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道路通行能力

合集下载

第九章 道路通行能力

第九章 道路通行能力

二、服务水平
• (一)理想条件:表9-17,9-18
–设计车速≥80km/h; –车种单一,均为小型汽车; –车道宽度≥4m,但≤4.5m; –侧向净宽≥1.75m; –无不准超车区; –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5; –无横向干扰; –处于平原微丘区。
• (二)服务水平等级标准 • 表9-19
三、通行能力
–简单交织区 –多重交织区
• 3.交织区长度
• 4.简单交织区构造形式 • 几何特征:入口车道、出口车道的数目及相 对位置。 • 我国高速公路几乎不存在交织区,多存在于 城市快速路。 • 美国高速公路形成多种构造形式的交织区 • 交织区构造形式:由交织车辆在通过交织区 所必须进行的最少车道变换数来区分,分为A 、B、C,见图。
3.理想条件
理想条件:对条件更进一步改善也不能提高理 想通行能力的条件。 理想条件的具体内容: –道路条件:道路的几何特征。 –交通条件:道路的交通特性。 –控制条件:交通控制设施的形式及特定设计 和交通规则。 –交通环境:横向干扰程度以及交通秩序等。
4.车辆换算系数和换算交通量
车辆换算系数 在分析计算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时,将实际 或预测的交通组成中各类车辆的交通量换算 成标准汽车交通量,此时需要用到车辆换算 系数。 换算系数的定义:在通行能力方面某类车辆 一辆等于标准车辆的辆数。 我国一般公路路段的车辆折算系数,表6-1。
• 式中:C——理想条件下的通行能力值,pcu/h; • fHV——大型车修正系数; • fp——驾驶员修正系数。
(四)分析算例
• 例9-2
四、高速公路匝道的通行能力
• (一)概述 • 组成部分:
– 匝道与高速公路(主线)连接处 – 匝道车行道 – 匝道与相连道路连接处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方便等指标来衡量
1.1 一般规定
基本定义
n 最大服务交通量:
Ø 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交通管制条件下,并保持特定的 服务水平时,道路的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 最大小时交通量。
Ø 反映的是在某一特定服务水平下道路所能提供的疏导交通的最大能 力
Ø 对应设计服务水平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就是设计通行能力
880 1520 2000 2200
720 1280 1750 2100
590 990 1400
四级(强制 (饱和流)
≤ 57
≥ 30
接近 1.00
1800
流)
(强制流)
> 57
< 30
不稳定状态
-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一级服务水平 Ø 车辆较少、车流密度较小,车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荣建 北京工业大学
汇报内容
n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
一、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一般规定 n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自行车道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人行设施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1.1 一般规定
基本定义
n 道路通行能力: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快速路基本路段以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应符合下表所规定内容,
新建道路应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设计速度 (km/ h)



100





80


《高速公路规划与设计》讲义第九章道路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规划与设计》讲义第九章道路通行能力
第九章 道路通行能力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第三节 双车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 第四节 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第五节 道路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 第六节 公共交通通行能力
第一节 概述
道路通行能力:也称道路容量,指道路的某 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的主要目的:确定在不同 运行质量情况下1h所能通行的最大交通量, 即在指定的交通运行质量条件下所能疏导交 通的能力。
C 3600 ht
C 1000v hs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值,表9-25.
二、路段设计通行能力
• (一)通行能力计算式 CD C n
பைடு நூலகம்
• 式中:CD— 设计通行能力,pcu/h;

C — 理想通行能力,pcu/h ;

— 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 车道宽影响修正系数;

— 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

n — 车道数修正系数。
(二)影响因素
• 1.自行车影响折减系数的确定
• 分三种情况考虑
–有分隔带或隔离墩:几乎没有影响,可不考虑,折 减系数取1;
–无分隔带或隔离墩,但自行车道负荷不饱和:有影 响,但自行车基本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对机动车 影响不大,取0.8;
–无分隔带或隔离墩,且自行车道负荷超饱和:自行 车侵占机动车道而影响机动车正常运行。
辆让主要道路上的车辆先行,寻找机会,穿
越主要道路上车流的空挡通过路口。
(二)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 主要介绍两向停车方式下,次要道路的通行 能力计算。
确定交织区运行状态 计算交织区效率指标 确定交织区服务水平
交织区服务水平分析流程图

道路通行能力简答题

道路通行能力简答题

1.试写出BPR路阻函数(即美国联邦公路局函数)的表达式,解释公式个参数所代表的含义并说明其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t a=t0[1+∝(qc)β]t a——实际通过该路段所需要的时间t0——路段自由行驶时间q——当时通过该路段的交通量,单位pcu/hc——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单位pcu/h∝, β——模型待定参数,建议取值分别为0.15,4。

但是考虑到我国道路交通情况与美国的不同,所以该值应按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交通规划中的一向还总要内容,是进行交通流的合理组织与分配,以此来达到提高交通设施容量、均衡负载、缓解交通压力的目的。

