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坡镇民族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合集下载

德育教育案例--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德育教育案例--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德育教育案例--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德育教育案例--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通江县太平小学周彬生案例背景:学校的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和各个学科教学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以前很多教师认为一个好教师能给学生上好课,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就算做到尽心尽责了。

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个体差异。

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应该去探究的。

我们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真正解决孩子种种纠结,才是我们的成功。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好转,人们的意识思想变化无常,农村家庭组合的不稳定是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

重组家庭不少,单亲孩子数量增多,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深远的。

而今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形成,这些孩子大多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

孤独、忧虑、失望,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随心所欲等都有表现,不少孩子因长期留守或家庭原因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所以我们教育人敢于面对现实,担当起教书又育人的的双重任务。

努力培养学生优良德行势在必行。

主要做法:一、开展大家访活动,通过家校沟通唤醒家长对孩子的爱。

我们太平小学把每年三月和十月定为“家访月”。

家访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各班级每个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监护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情况,学生在家身心健康和学习情况,学生自身习惯和爱好等;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健康、品行各方面信息。

以便共同管理,同心关注孩子健康成长,这对经济不发达的我们这一带农村地区,孩子读书成才“走出大山,走出农村”成为家长们唯一的希望。

所以关注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我们在家访中遇到的周洋同学就是农村千万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缩影。

周洋,女,十岁,住骡子坡村,就读太平小学五年级,家中共五口人,奶奶年近七旬,父母离异后重组家庭,继母又生一弟弟,年满两岁,父亲在外务工,继母照顾小弟弟,她主要靠奶奶监管。

我接任班主任不到一周,他便进入我的视线。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事迹(精选多篇)第一篇: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事迹xx镇xxx村xxx,男,___年6月出生,高中毕业,现在读一村一名大学生,20xx年加入中国共产党,xxx村村委会副主任,党总支委员,团支部书记兼民兵连长。

xxx村共有1760人,496户,6岁以下的幼儿120人,6岁以上的儿童144人,其中留守儿童占儿童的7%,共计19人。

这些留守儿童在农村的现状与问题。

1、由于较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经理,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

2、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

缺失的情感容易导致刘叟儿童孤僻、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从而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并且较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示范行为失控。

3、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孩子学医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上进心不强。

2022年在县团委的领导和关怀下,xxx村xxx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站,并配备了一台电脑,一部固定电话,每天星期天,xxx同志带领这些留守儿童到留守儿童占与自己的父母进行视频聊天或是打电话那种。

很多天没见,骨肉亲情相见的场面确实让人感动。

家长从重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身体情况、道德规范情况、健康成长情况,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可以请教自己学习中的困难题目和一些开心的事情与家人分享,使得他们学习更有动力,生活充满着希望。

xxx同志除了帮助孩子们与其父母进行视频聊天,孩纸孩子们唱歌、跳舞、朗诵古诗、玩游戏,并且他自己也融入进去,与他们一起活动,有个村民路过聊侃地说你整天和一些孩子玩,也玩得有什么“劲“吗xxx回答:“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祖国的希望还靠下一代,哪一家没有孩子,大人都是从小孩子走过来的,跟孩子们在一起玩,孩子们的快乐,那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不信你也来试一试“。

帮扶留守儿童经典案例两篇

帮扶留守儿童经典案例两篇

帮扶留守儿童经典案例两篇《从心坎沾染》一、案例介绍陈雨飞,男,该同学上课轻易走神,不爱和同学交流,对于大人的话,许多时刻不予理睬。

在他上一年级的时候,对于他我已经有深入的印象,那时我认为他是自闭症孩子。

本学年接这个班,刚开始他也是一句话不说,点名他不答,读课文他也不张嘴,更别说背诵课文了。

他成天少言寡语,眼光愁闷,心事重重的。

在留守儿童中是属于比较特别的。

二、案例剖析1.亲情的缺掉陈雨飞同学的母亲在其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父亲长期在外务工,与孩子相处甚少,全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对学生关心不够。

2.学习基础差今年二年级我接这个班,我发现他连拼音字母都不熟悉,更别说识字,写字了。

三、采取措施:1.和学生交心,从心坎沾染。

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我会经常走近陈雨飞,带他一起读课文,一起与他剖析学习的方法,教他写字,勉励他提高。

在此过程中,他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柳暗花明”的笑颜。

2.同学的榜样沾染。

为了让孤单、自卑的陈雨飞走出关闭的自我,我先后让班上优秀的同学(包含留守儿童)去主动接近他,与他一起学习、活动。

在思想道德,行动习惯和学习等方面帮忙他,尽力让其找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其在各方面提高。

