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篆刻的兴起与发展之一

合集下载

简述徽派篆刻的艺术特征

简述徽派篆刻的艺术特征

简述徽派篆刻的艺术特征1.引言1.1 概述徽派篆刻是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中国安徽省的徽州地区,兴盛于明清时期。

徽派篆刻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技法在中国篆刻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徽派篆刻的艺术特征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描述。

首先,徽派篆刻注重形式的精炼和结构的严谨。

作品中的每一个笔画都经过精心地构思和雕琢,形成独特的造型美感。

其次,徽派篆刻追求雅俗共赏的审美效果。

作品既有高雅的艺术表现力,又贴近人们的生活,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再次,徽派篆刻风格独具特色,既有继承传统的元素,也有创新的个性表达。

最后,徽派篆刻注重技法的运用和创新。

艺术家们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的刻法和刀法,通过不同的技巧手法来表现作品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徽派篆刻的艺术特征与地域文化以及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徽派篆刻在徽州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承。

徽州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徽派篆刻特有的艺术风格。

与此同时,徽派篆刻也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和发展。

这种独特的地域和时代的交融使得徽派篆刻具有了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总之,徽派篆刻作为中国传统篆刻艺术的瑰宝,其艺术特征体现了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从形式上的精致,还是从审美效果上的雅俗共赏,徽派篆刻都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对于我们来说,学习和了解徽派篆刻的艺术特征,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更可以激发我们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力的追求。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徽派篆刻的艺术特征,并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徽派篆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格。

在徽派篆刻的历史背景部分,可以介绍徽派篆刻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徽派篆刻在明清时期的兴盛和衰落,以及现代徽派篆刻的传承发展情况。

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篆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独特而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发展道路。

本文将从历史和发展两个方面介绍中国篆刻艺术的演变过程。

一、历史起源篆刻起源于古代的刻石文化。

自商、周时期以来,篆刻就已经成为一种受到重视的文字艺术形式。

在秦代,篆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成为公务员和社会精英们广泛采用的印鉴工具。

随着社会的变迁,篆刻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发展演变篆刻艺术在宋代达到了巅峰时期。

当时,篆刻家们争相追求真实、古朴和自然的艺术风格,注重刀法的变化和表现力的提升。

同时,宋代篆刻的创作题材也逐渐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印章,而是开始涉及诗词、画作以及其他文物的刻印。

明清时期,篆刻艺术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创新。

明代篆刻家汲取了宋代的精华,并将之与自己的艺术风格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而清代篆刻家则更加注重对篆刻技法的研究和探索,使得篆刻艺术达到了巅峰状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篆刻艺术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从二十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衰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复兴,篆刻艺术始终保持着生机勃勃的状态。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篆刻艺术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了艺术市场中备受追捧的一种艺术品。

三、篆刻的艺术特点与价值篆刻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追求自然、朴实和内涵的表现。

它通过刀法的力度、深浅和点画的安排,传达出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内涵。

篆刻的艺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承历史和文化:篆刻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传递了一种深远的历史记忆。

2.艺术审美:篆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它注重形式和内涵的统一,追求简洁、雅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文化认同与身份象征:篆刻印章在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是个人身份的象征和社会地位的体现。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篆刻艺术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篆刻艺术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篆刻艺术篆刻,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与智慧。

篆刻艺术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文化艺术中起到了重要的地位,还在政务文书、印鉴、图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篆刻艺术的探讨,带您领略这一千古传承的独特魅力。

一、篆刻的起源与发展篆刻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起初只是用于刻划文字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篆刻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与风格,同时也受到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高度重视与追捧。

篆刻在秦汉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必修技能,体现了社会地位与文化修养的象征。

二、篆刻的艺术魅力1. 笔画的力度与韵律:篆刻以其独特的笔触和线条表现方式,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力度与韵律美。

每一个字的笔画都经过仔细的构思和调整,力求将文字的内涵与艺术的形式完美结合,使之达到一种至臻完美的境界。

2. 器物之美:篆刻艺术不仅仅体现在纸上,也在印章、石刻等器物上有着广泛应用。

篆刻作品赋予了印章与器物独特的美感,使其超越了实用价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

3. 融合传统与现代: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篆刻艺术也在不断创新与转化。

一方面,篆刻艺术保留了传统的技法与风格,延续了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吸收了现代艺术的元素,注入了创新的思维与形式,使之与时俱进。

三、篆刻艺术的学习与传承1. 学习的重要性:篆刻作为一门技艺,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毅力与耐心。

学习篆刻需要对文字有深入的理解与感悟,同时也需要不断的练习与磨炼。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逐渐掌握其技巧与精髓。

2. 文化的传承:篆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需要青年一代的后继者去传承。

在当今新时代,我们应该重视对篆刻艺术的研究和传承,将其融入到现代文化的发展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这门千年的艺术。

3. 探索与创新:篆刻艺术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域,需要有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徽派篆刻的贡献

徽派篆刻的贡献

徽派篆刻的贡献(一)确立了篆刻造型艺术地位中国古代印章一般由铜铸或凿制,也有金、玉等其他材质刻制的印章,主要为实用。

宋、元以降,由于米芾、赵孟顺、吾丘衍等文人的提倡,印章开始由实用向艺术过渡,他们自己篆字,请人雕刻。

明初王冕和明代中期的文彭发明用冻石刻印,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使篆刻成为专门的造型欣赏艺术。

但王冕和文彭一般也都是篆字,很少自己操刀。

真正开文人刻印风气,自篆自刻,把篆刻推向艺术高峰的是徽州人何震、苏宣、朱简、汪关,世人称之为“徽派”。

正是由于徽派篆刻的崛起,才真正确立了篆刻造型艺术地位。

实现了由印章实用艺术向篆刻造型欣赏艺术的转变。

(二)强调篆刻家必须精通篆字原理篆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篆字造型,对于篆字的了解、研究和书写,是篆刻欣赏艺术区别与印章实用艺术的关键。

