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航天创新园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降低风险的方法与策略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降低风险的方法与策略在航空航天领域,风险评估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们直接关系到航空航天事业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并提出降低风险的方法与策略。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首要工作,它旨在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风险评估方式:1. 事件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是一种系统的方法,通过构建事件树来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
它可以帮助评估各种登机、飞行和着陆过程中的风险。
2. 故障模式效应分析(FMEA):FMEA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用于识别和分析可能导致系统或组件故障的原因和后果。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在设计、制造和运营阶段发现和消除潜在的故障点。
3. 安全气候评估:安全气候评估通过对组织内部氛围和文化的评估,了解员工对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态度。
这对于识别和改进组织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非常重要。
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与策略:1. 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或其他合作伙伴的一种策略。
这有助于减轻组织自身承担的风险负担,并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偿。
2. 风险缓解:风险缓解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轻风险的策略。
例如,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等方式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应急响应计划:航空航天领域对应急响应计划有着严格的要求。
组织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紧急撤离、事故调查、伤员救援等方面,以应对风险事件的发生。
4.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降低风险的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不断的监测和改进,可以提高组织的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
5. 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组织的高层领导重视和员工的积极参与。
培养和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
航天型号的技术风险分析与管理
风 险 为不 可 接受 风 险 ,需 优 先给 险控 制 在可 接受 的限度 之 内 。对 予 关 注并 采取 措 施应 对 。低 度风 低风 险 项 目、部 分 中等 风 险项 目 险应进 行 监控 ,以控 制其 风 险等 采用 风 险承 担并 进 行监 控 ,关 注
类 。高 度 风 险 、较 高 风 险和 中度 重新 对 这些 风 险进 行评 价 ,将 风
重点 和 方 向 ,确 定 技术 风 险分 析 法 找 出技 术 风 险项 目,并 通 过技 分析 、试 验 等手 段 检验 措施 的有
二 、技 术 风 险分 析 方 法 与 制定 风 险项 目
综合 的风 险分 析 方法 主要 包 技 术 风 险事件 发 生 的严重 程 度 与
产生 ,但各阶段技术风险分析的 括 风 险协 调 ( 评 审 )技术 、概 率 可 能 性 , 风 险 的 严 重 性 分 为 轻
侧 重 点 却各 有 不 同 。因此 ,须 根 风 险评估 法 等 。
括故障模式及影 响分析 、故障树 考 故 障模 式及 影 响分 析 ,分 为灾 技 术 风 险 坐 标 找 出 技 术 风 险 项
分 析 法 、事 件树 分 析法 、风 险评 难 、严 重 、中度 、轻 度 、轻 微 5
价 指 数 法 、总 风 险 暴 露 指 数 法 、 类 。在 应用 时要 注意 结合 具体 的 险事 件 发生 的各 种 可能 性及 风 险 头脑 风暴 法 、德 尔 菲法 、专 家 打 研 制 阶段 和任 务 目标 来确 定 判别 事件 发 生时 造成 的损失 。根 据 航 分 法 、外 推 法 ( 使用 历 史数 据 ) 、 准 则 ,以更 加 符合 使 用需 求 和保 天型 号研 制 的特 点 ,常 用 的技 术
中航工业内部控制体系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整合研究
中航工业内部控制体系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整合研究中航工业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中航工业为了保证企业运作的合规性、有效性和高效性,建立的一套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内部流程、内部控制措施以及信息系统在内的一整套制度和方式方法。
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指中航工业为了应对各类内外部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建立的一套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体系。
为了更好地提高中航工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能力,需要将内部控制体系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整合。
首先,需要统一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框架。
在内部控制体系中,通过对各项业务流程的评估和控制,可以识别出内部存在的各类风险。
同时,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通过对市场、竞争、政策等外部环境的评估,可以识别出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
将这两方面的识别和评估结果整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全面、系统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框架。
其次,需要在内部控制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中,考虑风险管理的需求。
在内部控制体系中,通过建立不同的控制措施,可以实现对各项业务活动的监督和控制。
而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控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将这两个方面的需求整合在一起,可以在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措施时,充分考虑风险管理的要求。
比如,在设计业务流程时,可以结合风险评估结果,设置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业务活动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双重保障下进行。
另外,需要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中,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整合。
信息系统在企业的运营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内部控制体系中,通过建立和应用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业务活动的监测和控制。
