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与法律控制

合集下载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与控制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与控制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与控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以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的方式,通过将知识产权作为资本市场参与者提供质押物,以获取融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发展。

然而,质押融资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本文将重点探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控制方法。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分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涉及到多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评估风险: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和潜在风险是质押融资最关键的环节。

如果估计价值偏低或者存在严重隐患,那么质押融资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2.法律风险:知识产权涉及到一系列法律规定和权益保护,如果在质押过程中未能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权益,可能导致融资方违约或产生纠纷。

例如,侵权风险和未规范许可等法律风险。

3.市场风险:市场发展不畅或竞争激烈可能导致知识产权价值下降,从而增加融资方违约的风险。

4.技术风险:知识产权所依托的技术可能存在被复制、仿制或过时的风险,这会对质押融资的风险产生影响。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方法为了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以下是几个有效的控制方法:1.加强评估:在进行质押融资前,对知识产权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潜在风险和市场前景等。

只有在充分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情况后,才能有效降低融资风险。

2.法律保护:在质押融资过程中,融资方应该与专业律师一同审查相关法律文件,并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和充分保护。

3.多元化风险:融资方可通过多元化方式分散风险。

例如,不仅仅依靠单一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同时结合其他融资方式(如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来规避风险。

4.技术保护:融资方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技术保护,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防止知识产权被盗用或过时。

5.合规管理:融资方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确保知识产权的规范使用,并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融资风险的问题。

6.市场监测: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市场竞争情况,保持对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的准确评估。

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和法律控制

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和法律控制

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和法律控制知识产权制度是指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立法、行政检查和司法制裁等手段,保护知识的创造者对其创造的成果所享有的合法权益的制度。

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知识产权制度的不完善或不稳定,使得知识产权的权益受到侵害或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的风险。

法律控制是通过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实践来控制知识产权制度风险的手段。

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框架不完善。

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框架作为支撑,但是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可能不够健全或不够完善,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

二是执法不力。

即使有完善的法律框架,如果执法部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问题,那么知识产权的权益仍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侵权成本过低。

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制度体系中,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所处的法律责任过低,导致侵权成本低于创新成本,从而鼓励知识产权的侵犯。

四是跨境保护困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境知识产权保护愈发重要,但是由于国际合作不够紧密或相互信任不足,跨境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困难。

为了控制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法律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

国家应当加强立法工作,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确保知识产权的保护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障。

二是加强执法力度。

执法部门应当加大力度打击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严厉惩罚侵权行为,增加侵权成本,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三是加大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

国家应当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侵权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效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

有关国家应当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提高跨境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

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是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保护中常见的风险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知识产权保护中常见的风险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知识产权保护中常见的风险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1. 常见的风险点1.1 侵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中最常见的风险点之一是侵权问题。

侵权行为可能包括盗用他人的专利、商标、版权或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

此外,还可能存在侵权行为未被及时发现或无法得到有效补救的风险。

1.2 法律合规风险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法律合规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以合法和适当的方式保护知识产权是非常关键的。

而不合规的行为可能导致知识产权无效或被他人挑战的风险。

1.3 泄露风险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另一个常见风险点是信息泄露。

保护机密信息、商业秘密或其他敏感信息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泄露风险可能来自内部员工、合作伙伴、顾客或网络攻击等方面。

1.4 国际保护风险对于跨国企业或国际性公司而言,国际保护风险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保护领域和流程都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知识产权在某些地区无法得到充分保护的风险。

2. 相应的控制措施2.1 知识产权审查实施知识产权审查程序是减少侵权风险的重要措施。

通过审查申请前的相关文档和信息,可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侵权问题,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2.2 法律顾问支持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律顾问,可以帮助企业合法合规地保护知识产权。

法律顾问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降低法律合规风险。

2.3 保密协议针对知识产权的泄露风险,制定和执行保密协议非常重要。

保密协议可以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禁止泄露的责任和补救措施等内容,从而有效防止信息的泄露。

