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全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全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第2节《身边的科学问题》;2. 第二章《生物的奥秘》:第1节《生物的基本特征》、第2节《生物的分类》、第3节《生物的适应性》;3. 第三章《人体的奥秘》:第1节《人体的结构》、第2节《人体的功能》、第3节《人体的健康》;4. 第四章《力的世界》:第1节《力的概念》、第2节《力的测量》、第3节《力的作用效果》;5. 第五章《简单机械》:第1节《简单机械的概念》、第2节《杠杆》、第3节《轮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了解生物、人体、力的世界和简单机械的相关知识;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人体的功能、力的测量和简单机械的应用;2.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方法、生物适应性、人体健康、力的作用效果和杠杆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课内容,提出疑问,教师解答;3. 课堂讲解: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实践情景,进行详细讲解;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5.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以提纲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2. 关键词: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关键词,帮助学生记忆;3. 结构图:绘制生物分类、人体结构、力的作用效果等结构图,直观展示知识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3)解释人体的功能;(4)阐述力的作用效果;(5)分析杠杆的分类和原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生活中的科学1.1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1.2 力与运动1.3 简单电路与应用2. 章节二:生物圈中的生物2.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2.2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2.3 人体生理与健康3. 章节三:地球与宇宙3.1 地球的结构与运动3.2 天气与气候3.3 宇宙与探索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力与运动、简单电路等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圈中生物的认识,了解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
3. 帮助学生建立地球与宇宙的基本观念,了解地球的结构、运动以及天气、气候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简单机械、力与运动、简单电路的原理;植物、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地球与宇宙的相关知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演示用简单机械、电路图、生物标本、地球仪、天文望远镜等。
2. 学具:实验器材、显微镜、望远镜、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现象,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针对教材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详细讲解。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讨论: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典型例题、随堂练习等。
2. 板书形式:采用图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使知识结构清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的应用;2.1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3.1 地球的结构与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制作简单电路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推荐相关的科普读物和网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详细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第1章,了解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分类及特点。
2. 植物的结构层次:第2章,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及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 人体的呼吸系统:第3章,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作用及气体交换。
4. 物质的性质:第4章,探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相关实验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生物类群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 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结构层次,认识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特点。
3. 帮助学生认识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理解呼吸作用及气体交换的原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掌握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植物细胞与组织的认识、呼吸作用及气体交换、物质性质的研究。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植物结构层次的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学习、物质性质的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报告单、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a. 生物的多样性: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分析不同生物类群的特征。
b. 植物的结构层次:讲解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及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c. 人体的呼吸系统: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作用及气体交换。
d. 物质的性质: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进行典型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多样性:分类方法、不同生物类群特征。
2. 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 人体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组成、呼吸作用、气体交换。
4.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探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生物的分类方法和三个不同生物类群的特征。
b. 描述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特点。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价值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应用3. 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电路的组成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及其应用4. 地球上的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和价值,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能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和价值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电路原理及欧姆定律的应用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电路的组成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多样性图片和视频资料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验装置电路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电阻、小灯泡等)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同教具)作业本、笔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 例题讲解:(1)生物多样性层次与价值:以具体实例讲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通过实验演示,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电路原理:以实际电路为例,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3. 随堂练习:(2)分组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验,分析实验结果。
(3)分组进行电路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层次:种类、基因、生态系统价值:直接、间接、潜在2. 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原料、过程、产物呼吸作用:原料、过程、产物3. 电路原理:电流、电压、电阻关系欧姆定律:I = U/R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第1章物质的构成与变化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2章生命活动与细胞第3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4节:生物的营养与呼吸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构成和性质,掌握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3. 使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类型、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构成、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生物的营养与呼吸。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显微镜、实验器材、学习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引入物质和细胞的概念。
