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积极心理学的实践运用

合集下载

试论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是一种致力于研究个体优点和积极心态的心理学理论。

它提倡以积极的态度和心态来面对问题,培养个体的自信和乐观,以实现自身潜能的发挥和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乐观情绪,提高语文学习的成效和学习动力。

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论述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优点和积极心态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感和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围城》等,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人生的苦乐和人性的复杂,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情景演绎等,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建立起积极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积极心理学提倡以积极的态度和心态来面对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语文知识常常需要较大的耐心和毅力,因此教师需要教育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面对困难的心态。

当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或生僻的词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醒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而是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中感受到困难不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出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心理素质。

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自信和乐观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艺术、体育、音乐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和乐观。

通过文学赏析时,教师可以采用朗诵、翻译、讨论等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提醒学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和潜能,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会着重指导学生正面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从积极角度去看待困难和挑战,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建立起乐观和自信的心态。

高中语文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高中语文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案例一:通过《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人际关系和情感处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 感观念。
案例二:利用《少年闰土》一文,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案例三:通过《背影》一文,强调亲情和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关系,培养感恩 心态。
案例四:利用《项链》一文,教导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有利于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 创新教育
感谢观看
汇报人:
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价值观和人物性格来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添加标题
文学作品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的心 理健康发展。
添加标题
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来引导学生关 注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关怀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心理健康。
语文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增强人际交往能 力。
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激发创新精神。
利用语文课堂进行情感教育的案例
案例名称:《红楼梦》中的人物情感分析
案例简介:通过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情感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情感在文学作 品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情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实施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相关章节,分析人物情感,结合自身经历进 行情感共鸣,分享感受。
案例效果: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情感的敏感度,提高其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促 进心理健康成长。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探究积极心理学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策略,并将其有效融合到教学过程之中。

在开展授课与教学活动时,老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教学,通过多样化途径为学生展开知识的讲解,同时还应当认识到,积极心理学对于课堂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推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一、积极心理学对于语文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分析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从积极心理学这一角度出发,小学语文教师应探究积极心理学对语文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特点与优势,来进行教学策略的探究,从而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一)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如果自己在开展授课与教学过程之中,灵活运用积极心理学,将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1]。

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不仅包含着知识的教学,同时还应当增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学生对学科知识真正感兴趣,让学生真正乐于学习知识,乐于探究知识。

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引导,只是一味展开知识讲解,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步伐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究之中,那么学生往往就不会感受到积极的影响、正向的引导,就不能获得学习兴趣的培养。

而在积极心理学的帮助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往往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会结合学生的心理想法、成长阶段等来巧妙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引领学生以更加感兴趣、更加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探究与学习。

在这一个过程之中,学生将会体会到语文知识的乐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美好,从而增强主观能动性,乐于投入到长远的知识探究与学习过程之中。

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灵活借助积极心理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性接触各学科知识的初始时期。

在这一个时期里,如果学生能够获得学习兴趣的培养,产生强烈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在未来长远的语文学习过程之中,也会有充足的动力来进行知识的探究。

试论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首先,积极心理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而积极心理学正是注重培养人的思维能力。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可以通过积极情感、兴趣爱好来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思考,提高他们娓娓道来的表达能力。

积极心理学还强调了“最优”的思维,即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拥有价值观,并想方设法去实现它们”,这可以让学生有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积极心理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科教学是一门需要发掘情感与体验的学科。

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身心状态,对于学习受影响的重要因素。

积极心理学鼓励人们感受积极情感,提升自我体验和认知。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进行写作和朗诵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接触美好事物,引导他们发掘内心的情感,增强自我认知和体验。

最后,积极心理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养成。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们满足需求上的心理满足感,会促进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发现与思考,并关注他们的兴趣与特长,以制定合理的学习方向。

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加以探索,从而达到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学习。

总之,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一项十分有益的尝试。

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知识素养的全面提高为目标,构建更有帮助的语文教学策略。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与情感体验,通过多方面的尝试,推进积极心理学的落实,从而真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学习是人生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学习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积极心理学,可以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到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基础知识与技能,个人能力与态度的培养也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极心理学方法【正文】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摆正自己学习的态度,消除学生消极的心理压力,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表达,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在积极心理学的认知里,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心理,也有消极的心理,遇到不同的情况,心理应对的方式也不同,积极的态度可以将悲伤与痛苦化为动力,而消极的态度可以将美丽与快乐化为苦恼。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的是教师乐观向上的态度,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快乐的促人进步的积极过程,而不是人生中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度过的艰难时光。