2.4 国际合作和登记在跨国业务中,与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并通过相关国际机构进行知识产权登记是有效控制国际保护风险的措施之一。

与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并在国际知识产权组织进行登记,可以确保知识产权在国际范围内得到有效保护。

结论以上是知识产权保护中常见的风险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企业应密切关注这些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范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范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范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显得格外重要。

然而,由于知识产权法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企业在维护自身知识产权时往往面临很多风险。

本文将阐述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遇到的法律风险,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种类和表现形式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侵权行为、合同纠纷、维权难等。

具体而言,企业可能面临以下几种风险:1. 侵权风险:他人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未经授权的使用,包括商标、专利、著作权等方面。

这可能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到损害,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利润。

2. 合同风险:知识产权的保护往往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合同,如技术合作协议、授权合同等。

如果企业在签订、履行合同时存在问题,将可能导致合同纠纷,甚至损害企业的声誉和财务状况。

3. 维权风险:即使企业拥有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却往往面临维权难的问题。

维权涉及到证据收集、法律程序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对于小型企业而言,维权困难更加凸显。

二、防范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措施为了减少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范措施:1.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企业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内部流程和责任分工等。

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2. 强化内部知识产权培训。

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提高他们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程度。

只有当所有员工都具备必要的法律意识,企业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

3. 注重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

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该审慎对待,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同时,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企业应该建立起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合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防范。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企业应该积极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和手段的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识别和应对知识产权风险》范本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识别和应对知识产权风险》范本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识别和应对知识产权风险》范本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识别和应对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产权风险也日益增加。

因此,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及时识别并应对知识产权风险,以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和获得竞争优势。

一、知识产权风险的识别1. 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国内外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的行业动态,了解知识产权的保护情况和发展趋势。

同时,要及时关注竞争对手的行为,避免他们窃取或侵犯企业的知识产权。

2. 内部知识产权评估:对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了解知识产权的价值和风险。

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审查,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 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市场上的知识产权情况、竞争态势和侵权情况,进一步识别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

4. 内部流程审查:审查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流程,分析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风险点。

同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监控。

二、知识产权风险的应对1. 保护性措施:企业应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如申请专利、商标注册等。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教育和意识培养,做好内部保密工作。

2. 监测和预警:建立知识产权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以及可能的侵权行为,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3. 合作与合规:与合作伙伴建立合法、公平、互惠和遵守知识产权的合作关系,签订合同明确知识产权权益,同时要确保企业自身的合规性,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防止侵权行为。

4. 诉讼和调解:在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可以通过诉讼或调解等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积极参与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和活动,维护行业的知识产权秩序。

5. 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应该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持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金融机构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风险控制

金融机构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风险控制

金融机构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风险控制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各种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这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涉及到的知识产权越来越多,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他们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知识产权,降低知识产权风险,也是金融机构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本文将着重探讨金融机构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风险控制,为读者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一、金融机构的知识产权金融机构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商业秘密、商标、专利、著作权等,其中商业秘密是金融机构最为关注的重要知识产权,其保护范围包括银行的经营管理、核心技术、客户数据、交易信息等一系列商业机密。

商标和专利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标识和技术保护手段,著作权则涉及金融机构的公告、报告、培训材料、宣传资料等。

保护金融机构的商业秘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商业秘密的泄露可能会导致机构的经营模式、客户信息、金融交易记录等敏感信息被泄露,这将对金融机构的信誉和业务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对商业秘密进行维护和保护,避免机密的泄露。

二、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和手段为了维护和保护金融机构的知识产权,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知识产权意识金融机构需要对全体员工开展知识产权意识的培训和普及工作,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机密信息泄露的风险和后果。

这将培养员工的保密意识,为机构的知识产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包括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制定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制度、实行知识产权分类管理和申请审批制度等。

同时,金融机构也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防止黑客攻击和内部人员泄露。

3.加强与外部合作金融机构需要加强与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和法律机关的合作,了解最新的知识产权规定和政策,及时申请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对侵权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和打击。

