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基因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abo血型鉴定试验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试验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试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ABO血型鉴定试验,学习并掌握ABO血型系统的分类方法,了解血型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原理:ABO血型系统是最早发现的血型系统,由A、B、AB、O四种血型组成。

ABO血型的鉴定基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

A型血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B型血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AB型血红细胞表面同时有A和B抗原,而O型血红细胞表面没有A或B抗原。

相应地,A型血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B型血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AB型血血清中没有抗A或抗B抗体,O型血血清中同时含有抗A和抗B抗体。

实验材料:- 抗A血清- 抗B血清- 标准ABO血型对照样本- 待测血液样本- 无菌微量移液管- 微量离心管- 显微镜载玻片- 离心机- 恒温水浴箱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确保所有试剂和样本均在有效期内。

2. 将待测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分离血清和红细胞。

3. 取少量红细胞沉淀,分别加入到两个微量离心管中。

4. 向每个离心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抗A血清和抗B血清。

5. 将离心管放入恒温水浴箱中,保持37°C,孵育5分钟。

6. 取出离心管,轻轻摇动,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

7. 使用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凝集情况,记录结果。

8. 根据红细胞与血清反应的类型,对照标准ABO血型对照样本,确定待测样本的血型。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待测样本与抗A血清混合后红细胞发生凝集,与抗B 血清混合后红细胞未发生凝集。

结合对照样本,确定待测样本的血型为A型。

实验讨论:本次实验中,红细胞与抗A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说明待测样本红细胞表面含有A抗原,与抗B血清未发生凝集反应,说明红细胞表面不含B 抗原。

因此,根据ABO血型系统,可以确定待测样本为A型血。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血清的新鲜度,以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ABO血型鉴定试验,我们成功地确定了待测样本的血型为A 型。

abo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abo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abo血型测定实验报告ABO血型测定实验报告引言:ABO血型系统是人类体内最常见的血型系统之一,由A、B、O三种血型组成。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血型抗体与抗原的反应,确定被测者的ABO血型。

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a. 需要的试剂:A、B、O三种血型抗体;被测血液样本。

b. 实验器材:试管、滴管、显微镜等。

2. 实验步骤:a. 将被测血液样本分别滴入三个试管中。

b. 在第一个试管中加入A型抗体,第二个试管中加入B型抗体,第三个试管中加入O型抗体。

c. 轻轻摇动试管,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

d. 使用显微镜观察试管中的血型反应。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如果被测血液样本与A型抗体发生凝集反应,则被测者血型为A型。

2. 如果被测血液样本与B型抗体发生凝集反应,则被测者血型为B型。

3. 如果被测血液样本与A、B型抗体均未发生凝集反应,则被测者血型为O型。

4. 如果被测血液样本与A、B型抗体均发生凝集反应,则被测者血型为AB型。

讨论与分析:1. ABO血型的遗传规律:A和B血型是由A和B基因控制的,而O血型则是由O基因控制的。

A和B基因都是显性基因,而O基因是隐性基因。

因此,A和B基因共存时,表现为AB型血型;而O基因与A、B基因共存时,表现为A 型或B型血型。

2. ABO血型的分布情况:在全球范围内,O型血型是最常见的,占人口的大约45%;A型血型占40%左右;B型血型占10%左右;AB型血型是最罕见的,仅占5%左右。

3. ABO血型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血型的人群在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A型血型的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而O型血型的人则相对较少。

这种关联可能与血型抗原对血液凝块形成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有关。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被测者的ABO血型,并对ABO血型的遗传规律、分布情况以及与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ABO血型的测定在医学和血液输血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确保血液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人类血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人类血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人类血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血型的话题。

无论是在方便面包装上,还是在医院里,血型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在医疗领域中,血型可以决定病人的治疗方案;在基因学与人类演化的研究中,血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会讨论人类血型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人类ABO血型系统最为广泛使用的血型分类系统是ABO血型系统。

根据此血型系统,人类的血型可以分为 A型、B型、AB型和O型。

这些血型代表的是红细胞表面所持有的两种糖类抗原 -- A 抗原和 B 抗原。

这些糖类抗原可以组成一个两个糖类或一个糖类的结构,也可以没有糖类抗原。

每个人的血液中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抗体,当它与不兼容的糖类抗原相遇时会诱导免疫反应,并可能导致出血(红细胞某些部份受损等问题),血症或其他严重的后果。

例如,如果一个拥有 A抗原(A型)的人接受 B 抗原的血(B型),他们的免疫系统将识别 B 抗原并开始攻击它们,导致出血(例如气管和呼吸系统的出血),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血型匹配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在进行输血等医疗操作前,血型诊断会作为标准检查项目之一进行。

血型遗传学血型的遗传是复杂的。

根据 AABB(红细胞基因,ABO血型基因)的遗传,基因型共有6种组合: AA、AB、AO、BB、BO 和OO。

其中AA 和 AO 分别确定A型血,BB 和 BO 分别确定B型血,而 AB 确定AB型血,OO 确定O型血。

在易位、修饰等其他基因位点上也有影响其表达的遗传因素。

外显和内隐的血型除了ABO系统之外,人类还存在许多其他血型系统,例如Rh 和Kell系统。

Rh血型是血浆蛋白D在红细胞表面上的表现,人们经常分为Rh阳性(红细胞表面带有Rh蛋白)和Rh阴性。

当Rh阴性的母亲怀孕并分娩Rh阳性婴儿时,她可能会在生产时受到 Rh 分子的刺激,并开始产生特定的抗体。

如果这个母亲在未来再次怀孕并分娩Rh阳性婴儿,那么她的免疫系统就会“记住”这个婴儿的Rh阳性血细胞并立即开始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攻击Rh阳性的血细胞,可能导致胎儿溶血症或其他严重的问题。

ABO血型鉴定与分析报告

ABO血型鉴定与分析报告

实验8 ABO血型鉴定及分析1 实验原理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其分类的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

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则红细胞可凝集成簇,这一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造成凝集的机制是抗原-抗体反应。

红细胞表面还有特异性糖蛋白抗原物质统称为凝集原(Agglutinogen)。

在血浆中则含有与之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称为凝集素(Agglutinin)。

其中常用血型系统有ABO系统和Rh系统。

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皆无者为O 型,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皆有。

具有凝集原A的红细胞可被抗A凝集素凝集;抗B 凝集素可使含凝集原B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2 实验结果从下表和图1可知:人血与标准A血清(含抗B抗体)混合后不发生凝集(反应10分钟后,仍然没有发生凝集);人血与标准B血清(含抗A抗体)混合后发生凝集(反应迅速)。

因此可以判定我的血型为A型血。

图1 血型检测实验结果表1 实验情况标准A血清(抗B)标准B血清(抗A)人血凝集情况不凝集凝集3分析与讨论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这些抗原在凝集反应中被称为凝集原。

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则称为凝集素。

凝集素为γ-球蛋白,存在于血浆中。

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时,由于每个抗体上具有2~10个抗原结合位点,因此抗体可在若干个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之间形成桥梁,使它们聚集成簇,从而发生凝血。

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可将血液分为四种ABO血型: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抗原者为A型;只含B抗原者为B型;含有A与B两种抗原者为AB型;A和B两种抗原均无者为O型。

人类ABO血型及单基因性状分析解读

人类ABO血型及单基因性状分析解读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School of Life science成绩教师Score Instructor人类ABO血型及部分单基因性状分析Analysis of human ABO blood group and single gene traits摘要:人类群体遗传学着重于实际调查,即对各个人群的各种性状与遗传标记进行调查,调查一般以取样方式进行。

文章对滨州学院在校学生的拇指类型、食环指类型、通贯纹、卷舌、耳垂五对性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分析其遗传方式。

关键词:人类性状、性状调查、性状分析Abstract:Human population genetics focuses on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that is, to all people of various traits and genetic markers to investigate, in general survey sampling way.Articles of binzhou college students thumb type, ring type, tong injection lines, retroflex, the earlobe five traits for the sampling, analysis its genetic way.Key words:Human traits、Characteristics of survey、character analysis前言: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

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 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 有的是生理特征( 如人的ABO 血型) , 有的是行为方式, 等等。