在徽派篆刻以前,还没有人对篆字造型进行过深入系统的探讨。

徽派篆刻家治印,很注重从习篆字入手,精研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钻透汉字构造,同时从金石、碑版、法帖、钟鼎、泉币、砖瓦等篆字造型上吸取营养,构思篆法与章法。

徽派篆刻名家汪镐京著有《文字原》25卷、《正字通正》1卷,项怀述有《隶法汇纂》10卷,程瑶田有《解字小记》1册等,为篆刻篆法打下理论基础。

(三)开创切刀和边款早刀雕刻技艺篆刻运刀方法明清时有7种、13种、19种之说,其实概括起来只有3种,即切刀法、冲刀法和冲切结合。

冲刀法启发于传统的“凿印”,运刀法持用正锋或侧锋向前推进,刻出来的笔画爽利劲健,是篆刻时的常用刀法。

朱简篆刻改变运刀方式,持刀向下压切,稍微前推,进刀的长度较短,长的笔画需用数刀连接刻成,刻出来的笔画由于线条呈现不规则的弯曲,长的显得苍老,短的显得平实。

从而使笔画线条产生一种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具涩滞苍莽的金石效果。

此种刀法以后为丁敬所吸收,由此而形成—种切刀篆刻群体—浙派。

何震在边款上也首创单刀法,刀锋洒脱洁净,风格猛辣劲逸,同样被丁敬等浙派所吸收。

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发展多样。

它是一种通过刻划印章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从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流派以及当代篆刻艺术的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

篆刻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时期。

当时,人们使用刻划的方式来记录文字和图案,这种刻划技术最终演化成了篆刻艺术。

篆刻艺术的发展在秦汉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这个时期,篆刻艺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被广泛应用于印章制作、书法装饰等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艺术逐渐分化出不同的流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隶书、小篆和大篆。

隶书是篆刻艺术中的一种字体,它以其独特的笔画结构和书写风格而闻名。

小篆是篆刻艺术的另一种重要流派,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字体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印章制作和书法。

大篆则是篆刻艺术中的一种古老的字体,它以其独特的形状和线条表现力而受到赞赏。

在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都产生了各具特色的篆刻作品。

例如,明代的篆刻作品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结构的稳定,而清代的篆刻作品则更加注重笔画的变化和表现力。

此外,江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篆刻作品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江南地区的作品更加注重细腻和柔和的线条,而北方地区的作品则更加注重刚劲和有力的笔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篆刻艺术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当代篆刻艺术家们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的创新和个性。

他们通过结合传统的篆刻技艺和现代的审美观念,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作品。

例如,一些艺术家将篆刻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创造出了多媒体的篆刻作品。

同时,一些艺术家也将篆刻艺术应用于设计领域,创作出了独特的商业印章和艺术品。

然而,尽管中国篆刻艺术在当代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但它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印章和数字化印章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篆刻艺术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

其次,篆刻艺术的传承和培养也面临着困难,许多年轻人对篆刻艺术缺乏了解和兴趣。

篆刻发展史

篆刻发展史

篆刻发展史
一、起源与背景
篆刻的历史可追溯至中国商周时期,当时主要用于王公贵族的印章制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艺术逐渐普及,发展至秦汉时期达到高峰。

这一时期,印章成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篆刻技艺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二、发展历程
1. **战国时期:金石艺术**
在战国时期,金石成为主要的篆刻材料。

此时的篆刻艺术还处于萌芽阶段,但已经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2. 秦汉时期:刻章艺术的成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专用,印章成为权力的象征。

汉代,私印开始流行,其风格更加多样,技艺也更为精湛。

3. 唐宋元明清:技法与风格的演变
唐宋时期,篆刻艺术开始与书画相结合,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元明清三代,篆刻技艺日趋成熟,出现了如赵孟頫、文彭等篆刻大师。

4.现代创新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篆刻艺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现代篆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尝试融合各种现代元素,使篆刻呈现出多元化风格。

此外,科技的进步也为篆刻带来了新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

篆刻发展脉络

篆刻发展脉络

篆刻发展脉络
篆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主要使用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三千七百多年前的先秦时期,经历了多个朝代,包括战国、秦汉、魏晋六朝、唐宋元等时期。

在篆刻的早期阶段,它主要是一种实用印章,用于代表权力和身份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风格和技巧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明朝时期,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

在这个时期,篆刻艺术家们开始注重印章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逐渐形成了流派篆刻时代。

到了清朝时期,篆刻艺术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更加完善的风格和技术。

在这个时期,篆刻艺术家们注重对细节的把握和追求完美的效果,同时也注重对印章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研究和探索。

在现代,篆刻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欣赏。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篆刻艺术家们也尝试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来创作更加具有现代感和创新性的作品。

谈徽州文化

谈徽州文化

谈徽州文化,我们必要先了解一下徽州。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 "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

在此后的866年中,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

现在我们讲的徽州地域包括: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宣城地区的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

尽管千百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名称的不断变化,但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这就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徽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徽州人在文化领域里建树、创造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几乎涉及当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且都以自己的特色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

主要内容有:1、新安理学。

这是程朱理学的正宗流派,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藉均系徽州篁墩。

它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核心是伦理常纲,同时也倡导"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重学思想,"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理不计其功"的思想和"修内政","攘夷狄"的节义思想;2、徽州朴学。

也就是徽派考据学。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婺源县的江永和屯溪的戴震。

它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直接继承了汉古经学,把经学研究从纯考据的藩篱中解救了出来;3、新安画派:开先河的为元代的程政,明朝开始形成新安画派风格。

明末清初,江韬(渐江)、查士标、孙逸、汪元瑞"海阳四家"异风突起,有力地冲击了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四王"画派在中国画坛的统治地位。

他们主张师法自然,寄情笔墨,大胆创新,给明末清初画坛带来新的生气。

最新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复习资料

最新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复习资料一、选择填空:1、目前所知我国最早出国学习美术的留学生是关作霖。

