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中国城市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新特征--基于2000-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中国城市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新特征--基于2000-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余运江;任会明;高向东【期刊名称】《人口与经济》【年(卷),期】2022()5【摘要】中国城市人口空间格局研究在时间尺度上大多集中在2010年以前,而中国人口迁移流动在2010年以后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势和特点。
利用“五普”、“六普”和最新“七普”数据,对中国城市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新特征、扩张收缩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
研究发现:城市人口总量在空间上呈现“东南沿海集中连片、中西部省会独峰结构”的特征,城市人口集聚重心偏向于东南部,但呈现由东南向西南演化的趋势;扩张城市空间格局由东部四大城市群演化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多点共振,收缩城市空间格局由中西部地区零星分布演化为西北和东北部地区连片分布;城市人口集聚模式呈现东南地区扩张城市高高集聚,东北地区收缩城市低低集聚的态势。
据此提出政策启示,针对城市人口规模和分布的差异性,要有重点地对收缩城市进行政策倾斜和支持,针对城市人口分布的特点和收缩扩张态势进行分类施策。
【总页数】15页(P65-79)【作者】余运江;任会明;高向东【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22【相关文献】1.绿色建筑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其空间关联性分析——基于2008-2015年中国绿色建筑的时间序列数据2.北京市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3.中国人口的新特征、新趋势与思考——基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的分析4.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与演化——基于2013—2019年经验数据分析5.人口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演变特征与时空格局——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的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核心-边缘的重庆国土“三生”空间时空格局演变
基于核心-边缘的重庆国土“三生”空间时空格局演变李文娅1何勇1* 李聪聪2龙腾1(1.重庆交通大学智慧城市学院,重庆 400074;2.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30)摘要:通过构建二级“三生”空间用地类型,利用土地利用度和核心-边缘模型分析2000、2010、2020年三期“三生”空间的时空格局。
研究表明,近20年中,以“一区两群”的“三生”空间中心特征点向核心区域聚集,主城都市区的核心区域在中心城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在万州区和云阳县,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在彭水县。
在分布方向及时空变化层面,主城都市区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三生”空间分布方向时空变化显著,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变化较小。
国土空间时空格局是“三生”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时空格局演变规律有助于协调“三生”功能空间布局,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生”空间;国土空间格局;时空格局演变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936(2023)09-0048-04DOI:10.19301/ki.zncs.2023.09.014The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 space of Chongqing's land based oncore edge evolution of spatiotemporal patternLI Wen-ya HE Yong LI Cong-cong LONG TengAbstract:By constructing a secondary type of land use for the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 spac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three phases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 space in 2000, 2010, and 2020 were analyzed using land use degree and core edge model. Research shows that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central feature point of the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 spatial center of "One District, Two Groups" gathers towards the core area. The core area of the main urban area is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the urban cluster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in Northeast Chongqing is in Wanzhou District and Yunyang County, and the urban cluster of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in Southeast Chongqing is in Pengshui County. In terms of distribution direction and spatiotemporal chang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direction of the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 in the main urban area and the urban cluster in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of southeastern Chongqing has significant spatiotemporal changes, while the urban cluster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northeastern Chongqing has relatively small changes.