阻抗函数能够反应交通流组织对路段交叉口的影响,进行交通分配首要任务是道路阻抗进行计算。

该模型只考虑了机动车交通负荷的影响,使用比较方便吗,在国内广泛适用于公路交通网络分析,但由于国内城市道路上,出来机动车的交通负荷还有非机动车的交通负荷,因此不适用于城市交通网络分析。

2.什么是非集计模型?试分析其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非集计模型是强调其与集计模型的不同而命名的,通常称为非集计行为模型、个人选择模型或离散选择模型非集计模型交通需求预测,表现出行者个人(或家庭)是否出行、出行目的地、采用何种交通方式、选择哪条径路等的形式,从选择可能的备选方案集合中,如何选取的问题,将得到的个人行动结果加载到交通小区、交通方式、径路上而进行交通需求预测。

在非集计分析时,才有选使用调查的个人行动数据建模,预测时,再统计个人行动结果。

附近居民的基本假设是当出行者面临选择时,他对某种选择的偏好,可以用被选择对象的“吸引度”或“效用值”来描述,效用是被选择对象的属性和决策者的特征的函数。

非集计模型(离散选择模型)是基于效用最大和随机效用两个概念建立起来的,最常见的两个离散选择模型为:多远Logit模型,多远Probit模型。

3.交通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哪些?1)绝对数法(四项指数:事故次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2)事故率法(地点事故率;路段事故率(a.运行事故率b.事故率密度法);地区事故率(a.人口事故率b.车辆事故率c.运行事故率);综合事故率法3)事故轻度分析法(综合事故轻度分析法、当量事故强度分析法)4)模型法(统计分析法、经验模式法、综合模式法)5)灰色与模糊评价法6)冲突点法7)概率—数据统计法8)其他方法4.护栏按刚度可分为哪几类,优缺点是什么?护栏按刚度可分为:刚性护栏、半刚性护栏、柔性护栏刚性护栏:是一种基本不变形的护栏结构。

第九章-通行能力

第九章-通行能力

道路的通行能力
什么是通行能力( capacity)? 什么是通行能力(traffic capacity)?
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控制条件、 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控制条件、环境条件 下、道路断面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标准车辆
车辆数量的表现
交通量1 换算系数2 交通量2 换算系数2 交通量1×换算系数2+交通量2×换算系数2+ ……
交通阻塞发生示意图
需要
累 计 交 通 量
容量 容量増加
阻 阻 阻 时刻 塞 塞 建设、管理的指南针 塞 通行能力是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通行能力是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建设、 消 消 发
通过交通需求与通行能力比较,可以评价道路交通服务水平 通过交通需求与通行能力比较, 除 除 交通需求与通行能力之间的关系, 交通需求与通行能力之间的关系,是交通环境评价的依据 生
→ 换算成小汽车数(pcu: nit) → 换算成小汽车数(pcu:passenger car unit)
【例】标准辆数 2,000 pcu / h ← 实际辆数 1,800 辆 / h
计量通行能力的时间单位
时间单位愈大交通不均匀性也愈大, 时间单位愈大交通不均匀性也愈大,无法准确反映交 通量与服务水平的关系。通常用小时为单位,美国用15min 通量与服务水平的关系。通常用小时为单位,美国用15min
①如条件有任何变化都会引起通行能力的变化 ②通行能力是随运行质量变化而变动的疏解交通的能力 ③通行能力分析即求得在指定的运行质量下所能承担交通的能力 与交通量、 ④与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的区别和联系
计算通行能力的条件
运行质量 是指公路的几何特征 车道数、车道、路肩、 几何特征( ① 道路条件 是指公路的几何特征(车道数、车道、路肩、中央 带等的宽度,侧向净宽,设计速度及平、纵线形和视距等) 带等的宽度,侧向净宽,设计速度及平、纵线形和视距等) 是指交通特征 交通流中的交通组成、交通量、 交通特征( ② 交通条件 是指交通特征(交通流中的交通组成、交通量、不 同车道中的交通量分布、上下行方向的交通量分布) 同车道中的交通量分布、上下行方向的交通量分布) 是指交通控制设施的形式及特定设计和交通规则 控制设施的形式及特定设计和 ③ 控制条件 是指交通控制设施的形式及特定设计和交通规则 指横向干扰程度以及交通秩序 交通秩序等 ④ 环境条件 指横向干扰程度以及交通秩序等。 基本参照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计算时需要有一种具体公路均能与之对比的基本参照 通行能力

交通工程学(第二版)任福田第九章教案

交通工程学(第二版)任福田第九章教案

第九章通行能力
9.2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是指中央有分隔带,上下行每个方向至少为两车道,所有交叉口都建立交,完全控制车辆出入,专供汽车行驶的公路。

9.4 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以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和交通功能为基础,考虑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快速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可以参照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本节主要针对城市一般道路路段通行能力进行讨论。

9.5 道路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
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不设信号机控制的交叉口通常可分为两大类:
停车让行方式;环形方式。