3.集体的浸染温暖。

温暖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浸染和温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利用班上开展各项运动的机会,让他自动的加入进来,全班同学为其加油助威,既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又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他认为自己其实并不孤单,全班同学都是自己的伙伴、后盾。

四、反思——“爱”的力气有多大?如今的陈雨飞,在课堂上可以发言了,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能背诵下来了,和同班小伙伴们的交流也是越来越多,看到他的笑颜不再是难事。

从陈雨飞前后的变化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上课、行动习惯、和同学交流等方面,他都有一个较大的改变,而这一切的改变,应当要归功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爱”,爱可以给枯萎的小草带来全部春天;爱可以给干枯的大地带来勃勃生机;爱可以给孤单的小鸟一个浩瀚的天空。

[最新]留守儿童问题若干典型案例及评析(摘)

[最新]留守儿童问题若干典型案例及评析(摘)

留守儿童问题若干典型案例及评析【案例】安徽太湖一12岁少年祠堂边自缢身亡,留下遗书称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自缢前深情吻别陪伴自己的爷爷。

2008年2月25日是(安徽)太湖县晋熙镇天台联合小学开学的第一天,也是该校五年级学生章杨宇爸妈出门打工的第十天。

然而,就在这一天,章杨宇选择了告别这个世界:在人迹罕至的村祠堂后面一间小屋,他自缢在一根横梁上,裤子口袋里留下一封给父母的遗书。

遗书中,他留下了让所有人都刻骨铭心的一句话:“你们(指父母)每次离开我都很伤心,这也是我自杀的原因……”事发:少年亲吻爷爷后自缢2008年2月25日,天台联合小学校园里非常热闹,同学们都领到了崭新的课本。

当天下午三点多钟,12岁男孩章杨宇跟其他同学都一起放学回家。

不过章杨宇却显得有点异样,他回家时书包空空的,所有新书都放在教室座位的抽屉中。

“爷爷,我可以亲你一下么?”放学后的章杨宇回到家里,看见爷爷正围坐在桌前打麻将,就上前对爷爷轻声说道。

爷爷听到这句话心里还直乐,可他不知道这竟是自己与孙子见的最后一面。

当天晚上,姑父曾与章杨宇约好了要孩子到他家里去住。

可等了好久没等到章杨宇,姑父赶紧给他家里打了个电话,得知也不在家里。

又去电学校询问,被告知学校已经放学了,章杨宇也不在学校里。

大家顿时慌了。

家人发动邻居在屋前屋后展开了大搜索,最后在人迹罕至的祠堂后面发现了他。

被发现时,他吊在祠堂后一间小屋子伸出来的横梁上,已经没了气息。

记者调查:自缢少年口袋留下遗书当天下午,记者赶到太湖县章杨宇的家中。

章杨宇自缢的那间屋子在一座祠堂后面。

这座祠堂傍山而建,后面是很陡的山体。

据当晚发现尸体的一位邻居介绍,章杨宇被发现时吊在绳子上,绳子就系在祠堂后面这间房子伸出来的一根横梁上。

记者看到祠堂后这间房子其实是间土砌房,已经很破烂了,伸出来的横梁也朽坏了很多。

据村民介绍,这座祠堂是祭祀祖宗的场所,平时很少有人到这里来。

章杨宇的尸体被发现后,人们在他裤子右边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封遗书,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遗书写在当天发下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材料》封皮的背面。

幼儿园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典型案例

幼儿园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典型案例

幼儿园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典型案例我国幼儿园作为普惠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以四个典型案例,探讨幼儿园如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案例一: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普遍存在的。

由于其父母外出务工,在家照顾孩子的就成了留守儿童。

而这些孩子大多生长在贫困的家庭,无法享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因此,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始通过设立幼儿园的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以江西省某农村为例,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联合成立了一所幼儿园,面向留守儿童提供教育服务。

该幼儿园设有班主任、保育员、教师等职业人员,采用国家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提供婴幼儿护理、儿童健康保健、早期教育等全方位教育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案例二:缓解城市家长“三点一线”问题城市家长“三点一线”问题指的是,由于工作繁忙,家长无法照顾孩子,只能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只有晚上下班才能接回来。

这种现象在大城市特别普遍,在解决此类问题上,大城市的幼儿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北京市为例,市政府鼓励企事业单位在公司内或周边建立幼儿园,解决企业职工的“三点一线”问题。