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national territor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study of the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 space. Studying the evolution laws of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helps to coordinate the spatial layout of the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 function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national territory spatial pattern.Key words:"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 space; land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spatiotemporal pattern收稿日期:2023-05-10作者简介:李文娅,硕士,研究方向为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
《2024年“第三空间理论”视阈下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范文
《“第三空间理论”视阈下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篇一第三空间理论视阈下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的研究逐渐成为多学科交叉的热点领域。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重庆以其独特的地形和多元文化,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在影视文化的表达中,重庆的城市空间得到了影像的记录和再现。
本文将结合“第三空间理论”,对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的深层逻辑。
二、第三空间理论概述“第三空间”理论,源于对传统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超越性理解,它强调了空间的多元性、流动性和复杂性。
这一理论打破了传统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界限,将空间视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多元的解读可能性。
在第三空间理论框架下,城市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的集合,更是文化、历史、社会等多重因素的交织。
三、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一)影像记录的多样性重庆的城市空间在影像中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从繁华的解放碑步行街到宁静的江边码头,从高楼林立的CBD到错落有致的梯坎老街,这些多样化的城市景观在影像中得到了生动的再现。
这些影像不仅记录了重庆的空间形态,更展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二)影像语言的表达在影像中,重庆的城市空间通过镜头语言得到了生动的表达。
摄影师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视觉元素,将重庆的地形特色、建筑风格、文化氛围等元素巧妙地融入画面中,使观众能够通过影像感受到重庆的独特魅力。
(三)影像与第三空间理论的结合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与第三空间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影像通过记录和表达重庆城市空间的多元性、流动性和复杂性,呈现了第三空间理论的核心理念。
同时,第三空间理论也为解读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视角。
四、重庆城市空间影像再现的文化解读(一)文化内涵的体现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不仅记录了城市的物理形态,更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影像中呈现的重庆历史建筑、民俗风情、地方美食等元素,都是重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据统计,全球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5%以上,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会增至70%。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演变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城市空间的演变方式也是多样的。
城市空间演变的趋势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也在不断演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将逐步趋向以下几个方向:1.城市扩张趋势。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需要不断扩张以满足人们的居住、劳动、教育、娱乐等多方面需求。
同时,城市经济也需要不断扩张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因此,城市扩张是城市空间演变的主要趋势之一。
2.城市密度趋势。
随着城市扩张,城市密度也在不断增加。
城市的密度高意味着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好的城市运行效率。
但高密度也可能带来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
3.城市生态化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采取措施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
城市空间演变的特征城市空间演变过程中,不同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式也可能不太一样。
但总体上,城市空间演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空间分异。
城市空间内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空间分异越来越明显。
比如住宅区和商业区、工业区之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明显,不同区域之间的空气质量和环境状态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2. 垂直化。
城市空间的垂直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的高度也越来越高,地下空间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
垂直化的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城市景观不和谐的问题。
3. 城市边缘化。
城市空间的边缘区域在城市化进程中可能会出现城市边缘化的问题。
这些区域通常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经济薄弱,与城市中心区域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