人类群体遗传学, 就是研究人群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的科学。

它着重于实际调查, 即对各个人群的各种性状与遗传标记进行调查。

调查一般都是以抽样方式进行的, 当然, 在抽样时应使所取样本具有最大的代表性。

abo血型鉴定 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 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实验报告ABO血型鉴定实验报告引言: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常见的血型系统之一,由A、B、O三种血型组成。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血清凝集反应的方法,对不同血型进行鉴定,并探究ABO血型的遗传规律。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ABO血型试剂盒:包括抗A、抗B、抗O血清和洗涤缓冲液。

- 血样:来自30名志愿者的血样。

2. 实验方法:- 取一滴被测血样滴于不同的试管中。

- 加入相应的抗体试剂,轻轻摇晃试管。

- 观察试管内是否出现凝集反应。

二、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将被测血样分为以下几种血型:1. A型血:- 表现为与抗A血清凝集,与抗B血清不凝集。

- 结果显示凝集反应为“+”,表示为A型血。

2. B型血:- 表现为与抗B血清凝集,与抗A血清不凝集。

- 结果显示凝集反应为“+”,表示为B型血。

3. AB型血:- 表现为与抗A、抗B血清均凝集。

- 结果显示凝集反应为“++”,表示为AB型血。

4. O型血:- 表现为与抗A、抗B血清均不凝集。

- 结果显示凝集反应为“-”,表示为O型血。

三、讨论与分析1. ABO血型的遗传规律:- ABO血型的遗传是由A、B、O三种基因决定的。

- A和B基因为等位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

- A和B基因表现为共显性,即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AB型血。

- O基因为隐性,只有在没有A和B基因时,才表现为O型血。

2. ABO血型的分布:- 不同地区和人群的ABO血型分布存在差异。

- 在亚洲地区,O型血最为常见,而AB型血较为罕见。

- 在欧洲地区,A型血和O型血的分布相对均衡。

- 这种差异可能与人类进化、环境适应等因素有关。

3. ABO血型与健康状况的关联:- ABO血型与某些疾病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

- 例如,AB型血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而O型血则较低。

- 这种关联可能与ABO血型对血液凝块形成、炎症反应等生理过程的影响有关。

四、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ABO血型的鉴定,并了解了ABO血型的遗传规律、分布特点以及与健康状况的关联。

abo血型的鉴定的实验报告

abo血型的鉴定的实验报告

abo血型的鉴定的实验报告
《ABO血型的鉴定实验报告》
在生物学实验中,ABO血型的鉴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

ABO血型系统是由A、B、O和AB四种类型组成的,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血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展示如何通过几种简单的实验步骤来鉴定一个人的血型。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一些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试管、血液样本、抗A和抗B
血清、以及一些标本酒精。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几项实验步骤来鉴定血型。

首先,我们将取一小部分血液样本放入试管中,并加入抗A血清。

如果血液在
加入抗A血清后凝结,那么这个人的血型就是A型。

接着,我们将另一小部分
血液样本放入另一个试管中,并加入抗B血清。

如果血液在加入抗B血清后凝结,那么这个人的血型就是B型。

接下来,我们将再次取一小部分血液样本放入试管中,并加入抗A和抗B血清。

如果血液在加入抗A和抗B血清后凝结,那么这个人的血型就是AB型。

最后,如果血液在加入抗A和抗B血清后没有发生凝结,那么这个人的血型就是O型。

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准确地鉴定一个人的血型。

这对于医学领
域和献血活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血型在输血和接受器官移植等
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ABO
血型系统的知识,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帮助。

ABO疑难血型基因分型研究

ABO疑难血型基因分型研究

2507 106
摘要 目 研究A O血垂綦因 的: B 5 分型的意 1 义。方法; 采用聚 合酶链反应一 序列特异性引物(
型 。结论 : 0型基因分型技术可以应用于 AB 0血 型疑难样本检测 。 关键词 A 0血 型 聚合 酶链 反应一 B 序列特异性引物 基 因分型
中图分类号 : 3 11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号 :0 17 8 (0 9 0— 330 R 3. A 1 0—5 5 2 0 )40 9—2
12 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A、 B由长春博 .. 抗 抗
得 生物 制 品有 限责 任公 司和 上海 血液 生物 医药 有 限 责 任公 司制备 , H、 A1由上 海 血 液生 物 医药 有 抗 抗
t n sq e c p cf rme s( CR- S )wa sd t e o y eABO lo r u .Reut: t n , o eAB bo d i -e u n es e i cp i r P o i SP su e og n tp bo dg o p sl Pai t wh s 0 lo s e
A S R C bet eT td es nf a c f N )g n tpn . tos T emeh d fp lmeaec a ec B T A TO jci : osu yt i icneo v h g i A eoy ig Me d : h to so oy rs h i ra~ h n
以D NA 为 检 材 的基 因 分 型 技 术 , 受 血 型 抗 不
13 2 基 因组 D A制备 : .. N 采用 Po eaS s m rm g yt e
商品试剂盒 , 按照操作说明书制备基因组 D A。 N 1 33 C .. P R扩增 : 采用序列特异性 引物 聚合酶链 反应技术 ( C —S ) 检测 A O基 因型。使 用美 P RS P , B 国 G&T 公 司 的 P R-S O 基 因 分 型试 剂 盒 C S P AB ( &TBoeh R cv l, ) G i c , ok ieMD 。 t l

血型研究报告

血型研究报告

《研究A、B、O型血的鉴定》班级:高一(8)班指导老师:课题组长:课题成员:全季康,史媛,王泽运,党宇,寇潇逸摘要:常用盐水凝集法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情况判定血型。

关键字:血型鉴定一、课题背景ABO blood group system 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特异性抗原(凝集原)A和B来划分的血液类型系统。

ABO血液系统是1900年奥地利兰茨泰纳发现和确定的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

根据凝集原A、B的分布把血液分为A、B、AB、0四型。

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皆无者为O型,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皆有。

具有凝集原A的红细胞可被抗A凝集素凝集;抗B凝集素可使含凝集原B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输血时若血型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在输血前必须作血型鉴定。

正常情况下只有ABO血型相同者可以相互输血。

在缺乏同型血源的紧急情况下,因O型红细胞无凝集原,不会被凝集,可输给任何其他血型的人。

AB型的人,血清中无凝集素,可接受任何型的红细胞。

但是异型输血输入量大时,输入血中的凝集素未能被高度稀释,有可能使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

所以大量输血时仍应采用同型血。

临床上在输血前除鉴定ABO血型外,还根据凝集反应原理,将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作交叉配血实验,在体外确证两者血液相混不发生凝集,方可进行输血以确保安全。

近年来发现存在于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即血型抗原)也存在于其他血细胞和一般组织细胞。

所有细胞表面血型抗原的特异性可作为机体免疫系统鉴别自身和异物的标志。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血型鉴定也是组织器官移植成败的关键。

人类血型有遗传特性,决定血型的血型抗原即凝集原ABOA和B及其前身物H,分别受ABO三个等位基因控制。

abo血型鉴定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实验报告引言:血型鉴定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实验技术,在医学、法医学、献血和输血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ABO血型系统是最早被发现和研究的血型系统之一,其鉴定方法简单可靠,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ABO血型的鉴定技术及原理。

实验材料:1. 血液样本:本次实验共采集了15份不同血型的血液样本,其中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

2. ABO血型鉴定试剂:包括抗A血清、抗B血清和抗D血清。

实验步骤:1. 样本标记:对每份待鉴定的血液样本进行标记,用编号或字母表示。

2. 加入试剂:取每份标记好的血液样本,分别添加2滴抗A血清、抗B血清和抗D血清。

3. 观察反应:在试剂添加后,观察样本与试剂的反应情况。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血液样本与试剂的反应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凝集和聚集的程度对其血型进行鉴定。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鉴定结果:1. A型血:当血液样本与抗A血清反应呈现凝集现象,而与抗B血清和抗D血清反应无明显凝集时,可以确定该样本为A型血。

2. B型血:当血液样本与抗B血清反应呈现凝集现象,而与抗A血清和抗D血清反应无明显凝集时,可以确定该样本为B型血。

3. AB型血:当血液样本与抗A血清和抗B血清反应均呈现凝集现象,而与抗D血清反应无明显凝集时,可以确定该样本为AB型血。

4. O型血:当血液样本与抗A血清、抗B血清和抗D血清均无明显凝集现象时,可以确定该样本为O型血。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并与被鉴定者事先所声明的血型相符。

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是基于人体红细胞表面存在的特定抗原与血清中抗体之间的凝集反应。

