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规范及通行能力参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1.1 一般规定
基本定义
n 最大服务交通量:
Ø 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交通管制条件下,并保持特定的 服务水平时,道路的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 最大小时交通量。
Ø 反映的是在某一特定服务水平下道路所能提供的疏导交通的最大能 力
Ø 对应设计服务水平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就是设计通行能力
880 1520 2000 2200
720 1280 1750 2100
590 990 1400
四级(强制 (饱和流)
≤ 57
≥ 30
接近 1.00
1800
流)
(强制流)
> 57
< 30
不稳定状态
-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一级服务水平 Ø 车辆较少、车流密度较小,车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荣建 北京工业大学
汇报内容
n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
一、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一般规定 n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自行车道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人行设施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1.1 一般规定
基本定义
n 道路通行能力: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快速路基本路段以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应符合下表所规定内容,
新建道路应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设计速度 (km/ h)
快
速
路
100
基
本
路
段
服
80
务
水
平
jA第七章 道路通行能力
(二)十字路口设计通行能力
1.直行车道
t t 3600
Ns=
tc
·[(
t
-
g
1)/
is+1]· s
(6-2)
式中:N s 为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tc 为信
号灯周期时间(s); t g为信号周期内的绿灯时间(s);t1 为
绿灯初期第一辆直行车启动并通过停止线所需时间(s),
可采用2.3s;tis 为连续直行车辆通过停止线的车头时距
(三)设计通行能力
设计能行能力也称实用通行能力,即是道路交通的运
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一小时内通过道路
某断面的交通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N设计 N可能 N基本
V
iC
表4-8 日本道路服务水平系数
服务水平
乡村
城镇
1
0.75
0.8
2
0.85
0.9
3
1.00
第七章 道路通行能力
第一节 车行道的通行能力
所谓车行道通行能力是指车行道某一断面上单位时间内 通过最大车辆数。通行能力常用的计算单位为:辆/小时 (veh/h)。 通行能力可分为: 1、基本能行能力,也称理论通行能力; 2、可能通行能力,即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下可能达到最大 通行能力; 3、设计通行能力,也称实用通行能力。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一)基本通行能力(理论通行能力)
1、定义 基本通行能力也称理论车道容量,或车道交通容量。是指
一条车道在理想道路条件下能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1)理想的道路条件 车行道具有足够的宽度,足够的路旁侧向净空,道
车道通行能力
车道通行能力3.6.1单车道理论通行能力采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如下表。
通行能力应考虑平面交叉设置、绿信比、交叉口间距、车道宽度、车道数以及自行车等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因此,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如下:N a=N0×a c×a m×a a式中:N a:单向道路设计通行能力(pcu/h);N0: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pcu/h);a c: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a m:通行能力车道折减系数;a a:交叉口折减系数。
取值指标: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a c,对于主干道取值为0.80;通行能力车道折减系数一般采用:车道数/修正系数为2/1.9、3/2.75、4/3.50;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a a,根据交叉口间距,并参考《城市道路设计手册》及有关资料,计算得a a=0.80。
故拟建道路路段单向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如下表:按照道路服务水平划分标准及拟建项目各路段特征年度预测交通量和方向不均衡系数(本项目取值0.51),计算不同车道数、不同计算车速的V/C值,对本项目各路段在预测末年的服务水平等级判断如下表。
预测末年(2034年)道路单向断面服务水平计算表表3-6由于本项目沿线道路线性较好,且周边建筑分布较散,因此根据综合分析论证,认为本项目计算行车速度取规范中I级城市主干道的上限,即60km/h较为合理。
3.6.4路段服务水平分析根据车道数和计算行车速度的选择,拟建项目各路段在各个特征年服务水平见下表。
路段服务水平分析结果表3-7改造后的XX路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km/h,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在2014年道路V/C服务水平为B级以上,在一定时间内将满足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 2022年和2034年高峰小时流量分别为为4403辆和4924辆,2022年服务水平达到C级服务水平,2034年为超过C级服务水平达到D级服务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仍能满足交通的需求,因此本道路设计双向六车道是合理的,满足市政道路设计要求。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容纳的交通流量。
它对于
交通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决策者评估道路的状况以