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城市本身,还会对周边地区和全国乃至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空间演变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不同的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
重庆组团式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重庆组团式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当前,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金融和交通中心,正迅速崛起为中国大陆内陆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随着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重庆的发展潜力和机遇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分析重庆组团式发展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重庆组团式发展的现状重庆的组团式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以区域组织形式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目前,重庆的组团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庆的经济组团化布局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和推广。
重庆市将全市划分为若干个经济功能区,如两江新区、渝东南片区、渝西南片区等。
这些功能区在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圈。
例如,两江新区侧重于高端科技产业和总部经济,渝东南片区注重发展制造业和物流业,渝西南片区则专注于现代农业和绿色生态发展。
其次,重庆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高度整合性。
重庆市政府通过合理规划,将重要的城市功能分散在不同的组团,并通过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将各组团连接起来。
这种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为重庆的组团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促进了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再次,重庆的组团式发展也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支持和发展。
在重庆,各组团都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
例如,金佛山景区位于渝东南片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而闻名;南山植物园位于渝西南片区,以丰富的植物品种和观赏价值吸引着大量游客。
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各组团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重庆组团式发展的未来趋势重庆组团式发展在未来还将继续深化和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庆将进一步加强各组团之间的协调与互联互通。
目前,重庆的组团式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区域间的差距和不平衡。
未来,重庆将加强对组团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升区域间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此外,还将加强各组团之间的合作与协同,促进各组团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重庆人口城镇化率统计年鉴本月修正2023简版
重庆人口城镇化率统计年鉴重庆人口城镇化率统计年鉴引言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重庆的人口城镇化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文将通过分析重庆人口城镇化率的统计数据,探讨重庆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趋势。
1. 重庆人口城镇化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城镇化率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通常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在统计学中,计算城镇化率的方法为:城镇化率 = 城镇人口 / 总人口 × 100%在重庆的人口统计中,城镇人口是指常住在城市或城镇地区的人口,总人口则包括城市、城镇和农村地区的人口。
2. 重庆人口城镇化率的历史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重庆的城镇化率经历了显著的增长。
根据重庆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2020年的四十年间,重庆的城镇化率从不到20%增长到了近65%。
城镇化率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和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迁移。
重庆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
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入城市。
3. 重庆人口城镇化率的主要特点重庆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3.1 加速度上升在过去的十年里,重庆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重庆的城镇化率年均增长约2个百分点。
这一加速度的上升表明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3.2 农村人口减少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重庆的农村人口逐年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迁移,以及城市经济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
农村人口减少意味着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3.3 区域差异明显重庆的城镇化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般来说,城市中心和沿江地区的城镇化率相对较高,而山区和边远地区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
这种区域差异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导向等因素有关。
重庆市建国以来人口发展状态及特点