三、知识产权风险的挑战金融机构在保护知识产权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

知识产权风险

知识产权风险

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风险是指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和挑战。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意识到知识产权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管理和减少知识产权风险。

1. 法律风险:违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诉讼、罚款等法律后果。

企业应确保其知识产权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如及时申请专利、商标注册,遵守版权法等。

2. 侵权风险:企业的知识产权可能会被他人侵权,导致经济损失和商业声誉受损。

为减少侵权风险,企业可以定期进行知识产权审查,确保其产品和服务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3. 盗窃风险:企业的商业秘密可能会被竞争对手盗取,导致商业优势丧失。

为减少盗窃风险,企业应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如加强物理安全措施、签署保密协议等。

4. 品牌风险:企业的商标可能会被他人滥用或冒用,导致品牌价值下降。

为减少品牌风险,企业应及时注册商标、监测市场,发现侵权行为及时采取法律行动。

5. 技术风险:企业的技术可能会被他人窃取或复制,导致竞争优势丧失。

为减少技术风险,企业可以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

6. 合同风险:企业在与他人签订合同时,可能涉及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等事项,如果合同内容不清晰或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导致知识产权争议。

为减少合同风险,企业应审慎起草和签订合同,确保合同条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7. 国际风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经营时,可能面临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文化差异,需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知识产权规定。

同时,企业还需要防范跨国侵权行为,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为减少知识产权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保护措施和监测机制。

2. 加强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3. 定期进行知识产权审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侵权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制度1.引言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知识产权风险的管理和应对措施,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制度,以确保企业的知识产权安全和合规。

2.目标和原则2.1 目标- 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减少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维护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地位;-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监测和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的价值和利用效率;- 提升员工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和保护意识。

2.2 原则- 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强化管理责任,明确知识产权管理的各方责任;- 完善制度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 加强员工培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建立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及时应对知识产权风险。

3.知识产权分类和风险识别3.1 知识产权分类知识产权可分为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多个类别。

针对不同的知识产权类别,需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3.2 知识产权风险识别识别知识产权风险的方法包括:- 评估和分类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 监测行业和市场的知识产权动态;- 分析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状况和侵权行为;- 掌握新的技术趋势和创新动向。

4.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措施4.1 知识产权保护- 申请专利、商标、版权等合法保护措施;- 加强知识产权的监测和防范措施;-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咨询和合作关系。

4.2 知识产权管理- 确立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使用范围;- 建立知识产权的计划和目标管理制度;- 组织知识产权的存档和保管工作。

5.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措施5.1 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 进行知识产权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制定应对方案,包括风险避免、减轻和转移策略。

5.2 风险监测和预警- 建立知识产权风险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最新动态;- 提前预警可能的风险事件,准备应急预案。

6.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 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 组织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会议;- 加强员工的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教育。

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控制资料-无删减范文

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控制资料-无删减范文

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控制资料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控制资料1. 引言知识产权是公认的企业核心资产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当前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下,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也日益增加。

对于企业而言,了解、预测和防范知识产权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知识产权的概念、风险的来源以及如何进行风险防范控制。

2. 知识产权概述知识产权是指人们的智力成果在法律上的保护。

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多个方面。

知识产权的存在,保护了创新者的利益,激励了创新和发展,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3. 知识产权风险的来源知识产权风险可以来自内外部的多种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来源:3.1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企业员工、合作伙伴以及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等。

例如,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不足、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泄露机密信息或不当使用他人知识产权等都可能带来风险。

3.2 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竞争对手、盗版和仿冒、技术流失等。

竞争对手可能通过各种手段窃取公司的商业机密或利用知识产权进行不正当竞争。

盗版和仿冒行为则会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

技术流失可能发生在与合作伙伴的交往中,导致企业的核心技术被泄露。

4. 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控制策略为有效控制和降低知识产权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4.1 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流程,包括员工培训、保密协议的签订、合理的薪酬机制等。

