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指标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方便等指标来衡量
1.1 一般规定
基本定义
n 最大服务交通量:
Ø 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交通管制条件下,并保持特定的 服务水平时,道路的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 最大小时交通量。
Ø 反映的是在某一特定服务水平下道路所能提供的疏导交通的最大能 力
Ø 对应设计服务水平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就是设计通行能力
880 1520 2000 2200
720 1280 1750 2100
590 990 1400
四级(强制 (饱和流)
≤ 57
≥ 30
接近 1.00
1800
流)
(强制流)
> 57
< 30
不稳定状态
-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一级服务水平 Ø 车辆较少、车流密度较小,车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荣建 北京工业大学
汇报内容
n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
一、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一般规定 n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自行车道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人行设施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1.1 一般规定
基本定义
n 道路通行能力: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快速路基本路段以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应符合下表所规定内容,
新建道路应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设计速度 (km/ h)



100





80


城市道路各类(级)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城市道路各类(级)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城市道路各类(级)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级别类别设计车速
(Km/h)
双向机动车道数
(条)
机动车道宽
(m)
分隔带设置道路断面形式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80、60
Ⅰ60、50
Ⅱ50、40
Ⅲ40、30
Ⅰ50、40
Ⅱ40、30
Ⅲ30、20
Ⅰ40、30
Ⅱ30、20
Ⅲ20
≥4
≥4
≥4
2-4
2-4
2-4
2
2
2
2
3.75
3.75
3.75
3.5-3.75
3.75
3.5-3.75
3.5
3.5-3.75
3.5
3.5
必须设
应设
应设
可设
可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双、四幅路
单、双、三、四幅路
单、双、三幅路
单、双、三幅路
单、双、三幅路
单幅路
单幅路
单幅路
单幅路
单幅路
注:1、设计车速在条件许可下,宜采用大值。

2、改建道路应依据地形、地物限制、拆迁占地等具体困难,课选用表中适当等级。

3、城市文化街、商业街可参照表中次干路及支路的技术指标。

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 -回复

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 -回复

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

-回复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

它是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中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交通流动性和道路的通行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道路通行能力,通常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逐步回答“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的问题,从整体到细节,逐步深入。

首先,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可以根据道路类型进行划分。

常见的道路类型包括高速公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

高速公路是承载大量车辆高速通行的主要干道,其通行能力一般较高。

主干道是城市内部交通流的主要干道,其通行能力介于高速公路和次干道之间。

次干道连接城市内部的次要交通流,其通行能力较低。

支路则是连接小区、街区和城市内狭窄道路的辅助道路,其通行能力相对较小。

其次,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可以根据道路断面形式进行划分。

道路断面形式通常指道路的布局和宽度等因素对通行能力的影响。

常见的道路断面形式包括单车道、双车道、多车道(包括三车道和四车道)以及高架桥等。

单车道道路通行能力较低,一般只能容纳一条行车线,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小的地区。