这些幼儿园同样面向企业职工,提供全日制的托管服务。

这种方式缓解了城市家长的烦恼,同时也减轻了企业职工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幼儿园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

案例三:帮助单亲家庭抚养子女单亲家庭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素质往往比较脆弱,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幼儿园在提供照顾儿童方面,对单亲家庭提供的帮助更具有针对性。

以浙江省某幼儿园为例,该幼儿园针对单亲家庭,开展了多项关爱行动。

他们发动社区爱心人士,经常向此类家庭提供援助物资。

同时,在幼儿园里,针对这些孩子,教育管理者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单独跟踪、记录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并与家长保持及时沟通和联系,建立了与家庭密切合作的机制。

怀仁爱之心立仁德之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校长对留守学生的关爱使命

怀仁爱之心立仁德之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校长对留守学生的关爱使命
同龄学生的快乐,其健康成长之路面临着诸多问题。李
克强总理在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公平而
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
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因此,对这支特殊学生群体的
管理与关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
下及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的现实条件下,对留守学生
成长环境的关注与干预及对其身心健康的关爱,能促使
学生享受均衡教育。
二、留守学生存在的缺陷分析
1. 生活情感缺失
从学校调查结果来看,这些留守学生成长期间大多
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学生家长普遍关心的是孩子

中学习,多从实践中总结,去挖掘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进
而用这些知识来提升自己。
不切实际、毫无意义的,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更多地给予
他们指导性的帮助,
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
家长在帮助自己孩子在校内学好知识的同时,还
应该让他们多去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比如陪伴孩
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即使生活平淡,也
要让自己的孩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分精彩。自己的
孩子有时候对一些事情不能理解得很透彻,甚至出现
处修水县西部,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现有留守学生 1067 人,他们的问题尤为突出,很具有代表性。文章对这些学生反映
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对这些留守学生的管理与关爱成为渣津镇中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留守学生;关爱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2-0084-02
(责任编辑 农越华)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师帮扶留守儿童事迹

教师帮扶留守儿童事迹

篇一:《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个人事迹材料》中学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个人事迹材料我是学校八(3)班班主任,同时还兼任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我校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使学校“留守儿童”超过了50%。

由于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因此使得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

近年来,我在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我采取多种形式,从关心“留守儿童”(欢聚资料网)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我凭着特有的执著和坚韧,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了阴霾,走向了成功;同时,我也获得过嘉奖,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先进教学工作者”、镇级“优秀教师”。

一、诲人不倦,架心灵之桥正确认识“留守儿童”优点和缺点,就要真正有“诲人不倦”的信心、恒心、耐心和诚心。

为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我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进行情感交流。

学生刘某因父母离异又无暇照顾她而被托寄在外婆处,外婆年老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一段时间刘某的思想受外界诱惑出现较大的波动。

我发现后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状况,与之亲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感觉她的心灵与我靠近时找适当的时机与其促膝谈心。

我俩在用真心交流后,刘某的思绪恢复平静,她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二、找闪光点,铺情感之路“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长辈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

西方教育流行一句话“孩子是没有错的。

”所以,要尽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

学生高某父母离异后,父再婚长住黄石并又生一子,他从小就被扔给奶奶照顾未感受父母之爱,心灵寂寞。

在受人迷惑接触过一次网络后,他便被网络的新奇所吸引,心之所向,行为之动,于是他背着人深夜到网吧通宵上网,且有愈陷愈深之势。

我发现这一状况,便找他来谈话,先述其优点并表示对他的好感,后询问这一段时间他精神不振的原因。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远离家乡,在家乡外的城市打工,只能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料,长期处于缺乏亲子陪伴和健康教育的状态下。

为了关心和关爱这些留守儿童,社会各界开展了一系列的关爱行动。

下面我就以一个典型案例来介绍一个家庭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的经历。

小明(化名)是一个留守儿童。

他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

小明现在正上小学三年级,平时他一个人在家自己做饭、洗衣服。

他每天都过着孤单的生活,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呵护。

幸运的是,小明家所在的社区开展了一项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活动。

该社区组织了一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每天晚上都会有志愿者轮流到小明家去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志愿者们帮助小明做饭、洗衣服,并且还帮他完成作业。

每天晚上,志愿者们还与小明一起玩游戏、聊天,为他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

除了日常的关心,志愿者团队还为小明参与了各种课外活动。

他们组织小明参加社区的绘画班,培养小明的艺术兴趣和才能,让他可以在艺术创作中找到乐趣。

此外,志愿者们还为小明开设了学习俱乐部,每周定期组织小明和其他留守儿童一起做游戏、学习知识,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能力。

