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练习题 附答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
6、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
《卖炭翁》白居易1、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而复杂心理。
2、《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他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5、《卖炭翁》中形象地写出了宫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陋行径的句子是:,。
6、《卖炭翁》中最能揭示宫市霸道不公、公开掠夺本质的诗句:,。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3.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美丽的山光使鸟儿欢悦,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诗句是:“,”,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6.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的诗句是:,。
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送友人》李白1.《送友人》点明送别地点的诗句是“,。
”2.文中运用比喻,写出了友人即将远行他乡,漂泊不定的未来生活让诗人无比担忧的诗句是“,。
”3.《送友人》中,诗人用比喻手法,表达对友人漂泊生涯深切关怀之情的句子是:,。
3.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
5.《送友人》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1、上阕描写深夜院景色的句子是:,。
2、描写词人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的句子是:,。
5、表达了作者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诗句是:,。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习题(含答案)
《饮酒》同步练习一、解释下列词语:1.结庐: 2.喧:3.君: 4.心远地自偏:5.悠然: 6.辨:7.忘言: 8.相与还:二、根据提示写句子。
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与陶渊明的“ , ”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3.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 。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 , 。
5.历来评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
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答:6.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饮 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 .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 .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
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阅读《饮酒》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答: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答: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
答:4.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蕴含的哲理。
答: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1.结庐:建造房屋。
庐:简陋的房屋。
2.喧:吵闹的声音。
3.君: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文中指陶渊明。
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4.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人教版语文八上全部古诗词练习题 答案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练习题一、课内诗歌鉴赏(一)《望岳》1.这首诗每一联都紧扣“望”字,但角度不同,是分别指出。
首联是从远处望整座泰山,颔联则是近望泰山,颈联写细望所见,尾联则是由望岳而产生的登顶而望的意愿。
2.这首诗歌写出了泰山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首诗主要写了泰山地域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
这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钟”“割”用拟人手法突出大自然的有情和泰山高大巍峨的“奇险”,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壮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人生哲理: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险,奋力攀登,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喜悦。
(二)《春望》1.诗题中的“望”字统领了那几句诗?统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首联描绘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破”“深”两字的表达效果是什么?国都沦陷城池残破随山河依旧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这两句诗用春草的茂盛反衬城中的萧条景象突出战乱的危害表达了诗人忧时伤国之情,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仿佛令人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草木丛生人迹罕至,令人满目凄然。
作者寄情于物,春城败象似在眼前,作者悲叹似在身边。
3.结合诗句内容,谈谈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让人流泪,花也好像在流泪;虽然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令人心惊,鸟似乎也在心惊。
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表达作者因战乱伤时忧国思家的感情。
4.展开想象,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蕴含喊的情感。
略(三)《石壕吏》1.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属于什么诗?最能概括是个中心事件的句子是?叙事诗有吏夜捉人2.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测试题含答案
2知归路。
29、东皋薄暮望,。
30、最爱湖东行不足,。
31、,将以遗所思。
32、亭亭山上松,。
3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4、,飞鸟相与还。
35、白头搔更短,。
36、黑云压城城欲摧,。
37、一曲新词酒一杯,。
38、《黄鹤楼》中表达作者思乡的诗句是:,。
39、《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表达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40、《使至塞上》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写出边塞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
41、《渡荆门送别》中拟人手法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42、《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的句子是:,
。
43、《春望》中作者感恨时局,伤感的句子是:,。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测试题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2、自非亭午夜分,。
3、《记承天寺夜游》中比喻修辞写月光的句子是,
,。
4、经纶世务者,。横柯上蔽,;
5、树树皆秋色,。
6、晴川历历汉阳树,。
7、,此地空余黄鹤楼。
8、,都护在燕然
9、月下飞天镜,。
10、,浅草才能没马蹄。
11、,路远莫致之。
12、,志在千里。
13、养怡之福,。
14、?松柏有本性。
15、剧哉边海民,。
16、居天下之广居,,。
17、,,,此之谓大丈夫。
18、,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19、甚矣,。
20、此中有真意,。
21、,家书抵万金。
22、角声满天秋色里,。
23、,自将磨洗认前朝。
24、。风休住,!