提高员工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密与管理。

4.2 合作伙伴管理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明确合作伙伴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责任与义务。

签订合同或协议时,应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保护条款,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4.3 监测和预警及时了解市场环境和行业动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市场活动。

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减少损失的可能。

4.4 法律保护依法注册和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通过专利、商标、版权等手段来加强对核心技术和品牌的保护。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及控制措施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及控制措施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及控制措施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它涵盖了企业的创新成果、商业秘密、品牌价值等重要资产。

然而,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风险。

本文将分析企业知识产权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分析1. 外部风险外部风险是指企业面临的来自竞争对手、非法侵权行为、政策法规变化等外部因素所带来的威胁。

例如,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创新成果被盗用、抄袭,使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此外,政策法规的变化也可能影响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增加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不确定性。

2. 内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包括员工知识产权泄露、合同执行不力或违反职业道德等。

员工是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创造者和持有者,但他们也可能存在故意或无意泄露知识产权的行为。

此外,企业内部的合同执行问题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也可能导致知识产权的损失或争议产生。

二、企业知识产权风险控制措施1.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流程企业应该建立起适应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流程,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保护措施。

制度包括知识产权登记、保密协议签署、知识产权审查等环节,流程则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执行和监控。

2. 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

同时,要建立起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到知识产权保护中来。

3. 加强合同管理和监督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合同的执行和履行,避免因合同问题导致的知识产权风险。

同时,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4. 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和保护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例如,建立起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防止外部黑客攻击和内部信息泄露;采用数字水印、加密技术等手段,保护企业重要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知识产权管理风险及对策措施廉政档案

知识产权管理风险及对策措施廉政档案

知识产权管理风险及对策措施廉政档案
一、风险分析
知识产权管理涉及的风险主要包括
盗窃和侵权风险:他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或使用企业的知识产权,包括商业机密、专利、商标等,导致企业利益损失。

法律合规风险:企业未能遵守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包括未及时申请保护、未缴纳相关费用、未进行维权等,可能导致知识产权失效或受到处罚。

内部管理风险: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知识产权管理混乱或泄露,包括不当保管、员工不当使用、内部盗窃等。

供应链风险: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产权合作未能妥善管理,可能导致知识产权纠纷或泄露。

二、对策措施
为降低知识产权管理风险,企业可以采取
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内部政策和程序,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申请和管理流程,确保全员知晓和遵守。

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加强员工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培养,包括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保密义务、合规要求等,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建立完善的合作伙伴管理机制: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签署明确的合同和协议,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和保护责任,加强合作伙伴的监督和管理。

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及时申请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专业律师合作,及时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和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强化内部监督和安全措施: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设立合适的权限和访问控制,确保知识产权的安全和保密。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范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范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范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范一、知识产权概述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益。

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多种形式。

对于企业来说,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至关重要,但同时也面临着法律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风险,并提供防范措施。

二、专利法律风险及防范1. 专利侵权风险: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或技术时,可能会侵犯他人的专利权。

必须严谨审查已有专利,并采取措施避免侵权。

2. 专利无效风险:企业自己的专利可能会被他人提出无效请求。

要定期对专利进行维护,确保有效性。

3. 专利保密风险:未申请专利前的内部交流可能导致泄露。

应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和内部管控机制。

三、商标法律风险及防范1. 商标侵权风险:企业的商标可能会被他人盗用或模仿。

要定期监测市场,并及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商标权。

2. 商标失效风险:商标注册后,要维护其使用,防止失效。

3. 商标肆意侵权风险:企业的商品可能被他人使用相似商标进行销售。

应加强监督和维权。

四、版权法律风险及防范1. 著作权侵权风险:企业的著作物可能被他人盗版或复制。

应加强版权保护和侵权打击。

2. 商业秘密泄露风险:企业的商业秘密可能被员工泄露。

应签署保密合同,并加强监督和管理。

3. 著作权转让风险:企业在委托他人进行时,可能面临著作权转让合同风险。

应严格审查合同条款。

五、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1. 意识培养:加强员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培养,提高法律意识。