A型血液表面有A抗原,B型血液表面有B抗原,而AB型血液表面同时存在A、B抗原,而O型血液表面则没有A、B抗原。

抗A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抗B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而抗D血清则用于鉴定Rh(D)血型。

因此,通过观察样本与不同抗血清的凝集情况,我们可以精确鉴定血型。

同样,ABO血型鉴定方法也可以运用于法医学领域。

abo血型的鉴定的实验报告

abo血型的鉴定的实验报告

abo血型的鉴定的实验报告ABO血型的鉴定的实验报告引言:ABO血型是人类最常见的血型系统之一,根据人体红细胞表面上的抗原类型不同,将人类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ABO血型的鉴定对于血液输血、器官移植以及亲子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几种简单的实验方法来鉴定ABO血型。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试管- 血型试剂盒(包括抗A血清、抗B血清和抗Rh血清)- 滴管- 血液样本(来自实验者自愿捐献)2. 实验方法:1. 取一根干净的滴管,分别用滴管吸取被测血液样本。

2. 将血液滴入试管中,每个试管约滴入2滴。

3. 加入相应的抗血清(如加入抗A血清,表示检测A型血液)。

4. 轻轻摇晃试管,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

5.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被测血液的ABO血型。

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以下是我们的实验结果和讨论:1. 实验一:检测A型血液- 加入抗A血清后,观察到血液与抗A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说明被测血液中存在A抗原。

- 结论:被测血液为A型血。

2. 实验二:检测B型血液- 加入抗B血清后,观察到血液与抗B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说明被测血液中存在B抗原。

- 结论:被测血液为B型血。

3. 实验三:检测AB型血液- 加入抗A血清和抗B血清后,观察到血液与两种抗血清均未发生凝集反应,说明被测血液中不存在A抗原和B抗原。

- 结论:被测血液为AB型血。

4. 实验四:检测O型血液- 加入抗A血清和抗B血清后,观察到血液与两种抗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说明被测血液中既不存在A抗原也不存在B抗原。

- 结论:被测血液为O型血。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我们成功地鉴定了被测血液的ABO血型。

实验方法简单易行,结果明确可靠,可以应用于临床医学和实验室研究中。

结论:本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方法,成功鉴定了ABO血型。

实验结果显示,被测血液分别为A型、B型、AB型和O型血。

ABO血型的鉴定对于血液输血、器官移植以及亲子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准确鉴定血型对于人类健康和医学研究至关重要。

ABO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基因测序分析1例

ABO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基因测序分析1例

作者简介:陈琼,女,1977-04生,学士,主管技师,E mail:chenqiong414@sina.com 收稿日期:2020-03-06ABO正反定型不符病例基因测序分析1例陈 琼,黎勤云,朱长太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输血科,上海 201306; 通讯作者,E mail:zct101@163.com)关键词: 混合视野; 正反定型不符; ABO基因测序; 输血中图分类号: R457.1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6611(2020)06-0602-03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0.06.024 ABO血型系统是最早发现的血型系统,正确鉴定ABO血型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的前提。

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引起ABO抗原或抗体减弱造成的ABO正反定型不符,常常会干扰ABO血型的正确定型,本文以1例血型鉴定出现混合视野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1 1 病例资料患者,男,74岁,2019年12月9日夜间因上消化道出血伴高血压入我院急诊内科就诊。

患者重度贫血貌,呼吸急促,无输血史,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7 44×109/L,红细胞1 42×1012/L,血红蛋白42g/L,血小板计数68×109/L。

因患者血色素过低,夜班医生申请输红细胞400ml,输血前进行常规血型血清学检测中发现ABO正反定型不符,正定型为抗-A混合视野,反定型B细胞4+,抗体筛查阴性。

1 2 试剂与仪器凝聚胺试剂为珠海贝索公司生产;ABO、Rh(D)血型定型检测卡(微柱凝胶法)、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凝胶法)均为瑞士DiaMedGmbH生产;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抗-A1,抗-H、抗-AB试剂、RhD(IgM)血型定型试剂、抗人球蛋白(抗IgG,C3d)检测试剂、人ABO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试剂、抗体筛选红细胞检测试剂(抗Ⅰ、抗Ⅱ、抗Ⅲ)均为上海血液生物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用于配制红细胞悬液的生理盐水为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Diamed-ID定速离心机、Diamed-ID37℃孵育器为瑞士达亚美公司生产;三用电热恒温水浴箱为常州翔天试验仪器厂生产;KA-2200型离心机为日本久保田生产。

《人群中ABO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的分析》实验报告

《人群中ABO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的分析》实验报告

《人群中ABO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的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人类的ABO血型是由IA、IB、i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着红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的,具有其中任意两个就会表现出一定的血型,ABO血型系统的4种表现型和可能的基因型如下:表型基因型O iiA IA A或IAiB IBIB或IBiAB IA IB1. 根据表中红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反应可判断人的血型:2. 通过实验,掌握ABO血型的鉴定方法和基因频率的分析计算方法,加深对群体遗传学中遗传平衡定律的认识。

实验仪器与药品双凹玻片(或载玻片)、一次性刺血针、玻璃棒、酒精棉球、标准血清。

实验步骤1. 取一干洁双凹玻片,在左、右上角标好“A”、“B”字样,分别滴入抗A(即B型)、抗B(即A型)标准血清1滴。

2. 人指尖、采血针消毒,待酒精挥发后采血。

用干洁玻棒两端各蘸取一滴血液,分别与一种标准血清混匀(切勿混用),室温下静置几分钟,观察。

3. 根据凝集反应的有无,判断自己的血型。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判定我的的血型是B型,我们班(单位)共十一人其中A型4人、B型6人、AB型0人、O型。

2.通过本次试验我们知道了遗传平衡在自然状态下是无法达到的,但在一个足够大的种群中,如果个体间是自由交配的且没有明显的自然选择话,我们往往近似地看作符合遗传平衡。

如人类种群、果蝇种群等比较大的群体中,一些单基因性状的遗传是可以应用遗传平衡定律的。

实验注意事项1. 刺血前注意对采血部位的消毒。

2. 血液样品应与标准血清充分混匀。

3. 注意区别真正的凝集反应和“假凝集”。

如果红细胞聚集成团,虽经振荡或轻轻搅动亦不散开,为“凝集”现象;红细胞散在均匀分布或虽似成团,一经振荡即散开,则为未凝集或“假凝集”。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物学实验报告报告题目《人群中ABO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的分析》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生物科学批次/层次专升本指导教师张敏学习中心。