2. 新课讲解:物质的构成: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举例说明。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介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结合实例讲解。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挂图和多媒体课件,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阐述各结构的功能。
生物的营养与呼吸:讲解生物的营养摄取和呼吸过程,结合生活实例。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4. 生物的营养与呼吸:营养摄取、呼吸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判断下列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答案:物理变化:如水从液态变为固态。
化学变化:如铁生锈。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功能: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质变化和细胞结构的学习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
2024年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气候与气象》,具体内容包括:3.1节“气候与生活环境”、3.2节“气象观测基本知识”和3.3节“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与生活环境的关系,理解气象观测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气象知识分析天气现象和气象灾害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象观测基本知识、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教学重点:气候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气象观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象观测仪器(如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地球仪、气象图表。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气候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气候与生活环境介绍气候的定义,讲解气候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气象观测基本知识介绍气象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讲解温度、湿度、气压等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方法。
3)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介绍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如气旋、反气旋等。
分析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如台风、洪涝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讲解解题思路,分析关键步骤。
4. 随堂练习(15分钟)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气候与生活环境气候定义气候与生活环境关系2. 气象观测基本知识气象要素观测方法3.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天气系统气象灾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所生活的地区的气候特点。
列举三种气象观测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气候特点。
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观测方法,分别用于测量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气象观测方法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024年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
2024年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第1节,内容包括: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性质的描述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2.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描述物质性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性质的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冰块、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石蜡等)学具: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单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冰块融化、水沸腾等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三态变化。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冰融化、水沸腾、石蜡燃烧等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 例题讲解: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讲解判断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判断一系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并说明原因。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三态变化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 物质性质的描述方法七、作业设计(1)纸张燃烧(2)水结冰(3)酒精挥发(4)菜刀生锈2. 答案:(1)化学变化,纸张燃烧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
(2)物理变化,水结冰是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
(3)物理变化,酒精挥发是酒精从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
(4)化学变化,菜刀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铁锈,有新物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讲解,学生对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五章: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节: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第2节: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第六章:生物的多样性第1节:生物的分类第2节:生物的进化二、教学目标1. 理解真菌、病毒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及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进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真菌、病毒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
学具:笔记本、彩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真菌、病毒感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知识讲解(20分钟)详细讲解真菌、病毒的结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讲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范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侧列出教学内容,右侧展示相关概念图、思维导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真菌、病毒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物分类的意义和生物进化的原因。
2. 答案:(1)真菌:多细胞生物,营腐生生活,与人类关系密切,如食物、药物、疾病等。
病毒:非细胞生物,依赖宿主细胞繁殖,可引起各种疾病。
(2)生物分类的意义:便于研究、了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科普书籍,了解生物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科学素养。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全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速度和速率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 使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能够通过运动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培养学生运用力的概念解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速度、速率、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物体运动演示装置。
学具:学习资料、计算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物体运动演示装置,让学生观察不同速度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2. 例题讲解:(1)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和速率。
(2)分析物体运动图像,求解加速度。
3. 知识讲解:(1)速度和速率的定义、公式及计算方法。
(2)加速度的定义、公式及运动图像的识别。
(3)力的概念及作用。
(1)如何判断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2)物体受到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吗?六、板书设计1. 第三章物体的运动2. 内容:(1)速度和速率:定义、公式、计算方法。
(2)加速度:定义、公式、运动图像识别。
(3)力的作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给定的物体运动数据,求解速度、速率和加速度。