停车让行方式又分为:两向停车方式、全向停车方式。

两向停车方式通常用于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路口;
全向停车方式是用于相交道路处于同等重要程度的情况。

9.6 公共交通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
与通行能力之比(v/c),就得到规划(设计)通行能力,即: CD =Co× v/c
第十四页,共65页。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服务水平概述
2.服务水平的划分指标
行车速度:当速度大时,服务水平就高;当速度小时, 服务水平就低。
车辆行驶时的自由程度(通畅性); 交通受阻或受干扰的程度,以及行车延误和每
公里停车次数等; 行车的安全性(事故率和经济损失等);
行车的舒适性和乘客满意的程度; 最大密度,每车道每公里范围内车辆的最大密度;
(6) 交织区;
(7)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8) 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9)市区及近郊干线道路。
第十二页,共65页。
第一节 通行能力概论
道路通行能力的作用
➢ 根据道路通行能力和设计交通量的具体分析,可以正确地确定新建道 路的等级、性质、主要技术指标和线形几何要素。
➢ 通过对现有道路通行能力的分析、评估,并与现有交通量进行对比,可 以确定现有道路系统或某一路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出处理的措施。
第十八页,共65页。
速A 度
自由流
B
C
D
E
稳定流
F
不稳定流
强制流
0
流量
第十九页,共65页。
第二节 服务水平概述
3.公路设计时采用的服务水平等级
➢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匝道—主线连接处以及交织区均采用二 级服务水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匝道—主线连接处以及交 织区可降低要求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 不控制出入的汽车多车道公路在平原微丘区采用二级服 务水平,在山领重丘区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第一节 通行能力概论
1. 通行能力的定义
➢ 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个断面的交通实体数 , 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通行能力是一个确定的数值,通行能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控制延误(s/辆)
交通负荷系数 排队长度(m)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
一级
<30 <0.6 <30
二级
30-50 0.6-0.8 30-80
三级
50-60 0.8-0.9 80-100
四级
>60 >0.9 >100
1.3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无信号交叉口包括次要道路停车让行、全向道路停车让行和环形交叉口三种
运行为畅行状态 Ø 驾驶员能根据自己的驾驶特性和
车辆条件、道路条件及环境条件 进行驾驶,基本上不受或少受道 路上的其他车辆的影响,通常可 以保持较高的车速
Ø 该状态下车辆的行驶速度可以称 为自由流速度
一级服务水平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本规程将服务水平分为四级: Ø 一级服务水平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 Ø 二级服务水平交通处于稳定流中间范围 Ø 三级服务水平,交通流处于稳定流下限 Ø 四级服务水平时交通运行处于不稳定状态
1.3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n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受到道路几何条件、交通条件和信号控制、自行车和行
人交通的影响 n 一般计算公式:
1.3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
n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分级应符合下表规定内容,新建信号交叉口应按三级服 务水平设计
服务水平 指标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四级服务水平上半段 Ø 交通流量可以达到通行能力时的
流量值 Ø 在最大流量范围,交通流处于稳
定的极限,出现小的干扰就会使 车流产生大的波动,车流抗干扰 能力明显下降 Ø 饱和流

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简介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特定时间段内,承载车辆流量的能力。

它是衡量道路交通运输系统效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准确评估道路的通行能力可以帮助交通规划者和管理者更好地了解道路的状况,并做出相应的交通管理决策。

影响因素道路通行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路几何条件道路的几何条件是指道路的宽度、车道数、行车道宽度、辅助车道和道路曲线半径等因素。

道路越宽、车道数越多,通行能力越大。

车辆流量道路的通行能力还受到车辆流量的影响。

车辆流量包括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的车辆数量,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当车辆流量超过道路的通行能力时,就会导致交通堵塞和拥堵。

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是管理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设置信号灯的时序,可以调节车辆的通行流量,减少拥堵情况的发生。

驾驶行为驾驶行为对于道路通行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慢速行驶、频繁切换车道和违规操作等都会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

道路设施道路设施的完善程度也会对道路通行能力产生影响。

例如,是否有合适的停车位、公交站点和人行道等,都会对车辆通行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通行能力的评估方法评估道路通行能力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流量调查是通过现场观察和技术手段,统计道路上通过的车辆数量和车辆类型的一种常用方法。

交通流量调查可以帮助交通规划者了解道路的实际通行情况,从而更好地评估道路的通行能力。

道路容量计算道路容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道路能够承载的最大车辆流量。

道路容量的计算通常基于道路几何条件、车辆流量和交通信号控制等因素。

仿真模拟仿真模拟是一种模拟道路交通流动过程的方法。

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对不同交通流量和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进行模拟,从而评估道路的通行能力。

道路交通状况指数道路交通状况指数是根据道路交通流量、车速和拥堵程度等指标计算得出的综合指数。

可以根据道路交通状况指数来评估道路的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的改善措施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道路改扩建道路改扩建是指根据道路的实际需求,进行道路拓宽、增加车道数等措施,从而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第9章_道路通行能力解读