38例ABO_血型抗原表达异常的基因分析

38例ABO_血型抗原表达异常的基因分析

㊃论著㊃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3.13.01238例A B O血型抗原表达异常的基因分析*杨红梅,陈敏洁,邹昕,虞茜,马思飞,张建伟ә江苏省常州市中心血站/常州市临床输血重点专科实验室,江苏常州213004摘要:目的探讨A B O血型抗原表达减弱的血清学结果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㊂方法采用盐水试管法对38例A B O血型抗原表达异常标本进行A B O血型血清学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查㊂对A B O基因采用特异性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 C R-S S P)及第1~7外显子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型并比对㊂结果38例标本中共检出A B O等位基因18个,其中常见的等位基因15个,罕见的等位基因1个(B w30/O01)及新等位基因2个㊂常州地区A B O基因多态性主要以A102/B101㊁A307/O02及B w03为主,其中A102/B101占18.4%(7/38)㊁A307/O02占15.8%(6/38)㊁B w03占7.9%(3/38)㊂另外发现3例突变型组合(B310/O01㊁A x24/B101㊁B w30/O01)及2例新突变位点(1036A>C㊁873C>T);5例突变均未被I S B T数据库收录㊂结论 A B O亚型分子遗传在常州地区具有丰富的基因多态性,并发现3例突变型组合未收录和2例新突变位点未收录㊂新突变位点为A B O亚型突变发生机制研究提供样本来源,为精准输血提供参考㊂关键词:A B O血型;抗原表达减弱;血清学检测;基因测序中图法分类号:R3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3)13-1878-05G e n e t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e x p r e s s i o n a b n o r m a l i t y o f A B O b l o o d g r o u p a n t i g e n i n38c a s e s*Y A N G H o n g m e i,C H E N M i n j i e,Z O U X i n,Y U X i,MA S i f e i,Z HA N G J i a n w e iәC h a n g z h o u B l o o d C e n t e r/C h a n g z h o u M u n i c i p a l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l i n i c a lB l o o d T r a n s f u s i o n,C h a n g z h o u,J i a n g s u213004,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s e r o l o g y a n d g e n e t i c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 i n AB O b l o o d g r o u p a n t i g e n e x p r e s s i o n w e a k e n i n g.M e t h o d s T h e A B O b l o o d g r o u p s e r o l o g i c a l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i r r e g u l a r a n t i b o d y s c r e e n i n g w e r e p e r f o r m e d i n38c a s e s w i t h A B O b l o o d g r o u p a n t i g e n e x p r e s s i o n a b n o r-m a l i t y b y s a l i n e t e s t t u b e m e t h o d.T h e A B O g e n e s c o n d u c t e d t h e g e n o t y p i n g a n d c o m p a r i s o n b y PC R-S S P a n d d i r e c t s e q u e n c i n g o f e x o n s1-7.R e s u l t s A t o t a l o f18A B O a l l e l e s w e r e d e t e c t e d o u t i n38s a m p l e s,i n w h i c h t h e r e w e r e15c o mm o n a l l e l e s,1r a r e a l l e l e(B w30/O01)a n d2n o v e l a l l e l e s.T h e A B O g e n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 i nC h a n g z h o u a r e a w e r e m a i n l y A102/B101,A307/O02a n d B w03,a m o n g w h i c h A102/B101a c c o u n t e d f o r18.4%(7/38),A307/O02a c c o u n t e d f o r15.8%(6/38)a n d B w03a c c o u n t e d f o r7.9%(3/38).I n a d d i t i o n,3c a s e s o f m u t a n t c o m b i n a t i o n s(B310/O01,A x24/B101,B w30/O01)a n d2c a s e s o f n e w m u t a t i o n l o c i(1036A>C,873C>T) w e r e a l s o f o u n d.N o n e o f t h e a b o v e5c a s e s w e r e i n c l u d e d i n t h e I S B T d a t a b a s e.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s u b m o l e c u l a r g e n e t i c s o f A B O h a s a b u n d a n t g e n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 i n C h a n g z h o u a r e a,3c a s e s o f u n-i n c l u d e d m u t a n t c o m b i-n a t i o n s a n d2c a s e s o f u n-i n c l u d e d n e w m u t a t i o n s i t e s a r e f o u n d.T h e n e w m u t a t i o n s i t e p r o v i d e s a s a m p l e s o u r c e f o r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 m e c h a n i s m o f A B O s u b t y p e v a r i a t i o n a n d p r o v i d e s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p r e c i s e b l o o d t r a n s f u s i o n.K e y w o r d s:A B O b l o o d g r o u p;a n t i g e n e x p r e s s i o n w e a k e n i n g;s e r o l o g i c a l t e s t;g e n e s e q u e n c i n gA B O血型系统是输血医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㊁器官移植和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1-2]㊂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保障㊂在A B O血型血清学鉴定时常常因正反不一致㊁抗原表达减弱㊁抗体减弱或消失及混合视野等现象导致定型困难,出现疑似亚型㊂目前国内对于A B O亚型的研究报道多见于个案[3-6],本研究对38例血清学检测抗原异常表达的血型标本进行A B O基因第1~7外显子编码区测序,探讨A B O血型抗原表达减弱的分子机制及常州地区基因多态性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㊃878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7月第20卷第13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u l y2023,V o l.20,N o.13*基金项目:江苏省常州市科技局项目(C J20220240);江苏省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年人才项目(Q N202133);江苏省常州市中心血站站级课题(x z202106)㊂作者简介:杨红梅,女,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血液免疫学方面的研究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149166683@q q.c o m㊂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自常州市各医疗机构及本站检测中心血清学鉴定正反不一致送输血研究室进行疑难血型鉴定标本38例,其中献血者11例(微孔板法),患者27例(凝胶卡法)㊂血样于静脉采集5m L,4ħ保存于E D T A抗凝管中㊂本研究已通过常州市中心血站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20230102)㊂1.2仪器与试剂 A B公司9700型P C R扩增仪㊁D N A浓度测定仪㊁凝胶成像系统㊁贝克曼高速离心机㊁久保田K A-2200血清学专用离心机㊁37ħ恒温水浴箱㊂抗-A/B单克隆抗体(上海血液生物)㊁抗-D (I g M)单克隆抗体(上海血液生物)㊁抗-H抗体(德国C E)㊁抗-A B抗体(德国C E)㊁抗-A1抗体(上海血液生物)㊁A B O血型反定型红细胞(北京金豪)㊁抗体筛选细胞(匈牙利RE A G E N S)㊁A B O-特异性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 C R-S S P)基因分型试剂盒(天津秀鹏生物)㊁D N A提取试剂(I n v i t r o g e n)㊁琼脂糖(北京沃比森)㊁溴化乙锭(10m g/m L,捷世康)㊂1.3方法1.3.1血清学检测采用盐水试管法对38例标本进行A B O血型血清学鉴定㊂取被检者和对照A㊁B㊁O型献血者红细胞少许,生理盐水洗涤3次,均配制成2%~4%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进行抗-H㊁抗-A1和抗-A B试验,离心判读凝集强度;同时对标本进行抗体筛查㊂所有试验均严格按照A A B B技术手册第18版[7]和文献[8]方法及试剂操作说明书进行㊂1.3.2 P C R-S S P基因组D N A提取及A B O基因扩增㊁电泳跑胶后的胶图比对分析使用I n v i t r o g e n D N A提取试剂盒提取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 N A,调整D N A模板水平为30~35n g/μL,A260/A280比值为1.60~1.80,根据人类A B O血型基因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设置参数进行P C R扩增㊂取扩增产物于2%琼脂糖凝胶中电泳跑胶㊁生成凝胶成像图谱,与天津秀鹏生物试剂盒提供的图谱进行比对㊂1.3.3 A B O基因测序分析和序列比对 A B O基因第6~7外显子扩增片段大小约为2019b p,扩增反应体系参照天津秀鹏生物试剂盒说明书,上游引物为5'-C C T G C C A G C T C C A T G T G A C-3',下游引物为5'-C A G G A C G G A C A A A G G A-3'㊂扩增产物经纯化后测序第1~7外显子编码区,该实验部分委托天津秀鹏生物完成㊂第6外显子测序上游和下游引物为5'-C A T G T G G G T G G C A C C C T G C C-3',5'-A T G T C C A-C A G T C A C T C G C C A-3';第7外显子上游和下游引物:5'-G C T C C C C C A G C C C C C G T C C G-3',5'-G T T-T A C C C G T T C T G C T A A-3'㊂测序后与N C B I在线数据库n u c l e o t i d e b l a s t(h t t p://b l a s t.n c b i.n l m.n i h.g o v/)进行比对,确定其基因型㊂2结果2.1血清学检测结果对38例标本采用盐水试管法进行A B O血型鉴定,血清学结果显示A B O血型抗原表达异常,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抗体筛选试验均为阴性㊂其中A抗原表达异常14例,B抗原表达异常24例,其中与抗-A或抗-B试剂反应呈混合视野18例,标本红细胞与抗-H试剂均有不同程度反应,38例标本经血清学鉴定均为A B O亚型,涉及血清学表型包括B e n d㊁c i s A B/A㊁A B x㊁B(A)㊁c i s A B/O㊁A B e n d㊁A x B㊁B x㊁B m h㊁A e n d㊁B3㊁A B3㊁A3㊁A m共14种㊂对照A㊁B㊁O型红细胞与抗-H㊁抗-A1和抗-A B反应结果均符合传统规律㊂由于38例标本A B O抗原检测基本上均有明显凝集,因此没有再进行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㊂2.2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A B O血型基因第1~7外显子编码区测序结果根据I S B T(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o-c i e t y o f B l o o d T r a n s f u s i o n)网站提供的N a m e s f o r A B O(I S B T001)b l o o d g r o u p a l l e l e s v1.1171023综合结果判定(以A B O*A1.01为参考序列)㊂38例标本结果分布为7例A亚型㊁11例B亚型及20例A B 亚型㊂38例标本中共检出A B O等位基因18个,其中常见的等位基因15个,罕见的等位基因1个(B w30/ O01)及新等位基因2个㊂常州地区A B