及实施交通控制措施。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交通流量:了解道路上的实际车流量是进行通行能力分析的基础。
可以通过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摄像头、车牌识别系统等手段获取准
确的交通流量数据。
2. 车道容量:车道容量是指道路上每个车道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容纳
的车辆数。
车道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车道宽度、交通流
特性、交叉口布局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可以通过车道容
量表来评估道路上每个车道的容量。
3.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道路上交通流量达到或接近车道容量时的状况。
饱和度通常用“PCU”(Passenger Car Unit)来表示,表示
每辆车所占的等效车辆单位。
通过饱和度的计算,可以判断道路是
否过于拥堵。
4. 其他因素:除了交通流量和车道容量外,道路通行能力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车辆类型、道路设施和道路交叉口等。
这些因素也需要考虑在内进行综合分析。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对道路的通行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需要采取的交通控制措施,如增加车道数、改善交叉口布局、优化信号配时等,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通行能力计算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可根据一个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进行修正而得。
对理论通行能力的修正应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自行车影响以及交叉口影响四个方面。
即43210r r r r C C ⋅⋅⋅⋅=(式1)式中:0C ——路段设计通行能力(pcu/h );1r ——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2r ——车道宽度影响修正系数;3r ——车道数影响修正系数;4r ——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
1.路段设计通行能力0C 的确定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如下:附表1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V ≤60km/h )2.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1r 的确定自行车对机动车道机动车的影响,应视有无分隔带(墩)及自行车道交通负荷的大小分三种情况考虑。
1)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有分隔带(墩)。
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有分隔带时,路段上的自行车对机动车影响较小,可不考虑折减。
2)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无分隔带(墩),但自行车道负荷不饱和。
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之间没有设置分隔带时,自行车对机动车有影响,但如果自行车道上的自行车交通量小于自行车道通行能力,此时,自行车基本上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对机动车的影响不大。
3)机动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无分隔带(墩),且自行车道超饱和负荷。
当自行车交通量超过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时,自行车将侵占机动车道而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运行,使机动车的车速、通行能力大大降低,其影响系数可根据自行车侵占的机动车道宽度与机动车道单向总宽之比确定,其影响系数为:121/)5.0]/[(8.0W W Q Q r bic bic -+-= (式2)式中:bicQ ——自行车交通量(辆/小时);][bic Q ——每m 宽自行车道的实用通行能力(辆/小时);2W ——单向非机动车道宽度(m ); 1W ——单向机动车道宽度(m )。
3.车道宽度影响修正系数2r 的确定车道宽度对行车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取标准车道宽度为3.5m ,当车道宽度大于该值时,有利于车辆行驶,车速略有提高;当车道宽度小于该值时,车辆行驶的自由度受到影响,车速降低。
车道通行能力
车道通行能力3.6.1单车道理论通行能力采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如下表。
单车道理论通行能力表3-33.6.2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拟建道路属于干线性城市主干道,沿线共设有3处灯控平交,其通行能力应考虑平面交叉设置、绿信比、交叉口间距、车道宽度、车道数以及自行车等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因此,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如下:N a=N0×a c×a m×a a式中:N a:单向道路设计通行能力(pcu/h);N0: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pcu/h);a c: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a m:通行能力车道折减系数;a a:交叉口折减系数。
取值指标: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a c,对于主干道取值为0.80;通行能力车道折减系数一般采用:车道数/修正系数为2/1.9、3/2.75、4/3.50;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a a,根据交叉口间距,并参考《城市道路设计手册》及有关资料,计算得a a=0.80。
故拟建道路路段单向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如下表:拟建道路路段单向通行能力计算表(pcu/h)表3-43.6.3计算单向车道数及设计行车速度参照《深圳市干线道路网规划》道路服务水平分级标准,以计算V/C值作为评价指标,确定各基本路段的服务水平等级。
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主干道预测年限为20年,一般流量路段道路服务水平不应低于C级服务水平,最大流量路段道路服务水平不低于D级服务水平。
道路服务水平划分标准表3-5按照道路服务水平划分标准及拟建项目各路段特征年度预测交通量和方向不均衡系数(本项目取值0.51),计算不同车道数、不同计算车速的V/C值,对本项目各路段在预测末年的服务水平等级判断如下表。