第9章_道路通行能力解读

120.00
100.00 80.00
V=78km
速度(km/h)
60.00 40.00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20.00
0.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流量(pcu/h/车道)
图1 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速度-流量关系图(中国高速公路)
目前国际上有许多道路通行能力模 拟软件,如美国的HCS (Highway Capacity Software),瑞典公路局的 CAPCAL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东南大学、 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以 及交通部所属部分科研所对适合我 国国情的道路通行能力进行了研究 工作
道路的通行能力
什么是通行能力(traffic capacity)?
车行道最大服务交通量 M SVi CB (V / C)i
Msv i 在理想条件下第i级服务水平的车行道双向最大服务交
通量(mvu/h);
CB 基本通行能力,理想条件下车行道每小时双向合理的期
望能通行的最大交通量,CB=2500 pcu/h;
(V/C)i
第i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
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CD M SVi fs fd fw fHV fL
Mservice i最大服务交通量 N 单向车道数
f 大型车混行影响修正系数
服务水平
运行质量
fW 车道宽度和侧向净空影响修正系数
f 驾驶员条件影响修正系数
影响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及修正方法
①车道宽度与侧向净空修正系数fW
影响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及修正方法
②大型车的修正系数fHV

通行能力分析

通行能力分析

行道、自行车道的布局、宽度等主要技术指标。
h
5
§9-1 通行能力概述
二、通行能力分类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交通设施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
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
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最大小时流率)。
可能通行能力:指一已知交通设施的一组成部分在实际或预测的道路
④交通环境主要是指横向干扰程度以及交通秩序等。
h
10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行能力概述
三、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
• 道路状况(线形、路面、车道及宽度等)
• 车辆性能(加减速性能、制动性能等)
• 交通条件(交通流组成、行驶行为等)
• 交通管理(交通行为管制等)
• 人员素质(驾驶员、行人等交通参与者 身理、心理)
满足行车要求,特别是超车的要求。如平曲线或竖曲线路段,可按其占道路 全长的百分数进行修正。视距不足的路段越长,则其影响越大。视距不足的 修正,只适用于双车道道路,其修正值见表5—20。对于匝道视距修正可参 阅表5—21。
h
21
§9-1 通行能力概述
h
22
§9-1 通行能力概述
5)沿途条件修正系数 沿途条件是指道路两旁街道化程度,和横向干扰,由于道路两侧有
③根据道路通行能力和运营状况的分析,可提出各种改进交通管理的
措施,更加充分地利用道路的时空资源。
④根据居民出行特征和公共交通通行能力分析,确定在交通高峰期间 需要多少公交车辆来满足交通需求,以及公交车站能否满足运营要 求,并确定这些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瓶颈地带。
⑤根据交通需求和行人、自行车通行能力分析,确定拥挤的街道中人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1. 引言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网络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

它对于交通规划、道路设计和交通管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手册旨在介绍道路通行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评估准则,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2. 概念和定义2.1 道路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

它通常以每小时通过车辆数(PCU/h)或每小时通过车辆数的最大值来计量。

道路通行能力是评价道路通行状况和规划道路容量的重要指标。

2.2 单车道通行能力单车道通行能力是指单车道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

它受到车辆密度、车辆速度、交通流组成和信号控制等因素的影响。

2.3 多车道通行能力多车道通行能力是指多车道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

它除受到车辆密度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车道数、车道宽度、交叉口形式和交通信号等因素的影响。

3. 影响因素道路通行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道路几何特征、交通流组成、交通信号和交叉口形式等。

3.1 道路几何特征道路几何特征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交叉口形式和停车道等。

道路的几何特征会直接影响车辆通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3.2 交通流组成交通流组成包括车辆类型和交通流的组成。

不同类型的车辆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不同,且不同组成的交通流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也不同。

3.3 交通信号交通信号对道路通行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合理的交通信号控制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4 交叉口形式交叉口形式是指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形式,包括无控制交叉口、信号控制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等。

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对道路通行能力有不同的影响。

4. 计算方法和评估准则4.1 单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计算单车道通行能力的常用方法有HCM(《公路容量手册》)方法和MPC (《微观模拟模型》)方法。

根据路段的交通流组成和交通信号的设置,可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交通工程学道路通行能力课件