重庆市建国以来人口发展状态及特点自建国以来,重庆市的人口数量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在建国初期,重庆市的人口总数也不算低,及至后来对人口数量影响比较大的重大事件,比如改革开放、重庆市直辖和一直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等,致使其人口在这期间变动比较大。
就总体而言,重庆市的人口总数处于总体不断上升的趋势。
建国初期,重庆市人口170万,六个城区。
可以说重庆市的人口基数是比较大的。
改革开放30年是对重庆发展影响较大的事件,期间重庆人口增长势头减缓,人口素质全面提升,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人口形势不断向好,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重庆市改革开放30年以来人口各个方面的变化和特点。
第一个是户籍人口增长得到遏制。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重庆市户籍人口总量过快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自然变动主导的人口增长趋于缓慢,形成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为30年来重庆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全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促使重庆市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开启了人口增长方式由无计划自发的高生育、高增长向有效控制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到2007年全市户籍人口总量达到3235.32万人,比改革之初的1978年增加599.76万人,年均增幅仅为0.7%,比1962-1977年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时年均2.6%的增幅下降了1.9个百分点。
另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还促使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转变,从而极大地减轻了社会人口抚养负担,形成了一个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人口红利期。
一是少儿抚养比持续下降,1982-2007年,全市少年儿童比重由33.3%下降到19.3%,下降14.0个百分点,少儿抚养比由53.8%下降到27.8%,下降26.0个百分点。
一是老年抚养比逐步上升。
重庆市人口迁移网络空间结构研究——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重庆市人口迁移网络空间结构研究——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摘要:重庆市迁移人口网络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对重庆市政府掌握重庆市人口流动趋势,制定相应人口策略以及城市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布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百度迁徙大数据下的2020春运迁徙数据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OD超网络模型及有向加权网络等,推断重庆迁入和迁出人口规模,研究重庆市人口迁徙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分析重庆市人口流动趋势,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对其他城市人力资源吸收能力不强,人口辐射大于吸收,外流现象严重。
重庆市人口迁徙多发生在周边城市,如:四川、贵州、湖北等,少数人选择前往沿海发达地区工作发展,具有小世界性,与其他城市的连通性不强。
重庆市人口迁徙有着明显向东迁徙趋势,城市空间结构有待多样化发展才能与其他城市呈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态势。
提出如下建议:探求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减缓人口外流;积极与各城市建立产业联系,促进城市空间网络多样化发展;利用地域优势,加强巩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分析区域特征,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提升外来人口短期流入。
关键词:人口迁移网络空间结构OD超网络模型节点对称性节点重要度1引言人口的发展会影响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产物和必要条件。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发展战略以来,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乡镇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外向型经济支撑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大量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东流入。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人口红利减少,东部城市转而追求劳动力需求更少的高科技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西部地区也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使得东部地区部分人口向西部回流。
基于这一现实状况,人口迁移状况和空间格局的研究对城市城镇体系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重庆市详细地貌类型及分布
重庆地貌地貌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导因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生产的基本条件。
地貌不仅影响着自然环境中水文、气候、土壤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及演化,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地貌也是一项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协调环境、人口、资源关系的重大研究课题。
本章就重庆地区的地貌基本特征、成因及其发育史作扼要论述。
第一节地貌基本特征重庆市地处我国四川盆地东部,属我国陆地地势第二级阶梯。
东北部雄踞着大巴山地;东南部斜贯有巫山、大娄山等山脉;其西为红色方山丘陵;中部主要为低山与丘陵相间排列的平行岭谷类型组合。
综观全市地貌结构,有下列特征:一、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从表3-1可知,重庆地貌形态类型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等五大类。
中山、低山面积达24136㎞2,占全市总面积的75.9%;丘陵面积为10426㎞2,占17%;平原面积仅1971㎞2,占2.39%,构成以山地为主的地貌形态类型组合特征。