(2)分析题:通过观察物体运动图像,判断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大小。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速度、速率、加速度的概念掌握情况,以及对力的作用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1)了解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2)探讨物体在不同环境下(如斜面、摩擦力等)的运动情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知识讲解的条理性和系统性。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速度、速率、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使用清晰、准确的科学术语,确保学生理解专业概念。
-语调起伏变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平铺直叙。
二、时间分配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探讨。
-注意控制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
四、教学效果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感受,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五、拓展延伸
-反思拓展延伸活动的设计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考虑是否需要更多元化的活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
-人体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
-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2.教学重点: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
-人体的生长与发育特点
-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
-生物多样性挂图
-植物器官模型
-人体器官系统图
-实验器材(如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物质性质演示装置等)
-随堂练习应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设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形式多样化,如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难点和重点,便于学生记录和复习。
五、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解析:
-作业题目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作业题目难度适中,既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实例和实践活动。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全集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第三节:生态系统2. 第二章:运动与力第一节:力与运动第二节:摩擦力第三节:简单机械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掌握摩擦力的产生及简单机械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生态系统的概念。
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的产生及简单机械的原理。
2. 教学重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实例。
力与运动实验,摩擦力的应用及简单机械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与环境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摩擦力实验器材,如滑块、斜面等。
简单机械模型,如杠杆、轮轴等。
2. 学具:课堂练习册。
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言(5分钟):通过展示生物与环境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0分钟):讲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 生态系统(10分钟):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
4. 力与运动(10分钟):讲解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行摩擦力实验。
5. 简单机械(10分钟):介绍简单机械的原理,展示简单机械模型。
6.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环境: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2. 运动与力:力与运动摩擦力简单机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解释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并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简要描述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 答案:生物通过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式适应环境。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力,如走路、刹车等。
简单机械如杠杆、轮轴等,可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精品教案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和速率的概念,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物体的速度和速率。
2. 掌握运动图像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 了解力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和速率的计算,运动图像的绘制与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2. 教学重点:速度和速率的概念,运动图像的识别,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计时器、尺子、粉笔、黑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运动员比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员的速度和速率,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2. 新课导入:讲解速度和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物体的速度和速率。
a.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b. 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3. 实践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小车实验,测量小车在不同时间内的路程,计算速度和速率。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速度和速率计算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速度和速率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6. 新课导入:讲解运动图像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7. 实践情景:组织学生绘制小车运动的图像,分析小车的运动状态。
8.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运动图像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9.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运动图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0. 新课导入:讲解力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
11. 实践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力的作用实验,观察物体在受力后的运动状态。
12.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力的作用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13.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力的作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速度和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优质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生物的多样性详细内容: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物的分类。
2. 章节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详细内容: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3. 章节三:人类的呼吸与血液循环详细内容: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4. 章节四: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详细内容: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与转移的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
(2)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3)掌握呼吸与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了解人体生理现象。
(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掌握能量转化与转移的实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关注生态环境。
(2)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措施。
(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2. 教学重点:(1)生物的分类方法。