交通工程学道路通行能力课件
34
四、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信号交叉口的运行特征 : 交叉口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相交的区域,车辆由此通过,并转换方 向,其运行路线必须相互交织或交叉, 由色灯信号控制指挥车辆前 进、停止或转向,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减速、制动、停车或启动、加速、 转向,同时还由于红灯周期性地定时出现,所以必然要导致停车等候 和时间损失。 在交叉口范围内各种车辆混合行驶,转弯时相互穿插,当自行车高峰 时,机动车差不多处于非机动车的包围之中,要实现方向转换是困难 的。
354W W 3 QM—交织段上最大通1行能W力(辆/h);
l—交织段长度(m)l ;
W—交织段宽度(m);
e—环交入口引道平均宽度:
e=(e1+e2)/2 (m) ;
P—交织段内交织车辆与全部车辆之比(%)。
27
三、环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根据经验检验,一般设计通行能力应为沃尔卓普公式计算最大值的 80%,因此沃尔卓普公式应修改为:
8
二、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 较长路段畅通无阻的连续行驶车流的通行能力,一般称为路段通行能 力,它是所有道路交通系统都必须考虑的; 在有横向干扰条件下,时通时断、不连续车流的通行能力,如具有平 面信号交叉口的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合流、分流或交叉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如各类匝道收费口及其 附近连接段的通行能力; 交织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如立体交叉的各类匝道、常规环道上车 流的通行能力。
6
管制条件:是指道路管制设施装备的类型、管理体制的层次,交通信 号的位置、种类、配时等影响通行能力的关键性管制条件,其它还有 停车让路标志、车道使用限制,转弯禁限等措施。 其它条件:有气候、温度、地形、风力、心理等因素。但其中直接影 响通行能力数值的主要因素有:车行道宽度及侧向净空,车行道数量、 交通组成、驾驶员特性、道路纵坡、横向干扰与视距等。

车道通行能力

车道通行能力

车道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与交通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是道路与交通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也是评价各种道路与交通设施及管理措施的交通效果的基本依据之一。

按车流状态,道路通行能力可分为连续车流通行能力和间断车流通行能力两大类。

1分类2意义价值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道路通行能力分成不同的类别,常用的分类如下。

(1)根据道路设施和交通体的不同,通行能力可分为机动车道通行能力、非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和人行道(横道)通行能力。

(2)根据车辆运行状态的特征不同,通行能力可分为路段通行能力、交叉口通行能力、匝道和匝道连接点通行能力和交织路段通行能力。

(3)根据通行能力的性质和使用要求的不同,通行能力可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实用通行能力,实用通行能力又称设计通行能力。

其定义如下:①基本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和交通都处于理想条件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以最小的车头间距连续行驶的理想交通流,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道路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也称理论通行能力,因为它是假定理想条件下的通行能力,实际上不可能达到。

②可能通行能力是指考虑到道路和交通条件的影响,并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后得到的通行能力,实际上是指道路所能承担的最大交通量。

③实用通行能力是指用来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标准而要求道路承担的通行能力。

意义价值通行能力的分析和计算,在公路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可利用通行能力资料正确选定公路类型和车道数、交织长度等,以适应交通需求;二是可用于评估现有路网对当前交通的承受能力和充分程度,预测将来交通量增长可能超过公路通行能力的时间,以及早作出改善交通的措施;三是可用于对多种目的交通运行分析(如瓶颈路段),并提出改善交通运行的评价。

交通工程学 第九章 道路通行能力

交通工程学 第九章 道路通行能力

理论模型的建立
基础理论
道路通行能力的基础理论包括流 体力学、交通流理论和概率论等, 这些理论为建立道路通行能力的
模型提供了基础。
宏观模型
宏观模型是从整体上描述道路通 行能力,如车辆密度、速度和流 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常见的宏 观模型有跟驰模型、分散模型和
元胞自动机模型等。
微观模型
微观模型关注单个车辆的行为, 通过模拟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过 程来评估道路通行能力。常见的 微观模型有车辆仿真模型和基于
交通瓶颈分析
通过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分析,识别交 通瓶颈路段,为交通改善和优化提供 依据。
04
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策略
交通工程设计优化
01
02
03
道路线形设计
优化道路线形,提高道路 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减少 交通事故。
交叉口设计
合理设计交叉口,减少车 辆延误和冲突,提高道路 通行能力。
交通设施配置
合理配置交通设施,如交 通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 等,提高道路交通效率。
动态变化
道路通行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交通状况和驾驶员行为等。这些因素是动态变化的,而理 论模型通常难以完全捕捉这些动态变化的影响。
03
道路通行能力的实际测量
实际测量方法
交通量调查
01
通过计数器等设备统计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车辆数,了
解交通量分布情况。
车速调查
02
通过定点观测或雷达测速等方式获取车辆行驶速度,分析道路
案例二:某繁忙交通路口的通行能力优化
总结词
通过调整交叉口设计,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详细描述
某繁忙交通路口由于车流量大、路口设计不合理等原因,经常出现交通拥堵和事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 地交通管理部门决定调整交叉口设计,增加左转车道、调整车道分布、设置合理的交通标志和标线等措施。

第章道路通行能力

第章道路通行能力

第章道路通行能力什么是道路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某一时间内能够承载的交通量。

一条道路的通行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车道数量、车道宽度、交通流量、交通组织、行驶速度等。