2、留法画家林风眠赞成东西融合论,经常使用中国传统笔墨创作仕女画,表达形式美和意境。

3、中国画《流民图》的作者是蒋兆和。

4、在解放区新兴木刻运动中,《怒吼吧,中国》是李桦创作的版画作品。

5、《三毛流浪记》是漫画家张乐平的作品,“三毛”形象家喻户晓,人人喜爱,深受儿童的欢迎。

6、前海派的第一位重要的画家兼书法家、篆刻家是赵之谦,他的书画艺术开海派风气之先。

7、近代书法家康有为极力提倡北碑,行书用笔凝重稚拙,圆浑苍厚,结体舒展开张,气势非凡,笔力苍劲,一扫帖学中靡弱之风。

8、在近代建筑发展中,上海外滩经过数十年的经营,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

9、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学术思想和外界的大规模接触只有两次:一次是魏晋以来的佛学,一次是明清之际的天学。

10、南北宗论中,画论家以禅喻画,其中北宗主张渐修,以神秀为代表,南宗主张“顿悟”,以慧能为代表。

11、清代绘画中,《渔翁渔妇图》是黄慎的作品,该绘画以狂草入画,信笔挥写,用笔流畅,线条大胆泼辣,画面视觉效果格外生动精神。

12、近代绘画中,“海上三任”指的是任熊、任薰和任伯年,他具有极强的写生本领和创造精神。

13、近代画坛中,由于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供不应求,艺术家请人代劳,即出现了代笔现象。

14、海上画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吴昌硕,他的篆刻上溯秦汉,笔力古厚;绘画上学习青藤、白阳、八大和扬州画派,气势奔腾,设色古艳,别具一格。

15、在留日学习美术的画家中,李叔同在美术、戏剧、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中年出家名弘一法师。

16、徐悲鸿创造出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与现实生活想联系的创作理论,其代表作为《泰戈尔像》、《奔马》等。

17、著名国画家齐白石,其画风具有一种诙谐幽默、通俗村野的特点,而且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传统花鸟画的象征手法。

18、建国以后,苏联美术学院教学体系中的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对我国素描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徽派篆刻与清代印学发展

徽派篆刻与清代印学发展
派 的发展 经历 。 已发 表 的专题论 文 多为讨论 某一 位徽派 过实践 扩展 了篆 刻创作 的天地 , 使 篆刻艺术 开始摆 脱书
篆 刻家 , 缺 乏 必要 的 文化 视野 。 本文 主要 从 广 阔的 文化 画附庸 的地 位 。 视野 出发 , 讨论 清代 徽派篆 刻 的发展及 其对 清代 印学的
学研 究奠 定 了理 论 基础 。 他 的 篆刻 作 品格 调高 古 , 清 新 为政”
在饱 览 了云 间顾 氏 、 嘉 兴项 氏 的古 代 印章
纯朴, 道劲 苍润 ; 刀法 表现 , 锋芒毕 露 , 猛利 厚重 , 功 力独 收 藏 之后 , 苏 氏治 印 , “ 始 于摹 拟 , 终 于变 化 ” , 既 有 圆润 到, 给 人 以 强 烈的 艺术 感染 力 。 清 初书 画 家李 流 芳在 题 苍 秀之作 , 也 有朴 拙浑厚之 作 。 其主要 成就 , 还 在于朴 拙 ( 《 菌 阁 藏 印》 说: “ 印 文 不 传 以摹 古 为贵 , 难 于 变 化 合 道 浑厚 , 任 情刻 画 , 豪 气逼 人 。 他 与何 震 的猛 利 , 恰是 鲜 明 耳。 三桥、 雪渔其 佳处 正不 在规规 秦 、 汉, 然而 有秦 、 汉 之 的对 比 。 与文 质彬彬 的文 彭相较 , 愈 显得拙 、 朴、 厚。 入 清 意矣。 岫【 P 何 震 以“ 古意” 、 “ 猛利” 作为 篆 刻 的 基 本 要 以后 , 印坛上讲空 灵、 重雕琢 , 因而苏 氏实 际上被冷落了 。 求, 强 化 了艺术创 作的 自觉意识 。 他以道 劲端 庄 , 古朴典
派印人的大量 出现并一度 引领篆 刻潮流 , 他们 的创 作实践与理论 , 为清代 印学的进一步发展繁荣 , 提供了必要的历 史前提。 [ 关键词] 徽 派 篆刻 ; 清代 ; 印学 ; 崇古

徽州文化中国篆刻文化

徽州文化中国篆刻文化
中国篆刻文化
所谓篆刻就是与金属、象牙、犀角、 玉、石等质材之上雕刻以篆体文字之艺术。
起源不晚于周代
学界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胜于 战国”这样的论断。
Hale Waihona Puke 一 官印 二 私章 三 成语印 四 肖形印
“玺” 先秦时期 秦始皇时期
印章文字凹凸 凹者阴文 白文 凸者阳文 朱文
每个字虽不可取同,一般的同一个字两次 以上出现于一个印章,这字就要有一个是 要变形的。
篆刻风格 先秦 古朴厚重气象万千 于简拙当中 得见功力 秦印 柔美纤巧精美雅致 汉印 方正平直大气磅礴
魏晋以后陈陈相因基本都是工匠依样而行 北宋米芾文人墨客 元代制印盛行赵孟頫到吾丘衍到吴睿 元代后期王冕首创以花乳石为印材
明代 形成篆刻流派 派泗水派娄东派
文何
清代 浙派、邓派和黟山派
现代 吴齐两派 吴派就是吴昌硕那一派也称 海派 齐派也叫京派创始人是齐白石 中华篆刻艺术它确实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李岚清的篆刻
齐白石的篆刻
谢谢观赏

