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结构变迁与中日关系_权力转移理论视角_吴澄秋

合集下载

论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论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论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中日两国作为当代东亚地区的两个关键性大国,其相互关系对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产生直接影响。

作为同一地区两个相邻的国家,中日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当代中日关系也是历史上中日关系发展的直接结果。

柯林武德曾经说过:“今天由昨天而来,今天里面就包括有昨天,而昨天里面复有前天,由此上溯以至远古:过去的历史今天依然存在,它并没有死去。

”只通过对昔日中日关系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今日中日关系的现状和未来。

中日两国历史关系回顾:(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日关系1.历史回顾(1)东汉以前(火种与土著)日本原是个岛国,可是其土著民族并不发达。

在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大陆移民带来的新技术影响下,生产力逐步发展逐渐行成小的王国和势力。

传说中的徐福东渡就是这个时期,给落后的日本带去了文明的火种。

(2)东汉到南北朝(天朝和蛮夷)这一时期日本多次入朝进贡中国,请求册封,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3)隋唐时期(老师和学生)这一时期日本却不再求取和接受册封,而是多次派遣隋(唐)使和许多留学生及留学憎,来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由于不喜欢倭这个蔑称,日本的名字便是在这时应运而生。

由于中日之间的交往密切,所以日本在许多方面都受中国影响很。

(4)唐末到近代以前(卫士与强盗)唐末,随着王唐朝的衰弱,而日本决定废止遣唐使,取而代之的是商船通商和倭寇入侵。

而他们从中国宋以后开始就不承认中土文化的先进性和正统性,只追求经济利益。

而同期中国的女真人和蒙古人也曾先后发动过对日本的侵略活动。

这段时期可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5)屈辱清朝(鱼肉和倭刀)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并在政府的扶植下,很快产生垄断,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但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又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且国内市场狭小,资源贫乏,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需要广阔的市场、资金和资源。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日关系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日关系

形势与政策论⽂——中⽇关系形势与政策——中⽇关系论⽂⼀.中国对⽇政策的发展“以史为鉴、⾯向未来”,是战后、特别是中⽇邦交恢复以来表述中⽇关系时使⽤频度很⾼的⼀个关键词。

涉及中⽇之间的历史时,⼈们常常⽤两个相互关联的时段来概括和定义。

⼀是从古⾄今中⽇间长达2000年的交往史,谓其主流是好的;⼆是近代以来那⼀段“不幸”的历史。

这⾥的“以史为鉴”,不⾔⽽喻特指后者。

⽽且,它与战后中⽇关系的未来发展形成为前提性逻辑关系。

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了⼀个新时刻,在这⼀时期作出了改⾰开放和把⼯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进⾏现代化改⾰开放相适应,中国对外政策包括对⽇本的政策进⾏了调整中国的改⾰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关系的发展,⽇本是经济⼤国,资源⼩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世界上任何⼀个国家都⼤,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本影响很⼤。

因此,⽇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分有限,它既⽆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遍及全球的超级⼤国相⽐,也⽆法与英法相⽐,因此,它⼒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是⽇本重要的商品市场。

⽇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

从这⼀指导思想出发,⽇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地区发挥作⽤施加影响。

在国际重⼤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上⼤⼤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

加强经济合作。

⼆、中⽇关系中存在的⼀些问题回顾中⽇关系历史,在五⼗年代到七⼗年代初期,中⽇处于对⽴状态,1972年中⽇建交,恢复友好邦交关系,但在90年代冷战后,中⽇关系磨檫不断,逐步丛局部⽭盾转化为现实的、多⽅⾯的磨檫。

这主要表现在:⼀是历史问题,⽇本没有正确的认识历史问题,对教科书的修改也让⼈不能接受,⽇本在历史问题上越⾛越远;⽇本始终有⼀部分⼈不敢正视侵略中国的那段不光彩历史,甚⾄有⼈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起侵略罪⾏。

东亚秩序视角下中日关系

东亚秩序视角下中日关系

东亚秩序视角下中日关系门洪华前言:大家好!今天我将和大家共同探讨中日关系的问题,中日关系是最复杂的一个双边关系。

两国关系历经了长期的博弈,有很严重的历史冲突,也有很长的国际交往历史。

中国古称赤县神州,日本古称东瀛扶桑,赤县神州、东瀛扶桑一衣带水,一苇可航,这样的近距离意味着双方的历史交往必然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