而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对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将这两个方面进行整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对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全方位覆盖。
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对整合后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监督和评估。
通过监控和评估,可以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航天严控风险管理方案
航天严控风险管理方案
航天行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因此严密的风险管理方案对于保障任务的成功和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航天严控风险管理方案的示例:
1. 风险识别和分析:通过对航天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透彻的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
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概率和影响等因素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排序。
2. 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对风险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设计上的改进、安全设备的应用、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等。
3. 应急响应计划:制定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或事故。
这包括制定紧急撤离程序、应急通讯方案、危险品事故处理等规范和程序。
4. 监测和检查:建立监测和检查机制,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通过实施风险巡查、技术检测和不定期的内部审核等方式,确保风险管理措施的质量和有效性。
5. 信息共享与交流: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确保团队成员对风险管理方案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定期组织会议、培训和经验分享等形式,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提高整体的风险管理效能。
6. 持续改进:风险管理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
在实施
过程中,定期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管理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管理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公布日期】2011.03.04•【文号】•【施行日期】2011.03.04•【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共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北京市决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下称“中关村示范区”)全面建设人才特区,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建设人才特区的重大战略意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力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提高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借鉴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经济特区的经验,探索建设人才特区,是构筑我国人才发展战略高地、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选择。
建设人才特区,就是要在特定区域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率先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构建与国际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体制机制。
要通过建设人才特区,大量聚集拔尖领军人才,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依靠人才智力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形成新的科学发展优势。
中关村示范区具有建设人才特区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关村示范区在海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聚集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辐射效应强。
科技创新风险的管理措施
科技创新风险的管理措施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科技创新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科技创新风险管理是保障科技创新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科技创新风险的管理措施,并介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
1. 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识别与评估是科技创新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通过系统地分析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因素,可以提前发现和预防风险。
通常,风险评估可以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法。
1.1 定性评估定性评估主要通过专家评估和经验判断来确定风险的程度和潜在影响。
可以采用头脑风暴、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而通过专家组评审、决策树、故事线分析等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1.2 定量评估定量评估通过数值和数据来量化风险的程度和潜在影响,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模型建立和仿真试验等方法来进行风险评估。
定量评估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2. 风险控制与监测风险控制与监测是科技创新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和监测机制,可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减少其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
2.1 风险控制策略风险控制策略应根据风险的特点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对于技术风险,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监测和评估体系,提升技术开发的可行性和成功率;对于市场风险,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情报分析,制定相应的市场开拓策略;对于法律风险,可以建立专业的法律事务团队,及时解决与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等相关的法律问题。
2.2 风险监测机制风险监测机制是及时捕捉风险信号和掌握风险动态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建立风险指标体系、设置预警机制、开展竞争情报分析等方式来进行风险监测。