论明清时期徽派篆刻艺术传统的确立和发展

论明清时期徽派篆刻艺术传统的确立和发展

术手法融会其中,艺术成就叹为观止。

邓石如曾有一方题为“铁钩锁”的印章,此印也能窥见邓派篆刻的艺术创新。

“铁钩锁原是中国画用笔的一种技法,笔势往来,如用铁丝纠缠。

”[5]所用,其中奥妙在于中国传统艺术书画同源的理论。

据说,柳公权正是用此技法使得柳体字刚劲有力、结体紧凑,而邓石如在篆刻上对此技的使用进行探索并取得成功。

有论者对邓石如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印进行“铁钩锁”视角下的阐释,别开生面。

“江、岸、千、尺等字笔画较少,显得疏朗;流、声、断三字笔画多,显得茂密。

为了保持对称,有的字在字形上做了适当处理,使全印显得和谐统一,且每行四字之间均各有穿插,两行字间又互相呼应,全印紧凑不松散。

在线质上,笔画少的字厚重朴实,笔画多的字纤细秀美。

与之呼应的边线则是右行字的笔画较繁,边线厚实;左行字的笔画较少,边线虚灵,粗细相间,对比协调。

其中左上角的断字残损与右下角的边线残破更耐人寻味,断字的残破能在其点画雷同过多时得到一种释放,而且残损自然,并无造作之意。

右下角边线的残缺正好位于声字右侧,其中‘殳’的末笔与边线相连,
邓石如 我书意造本无法
邓石如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徽派篆刻的开山鼻祖——何震

徽派篆刻的开山鼻祖——何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品鉴赏:
何震“披云卧石”石章,为其存世屈指可数 的实物之一,篆法工稳,笔画线条统一和 谐,为汉印风貌,印面布白新颖独特,娴 熟地把握了刀与石的性能,冲刀直入,极 其猛利,间以切刀,爽利劲挺,布白上造 成强烈的疏密对照,使人赏心悦目。此印 充分体现了何震的基本刀法特征,即用刀 轻浅,每一线条以往复数刀完成,但起收 笔处不作明显的修饰,使笔画具有锋颖显 露的效果。此印的另一特点是布局开张, 篆法沉着,一洗先前印坛甜俗造作之气。
艺术成就:
何震的印作,或气雄力健、苍浑古朴,或纯朴清新、富于变化,以 流利、隽逸、典雅、古朴而闻名,程原曾谓其“白文如晴霞散绮,玉树 临风;朱文如荷花映水,文鸳戏波”。何震的篆刻成就在于创新,能 “法古而不泥古”,当时的书画篆刻家李流芳评价其作品“各体无所不 备,而各有所本复能标,韵于刀笔之外,称卓然矣”。何震的作品,至 今尚为国内外研究古籀的学者和金石家所称颂。 何震的印款创用单刀法,着力仿古,生辣峻健,迭宕拙朴,功力独 到,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时人推崇他为“近代名手,海内第一” 的篆刻名家。他曾游历边疆重镇要塞,每到一处,文人雅士纷至沓来, 争相索印,皆以得其一印为荣。因此盛名远播,誉满海内。他创造的单 刀切刻的刻款技法,成为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风气。
个人生平:
何震(约公元1541―1607年),明代著名金石篆刻艺术家,“徽派”(亦称“皖派”、 “新 安派”、“黄山派”)篆刻的开山祖,字主臣,又字长卿,号雪渔山人,安徽婺源(今属 江 西)人。他初时师承文彭,刻印受文彭影响,曾与文彭合作数十方,文书篆,何镌刻,印坛上 并称“文何”。他后来一变文彭典雅秀润的风格,取法秦汉,易以苍古流畅、雄健猛利的格调, 突破时俗藩篱,脱颖而出,称雄印坛,成为印坛“徽派”的开创领袖。“徽派”是历史上印学 富有盛名的两大流派之一,以何震为宗的,有苏宣、吴迥、吴良正、胡正言、程原、程朴、韩 约等人。 何震刻印先从六书入手,认为“六书不精遂入神,而能驱刀如笔,我不信也”。提倡在加 强书法艺术的基础上,提高印章艺术。他深究古籀,精研六书,孜孜于书篆治印,力主以六书 为准则,摒弃元末金石界出现的庸俗怪异和杜撰擅改的陋习。他与文彭独树一帜,矫正时弊, 实现了书法与刀法的一致,为篆刻基本理论奠定基础,存世有《续学古篇》二卷。何震逝世后, 学生程原征集到何氏篆刻作品5000余印章,嘱其子程朴精选1000余印,篆刻成《雪渔印谱》 一书,共4卷,使其印艺得到传世。可惜的是,《雪渔印谱》有其局限,入选的作品中,表现 猛利之风者很少。

篆刻之篆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篆刻之篆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篆刻之篆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篆刻字体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的艺术字体,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字体。

篆刻字体的美通过印文的美来体现,是集篆法、章法和刀法三要素之美为一体的。

中国篆刻艺术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产物之一,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字体的兴起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动荡的战国时期,印章多以青铜器为主,作为官员的身份凭信和官员行使职权的象征,当时也将国君授予臣下权利的这种凭证在军事上称为“虎符”,也就是“印”。

其刻铸的文字称“籀书”,也就是金文大篆。

篆刻字体的鼎盛时期是在秦汉,秦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文字成为其重大举措之一,统一的文字称“篆书”,也就是小篆。

国家政权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官私印章的发展。

印章的文字,形制也有重大的转变。

印文书体圆润流畅,规整紧凑,布局严谨,构图形式多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在秦朝这一时期篆刻字体艺术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印章根据印面文字的凸凹可分为阴文印(白文印)和阳文印(朱文印)。

到了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章,白文印渐渐去掉了边框,书法风格严谨浑厚,到了东汉,印章铸造精美。

后来的明清代的篆刻字体基本也继承了汉印的传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章沿袭了汉印的形式和钮制,其书文和小篆大体相同,书法风格较之汉代显得轻松灵动,舒放自如。

此时,出现了多字印,在私印中出现了一种叫“悬针篆”的字体,字形和小篆相似,只不过竖画拉长下垂,末端尖细,宛如悬挂的针一般。

南北朝时期,因绢纸宽度大,官印也放大了,印文多是凿的,较草率。

唐宋时期,印章趋于从实用印章向篆刻艺术欣赏过渡。

隋唐统治者主张用朱文大印,官私印章面积增大至汉印的三倍。

印文由早期阴文改为阳文,印文书体采用小篆外,隶书入印。

随着唐宋书画艺术的发展,许多名家把印章用于书画,文人用印其形制、文字和基本风格都和官印大不相同,文字风格回归汉印风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文人雅士们对印章的欣赏、兴趣日益浓厚。