25、无可奈何花落去,。
八上语文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八上语文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
犹饿死。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
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赤壁赋》曹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
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
钓寒江雪。
8.《写景七十一首》韩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
里,吹度玉门关。
9.《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
割昏晓。
10.《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
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新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默写习题与答案
〈野望》1、〈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2、〈野望》中点明望”的时间、地点的诗句是:3、〈野望》中描绘了恬静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4、〈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5、〈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白随愿而归的诗句是:6、《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
7、〈<野望》中描写秋天的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8、〈<野望》中描写秋天的动景的诗句是:9、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了诗人孤独无依彷徨抑郁的心情的诗句:〈黄鹤楼》1、《黄鹤楼》中既融入了仙人乘鹤的传说,又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的诗句是: ,。
2、潢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诗句是:3、潢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4、潢鹤楼》中描写了白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5、《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是: , 。
6、 , 两句使用了叠词的修辞,描绘了江上美景,这繁荣之景也反衬出诗人清冷的思乡之情。
7、 , 两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心中深沉的思乡之感。
〈使至塞上》1、〈使至塞上》中形容征程漫漫,艰苦行程的诗句是:2、〈使至塞上》中暗示诗人政治生涯漂浮不定的诗句是:3、《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4、〈使至塞上》中交代出使地点及目的的诗句是:5、〈使至塞上》中最能表现王维的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是:6、〈使至塞上》中写作者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的诗句是:7、〈使至塞上》中用比喻手法表现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8、《使至塞上》中既言事,又写景,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是; , 。
9、《使至塞上》中作者把白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在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是:渡荆门送别》1、〈渡荆门送别》中直扣主题,交代此行目的的诗句是:2、〈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的诗句是:3、〈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练习题野望练习题一、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5.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8.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二、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
地点: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
事情_________。
3、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_对_____,_____对______。
4、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黄鹤楼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1)历历: 2)萋萋: 3)乡关:2、黄鹤楼位3、本诗以黄鹤楼为立足点进行描绘,诗句如同电影镜头的切换,其中“”句写的是景,“”句写的是景,“,”写的是景,“,”写的是景。
4、“白云千载空悠悠”既是描绘了,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5、尾联间接呈现出的景色。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诗人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联用典故,写了黄鹤楼的传说。
B 颔联烘托出黄鹤楼高耸的雄姿。
C 颈联描画江上美景,极富人情味。
D 尾联表达了诗人无奈的思乡之情。
8、下列对本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诗中运用了不少双音叠韵词(词组),使全诗富有音乐美。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24 诗词五首【课前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燕.脂()提携.()折戟.()嗟.日暮()2.3.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B.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课堂检测】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句画面。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春望》内容,说说诗题中“望”字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雁门太守行》中两处典故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赤壁》中“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东吴之地终属曹”好不好?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的《渔家傲》被清朝词评家黄了翁誉为“无一毫粉钗气”,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看法。
新八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题
新八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题新八年级上册必背的古诗词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以下是一些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词题目,以及它们所属的诗人和朝代:1. 《静夜思》 - 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 - 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 - 杜甫(唐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江雪》 - 柳宗元(唐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赤壁》 - 苏轼(宋代)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宋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7.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宋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8. 《游园不值》 - 叶绍翁(宋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 《题临安邸》 - 林升(宋代)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0.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辛弃疾(宋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习这些诗词时,不仅要背诵,更要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艺术魅力。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