O基因多态性主要以A102/B101㊁A307/O02及B w03为主,其中A102/B101占18.4%(7/38)㊁A307/O02占15.8% (6/38)㊁B w03占7.9%(3/38)㊂例1㊁8㊁12㊁13㊁17因突变未被I S B T网站收录㊂见表1和图1㊂表138例标本A B O血型抗原表达异常测序结果编号等位基因碱基替换基因型1A B O*O.01.01(突变型组合未收录)28G>A㊁261d e l G㊁297A>G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03G>A B310/O012A B O*A1.02/A B O*B w.03297A>G㊁467C>T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21C>T㊁796C>A㊁803G>C㊁903G>A A102/B w033A B O*B A.04/A B O*O01.01297A>G㊁526C>G㊁640A>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03G>A㊁1096G>A B(A)04/O01 4A B O*c i s A B.01/A1.01467C>T㊁803G>C c i s A B01/A101 5A B O*c i s A B.01/A1.01467C>T㊁803G>C c i s A B01/A101㊃978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7月第20卷第13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u l y2023,V o l.20,N o.1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㊃088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7月第20卷第13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u l y2023,V o l.20,N o.13续表138例标本A B O血型抗原表达异常测序结果编号等位基因碱基替换基因型6A B O*c i s A B.01/O.01261d e l G㊁467C>T㊁803G>C c i s A B01/O017A B O*A1.02/A B O*B.01297A>G㊁467C>T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03G>A A102/B1018A B O*B.01(突变型组合未收录)297A>G㊁467C>T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838C>T㊁903G>A A x24/B1019A B O*B w.03/A B O*O.01.02261d e l G㊁297A>G㊁526C>G㊁646T>A㊁657C>T㊁681G>A㊁703G>A㊁721C>T㊁771C>T㊁796C>A㊁803G>C㊁829G>A㊁903G>A B w03/O0210A B O*A1.02/A B O*B.01297A>G㊁467C>T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03G>A A102/B10111A B O*A1.02/A B O*B w.03297A>G㊁467C>T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21C>T㊁796C>A㊁803G>C㊁903G>A A102/B w03 12A B O*O.01.01(新突变位点未收录)467C>T㊁1036A>C(新)㊁261d e l G A102/B w0313A B O*O.01.01(突变型组合未收录)297A>G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61C>T㊁796C>A㊁803G>C㊁930G>A㊁261d e l G B w30/O0114A B O*B.01/A B O*O.01.01261d e l G㊁297A>G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03G>A㊁658C>T(F U T1)㊁357C>T(F U T2)B m h/O0115A B O*A3.07/A B O*O.01.02261d e l G㊁297A>G㊁467C>T㊁646T>A㊁681G>A㊁771C>T㊁829G>A A307/O0216A B O*B w.03/A B O*O.01.02261d e l G㊁297A>G㊁526C>G㊁646T>A㊁657C>T㊁681G>A㊁703G>A㊁721C>T㊁771C>T㊁796C>A㊁803G>C㊁829G>A㊁903G>A B w03/O0217A B O*A1.02(新突变位点未收录)467C>T㊁873C>T(新)A10218A B O*A3.07/A B O*O.01.02261d e l G㊁297A>G㊁467C>T㊁646T>A㊁681G>A㊁771C>T㊁829G>A A307/O0219A B O*B3.10/A B O*O.01.01261d e l G㊁297A>G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03G>A B310/O0120A B O*A3.07/A B O*O.01.02261d e l G㊁297A>G㊁467C>T㊁646T>A㊁681G>A㊁771C>T㊁829G>A A307/O02/A3/O 21A B O*A1.02/A B O*B.01297A>G㊁467C>T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03G>A A102/B10122A B O*A3.07/A B O*O.01.02261d e l G㊁297A>G㊁467C>T㊁646T>A㊁681G>A㊁771C>T㊁829G>A A307/O0223A B O*A1.02/A B O*B.01297A>G㊁467C>T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30G>A A102/B10124A B O*B3.10/A B O*O.01.01261d e l G㊁297A>G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03G>A B310/O0125A B O*A1.02/A B O*B w.03467C>T㊁297A>G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21C>T㊁796C>A㊁803G>C㊁930G>A A102/B w03 26A B O*A1.02/A B O*B.01297A>G㊁467C>T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30G>A A102/B10127A B O*A3.07/A B O*O.01.02261d e l G㊁297A>G㊁467C>T㊁646T>A㊁681G>A㊁771C>T㊁829G>A A307/O02/A3/O28A B O*A1.02/A B O*B w.03297A>G㊁467C>T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21C>T㊁796C>A㊁803G>C㊁903G>A A102/B w03 29A B O*A3.07/A B O*O.01.02261d e l G㊁297A>G㊁467C>T㊁646T>A㊁681G>A㊁771C>T㊁829G>A A307/O0230A B O*A1.02/A B O*B w.07297A>G㊁467C>T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30G>A㊁1055G>A A102/B w0731A B O*A1.02/A B O*B w.07297A>G㊁467C>T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30G>A㊁1055G>A A102/B w07 32A B O*A1.02/A B O*B.01297A>G㊁467C>T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30G>A A102/B10133A B O*B3.02/A B O*O.01.02106G>T㊁188G>A㊁189C>T㊁220C>T㊁247G>T㊁261d e l G㊁297A>G㊁646T>A㊁681G>A㊁771C>T㊁829G>A B302/O0134A B O*B W.03/A B O*O.01.01261d e l G㊁297A>G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21C>T㊁796C>A㊁803G>C㊁930G>A B w03/O0135A B O*A1.02/A B O*B.01297A>G㊁467C>T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30G>A A102/B10136A B O*B.01/A B O*O.01.01261d e l G㊁297A>G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30G>A B101/O0137A B O*B.01/A B O*O.01.05261d e l G㊁297A>G㊁526C>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30G>A B101/O0538A B O*B A.02/A B O*O.01.02261d e l G㊁297A>G㊁526C>G㊁646T>A㊁657C>T㊁681G>A㊁700C>G㊁703G>A㊁771C>T㊁796C>A㊁803G>C㊁829G>A㊁930G>A B(A)07/O0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注:a 为A 102(873C >T );b 为A 102/B w.03(1036A>C );c 为B 310/O 01(28G>A )㊂图1 A B O 血型新突变位点及未收录突变型组合3 讨 论A B O 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由7个外显子组成,共编码354个氨基酸㊂A B O 等位基因编码区发生突变时可引起A B O 基因编码物质的改变,从而导致A B O 亚型产生㊂目前研究A B O 亚型主要有血清学水平(血液免疫学实验)㊁基因水平(D N A ㊁m R N A )㊁蛋白水平(氨基酸㊁糖基转移酶㊁蛋白)3种模式[9-10]㊂因A B O 基因77%的编码系列位于第6和第7外显子,本研究对38例血清学检测A B O 血型抗原表达异常标本第1~7外显子编码区进行测序分析,进一步阐述A B O 血型亚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㊂根据I S B T 等位基因命名表,目前已确认300多种A B O 等位基因㊂本研究结果表明,常州地区B 亚型多于A 亚型,与章旭等[11]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㊂本研究P C R -S S P 法采用天津秀鹏生物试剂盒,该试剂盒根据中国人群常见A B O 亚型设计,适用于我国采供血机构A B O 血型基因分型的常规筛查㊂在38例标本中发现3例为突变型组合未收录和2例新突变位点,这5例标本由西安浩瑞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单倍体分型㊂结果表明,例1为突变型组合未收录,其碱基突变有28G >A ㊁261d e l G ㊁297A >G ㊁526C >G ㊁657C>T ㊁703G>A ㊁796C>A ㊁803G>C ㊁903G>A ,在单倍体2中出现了错义突变28G>A ,该突变位于第1号外显子最后一个碱基处,它不仅改变了氨基酸种类,还有可能造成外显子剪接错误㊂该突变虽未被I S B T 收录,但上海市血液中心蔡晓红团队已将序列提交到国际血型抗原基因突变数据库,并在文章中首次报道28G>A 错义突变[12];但当时未对28G>A 导致B 3表型的机制展开研究㊂2017年蔡晓红团队继续对该突变进行功能性研究,探讨是剪接性能影响还是氨基酸改变,因此对含有该突变的单倍体c D N A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表达量评估,证实了28G>A 突变会对剪接功能造成影响[13]㊂例8为突变型组合未收录,其碱基突变有297A>G ㊁467C>T ㊁526C >G ㊁657C>T ㊁703G>A ㊁796C >A ㊁803G>C ㊁838C >T ㊁903G>A ,在其中一条单倍体中发现了838C >T 错义突变引起p .L e u >P h e 的改变;结合其他突变位点推测其为较罕见的A x 24,同时可上报I S B T 申请新分型单倍体㊂例13为突变型组合未收录,其碱基突变有297A>G ㊁526C >G ㊁657C >T ㊁703G>A ㊁761C>T ㊁796C>A ㊁803G>C ㊁930G>A ㊁261d e l G ,在正常B 1的格局中发生761C>T 错义突变;该突变型组合未被I S B T 收录,结合其他突变位点推测其为较罕见的B W 30㊂此外本研究还发现2例新突变位点,均并未被I S B T 收录(正提交N C B I 命名中)㊂例12在A 102/O 01的基础上第7外显子发生了1036A>C 的杂合突变㊂根据血清学结果推断,该突变应位于A 基因上的B 单倍体发生了1036A>C 错义突变;血清学表型为B w 03㊂例17在A 102纯合的基础上其第7外显子第873号碱基发生了C >T 的杂合突变并对其进行单倍体检测,在单倍体2中发现了未被报道过的873C >T 同义突变,该突变未造成氨基酸改变;从密码子使用频率来看,天门冬氨酸A s p 的G A T 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因此推测该突变可能会对蛋白合成速度的造成影响;预测表型为A 102,该突变点并未被N C B I 数据库收录,可上报I S B T 申请新基因㊂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本地区献血人群38例血清学检测A B O 血型抗原表达异常标本的基因多态性,初步了解其分布特征㊂当出现A B O 抗原弱表达或A B O 正反定型不符现象时,建议将血型基因分型技术与血型血清学技术结合运用,以防止血型分型判断错误㊂我国为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域㊁不同民族人群的血型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有条件的地区应建立本区域血型基因多态性数据库,为精准输血治疗及输血医学发展提供样本来源及理论基础㊂参考文献[1]B E R T S C H T ,L U D E C K E J ,A N T L W ,e t a l .K a r l L a n d -s t e i n e r :t h e d i s c o v e r y o f t h e A B O b l o o d g r o u p s ys t e m a n d i t s v a l u e f o r t e a c h i n g me d i c a l s t u d e n t s [J ].C l i n L a b ,2019,65(6):897-902.