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抗压能力,鼓励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自我完善,更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因此,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小学语文教育现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方面都必须追上时代的潮流与脚步,可是对于已经成熟发展很长时间的教育想要完美的跟上时代节奏,这可能还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小学语文教学也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教师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只注意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教授课程中重点讲述的问题是考试中会出现的重点,并没有考虑到语文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所起的作用。

这种情况会让学生误解学习语文的目的,并不能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目标。

正是因为教学中的应试现象严重,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导致了许多学生的心理出现了消极情绪,学生为了考出个好成绩,参加各种补习班,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课堂互动中的渗透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课堂互动中的渗透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课堂互动中的渗透积极心理学是指一种心理学理论,其核心概念是探究人类积极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以创造出更加健康、幸福和有意义的生活。

在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已被广泛运用,它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同样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1. 负面情绪的化解学习语文所需的时间长,难度大,考试内容又繁多,会给学生带来许多负面情绪,例如焦虑、担忧、自卑等。

这时,老师可以通过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化解负面情绪。

老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内心疑惑和压力,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感受。

这种互动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被关注和被理解,从而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

2. 学生自我认知的增强积极心理学注重人类积极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同时强调每个人的不同。

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

3. 积极反馈的重要性语文学习需要不断的反馈,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改正,同时也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前进。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在学生写作业的时候进行及时的评价,指出学生写得好的地方,同时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评价的同时,老师可以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

4. 鼓励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习主动性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强调每个人都有潜能,同时也要强调每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自主阅读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同时鼓励他们自我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

5. 倡导正向性的思维积极心理学倡导正向性的思维,鼓励学生从好的方面看待事物。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文本解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正向性的思维方法。

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逐渐培养出积极、乐观、具有创造力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拥有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

浅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摘要: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授语言和文学,语文课堂也包含教授文本中蕴含的深邃丰富的传统文化。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语文的学习,培养积极地人生态度,使语文和生活更好地链接。

关键词:语文教学;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

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

中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一、用教师的积极言行感染学生课堂教学既有教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教师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是在潜移默化地教。

言行是情绪最好的表达,教师要用积极的言行感染学生,就得有一个积极的情绪。

面带微笑的教师一定比板着面孔的教师有亲和力。

微笑是教师感染学生最有力的法宝。

面对内向胆小的学生,教师的微笑是一种鼓励,让他有了举手发言的自信;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的微笑是一种宽容,让他有了主动收敛的自尊;面对学习认真却成绩糟糕的学生,教师的微笑是一种减压,让他有了继续努力的勇气。

二、用教材的积极意义影响学生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素质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

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

1.从内容中感知积极心理比如《成功的花》一诗中,我们读出了“风雨过后见彩虹”;《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我们看到了船长在生死抉择中的一种大爱;《散步》中,我们体会到了尊老爱幼的美;《紫藤萝瀑布》中,我们感悟到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同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2.从背景上探究积极心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同一单元的两篇古文,这两位作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背景。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1. 引言1.1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不仅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更是关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而语文教学作为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控能力。

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提高情商和沟通能力。

语文教学也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广阔的展示舞台,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感悟生活、思考人生,从中获得情感共鸣和精神慰藉。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灵和成熟自信的人格,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这种结合,既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又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1.2 现实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逐渐增加。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由于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交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不仅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在现实背景下,学生面临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自卑情绪、人际关系困扰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还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伤害。

而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具有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潜力。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

积极心理学与小学语文学科融合分析

积极心理学与小学语文学科融合分析

积极心理学与小学语文学科融合分析小学语文是语言的工具,是思想品德的载体,也是积极心理学与小学语文融合的重要对象。

为此,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课题中我们将积极心理学和小学语文有机结合,在探究过程中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

1、课前调查了解师生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由于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不同,教师的心理可能会因学科的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而这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将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并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备课时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课前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了解班上各学科老师的性格特征、所担任的职务、教龄、任教年级等;( 2)了解本节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授课方式。

这样才能够因材施教,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采用教育引导法。

3、强化记忆法。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感恩”这个话题已经谈过很多遍了,教师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想法,教师作总结性发言。