既有长期的友好交往,也必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战略的心结和竞争。

新加坡的资政李光耀曾经指出,亚洲合作的视线有赖于中日的和解意图。

这些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动,中国的国家实力在迅速上升,而日本依旧保持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地位,但是在政治方面却没有能够实现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这种变动让这两个国家存在战略博弈,这两国充满了矛盾,但是也都意识到合作是必要的,所以它们都认识到加强战略合作的必要性。

自从2006年10月安倍晋三访问中国以来,两个国家经历了领导人的互访,经过破冰、融冰、迎春、暖春之旅,两个国家逐步开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这种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让整个亚洲乃至世界都舒了一口气。

虽然中日两国的关系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两个国家历史关系复杂,现实矛盾交织,未来竞争激烈,当前中日关系的调整只是部分的消除,或者是缓解长期冲突的一种后果。

在东亚,中日两国是一山二虎,一山不容二虎的困境依然存在。

如何避免两虎相争,是两个国家领导人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议题。

如何从战略的层面认识中日关系,是我们在学术界和战略界需要思考的一个重大议题。

首先来分析中日关系的视角。

中日关系传统的分析视角,是分析中日双边关系和中美日三边关系。

不否认这两个分析视角有很多独到之处,对它们的分析有利于大家认识中日关系的实质。

但是,得出的有些结论是相对片面的,例如一山不容二虎论、中美联合摆平日本论、美日联合对付中国论等等。

这些视角让我们看到的都是对抗,很少有积极合作的层面出现。

中日之间是有着激烈的竞争、冲突、矛盾,不仅历史上存在,现实中亦如此。

中日关系当取何种视角

中日关系当取何种视角

中日关系当取何种视角一一兼评“对日关系新恩维”一、分析中日关系的两种视角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政府民间关系趋于紧张、大小磨擦不断,中日关系越来越受到两国民间学界的热切关注。

去年,中国部分学者提出“对日关系新思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学界民间的争议浪潮。

“对日关系新思维”的倡言者,从中日两国现实处境和利益需要出发,认为中日合则两利、斗则互伤;主张中国先让一步,表现出合作意愿和诚意,推动中日良性互动,使两国走向政治经济合作同盟,为国内事务赢得良好国际环境。

反对者多从两国历史文化及国民情绪心态出发,指出中日之间横亘历史包袱,彼此谁也不可能轻易放下;两国国民尤其是日本人对中国长期缺少善意,实质改善关系缺乏社会基础。

中国人尤其反对“中国应该放低姿态、主动接近日本”的主张,认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日本都理亏在先;中国忍辱负重,只会被人看轻,自取其辱、适得其反。

从争论的过程结果看,后一种意见代表了中国民意主流,“对日关系新思维”很快被淹没在反对声中,微不可闻。

一些始作俑者,在压力下也开始改变立场,这似乎反证了“中日两国不存在大幅改善关系的社会基础”这一论断。

其实,意见的分歧根源于看问题的不同视角。

一方从两国现实处境和利益需要出发,另一方从两国历史文化和民意道德出发,都没有涉及到事物本质。

笔者赞成前者在国际事务中的现实主义视角,但所得结论正与前者相反。

外交关系,国之大事,系乎一国兴衰进退。

在此问题上,对决策者来说,对国家现实处境和利益需要的考量,远比对历史文化和民情道德因素的考虑来得重要,中日两国皆然。

在国际关系史上,分分合合,变幻不断,多少仇敌变密友,多少盟友成寇雠?法德、中美、中俄、俄美、美日,无不如是。

如果“历史文化”因素对国际关系真有某些人论证的那种重要性,国际关系将只有延续、少有变化。

历史文化的影响是长期的,但在具体事件中又往往是微弱的。

人的认识、判断、决策,总是依据和指向“现实处境”;在此过程中,历史文化会自觉不自觉影响人的思维。

中日关系的现状和趋势 (2)

中日关系的现状和趋势 (2)

中日关系的现状和趋势引言中日关系是国际政治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作为东亚两个重要国家,中日之间的关系对地区和全球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日关系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影响这些关系的主要因素。