预测末年(2034年)道路单向断面服务水平计算表表3-6判断上表计算结果,依道路设计年限末达到不低于D级服务水平的标准确定本项目的车道数和设计车速。
本项目断面采用单向三车道,设计速度可采用40km/h、50km/h 或60km/h。
各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取值建议值
各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取值建议值很多是快速路1000-1200 主干道900 次干道600 支路400-300(一个车道)即使乘了车道、交叉口折减系数觉得还是偏大,一般灯控交叉口右转600 直行500 左转300考虑到渠化的话取的路段通行能力大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般取快速路1200-1400,主干道1000-1200(1150),次干道600-800(700),支路400.括号内为推荐值。
按照规范肯定是偏大现在大多数是按照规范再乘以一个折减系数包括车道折减系数和交叉口折减系数,快速路取值是按照饱和度0.7取的,保证快速路饱和度在0.7左右。
“老拳”网友的经验值为:快速路:1350,主干路:900,次干路600-700,支路:300-400。
这个是我用的经验值”Blee中山规划院“网友的经验值为:快速路1100~1200,主干路800~900,次干路650~750,支路500~600北京各等级道路通行能力的推荐指标各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指标技术等级描述设计通行能力(车/小时)高速公路 1800/车道高速公路匝道带辅道 1600/车道城市快速路最右侧车道 1000/车道非右侧车道1800/车道城市快速路匝道 750/车道主干路 <500米,与主干路相交 720/车道 >500米,<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820/车道 >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920/车道<5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 860/车道>500米,<10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 960/车道 >10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 1060/车道次干路非右侧车道,<500米,与主干路相交 580/车道非右侧车道,>500米,<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680/车道非右侧车道,>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780/车道非右侧车道,<5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 630/车道非右侧车道,>500米,<10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 730/车道非右侧车道,>10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 830/车道最右侧车道,机非隔离与非右侧车道相等最右侧车道,机非混行非右侧车道的50% 支路行车道宽度<12米 300/方向行车道宽度>13米,<16米 600/方向行车道宽度>16米 900/方向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公路通行能力
公路通行能力《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 05版)3公路通行能力2003. 053公路通行能力3. 1 一般规定3.1.1在公路规划和设计中,应对公路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必须对路段,互通式立体交义的匝道、交织区段进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分析与评价。
2二级公路和干线公路上的重要无信号交义口,应进行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分析;三级公路宜参照二级公路的分析方法确定新、改建公路的服务水平。
3.1.2服务水平根据公路设施提供服务的程度分为四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按二级服务水平设计;二、三级公路和无信号交义口可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3. 1. 3通行能力分析的标准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1公路通行能力分析釆用的标准车型为小型车。
交通量折算中采用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应符合表3. 1. 3规定。
2公路设计与运营阶段,针对不同的公路设施类型、地形条件和交通需求,应分别采用相应的折算系数。
3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在通行能力分析中按路侧干扰因素考虑。
3—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 05版)3公路通行能力2003. 054 一、二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按路侧干扰因素考虑;三、四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型车。
3. 1. 4设计小时交通量1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车道数或评价公路服务水平时,应以设计小时交通量为依据。
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笫30位小时交通量,也可根据当地调查结果采用笫20, 40位小时之间最为经济合理时位的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按下式计算:DDHV 二AADT XDXK式中:DDHV—定向设计小时交通量(veh./h);AADT—规划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veh. /d);D -方向不均匀系数伽),一般取0. 5, 0. 6,亦可根据当地交通量观测资料确定;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紛。
2新建公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宜参照公路功能、交通量、地区气候、地形等条件相似的公路的预测数据确定。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交通负荷系数 排队长度(m)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
一级
<30 <0.6 <30
二级
30-50 0.6-0.8 30-80
三级
50-60 0.8-0.9 80-100
四级
>60 >0.9 >100
1.3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无信号交叉口包括次要道路停车让行、全向道路停车让行和环形交叉口三种