通过社区志愿者团队的关爱和照顾,小明逐渐从一个孤独而自卑的留守儿童变得开朗自信。

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志愿者们的陪伴让他感到温暖和关爱,让他更加有信心面对生活的困难。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关爱留守儿童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社区和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给了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让他们在孤独中找到了依靠和希望。

这种关爱行动不仅改善了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温暖和快乐。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不仅需要社区的支持和组织,还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和奉献。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给留守儿童带去更多的关爱和希望。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并行动起来,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关心和关爱。

关爱留守学生典型案例冉崇阳

关爱留守学生典型案例冉崇阳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冉崇阳案例1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个性的差异,性格的不同,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顽皮的,有文静的,不论怎样各有优劣;作为一名初中生,思维活跃,有自己的观点,个性较明显。

我的留守学生肖周浪同学,其性格比较倔强,有个性,好动容易冲动,喜欢到处打闹,不能静心,动手能力较强,对学习没有兴趣,尤其是不喜欢记忆,如语文、英语没有记住的,但从各方面表现,发现这位学生脑子聪明,如果能改正缺点,成绩、纪律将都有明显提高、好转。

根据肖周浪同学的这种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措施:措施一:根据这位同学的特点,安排他做适当的班级工作,使其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培养其班级荣誉感,以起到一定的约束。

措施二:安排他每周到办公室向我汇报这一周的表现情况,针对本周他所表现出好的方面,进行表扬鼓励;出现不足之处,提出目标,以观后效。

措施三:安排班长监督他在班级平时的表现情况,如果有违反学校和班级纪律情况,则加以制止,并把他在班级上课的表现情况,汇报给我,使我及时了解他的学习情况。

措施四:针对他不喜欢记忆的现象,安排学生督促其背诵有关课文和英语单词,先由少量的记忆如一个单词,之后逐渐增加来培养他的记忆力。

措施五:跟他的家长联系,了解其在家里的表现,约定每月最少联系一次(家访或者电话联系),实行家校共管措施。

通过以上几项措施,他从思想上、纪律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班级荣誉感较强,积极认真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主动热心地帮助同学,同学之间关系融洽。

案例2陈旺同学是我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该生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爷爷奶奶也过世,现随着舅舅一起生活。

通过这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该生身上出现了几个重要问题。

1行为习惯差,上、下课都特别好动,无法克服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2懒惰心理。

3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

通过观察及家访和家长沟通,发现该生缺少严格管教。

由于家庭情况,孩子很少喝家长进行感情上的沟通,遇事缺乏耐心等。

因此,我每周找他谈一次话,每周叫他给父母打一次电话等。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在爱的雨露中健康成长( 原创)——关爱留守小孩典型事例一、事例介绍:朱某某,女,该同学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走开了她。

她向来和祖父亲母亲,父亲在一同生活。

父亲年级较大,不认识字,长年在外打零工。

祖父有病,平生吃药,家庭经济较困难,是个低保户家庭。

该生刚才进入一年级时,因为没有经历过学前教育,成绩一度跟不上。

她上课老是静静无语,不肯和老师同学沟通,显得心事重重,给人感觉性格郁闷。

可是三年过去了,此刻的她在讲堂上踊跃讲话,课下与同学们快乐的嬉戏,踊跃参加学校班级展开的各项活动,并且各门学科成绩都很优异,是一个品学兼有的勤学生。

总结这三年来对她的耐心教育,我感觉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她的进步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二、事例剖析:刚开始认识到这个孩子的家庭出身,我就从多方面剖析,找到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思虑解决方案。

1、亲情的缺失,心灵的空白。

朱某某同学的母亲在其很小的时候就走开了她,从小缺乏母亲的关爱,缺乏一种温暖和安全的感觉。

父亲长久在外务工,与她相处甚少,又不认识字,祖父亲母亲的年老,思想观点落伍,让她的心灵缺乏有效的、丰富的沟通,和生动的感情注入。

在日志中,她常常表达出这类孤单和孤独。

所以,关于这样的留守小孩,学校和班级在其生活中的地位更是比其余孩子重要的多。

2、学习缺乏有效的指导。

朱某某自己就不爱说话,不太愿意主动和老师同学沟通。

在学习中碰到难题,在家也无人能够指导帮助。

所以,刚进入学校时,学习特别费劲,跟不上节奏。

但这个孩子虽不太喜爱说话,但关于老师的教育能仔细地听并确实地去做。

三、实行做法:剖析了她的状况,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她进行耐心教育。

1)在学习上多帮助她,培育自信。

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学习,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会在学校生活中充满信心,进而带动其余方面的发展。