表3—1重庆市地貌形态类型面积统计表类别平原缓丘低丘中丘高丘台地低山中山总计面积(㎞2) 1970.75 393.69 3735.21 4585.86 5839.86 2943.36 19876.17 4259.61 82334.93 百分比 2.39 0.09 4.53 5.56 7.09 3.57 24.14 51.72 100.00中山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的东北部和东南部,前者为由巴山、旗杆山、帽含山、天子山、墨紫山、龙池山、磨盘山、天池山等组成大巴山地,是重庆与陕西、湖北的界山;山脊线因受地质构造控制,由北西向逐渐转向近东西向呈弧形平行伸展;山岭海拔均在1500m以上,其中巫山县、巫溪县交界处的天池山主峰阴条山高达2793.8m,成为重庆市的最高山峰。
巫山、大娄山山系构成重庆市东南边缘山地,是重庆与鄂、湘、黔的界山,主要有方斗山、七曜山、巫山、普子山、八面山、金佛山等山脉,以金佛山风吹岭海拔2251m为最高,山脊线多呈北东—南北向伸延,其北穿越长江与大巴山地交汇于巫山县境内, 形成以巫山为扇顶,向西作扇形张开展布的地貌结构特征。
中国人口发展的空间格局研究——基于“七普”数据的实证
中国人口发展的空间格局研究——基于“七普”数据的实证刘一鸣;杨静萱;刘青
【期刊名称】《统计与决策》
【年(卷),期】2024(40)2
【摘要】文章基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最新公布的全国和各省份数据资料,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七普”数据中人口分布和人口增量的格局
变化。
研究发现:尽管“七普”数据仍然显示出“东南高、西北低”的人口分布特征,但是内在空间结构产生了新现象,在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
区三大城市群基础上正在形成包括成渝城市群、西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新生城市群,中心城市也在快速成长;通过对比人口普查数据发现,东北地区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人口收缩型城市,而广州市、深圳市和成都市人口增量迁入势头迅猛;粤港澳
大湾区城市群人口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内陆城市群则需要持续关注人口“虹吸效应”潜在问题。
【总页数】5页(P78-82)
【作者】刘一鸣;杨静萱;刘青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深圳)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C922
【相关文献】
1.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格局变动趋势研究——基于“四普”、“五普”、“六普”长表数据的比较分析
2.我国市级人口的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引导策略-基于317个地级市“五普”、“六普”和“七普”人口数据
3.中国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的变迁与模式研究——基于1953-2020年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4.中国县级人口变动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新探索5.基于
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0年以来重庆市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
2000年以来重庆市人□分布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I孙秋兰闰记影文章编号1009-6000(2019)11-0033-07中图分类号:[K901.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9-6000.2019.11.00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管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应用示范"之课题五"多层级多专题城镇空间信息综合服务应用示范"(2018YFB0505400);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社会民生类重点研发厂小城镇空间信息综合利用适宜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cstc2018jscx—mszdX0067).作者简介:孙秋兰(1987-).女,硕士,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重庆欣荣土地房屋勘测技术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与不动产管理;闰记影(1988-),通信作者,男,硕士,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2000年以来重庆市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Spatial Pattern and its Evolution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Chongqing since2000孙秋兰闰记影SUN Qiulan RUN Jiying摘要:运用人□规模与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模型、人□分布结构指数、人□重心迁移模型、人□偏移份额分析,定量研究了2000年以来重庆市人□分布格局及时空演变特征。
主要结论有:①重庆市人□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在主城和渝西地区,各区县人□规模及密度差异极大;②重庆市人□密度空间自相关性显著,"高一高”类型区集中分布在主城区,"低一低"类型区相对集中分布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的偏远区县;③重庆市人□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在持续上升,不均衡趋势在不断増强,全市人□重心持续向西南方向迁移,且迁移速度在加快;④偏移漕长分析表明,主城区极化效应在持续増强,渝中区人□集聚效应开始降低,渝西地区整体进入到了人□快速集聚期,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人□集聚能力一直较弱。
重庆38区县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人口流动排名与分析(唐师版)
重庆38区县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人口流动排名与分析(唐师版)网上已经有很多户籍人口的排名帖子,但没有我这个版本数据完整、丰富,增加了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数据,可用于资料存档。
一、户籍人口排名1.主城区都市圈 1933.45 万人,下同2.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1096.153.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 374.041.万州区 173.902.开州区 168.533.合川区 152.594.江津区 149.275.渝北区 136.756.云阳县 134.127.綦江区 119.698.涪陵区 115.139.永川区 114.0910.大足区 107.1611.奉节县 105.8212.忠县 99.0213.垫江县 97.0914.潼南区 95.2015.九龙坡区 95.0216.巴南区 93.0217.綦江区(不含万盛) 93.0118.梁平区 92.8019.长寿区 89.2620.沙坪坝区 85.8221.酉阳县 85.4422.铜梁区 85.1123.荣昌区 85.0124.丰都县 82.0125.南岸区 73.6826.彭水县 70.1527.南川区 68.6828.秀山县 66.7829.璧山区 64.7730.北碚区 63.5731.巫山县 63.4932.江北区 62.2833.黔江区 55.6634.石柱县 54.8635.巫溪县 54.2236.渝中区 50.4437.武隆区 41.1538.大渡口区 26.9139.城口县 25.15重庆全市 3403.64万人。