虽然学生的答案千差万别,但都能触动他们的心灵。

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这样,教师可以“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以便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及时翻阅、借鉴,并加以改进。

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积极心理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还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

正如陈桂生教授所言:“真正关心孩子,就要将爱洒向每一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因此,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且非常可行的。

1、课前调查了解师生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由于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不同,教师的心理可能会因学科的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 一 线快 递
久 的 个 人 发 展 资 源—— 包 括 身 体 资 学 生 , 从 而 挖 掘 学 生 内 在 的 潜 能 . 充 源 、智 力 资 源 和社 会 性 资 源 等 ,从 而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极 情 绪 使 个体 随 后 的行 为 变 得 更有 建 设 性 和
主要 是 发 掘 、研 究 学 生 的各 种 信 ,事实 上 已经 暗 示 了这 是 一 个 很 简 得 ,体 验 成 功 ,体会 到 自身 的价 值 。 积 极 品 质 ( 括 外 显 的 和 潜 在 的) 包 ,并 单 的问 题 ,学 生 一 定 能 回答 。但 要 是 二 、 改 进 教 学 评 价 。 发 挥 教 学 评 在 实 践 中 扩 展 和 培 育 这 些 积 极 的 品 该 学 生 回 答 不 出 来 .不 就 更 大 地 挫 伤 价 的 激 励 功 能 点, 质 。积 圾 心 理 学 在 初 中语 文 学 科 教 学 了 他 的 『尊 、 自信 了 吗 ?关 注 学 生 、 {
口 施建国
与生 活 。 3 创 造 成 功 体 验 的 机 会 . 让 学 生 .
体会 到 自身价值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成 功 感 是 人 类 最 美 好 的 心 理 感 受
之一 ,创 造体 验 成 功 的机 会 是 诱 导 积
极 情 绪 的 熏 要 途 径 。 作 为 一 名 语 文 教 ( 键 词 ] 积 极 心 理 学 ; 初 中 ; 学 生 的 存 在 , 让 每 个 学 生 感 觉 到 自 己 师 . 应 为 每 一 个 学 生 提 供 成 功 的 机 关 语 文 教 学 被 注 意 、被 重 视 。特 别 是 那些 学 习不 会 .让 成 功 的 快 乐 转 化 为 语 文 学 习 的 积 极 心 理 学 ( oiV scooy 自觉 、缺 乏 自信 的 学 生 .更需 要 教师 内 在 动 力 。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 笔 者 认 为 p s i py hlg ) te 是 2 1 纪 术 方 心 理 学 界 兴 起 的 一 种 用 关 爱 唤 醒 他 们 的 自我 意识 。 此 外 , 无 论 是基 础 知识 的传 授 、课 堂提 问 的 01 - 1 新 的研 究 思 潮 .积 极心 理 学 致力 于研 诸 如 “ 个 问 题你 总不 会 回答 不 出来 没计 .还 是 『 能 力和 : 能 力 的培 这 蒯读 写作 究 人 的 发 展 潜 力 和 美 德 , 强 调 教 育 并 了 吧 ? 看 似 给 学 生 创 造 了 一 个 表 现 养 .教 师 都 应 注 龟 全 面 、分 层 教 学 . ” 小 只 足 纠 正 错 误 、 改 造 问 题 、克 服 缺 的机 会 ,是 在 帮 助 学 生 寻 回 自尊 、 自 循 序 渐进 . t 每 一位学 生 都 能 学 所 I :

积极心理学教案高中生语文

积极心理学教案高中生语文

积极心理学教案高中生语文教案标题:积极心理学在高中生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概念;2. 了解积极心理学与学生学习成就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4.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引导,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1.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概念介绍;2. 积极心理学在学习成就中的作用;3. 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的重要性;4.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结合实例解释积极心理学对学习成就的影响。

2. 知识讲解:- 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关键概念,如乐观、希望、自我效能等;- 解释积极心理学与学生学习成就的关系,包括积极心态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影响。

3. 学习和实践:-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制定积极心态的学习计划,并进行实践。

4. 反思总结:-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变化;- 教师总结积极心理学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强调培养积极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1. 情境导入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对积极心理学产生兴趣和认知。

2.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在讲解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提问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并展示自己的成果。