运行为畅行状态 Ø 驾驶员能根据自己的驾驶特性和
车辆条件、道路条件及环境条件 进行驾驶,基本上不受或少受道 路上的其他车辆的影响,通常可 以保持较高的车速
Ø 该状态下车辆的行驶速度可以称 为自由流速度
一级服务水平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本规程将服务水平分为四级: Ø 一级服务水平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 Ø 二级服务水平交通处于稳定流中间范围 Ø 三级服务水平,交通流处于稳定流下限 Ø 四级服务水平时交通运行处于不稳定状态
1.3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n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受到道路几何条件、交通条件和信号控制、自行车和行
人交通的影响 n 一般计算公式:
1.3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
n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分级应符合下表规定内容,新建信号交叉口应按三级服 务水平设计
服务水平 指标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四级服务水平上半段 Ø 交通流量可以达到通行能力时的
流量值 Ø 在最大流量范围,交通流处于稳
定的极限,出现小的干扰就会使 车流产生大的波动,车流抗干扰 能力明显下降 Ø 饱和流
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评价指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通行能力1.1 路段通行能力取值注:本表适用于一般交通项目,对通行能力取值要求比较精确的项目应另行计算。
参考材料:彭国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与技术审查ppt:各种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指标1.2 交叉口通行能力(1)适用于不需要进行各进口道分析和计算车道延误的项目:交叉口通行能力取值资料来源:?简化的估算公式:C=800*n (n≤10)C=800*n+300*(n-10)(n›10)n为进口车道数,不区分左直右;(2)需要进行进口道分析和计算车道延误的项目:软件计算(文件夹里提供)。
二、服务水平评价指标路段和交叉口分别取值,标准如下:路段饱和度与服务水平对应关系表信号交叉口饱和度与服务水平对应关系表注:A——非常畅通。
交通量小,自由流,驾驶自由度大,可自由地选择所期望的速度,使用者不受或基本不受交通流中其他车辆的影响。
B——畅通。
交通量有所增加,但受其它车的影响仍然较小。
C ——基本畅通。
交通运行基本上还处于稳定状态,但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变大。
D ——轻度拥堵。
交通量还没有超过道路最大通行能力,但速度和驾驶自由度受到严格限制。
E ——中度拥堵。
交通量达到了道路最大通行能力,交通运行对干扰很敏感,并很容易出现塞车。
F ——严重拥堵。
交通流处于不稳定状态,走走停停,经常出现由于交通量过大引起的塞车。
交通量及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道路级别
I
II
III
I
II
III
I
II
III
计算行车速度
60,50
50,40
40,30
50,40
40,30
30,20
40,30
0.46
交叉口对多车道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系数(K3)见表4-6。
表4-6 交叉口对多车道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系数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K1)如表4-4:
道路可能通行能力系数取值:
交叉口对单车道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系数见表4-5。汽车产业开发区交叉口平均距离为600米左右,故交叉口单车道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系数取0.56(K2)。
现状物流通道主要由5条主干道、6条次干道以及5条支路构成。 其中,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是: 安庆路—兴顺路—蔚山路—南环城路—人民大街—长营高速 西湖大路—超达大路—南四环路—长营高速 绕城高速—长营高速
1、现状物流通道通行能力分析
1、现状物流通道通行能力分析
15
飞跃路
支路
30
双向四车道
664.02
2656.08
16
奔驰路
支路
30
双向二车道
781.2
1562.4
17
振兴路
支路
30
双向二车道
781.2
1562.4
18
长青路
支路
30
双向二车道
781.2
1562.4
道路通行能力报告参考Word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实践学院:专业:组长:指导老师:交通工程短号:年级:2011级成员:中国·珠海二○一四年一月目录一、调查目的 (1)二、调查时间和地点 (1)三、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1)1.交叉口地点: (1)2.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 (1)3.道路截面结构 (3)4.调查数据 (3)5.通行能力计算 (5)6.延误计算和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8)四、城市道路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9)1.交叉口地点 (9)2.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 (9)3.道路截面结构 (10)4.无信号交叉口车流运行特性 (10)5.调查数据 (11)6.通行能力计算 (13)7.饱和度计算和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13)五、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14)1.路段地点: (14)2.路段概况: (14)3.调查数据 (15)4.通行能力计算 (16)5.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17)参考文献 (18)一、调查目的交通调查是指为了找出交通现象的特征性趋向,在道路系统的选定点或路段,收集和掌握车辆或行人运行状态的实际数据所进行的调查分析工作。
通过现场勘查得到的数据以及相关参数,计算并分析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评价其设计合理性和所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1、时间:2014年1月7号2、时间段:17:30—18:303、地点: 1)港湾大道-留诗路信号交叉口2)金峰北路-科技二路无信号交叉口3)港湾大道路段三、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1. 交叉口地点:港湾大道-留诗路信号交叉口2. 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地理环境:交叉口位于港湾大道与留诗路形成的平面十字型交叉口,位于珠海市香洲东北部。