2. 内部安全控制: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密制度,确保内部安全控制措施的执行。

3. 建立审查机制:在新产品开发之前,进行专利、商标、版权审查,避免侵权。

4. 与合作伙伴签署保密协议:与供应商、客户等签署保密协议,保护商业秘密。

5. 监测市场:定期对市场进行监测,发现侵权行为及时采取法律行动。

附件:1. 专利审查报告样本2. 商标注册申请书范本3. 商业秘密保密协议模板4. 著作权转让合同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专利:专利是创造性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在法律上的保护。

知识产权风险识别与控制报告

知识产权风险识别与控制报告

知识产权风险识别与控制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全面识别与控制分析,以帮助组织有效保护其知识产权,减少法律风险和商业损失。

本报告通过调研和分析,总结了知识产权风险的主要来源以及相应的控制策略。

知识产权风险的主要来源1.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是知识产权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可能包括侵犯专利、商标、版权或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行为。

侵权行为可能来自内部人员、竞争对手或第三方合作伙伴。

控制策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时申请和维护知识产权,对侵权行为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时申请和维护知识产权,对侵权行为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时申请和维护知识产权,对侵权行为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2. 不当使用他人知识产权不当使用他人知识产权也是知识产权风险的重要来源。

这可能包括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专利、商标、版权作品或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

控制策略: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审查程序,确保自身的业务和产品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时加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

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审查程序,确保自身的业务和产品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时加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

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审查程序,确保自身的业务和产品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时加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

3. 法律法规变化法律法规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知识产权风险的增加。

政府机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政策变化,可能给组织的知识产权权益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控制策略:对法律法规进行持续关注,及时了解法律变化对组织知识产权的影响,及时调整知识产权策略。

对法律法规进行持续关注,及时了解法律变化对组织知识产权的影响,及时调整知识产权策略。

对法律法规进行持续关注,及时了解法律变化对组织知识产权的影响,及时调整知识产权策略。

知识产权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知识产权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知识产权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在现代社会,知识产权的价值逐渐受到广泛认可。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而言,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风险,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并提供相关建议。

一、风险评估与识别有效的风险管理需要首先对已有知识产权进行全面评估与识别。

企业可以建立清晰的知识产权清单,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通过分析知识产权的价值、保护程度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可以确定主要的风险领域和优先处理对象。

二、法律合规与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建立在法律合规的基础上。

企业应该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和权益的有效保护。

同时,建议从起草合同、制定保护策略等角度出发,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确保合规性和长期的知识产权保护。

三、内部管理与保密措施内部管理和保密措施对于风险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包括保密协议的签订、权限的分配和管理等。

此外,定期进行风险培训,增强员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防止内部泄密和滥用。

四、市场监测与反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知识产权风险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竞争对手的行为,及时发现侵权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取证、投诉和诉讼等,维护自身权益。

五、合作与合约管理合作与合约管理是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与供应商、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时,企业应当签订明确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合约应包含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条款,明确保密义务和违约责任,并且定期进行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

六、风险应对与防范措施除了以上措施,企业还应制定全面的风险应对和防范措施。

例如,建立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指南,包括风险评估模型、应对策略、应急预案等,以便在遇到风险事件时能够迅速并有效地应对。

结语知识产权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评估与识别、法律合规、内部管理与保密、市场监测、合作与合约管理以及风险应对与防范措施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策略,企业可以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并降低风险。

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和法律控制

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和法律控制

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和法律控制作者:张安喆来源:《消费导刊》2019年第12期摘要:保护知识产权可以使人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创造力与动力,从而推进国家整体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及文化的发展。

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本文阐述并分析了我国当前在知识产权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知识产权制度风险法律控制引言: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已不可阻挡。