4. 反思与总结: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教师的总结,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积极心理学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形成深刻的体验。

评估方法:1. 学生个人学习计划书的完成情况和质量;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3.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态度。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拓宽对该领域的认知;2. 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积极心理元素,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写作。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甘肃省静宁县贾河乡高窑小学 豆岁宁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倡导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林格曼。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语文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

因此,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语文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主要从提高学生主动权、建立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营造学习环境五方面,探讨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提高学生的主动权在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权”,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播,对学习缺乏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教师也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可以主导自己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上“放手”的前提是正确协助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一模式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偏科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学生偏科有些则是由师生关系不好造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同催化剂,能够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的提高。

随着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可以给自己重新定位,提升自己的魅力和亲和感,让学生更加亲近和信赖自己,学生也会开始做出改变,对老师更加信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将积极心理学合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就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比较有趣的方法去教学,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好奇心。

如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古文、诗词、历史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内容上富有吸引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应用研究性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实践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实践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实践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

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高抗压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预防和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语文教学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科之一,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与心理问题,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其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更注重语文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和关注。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心理健康的支持和指导,容易出现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

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偏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缺乏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活动。

家长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不足,缺乏与学校共同合作的意识,导致学生在家庭环境下也缺乏心理健康的支持。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仍有待改进,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 正文2.1 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语言文字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承担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任务。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显,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在不断发展。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意识和情商,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试论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个体优势和积极情感的心理学学派,其核心理念是关注个体的优点、能力和潜能,以此促进其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管理能力和学习成绩。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语文学习是一项需要大量阅读、写作和表达的过程,有时候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积极心理学鼓励教师通过鼓励和正面反馈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教师可以表扬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优点和进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对语文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阻碍学习的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情感调节技巧,帮助学生应对学习中的挑战和不适应,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以及通过寻求支持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乐观思维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语文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学生面对这些困难时是否能够积极应对,关键在于他们的思维方式。

积极心理学认为,乐观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成功人士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意愿和创造力。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慧。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习沟通和表达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慧。

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增加对他人情感和需求的理解,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能力。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管理能力和学习成绩。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发展乐观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慧,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幸福。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语文教学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思潮。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强调教育并不只是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的品质。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是指教师根据语文学科、教材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挖掘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教育资源,自觉、有意识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轻松、积极、乐观的氛围中授予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以求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创设良好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引导积极情绪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进行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或外在行为,都必须依赖自己已有的心理资源。

”“积极情绪能通过扩建个体的心理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从而使个体随后的行为变得更有建设性和创造性。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良好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诱导学生的积极情绪,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1. 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人人都知道,人人会说,但实际上笔者在听课过程中不时能听到一些教师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说“告诉我”“给我回答”等,难道除了“我”和回答问题的“你”外,其他学生都与问题无关?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存在,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自己被注意、被重视。

特别是那些学习不自觉、缺乏自信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用关爱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

此外,诸如“这个问题你总不会回答不出来了吧?”看似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表现的机会,是在帮助学生寻回自尊、自信,事实上已经暗示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一定能回答。

但要是该学生回答不出来,不就更大地挫伤了他的自尊、自信了吗?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应仅仅停留在观念、口号上,而应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诸如提问对象的选择及教师的言语、态度、表情、课堂教学管理等具体问题上。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托马斯.杰斐逊曾说:“幸福是生活的目标,美德是幸福的基础。

”中国人也常说“性格决定命运。

”这其中所讲述的大概是一个道理,性格的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拥有良好性格的人往往在生活中也比较幸福,在学习生活中也更容易获得成绩。

语文教学目标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起着对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作用和引导作用,便更应该为学生的良好性格的培养担负起责任。

一、积极心理学的语文教育观1.积极的情感体验人们的情感体验有很多种,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消极的情感体验。

消极的情感体验往往给人们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在学习方面常常表现为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而积极的情感体验不同,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积极,将长期的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影响,它可以为学生带来健康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心态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积极面对每一个学习任务,那么学习兴趣自然会得到提高,从而学习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2.积极的性格力量积极性格特征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具有积极性格特征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也容易取得良好的成绩。