所以,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会常常走近朱飞霞,带她一同读课文,教她一笔一划写好字,帮她剖析此刻的学习状况,指导她怎样仔细听课,达成作业。

关于她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个闪光点都全力赞叹鼓舞。

别样青春 同样精彩

别样青春     同样精彩
别样青春同样精彩留守的生命也可以怒放沙漠里的仙人掌在风吹日晒里生长就算和风细雨给它缕缕柔肠它也难以忘记沙尘狂暴摧残的悲伤看着云和风携手自由地去流浪看着飞鹰盘旋在高远的蓝天上多么羡慕多么向往寂寞陪伴它看到满眼荒凉就好像这世界人情似纸世情如霜沙漠里的仙人掌就算无人欣赏也要努力绽放然后世人会相信它的花朵也同样美丽而芬芳现状忧思留守学生通常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把孩子交由长辈或亲属抚养教育的未成年学生
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
成功案例之
侗家留守学生考取北京大学
19岁的刘开标,出生于天柱县高酿 镇瑶江村一个贫困的侗族农民家庭。 小学未毕业,父母为了生计和供子女 继续上学,就早早外出沿海地区打工, 刘开标与比自己小三岁的弟弟独自在 家乡读书、生活。 2005年,刘开标以全县中考 第七名的成绩考入天柱民族中学。从 小就能独立生活的他,进入高中的第 一天,他就立志要考读北京大学或清 华大学,经过努力,自己成绩一直名 列全校前茅,年年都获得奖学金,并 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2008年 高考中,他以603分的成绩被中央民 族大学录取,但因没有实现他读北大、 清华的理想,主动放弃升学的机会回 校复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高考, 刘开标终于如愿以偿地以全州文科总 分状元634分的成绩(全省第十三名) 圆了他的北京大学梦。
陈伟:留守学生圆了北大梦.flv
他们的成功告诉 我们:环境的卑劣 绝不是你变得平 庸甚至堕落的理 由。即使你是一 粒不幸落入沙漠 的种子,如果目 标明确,意志坚 定,也可以让自 己像沙漠里的仙 人掌一样成长, 怒放,开出灿烂 的明天!
亲爱的同学们: 资料汇编 也许留守的生活让你们感觉这个世界上陡然 缺少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温暖与保护。如果是这样, 请不要悲观,也切莫失望,更不要因此丧失原有的 梦想。当生活呈现给你们这些,你们首先需要做到 的是接受。而且不仅仅是接受,你们还应该在这种 生活的磨练中,学会适应,学会改变,就象那年春 节晚会上几个留守儿童说:“别人和我比父母,我 和他们比明天!”你们就以勤奋、坚韧、百折不回 的斗志比明天吧!学着以自己的力量振奋自己的精 神,活出一个感恩的、自豪的、快乐的精彩自我, 迎接自己灿烂的明天!

爱,让孩子不再孤单——初中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

爱,让孩子不再孤单——初中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

爱,让孩子不再孤单——初中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发布时间:2022-11-10T02:32:09.954Z 来源:《教育学》2022年8月总第294期作者:严燕群[导读] 新经济常态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到城市中,致力于城市建设。

然而,因各种因素影响,进城务工的子女普遍留在了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了社会性问题。

广宁县排沙镇排沙初级中学广东肇庆526300摘要:怎样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使得其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服务,这是目前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之一。

对于学生而言,家庭是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但是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则把这一责任全部推给了老师,导致儿童出现错误观念,有的甚至存在品行问题。

对此,初中班主任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了解其实际情况,用心关爱,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改正其措施思想与思想,促使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新经济常态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到城市中,致力于城市建设。

然而,因各种因素影响,进城务工的子女普遍留在了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了社会性问题。

这些儿童普遍以“自理式”“隔代式”或者“寄居式”等方式生活,家庭陪伴与教育缺失,生活与学习上失去了父母的帮助与引导,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其健康成长。

作为班级教育主体,班主任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责任,学习上耐心指导,生活上细致关爱,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走进儿童,确定关爱教育方向在班级中,班主任是主要管理人员,需全面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更要用心关爱,主动走进其生活,了解其生活情况、内心需求及遇到的困难,切实做到心中有数,确定关爱教育的方向与重点,为留守儿童精准提供关爱,促使其真正感受到关爱。