道路通行能力是交通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指标。

它能够影响道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使道路能够承受更多的交通流量。

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车道数量和宽度道路的通行能力与车道数量和宽度密切相关。

车道数量越多,道路能够承载的交通流量就越大。

此外,车道宽度也会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

较宽的车道可以让车辆更容易穿行,从而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

交通流量道路通行能力还受到交通流量的影响。

交通流量越大,道路的通行能力就越小。

当大量车辆在繁忙时段同时通过一条道路时,道路的通行能力就会受到限制。

因此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交通流量容量,避免交通拥堵。

交通组织交通组织对道路通行能力也有很大影响。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道路信号灯、路口监控和交通控制等方式对交通进行组织和管理,可以使交通流量分散,避免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行驶速度道路通行能力还受到行驶速度的影响。

较慢的行驶速度会限制道路的通行能力。

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地面巡逻、路侧监控等手段,以及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打击,来保证车辆行驶速度的稳定和快速。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措施增加车道数量为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可以在繁忙的路段上增加车道数量。

增加车道数量能够扩大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容量,减缓交通拥堵。

升级道路设施可以通过升级道路设施,如道路信号灯、标志和路侧设施等,提高交通组织的效率和便利性。

这些设施的改善可以使交通流量更为流畅和稳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优化交通组织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如实施差速车道、改善拥堵路段、实行车辆限行等措施,以及合理设置路口信号灯和交通管制措施,对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加强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管理可以有效地遏制交通违法行为和不文明驾驶行为,从而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和交通效率。

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 -回复

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 -回复

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回复道路通行能力是指一定时间内道路上通过车辆或行人的数量。

它是评估道路交通流量以及判断道路是否满足交通需求的重要指标。

根据交通流量、车速和车辆密度等因素的不同,道路通行能力可以分为自由流通能力、拥挤流能力和堵塞流能力三大类。

自由流通能力是指在无阻碍状况下,道路上能够以正常车速(通常为50公里/小时或60公里/小时)行驶的最大交通量。

它是道路通行能力的基础,也是道路设计和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自由流通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道路宽度、车道数、车道宽度、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等。

通过合理设计和规划,可以提高道路的自由流通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拥挤流能力是指道路在交通拥堵情况下能够承载的最大交通量。

当道路上交通量增加,车辆密度增大,车速逐渐降低,道路通行能力就开始下降。

当道路上的车辆数量超过一定限制时,就会形成交通拥堵,此时道路的通行能力受到严重限制。

在拥挤流状态下,车辆通行速度较慢,交通效率低下,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

因此,提高道路的拥挤流通能力是保证道路交通畅通的关键。

堵塞流能力是指道路在交通拥堵到极限时,经过道路改善措施后能够增加的交通量。

当道路的交通量大到无法再进行有效通行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道路的堵塞流通能力,如增加车道、减少交叉口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道路改善措施,可以提高道路的堵塞流通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提升道路的整体通行效率。

除了以上三类通行能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叫做通行速度。

通行速度是指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

通常情况下,车辆行驶速度越快,道路通过能力就越大。

通行速度的快慢受到交通量、车道宽度、道路宽度和设计等因素的影响。

合理设置和规划道路,提高车辆的通行速度,可以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

总的来说,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包括自由流通能力、拥挤流能力和堵塞流能力。

自由流通能力是指道路在无阻碍状态下能够承载的最大交通量;拥挤流能力是指道路在交通拥堵状态下能够承载的最大交通量;堵塞流能力是指经过道路改善措施后,道路能够增加的额外交通量。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公路专业必备常识)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公路专业必备常识)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摘要:探讨道路路段的通行能力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道路通行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交通规则;交通管理。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特定的交通条件、道路条件及人为度量标准下单位时间能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在道路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如何确定道路建设的合理规模及建设时间,如何科学地进行公路网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道路设计以及道路建设后评价,如何知道道路网的最优管理模式,都需要以道路通行能力系统研究的成果为依据。

本文对道路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道路路段通行能力1、基本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与交通处于理想情况下,每一条车道(或每一条道路) 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作为理想的道路条件,主要是车道宽度应不小于 3.65 m , 路旁的侧向余宽不小于1.75 m , 纵坡平缓并有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平面线形和路面状况。

作为交通的理想条件, 主要是车辆组成单一的标准车型汽车, 在一条车道上以相同的速度,连续不断的行驶,各车辆之间保持与车速相适应的最小车头间隔, 且无任何方向的干扰。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的车流计算模式所得出的最大交通量,即基本通行能力,其公式如下:其中: v ———行车速度(km/ h) ; t0车头最小时距(s) ; l0 ———车头最小间隔(m) ; lc ———车辆平均长度(m) ; la ———车辆间的安全间距(m) ; lz ———车辆的制动距离(m) ; lf ———司机在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m) ; l0 = lf + lz + la + lc。

2、可能通行能力计算可能通行能力Nk 是以基本通行能力为基础考虑到实际的道路和交通状况,确定其修正系数,再以此修正系数乘以前述的基本通行能力,即得实际道路、交通与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可能通行能力。