同时,应建立相应的风险报告制度,及时向决策者和相关部门报告风险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3. 风险应对与管理风险应对与管理是科技创新风险管理的最后一环,主要针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应对和管理,以减少其对科技创新项目的影响。
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9.03.13•【文号】•【施行日期】2009.03.13•【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你们《关于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若干政策建议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创新资源优势,加快改革与发展,努力培养和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中关村科技园区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科技发展和创新,在本世纪前2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使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同意采取以下政策措施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开展股权激励试点。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范围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的试点。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范围内的院所转制企业以及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中进行股权和分红权激励改革,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
由财政部、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具体实施办法。
(二)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完善中关村科技园区范围内非上市公司进入证券公司待办股份转让系统的相关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层次市场间的转板制度,建立具有有机联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范围内注册登记的产业投资基金或股权投资基金,适用国家关于股权投资基金先行先试政策。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机制,鼓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专家参与的风险评估、授信尽职和奖惩制度,开展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
研发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研发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一、引言在软件研发过程中,风险管理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研发项目中,存在各种潜在的风险,如需求变更、技术挑战、资源分配等。
如果这些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可能会导致项目延期、成本超支甚至项目失败。
因此,研发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风险管理2.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在项目启动阶段,应该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识别。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如头脑风暴、专家访谈、经验等。
通过风险识别,可以帮助团队提前了解项目中可能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2.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评估风险的重要指标是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概率指标表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指标表示一旦风险发生,对项目的影响程度。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团队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以便进行后续的风险应对和控制。
2.3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团队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对于高优先级的风险,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增加资源投入、调整项目计划等。
对于低优先级的风险,可以采取一些次要的应对措施。
风险应对策略应该及时制定并得到团队成员的共识,以便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2.4 风险监控风险管理并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过程,而是需要持续进行的。
团队应该建立起风险监控机制,及时了解项目中可能的风险变化。
风险监控可以通过定期开展风险评估、项目进展的周报和会议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持续的风险监控,团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的风险,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风险控制3.1 项目计划控制项目计划是软件研发的重要依据,对于风险管理和控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团队应该建立起有效的项目计划,并进行及时的控制和调整。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团队应该密切关注项目进度、资源使用情况和风险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3.2 资源管理控制资源是软件研发的关键要素之一。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园区规模
中关村拥有以联想、方正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以北京 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39所,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部委在京 院所、民营研究院所140多家;拥有在校大学生40余万人,每年毕业生
企业超过6000家,是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
园区定位:科技金融区
中关村初步形成了“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的中关村 投融资模式。“一个基础”是指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以信用 促融资,以融资促发展。“六项机制”是指信用激励机制、风险补偿 机制、以股权投资为核心的投保贷联动的机制、银政企多方合作机制、 分阶段连续支持机制、市场选择聚焦重点机制。“十条渠道”包括天 使投资、创业投资、境内外上市、代办股份转让、担保融资、企业债
园区机制
• 产学研用结合:实施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发展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政府服务:实现便捷、高效的政府“一站式”办公、“一网式” 审批和“全程办事代理制”。 • 工商管理:在企业登记、商标战略、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管理等 方面开展改革试点。
• 社会组织管理:开展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试点,发展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化、职业化的协会组织。