二、常住人口排名重庆全市 3101.8 万人1.主城区都市圈 2009.9 万人2.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 818.8 万人3.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 273.1 万人1.渝北区 166.2 万人2.万州区 164.8 万人3.合川区 140.7 万人4.江津区 138.7 万人5.九龙坡区 122.5 万人6.开州区 118.1 万人8.沙坪坝区 115.2 万人9.永川区 114.2 万人10.綦江区 110.0 万人11.巴南区 108.8 万人12.云阳县 93.1 万人13.南岸区 91.0 万人14.江北区 88.5 万人15.长寿区 85.5 万人16.綦江区(不含万盛) 82.7 万人17.38区县平均 81.6 万人18.北碚区 81.1 万人19.大足区78.9 万人20.璧山区 74.8 万人21.忠县 73.9 万人22.奉节县 73.3 万人23.铜梁区 72.6 万人24.潼南区 72.1 万人25.荣昌区 71.6 万人26.垫江县 70.2 万人27.渝中区 66.0 万人28.梁平区 65.4 万人29.南川区 59.1 万人30.丰都县 58.5 万人31.酉阳县 54.7 万人32.彭水县 48.9 万人33.秀山县 48.6 万人34.黔江区 48.4 万人35.巫山县 44.7 万人36.巫溪县 38.3 万人38.大渡口区 35.7 万人39.武隆区 34.8 万人40.城口县 18.4 万人三、外流和吸引人口数量排名1.渝北区 29.4 万人进入2.沙坪坝区 29.4 万人进入3.九龙坡区 27.5 万人进入4.江北区 26.2 万人进入5.北碚区 17.5 万人进入6.南岸区 17.3 万人进入7.巴南区 15.8 万人进入8.渝中区 15.6 万人进入9.璧山区 10.0 万人进入10.大渡口区 8.8 万人进入11.涪陵区 1.7 万人进入12.永川区 0.1 万人进入13.长寿区 -3.8 万人外出14.武隆区 -6.3 万人外出15.城口县 -6.7 万人外出16.黔江区 -7.3 万人外出17.38区县平均 -7.9 万人外出18.万州区 -9.2 万人外出19.南川区 -9.6 万人外出20.綦江区 -9.7 万人外出21.綦江区(不含万盛) -10.4 万人外出22.江津区 -10.6 万人外出23.合川区 -11.9 万人外出24.铜梁区 -12.5 万人外出25.荣昌区 -13.5 万人外出26.巫溪县 -15.9 万人外出27.石柱县 -17.1 万人外出28.秀山县 -18.2 万人外出29.巫山县 -18.8 万人外出30.彭水县 -21.3 万人外出31.潼南区 -23.1 万人外出32.丰都县 -23.5 万人外出33.忠县 -25.1 万人外出34.垫江县 -26.9 万人外出35.梁平区 -27.4 万人外出36.大足区 -28.3 万人外出37.酉阳县 -30.7 万人外出38.奉节县 -32.5 万人外出39.云阳县 -41.0 万人外出40.开州区 -50.4 万人外出1.主城区都市圈 76.4 万人进入2.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 -100.9 万人外出3.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 -277.4 万人外出重庆全市 -301.9 万人外出。
《2024年“第三空间理论”视阈下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范文
《“第三空间理论”视阈下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篇一第三空间理论视阈下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摘要:本文旨在以“第三空间理论”为理论框架,深入探讨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
通过分析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城市发展历程,结合影像技术的运用,探究如何在影像中准确、生动地再现重庆城市空间的特点和魅力。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成为记录和传播城市文化的重要手段。
重庆作为一个拥有独特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城市,其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第三空间理论”为指导,对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进行深入研究。
二、第三空间理论概述“第三空间理论”源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研究,强调空间不仅是物理存在,更是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的体现。
在第三空间理论中,空间不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场所,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会关系的载体。
三、重庆城市空间的特色重庆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而著称。
其城市空间具有山城特色、江城特色以及多元文化特色。
这些特色在影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影像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四、影像技术在重庆城市空间再现中的应用影像技术是记录和传播城市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中,摄影、电影、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空间的呈现更加生动、真实。
这些技术能够准确捕捉重庆城市空间的特色,将其实时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五、重庆城市空间影像再现的策略与方法在第三空间理论的指导下,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准确把握重庆城市空间的特点和魅力;二是要运用先进的影像技术,真实记录和呈现城市空间;三是要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挖掘重庆城市空间的文化内涵;四是要关注城市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动态的视角呈现城市空间的演变。
六、案例分析以某部关于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作品为例,分析其在第三空间理论指导下的创作过程和呈现效果。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如何将第三空间理论应用到重庆城市空间的影像再现中。
基于“三生”空间的重庆市土地利用演变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i
sme
t
hods.[
Re
su
l
t
s]
ys
ys
① Fr
om2000t
o2020,t
hep
r
oduc
t
i
ona
lande
c
o
l
og
i
c
a
lspa
c
eo
fChongq
i
ngC
i
t
r
a
l
l
c
r
e
a
s
ed,andt
he
ygene
yde
l
i
v
i
ngspa
c
ec
on
t
i
nuedt
oexpand.Fr
om 2000t
第 44 卷第 1 期
2024 年 2 月
Vo
l.
44,No.
1