徽派篆刻的兴起与发展

徽派篆刻的兴起与发展

徽派篆刻的兴起与发展内容提要:徽派篆刻在中国文人篆刻史上始终是主流,但对徽派篆刻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却没有。

本文将徽派篆刻分为三个阶段,对徽派篆刻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文章将徽派篆刻置于文人篆刻艺术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察,指出徽派篆刻是最早的篆刻流派。

对一些徽派篆刻家的生卒年月、籍贯、事迹、艺术成就以及徽派篆刻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考证和研究,认为徽州考据学和徽商对徽派篆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徽派篆刻地位贡献一、徽派篆刻地位的确立(1535―1643)1.何震的崛起何震(1535―1604),字主臣,一字长卿,号雪渔。

休宁县前街人。

周亮工《印人传》及今版《辞海》等工具书均载何震为婺源人,误。

明嘉靖《婺源县志》没有何震的记载。

按照志书生不立传的原则,嘉靖《婺源县志》不为何震立传,是可以理解的。

但最接近何震生活年代的清康熙八年(1669)《婺源县志》,也没有何震的记载,这就不可理解了。

直到晚清、民国时期的《婺源县志》才开始提到何震。

1993年10月新编《婺源县志》则进一步明确何震是“婺源田坑人”。

何震究竟是不是婺源人呢?就在何震去世后的第三年,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编纂的《休宁县志》明确记载:“何震,字长卿,号雪渔,邑前人。

以高雅游名公卿间,工金石篆刻,海内图书出长卿手,争传之。

”万历三十七年(1609)编纂的《歙志》亦载:“同时有休宁何震长卿,传文寿承一种,解散局束,旧章天趣超然,故是独造,且复出蓝。

”康熙三十八年(1699)编纂的《徽州府志》对何震的休宁籍也予以确认:“何震,字长卿,号雪渔,休宁邑前人。

工金石篆刻,海内图书出其手者,争传宝之。

生平不刻佳石Q及镌人氏号,故及今流传尚不乏云。

”我们再从与何震有交往的当时人的文字中来加以考察。

明万历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祝世禄曾于万历十七年(1589)至二十三年(1595)在休宁任县令,同何震有一定交往。

他在《梁千秋印隽序》中记载:“往余令海阳时,得主臣甚喜。

金石声声犹在耳——徽派篆刻艺术

金石声声犹在耳——徽派篆刻艺术

88THE WORLD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2013年11月号 总第160期文/杜 奎篆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

篆刻解释,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

狭义的篆刻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是用刀将文字刻在石碑或印章上。

广义的篆刻则泛指一切雕琢技法。

篆刻是将学术、素养、品味、审美化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艺术。

篆刻艺术,在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

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

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

篆刻发展到了唐、宋、元时期,印章使用才扩大到绘画鉴赏和书画题跋上来。

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先后有皖派、徽派、浙派、莆田派等流派,其中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邓石如、赵之谦、黄牧甫等名家继起。

徽派篆刻呈现出无法撼动的翘楚地位。

至明末,徽州人一统天下印坛。

明万历至崇祯时期,是徽派篆刻的确立阶段,以何震、苏宣、朱简为主要代表人物,开创者是何震,他精研六书,下苦功夫临摹过钟鼎文、石鼓文、秦刻石。

他认为篆刻应当“下笔如下营、审字如审敌、对篆如对垒、临刻如临阵”。

他的印章以刚健著称,章法整直、刀法方圆并施,呈现一种阳刚美。

何震的后继者另有徽州籍篆刻家程邃、巴慰祖、胡唐、汪关,合称“皖四家”。

他们吸取秦汉印章长处,篆治汉印,篆印结体朴厚苍浑,章法虚实相生,在规矩中求得变化,各臻妙韵。

清初至道光时期是徽派篆刻的发展阶段,以程邃、汪肈龙、巴慰祖、胡唐印人专学秦汉,变化多姿,用力简涩,自成一体,人称“歙四子”;清道光至民国时期是徽派篆刻的后振阶段,以黄士陵、黄宾虹为主要代表人物。

黄士陵以其深厚的金石学修养,弃印家以切刀法仿烂铜印而追求古拙残破美的传统习惯,以薄刃冲刀,使得每一线条的起讫,一气呵成,干脆利落,自立新意。

在徽州篆刻衰竭之际独树一帜。

篆刻介绍——精选推荐

篆刻介绍——精选推荐

篆刻介绍名家介绍——黄⼠陵徽派篆刻兴起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由休宁何震等篆刻名家形成了⼀个徽州印⼈群体,⼈称“徽派”,促成徽州篆刻的第⼀个⾼潮期;清代康乾时期,歙县程邃等“歙四⼦”出现,变⾰创新,⾃成⼀体,形成徽派篆刻第⼆个⾼潮期。

清朝晚期,黄⼠陵以其深厚的⾦⽯学修养,摒弃⼏百年来印家以切⼑法摹仿烂铜印,追求古拙残破美的传统习惯,⾃⽴新意,⾃成风格,从篆刻艺术界脱颖⽽出,创⽴了“黟⼭派”,影响了后来的易⼤⼚、乔⼤壮、王福庵、李尹桑,乃⾄齐⽩⽯等⼀⼤批书画印名家,使徽派篆刻⾛向了第三个⾼潮期。