在全球化中,如何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所有国家所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所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一方面,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加大力度实施。

但我国法律在这一方面还有较大欠缺,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本文就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风险和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法律控制展开了以下分析与建议。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制度问题通俗来讲,知识产权即为权利人在进行某些智力劳动后对所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享有一定时间的财产权利。

其特点是具有专备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知识产权本身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与人类本身所做的决策更使这一风险凸显出来。

如何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增强抗风险意识,是许多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达国家拥有较长的法制建设时间与较完备的法律,其知识产权的建设融入了本国的文化和社会需要。

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法制建设时间不足,法律制度相对不完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只得将不适于本国国情的法律嫁接于本国法律体系中,这就带来了知识产权的风险。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仍需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制度保护意识,从而降低知识产权风险。

二、知识产权在若干领域的制度风险分析(一)全球化风险当今全球化社会不断发展,各个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體。

这其中,发达国家综合国力较强,在国际重大事务中拥有较高话语权与国际地位,相较之下,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表现出失衡的局面。

在知识产权制度制定中亦是如此。

同时,发达国家由于资金技术上的优势而掌握了大部分核心技术,加之其掌握了核心知识产权,便垄断核心技术,导致了知识产权的全球化风险,造成知识产权利益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失衡。

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与风险控制

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与风险控制

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与风险控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和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智力成果,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

而国家安全则是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和稳定的重要方面。

两者之间的关系和风险控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首先,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家安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促进创新和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一个国家如果无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就会导致创新能力的下降,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是一个国家安全的基础。

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两者相辅相成。

然而,知识产权保护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在国际竞争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一些国家为了获取更多的技术和知识,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侵犯他国的知识产权。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被侵权国的利益,也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因此,国家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一种常见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各国可以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侵权行为进行打击和惩罚。

同时,还可以加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从而有效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

各国可以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跨国侵权行为,建立起一个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除了法律保护和国际合作,技术手段也是风险控制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水印、加密技术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安全。

数字水印可以在数字媒体中嵌入一些特定的信息,以确认知识产权的归属。

而加密技术可以保护知识产权的机密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降低侵权的风险。

然而,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定的矛盾。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可能需要对知识产权进行一定的限制。

Office系列软件的知识产权和法律风险控制

Office系列软件的知识产权和法律风险控制

Office系列软件的知识产权和法律风险控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办公软件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Office系列软件也成为了业内使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

然而,Office软件的知识产权和法律风险控制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Office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其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利用权益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期对企业及个人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一、Office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Office软件在IT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在市场上的独特优势也使得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异常重要。

作为大型商用软件,Office软件所涉及的知识产权范围包括版权、商标、专利等等。

1、版权在“版权法”中,禁止对已经创作出来的作品进行翻译、改编、复制等操作。

因此,在使用Office软件时,我们必须要遵守版权法律规定,合法使用软件自身提供的功能,不得将软件复制、改编、挪作他用。

另外,企业使用Office软件,也需要注意授权问题。

在购买Office软件时一定要选用正版授权,合法购买渠道可以保证软件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使用盗版软件而产生的法律风险。

2、商标Office软件由微软公司所推出,是其重要的商业软件之一,并且与微软公司紧密相关。

因此,其所涉及的商标在市场上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其商标的受保护程度也相应提高。

在使用Office软件时,我们需要注意遵守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不得擅自使用微软公司的商标,否则就可能会导致侵权行为,触犯法律风险。

因此,企业在进行宣传活动时,也需要进行相关的商标注册,以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

3、专利Office软件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性进展,为保护其独有的技术,微软注册了多项专利。

专利所涉及的技术创新还包括了Office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文档安全、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

虽然用户可以在Office软件中使用包括专利技术在内的各项功能,但是未经授权进行生产、销售等操作,则可能会导致侵犯知识产权的风险。

知识产权合作与知识转移的法律风险管理

知识产权合作与知识转移的法律风险管理

知识产权合作与知识转移的法律风险管理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知识产权合作和知识转移已成为企业之间合作的重要方式。