,2024
Feb.
水土保持通报
Bu
l
l
e
t
i
no
fSo
i
land Wa
t
e
rCons
e
r
va
t
i
on
基于 “三生 ”空间的重庆市土地利用
演变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师飞云,周宝同
(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目的]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探 究 土 地 利 用 转 型 及 景 观 格 局 响 应 的 演 变 特 征 与 城
[
5]
机制 与 影 响 因 素
调
、结 构 演 化
重庆市人居环境质量演化过程及空间特征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解析
重庆市人居环境质量演化过程及空间特征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解析张杨;高银宝;喻冰洁;吴俐颖;张秋仪【期刊名称】《城市建筑》【年(卷),期】2024(21)3【摘要】人居环境质量是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的空间福祉。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居环境质量被赋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涵,本研究构建新时代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并探讨重庆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演化过程和特征,以期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人居环境空间战略提供参考。
分析显示:(1)直辖以来,重庆市整体人居环境质量逐步提高,各区县差距逐渐缩小;(2)市域范围人居环境质量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特征,高质量地区主要集中在都市圈的主城区九区周边,低质量地区主要集中在渝东北及渝东南地区,前期渝东北地区人居环境质量优于渝东南地区,到后期渝东南地区人居环境质量高于渝东北地区;(3)从五大发展指数上看,各项指标的整体水平都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但“Y”字形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
未来重庆市人居环境建设还需持续推广渝东北生态文明建设、渝东南乡村振兴,以及以主城区为核心的都市圈战略。
【总页数】10页(P80-89)【作者】张杨;高银宝;喻冰洁;吴俐颖;张秋仪【作者单位】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2【相关文献】1.基于人性化理念的老年人居住空间色彩研究2.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研究3.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撂荒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重庆市璧山县大路镇为例4.基于山水环境的汉魏洛阳人居环境空间体系特征研究5.中等收入群体视角下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摘要:利用2000、2010年重庆县域人口数据,采用不均衡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结合GIS技术,对重庆市县域人口空间格局和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重庆各县人口数量差异巨大,人口密度分布不均,主城区密度高,周边县域略呈环状逐渐降低,两翼是人口密度分布最低的区域;不均衡指数表明人口分布的集中性不断增长,主城区及其附近县域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地区;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逐渐增大,空间聚集程度不断增强;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说明人口空间分布以“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为主,热点区的空间范围正在增大,冷点区的空间结构比较稳定。
关键词:人口空间格局;空间自相关;人口密度
中图分类号:C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4-0230-04
1 引言
人口分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归根结底受社会生产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区域结构特点所制约[1]。
准确掌握人口分布信息及主要影响因素对制定人口政策、开展功能区划、进行地区城乡建设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
城镇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的增多,区域人口空间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引起了学者、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从不同时空尺度、视角对人口区域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2~4]。
在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标准差、不均衡指数、基尼系数、人口重心等方法来揭示人口空间格局的区域差异[5,6]。
随着空间数据分析的深入发展,部分学者也利用此方法进行人口空间格局分析,并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7,8]。
笔者利用不均衡指数和空间分析技术对重庆人口分布现状
与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重庆市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支持。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不均衡指数
考察人口分布是相对均衡还是相对集中,可以采用不均衡指数[9]。
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U为不均衡指数,xi为各县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yi为各县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n为县域总数。
U值越小,人口分布越均衡;反之,则越集中。
2.1.2 空间自相关分析
2.1.2.1 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权重矩阵是空间统计分析与经典统计分析的关键
区别,选取最常用的基于邻接的空间关系构建权重矩阵,如
下[10]:
2.1.2.2 全局自相关分析
全局自相关是描述某种现象在整个区域的空间聚集特
征与聚集强度,其测定指标通常有全局指标Moran指数和Geary指数,Moran指数与Geary指数呈负相关,作用基本相同,而Moran指数更为常用,因此,笔者采用Moran指数。
Moran指数是反映空间邻接或空间邻接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即xi是某区域的观测值,则该区域变量的全局Moran 指数I,用如下公式[10]:
式(3)中:S2=1n∑ni=1(xi-);=1n∑ni=1xiI为Moran 指数,其取值在-1和1之间,小于0表示空间负相关,越接近1,正相关性越强;大于0表示空间正相关,越接近1,正相关性越强;等于0表示不存在空间相关,Moran指数采用z检验作显著性检验。