黄⼠陵(1849-1908),字牧甫(⼀作穆甫),号倦叟,别号黟⼭⼈。

黟县五都黄村⼈。

黄⼠陵幼年承继家学,读书、写字、制印、绘画并举,年未20就已经在乡⾥成为知名⼈⼠。

同治年间,其⽗母相继去世,⼜恰逢太平战乱,黄⼠陵迫于⽣计,离乡背井前往江西南昌,先为⼀家书店誊写书签,后⼜在⼀家照相馆当店员。

不久,他的书法受到江西学政汪鸣銮的赏识,为之传誉,因⽽得以结交当时不少社会名流。

此后,他认识了盛昱、王懿荣、吴⼤澂等著名学者,并跟随他们外出游历,不仅得到名家指点,⽽且观览了许多各地所藏的⾦⽯彝器和著录以及书画珍品,由此眼界⼤开学识⼤进。

光绪⼗四年(1888年),吴⼤澂出任⼴东巡抚,特延请黄⼠陵南下⼴州⼊其幕府,朝⼣与共,相互探讨⾦⽯之艺。

吴⼤澂辑《⼗六⾦符斋印谱》,撰集模拓,⼀半出⾃黄⼠陵⼿;黄⼠陵还应张之洞邀请,在⼴雅书局担任校对。

后⼜受邀前往武昌,为两⼴总督端⽅辑刻图书。

端⽅的《匋斋吉⾦录》、《匋斋藏⽯记》,都倾注了黄⼠陵不少⼼⾎。

黄⼠陵志趣⾼雅,不慕荣利,他婉⾔谢绝各⽅名利后,于光绪⼆⼗⼋年(1902年)离开⼴州,回到家乡黟县,在五都黄村修筑“旧德邻屋”安居,⾄此与艺坛很少交往。

光绪三⼗四年(1908年),黄⼠陵在家乡“旧德邻屋”逝世,终年60岁。

黄⼠陵⼀⽣治印万余⽅、书画千余幅,是晚清与吴昌硕同时代的书、画、篆刻⼤师。

中国传统文化——篆刻

中国传统文化——篆刻

中国传统文化——篆刻艺术简介篆刻是一种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

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

按照印文的凹凸,可以分为朱文印(阳刻、阳文)和白文印(阴刻、阴文)。

传统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

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

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

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

2009年9月30日,“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所谓篆刻艺术,乃于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质材之上雕刻以篆体文字之艺术。

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

作为国粹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

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篆刻艺术概述所谓“篆刻艺术”,不是简单地用“篆书”这一载体去刻印就是篆刻艺术。

历数历史上有建树的篆刻家,他们首先是有风格、有个性的篆书家,亦即“以我书入我印”,如:邓石如、吴攘之、赵之谦、黄士凌、吴昌硕、齐白石。

传统的篆刻艺术,它的标准是:只有在形成了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书艺术以后,才可以催生出有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刻艺术作品。

篆刻,就是以刀代笔,在印材上按照已经写好的书法,或画好的图像,进行刻写。

它是中国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

篆刻最常用的字体是篆字。

中国篆刻的发展历史

中国篆刻的发展历史

中国篆刻的发展历史中国篆刻的发展历史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上,邓石如是一个开拓者,兼善真、草、隶、篆四体书。

他的篆刻,早期师法徽派,又受程邃的影响,初以小篆入印,后又参以石鼓文、汉碑篆额等笔意,为印外求印开拓了新的途径。

因邓石如是安徽人,故他的篆刻被称为皖派,又称邓派。

清代末叶许多篆刻家都受其影响,如吴熙载、徐三庚、黄士陵等。

其中最能传邓派衣钵的是吴熙载,他的篆刻,刀法使转生动自如,充分表现出笔意,有运刀如笔的熟练技巧,后来许多学邓石如的人,都先从吴熙载的篆刻入手。

晚清篆刻大都笼罩在浙、皖两派之内,毫无新意。

只是赵之谦、胥伦、吴昌硕、黄士陵几位才华横溢的篆刻家,创造性的使清末的印坛又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赵之谦,书画造诣精深,篆刻曾出入浙皖两派。

他不仅借鉴秦、汉玺印,又以碑刻文字入印,形成了他篆刻的多种风貌。

他的白文印端庄,朱文印秀丽多姿,能在刀石之间流露出笔墨情趣。

他刻的边款也别具一格,终于建树起赵派的格调。

吴昌硕是清末艺坛的'巨擘,他对诗书画印都有精深的造诣。

其篆刻从浙皖两派诸家入手,也曾取法邓石如、吴熙载,后又致力秦汉玺印、封泥、古陶文,把石鼓文的笔意风采融入印中。

他擅长钝刀硬入,刀法冲切兼用。

在他的篆刻中,寓秀丽的意趣于苍劲古朴之中,被后人尊为吴派,对国内和日本的印坛都有极大的影响。

这一流派的传人很多,其中黄士陵、赵石、陈师曾为佼佼者。

黄士陵章法处理颇具匠心,离奇错落,很有趣味;刀法也刚健雄奇,刻印往往不加修饰,也不主张残破。

他的篆刻平正朴实,寓拙于巧,在清末印坛中异军突起。

由于他客居广州最久,对岭南篆刻家影响最大,有人把黄士陵的篆刻名为黟山派。

现代的篆刻家在继续开创篆刻流派艺术的发展道路上,借鉴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突破秦、汉玺印和明、清篆刻的规范,勇于革新,不断探索,揭开了现代篆刻艺术新一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之家 > 艺术综合 > 艺术理论 >徽派篆刻的兴起与发展作者:未知来源:设计之家收藏时间:2006-11-7类别:艺术理论内容提要:徽派篆刻在中国文人篆刻史上始终是主流,但对徽派篆刻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却没有。

本文将徽派篆刻分为三个阶段,对徽派篆刻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文章将徽派篆刻置于文人篆刻艺术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察,指出徽派篆刻是最早的篆刻流派。

对一些徽派篆刻家的生卒年月、籍贯、事迹、艺术成就以及徽派篆刻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考证和研究,认为徽州考据学和徽商对徽派篆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徽派篆刻地位贡献一、徽派篆刻地位的确立(1535—1643)1.何震的崛起何震(1535—1604),字主臣,一字长卿,号雪渔。