[2]K I M T Y ,Y U H B ,S E O J Y ,e t a l .M o l e c u l a r b a s i s o fw e a k a s u b g r o u p s i n t h e K o r e a n p o pu l a t i o n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t h r e e n o v e l s u b g r o u p -c a u s i n g v a r i a n t s i n t h e A B O r e g-u l a t o r y r e gi o n s [J ].T r a n s f u s i o n ,2022,62(2):286-291.[3]苏蔓,赵倩,郭霞,等.A B O 等位基因新突变引起正反定型不符2例[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21,23(4):527-529.[4]肖建宇,冯晨晨,刘太香,等.A B O 基因第7外显子c .721C >T 变异导致A B O 亚型的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1,29(6):1917-1922.(下转第1886页)㊃188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7月第20卷第13期 L a b M e d C l i n ,J u l y 2023,V o l .20,N o .13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脉血流动力学指标㊁s F l t-1和P L G F联合检测在预测不良妊娠结局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㊂参考文献[1]T S A K I R I D I S I,G I O U L E K A S,A R V A N I T A K I A,e t a l.G e s t a t i o n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a n d p r e e c l a m p s i a:a n o v e r v i e w o fn a t i o n a l 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g u i d e l i n e s[J].O b s t e t G y n e c o l S u r v,2021,76(10):613-633.[2]K HA N A E,S C H E E L B E E K P F,S H I L P I A B,e t a l.S a-l i n i t y i n d r i n k i n g w a t e r a n d t h e r i s k o f(p r e)e c l a m p s i a a n d g e s t a t i o n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i n c o a s t a l B a n g l a d e s h:a c a s e-c o n t r o l s t ud y[J].P L o S O n e,2014,9(9):e108715.[3]W A L E N T OW I C Z-S A D L E C K A M,D O M A R A C K I P,S A D LE C K I P,e t a l.A s s e s s m e n t o f t h e sF l t-1a n d s F l t-1/25(O H)D r a t i o a s a d i a g n o s t i c t o o l i n g e s t a t i o n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o n(G H), p r e e c l a m p s i a(P E),a n d g e s t a t i o n a l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G D M) [J].D i s M a r k e r s,2019,2019:5870239.[4]P E R E Z-L O P E Z F R,L O P E Z-B A E N A M T,V A R I K A-S U V U S R,e t a l.P r e e c l a m p s i a a n d g e s t a t i o n a l h y p e r t e n-s i o n a r e a s s o c i a t e d t o l o w m a t e r n a l c i r c u l a t i n g k i s s p e p t i n l e v e l s: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G y n e c o lE n d o c r i n o l,2021,37(12):1055-1062.[5]L O C,L O A,L E OW S H,e t a l.F u t u r e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e a s e r i s kf o r w o m e n w i t hg e s t a t i o n a lh y p e r t e n si o n: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J A m H e a r t A s-s o c,2020,9(13):e13991.[6]李娟娟.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和脐动脉血流的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40(15):1905-1907.[7]陈诚星,卢琳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子宫动脉超声参数和肝功能指标对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23(1):27-30.[8]WU J,Z H A N G D,H U L,e t a l.P a e o n i f l o r i n a l l e v i a t e s N G-n i-t r o-L-a r g i n i n e m e t h y l e s t e r(L-N A M E)-i n d u c e d g e s t a t i o n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a n d u p r e g u l a t e s s i l e n t i n f o r m a t i o n r e g u l a t o r2 r e l a t e d e n z y m e1(S I R T1)t o r e d u c e H2O2-i n d u c e d e n d o t h e-l i a l c e l l d a m a g e[J].B i o e n g i n e e r e d,2022,13(2):2248-2258.[9]李桂梅,庄婵娟,吴美红.血清V E G F㊁s F l t-1㊁I G F-1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母婴预后关系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6):2880-2882.[10]OWA K I Y,WA T A N A B E K,I WA S A K I A,e t a l.P l a c e n-t a l h y p o p l a s i a a n d m a t e r n a l o r g a n i c v a s c u l a r d i s o r d e r i n p r e g n a n t w o m e n w i t h g e s t a t i o n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a n d p r e-e c l a m p s i a[J].J M a t e r n F e t a l N e o n a t a l M e d,2021,34(3): 353-359.[11]Z U O J,J I A N G Z.M e l a t o n i n a t t e n u a t e s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a n d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 i n a r a t m o d e l o f L-N AM E-i n d u c e d g e s-t a t i o n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o n[J].V a s c M e d,2020,25(4):295-301.[12]薛峰,丁显平.s F l t-1和P L G F在妊娠期高血压中的诊断及预测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4):512-513.[13]郭秋云,李静,冯春华.血清L R R F I P1㊁s F l t-1/P L G F诊断高龄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预后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0,28(7):1087-1090.[14]N A N J O S,M I N AM I S,M I Z O G U C H I M,e t a l.L e v e l s o f s e r u m-c i r c u l a t i n g a n g i o g e n i c f a c t o r s w i t h i n1w e e k p r i o r t o d e l i v e r y a r e 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p r e g n a n t w o m e n w i t h p r e-e c l a m p s i a,g e s t a t i o n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o n,a n d/ o r f e t a l g r o w t h r e s t r i c t i o n[J].J O b s t e t G y n a e c o l R e s, 2017,43(12):1805-1814.(收稿日期:2022-09-16修回日期:2023-02-08)(上接第1881页)[5]Y A O M X,HA O X,X I A X X,e t a l.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s i s o f m o l e c u l a r b i o l o g y m e c h a n i s m o f A B O b l o o d g r o u p t y p i n g d i s c r e p a n c y a m o n g b l o o d d o n o r s i n J i n a n b l o o d s t a t i o n[J].T r a n s f u C l i n e t B i o l o g,2022,29(1):75-78.[6]HO N G X Z,Y I N G Y L,Z HA N G J J,e t a l.S i x s p l i c e s i t e v a r i a t i o n s,t h r e e o f t h e m n o v e l,i n t h e A B O g e n e o c c u r r i n g i n n i n e i n d i v i d u a l s w i t h A B O s u b t y p e s[J].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M e d,2021,19,470:-477.[7]冯马克,格罗斯曼,希利尔,等.A A B B技术手册[M].桂嵘,陈秉宇,黄远帅,等译.18版.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9.[8]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8-137.[9]L I U F X,G U L.S e r o l o g y a n d g e n e s e q u e n c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B(A)s u b t y p e o f p a t i e n t s i n H u n a n[J].T r a n s f u s i o n, 2022,61(5):103449.[10]尹志柱,田丰,孙国栋,等.2个新的A B O血型等位基因的发现和序列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0,22(3): 294-296.[11]章旭,李晓丰,周助人,等.沈阳地区20例A B O亚型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及2例A B O新等位基因的认定[J].中国输血杂志,2022,35(1):86-89.[12]C A I X H,J I N S,L I U X,e t a l.M o l e c u l a r g e n e t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A B O b l o o d g r o u p v a r i a t i o n s r e v e a l s29n o v e l A B O s u b g r o u p a l l e l e s[J].T r a n s f u s i o n,2013,53(11S u p p l2): 2910-2916.[13]C A I X H,Q I A N C R,WU W M,e t a l.A n e x o n i c m i s-s e n s e m u t a t i o n c.28G>A i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w e a k Bb l o o d g r o u p b y a f f ec t i n g R N A s p l i c i n g o f t h e A B O g e n e[J].T r a n s f u s i o n,2017,57(9):2140-2149.(收稿日期:2022-09-20修回日期:2023-03-23)㊃688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7月第20卷第13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u l y2023,V o l.20,N o.1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解读血型遗传