港湾大道全长21.1km,是由歧湾公路珠海段扩宽改造的珠海市东出口公路。
根据珠海市的总体规划,该大道分为城市型和郊区型两部分。
其中,城市道路10.8km,路幅宽度为45m,设置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交通环境:港湾大道属于珠海市主干道。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1. 引言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网络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
它对于交通规划、道路设计和交通管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手册旨在介绍道路通行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评估准则,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2. 概念和定义2.1 道路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
它通常以每小时通过车辆数(PCU/h)或每小时通过车辆数的最大值来计量。
道路通行能力是评价道路通行状况和规划道路容量的重要指标。
2.2 单车道通行能力单车道通行能力是指单车道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
它受到车辆密度、车辆速度、交通流组成和信号控制等因素的影响。
2.3 多车道通行能力多车道通行能力是指多车道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
它除受到车辆密度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车道数、车道宽度、交叉口形式和交通信号等因素的影响。
3. 影响因素道路通行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道路几何特征、交通流组成、交通信号和交叉口形式等。
3.1 道路几何特征道路几何特征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交叉口形式和停车道等。
道路的几何特征会直接影响车辆通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3.2 交通流组成交通流组成包括车辆类型和交通流的组成。
不同类型的车辆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不同,且不同组成的交通流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也不同。
3.3 交通信号交通信号对道路通行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合理的交通信号控制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4 交叉口形式交叉口形式是指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形式,包括无控制交叉口、信号控制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等。
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对道路通行能力有不同的影响。
4. 计算方法和评估准则4.1 单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计算单车道通行能力的常用方法有HCM(《公路容量手册》)方法和MPC (《微观模拟模型》)方法。
根据路段的交通流组成和交通信号的设置,可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北京市常用道路通行能力_参考
名称单向高峰小时通行能力私人交通最大自由速度(pcu/h) (km/h)单向四车道高速路7200 110单向三车道高速路5400 110单向二车道高速路3600 110一级公路1500 60二级公路800 60单向四车道城市快速路6400 100单向三车道城市快速路4600 100单向三车道城市快速路* 4000 80单向二车道城市快速路2800 100单向二车道城市快速路* 2200 80单向一车道城市快速路1000 80单向四车道五环路7200 100单向三车道五环路5400 100单向四车道四环路6400 90单向三车道四环路4600 90单向四车道三环路6400 80单向三车道三环路4600 80单向四车道二环路6400 80单向三车道二环路 4600 80单向五车道主干路4500 60单向四车道主干路3600 60单向四车道主干路** 3300 60单向三车道主干路2700 60单向三车道主干路** 2400 60单向二车道主干路1800 60单向二车道主干路** 1500 60单向三车道次干路 2400 50单向三车道次干路** 2100 40单向三车道次干路-B 1800 40单向二车道次干路1600 50单向二车道次干路** 1400 40单向二车道次干路-B 1200 40单向一车道次干路800 50单向一车道次干路** 700 40单向一车道次干路-B 600 30宽度>12米支路1200 30宽度6-12米支路600 30宽度<6米支路400 20单向四车道辅路 3200 50单向三车道辅路2400 50单向三车道辅路** 2100 40单向三车道辅路-B 1800 40单向二车道辅路1600 50 单向二车道辅路** 1500 40 单向二车道辅路-B 1400 40 单向一车道辅路800 50 单向一车道辅路** 700 40 单向一车道辅路-B 600 40 定向匝道1 1500 80 定向匝道2 1200 80 单向二车道非定向匝道1500 40 单向二车道非定向匝道1 750 40 单向二车道非定向匝道2 600 40 主辅路进出口750 40 轻轨0 0 城市铁路0 0 地铁0 0 公交道路0 50 步行道1 0 4 步行道2 0 4 步行道3 0 4注:* :1000米内有出入口或相交道路;** :500米内有出入口或相交道路;“_B”:机非混合的车道。
(完整版)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整理版
通行能力解析一、道路通行能力的归纳1、基本通行能力:指在必然的时段,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平均段上或一交织点,知书达礼地希望经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
(基本通行能力是在理想条件下道路拥有的通行能力,也称为理想通行能力。
)2、本质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指在一准时段,在本质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或一平均段上或一交织点,知书达礼地希望经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
(可能通行能力则是在详尽条件的拘束下,道路拥有的通行能力,其值平时小于基本通行能力。
)3、设计通行能力:指在一准时段,在详尽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或一平均段上或一交织点,对应服务水平的通行能力。