休宁县前街人。

周亮工《印人传》及今版《辞海》等工具书均载何震为婺源人,误。

明嘉靖《婺源县志》没有何震的记载。

按照志书生不立传的原则,嘉靖《婺源县志》不为何震立传,是可以理解的。

但最接近何震生活年代的清康熙八年(1669)《婺源县志》,也没有何震的记载,这就不可理解了。

直到晚清、民国时期的《婺源县志》才开始提到何震。

1993年10月新编《婺源县志》则进一步明确何震是“婺源田坑人”。

何震究竟是不是婺源人呢?就在何震去世后的第三年,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编纂的《休宁县志》明确记载:“何震,字长卿,号雪渔,邑前人。

以高雅游名公卿间,工金石篆刻,海内图书出长卿手,争传之。

”万历三十七年(1609)编纂的《歙志》亦载:“同时有休宁何震长卿,传文寿承一种,解散局束,旧章天趣超然,故是独造,且复出蓝。

”康熙三十八年(1699)编纂的《徽州府志》对何震的休宁籍也予以确认:“何震,字长卿,号雪渔,休宁邑前人。

工金石篆刻,海内图书出其手者,争传宝之。

生平不刻佳石Q及镌人氏号,故及今流传尚不乏云。

”我们再从与何震有交往的当时人的文字中来加以考察。

明万历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祝世禄曾于万历十七年(1589)至二十三年(1595)在休宁任县令,同何震有一定交往。

他在《梁千秋印隽序》中记载:“往余令海阳时,得主臣甚喜。

及官秣陵,数与相习,所有印章,皆出其手。

”休宁县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初名休阳。

吴永安元年(258),因吴主孙休讳,改休阳为海阳。

晋太康元年(280),改海阳为休宁,遂沿用至今。

海阳为休宁古称,古人写籍贯,亦喜用古称。

如明末清初另一位篆刻名家胡正言为休宁人,其《印史初集》封面题签为《海阳胡氏印史初集》,衔名题“海阳胡正言曰从氏篆”可为佐证。

何震逝世后二十余年,其私淑弟子程原、程朴摹其印作,成《忍草堂印选》二卷,衔名题“海阳何震长卿篆,同邑程原孟长选,男程朴元素摹。

”由上可知,何震为休宁县前街人无疑。

或曰:何震祖籍婺源,后迁休宁。

亦非。

据道光《休宁县志》记载:“何氏其先袁州宜春人,南唐有讳令通者为国师,显德间谪休宁。

兄令达仕国子司业,生润,字彦德,随叔令通居邑前。

”可见何震的祖先是南唐时从袁州宜春直接迁休宁县,与婺源丝毫没有关系。

对何震的生卒年,说法也不一,刘江称约生于明正德十年(1515),卒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

①韩天衡称约生于嘉靖九年(1530),卒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②沙孟海称生于嘉靖二十年(1541)。

卒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

③均误。

冯梦祯《快雪堂集》卷三十一《题何主臣符章册》记载:何主臣,歙人,名某,字雪渔,以善符章奔走天下。

昔年在白下,余召之入官署,授之玉、石、铜,成数十面,俱奇古有致,宝用至今。

主臣去岁满七十,客死承恩寺。

搜其稿,惟奇石一座存焉。

友人醵金敛之,归其柩。

今遂无视瓣香于主臣者。

余闻之丁南羽,主臣之学符章也,破产游吴下,事文休承、许高阳最久,兼得其长,老而益精,遂纵横一时。

末署“万历乙巳夏日游黄山雨中题”。

乙巳是万历三十三年(1605),“去岁”当是三十二年(1604)。

是年何震年七十,而且即卒于这一年。

于是可得何震生于嘉靖十四年(1535),卒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

冯梦祯于万历乙巳春夏之交来歙,主于西溪南吴氏,又与吴廷同游黄山。

此在山中所作,回杭后于当年十月去世。

故文中所记何震的卒年和卒时岁数是可信的。

何震晚年寓居南京,一生以刻印为生。

现存最早的作品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刻的“云深不知处”寿山石印。

①何震以刻印为生,刀法娴熟,但对字法的认识不足。

于是专门到苏州去拜访文彭,向文彭求教有关六书方面的问题。

经过文彭的指教,何震对治印比以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努力钻研字法,注重临摹先秦刻石、金文,汪道昆有诗称赞:宫墙佳气日氤氲,有客亲摹石鼓文。

莫问酒徒工说剑,看君笔阵揔凌云。

刻画直须摹九鼎,飞扬早已逼三仓。

而今一掷金如斗,径寸垒垒肘后藏。

②在当时印坛注重宋元而忽略秦汉的大趋势下,何震率先对先秦刻石、金文进行研究,从先秦刻石金文中汲取印学营养,不能不是一大进步。

隆庆六年(1572),武陵顾从德、歙县罗南斗精选古玉印150余方,铜印1600余方,首创用原印蘸朱钤出《集古印谱》行世,准确、精美地再现了秦、汉印的本来面貌,震动了整个印坛。

可惜此谱当时仅钤20部,一般人很难见到。

于是罗南斗又于万历三年(1575)将《集古印谱》原钤本扩充,以木刻翻摹,拟名《印薮》行于世,流传甚广,对当时印坛的复古风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印薮》的流行,同样也为何震临摹秦汉原印风格提供了便利。

古印以铜玉为质,印文遒劲之中寓浑穆,古朴中寓流丽。

但翻以木刻后,其神韵就无法同原印朱拓相比。

故对《印薮》的弊病,明末印坛多有批评。

王稚登曾说:《印薮》未出,而刻者拘今;《印薮》既出,而刻者泥古。

拘今之病病俗;泥古之病病滞。

③所谓“病滞”,指的就是木刻之印气象萎靡,气韵不畅。

应该指出的是,当时的文人习《印薮》同刻工习《印薮》,角度不同。

文人重“刻”的借鉴,刻工重“字法”和“章法”的借鉴,因此所得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重“刻”的借鉴,必然导至“滞”。

重“字”与“章”的借鉴,却会给自己的治印水平带来质的飞跃。

何震临摹《印薮》,就是从字法和章法上来体会汉印的精髓,使他的治印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祝世禄就指出:大都《印薮》未出之时,刻者病鄙俗而乏古雅;既出之后,刻者病泥迹而失神情。