例如,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留心留守儿童的各种行为,及时发现异常。

这里,需要注意观察方法,不得给留守儿童一种被监视的感觉,亲切和蔼,促使其切身体会到班主任的善意。

留守儿童帮扶案例

留守儿童帮扶案例

用情暖心让爱随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案例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量的留守孩子由于父爱、母爱的缺失以及家庭的正确教育,在性格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甚至产生一些心理障碍。

作为一线的老师,我想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把更多的关注投向留守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就这样,在学校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我和我们班的小名结成了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关系,他父母因外出打工寄养在爷爷奶奶家,他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

从这一天起,我就开始观察他。

上课时他总是一个人发呆,从不举手发言,我有意点他回答问题,不是磨磨蹭蹭不回答,就是用很小的声音,回答时也不看老师,一种随时躲避的神情。

集体活动时,总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呆,做着自己的事,明显的不和同学互动,作业做得差,尤其是字写的乱,因为他连基本的握笔姿势就是错的,学习任务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不是因为智力差,而是他根本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这一切多是因为亲情的缺失、生活的贫困、家庭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

父母外出务工多年,很少与子女相处,尤其是近两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父母的不闻不问加上爷爷奶奶很少带孩子出去与小伙伴玩,造成对爷爷奶奶特别依恋,害怕老师, 害怕与小朋友交往,不敢参与班里的一切活动。

父母常年在外,他们只是为孩子提供吃饭、住宿,根本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教育。

即使托付于爷爷奶奶,这种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精力上也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职,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加上家里的经济不好,导致产生自卑心理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并起到一定的效果。

用“爱心”换起信任。

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孩子还小,对父母的依赖更强烈,然而,父母的依赖没有了,孩子的心灵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呀!为了让桥对我有依赖感,我在上课时多关注他,多鼓励他,班级活动时把他带在身边,课余时间多和他说话,问长问短,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关爱,也在同学们中间帮他树立一种自信,有时把他带到办公室说说悄悄话。

关爱留守儿童的案例范文

关爱留守儿童的案例范文

关爱留守儿童的案例范文在繁华都市的边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我曾亲身参与过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那是一次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历。

我们去到的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子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

当我们走进村子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安静,那种带着些许寂寞的安静。

其中有一个叫小雨的小女孩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初见小雨,她怯生生地躲在奶奶身后,一双大眼睛里满是好奇和警惕。

她穿着一件明显不合身的旧衣服,头发有些凌乱,小脸蛋上沾着些许泥土。

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礼物,有书包、文具、图书,还有一些玩具。

当我们把礼物递给小雨的时候,她犹豫了好久,才慢慢地伸出手接过去,小声地说了句“谢谢”。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小雨其实是个特别聪明伶俐的孩子。

她给我们看她画的画,虽然画纸很粗糙,画笔也很简陋,但画面上充满了想象力。

有五彩斑斓的房子,有会飞的兔子,还有一家人手牵手在花园里玩耍。

看着这些画,我的心里酸酸的,因为我知道,这些都是她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东西。

我们陪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小雨一开始还有些放不开,但慢慢地也融入了进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她跑起来的时候,辫子一甩一甩的,像只快乐的小鸟。

中午的时候,我们一起动手做饭。

小雨主动过来帮忙,她熟练地洗菜、切菜,动作虽然有些笨拙,但那份认真劲儿让人感动。

吃饭的时候,小雨吃得特别香,还不停地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饭。

”听到这句话,我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

下午,我们组织了一个小小的才艺表演。

小雨一开始不敢上台,在我们的鼓励下,她终于鼓起勇气唱了一首儿歌。

她的声音清脆动听,就像山间的清泉流淌。

唱完歌后,大家都为她鼓掌,她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快乐。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小雨拉着我的手,眼里满是不舍,她说:“姐姐,你们还会来吗?”我紧紧地握住她的手,说:“会的,一定会的。

帮扶转化少数民族学生或控辍保学成功案例

帮扶转化少数民族学生或控辍保学成功案例

帮扶转化少数民族学生或控辍保学成功案例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帮助转化少数民族学生或控辍保学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下面将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通过采取简单而有效的策略,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案例一:课堂互动和文化交流在某个农村地区的中学,有一位少数民族学生名叫李华。

由于她在学校感到孤立,出现了研究和逃课的问题。

为了帮助她,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 教师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并组织小组活动,让李华有机会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

2. 学校组织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分享各自的文化背景。

李华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少数民族文化,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3. 学校安排优秀学生作为李华的研究伙伴,帮助她理解和掌握研究内容。