那么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积极的性格力量都包括哪些,它们有:1.创造性2.好奇心3.热爱学习4.思想开放5.洞察力6.实性7.勇敢8.坚持9.热情10.善良11.爱12.社会智慧13.正直14.领导力15.团队合作精神16.原谅/怜悯17.谦卑/虚心18.审慎19.自我调节20.对美和优点的欣赏21.感激22.希望23.幽默24.虔诚/灵性。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在《积极心理学》中提出了“标志性性格力量”的概念,也就是在上述这些积极的性格力量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两种到五种标志性的性格力量。

并且,他猜想,使用标志性力量的训练是能够实现的。

比如在一周的时间里,每天用一种新的方式去实践一个人身上的标志性力量,就可逐渐形成并突显这种性格力量。

正是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让我有了在语文教学上利用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培养学生每个人不同的标志性性格力量的想法。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课堂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课堂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课堂的作用摘要:在语文课堂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极心理学;正强化自二十世纪末赛里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效、合理地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设定合理的课堂目标目标的设定具有激励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性。

语文教师应在每堂课前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课堂目标一定要合理。

首先,课堂目标应当具有针对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设置的教学目标都应当有所区别。

其次,目标的难易应当适中,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以及每个班里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置的目标都应当有所区别。

同时,我们还要时常运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感受到目标的挑战性并愿意去付出努力。

另外,课堂目标要可检测。

也就是说,目标的设定不能夸夸其谈,而要能够让老师能够据此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清楚掌握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例如,教苏教版第六册第三课的《古诗两首》时,如只以会写生字和背诵古诗为课堂学习目标,则过于简单,很多同学在预习的时候通过自学就已经达成了。

而设定像高年级一样目标,则显然难度过大。

因此,课堂目标可分为三点:第一,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第二,能够结合诗句和图片展开想象,说说古诗的大意,并记住重要字词的含义;第三,在诵读过程中体验诗人在古诗中表达的情感,并用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明确了课堂目标后,学得更加认真,大部分都能达成。

2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地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优化教学效果。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新课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新课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新课教学中的运用摘要:积极心理学主要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和学生自身品质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

并且让学生能够具备一种潜在的建设性的力量和对抗消极心态的心理。

这种方式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新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语文;应用引言积极心理学作为研究人心理的一个领域,主要是研究人积极的心理状况,关注人的健康发展。

其主要目的是要帮助人们形成积极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品格,除去人在心理或者是行为上的问题。

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强调人性的优点以及价值,注重美德的发展,而不是人性的弱点。

此外,积极心理学具有有效的预防作用,在预防工作上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最后,它注重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而不是偏重于其中的任何一方。

一、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即挖掘人性的美德与潜力,进而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基于个体体验分析可知,积极心理学可为个体带来幸福愉悦的感受,通过幸福的感受促进个体不断提高与成长,进而发现个体自身的特点与潜能,在积极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幸福感。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在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和完成课程考查,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目标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基本上相同,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相关的理念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主张考什么就教什么和学什么的理念,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文章的记忆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而不是理解性学习和背诵,不重视情感教学,不利于情感的表达和发展。

要渗透积极心理学,让初中生从被动的学习知识转换到主动吸收接纳知识,情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要使其发挥作用,促进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而不是使其阻碍教育主体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新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一)兴趣鼓励为了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渗透,首先需要的就是进行全面教育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当中一些尖子生往往总是能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让那些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被忽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与积极心理学的实践运用作者:施雅辉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12期摘要: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语文教学顺利进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语文教学;实践运用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经说:“教育者的基本态度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要“以人为本”。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寻求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途径。

美国心理学界兴起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它与传统的心理学不同,把培育人的积极品质作为研究本身的目标,力求使人与社会和睦相处,对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渗透到教育领域,强调教育要创造一种积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热情、勇气、坚强、思考能力等得以发挥,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与新课程的理念不谋而合。

本文将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来谈谈语文教学与积极心理学的相互作用。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积极心理学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正确而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动机、愉快的情绪、高度的注意力和适度的心理紧张程度对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学习氛围班级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它对学生的教育不是知识传授,不是道德说教,不是行政命令,它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对学生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

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我在班级设立“每日一句”专栏,安排学生每天写一句名言,例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样不仅积累了语文素材,也为学生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我还在班级设立“读书角”,在学习园地张贴优秀习作,开辟“书香”专刊黑板报,引导学生多读书。