主臣虽从迹入,性自神解。

①李流芳说得更好:新安何长卿,始集诸家之长而自为一家,其体无所不备,而各有所本,复能标韵于刀笔之外,称卓然矣。

②何震临习秦汉印章之所以能“标韵于刀笔之外”,并不是何震不注重刀法,实在是何震以一个职业刻手跻身文人篆刻之列,娴熟的刀法,使他可以不必特鹆粜氖种械牡叮 炎⒁饬 械椒酱缰 涞恼 宸绺瘢 顼斡〉男憷觯 〉墓ふ 溆〉拇轴睿 渖裨献匀惶斐伞4游庵摇⒆J缆弧⒗盍鞣嫉榷院握鹩》绲钠兰壑形颐强梢钥闯觯 诘笔保 握鹜耆 且浴吧裨咸斐伞弊咳涣⑹赖模 馔 闹耙悼淌稚矸莶晃薰叵怠?br》从隆庆初期至万历二十几年,何震基本上都在家乡徽州与南京之间往来从事篆刻活动。

其间曾一次北上京师和边塞,一次西游湘楚。

这两次出外游历都是由同乡汪道昆介绍推荐,并写诗为其送行,兹录如下:送何主臣北游四绝句:③绨袍底事傍风尘,簪笔由来妙入神。

试向钟山瞻碣石,两都国手更何人。

黄山白雪照城头,千里辞家一敝裘。

何处梅花堪岁暮,君家诗兴落扬州。

渔阳幕府拥雕戈,书记翩翩国士多。

肘后黄金如斗大,尚方追琢法如何。

送何主臣之楚十绝句:①燕子矶头理画艭,秦淮渡口倒银缸。

送君四月黄梅雨,五两南风过九江。

肘后雷文佩赤符,鱼龙千里避江湖。

石尤风息天如镜,嬝嬝新装出小姑。

扁舟落日艤临皋,囊底旋探金错刀。

赤壁千寻堪擘划,恐惊水族夜深号。

泽畔高封宿草青,朱弦一鼓吊湘灵。

江门锦石中流见,知是宵沉婺女星。

夏口悲风引素车,西来不为武昌鱼。

颠毛半落新丰里,忽到江关咫尺书。

开府风流迥不群,兰台宾从俨如云。

向来黄鹤楼中笛,好在胡床月下闻。

泽国雄风四坐生,歌钟薄暮动江城。

何郎酒态由来美,睥睨尊前笑祢衡。

吾道天迥日月光,缁帷宛在水云乡。

试看讲席谁南面,知是弦歌旧海阳。

迥舟一水抹匡庐,片片青莲扑太虚。

陶令尚闻材力健,倘从白杜遇篮舆。

彭蠡湖边落采霞,豫章城外簸龙沙。

南州孺子如相问,垂老青门学种瓜。

汪世清先生对何震这一时期的行迹,曾作考证:②方杨《方初庵先生集》卷六有《送何生序》,首称“新安何生,翩翩当世奇士也”,“故工书法,独时时刻琢古文篆隶,进诸王侯所。

”又记其挟一艺而游食四方,“下浙江,浮五湖,登姑苏之台,再返而后税驾都门也。

”“复仗剑行彭蠡,经豫章,度五岭,登罗浮”。

可知西行在北上都门以后。

汪道昆长于何震10岁,《太函集》卷一百一十七有《京口送何主臣还海阳为母陈孺人七十寿》七律一首,时在隆庆二年(1568),将从京口回休宁。

欧大任《欧虞部集·秣陵集》为万历九年(1581)至十三年(1584)在南京所作,卷八有《送何长卿往江西兼询同伯、宗良、贞吉、孔阳诸宗侯三首》,其一云:“南来居士得何顒,篆学秦斯隶汉邕。

一舸图书前路去,大江秋色照芙蓉。

”是欧大任在万历九年(1581)秋与何震相遇于南京送何震前往南昌的赠别之作。

题中提到的诸宗侯五人是朱拱熥、朱多 、朱多煃、朱多炡、朱多炤。

朱多炡有《衷诚孺、姜尧章载酒邀何主臣同饮》五律一首,又有《别何主臣之金陵兼简欧水部》七绝一首云:“桂树来攀雪满枝,芙蓉去采目临池。

凭将蝉雀新团扇,乞与江东水部诗。

”据诗意,何震来南昌似为万历九年(1581)冬,而返南京已是万历十年(1582)夏,在南昌逗留似有半年之久。

他北上都门,当在隆庆二年(1568)至万历九年(1581)之间。

万历十五年(1587)汪道昆家居在歙,时何震在故乡成为汪氏的座上客。

何震在白下,入冯梦桢官署,当在冯氏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从万历二十二年(1594)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期间,时年60至64岁之间。

由于何震自身对印学的钻研提高以及汪道昆等人的宣传介绍和褒扬,使何震的名声鹊起于印坛。

人们纷纷拜何震为师学习篆刻,万历四十三年(1615)吴忠曾说:“予不佞,生不及文先生之时,幸得淑诸何先生,从事三十余年。

”①万历四十三年上推之三十余年,则万历初吴忠就已正式师事何震。

朱多 也说:何震“游至吾豫章,尽以(其技)授吾家良文,吾辈亦因得玩弄服习之”。

②汪道昆《送何主臣之楚十绝句》中有“试看讲席谁南面”句,何震收门人朱良文,大概就是此次西行之时。

万历初至万历二十几年的这段时间里,何震收集了不少秦汉古印,同乡朱简曾前往观摩、钤印。

万历十七年(1589),何震应张学礼的邀请,为其摹刻秦汉古印,被收入《考古正文印薮》。

书法家祝世禄曾于万历十七年(1589)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在休宁县任县令,同何震相识。

如果说汪道昆在诗中称何震为“两都国手”,还是属于一种褒扬和赞誉的话,到了万历二十年(1592)前后,何震的声望在印坛已被认可并达到了顶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