通过合作共享知识和技术,企业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知识产权合作和知识转移也伴随着一定的法律风险,需要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一、知识产权合作的法律风险知识产权合作包括技术许可、技术转让、合作研发等形式。

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以下法律风险:1. 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合作方可能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导致侵权纠纷。

为避免此类风险,企业在合作前应对合作方的知识产权进行尽职调查,确保合作方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

2.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风险: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可能无法有效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为降低此类风险,企业应在合作协议中明确约定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如保密义务、禁止侵权等。

3. 合同纠纷风险:合作协议中的条款可能存在不明确或不完善的情况,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

为减少此类风险,企业应在合作前谨慎审查合同条款,并与合作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二、知识转移的法律风险管理知识转移是指将知识从一个实体转移到另一个实体的过程,可以通过合作、转让、许可等方式进行。

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以下法律风险:1. 知识泄露风险: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可能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导致知识泄露。

为降低此类风险,企业应在知识转移协议中明确约定保密义务和安全措施,如加密、访问权限控制等。

2. 知识产权归属争议风险:在知识转移后,知识的归属权可能引发争议。

为避免此类风险,企业应在知识转移协议中明确约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使用权。

3. 违反反垄断法风险:知识转移过程中,涉及到的企业可能存在垄断行为,违反反垄断法规定。

为规避此类风险,企业应在知识转移协议中遵守反垄断法规定,并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

三、知识产权合作与知识转移的风险管理策略为有效管理知识产权合作和知识转移的法律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尽职调查:在合作前对合作方的知识产权进行尽职调查,确保其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制度

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制度

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制度简介知识产权对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防控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并制定一套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制度,以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各类知识产权风险。

目标- 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风险。

- 确定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降低企业遭受知识产权风险的概率和影响。

- 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意识,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合法权益。

控制措施1. 知识产权审查- 对新产品、新技术和设计进行全面的知识产权审查,确保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 与专业律师合作,协助进行专利和商标审查,避免侵权风险。

2. 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员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 加强对企业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的保护,采取措施防止泄密和盗取。

3. 知识产权合作和交流- 确立清晰的知识产权合作和交流政策,明确各方的权益和责任。

- 对与其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或交流时,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确保知识产权的安全。

4. 知识产权监测和维权- 建立知识产权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市场上的侵权行为。

- 针对侵权行为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责任和执行- 指定专人或专门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措施。

- 定期对知识产权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有效性。

- 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宣传,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工作。

结论建立和实施一套有效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制度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风险识别、合理应对、保护和维权等措施,企业可以降低知识产权风险,保护自身的创新成果和利益。

知识产权风险

知识产权风险

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风险是指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知识产权风险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知识产权风险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知识产权风险的定义知识产权风险是指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威胁,包括侵权、盗窃、滥用、泄露等。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企业的创新成果被他人非法使用、市场份额被侵蚀、声誉受损等。

二、知识产权风险的分类根据风险来源和性质的不同,知识产权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1. 内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指企业自身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例如,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员工违反保密协议、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都可能导致知识产权风险的产生。

2. 外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指来自外部环境的威胁和挑战。

例如,竞争对手的侵权行为、市场环境的变化、法律法规的调整等都可能对企业的知识产权造成风险。

三、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因素知识产权风险的产生和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因素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知识产权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技术的进步,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风险。

2.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差异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完善都可能导致知识产权风险的增加。

3. 市场环境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都可能对企业的知识产权造成影响。

例如,市场份额的减少、产品销售的下滑等都可能导致知识产权风险的增加。

4. 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内部管理的不善也是知识产权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强、员工对保密协议的不遵守等都可能导致知识产权风险的产生。

四、应对知识产权风险的措施为了有效应对知识产权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流程和控制措施等,以确保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和运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实务
zhigong falv tiandi
-41-
职工法律天地 2017 年第 3 期
探析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与法律控制
周世倩
(230000 中铁十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知识产权的生存环境,加大了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