影响通行能力不同因素的修正系数为:1)道路条件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很多, 一般考虑影响大的因素, 其修正系数有: ①车道宽度修正系数γ1 ;②侧向净空的修正系数γ2 ;③纵坡度修正系数γ3 ;④视距不足修正系数γ4 ;⑤沿途条件修正系数γ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其它条件
• 气候、温度、地形、风力、心理等
(三)提高影响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 • • • • • • 一、该扩建 二、快慢分道 三、利用硬化路肩增加车行道的宽度 四、减少横交口 五、加强交通管理 六、加强路政治、运政管理


• 1、名词解释:道路通行能力、基本通 名词解释:道路通行能力、 行能力、道路服务水平。 行能力、道路服务水平。 • 2、我国道路服务水平分那几级? 我国道路服务水平分那几级? • 3、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通行能力和服 务水平? 务水平?
第九章 道路通行能力
• 第一节 道路通行能力 • 第二节 道路服务水平 • 第三节 影响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因素
第一节 道路通行能力
• 一、道路通行能力概念
• 流率:不足1h时段观察的车辆数与观测时间的比值。 流率:不足1h时段观察的车辆数与观测时间的比值。 1h时段观察的车辆数与观测时间的比值 • 最大小时流率:高峰小时内15分钟观察的车辆数扩大为1h时的 最大小时流率:高峰小时内15分钟观察的车辆数扩大为1h时的 15分钟观察的车辆数扩大为1h 流率。 流率。 • 通行能力 :在一定的时段和通常道路、交通、管制条件下,人 在一定的时段和通常道路、交通、管制条件下, 和车辆通过道路或道路上的一点或均匀断面的最大小时流率。 和车辆通过道路或道路上的一点或均匀断面的最大小时流率。 • 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 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 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与交 通量的含义不尽相同。 通量的含义不尽相同。交通量是指道路在某一定时段内实际通 过的车辆(或行人) 过的车辆(或行人)数,而通行能力是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 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 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 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 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研究道路 的通行能力,对于现有道路功能的评价、确定道路改建方案、 的通行能力,对于现有道路功能的评价、确定道路改建方案、 改进交通管理和控制方式、 改进交通管理和控制方式、规划新建道路及选择交叉口型式等 都具有重要意义。按作用性质分3 都具有重要意义。按作用性质分3种。
• 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 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的道路、 交通、 件下,一条车道, 所能通过的最大辆数; 件下,一条车道,1h所能通过的最大辆数; • 可能通行能力:在实际或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 可能通行能力:在实际或预测的道路、交通、 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 所能通过的最大辆数; 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1h所能通过的最大辆数; • 设计通行能力: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 设计通行能力:在预测的道路、 交通、 件下,一条车道,在所选用的设计服务水平下, 件下,一条车道,在所选用的设计服务水平下,1h所 能通过的最大辆数。 能通过的最大辆数。 • 车头间距:两连续行驶的车辆车头之间的距离。m/辆. 车头间距:两连续行驶的车辆车头之间的距离。m/辆 • 车头时距:两连续行使的车辆车头驶过一点的时间间 车头时距: 隔。
5、自行车通行能力
• • • • • 车带宽1m 车带宽1m 推荐单条车带通行能力1000 1000辆 推荐单条车带通行能力1000辆/h 交叉口通行能力10000 /h左右 10000辆 交叉口通行能力10000辆/h左右 车道纵坡度最好小于2% 2%。 车道纵坡度最好小于2%。 .
• 6、步行通行能力框算 相邻行人重心距离1.0m 步副为0.6m 0.7m, 1.0m, 相邻行人重心距离1.0m,步副为0.6m -0.7m, 步速3.0m 4.5km/h,行人密度为0.4 0.6人 3.0m步速3.0m- 4.5km/h,行人密度为0.4 -0.6人/m2。
(3) 环行路口通行能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交织区通行能力
• 交织:行使方向大致相同的两股或多股车流 沿着一定长度的路段,自动合流又分流。 • 交织长度;入口宽度0.6m,出口宽度3.6m之间。 一般在50m-600m之间。 • 分类及计算。
4、匝道通行能力
• 匝道:联系于不同高程上两交叉线路、 供两线路车辆实现方向转换的连接道路, 长度较短。 • 匝道通行能力 • 高速公路与匝道连接处的通行能力