在此氛围影响下,有学生从家里拿来了横幅,张挂在教室的墙上,内容分别是“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由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一举动不仅给班级增添了浓浓的书香气息,而且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健康地成长,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2.运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多媒体技术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在语文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我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让学生聆听老师范读,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然后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美景。

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对这一咏雪名句有了深刻的感受。

可见,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导入语的设计,激发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课前精心设计导入语,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拴住,使其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学习新课题、新内容中去,为上好课打下基础。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故事导入、情境导入、资料导入等,在教学周敦颐的《陋室铭》时,我给学生讲了“被气出来的《陋室铭》”的故事。

周敦颐被势利的县太爷一再逼迫搬迁的遭遇使学生气愤不已,周敦颐坦荡乐观的胸襟更令大家佩服。

在一片感叹声中,我说:“一千多年过去了,那个县令的尸骨早已化为尘土,但《陋室铭》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永垂不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陋室铭》。

”话未说完,听到一片窸窸窣窣的声音,许多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读了起来。

二、采用积极的言行促进语文教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阳光、热情、积极向上的老师必然能给予学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

因此,教师要研究积极心理学,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并将之运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1.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教师要发挥创造力,善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敢疑、善疑;要勇于结合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已审定使用的教科书做出相应的“裁剪”,使教科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培养兴趣、激发智慧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和另辟蹊径;要尽量少用一些扼杀学生个性的“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思维。

如,在教学《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时,我发现文章涉及的内容很多,思想感情深刻丰富,语言生动。

既反映了鲁迅先生人生中的重大转变,又刻画了一位对他有着重要意义的老师形象,如果按照传统的上课方式,花上三四节课的时间也不见得能把这篇美文分析清楚。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爱国情感自然而然地为学生捕捉,同时他们还学习了人物描写的手法,可以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不仅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创造力得到了发展,而且教学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2.运用积极的语言,诱发学习动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好的东西而敞开着的。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行为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

因为有时一句有失分寸的批评,甚至只是不恰当的一个词,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灵上极大的伤害。

反之,如果我们能用积极的语言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那么必定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促使他们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潜能,增强学习的信心。

首先,要善于鼓励学生。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适时而适当的鼓励能恰到好处地推动学生的进步。

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采用“鼓励+希望”的做法,效果颇佳。

如“你的思路清晰,答题正确,如果能够把语言表达得更流利生动就更好了!”“你的回答真棒,希望今后经常举手,踊跃发言。

”“你很聪明,思维敏捷,如果再细心点,克服马虎的毛病,一定会更出色的。

”学生从老师的这种评价中既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而且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热忱关注和真诚的期盼,从而对学习活动充满信心。

其次,要讲究策略。

鼓励学生,并不是总把这些话放在嘴上。

实践表明,无节制的表扬,会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走向另一个极端。

就好比一个人很喜欢吃某种食物,但要他每天每顿饭都吃,也会很快厌烦的。

积极心理学认为,间断性地享受幸福可以增进幸福感。

还是拿刚才的例子来说,倘若隔几天才能吃到喜欢的食物,就还是会觉得很好吃的。

相同的道理,间断性的表扬更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习。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熏陶,从而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1)发扬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教育性,是其他教材所无法替代、比拟的。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

《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让学生明白了要有豁达的胸襟;《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精神令人佩服;《最后一课》唤醒了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在语文课堂上,文学作品反映的积极的思想内涵能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正直、勇敢、上进等积极心理品质。

(2)剖析文本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恰如其分的评价,充满自信,扬长避短,有效调节自己的行为。

在语文教学中,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就是让学生分辨善恶、美丑的过程,从人物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要义。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以“缊袍敝衣”处在一群纨绔子弟之间,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让学生懂得了精神富足才是最重要的;在和宋濂的求学经历相对比后,有学生发出了“我们真幸福,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的感慨。

由此可见,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给了学生以启迪,他们学会了悦纳自我,自尊自爱,独立自强,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2.在阅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语文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有的学生虽然把文章读了,在答题时却不知从何下手,总觉得自己写得不对,等着老师讲,这是学生缺乏自信的表现,这些不良品质在学困生的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练习,鼓励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赞许学生的答案,将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通过这样的训练,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树立学习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和积极心理学之间能够互相促进,只要我们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使之产生作用力,必定能实现良性循环,到那时候素质教育将不再是一句口号。

?誗编辑张珍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