(2)呼吸与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挂图、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讨论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事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例题讲解:(1)讲解生物分类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2)讲解呼吸与血液循环系统的例题,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现象。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生物分类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分析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事例,提高分析能力。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多样性:(1)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具体内容包括:第1章:生命之源第1节:水的基本性质第2节:水的循环第2章:生物圈第3节:生态系统第4节:生态平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的基本性质和水的循环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2. 教学重点:水的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图片,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第1章第1节水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3. 实践情景:分组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填写实验报告。
4. 例题讲解:讲解第1章第2节水的循环,通过图示讲解水循环的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图示完成水循环的练习题。
6. 新课导入:讲解第2章第3节生态系统,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 实践情景: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生态系统,观察生态系统的特点。
8. 例题讲解:讲解第2章第4节生态平衡,通过案例分析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9.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水的三态变化、水循环过程图示。
2. 板书右侧: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平衡概念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出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绘制水循环过程图,并简要描述每个环节。
分析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并说明生态平衡在该系统中的作用。
2. 答案: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水循环过程图: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生态系统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第2节“物质的变化”。
内容包括: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能量变化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 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物质变化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
3. 认识到能量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能量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酒精灯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单、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水烧开等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
2. 新课内容:(1)物质的三态变化:讲解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通过实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强调化学变化中的新物质。
(3)能量变化:介绍能量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以燃烧为例,讲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3.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单。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三态变化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是否有新物质联系:相互转化3. 能量变化化学能→热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物质三态变化实例,并简述其原理。
(2)分析下列变化过程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木柴燃烧、铁生锈、酒精挥发。
(3)解释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 答案:(1)实例:冰融化成水、水烧开成蒸汽等。
原理:物质的内能增加,使其从固态转化为液态或气态。
(2)物理变化:酒精挥发;化学变化:木柴燃烧、铁生锈。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优质教案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气候与天气》的第1节“气候与人类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气候的定义、气候的形成因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掌握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2. 理解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候形成因素的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图,引发学生对气候变化现象的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新课:(1)气候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气候的概念,并与天气进行区分。
(2)气候形成因素:讲解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掌握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3. 例题讲解:讲解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2. 气候形成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3.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2)列举至少三个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答案:(1)气候是长时间内某地区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天气是短时间内某地区的具体气象现象,具有多变性。
(2)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
(3)例: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解决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掌握较好,但对气候形成因素的理解还需加强,下节课可针对此方面进行巩固。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具体章节如下:1. 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1.1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1.2 力与运动2.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生物2.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2.2 动物的生长与繁殖3. 第三章:人体的奥秘3.1 人体的结构3.2 人体的功能4.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4.1 地球概貌4.2 宇宙的奥秘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2. 使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特点,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对人体健康的认识。
4.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探索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与运动的关系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地球与宇宙的概貌2.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探索宇宙的奥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简单机械模型生物标本人体结构模型地球仪、天文望远镜2. 学具:画图工具生物观察盒健康知识手册地理地图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新课导入: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学习简单机械原理。
通过观察生物标本,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特点。
通过人体结构模型,学习人体的奥秘。
通过地球仪和天文望远镜,认识地球与宇宙。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与例题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简单机械原理、生物多样性、人体结构、地球与宇宙2. 板书右侧:重难点知识、例题、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应用实例分析。
设计一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标语。
绘制人体结构图,并标注主要功能。
描述地球与宇宙的概貌,以及我国在其中的地位。
2. 答案:依据教材内容,提供正确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探究,如制作简单机械模型、观察身边的生物等。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基本特征,如密度、熔点、沸点等,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基本原理,提高节能减排意识。
