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规范及通行能力参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1.1 一般规定
基本定义
n 最大服务交通量:
Ø 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交通管制条件下,并保持特定的 服务水平时,道路的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 最大小时交通量。
Ø 反映的是在某一特定服务水平下道路所能提供的疏导交通的最大能 力
Ø 对应设计服务水平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就是设计通行能力
880 1520 2000 2200
720 1280 1750 2100
590 990 1400
四级(强制 (饱和流)
≤ 57
≥ 30
接近 1.00
1800
流)
(强制流)
> 57
< 30
不稳定状态
-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一级服务水平 Ø 车辆较少、车流密度较小,车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荣建 北京工业大学
汇报内容
n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
一、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一般规定 n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自行车道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人行设施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1.1 一般规定
基本定义
n 道路通行能力: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快速路基本路段以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应符合下表所规定内容,
新建道路应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设计速度 (km/ h)
快
速
路
100
基
本
路
段
服
80
务
水
平
jA第七章 道路通行能力

(二)十字路口设计通行能力
1.直行车道
t t 3600
Ns=
tc
·[(
t
-
g
1)/
is+1]· s
(6-2)
式中:N s 为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tc 为信
号灯周期时间(s); t g为信号周期内的绿灯时间(s);t1 为
绿灯初期第一辆直行车启动并通过停止线所需时间(s),
可采用2.3s;tis 为连续直行车辆通过停止线的车头时距
(三)设计通行能力
设计能行能力也称实用通行能力,即是道路交通的运
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一小时内通过道路
某断面的交通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N设计 N可能 N基本
V
iC
表4-8 日本道路服务水平系数
服务水平
乡村
城镇
1
0.75
0.8
2
0.85
0.9
3
1.00
第七章 道路通行能力
第一节 车行道的通行能力
所谓车行道通行能力是指车行道某一断面上单位时间内 通过最大车辆数。通行能力常用的计算单位为:辆/小时 (veh/h)。 通行能力可分为: 1、基本能行能力,也称理论通行能力; 2、可能通行能力,即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下可能达到最大 通行能力; 3、设计通行能力,也称实用通行能力。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一)基本通行能力(理论通行能力)
1、定义 基本通行能力也称理论车道容量,或车道交通容量。是指
一条车道在理想道路条件下能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1)理想的道路条件 车行道具有足够的宽度,足够的路旁侧向净空,道
车道通行能力