• (二)影响因素 • 一、道路条件
• • • • • 1、交通设施的类型及所处的环境 2、车道宽度几车道数 3、路肩宽度和侧向净空 4、设计速度 5、平面和纵面线形
• 二、交通条件
• 1、交通组成和分布 • 2、车道使用和方向性分布 • 3、交通量和流向
•三、交通管制条件
•1、管制设施、管理体制 •2、交通信号位置、种类、配时 •3、路边停车和让车标志 •4、限制转弯 •5、车道使用管制
用于道路设计。 1 . 用于道路设计 。 根据设计通行能力与设计小时交通 量的对比, 量的对比,可分析得出所设计公路的技术等级及多车 道公路的车道数,以及是否需要设置爬坡车道, 道公路的车道数,以及是否需要设置爬坡车道,亦可 在道路设计阶段, 在道路设计阶段,进行公路各组成部分的通行能力和 服务水平分析,发现潜在的瓶颈路段,设计改进后, 服务水平分析,发现潜在的瓶颈路段,设计改进后, 可在设计阶段就消除将来可能形成的瓶颈段。 可在设计阶段就消除将来可能形成的瓶颈段。 用于道路规划。 在分析当前交通流的质量水平, 2 . 用于道路规划 。 在分析当前交通流的质量水平 , 评 估现有公路网承受交通的适应程度的基础上,通过交 估现有公路网承受交通的适应程度的基础上, 通量预测及投资效益和环境影响等的评估, 通量预测及投资效益和环境影响等的评估,提出改善 和提高公路网的规模和建设项目及其实施步骤。 和提高公路网的规模和建设项目及其实施步骤。 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3.用于道路交通管理。根据预测交通量增长情况对运 行条件的分析,计算各阶段交通管理措施。 行条件的分析,计算各阶段交通管理措施。
美国) 二、道路服务水平等级(美国)
• • • 自由车流,交通量低、车速高、行车密度小, A级:自由车流,交通量低、车速高、行车密度小,驾驶者可按 自己的意愿控制车速,不因其它车辆的存在而有干扰和延误。 自己的意愿控制车速,不因其它车辆的存在而有干扰和延误。 稳定车流,车速开始受到限制, B级:稳定车流,车速开始受到限制,但驾驶者仍能自由选择行 驶的车道,车速稍有降低,但延误很小。 驶的车道,车速稍有降低,但延误很小。该级可作为市际公路的 设计标准。 设计标准。 仍为稳定车流,但车速和机动性已受到较大交通量的影响, C级 :仍为稳定车流,但车速和机动性已受到较大交通量的影响, 多数驾驶者在选择车速、 多数驾驶者在选择车速、改变车道或超车等方面的自由度已受到 限制,但尚能获得较满意的车速。此级可作为市区道路的设计标 限制,但尚能获得较满意的车速。 准。 接近不稳定流, D级 :接近不稳定流, 虽然已在很大程度上受运行条件变化的影 但尚能维持驾驶人可接受的车速, 响,但尚能维持驾驶人可接受的车速,而交通量的变动和车流的 暂时受阻将引起运行车速显著降低,驾驶操作已很少有自由度, 暂时受阻将引起运行车速显著降低,驾驶操作已很少有自由度, 舒适性和方便性都已降低,若行驶时间不长则尚可忍受。 舒适性和方便性都已降低,若行驶时间不长则尚可忍受。 不稳定车流,行车已时停时开,车速很低, E级 :不稳定车流 ,行车已时停时开,车速很低, 交通量已接近 或等于道路的通行能力。 或等于道路的通行能力。 强制车流,车辆排队慢行,极易发生阻塞,到极限时, F级:强制车流,车辆排队慢行,极易发生阻塞,到极限时,车 速和交通量都降至为零。 速和交通量都降至为零。
第二节、 第二节、道路服务水平
• 一、概念 • 道路服务水平: 是交通流中车辆运行的以及驾驶员 道路服务水平 : 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 亦即道路所提供的运行 服务质量水平。 如可以提供的行车速度、 舒适、 服务质量水平 。 如可以提供的行车速度 、 舒适 、 安 全及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实际效果与服务程度。 全及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实际效果与服务程度。 • 评定服务水平的高低应包括下列各项因素: 评定服务水平的高低应包括下列各项因素: 行车速度和行驶时间; (1)行车速度和行驶时间;(2)车辆行驶时的自由程 行车受阻或受限制的情况, 度;(3)行车受阻或受限制的情况,可用每公里停车 次数和车辆延误时间来衡量; 行车的安全性, 次数和车辆延误时间来衡量;(4)行车的安全性,以 事故率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来衡量; 事故率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来衡量;(5)行车的舒适 性和乘客满意的程度; 经济性, 性和乘客满意的程度;(6)经济性,以行驶费用来衡 量。

• •
三、我国道路服务水平分级
• 我国道路服务水平现分为四级,一级相 我国道路服务水平现分为四级, 当于美国的A 两级, 当于美国的A、B两级,二、三级分别相 当于美国的C级及D 当于美国的C级及D级,四级相当于美国 两级。 的E、F两级。
第三节 影响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因素
(一)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作用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作用
t-主干道车头时距,6s. t0-次干道车头时距 主干道车头时距,6s.
交叉口通行能力: N +N次
2) (2) 十字有信号灯路口 停车线截面法:过停车线即视为通过路右口。 停车线截面法:过停车线即视为通过路右口。 直行通行能力N 直行通行能力 直: N 直=(3600/T周 ) * (t绿-t损)/ t间 ( 右转通行能力N 右转通行能力 右: N 右=3600/ t右 左转通行能力N 左转通行能力 左: N 左=n(3600/ T周) 交叉口通行能力:所有 N 直+ N 右+ N 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