《饮酒》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内容预览: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
(惜时劝学)。
◆写法有何特点?以景寄情,由情入理。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薄暮望,” 点明时间、地点、事件。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
景象极其壮阔。
、品味“蒸”与“撼”。
“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后两联一语双关,请分析。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答: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6、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7、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8、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答: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
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
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9、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训练一、分课类第五单元《桃花源记》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
4.本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5.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6.《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7.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其中的两个、。
《短文两篇》1.《陋室铭》中的主旨句:,。
2.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3.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句:,。
4.从反面表现作者情趣高雅句:,。
5.运用类比表明作者志趣抱负句:,。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7.《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句:,。
8.《爱莲说》中“,。
”道出荷花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落尘俗的品格。
,。
9.《爱莲说》中描写莲的形象,先用衬笔,其中,,是一般映衬,和是重点映衬,菊是牡丹是。
10.文中描写莲的生长环境句:,。
描写莲的体态、香气句:,,描写莲的清高风度句:。
11.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核舟记》1.闭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
2.船头坐三人,,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3.佛印绝类弥勒,,,神情与苏、黄不属。
4.,若听茶声然。
《大道之行也》1.全文纲领性句子是:大道之行也,,,。
2.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句是:①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3.全文总结性句子是:,,是谓大同。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望岳》1.描写《望岳》中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2.《望岳》中表现作者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古诗词赏析习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古诗词赏析习题
本文档将提供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关于古代诗词的赏析题。
以下是一些题,供学生进行练和巩固。
1. 下面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的开头两句,请补全下面的句子: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 “天涯霜刃露,千里月弓轻。
”
- “戍鼓断人行,边秋露冷透。
”
- “山寒百里雪,更夜直千钧。
”
2. 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并说明是哪首古诗: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3. 根据句子补全诗句:
- “楼倾千尺水倒千寻石” 出自哪首古诗?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 “楼倾千尺水倒千寻石。
”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代诗词赏析的一些习题。
希望这些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文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文专题训练◆《长歌行》1、诗中写大自然中景物目的是什么?2、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3、这首诗在说理方面有什么特点?◆《野望》1、描绘“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展现的画面。
2、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词用得好?3、“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早寒江上有怀》1、本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你对作者不甘于隐居山林,而希望得到引荐,突出他出仕愿望是怎样看的,并说出理由。
2、试分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蒸”和“撼”字好在哪里?3、尾联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黄鹤楼》1、诗的前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两句诗情、景交融。
试想象烟波江上日暮之景,体会其中融入的乡愁之情。
◆《送友人》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横”与“绕”两字的妙处。
2、颈联是情景交融的佳句,请结合送别的情景,阐释该联的句意。
3、诗人骑马与友人送别。
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
◆《秋词》1、本诗一反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为秋天谱写出一曲欢畅、明丽的赞歌。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怀?2、写出含有“秋”字的诗句。
◆《鲁山山行》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改”、“迷”用得好,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1、描绘上片所展现的画面。
2、理解“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意思。
3、文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本诗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
2、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略作赏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习题精选(新版)新人教版
诗四首《归园田居》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5题。
归园田居(节选)归园田居(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解释诗中加点的宇。
荫:_______________罗:______________兴:____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___荷:______________荒秽:____________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
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
“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使至塞上一、请把《使至塞上》默写出来。
二、填空1.此诗选自《》,作者,(朝)诗人。
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2.“,。
”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
3.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1.王右丞集笺注王维唐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一、课内阅读1、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题目⑴“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答:⑵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1部编版)古诗文阅读练习(有答案)