通过这些帮助,在一段时间后,李华的研究态度和成绩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她的逃课情况也明显减少。

案例二:教师个性化辅导和家庭支持在某个城市的初中,有一名被列为“辍学风险学生”的少数民族学生叫王明。

为了避免他辍学,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1. 班主任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了解王明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鼓励。

2. 学校建立辅导小组,由教师和学生家长组成,共同关注王明的研究情况,及时沟通并寻找解决方案。

3. 学校提供奖励机制,激励王明参加课外活动和积极表现,增强他的研究动力。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王明逐渐恢复了研究的兴趣,辍学的风险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案例三:校外实践和社区合作在一所城市中学,有一批少数民族学生面临辍学问题。

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帮助他们:1. 学校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和社区服务,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学校组织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和职业,激发研究的兴趣和动力。

3. 学校设立奖学金和补助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和校外活动。

通过这些努力,少数民族学生的辍学率明显降低,并且有更多学生获得了奖学金和校外实践机会。

以上是几个帮扶转化少数民族学生或控辍保学成功的案例。

【典型案例】九年级(10)班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九年级(10)班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留守儿童典型案例九年级(10)班关爱每一位同学,是历史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打开心扉,善待每一位同学,收获学生给你的喜悦!xxx同学是我接这个班以后,发现最为异常的女同学。

经了解,发现该同学家庭曾经历变故,平时脾气比较暴躁,经常和老师“顶牛”,同学关系也比较僵,上课表情经常木然,成绩是班上后10名的,鉴于该同学的这种情况,我采用避其锋芒,以爱心化解的方法。

首先,不去挑刺,不和她对立,而是多理解她,多关心她。

我这样的目的,是消除她对老师的敌意,从而便于更进一步的工作。

其次,不用大道理说服教育。

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该生其实属于智商较高、性格很直的学生,对她讲大道理是没用的,她可能比我们讲的还好。

所以,如果用大道理去说服教育,可能反而会引起反感。

第三,就是试着用各种途径去了解她的帮助她化解心中的矛盾。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我和她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融洽。

后来,有了重大转机,因为我发现她特别喜欢写周记。

我觉得,这除了和她的文学方面的才能叫突出有关之外,还和我的前期的工作有很大关系,如果不是和我的关系较融洽,她是不会写周记的。

在周记中,她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整个跟换了个人一样。

我其实也能够用心体会她的感受,从而和她聊的很“投缘”。

慢慢地,她在周记中和我无话不说,没有任何约束,没有任何虚假的东西。

可以说我们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

我也周记中,抓住关键时机真心去开导,帮助她,也没有丝毫可以的矫揉造作。

一段时间的交流之后,她上课也积极了,听课也认真了,整个人也活泼,开朗了很多。

任课教师对她的评价明显好转,尤其是政治王老师,见我就说:“玲珠同学现在上课特别认真,特别积极,还经常举手回答问题。

”经过半年的接触、观察和分析,我深刻地了解到他有如此表现的主要原因:父母的离开和祖辈的溺爱使得他的个性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般自由散漫,毫无拘束。

学习作业无人问津,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

她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一套较切实际可行的计划:一方面和她的父母取得联系,要求她多多关心自己的孩子,至少一周就打个电话询问一下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随时和老师进行交流与探讨,让她知道自己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之中。

关心留守儿童志愿者事迹材料

关心留守儿童志愿者事迹材料

关心留守儿童志愿者事迹材料篇一:阳平二中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事迹材料让留守学子在快乐温馨中享受灿烂的阳光---阳平二中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20XX-20XX学年度上期,我校在校学生622人,留守儿童51人,其中享受低保的留守儿童16人。

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我校为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全体教师认真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先后荣获河南省示范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灵宝市关爱留守儿童示范学校、灵宝市留守儿童工作先进学校等称号。

一、搞好硬件建设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农村的教育事业,一切为了给农村的留守儿童送去爱的阳光,秉承上级各部门关心,积极搞好学校各项硬件的建设。

主要包括:1、“四室”的改造与建设;2、校园文化长廊的建设;3、少年宫的投资建设。

为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快乐的家园。

二、做好队伍建设1、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确立了以王普略校长为组长,张民辉副校长具体负责,政教主任强建林、心理咨询师王娟娟负责日常的运营工作组,开展常规活动。