科学解读血型遗传

科学解读血型遗传血型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遗传特征,不同的血型类型在人群中分布不均,且与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易感性有一定关联。

本文将从遗传学的角度,对血型遗传进行科学解读,探讨血型类型的形成机制以及与健康相关的研究进展。

血型基础知识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最常见的血型分类系统之一,根据红细胞表面上的抗原分布情况,将人群分为A、B、AB和O四种类型。

A型血液表面上有A抗原,B型血液表面上有B抗原,AB型血液同时具有A和B抗原,而O型血液则没有A和B抗原。

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另一个重要的血型分类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上的Rh抗原分布情况,将人群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类型。

如果红细胞表面有Rh抗原,则为Rh阳性;如果没有,则为Rh阴性。

血型遗传机制血型遗传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其中ABO血型系统由A、B 和O三个基因控制,Rh血型系统由一个基因控制。

ABO血型遗传ABO血型遗传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

A和B基因是等位基因,而O基因是隐性基因。

每个人体内都有两个ABO基因,分别来自父母。

根据不同的基因组合,人们可以分为四种血型:AA、AO、BB 和BO为纯合子,而AB、OO为杂合子。

AA和AO的人表现为A型血;BB和BO的人表现为B型血;AB的人表现为AB型血;OO的人表现为O型血。

Rh血型遗传Rh血型遗传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方式。

Rh阳性是显性基因,Rh阴性是隐性基因。

如果一个人有至少一个Rh阳性基因,那么他就是Rh阳性;只有当两个父母都是Rh阴性,才会产生Rh阴性的后代。

血型与健康相关研究血型与疾病易感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不同血型与疾病易感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A型血的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而O型血的人则相对较低。

此外,AB型血的人可能更容易患某些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型与营养需求除了与疾病易感性相关外,血型还与个体的营养需求有关。

根据一些理论,不同血型的人对某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存在差异。

血型实验报告

血型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实验报告生命科学院张茜 111070094 一、实验目的1、学习辨别血型的方法2、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3、通过实验认识血型鉴定在输血中的重要性二、实验原理人类的abo血型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

很多時间,一个基因只包含两个等位基因。

但是,控制血型的基因i则有三个不同等位基因。

即同一时间内,一个位点可以有其中任何两个等位基因出现。

等位基因a使红血球产生抗原a;等位基因b使红血球产生抗原b;等位基因o使红血球不产生抗原;等位基因a和b为等显性,o对a和b均为隐性。

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是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和b抗原或a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种。

血型 a b ab o可能基因型 iaia或iaio ibib或ibio iaib ioio 本实验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或ab抗原来确定abo血型。

三、实验材料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1、取干净载玻片,滴加定型剂2、用70-75%的酒精消毒取血部位3、用针扎一下消毒部位,使血冒出,立即滴一滴血液在抗a或b上。

4、再次消毒后取血滴在抗b或a上5、观察有无凝聚。

实验结果如下图: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

6、记录结果:受测血液为a型血。

五、注意事项1.实验用具严格消毒,消毒采血针应一人一针。

2.取血切勿过多,以防止在血清中形成团块,影响判断结果。

3.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

4.注意区别凝集现象与红细胞叠连。

发生红细胞凝集时,肉眼观察呈朱红色颗粒,且液体变得清亮。

六、关于abo血型与性格的思考这次测定自己血型的实验让我们对血型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升起了好奇。

于是我对血型性格学说做了一番了解,并将了解和思考到的相关内容归纳了一下。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的进展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的进展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的进展摘要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在医疗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血型分类、ABO系统和Rh系统的基本知识,以及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同时,本文还概述了近年来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的进展,包括基因检测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大规模并行测序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临床用血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保障。

1. 血型分类血型是指人类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对这些抗原产生的抗体。

根据抗原的种类和分布,人类血型可分为多种类型。

目前,最常用的血型分类法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1.1 ABO系统ABO血型系统是人类血型分类中最基本的一种分类方式。

该系统将人类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ABO血型的分布具有人口地域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人群之间进行输血时出现的不同症状。

1.2 Rh系统Rh血型系统是指人类红细胞表面的Rh抗原,它的表达为Rh+;不表达为Rh-。

Rh抗原分布在人类的红细胞膜上,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抗原之一。

Rh因子与分娩、输血、器官移植等手术和疾病的治疗密切相关。

2.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是用来确定病人血型、供血者血型和判断输血相容性的技术。

针对不同的血型系统,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也不同。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ABO血型和Rh血型的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

2.1 血型鉴定技术血型鉴定技术是通过反应抗体和抗原,识别献血者或受血者的血型。

ABO血型的鉴定是基于凝集反应;Rh血型的鉴定则是通过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或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来完成的。

2.2 交叉配血技术交叉配血是血型鉴定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用于预测受血者对供血者的血液是否会产生不相容反应。

交叉配血技术可分为直接交叉测试和间接交叉测试。

针对不同的血型系统,交叉配血的方法也不同。

3. 近年来的技术进展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的进展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的进展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技术的进展1. 背景血型是人类体内各种物质组成的一种表现形式。

血型鉴定是指通过检测人类的血液,确定其属于哪种血型群体。

血型主要分为ABO血型和Rh血型两类,其中ABO血型分为A、B、AB、O四种,Rh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

目前,血型鉴定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医学领域方面,血型鉴定是用于临床输血、器官移植、产前妊娠检测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犯罪侦查领域,血型鉴定也是重要的鉴定手段之一。

在这些应用领域中,交叉配血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交叉配血是指在输血前进行的一项检测,旨在避免不同血型之间的抗原-抗体反应而引起的输血反应。

2. 血型鉴定技术的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血型鉴定技术不断得到改进。

以下是一些血型鉴定技术的进展。

2.1 DNA血型鉴定技术传统的血型鉴定是通过红细胞凝集试验和抗体荧光染色法进行的。

不过,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待提高。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利用DNA进行血型鉴定的方法被开发出来。

通过PCR扩增样本中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以及DNA 序列比对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对血型进行更精准、更快速地检测。

2.2 微流控技术传统的红细胞凝集试验和抗体荧光染色法是半定量的方法,无法精确测量凝集度。

现在,微流控技术被应用于血型鉴定,通过对血液样本进行微型芯片操作,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血型凝集度。

2.3 免疫层析技术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分析技术,可以用来检测血型抗原和抗体。

这种技术通过把抗原或抗体定位在纸质层析板上,并利用反应物加速碘的移动,从而以条形码形式显示结果。

这种技术可以在这些领域以外得到广泛应用,如食品检测、环境检测和生物体内分子检测。

3. 交叉配血技术的进展与血型鉴定技术一样,交叉配血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交叉配血技术的进展。