券和信托计划、并购重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小额贷
款。
园区定位:新兴产业区
在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中关村都发挥了策源地和示 范引领作用。产业结构已经实现向技术创新和高技术服务业转型。中关村充 分发挥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主体地 位,大力推进重大研发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 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取得了大量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打造了 国内最大、代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最高水平的创新型企业群体,初步形成了 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作者:苏杰芹苏杰天闫春红蒋红群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20期摘要:指出了中关村是国内最早探索和形成园区特色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的高科技园区,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高端要素聚集、服务体系完善、生态友好的新型园区,正向以创新集群为核心的创新社区发展,就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研究,并就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园区;新形态;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176-021 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发展历程简述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经历了电子一条街、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个阶段。
1.1 电子一条街(1983年1月~1988年4月)中关村园区发展的雏形阶段。
民营和集体经济企业聚集白颐路,以“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模式创办以电子信息为主、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科技企业,在该阶段尚未形成园区概念。
1.2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88年5月~1999年5月)中关村园区发展的起步阶段。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由海淀试验区、“一区三园”,并逐步扩增至“一区五园①”,空间规模保持100 km2,出现了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昌平产业园、丰台产业基地、电子城科技园等一批代表性园区。
1.3 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1999年6月~2009年2月)中关村园区发展的建设阶段。
1999年8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从“一区五园”逐步拓展到“一区十园②”,空间规模达到232 km2,代表园区有中关村西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永丰产业基地、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等专业园及清华科技园、启迪科技孵化器、留创园3类创新基地。
1.4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9年3月~至今)中关村园区发展的提升阶段。
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9.11•【文号】国发〔2016〕52号•【施行日期】2016.09.1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9月11日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坚持和强化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和核心支撑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要载体,以构建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体系为强大支撑,着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着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结合,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撑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形成全球开放创新核心区;着力深化改革,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持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二、发展目标按照“三步走”方针,不断加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使北京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人才首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
第一步,到2017年,科技创新动力、活力和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质量实现新跨越,开放创新、创新创业生态引领全国,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我国商业航天发展风险研究
偿 问题 引发 国际 纠 纷和 事 件 ,因 面 试验 和 必 要 的 飞行 试 验 验证 , 美 元 ,卫 星 的成 本 更高 ,而 且 研
此 目前 世界 主 要航 天 国 家对 卫 星 以及 大量 的 冗余 设 计 甚至 是 过度 制 周期 较 长 ,造成 航 天 活动 不 仅
发 射 等航 天活 动 实 行许 可 制 度 。 设 计 。即 使 这样 ,也 不能 百 分 之 投 资 回收 期长 ,还 要 承担 发射 失
和 卫 星返 回等 航 天活 动 中 可能 涉
因此 ,为 了降 低 技 术 风 险 、
4投资风险
及 本 国 第三 方 或 第三 国的 生命 和 提 高 可 靠性 ,航 天 活 动 一般 需 要
航 天 活动 一 般 都 涉 及较 高 的
财 产 损 失等 敏 感 问 题 ,容 易 因赔 对 方 案进 行 反复论 证 、大 量 的地 投 资 ,仅 运 载 火箭 成 本 就数 千 万
SPA航CE天P政O策LIC与Y管A理ND MANAGEME
一 中 国航 天科 技 集 团有 限 公 司 童雄 辉 王 宝柱
近 十年 ,世界航 天产业 发展 呈现新 的特 点 ,即在 商业 航天投 入和产 出 比重 正逐年 快速 上升 ,尤其是 商业 卫星通信 、卫 星导航 和卫 星遥 感等领 域 的 快速发 展 ,极 大地提 高 了人们 的生活 质量和 生活 水平 。商业航 天潜在 的巨大 需求 和广 阔的市场 发展 前景 ,使之正 在成 为除互 联 网、大数据 等领域 之外 的 又一 投资热 点 。尤其 是在 美 国 ,涌现 出了一 大批 以空间探 索技术 (SpaceX) 公 司 、蓝色起源 (Blue Origin)公 司 、一 网 (OneWeb)公 司等为代 表 的新 兴 商业 航天企 业 ,其涉 足 的领域 几乎涵 盖航 天产业 的所 有领域 ,而且在 某些基 础航天领域 已取得突破性进 展 ,并初 步具 备与传统航天企 业竞争 的实 力。
科技创新管理与风险控制
科技创新管理与风险控制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企业来说,科技创新不仅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而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进行科技创新管理与风险控制,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科技创新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从技术创新还是组织变革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管理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来确定科技创新的目标和方向,针对不同的科技创新项目,确定优先级和投资比例,对科技研究和开发进行计划和协调,确保科技创新能够顺利实施。