2、成立留守儿童兴趣小组,使学生志愿者的活动更为有序有效地开展。

3、建立师生“一对一”“一对多”帮扶组,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关爱。

三、抓好常规工作本着“快乐、温馨、阳光”的宗旨,我们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让每一个生活在孤独、寂寞中的留守孩子在心灵上感受到学校、老师、社会以及远在异地的父母的关爱与温暖,驱除心中的阴影,获得一份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快乐中成长、在温馨中学习、在阳光中生活”。

1、亲情抚慰,收获温馨每周五下午16:00—17:00、周日晚上20:00---21:00,让孩子们在亲情室里利用电脑网络平台与远方的父母视频或QQ聊天,感受爸爸妈妈依然在身边的温暖;利用学校的磁卡免费电话向家长倾诉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收获,收获亲情不曾缺失的幸福。

累计视频聊天1500人次、拨打电话700余人次。

2、驱除阴影、感受阳光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为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心理咨询老师王娟娟细心地给孩子们解答心里的疑惑,驱除心灵中的阴霾,给孩子们送去温馨,送去阳光;我校七(3)班学生邬倩倩、九(5)班学生张佳慧的家长“国庆节”回家后,多次到校感谢我校的校长、老师对孩子心灵的抚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四在”活动,关爱留守儿童
——普安县江西坡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例
一、校园简介:
江西坡镇民族中学坐落在江西坡镇下街组,是一所新建的农村寄宿制民族中学。

学校占地40余亩,距镇政府所在地700多米,交通便利。

校园中绿树成荫,环境清幽,是学生学习的好地方。

学校现有教职工58人,在校学生1022人,其中留守儿童232人。

二、背景
近年来,随着打工人数的增多,学校的留守儿童也逐渐增多,他们要么同爷爷奶奶住,要么同外公外婆住,甚至有的自己住,大的带小的,这部分学生大多性格内向,孤僻、叛逆,厌学,动不动就赌气、不读书,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挑战。

三、宗旨
通过开展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弥补其感情缺失,提高其道德素养,呼吁全社会关注、关爱留守儿童,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和帮助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工作机制,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为了从真正意义上教育好这帮“叛逆者”,我校从校长直至老师的确费尽了心思,工作总算没有白费,学校根据所做工作总结出了“四在”——吃在
学校、住在学校、学在学校、乐在学校。

即吃有学校保障,学在学校有收获,乐在学校、住在学校有人陪、有快乐。

四、措施
学校行政、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结对,一个老师结对几个学生,帮学生办亲情号码,学生可以通过电话与家长交流沟通,同时要求家长每周至少给孩子打一次电话。

学校老师分组值班,周末陪他们在一起吃、一起玩、一起学。

并且时不时给他们开小灶,弄点好吃的,同时搞些猜谜语、游戏等活动,拉近他们与老师的距离,并给他们学习上的辅导,遇到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对他们特别关注,发一个月饼、一个苹果之类的。

让他们觉得在学校吃得好、住得好、学得懂、有快乐,从而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周末无充分理由不让留守儿童回家,这种做法得到了家长的支持,留守儿童在学校也得到了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典型事例
校运会: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体操比赛,学生不但锻炼了身体,而且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到校运会各项活动中。

艺术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了舞蹈、唱歌、小品等各种文艺表演,使学生有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此外,每周周末安排一个行政领导和两个老师陪伴留在校园的留守学生,陪他们在一起吃、一起玩、一起学。

具体事例如:
1、一起吃:带学生到学校小树林里学习包饺子,学生有的切菜、有的和馅、有的生火、有的提水……看他们玩得不亦乐乎,老师也乐在其中。

2、一起玩:周末的天空是一片蓝,天空下的孩子在碧绿的草地上围成一圈,看,他们正在专注的将手中的竹筷投进瓶口,那神情,周围的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再看,足球场的跑道上,另一帮孩子正在老师的陪伴下完“大富翁”呢!围观的孩子与老师都笑成一片;吹乒乓球的孩子憋足了劲,一口就将球吹到杯外,围观者都喝倒彩啦!当然,玩的还有很多很多。

3、一起学:开心之余,同学们也不忘自己的学习,那边,有几个孩子正围着老师叽叽喳喳地说个不休,原来他们正在为一道题而争执;小树林里的石桌边上,围着一群猜谜的孩子,他们正在神情专注地想着老师刚刚给他们的谜
面……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留守儿童温馨的港湾。

在这个大家庭里我
们能让每一个留守儿童感受到与亲人相处的温馨和幸福,能感受到亲人之间的关爱与包容,也能学到做人处世的道理。

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我们坚信,我们的爱与付出能够让这些孩子在这里健康快乐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