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合集下载

道路通行能力提升建议方案

道路通行能力提升建议方案

道路通行能力提升建议方案在现代社会,道路通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以下是一些针对道路通行能力提升的建议方案。

一、优化道路设计(一)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城市道路规划应充分考虑交通流量的分布和流向,构建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网络。

主干道应承担长距离、大运量的交通,次干道和支路则负责集散和分流交通。

同时,要加强不同等级道路之间的衔接,减少断头路和瓶颈路段,提高道路网络的整体连通性。

(二)拓宽道路路面对于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适当拓宽路面可以增加车道数量,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拓宽道路时,要充分考虑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因素,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三)优化交叉口设计交叉口是道路通行的关键节点,往往容易出现交通拥堵。

可以采用优化信号灯配时、设置专用转弯车道、建设立交桥或地下通道等方式,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例如,对于十字交叉口,可以采用多相位信号灯控制,根据不同方向的交通流量合理分配绿灯时间;对于大型交叉口,可以建设立交桥,实现不同方向车辆的无干扰通行。

二、加强交通管理(一)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利用先进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配时,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化控制。

例如,采用感应式信号灯,当检测到车辆排队较长时,自动延长绿灯时间,减少车辆等待时间。

(二)限制车辆通行在特定时间段或区域,对车辆的通行进行限制。

比如,实行单双号限行、划定货车禁行区域、设置公交专用道等,减少道路上的交通流量,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三)加强交通执法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如闯红灯、违法停车、超速行驶等,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同时,加强对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其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三、发展公共交通(一)优化公交线路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增加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减少公交线路的重复和迂回,提高公交服务的便捷性和吸引力。

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

一、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旳路口90%以上仍是平面交叉 口,直接影响道路旳通行能力,需要要点研究。 整个交叉口旳通行能力——各个流向旳通行能力。 HCM中旳运营分析法,研究进口道或车道组旳通 行能力。单一车种,环境不很复杂旳情况下建立,不 适应于我国混合交通流旳情况,分析车道组通行能力 旳思绪可借鉴旳。
2.用于道路规划 在分析目前交通流旳质量水平,评估既有公路
网承受交通旳适应程度旳基础上,经过交通量预 测及投资效益和环境影响旳评估,提出改善和提 升公路网旳规模和建设项目及其实施环节。 3.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根据预测交通量旳增长情况和运营条件旳分析, 制定各阶段旳交通管理措施。
第二节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主要受交叉口通行能力旳制约。 两条或两条以上旳道路在同一平面相交称为平面 相交,两条不同方向旳车流经过平交路口时会产生车 流旳交叉。 平交路口可能经过旳相交车流旳最大交通量就是平 面交叉口旳通行能力。 平面交叉口旳通行能力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 不加任何交通管制旳交叉口旳通行能力; ✓ 中央设圆形岛旳环行交叉口旳通行能力; ✓ 设置交通信号旳交叉口旳通行能力。
指定旳车道组或进口道旳通行能力可表达为:
Ci Si (g / c)i
(6—2)
(二)信号交叉口旳服务水平 信号交叉口旳服务水平用延误来衡量。延误是
反应驾驶员不舒适、受阻、油耗和行驶时间损失旳指 标。服务水平原则用15min分析期间内每辆车旳平均 停车延误来表达。
(三)交叉口旳运营分析 运营分析是为了拟定每个车道组、进口道及整个交叉口
美国将服务水平分为A至F六级: ➢ 服务水平A:交通量很小,交通为自由流。 ➢ 服务水平B:交通量较前增长,交通处于稳定流范 围内旳很好部分。 ➢ 服务水平C:交通量不小于服务水平B,交,交通处于稳定交通流 范围旳较差部分。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基本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基本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1)道路条件的修正系数:包括车道的宽度修正、侧向净空修正、纵坡度 修正系数、视距不足以及沿途条件修正系数。
纵坡度修正系数:
f HV
1
1 P(T E T-1)
P(R E R-1)
式中:PT、PR——货车、公共汽车、旅游汽车所占百分比。 ET、ER——货车、公共汽车、旅游汽车换算为小客车的当量值。
基本通行能力
3.设计(规划)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也称规划通行能力,是指道路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在 不同设计服务水平条件下所具有的能力,也就是要求道路所承担的最 大服务交通量,通常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知识点2: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01 基本通行能力 02 实际通行能力 03 设计通行能力
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基本通行能力
1.基本通行能力
道路和交通处于理想情况下,每一条车道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 的最大交通量。
(1)道路条件
(2)交通条件
车道宽度大于3.75m, 路旁的侧向余宽大于 1.75m。纵坡平缓,并 有开阔的视野、良好的 平面线性和路面状况。
单一的标准汽车、运行 的速度一致、相互干扰 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本通行能力
2.实际通行能力 在实际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点的最大可能交通量。
分析过程:
1)确定基本通行能力:C值。 2)确定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根据地形、道路和交通状况。 3)确定实际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C乘以修正系数。
实际通行能力
实际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2)交通条件的修正系数:主要是由于车辆组成的影响,特别是混合 交通情况下,车辆类型众多、大小不一、占用道路面积不同、性能不 同、速度不同,相互干扰大,会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计算