本文主要就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法律控制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

关键词:知识产权;制度风险;法律控制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全球化,尤其是文明的决策很有可能会触发全球化中的一些问题,引发一些风险。

同时,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制度、政治环境、历史背景、人文观念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产生了世界各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差异化。

而就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缺乏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性构建、规则意识不强、运用经验不足等等,都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着制度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制度风险、法律控制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提升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全面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一、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制度风险与技术性风险的博弈1.文化风险与文化多样性的冲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贸易的国际化,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也在增多。

其中,文化的全球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但是,在这种交流中也存在着冲突。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的安全性,导致了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风险。

首先,世界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全球化的发展,造成了传统文化的边缘化。

其次,众多国家中的民族文化与主流的文化一直存在博弈。

再次,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尊重传统文化、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最后,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来讲,法律中明确规定要尊重与保护原住民族的文化。

而知识产权的发展与进步带动的全球化正在挤压多样性文化的发展空间,因此这种制度规定上存在的矛盾,制约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进步[1]。

2.基因技术风险与人类社会安全的矛盾
基因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面临着风险。

第二,人类社会的秩序面临着风险。

比如: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解,很有可能会危害到人类的安全。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对于人类的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一些领域会受到制度上的限制。

3.网络风险与信息社会的冲突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是,网络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到这项技术的推广与进步,而一些法律上的保护制度条款与人类的非正式的习俗存在着非常大的冲突。

比如:网络的方便快捷与一些著作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着严重的冲突[2]。

二、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制度风险的法律控制方法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问题。

比如:优质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构建,有利于使知识产权保护更加的完善,有利于众多的企业应用这些知识与技术推进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使众多的研究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众多知识的研究与分析工作中,有利于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丰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而知识安全保护制度风险的法律控制,我们需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风险社会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进行更新、重新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构建。

就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加强法律上的风险控制。

1.统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在法律中,价值理性指的是价值的合理性,即主观相信行
动具有排他性的价值,关注的是目的与结果,而不顾条件与后果。

而工具理性指的是工具的合理性,即对于结果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运算、追求的是效率与功利。

因此,从法律控制的角度上讲,我们需要对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进行统一,从法律上进行优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设计,同时也需要对于知识产权治理的机制,制度进行全面的科学改革,促进东西方之间交流的融合,实现国家之间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形成统一性的认识[3]。

2.统一权力观念与责任观念
统一权力观念与责任观念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是知识类财产权利。

因此,从法律上讲,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工作,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的进步与发展。

第一,对于知识产权的权利进行明确。

第二,对于知识产权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三,应用众多的法律条款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给予权利的保护。

通过以上的三个方法,我们可以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给予严重的打击与制裁,对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可以有充分的尊重与应有的知识产权应用的奖励,体现出知识的价值[4]。

3.统一技术规范与法律规则
对于我国当前的知识产权问题,我们需要构建出新的价值观,新的知识体系,对于存在的知识产权制度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比如:首先,制定出严谨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条款,从法律高度对于知识成果给予充分的尊重,使知识成果的所有人获得应有的回报,从整体上采用预防为主,补救为辅的方法。

其次,建立起明确的责任制度,从研究、开发、应用等全过程明确各个责任,使全社会都参与到知识产权保护中。

比如:政府需要承担起领导责任、社会舆论媒体需要承担起监督的责任、社会民众需要积极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行动进行参与[5]。

三、结语
对于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与法律控制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有利于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的进步与发展,使众多的知识成果进行合理化的应用,产生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推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汉东.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与法律控制[J].法学研究,2012,04:61-73.
[2]张敏.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控制探析[J].法制与经济,2016,08:138-139.
[3]左文佳.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与法律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4,26:248.
[4]李保来.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与法律控制[J].祖国,2016,15:114.[5]许磊.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与法律控制研究[J].经贸实践
,2015,07:1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