车道通行能力3.6.1单车道理论通行能力采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如下表。
通行能力应考虑平面交叉设置、绿信比、交叉口间距、车道宽度、车道数以及自行车等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因此,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如下:N a=N0×a c×a m×a a式中:N a:单向道路设计通行能力(pcu/h);N0: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pcu/h);a c: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a m:通行能力车道折减系数;a a:交叉口折减系数。
取值指标: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a c,对于主干道取值为0.80;通行能力车道折减系数一般采用:车道数/修正系数为2/1.9、3/2.75、4/3.50;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a a,根据交叉口间距,并参考《城市道路设计手册》及有关资料,计算得a a=0.80。
故拟建道路路段单向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如下表:按照道路服务水平划分标准及拟建项目各路段特征年度预测交通量和方向不均衡系数(本项目取值0.51),计算不同车道数、不同计算车速的V/C值,对本项目各路段在预测末年的服务水平等级判断如下表。
预测末年(2034年)道路单向断面服务水平计算表表3-6由于本项目沿线道路线性较好,且周边建筑分布较散,因此根据综合分析论证,认为本项目计算行车速度取规范中I级城市主干道的上限,即60km/h较为合理。
3.6.4路段服务水平分析根据车道数和计算行车速度的选择,拟建项目各路段在各个特征年服务水平见下表。
路段服务水平分析结果表3-7改造后的XX路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km/h,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在2014年道路V/C服务水平为B级以上,在一定时间内将满足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 2022年和2034年高峰小时流量分别为为4403辆和4924辆,2022年服务水平达到C级服务水平,2034年为超过C级服务水平达到D级服务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仍能满足交通的需求,因此本道路设计双向六车道是合理的,满足市政道路设计要求。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容纳的交通流量。
它对于
交通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决策者评估道路的状况以
及实施交通控制措施。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交通流量:了解道路上的实际车流量是进行通行能力分析的基础。
可以通过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摄像头、车牌识别系统等手段获取准
确的交通流量数据。
2. 车道容量:车道容量是指道路上每个车道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容纳
的车辆数。
车道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车道宽度、交通流
特性、交叉口布局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可以通过车道容
量表来评估道路上每个车道的容量。
3.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道路上交通流量达到或接近车道容量时的状况。
饱和度通常用“PCU”(Passenger Car Unit)来表示,表示
每辆车所占的等效车辆单位。
通过饱和度的计算,可以判断道路是
否过于拥堵。
4. 其他因素:除了交通流量和车道容量外,道路通行能力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车辆类型、道路设施和道路交叉口等。
这些因素也需要考虑在内进行综合分析。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对道路的通行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需要采取的交通控制措施,如增加车道数、改善交叉口布局、优化信号配时等,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通行能力计算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可根据一个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进行修正而得。
对理论通行能力的修正应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自行车影响以及交叉口影响四个方面。
即43210r r r r C C ⋅⋅⋅⋅=(式1)式中:0C ——路段设计通行能力(pcu/h );1r ——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2r ——车道宽度影响修正系数;3r ——车道数影响修正系数;4r ——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
1.路段设计通行能力0C 的确定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如下:附表1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V ≤60km/h )2.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1r 的确定自行车对机动车道机动车的影响,应视有无分隔带(墩)及自行车道交通负荷的大小分三种情况考虑。
1)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有分隔带(墩)。
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有分隔带时,路段上的自行车对机动车影响较小,可不考虑折减。
2)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无分隔带(墩),但自行车道负荷不饱和。
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之间没有设置分隔带时,自行车对机动车有影响,但如果自行车道上的自行车交通量小于自行车道通行能力,此时,自行车基本上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对机动车的影响不大。
3)机动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无分隔带(墩),且自行车道超饱和负荷。
当自行车交通量超过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时,自行车将侵占机动车道而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运行,使机动车的车速、通行能力大大降低,其影响系数可根据自行车侵占的机动车道宽度与机动车道单向总宽之比确定,其影响系数为:121/)5.0]/[(8.0W W Q Q r bic bic -+-= (式2)式中:bicQ ——自行车交通量(辆/小时);][bic Q ——每m 宽自行车道的实用通行能力(辆/小时);2W ——单向非机动车道宽度(m ); 1W ——单向机动车道宽度(m )。
3.车道宽度影响修正系数2r 的确定车道宽度对行车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取标准车道宽度为3.5m ,当车道宽度大于该值时,有利于车辆行驶,车速略有提高;当车道宽度小于该值时,车辆行驶的自由度受到影响,车速降低。
车道通行能力

车道通行能力3.6.1单车道理论通行能力采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如下表。
单车道理论通行能力表3-33.6.2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拟建道路属于干线性城市主干道,沿线共设有3处灯控平交,其通行能力应考虑平面交叉设置、绿信比、交叉口间距、车道宽度、车道数以及自行车等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因此,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如下:N a=N0×a c×a m×a a式中:N a:单向道路设计通行能力(pcu/h);N0: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pcu/h);a c: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a m:通行能力车道折减系数;a a:交叉口折减系数。
取值指标: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a c,对于主干道取值为0.80;通行能力车道折减系数一般采用:车道数/修正系数为2/1.9、3/2.75、4/3.50;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a a,根据交叉口间距,并参考《城市道路设计手册》及有关资料,计算得a a=0.80。
故拟建道路路段单向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如下表:拟建道路路段单向通行能力计算表(pcu/h)表3-43.6.3计算单向车道数及设计行车速度参照《深圳市干线道路网规划》道路服务水平分级标准,以计算V/C值作为评价指标,确定各基本路段的服务水平等级。
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主干道预测年限为20年,一般流量路段道路服务水平不应低于C级服务水平,最大流量路段道路服务水平不低于D级服务水平。
道路服务水平划分标准表3-5按照道路服务水平划分标准及拟建项目各路段特征年度预测交通量和方向不均衡系数(本项目取值0.51),计算不同车道数、不同计算车速的V/C值,对本项目各路段在预测末年的服务水平等级判断如下表。
预测末年(2034年)道路单向断面服务水平计算表表3-6判断上表计算结果,依道路设计年限末达到不低于D级服务水平的标准确定本项目的车道数和设计车速。
本项目断面采用单向三车道,设计速度可采用40km/h、50km/h 或60km/h。
各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取值建议值