科技创新风险控制则是指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对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预判和评估,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控制的过程。
科技创新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竞争风险、法律风险等。
对于这些风险,企业需要进行预警,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并及时做出应对和调整。
在科技创新管理和风险控制中,企业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科技创新与企业战略衔接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必须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紧密衔接,科技创新必须符合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目标。
科技创新的结果最终要对企业的业务和市场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进行实际效益的评估,确保创新成果与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相一致。
二、多元化创新方式和方式的风险分散科技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应该采取多元化的创新方式,并将风险分散,应尽量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创新方式。
三、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需要加强对自身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如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同时,需要加强对行业内其他公司的知识产权了解和保护。
四、科技创新与风险评估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必须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风险评估应该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竞争风险、法律风险等多个方面,在分析风险的同时,掌握相关的领域知识和技术,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风险。
五、风险控制与应急措施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风险的发生不可避免,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和应急措施,尽量减轻风险的影响。
科技创新中的风险管理
科技创新中的风险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然而,科技创新中也伴随着各种风险,因此风险管理成为科技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平台管理、知识产权保护、人员管理和市场预测四个方面探讨科技创新中的风险管理。
1. 平台管理科技创新的平台是促进创新的关键,同时也存在很多风险。
为了降低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清晰地规定权责边界,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流程和奖惩机制,确保平台运营的高效和可控。
同时,需要加强对平台的监督和管理,在平台上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披露重要信息,提高用户的可信度和平台的透明度。
最后,与平台相关的风险还包括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等问题,需要加强技术维护和安全防范,确保平台运营的安全和稳定。
2.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核心,也是风险最大的领域之一。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对发明的专利、商标、著作权、软件等各种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首先,需要了解各种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通过专业人员的帮助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护措施。
其次,需要采取各种手段来保护知识产权,包括侵权投诉、知识产权诉讼、友好协商等方式。
最后,需要适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产权,了解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将自己的知识产权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3. 人员管理科技创新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和团队合作,同时也伴随着人员管理的风险。
在雇用人员时,需要重点考虑人员的专业技能、责任意识、合作意识等因素,确保团队的稳定和协作。
同时,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确保团队的持续发展。
另外,也需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员工的行为,避免出现违规行为或利益冲突等问题。
4. 市场预测科技创新需要面对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及时做出市场分析和预测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需要了解市场的需求和未来趋势,了解行业重心和技术热点,及时调整自己的研发方向和市场策略。
航天系统合同风险管理现状及加强策略-项目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航天系统合同风险管理现状及加强策略-项目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航天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对外运营中所暴露出的合同风险,不但引发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更促使研究人员激发出研究热情.本文以航天系统为例,探究现阶段航天系统对外采购以及研发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加强航天系统合同风险管理给出合理化建议.一、企业合同风险概论和合同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企业是指通过进行合法化的经营活动来达到以盈利性为目的的国有或私有团体,而合法化的经营活动则是通过用合同的签订和遵守来体现的.( 一) 企业合同风险原因剖析1. 对合同法律缺乏认知我国合同制度早已于上世纪80 年代初建立,但我国合同法在1991年 3 月15 日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通过并成立.期间时间跨度漫长,企业普遍都存在忽视合同现象,对法律法规认知不足,缺乏相应的危机保护意识,致使合同发挥不出原本保护企业一切合法权益的作用[1].2. 相关人才稀少大部分企业缺少相对应的合同管理人员,大多数企业把吸收和培养人才的重点放在技术领域或行政管理方面,对合同处理的可用人力资源少之又少.不少合同管理人员还存在着缺乏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过低以及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3. 企业制定合同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的合同风险管理涉及广泛,是企业对外经营的根本保障,如果没有相应的企业制度来规划、引导,会造成企业合同出现严重漏洞从而导致危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利益[2].