潜望镜即平面镜成像,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题意.12.【答案】C【解析】水中的云是云彩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水中鱼的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进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我们逆着折射光线就能看到水中的鱼的较浅的虚像;所以二者都是虚像,只是成像原理不同.13.【答案】放大;虚像;放大【解析】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珠,水珠的中间比边缘厚,水珠是一个凸透镜,起放大镜的作用,纸上的字在水珠的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小水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14.【答案】倒;凸;倒立;放大;实【解析】幻灯机的原理是,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所以幻灯机的幻灯片要倒插在凸透镜的后面比焦点略远些的地方,这时银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5.【答案】实像;前伸【解析】照相机拍照时,在胶片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拍摄近的景物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镜头前伸.16.【答案】(1)光屏的高度;缩小;4.5~6.0cm;照相机;(2)凹;近视.【解析】(1)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如图所示,光屏有些高了,所以要调整光屏的高度.此时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大约为12cm,像距大约为9cm,u>v,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成像特点是照相机的原理.此时12cm>2f,所以f<6cm,2f>9cm>f,所以9cm>f>4.5cm,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是:6cm>f>4.5cm.(2)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这只眼镜是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视.17.【答案】(1)正立;虚;(2)倒立;幻灯机;(3)缩小;65~80;(4)右.【解析】(1)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40cm=10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凸透镜位于50cm刻线处,蜡烛在30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30cm=2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3)蜡烛位于10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10cm=40cm,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2f>v>f,即光屏在65cm~80cm之间.(4)因近视镜为凹透镜,会使光延迟会聚,故像距会变大,可将光屏向右移动.18.【答案】(1)10.0cm;(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红光;(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解析】(1)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此时读数为10.0cm,即透镜焦距为f=10.0cm;(2)由图甲可知,第一次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根据1、2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用红光和蓝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蓝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较蓝色光偏折能力弱,所以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蓝光入射时焦距小些.(4)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是因为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19.【答案】解:由图可知,△ABO∽△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20.【答案】【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21.【答案】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A的像点,然后做主光轴的垂线即可得出物体AB所成的像,如下图所示:由△AOB∽△A′OB′可得:,即,所以h2=.(本题也可以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来证明)【解析】根据“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据此做出交点即为像点,据此做出物体AB所成的像的光路图,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得出答案.22.【答案】s=f1+f2.s=f1-f2【解析】(1)当最下面的出射光线与最上面的光线相对应时,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要会聚于一点,即其右焦点;此时的光线要过第二个凸透镜的左焦点,然后平行射出才出现图示的现象.若设第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个凸透镜的焦距为f2.由此可知两块透镜的距离s跟两个透镜到各自焦点的距离f1、f2的关系是:s=f1+f2.(2)当两条最上面的光线是一条光线时,首先经过凸透镜的会聚,然后要在经过凹透镜的发散才能在最上面.因为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都是平行光,所以第一次折射后的折射光线要过凸透镜的焦点,第二次的入射光线要射向凹透镜的另一个焦点.且两个透镜的焦点重合在F点.答案如图所示.若设第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f1,凹透镜的焦距为f2.由此可知两块透镜的距离s跟两个透镜到各自焦点的距离f1、f2的关系是:s=f1-f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第2节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
1、电路的组成
①由 、用电器、 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 ;导线: ;
用电器: ;开关: 。
2、干电池的锌筒是____极,碳棒是______极。
3、如图所示,在小灯泡和开关之间连着金属夹A 和B B 之间分别接入铅笔芯和木尺。
小灯泡发光时接入的是_________,这是因为它是__________;接入_________时,小灯泡不发光,因为它是_________。
4、避雷针工作时,尖端不断向空中释放电子,那么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是( )
A.从尖端流向地面
B.从地面流向尖端
C.没有电流
D.是任意的,没有规定
5、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电路图是( )
6、 如图所示,有一个小电动机模型和一盏电灯,当开关S 闭合后,则( )
A .电动机转动,灯不亮
B .电动机转动,灯也亮
C .电动机不转动,灯亮
D .电动机不转,灯也不亮
7、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发生的现象是( )
⑴灯正常发光 ⑵灯不亮 ⑶电源会被烧坏 ⑷灯会被烧坏
A .⑴
B .⑵
C .⑶和⑷
D .⑵和⑶
参考答案:
1、①电源 开关 ②略
2、负 正
3、铅笔芯、导体、木尺、绝缘体
4、A
5、C
6、C
7、D
第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达标题B
1.电流通过半导体二极管时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_________流动,电流流过时能发光的二极管叫_________,可用来做指示灯。
2.在使用电源时,不允许将电源的_________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否则将出现事故。
3.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会产生电流
B .电路是通路就一定会有电流
C.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中一定就有电源
D.电路中电灯发光,电路不一定是通路
4、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S2,断开S1S3时,电路是断路 B.闭合S1S2、S3时,电路是通路
C.闭合S1S2,断开S3时,电路是短路 D.闭合S1S3,断开S2时,L l发光而L2不发光
5、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能同时控制电灯和电铃的正确电路是()
6、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关于开关对电路控制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连在靠近电源正极一端,才能起控制作用
B.开关连在靠近电源负极一端,因为开关无论闭合还是断开,灯泡都带电,都发光,所以开关没起控制作用
C.开关连在灯泡L1与L2之间,开关断开时,L2中有电,只有L2发光,开关只控制L2
D.在这个电路中,开关无论连在何位置,起相同的控制作用
7.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灯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
的故障.他的方法及看到的现象是:将导线跨接在L1两端,L2不亮;将导钱跨接在L2两端,L1发.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我们就可以判定( )
A. L1短路 B. L1断路 C. L2短路 D. L2断路
参考答案:
1、反向发光二极管
2、两极
3、C
4、C
5、B
6、D
7、C
第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达标题C
1.闭合手电筒的开关,小灯泡发光,则电路中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极流出经小灯泡回到电源的极.
2.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电路图是用_________代表实物画出来的电路
3.关于电流的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电微粒的运动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B.金属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C.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规定的电流方向相反
D.科学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4.电路中能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A.电路中有用电器 B.电路中有电源
C .电路中有开关
D .电路中有电源,还要形成通路
5.关于电源和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是由大量电荷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B .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C .在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会有电流
D .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6.电路中的电流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它的许多特点和水流、车流类似,人们在研究电流特点时,多用水流来相比,这种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叫做( )
A .控制变量法
B .模型法
C .类比法
D .归纳法
7.连接电路时要避免发生短路,是因为( )
A .短路时电源正常工作,但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B .短路时电源中有很大的电流通过,容易被烧坏
C .短路时用电器中有很大的电流通过,容易被烧坏
D .短路时电源中没有电流通过
8.如图所示的各电路图,当S 1和S 2都闭合时,两个灯泡都能发光的是( )
参考答案: 1、正 负 2、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略 3、B 4、D 5、B 6、B 7、C 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