双车道道路则是在道路断面中设置了两条行车线,通行能力较单车道有所提高,适用于中等交通流量的地区。

多车道道路通过设置多条行车线,进一步提高了通行能力,适用于高交通流量的地区。

高架桥则是将道路的通行线路架设于地面以上,以此提高通行能力。

再次,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可以根据道路设计参数进行划分。

道路设计参数是指道路设计时考虑的各种因素,包括车道宽度、车道数目、平均车速和行人通行设施等。

车道宽度是指车辆通行的有效宽度,直接影响道路通行能力。

车道数目越多,道路的通行能力也越高。

平均车速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运行速度,越高则道路通行能力越大。

行人通行设施则是指为行人划设的人行道和人行横道等设施,其合理设计可以改善道路通行能力。

最后,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可以根据交通控制措施进行划分。

交通控制措施是指通过交通信号灯、停车标线和导向标志等手段,对车辆和行人的通行进行引导和控制。

北京市常用道路通行能力推荐表

北京市常用道路通行能力推荐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名称 单向三车道次干路-B 单向二车道次干路 单向二车道次干路** 单向二车道次干路-B 单向一车道次干路 单向一车道次干路** 单向一车道次干路-B 宽度>12米支路 宽度6-12米支路 宽度<6米支路 单向四车道辅路 单向三车道辅路 单向三车道辅路** 单向三车道辅路-B 单向二车道辅路 单向二车道辅路** 单向二车道辅路-B 单向一车道辅路 单向一车道辅路** 单向一车道辅路-B 定向匝道1 定向匝道2 单向二车道非定向匝道 单向二车道非定向匝道1 单向二车道非定向匝道2 主辅路进出口 轻轨、城市铁路、地铁 公交道路(步行道) 相交道路;“_B” :机非混合的车道。
北京市常用道路通行能力
高峰小时通行能力(pcu/h) 私人交通最大自由速度(km/h) 名称 7200 110 单向四车道高速路 5400 110 单向三车道高速路 3600 110 单向二车道高速路 1500 60 一级公路 800 60 二级公路 6400 100 单向四车道城市快速路 4600 100 单向三车道城市快速路 4000 80 单向三车道城市快速路* 2800 100 单向二车道城市快速路 2200 80 单向二车道城市快速路* 1000 80 单向一车道城市快速路 7200 100 单向四车道五环路 5400 100 单向三车道五环路 6400 90 单向四车道四环路 4600 90 单向三车道四环路 6400 80 单向四车道三环路 4600 80 单向三车道三环路 6400 80 单向四车道二环路 4600 80 单向三车道二环路 4500 60 单向五车道主干路 3600 60 单向四车道主干路 3300 60 单向四车道主干路** 2700 60 单向三车道主干路 2400 60 单向三车道主干路** 1800 60 单向二车道主干路 1500 60 单向二车道主干路** 2400 50 单向三车道次干路 2100 40 单向三车道次干路** 注:* :1000米内有出入口或相交道路;** :500米内有出入口或相交道路;“_B” :机非混合的车道。

公路通行能力

公路通行能力

公路通行能力《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 05版)3公路通行能力2003. 053公路通行能力3. 1 一般规定3.1.1在公路规划和设计中,应对公路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必须对路段,互通式立体交义的匝道、交织区段进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分析与评价。

2二级公路和干线公路上的重要无信号交义口,应进行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分析;三级公路宜参照二级公路的分析方法确定新、改建公路的服务水平。

3.1.2服务水平根据公路设施提供服务的程度分为四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按二级服务水平设计;二、三级公路和无信号交义口可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3. 1. 3通行能力分析的标准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1公路通行能力分析釆用的标准车型为小型车。

交通量折算中采用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应符合表3. 1. 3规定。

2公路设计与运营阶段,针对不同的公路设施类型、地形条件和交通需求,应分别采用相应的折算系数。

3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在通行能力分析中按路侧干扰因素考虑。

3—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 05版)3公路通行能力2003. 054 一、二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按路侧干扰因素考虑;三、四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型车。

3. 1. 4设计小时交通量1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车道数或评价公路服务水平时,应以设计小时交通量为依据。

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笫30位小时交通量,也可根据当地调查结果采用笫20, 40位小时之间最为经济合理时位的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按下式计算:DDHV 二AADT XDXK式中:DDHV—定向设计小时交通量(veh./h);AADT—规划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veh. /d);D -方向不均匀系数伽),一般取0. 5, 0. 6,亦可根据当地交通量观测资料确定;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紛。

2新建公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宜参照公路功能、交通量、地区气候、地形等条件相似的公路的预测数据确定。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控制延误(s/辆)
交通负荷系数 排队长度(m)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
一级
<30 <0.6 <30
二级
30-50 0.6-0.8 30-80
三级
50-60 0.8-0.9 80-100
四级
>60 >0.9 >100
1.3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无信号交叉口包括次要道路停车让行、全向道路停车让行和环形交叉口三种
运行为畅行状态 Ø 驾驶员能根据自己的驾驶特性和
车辆条件、道路条件及环境条件 进行驾驶,基本上不受或少受道 路上的其他车辆的影响,通常可 以保持较高的车速
Ø 该状态下车辆的行驶速度可以称 为自由流速度
一级服务水平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本规程将服务水平分为四级: Ø 一级服务水平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 Ø 二级服务水平交通处于稳定流中间范围 Ø 三级服务水平,交通流处于稳定流下限 Ø 四级服务水平时交通运行处于不稳定状态
1.3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n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受到道路几何条件、交通条件和信号控制、自行车和行
人交通的影响 n 一般计算公式:
1.3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
n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分级应符合下表规定内容,新建信号交叉口应按三级服 务水平设计
服务水平 指标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四级服务水平上半段 Ø 交通流量可以达到通行能力时的
流量值 Ø 在最大流量范围,交通流处于稳
定的极限,出现小的干扰就会使 车流产生大的波动,车流抗干扰 能力明显下降 Ø 饱和流