(指在设计道路时,为保持交通流处于优异的运行情况所采用的特定设计服务水平对应的通行能力,该通行能力不是道路所能供应服务的极限。
)二、多车道路段通行能力1、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理论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的道路与交通条件下,车辆以连续车流形式经过时的通行能力。
在通行能力的理论解析过程中,平时以时间胸襟的车头时距h t和空间距离胸襟的车头间距 h s为基础,推导通行能力的理论解析模型。
其计算公式为:N0 =3600/ h t或 N0=1000Vh s式中: N 0——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辆/h );h t——饱和连续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s);V ——行驶车速( km/h)h s——连续车流的车头间距(m)。
我国对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进行了特地研究,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建议的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的规定以下表所示。
表快速路基本路段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设计速度( km/h)1008060基本通行能力( pcu/h )220021001800设计通行能力( pcu/h )200017501400备注:快速路应依照交通流行驶特色分为基本路段、分合流区和交织区。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规范要求详细解读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规范要求详细解读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规范是为了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和流畅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
本文将详细解读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规范的要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范。
一、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根据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规范,高速公路上的车道数应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设计标准来确定。
车道宽度则应适应不同车速和车辆类型的需要。
一般而言,车道宽度应在3.5米至3.75米之间。
而对于特定情况下的超长大型车辆,车道宽度还需要更大的空间。
二、交通流量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与交通流量息息相关。
根据规范要求,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应该在设计时考虑到未来增长的交通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通行能力。
此外,规范还要求进行交通流量调查,以确定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匝道设计匝道是高速公路与出入口的连接通道,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
规范要求匝道的设计应满足进出口交通需求,减少车辆之间的冲突,提高通行效率。
同时,匝道的长度、坡度、半径等也需要符合规范的要求,以确保车辆的安全通行。
四、交叉口设计高速公路与其他道路的交叉口也是通行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规范要求交叉口的设计应综合考虑交叉流量、减少冲突点、优化信号控制等,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此外,规范还要求合理规划不同类型的交叉口,如简化交叉口、立体交叉口等,以适应不同交通需求。
五、限速措施限速措施是保障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规范要求高速公路应根据路段情况设置合理的限速标志,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
限速的设置不仅要考虑道路的几何条件,还要充分考虑交通流量、天气等因素,以确保车辆安全通行。
六、应急设施和服务设施规范还要求高速公路应配备完善的应急设施和服务设施。
应急设施包括紧急停车带、报警设备等,以应对突发事件。
而服务设施则包括收费站、休息区、加油站等,为驾驶员提供便利。
这些设施的设置和维护,都有助于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运行的效率。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2)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1. 引言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容纳和运输的车辆数量。
对于交通管理、道路设计和交通规划来说,了解和评估道路通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本手册旨在介绍道路通行能力的相关概念、评估方法和影响因素,为交通专业人士提供指导和参考。
2. 道路通行能力的概述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不同条件下,道路所能够容纳的车辆流量。
通常以每小时通过的车辆数来衡量,单位为pcu/h(即每小时等效车辆)。
道路通行能力的评估可以帮助交通管理者了解道路的状况,并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和控制策略。
3.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3.1 容量法容量法是最常用的评估道路通行能力的方法之一。
它基于道路的几何特征、交通流组成以及驾驶行为等因素进行分析,以估计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
常用的容量法包括绿波容量法、理想容量法和微观仿真法等。
3.2 统计法统计法是通过对现场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来评估道路通行能力。
主要包括交通流量观测、交叉口现场观测等方法。
统计法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道路通行能力数据,但需要实地观测和大量的数据分析。
4. 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4.1 道路几何状况道路的几何状况是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道路宽度、路面平整度、坡度等几何特征都会对道路通行能力产生影响。