( 二) 合同管理在航天系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航天系统中,合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航天系统的仪器采购、技术开发、保密协定都离不开合同管理的范围,合同管理包含了全部航天系统的各个方面,对航天系统的整个实行有着控制和安全保障的作用.合同管理是航天系统的核心,如果航天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缺乏合同意识,航天系统的运作就没有目标,缺少合同管理,航天系统就没有一个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会造成效率不高、预定目标难以实现等问题[3].二、现阶段航天系统合同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 航天系统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知识和认知航天系统合同管理人员在制定合同的流程中所参与的过程太少,大多根据多年的经验而不是因地制宜的对合同进行签订,对当前项目合同缺乏经验,缺少实质性的认识.另外,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除了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其他相关工作者很少接触合同文本,导致大多数管理者不清楚合同流程,从而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工程进行指导管理.在航天系统中一些小的项目很少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没有根据工程对合同进行妥善保管,加上大多数航天企业并没有设立单独的合同管理体系,合同不单单是阅读一遍了事的,一份合同可以分解成多份,要由不同的人来参考.航天企业人员大多都是专业的科研人才、研究人才、行政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合同的专业人才.( 二) 航天系统涉外合同中的风险对于大多数外协合同中所需要采购的仪器以及仪器周边配套,没有精通仪器的专业人士进行分析,对合同约定中的不稳定性因素进行合理评估; 对于外协加工、外协采购、劳务外协等合同的签署缺乏双方的认知度,存在盲目签订等风险度较大的弊病.三、航天系统合同风险的防范( 一) 对合同文本实行推广合同是航天工程管理的科学指导和总结,有利于对双方行为进行规范.对于合同,整个航天体系自上而下都应认真了解、认真阅读,避免发生违背合同规定的事情.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坚持做到工程跟着合同实施的原则.( 二) 确立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并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无论是中小企业或像航天企业这样的巨头,都应该设立专门合同管理人员,小至一人,大到设立一个分部.集中相应人才,并对相关人才实行培训,提高专业素养,杜绝缺少管理人才、或管理人才知识水平不高、素质过低等现象[4].( 三) 建立并完善外协合同签署管理制度和技术研发合同保密制度一直以来,在企业外协合同以及采购合同签署过程中,存在着对所采购仪器操作不熟,缺乏相互认知以及盲目对对方信任.完善外协合同管理制度,确立以合同管理为中心,从根本上围绕提高企业效益和经济利益等目标来与国际接轨,建立科学、有效、合理化的对外合同签署制度.对涉外合同签署过程中出现的主观风险提高警惕,加强对合同的认知程度.在研发合同方面合理争取权益,委托方定时对对方进行必要检查,双方做到依照合同约定参与研究开发工作,并对研发成果保守相关技术秘密,并提前确立风险承担责任,以免技术开发失败造成较大损失[5].四、结论加强和防范合同的风险管理,不仅仅对航天系统有着重大作用,更对所有企业、社会、个人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坚持改革开放, 的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全球航天事业的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面对世界,我国航天系统如何提前规避风险,加强自身风险管理,在提高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参考文献:[1]蒋志广,文杰,顾佳宁. 天国际合作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J]. 天器环境工程,2011,02( 13) :187 -193.[2]崔丽娟,张文杰. 航天国际合作项目文件与管理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2,14( 01) :196 -197 +199.[3]郭强.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与控制[D]. 西南财经大学,2012.[4]杨帆. 我国供电企业买卖合同风险管理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5]赵松高,温祖靓. 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的法务支持[M]. 上海: 上海浦东出版社,2007.。
航天科技研发管理制度
航天科技研发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航天科技的快速发展要求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研发管理制度,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研发成果的高质量输出。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航天科技研发管理制度,以增加研发项目的成功率和科技成果的创新性。
二、制度内容1. 研发项目筛选与申报研发项目筛选应根据战略规划和市场需求的评估进行。
科研人员需提交详细的项目申报书,包括项目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预期成果等内容。
2. 研发项目立项与资金分配根据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和预期效益,进行项目的立项评审。
立项通过后,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并设立专门的项目资金管理机构,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高效性。
3. 项目组织与管理研发项目应设立专门的项目组织机构,负责项目的整体协调和推进。
项目组织应具备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经理、专家组、技术团队等,以确保项目的执行和管理效果。
4. 研发进度和质量控制研发项目应设立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间节点。
项目管理人员应通过定期会议、报告等形式,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进度的及时推进和质量的可控性。
5. 知识产权管理在研发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成果应及时申请专利,确保项目的科技成果受到合理的保护。
同时,建立知识产权的管理机构,负责专利的申请和维护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创新。
6. 项目评估与总结研发项目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总结。
评估应包括项目目标的达成情况、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
项目总结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将其纳入后续项目的管理和执行中,提高科研项目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三、制度实施与监督1. 制度宣贯与培训研发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进行全员宣贯,确保各相关人员对制度内容和要求的充分了解。
此外,还应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高科研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制度的监督与改进制度的实施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研发项目进行评估和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关村航天创新园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王漫