高速公路七个路况评定指标

高速公路七个路况评定指标

高速公路七个路况评定指标通常包括:
1. **平整度:** 表示路面平坦程度,通常以坑洼、凹凸不平程度等来评价。

2. **防滑性:** 表示路面的抓地力,防止车辆在湿滑或结冰路面上打滑。

3. **排水性:** 表示路面排水系统的效果,防止雨水积聚和路面积水。

4. **可行性:** 表示路面是否适合通行,包括是否有障碍物、施工等情况。

5. **标线标志:** 表示路面的标线和标志是否清晰、完整。

6. **照明设施:** 表示路段照明设施的完善程度,对夜间行车有重要影响。

7. **路面表面状况:** 表示路面材料的磨损情况、修补情况等,直接影响驾驶舒适度和安全性。

单车道、多车道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计算

单车道、多车道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计算

1.1.1单车道通行能力美国交通研究委员会研究成果表明,在标准小汽车的情况下,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为2000辆/小时。

美国将道路交通状态分为六个等级,并称之为服务水平,分为A、B、C、D、E、F。

其对应的服务水平之γ值(γ=Nm/Np,即:设计通行能力与可能通行能力之比)如表:表美国城市道路服务水平服务水平交通状态PHF 平均速度(km/h)γA 自由流(相当自由的)0.70 ≥50≤0.6B 稳定流(稍有阻滞)0.80 ≥40≤0.7C 稳定流(有阻滞、可接受)0.85 ≥33 ≤0.8D 接近非稳定流(严重阻滞)0.90 ≥25≤0.9E 非稳定流(阻塞、严重阻滞)0.95 接近25 ≤1.0F 强制流(阻塞)无意义<25 无意义(超负荷)根据我国城市道路的特点,服务水平宜在B-D之间。

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快速路取γ=0.75,主干路γ=0.80,次干路γ=0.85,支路γ=0.9。

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确定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在城市一般交通条件下,当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式中N p—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辆/h)t i—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表一条车道可能通行能力计算行车速度(Km/h)50 40 30 20可能通行能力(辆/小时) 1690 1640 1550 1380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式中N ml —— 一条机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辆/h )a c —— 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主干道为0.8a 综合 —— 考虑交叉口间距、绿信比等综合折减系数参照上述美国城市道路服务水平分类标准和根据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的道路设计通行能力结合新安西乡的实际交通状况来计算本次规划中采用的设计通行能力。

表 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不同道路类型的通行能力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 0.75 0.8 0.85 0.9 基本路段可能通行能力 1850 1750 1640 1400 基本路段设计通行能力1387140013941260自行车、交叉口对通行能力影响系数的确定:自行车影响折减系数γ的确定,结合本次新安西乡交通规划的实际情况,新安西乡规划快速路、主干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都设有隔离带,路段上的自行车对机动车行驶无影响,不考虑折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0/车道
<5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860/车道
>500米,<10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960/车道
>10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1060/车道
次干路
非右侧车道,<500米,与主干路相交
580/车道
非右侧车道,>500米,<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680/车道
非右侧车道,>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780/车道
非右侧车道,<5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630/车道
非右侧车道,>500米,<10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730/车道
非右侧车道,>10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830/车道
最右侧车道,机非隔离
与非右侧车道相等
最右侧车道,机非混行
非右侧车道的50%
支路
行车道宽度<12米
300/方向
行车道宽度>13米,<16米
600/方向
行车道宽度>16米
900/方向
第二种算法:
快速路通行能力车道数乘以1800
主干路车道数乘以860
次干路车道数乘以730或者780
支路900或者600
各种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指标
技术等级
描述
设计通行能力(车/小时)高速 Nhomakorabea路1800/车道
高速公路匝道
1600/车道
城市快速路
最右侧车道
1000/车道
非右侧车道
1800/车道
城市快速路匝道
750/车道
主干路
<500米,与主干路相交
720/车道
>500米,<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820/车道
>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