3. 增进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认识,培养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质的基本特征、能量转化与守恒、地球与宇宙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能量的守恒定律、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学习笔记、实验报告、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解析,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巩固所学知识。
4. 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查漏补缺。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基本特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方式。
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宇宙的组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物质的性质,并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简述能量守恒定律,并举例说明。
(3)描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以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2)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测,了解宇宙的奥秘。
(3)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竞赛,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重点关注细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紧扣教材,突出重点,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补充说明:1. 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避免教学内容的遗漏或冗余。
2.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条理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重点关注细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024年科学目录教案浙教版七下
2024年科学目录教案浙教版七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二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具体内容为第1节“物质的状态与性质”。
主要包括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及其相互转化,以及不同状态下物质的性质差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掌握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和问题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难点:不同状态下物质性质的差异及其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冰、水、酒精灯等)、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如冰、水、酒精灯等)、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冰、水和水蒸气,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通过PPT讲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概念。
3. 例题讲解:讲解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
5. 实验演示:现场演示冰融化、水蒸发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2. 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 不同状态下物质的性质差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物质的三态特点及相互转化关系。
答案: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可变;气态物质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三态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固态→液态(如冰融化成水),液态→气态(如水蒸发成水蒸气),固态→气态(如干冰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2. 拓展延伸题目:请举例说明不同状态下物质性质的差异。
答案:例如,水在固态(冰)时,密度小,浮于水面;在液态时,密度大,可溶解许多物质;在气态(水蒸气)时,具有较大的扩散性,可迅速传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VIP专享】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全教案
事先准备的:橡皮、金属块、铅笔、雨花石…等物品,让同桌同学摸,通过手的触摸,让对方同学说出此物体的特点。
[形状、大小、表面粗糙程度、物品材料、物体冷热程度]思考:你是用手的哪一部位去触摸物体的?为什么不用其它部位?[说明手指与手背、身体背部等人体不同部位的触觉的敏感度的差异]实验二:分别用一支铅笔,用同样大小的力试触对方同学的手背、手指的指尖、手掌、身体背部等处,让对方感觉各部位对铅笔的感觉的敏感度的差异。
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皮肤具有的功能,哪一部位皮肤最敏感。
结论:人的皮肤具有触觉、痛觉。
手指的指尖触觉较敏感。
介绍: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2. 皮肤的冷、热觉思考:去年非典时期,老师用手背去测试体温,为什么?结论:手背上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实验: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热水(约60℃),一杯温水。
让两位学生上台实验:一学生先将一手指浸入冷水中,再将手反映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后,手指的感觉;让另一位学生先将手指浸入热水中一会儿,再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中后手指的感觉。
实验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①先浸入热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的手指皮肤,浸入温水后,手指在散热,散热越快,感觉物体越冷,先浸入冷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的手指在吸热,吸热越快感觉物体越热。
②皮肤感觉到的冷觉和热觉是皮肤散热或吸热速率的快慢程度。
结论:皮肤具有散热和吸热功能,冷觉和热觉的形成是散热或吸热的结果。
举例:冬天,由于外界温度低,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大,人体皮肤散热快,人感觉到冷。
夏天,由于外界温度高,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小,皮肤散热慢,感觉到热。
结论:皮肤具有冷觉和热觉,是皮肤真皮中的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接受刺激的。
设问:皮肤中除了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以外还有什么感受器?3.皮肤的痛觉: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出现过哪些痛觉?讨论:皮肤的触觉、冷觉、热觉、痛觉中,哪一种感觉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课堂小结]出示图1-1,让学生判断图中的每一种感觉的形成,哪几种感觉的形成是由器官来感觉外界刺激的?分别是什么器官?1、人体内有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感觉外界世界2、人的皮肤具有:触觉、冷觉、热觉、痛觉[课堂练习] 随堂练习卷反思1. 对于自身的体验,学生容易接受,但在相互之间交流与合作方面,能力需要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1、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环境刺激的感觉是否完全一样?
2、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种刺激是否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和反应?请你举例说明。
讨论: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分别是什么?
2、你认为图中的小明戴着耳欣赏音乐的原因有哪些?
2. 3班后面部分女生不是很积极。
课题
1.1对环境的察觉(二)
时间
教学目标
3、了解人皮肤中的四种感受器,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4、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嗅觉的特点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皮肤具有的功能,哪一部位皮肤最敏感。
结论:人的皮肤具有触觉、痛觉。手指的指尖触觉较敏感。
介绍: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
2.皮肤的冷、热觉
思考:去年非典时期,老师用手背去测试体温,为什么?
结论:手背上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实验: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热水(约60℃),一杯温水。
让两位学生上台实验:一学生先将一手指浸入冷水中,再将手反映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后,手指的感觉;让另一位学生先将手指浸入热水中一会儿,再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中后手指的感觉。
举例:冬天,由于外界温度低,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大,人体皮肤散热快,人感觉到冷。夏天,由于外界温度高,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小,皮肤散热慢,感觉到热。
结论:皮肤具有冷觉和热觉,是皮肤真皮中的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接受刺激的。设问:皮肤中除了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以外还有什么感受器?
3.皮肤的痛觉: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出现过哪些痛觉?
视觉——眼听觉——耳
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人体还具有哪些感觉?有那些感官的参与?
一、人体对环境的感觉
看图讨论:出示教材图1-1“人的感觉”让学生分组讨论
1图片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2分别是用人体的哪一结构或器官来感觉的?
3如果图中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相应的反应?