来源:《经营者》2017年第03期
摘要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的建设及产业规划工作已全面展开,为更好地指导创新园后续的总体工作,有效防范和应对公司发展和园区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开展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园区风险管理
一、园区建设阶段风险分析
中关村航天创新科技园的盈利模式就是要以成熟成功的企业和园区的运作模式为标杆,充分借鉴、汲取、整合成功的经验,加工后形成具有航天创新园区特色的产业发展和盈利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市场发展状况和国家政策环境等适时调整,不断创新,走出一条成熟又具特色的道路。
园区建设阶段面临以下几大类风险:
(一)建设项目审批风险
公司负责建设和经营的园区项目正处在立项规划阶段,在项目建议书评审、可研评审以及报规委备案过程中可能面临审批不同的风险,能否顺利通过评审与审批关系到项目能否按计划执行。
项目立项批复滞后,或经评估后未通过,将严重影响项目进展。
(二)建设项目实施风险
工程建设过程中及竣工后发生严重质量和安全问题;工程严重拖期,不能按时竣工,影响项目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
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管理不到位,可能发生建设资金滞后于施工进度、实际工程造价严重超出预算等风险。
(三)筹资管理风险
项目建设需要筹措大量资金。
公司初创期自有资金较少,且由于项目所在土地性质,所能采取的融资渠道有限。
特别是一期工程资金筹措困难,在资金总额测算、筹资进度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可能面临资金有缺口、外部筹资成本高、筹资规模过大等风险。
(四)经营模式选择风险
一期项目建成后资产经营可有多种模式,由于没有相关经验,在经营模式的选择上会有一定风险,经营模式选择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公司现金流和投融资策划。
(五)入驻企业选择风险
入驻企业的声誉、发展潜力、知名度等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定位与品质,企业知名度小或没有发展潜力将不利于项目品牌的提升;入驻企业的营运能力、财务状况等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收益,一旦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将遭遇违约风险。
二、园区经营阶段风险分析
随着园区建设项目的完工,“经营管理”将成为园区发展面临的又一挑战。
园区的“经营管理”包括基础设施提供、配套服务、建立高端品牌,才可不断获得价值增值。
着力构建航天创新园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充分发挥创新园的地域资源优势,联合中关村地区知名高校学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与航天科研院所和入园企业开展技术交流、项目交流、研发成果交流等,搭建沟通交流的服务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科技园的创新创业活动,积极开展科技园的孵化创业活动,积极地鼓励各方的优质力量进入科技园。
园区经营阶段面临以下几大类风险:
(一)资本管理风险
由于项目开发周期较长,宏观经济波动及政策变化可能导致园区建设资金筹措成本缺乏稳定性;项目体量较大,如采用滚动开发的模式则对现金流要求较高。
(二)项目运营管理风险
项目自身建设周期较长;外部宏观经济及政策环境形势为项目实施带来一定不确定性;由于公司缺乏园区地产项目运营经验,对该项目运营管理带来一定挑战。
(三)市场营销风险
随着国内园区地产、科技地产等模式逐渐成为房地产商追逐的热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消极营销、营销方式不当、竞争力弱等可能导致营销失败,影响园区未来发展和公司品牌建立。
(四)产业孵化风险
公司在产业孵化方面经验欠缺,缺乏专业性人才,可能导致发展产业过程中的盲目跟风,孵化环境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另外,在孵化企业选择上面临决策失误的风险。
三、园区提升阶段风险分析
当园区运作逐渐成熟,入驻企业不断发展,仅靠原有资源和规模已难以满足园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此时应充分结合市场操作,综合运用多种市场化手段拓展规模,经过技术和资
本的双重积累,为园区发展提供再生资源。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股权重组、扩张型资本运营模式、上市融资、无形资产运营。
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并购、控股等方式扩展产业领域,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全面开展孵化投资业务,设立10亿元孵化投资基金;公司成为国内领先级的园区运营商,策划开展园区模式复制。
园区提升阶段面临以下几大类风险:
(一)公司治理结构风险
随着园区建设的推进及公司业务的增加,创新园公司规模也将逐渐扩大。
在治理结构、人员选任、制度建设等方面面临一定的风险,可能出现结构不清晰、人员安排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不利于园区项目的管理。
(二)资本运作风险
在提升阶段,公司将致力于盘活资金,扩大资本规模,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包括上市、并购、收购、股权重组等,由于市场变幻莫测,资本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来自市场、行业、企业等多方面风险。
(三)风险投资失误风险
在具备一定的资金规模时,公司将适时开展风险投资,助力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成长。
对这些企业的筛选、评审可能是不完全的,极易导致失败的风险投资;此外,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经营失败、决策失误等也会导致投资失败。
四、园区复制模式风险分析
中关村航天创新园园区运营模式成熟后,我们将不仅局限于运营单个园区,或者说航天产业园区,而是将创新模式输出,在异地建新园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新的园区将与主园区形成产业和战略上的互动,共享资源。
在园区模式复制方面,清华科技园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和成熟的体系,值得我们在园区后续发展中加以借鉴和创新。
园区复制发展阶段面临以下几大类风险:
(一)经营管理风险
园区模式复制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是经营管理风险,此时公司管理的将不只是一个园区,对各个分园的管理也应具有统一性。
由于园区分散,发展程度和侧重点不同,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是极大的挑战。
专业人员缺乏、治理结构落后等都将导致经营困难。
(二)模式创新风险
模式复制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式复制。
不同园区的开发经营需要因地制宜,此时若一味模仿其他园区的经验,或者一味沿用同一种经营模式,都可能导致复制失败。
调研不充分、策划不精细、人员不专业等都将导致复制过程失败。
五、结语
“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将充分把握航天产业和园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合理有序地开展园区建设和经营工作。
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立足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经过建设期、经营期和提升期三个阶段的发展,全面整合多种优势资源,将“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打造成为创新企业的栖息地和知名园区运营品牌,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实现园区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