2.1.2.3 局部自相关分析
全局自相关分析是对空间关联的全局估计,忽视了局部特征,为更加深入揭示局部空间聚集状况,本文选取局部指标Local Moran’s I指数,公式如下[110]:
式(4)中,n、xi、xj、wij、S2、与全局自相关公式相同,Ii含义与全局指数类同,其显著性检验与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检验类似。
2.2 数据来源
采用的人口数据来自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和《重庆市统计年鉴》(2005、2008),经整理所得;县域行政区??矢量图采用重庆市2010年县域行政区划图,经过扫描矢量化而成,一共38个县级行政单元。
3 人口分布现状分析
3.1 人口数量分布特征
2010年,全市人口总量为2884.62万人,居四大直辖市第一位,平均每个县75.91万人,超过100万人口的区县共10个,占县域总数的26.32%。
人口最多的万州区(156.31万人)是人口最少的城口县(19.3万人)的8.1倍。
从人口区域分布来看,主城九区人口总量为745.76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5.85%,而面积仅占6.64%,主城九区是重庆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可见,人口众多、空间差异大是重庆人口分布的一大特点。
3.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经统计,2010年重庆市平均人口密度为350.21人/km2,其中500人/km2以上的区县共15个,全部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
渝中区、江北区、大渡口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和九龙坡区人口密度均超过2500人/km2,占县域总数的15.79%;人口密度在500~1000人/km2的县域有9个,占县域总数23.68%,两者合占县域总数的39.47%。
人口密度最大的渝中区(28640.91人/km2)是最小的城口县(58.73人/km2)的
487.64倍。
可见,重庆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巨大。
在ArcGIS中将重庆县域矢量图与人口密度数据叠加,采用自然断点法,绘制重庆人口密度五级分类图(图1)。
从图1可以看出重庆人口密度差异很大,总体上从西向东南和东北两个方向递减;主城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周边县域较低。
4 人口空间演变特征
4.1 不均衡指数
从表1可以看出,不均衡指数在不断增长,并且增长幅度也在逐年增大,表明重庆人口空间集中程度在不断增强,而且随着年份的增加,集中的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为进一步解释人口集中的具体区域,采用人口增量图表示2000~2010年重庆市县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图2)。
这表明,主城及附近大部分县域是重庆面积最大、人口增长最显著的区域,万州区和黔江区是两个岛状孤立增长区;其余广大县域为人口负增长地区,连片分布在渝东南翼和渝东北翼。
4.2 空间自相关分析
4.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4个年份的Moran指数均为正,Z值均大于2.58(P<0.01),通过检验。
这表明重庆县域人口具有空间聚集性,即人口密度高的县互相邻接,人口密度低的县互相邻接的现象。
同时,Moran指数数值不断增大,这表明
重庆人口空间自相关性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4.2.2 moran散点图局部空间关联分析
从重庆县域人口Moran散点图(图3)可知,位于一、三象限内的县域明显多于二、四象限,表现出较强的正的空间相关性,“高高”型和“低低”型聚集区十分显著。
经统计,2000年,位于第一象限的有14个,第三象限的有17个,共占县域总数的81.58%;2010年,位于第一象限的有14个,第三象限的有18个,共占县域总数的84.21%。
这表明重庆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缓慢变化的趋势,“低低”型比“高高”型区域占据较大的空间范围。
位于二、四象限的县域数量少,异质性较强。
4.2.3 LISA聚集图局部空间关联分析
在LISA聚集图(图4)中可看出:①“高高”聚集区分布在主城区,它是全市人口密度分布最高的热点区;②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广大县域为“低低”聚集区,即人口分布的冷点区。
由于地形复杂、区位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大多数县人口总量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③人口分布的热点区在主城区和冷点区主要在渝东北翼与东南翼的总
体正在发生缓慢变化。
巴南区由于人口增长较快,由2000
年的“低高”聚集区转变为2010年的“高高”聚集区,渝北区由于经济开发发展迅猛,人口密度迅速增大,由2000
年的不显著区转变为“高高”聚集区;④除此之外,还有许
多县域空间自相关性并不显著,或分散或连片分布在显著区的周围,其人口空间分布在区域内部和外部的异质性较强。
5 结论
本文运用不均衡指数,将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与GIS相结合,利用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系统地分析了重庆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刻画了重庆区域人口发展态势,为今后重庆人口区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重庆人口数量差异巨大,人口密度分布不均,主城区及其周边地区人口密度大,两翼人口密度低;人口空间聚集特征明显,并且还在逐年增大,局部空间关联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规律性,热点区的空间范围正在增大,冷点区空间结构比较稳定。
参考文献:
[1]? 辑,陆玉麟,吴勇.人口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231~240.
[2]俞路,张善余,韩贵峰.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5):83~87.
[3]朱杰.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3):353~361.
[4]戴蓉,郭泺,薛达元,等.中国农业人口分布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5):186~189.
[5]马颖忆,陆玉麟,张莉.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特
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2):167~175.
[6]冯丽媛,段汉明.银川平原人口空间分布研究[J].西北人口,2012,33(5):90~94,100.
[7]梁勤鸥,祝国瑞.湖北省经济与人口空间分布分析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4):302~306.
[8]向云波,张勇,赵会丽.湘江流域人口分布空间演化特征分析[J].西北人口,2011,32(2):34~37,42.
[9]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70~271.
[10]徐建华.计量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