古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8分)高梁桥水①,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假设罗纹纸。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
对面远树,高低攒簇,间以水田。
西山如螺髻②,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途径亦佳,马行绿荫中,假设张盖③。
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假设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
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⑤乎?(袁宗道?极乐寺纪游?【注】①高梁桥水:指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高梁之水。
②螺髻:发型如螺壳形。
③盖:车盖。
古时为车上遮阳挡雨之具。
④挂进贤冠:挂,摘掉。
进贤冠,古代儒者所戴的缁布冠,这里指官帽或乌纱帽。
⑤情障:久存于心的愿望。
2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
(2分)(1)道.此入玉河____________ (2)去.桥可三里____________(3)大可七八围许.____________ (4)思立亦以为然.____________22.用“/〞为下面句子划分两处停顿。
(2分)松身鲜翠嫩黄斑剥假设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23.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2分)极乐寺去桥可三里,途径亦佳。
24.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21.〔1〕从,由〔2〕间隔〔3〕表示约数〔4〕这样22.松身鲜翠嫩黄/斑剥假设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23.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道路的风景也很好。
24.作者发出了身在官场不得自由的感慨,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水名胜向往追求的情怀。
【译文】高梁桥下的河水从西山深峡谷中流淌过来,从此地流入河里。
河水如千匹白色的带子一般,微风吹过,水面的涟漪就像罗纹纸〔一种纸张〕。
河堤筑在水中,被两条河夹着。
堤上有四行绿色的杨树,树木古老枝叶繁盛,一棵大树的树荫,可以铺好几张席子,从叶子缝隙中垂下的柳条有一丈多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水经注》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解释词语:自:,阙:,自非:,亭午:,翻译: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沿溯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解释词语:襄陵:,沿溯:,虽:,奔:,不以疾也:,翻译: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多生怪柏,悬泉瀑布,..倒影。
绝巘..绿潭,回清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解释词语:素湍:,回清:,绝巘:,飞漱:,清荣峻茂:,良:,翻译: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凄异,空谷传响.,....,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哀转久绝.。
解释词语:晴初霜旦:,肃:,属引:,响:,绝:,翻译:林寒涧肃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解释词语:俱:,共色:,任意东西:,许:,独绝:,翻译: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解释词语:缥碧:,甚箭:,翻译: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词语:轩邈:,直指:,千转:,反:,翻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2.(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3.(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月色(月夜)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水中藻、荇交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4分)(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相与步于中庭。
(4)庭下如积水空明(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填空。
(8分)(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4分)(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4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空乏: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便扶向路,处处志.之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C.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
4.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5.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6.翻译划线部分的句子参考答案:1.①“他受到贫困(之苦”或“使……贫困”(1分)②奋起,指有所作为(1分)2.D(2分)15.“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得得以生存,(1分)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或“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句中“生”“死”词语必须正确翻译,否则错一词扣0.5分)3.生于忧患(1分);死于安乐(1分)4.要举出具体恰当的实例支撑作者的观点(2分)示倒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移,终于打败了吴国;示例2: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
(三)(15分)郑之鄙人学为盖。
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
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
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
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
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
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惩.山北之塞B.聚室而谋.曰惩.前毖后不谋.而合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河曲智叟亡.以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亡.羊补牢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译文: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译文:3.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3分)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5.解释加点的字参考答案:1.(3分)B(商量。
A、苦于/惩罚;C、啊/怎么;D、无/丢失)3.共3分,分三个得分点。
(1)意思上的相同点,1分:都是对愚公移山这件事的怀疑(质疑、产生疑问、不相信、置疑)。
(2)情感上的不同点,2分,愚公妻、智叟的情感各1分。
愚公妻是关心(担心,关爱,担忧,忧心,忧虑)(1分),但是写出“关怀”,“爱护”不给分。
智叟是轻蔑(挖苦,蔑视,轻视,讽刺,嘲讽,嘲笑,看不起,笑话)(1分)。
4.A 强烈反对细柳营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3 分)A.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D. 吾欲入劳军军..细柳2.用现代汉语翻译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可得而犯邪: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正面表现了将士们的,侧面表现了周亚夫将军的。
4.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请指出三处对比,并作分析。
答案:1.B 2.他们的将士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
哪里能被侵犯呢3.严阵以待(士气高昂;戒备森严);治军严明(带兵有方)。
4.一是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二是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三是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
富贵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