通行能力计算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可根据一个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进行修正而得。

对理论通行能力的修正应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自行车影响以及交叉口影响四个方面。

即43210r r r r C C ⋅⋅⋅⋅=(式1)式中:0C ——路段设计通行能力(pcu/h );1r ——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2r ——车道宽度影响修正系数;3r ——车道数影响修正系数;4r ——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

1.路段设计通行能力0C 的确定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如下:附表1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V ≤60km/h )2.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1r 的确定自行车对机动车道机动车的影响,应视有无分隔带(墩)及自行车道交通负荷的大小分三种情况考虑。

1)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有分隔带(墩)。

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有分隔带时,路段上的自行车对机动车影响较小,可不考虑折减。

2)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无分隔带(墩),但自行车道负荷不饱和。

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之间没有设置分隔带时,自行车对机动车有影响,但如果自行车道上的自行车交通量小于自行车道通行能力,此时,自行车基本上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对机动车的影响不大。

3)机动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无分隔带(墩),且自行车道超饱和负荷。

当自行车交通量超过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时,自行车将侵占机动车道而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运行,使机动车的车速、通行能力大大降低,其影响系数可根据自行车侵占的机动车道宽度与机动车道单向总宽之比确定,其影响系数为:121/)5.0]/[(8.0W W Q Q r bic bic -+-= (式2)式中:bicQ ——自行车交通量(辆/小时);][bic Q ——每m 宽自行车道的实用通行能力(辆/小时);2W ——单向非机动车道宽度(m ); 1W ——单向机动车道宽度(m )。

3.车道宽度影响修正系数2r 的确定车道宽度对行车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取标准车道宽度为3.5m ,当车道宽度大于该值时,有利于车辆行驶,车速略有提高;当车道宽度小于该值时,车辆行驶的自由度受到影响,车速降低。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城市道路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承载交通流量的能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成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的重要问题。

1.2 目的和意义本手册的目的是为城市交通规划者、设计师和管理者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挑战,从而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概述2.1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2.2 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2.3 道路通行能力的评估指标第三章: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策略3.1 道路交通管理措施- 制定合理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案- 实施合理的巡逻和执法措施- 优化道路标线和交通设施设置-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方式3.2 道路设计及改造措施- 根据交通量和速度要求合理设置车道数和宽度- 设备合理的辅助设施,如转弯辅助车道、出入口匝道等- 合理规划和布局交叉口和主要道路- 修建或拓宽道路,缓解交通拥堵瓶颈第四章:交通拥堵管理与应急预案4.1 交通拥堵管理措施- 建立交通流量监测和信息发布系统- 提供交通拥堵信息,引导驾驶员选择合适的路线- 实施高峰时段交通管制措施4.2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的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快速清理事故现场,恢复道路通行能力- 加强交通事故预防和安全教育第五章: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管理的推进机制5.1 政府部门的角色和职责- 加强对道路通行能力管理的组织和领导- 审核和批准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方案- 监督和评估道路通行能力的改善效果5.2 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加强对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和评估- 推动道路通行能力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5.3 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公众参与道路通行能力管理- 建立城市交通管理志愿者队伍,共同维护交通秩序第六章:案例分析6.1 城市A的道路通行能力管理实践- 管理措施:交通信号优化、道路标线优化、公共交通推广- 效果评估:交通拥堵情况改善、交通事故减少、出行时间缩短6.2 城市B的道路通行能力管理实践- 管理措施:道路改造、交通拥堵管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效果评估:道路通行能力提升、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增强第七章:结论与展望7.1 本手册的主要贡献与限制7.2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7.3 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参考文献注:以上章节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章节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及交通状况评价研究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及交通状况评价研究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及交通状况评价研究一、引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道路交通压力也在持续增加。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攀升。

因此,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状况评价研究既涉及到城市交通规划,也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评价研究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评价研究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

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车辆的能力,是衡量道路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指标。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受到道路交通设施、交通流量、交通组织管理及道路条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一)道路交通设施道路交通设施是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对车辆通行速度和通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高等级公路通行能力较强,但城市主要道路的通行能力一般较低。

为了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需要对道路进行改造和优化。

如对拥堵路段改造为高架路或地下道,或者新建或拓宽主干路等,这些措施可以扩大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二)交通流量交通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的车辆数量,是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若交通流量超过道路的通行能力,则会造成道路交通拥堵,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车辆通行时间延长、燃料消耗增加等问题。

因此,要合理控制交通流量,通过有序的交通管理、合理的限制和引导交通流,尽可能缩小交通流峰值,从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三)交通组织管理交通组织管理是保证道路顺畅运行的重要手段。

交通组织管理包括车辆管理、路面交通信号灯控制、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监视及车辆限行和车辆出行导引等。

通过科学的交通组织管理,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四)道路条件道路条件包括道路宽度、道路坡度等。

一些道路存在弯曲、坡度较大或者障碍物过多的情况,会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道路设施建设与改造时,需要考虑道路条件的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道路设计,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三、城市交通状况评价研究城市交通状况评价研究是对城市交通状况的综合评价,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道路交叉口与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与公式