各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取值建议值很多是快速路1000-1200 主干道900 次干道600 支路400-300(一个车道)即使乘了车道、交叉口折减系数觉得还是偏大,一般灯控交叉口右转600 直行500 左转300考虑到渠化的话取的路段通行能力大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般取快速路1200-1400,主干道1000-1200(1150),次干道600-800(700),支路400.括号内为推荐值。
按照规范肯定是偏大现在大多数是按照规范再乘以一个折减系数包括车道折减系数和交叉口折减系数,快速路取值是按照饱和度0.7取的,保证快速路饱和度在0.7左右。
“老拳”网友的经验值为:快速路:1350,主干路:900,次干路600-700,支路:300-400。
这个是我用的经验值”Blee中山规划院“网友的经验值为:快速路1100~1200,主干路800~900,次干路650~750,支路500~600北京各等级道路通行能力的推荐指标各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指标技术等级描述设计通行能力(车/小时)高速公路 1800/车道高速公路匝道带辅道 1600/车道城市快速路最右侧车道 1000/车道非右侧车道1800/车道城市快速路匝道 750/车道主干路 <500米,与主干路相交 720/车道 >500米,<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820/车道 >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920/车道<5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 860/车道>500米,<10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 960/车道 >10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 1060/车道次干路非右侧车道,<500米,与主干路相交 580/车道非右侧车道,>500米,<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680/车道非右侧车道,>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780/车道非右侧车道,<5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 630/车道非右侧车道,>500米,<10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 730/车道非右侧车道,>10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 830/车道最右侧车道,机非隔离与非右侧车道相等最右侧车道,机非混行非右侧车道的50% 支路行车道宽度<12米 300/方向行车道宽度>13米,<16米 600/方向行车道宽度>16米 900/方向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公路通行能力

公路通行能力《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 05版)3公路通行能力2003. 053公路通行能力3. 1 一般规定3.1.1在公路规划和设计中,应对公路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必须对路段,互通式立体交义的匝道、交织区段进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分析与评价。
2二级公路和干线公路上的重要无信号交义口,应进行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分析;三级公路宜参照二级公路的分析方法确定新、改建公路的服务水平。
3.1.2服务水平根据公路设施提供服务的程度分为四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按二级服务水平设计;二、三级公路和无信号交义口可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3. 1. 3通行能力分析的标准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1公路通行能力分析釆用的标准车型为小型车。
交通量折算中采用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应符合表3. 1. 3规定。
2公路设计与运营阶段,针对不同的公路设施类型、地形条件和交通需求,应分别采用相应的折算系数。
3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在通行能力分析中按路侧干扰因素考虑。
3—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 05版)3公路通行能力2003. 054 一、二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按路侧干扰因素考虑;三、四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型车。
3. 1. 4设计小时交通量1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车道数或评价公路服务水平时,应以设计小时交通量为依据。
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笫30位小时交通量,也可根据当地调查结果采用笫20, 40位小时之间最为经济合理时位的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按下式计算:DDHV 二AADT XDXK式中:DDHV—定向设计小时交通量(veh./h);AADT—规划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veh. /d);D -方向不均匀系数伽),一般取0. 5, 0. 6,亦可根据当地交通量观测资料确定;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紛。
2新建公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宜参照公路功能、交通量、地区气候、地形等条件相似的公路的预测数据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