3.1 电脑模拟最初,交叉配血技术是通过实验室实际交叉配血之前的红细胞凝集结果来预测可能的问题。

但是,这种方法既费时又不一定能准确预测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输血杂志 $ # & & . 年 $ 月第 # , 卷第 # 期 !/ " = ;L7 > 9 9 48 C @ ; : < M : = 9 ;# D 3 N M C @ C $ & & .# O 9 > P # ,# G 9 P # K " $ % & C 9 M 9 > U 9 C " = : U! L P 8 C @ ; : < M : = 9 ;# # , , E# ’ E E * ( ) ? JJ K J 3 > = ; : Y =8#! M : ; @ Y H#\ 0 \ @ ; M : a# 3 A@ > P1 = : A = ; 0 A = V 36 W @ ; ; ’ $!f &U " # N > 9 9 4? C 9 M 3 ; 9 A 3 : 9 > 3 0 M > @ C = ; V 3 : A = @ A = 9 ; :! L PO 9 T6 @ ; J? K J ? ? $ % & $ & & &# * , ( $ # ) # #F ’ ’!] 9 9 > 3 L 7 C M 0 3R L @ > > 3 W 3 > >F# 3 A @ > P 2 C A " C 9 0 A 3N @ ; 4’U M A @ + K K 3 C? = V 3 C :C = : 37 [B @ ; A = 3 ;] C 9 > @A 9@; 9 V 3 > A = 9 ;] C 9 ? ) . #’6 ) . . ’H $ % H N : A C @ 0 A # ’ (! \ 0 \ @ ; M :a# ] 9 ; 9 : Y = L / 9 " > @ ;Q# 3 A @ > P HU = ; 9@ 0 = 4: M N : A = A M + ? ? A = 9 ; : = ;" M U @ ;3 C A " C 9 = 4J C 9 A 3 = ;N @ ; 4’@ 0 0 9 M ; A < 9 C A " 3 > 9 W + = ; 0 = + K
** )*
# #H ( #!7 @ ; Y :L ] 9 9 > 3L " C 3 ; :G# 3 A@ > P 6 2 ! D& @; 3 W@ ; A = 3 ;= ;A " 3 ? #$ L" P8 C @ ; : < M : = 9 ;\ 3 4 & & (## ( / C 9 U 3 CN > 9 9 4? C 9 M : A 3 U ! J: K $ % & ( ’ # ’ # ( $! F M 3 + ! 9 3a#] 9 W 3 > >O#7 @ C C ; 3 :L 3 A@ > P f 2 GH&H ; 3 W" = " K ? " L P8 C @ ; : < M : = 9 ;# $ & & (# C 3 V @ > 3 ; 0 3/ C 9 U 3 CN > 9 9 4? C 9 M ; A = 3 ;! J J@ ? $ % & % ( ( 6 M > $ . H$ H N C A C @ 0 A J J
" ## &# @ ; A = 3 ;a ! 2 ]! L P8 C @ ; : < M : = 9 ;\ 3 4 , , E#E$ 6 M >#% * ( ’! \ 9 M > 4 :L \# f = UU 3 C U @ ;] H#1 9 M U N 9[a# 3 A@ > P\ 9 > 3 0 M > @ C = + ? J J 4 3 ; A = < = 0 @ A = 9 ;9 <a ; 9 :N > 9 9 4? C 9 M 9 > U 9 C " = : U :< 9 M ; 4= ;> 9 ; J JJ K J ? # " 9 U 9 > 9 9 M :C 3 = 9 ;19 <0 9 U > 3 U 3 ; AC 3 0 3 A 9 C# ! L" P7 > 9 9 4 ? ? J J $ % & $ & & ## , * , $ E * ,
H 7 [ 血型基因研究进展
喻 ! 琼$ 深圳市输血医学研究所 # 广东深圳 ) % # E & ’ ) H 7 [ 血型 ! 等位基因 ! / * 8 ! 多态性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号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人类红细胞 H 7 [ 血型被发现后的 # & )年 中# !! 自 # 已至少 检 测 出 $ , 个 血 型 系 统’ $ ( & 种 以 上 的 血 型 抗 原( 它的应用已从临床输 H 7 [ 是 临 床 上 最 为 重 要 的 血 型 系 统# 血扩展至生物学 ’ 遗 传 学’ 法 医 学 和 人 类 学 等 许 多 方 面(血 型研究百年历史大 致 可 分 为 ’ 个 阶 段 & 从# , & &年到上一世 纪# 使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各种抗原 # 阐明它们 , ) & 年代 # 的遗传学特点 ) # , . &!# , * &年代研究血型抗原的生物化学 本质 # 在此时期积累 了 大 量 的 资 料 # 但对血型基因本身知之 甚少 ) # , E & 年代末 血 型 研 究 进 入 以 分 子 生 物 学 为 基 础 的 新 时代 ) # , , & 首次成功克隆了 编 码 糖 基 转 移 酶; ( 4 3 ; 0 3@ ; A = 3 ; :G D R 1@ ; 47 [B ! L P 8 C @ ; : < M : = 9 ;# $ & & &# ( & ’ 9 M > 4 :L \# f = UU 3 C U @ ;] H#1 9 M U N 9[a# 3 A@ > P 2 T @ ; : = 9 ;9 < (! \ ? J ’ $ ) #F ’ )!] 9 9 > 3L @ > > 3 W 3 > >F# 7 C M 0 3R# 3 A@ > P 5 4 3 ; A = < = 0 @ A = 9 ;9 < A W 9; 3 W ! " $ % & % L P 8 C @ ; : < M : = 9 ;# # , , *# ’ * 6 M > , & 6$ H N : A C @ 0 A J J ’ .! \ 0 \ @ ; M :a# R M 3a# / 9 " > @ ;Q# 3 A @ > P H ;@ U = ; 9@ 0 = 4: M N : A = A M + J ? " 0 9 M ; A : < 9 C A " 3D C 9 3 : 3N > 9 9 4? C 9 M 9 > U 9 C " = : U! L P8 C @ ; : < M + JJ K J $ % & : = 9 ;# $ & & &# ( & # & # $ ( . " ’ *!8 = 3 A A]# 2 > > = :GHP 8 " 3> 9 9 4? C 9 M : A 3 U& @C 3 V = 3 W! L P J J ?N J: K # $ % & 8 C @ ; : < M : = 9 ;\ 3 4! 3 V # , , E# # $ ( $ ’ ’
A = 9 ; = ;A " 3J M A @ A = V 3: 3 0 9 ; 43 T A C @ 0 3 > > M > @ C> 9 9 <! 7 /N @ ; 4’@ 0 + ( .!H C C = @ @D#\ M 3 > > 3 CH#! 9 4 N 3 C 3 A@ > PH ; 3 W@ ; A = 3 ;9 < A " 3 J9 ? ?a# ?
@!" A " 3a ; 9 :N > 9 9 4? C 9 M : A 3 U@ ; 4: M N 4 = V = : = 9 ;9 <6 5 LP 8 C @ ; : < + J J: K
$ % & : = 9 ;# $ & & $# ( $ $ $ ) #
$ # % # @I % = ; 4 = V = 4 M @ > :@ ; 4@ : : = ; U 3 ; AL ; @A 93 C A " C 9 0 A 3N @ ; 4’ ( 0 " 3 0 " A 3 Cb# / " 3 e @ C 5 R 3 V 3 ; 3/# 3 C @ > P H 7 8 5$ , & # & # ) @; 3 W L ; )!6 ? K K L" P8 C @ ; : < : = 9 ;## , , .#’ . C 3 40 3 > >@ ; A = 3 ;9 <" = "< C 3 M 3 ; 0 ? ? g K! $ % & % 6 M > $ ) 6$ H N : A C @ 0 A J J " # $ % & 2 C0 9 > > 3 0 A = 9 ;! L PO 9 T6 @ ; $ & & ’# E ( $ # ’ * ? # # ( *!7 @ ; YL ] 9 9 > 3 L 1 @ :Q M A @/# 3 A @ > P 8 W 9; 3 W0 @ : 3 :9 < @ ; A = + H 7 + J 8 5: " 9 W = ; ;@ : : 9 0 = @ A = 9 ;N 3 A W 3 3 ;H 7 8 5@ ; 4O 3 >! L" PO 9 T ?@ # $ % & % 6 @ ; $ & & (# E * 6 M > ’ ’ E$ H N : A C @ 0 A ? J J L" P ; 3 W c" = " + = ; 0 = 4 3 ; 0 3@ ; A = 3 ;< 9 M ; 49 ;U M > A = > 30 3 > >> = ; 3! ? ? J $ % & 8 C @ ; : < M : = 9 ;# $ & &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