城市道路交叉口与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与公式

计算说明一、路段通行能力与饱和度的计算说明1、通行能力计算计算路段单方向的通行能力,如“由东向西的通行能力”、“由南向北的通行能力”。

∑=ni i C C 1=单 (1-1)单C —— 路段单向通行能力;i C —— 第i 条车道的通行能力;i —— 车道编号,从道路中心至道路边缘依次编号;n —— 路段单向车道数。

车道交条ααα⨯⨯⨯=0C C i (1-2) 0C —— 1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取表1-1中对应的建议值:表1-1 0C 值条α —— 车道折减系数,自中心线起第一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1.00,第二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0.80~0.89,第三条为0.65~0.78,第四条为0.50~0.65,第五条以上为0.40~0.52;交α —— 交叉口折减系数,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和路段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由表1-2确定:表1-2 交叉口折减系数——车道宽度折减系数,根据车道宽度由表1-3确定:车道表1-3 车道折减系数2、饱和度计算V/——实际流量除以通行能力。

C二、交叉口通行能力与饱和度计算说明1、通行能力计算∑=ni i C C 1=交叉口 (2-1)交叉口C —— 交叉口通行能力;i C —— 交叉口各进口的通行能力;i —— 交叉口进口编号;n —— 交叉口进口数,n 为4或3。

∑=Kj j i C C 1= (2-2) j C —— 进口各车道的通行能力;j —— 车道编号;K —— 进口车道数。

先计算各个车道的通行能力,再计算各个进口的通行能力,然后计算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用专用工具计算进口各车道通行能力,按直行、直左、直右、直左右、专左、专右的先后顺序。

(1) 直行、直左、直右与直左右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需要输入的数据:① 信号周期T ;② 对应相位的绿灯时间t ;③ 对应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j t ;④ 对应的车流量。

注意:→“有效绿灯时间j t ”项,只需设定一个不为零的数即可,建议与t 相等。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摘要:城市道路作为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动脉。

通行能力实质上是道路负荷性能的一种量度,它既反映了道路疏通交通的最大能力,也反映了在规定特性前提下,道路所能承担车辆运行的极限值。

本文研究了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道路路网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城市道路设计、建设后评估等方面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一、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现状1、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的研究现状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设施所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

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取15min或lh)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道路设施通过交通流质点的能力,目前,路段通行能力的研究已经较成熟,并不断细化。

周伟、王秉纲从理论上对路段通行能力进行了探讨。

杜家玉等在道路通行能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单向交通路段基本通行能力,并推导出了其计算公式。

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实际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对道路服务水平的确定、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2、城市道路网络通行能力的研究现状目前,关于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路段、交叉口等网络组成要素上,对整个道路网络通行能力尚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

现有城市道路网络通行能力研究成果大多是通过建立双层规划模型得到的。

而城市道路网络通行能力为双层评价模型,上层模型为最大流问题,反映综合交通系统的最大服务流;下层模型为出行分布与均衡分布相结合的组合模型,同时反映路径选择、模式和传输节点的选择。

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使道路拥堵状况不断加剧,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研究已不能满足解决拥堵问题的需要,关于城市道路网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热点。

3、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研究现状交叉口通行能力是一个研究焦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1. 简介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城市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交通流量。

合理评估和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对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影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
2.1 道路设计
道路设计直接影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设计合理的道路宽度、路段长度、标线设置等能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此外,道路施工质量以及设施设备情况也会对通行能力产生影响。

2.2 交通流量
交通流量是指在某一时段内通过道路的车辆数量。

交通流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道路通行能力的利用率。

如果交通流量超过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就容易引发交通拥堵。

2.3 道路拥堵
道路拥堵是指道路通行能力不足以满足交通流量需求,导致交通堵塞的现象。

道路拥堵会降低道路通行能力,增加交通事故风险,并且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4 信号控制
信号控制是管理交叉口交通流的一种方式。

合理的信号控制可以调节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不同交通流量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信号控制策略,以优化交通流动。

2.5 车辆行为
车辆行为对道路通行能力也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驾驶行为(如减速、保持安全距离等)能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而不合理的行为(如超速、抢行等)则会降低道路通行能力。

3. 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措施
3.1 道路扩建与改造
对于通行能力较低的道路,可以通过扩建和改造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例如,增加车道数、拓宽道路宽度、提高标线设置等措施都可以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2 交通信号优化
通过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交通流畅,提高道
路通行能力。

利用智能信号控制技术,根据交通流量动态调整信号配时,使得交通流动更加顺畅。

3.3 道路交通组织
合理的道路交通组织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例如,合理
设置交通指示标志,对交叉口和路口进行规划和管制,促使交通流动更加高效。

3.4 限制车辆行为
通过加强交通管理,限制不合理的车辆行为,可以提高道
路通行能力。

例如,加强交通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遏制不安全驾驶行为。

4. 结论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与道路设计、交通
流量、道路拥堵、信号控制和车辆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和管理手段,我们可以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改善交通拥堵情况,提高交通效率,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