可能的答案:1、听音乐的人感觉到优美的音乐,是用耳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心情舒畅……
思考:如果一种气味很淡,我们怎么仔细的来辨别呢?—做频繁而短促的呼吸
1、嗅觉的特点
(1)嗅觉的适应性
数秒到数分钟即可适应
(2)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差异很大
狗比人高1200倍
(3)随着人的成长,嗅觉灵敏度越来越低
婴儿的嗅觉灵敏度比成人高
(4)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猫—老鼠、鱼狗—……
实验:在几个不透光的瓶中装入:酱油,食醋,自来水,让几组学生上来判断:
实验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1先浸入热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的手指皮肤,浸入温水后,手指在散热,散热越快,感觉物体越冷,先浸入冷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的手指在吸热,吸热越快感觉物体越热。
2皮肤感觉到的冷觉和热觉是皮肤散热或吸热速率的快慢程度。
结论:皮肤具有散热和吸热功能,冷觉和热觉的形成是散热或吸热的结果。
四、舌和味觉
要了解舌头的,先来观察舌头(互相观察),学生描述:
分析:舌头的结构舌乳头味蕾味觉细胞
思考:吃糖的时候,为什么越嚼越甜?
因为溶解在唾液中的糖越来越多,说明舌对液态的刺激特别敏感。
读图思考:味觉是如何产生的?
[联系嗅觉的形成过程]
介绍:1.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的敏感性不同。
2.通感
[小结]:嗅觉和味觉的形成过程,鼻腔和舌的结构
讨论:皮肤的触觉、冷觉、热觉、痛觉中,哪一种感觉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
[课堂小结]
出示图1-1,让学生判断图中的每一种感觉的形成,哪几种感觉的形成是由器官来感觉外界刺激的?分别是什么器官?
1、人体内有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感觉外界世界
2、人的皮肤具有:触觉、冷觉、热觉、痛觉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卷
反
思
1.对于自身的体验,学生容易接受,但在相互之间交流与合作方面,能力需要加强。
重点难点
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引入]
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明人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能作出相应的反应,即人能对感觉环境世界的各种刺激——感觉世界
[新课展开]
让学生说出刚才例子中的各种刺激是通过人体的哪一个器官去感觉的?分别形成以哪些感觉?
[课堂练习]:完成作业本
反Hale Waihona Puke 思这部分内容上的比较快,学生对于感觉在大脑形成的知识容易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总认为感觉是由感觉器官形成的。需要纠正。
重点难点
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三、鼻和嗅觉
思考:你能用鼻子闻到什么样的气味?——香、臭、酸
思考:那这些气体我们为什么能分辨出呢?嗅觉怎么形成的呢?
[进入鼻腔―>刺激嗅觉感受器->嗅神经将气味传入大脑->嗅觉]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
1.1对环境的察觉(一)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皮肤中的四种感受器,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2、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嗅觉的特点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总结: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不同的感觉。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思考:图中拿冰块的人,感觉冷觉的结构是皮肤的什么结构?
设问:你是否知道冷觉是怎么形成的呢?根据皮肤你结构你认为人的皮肤还具有哪些感觉功能?分别由什么结构来完成?
[热觉、触觉、痛觉……]
1.皮肤的触觉
实验一:以同桌为实验小组,其中一生闭上又眼,将双手往后放,另一生拿出
事先准备的:橡皮、金属块、铅笔、雨花石…等物品,让同桌同学摸,通过手的触摸,让对方同学说出此物体的特点。
[形状、大小、表面粗糙程度、物品材料、物体冷热程度]
思考:你是用手的哪一部位去触摸物体的?为什么不用其它部位?
[说明手指与手背、身体背部等人体不同部位的触觉的敏感度的差异]
实验二:分别用一支铅笔,用同样大小的力试触对方同学的手背、手指的指尖、手掌、身体背部等处,让对方感觉各部位对铅笔的感觉的敏感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