4.2 交通流组成交通流组成是指不同类型车辆在道路上的分布情况。
不同类型车辆的长度、相互之间的距离以及速度差异等因素都会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
4.3 交通管控措施交通管控措施是指对交通流进行限制和调控的措施,例如红绿灯信号控制、交通通行限制等。
合理的交通管控措施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4.4 驾驶行为驾驶行为是指驾驶员在道路上的行驶方式和规范性程度。
驾驶员的驾驶水平、交通意识、遵守交通规则等因素都会对道路通行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5. 道路通行能力的应用5.1 交通规划和设计了解道路通行能力的评估结果,可以为交通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规划和设计道路,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通行能力规范要求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通行能力规范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建设和改造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通行能力规范成为这些工程的基本要求之一。
本文将探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通行能力规范要求,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并合理应用这些规范。
一、道路通行能力规范要求1. 车行道设计道路的车行道设计是通行能力的关键。
根据城市道路的分类和用途,设计师需要合理选择车道的数量、宽度和几何形状。
一般而言,主干道应该具有足够的车道宽度,以容纳车辆的流量,并确保车辆之间有足够的间隔。
此外,交叉口的设计也应符合通行能力规范,以减少交通拥堵。
2. 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在道路通行能力规范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合理设置红绿灯的时长和间隔时间可以有效地控制交通流量,减少拥堵情况的发生。
此外,交通信号的配时和循环时间也需要根据道路的流量和平均车速进行调整,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3. 道路标线和标牌道路标线和标牌的设置对于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同样至关重要。
标线的合理设置可以引导车辆行驶,并保持车辆间的安全距离。
同时,标牌的设置可以提醒驾驶员注意道路的情况和交通规则,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道路工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通行能力规范要求,合理设置和维护道路标线和标牌,确保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二、桥梁通行能力规范要求1. 桥梁结构设计桥梁的结构设计对通行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桥梁的净高、桥宽和弯矩等参数需要根据通行工具的类型和数量进行合理选择。
此外,桥梁的通行能力还与桥面的纵横坡、桥缝的设置以及桥梁的通风与排水等因素密切相关。
桥梁结构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这些要求,确保桥梁的通行能力符合规范。
2. 桥梁设施与标识桥梁设施与标识的设置也对通行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桥梁的引道、匝道和出口设施需要根据通行流量进行科学规划,以降低交通拥堵。
此外,桥梁标识的设置对驾驶员的指引和安全意识起着重要作用。
在桥梁工程中,设计师需要严格按照通行能力规范,设置和维护桥梁设施和标识,确保桥梁的顺畅通行。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道路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摘要:道路饱和度是研究和分析道路变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人们仍比较简单地用V/C来计算饱和度,未能根据各类不同道路的标准进行计算,尤其是公路和城市道路,其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0 引言饱和度的计算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交通量,二是通行能力。
前者的数据一般是通过交通调查数据经过计算获得,后者的计算则相对较为复杂。
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不同,有必要分开讨论。
本文将在介绍道路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及饱和度算法作一探讨。
1 道路分类我国道路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目前除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进行等级划分。
1.1 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
城市道路与公路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1.2 公路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厂矿地区的道路。
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一般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
2 饱和度定义及影响因素2.1 饱和度道路饱和度是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即为人们常说的V/C,其中V为最大交通量,C为最大通行能力。
饱和度值越高,代表道路服务水平越低。
由于道路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中因难以考虑多方面因素,常以饱和度数值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美国的《通行能力手册》将道路的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等指标的不同分为六级(具体分级标准可参考该手册,此处从略).我国则一般根据饱和度值将道路拥挤程度、服务水平分为如下四级:一级服务水平:道路交通顺畅、服务水平好,V / C介于0至0.6之间;二级服务水平:道路稍有拥堵,服务水平较高,V / C介于0.6至0.8之间;三级服务水平:道路拥堵,服务水平较差,V / C介于0.8至1.0之间;四级服务水平:V / C>1.0,道路严重拥堵,服务水平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