现状历史背景中日关系的历史背景相当复杂,从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开始,到20世纪上半叶的侵华战争和二战结束后的战后处理,中日之间的关系一直在波动和变化中。

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才逐渐走向正常化和稳定。

经贸合作过去几十年,中日之间的经贸合作一直是两国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日本也是中国的主要投资来源国之一。

双方在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都有相当紧密的合作关系。

然而,近年来,中日之间的贸易纠纷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双方的经贸合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政治关系中日之间的政治关系一直是相对复杂和敏感的。

在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等敏感问题上,两国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和矛盾。

双方在东海和南海等海洋争议上也存在一定的摩擦。

然而,近年来,两国政府在一些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展开了更多的对话和合作,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全球的稳定。

趋势互联互通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日本的技术实力,中日之间的互联互通趋势日益增强。

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往来更加方便,人员往来和旅游也更加频繁。

互联互通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

区域合作中日之间的区域合作是中日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国都积极参与亚洲和东亚地区的合作框架,比如亚洲合作对话、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

在这些合作机制下,中日之间能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增强彼此的互信和合作意愿。

共同挑战中日作为地区和全球的重要国家,面临着共同的挑战,比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疾病防控等。

面对这些挑战,中日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这种合作有助于加深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信,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结论中日关系在政治、经贸和人文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试用权力转移理论分析冷战后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变化

试用权力转移理论分析冷战后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变化

试用权力转移理论分析冷战后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变化。

答:“权力转移”理论( Power Transition Theory)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有关解释战争、特别是大国间战争的学术思想。

经过将近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中解释大国间权力关系变化以及这些关系变化究竟将如何影响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理论分支之一。

“权力转移”理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奥根斯基,其基础是挑战了传统的均势理论,认为均势无法维持国际社会的稳定,反而会带来战争。

奥根斯基认为,权力转移的最重要原因是“内部因素”,即“工业化”,而不再是军事结盟这样的“外在因素”。

工业革命前,各个国家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相差无几,因此均势得以维持,但工业革命后,由于一些国家凭借科学技术迅速崛起,另一些国家则相对滞后,因此均势无法继续维持。

1990年代以来,“权力转移”理论在不断经历新的理论发展。

兰姆克运用奥根斯基的全球等级秩序学说来解释区域问题,认为在全球的权力等级结构之外并存着诸多区域性的权力等级秩序,这些区域性的结构可以同样按照“权力转移”的理论模式来解释区域国家的行为。

对奥根斯基的“内在因素”促成权力转移的理论结论做出实质性修正的是金宇祥教授。

他认为权力转移不仅受制于“内部因素”,而且更受制于“外部因素”。

最突出的外部因素是大国间联盟的重组与变迁,从而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决定性地改变了大国间的实力对比。

而军事联盟关系的重组所产生的权力对比关系的变迁与权力转移,甚至可以超越工业化的内部权力变更因素,从而使得权力转移所导致的战争几率上升的论断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

金教授研究了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同盟转移,提出权力分配变化必然导致同盟关系的转移,恰恰是同盟关系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权力持平”,因而产生了战争。

权力转移理论的根本落脚点在于提醒西方国家权力转移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要避免战争,必须要保持战略优势。

另外,该理论也以英美为例肯定了权力和平转移的可能,认为权力应和满意度挂钩,只要后崛起的国家能够满足于有限的权利,尊重且不挑战霸权国制定的国际秩序和规范,而且霸权国也能够对后崛起国家给与妥协让步,则权力也可以出现和平的转移。

东亚大国关系格局演变及内在规律探析

东亚大国关系格局演变及内在规律探析

议问题, 都没有阻挡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日缔结和 平友好条约。尽管中日两国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不 同, 但只要两国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双边关系就 能超越这些差异而得到长足进展。近年来中日之间 虽然出现 “ 经热政冷” 现象, 中日友好的队伍青黄不 接, 但只要中日双方经常接触, 坦诚相见, 妥善处理, 即便是坏事也可能变为好事。 如果从外交学的角度思考, 如下图所示, 影响四 大国关系格局变化的因素从小到大, 包括以下几个 层次: 个人外交技巧 ) 具体外交政策 ) 总体外交政 策 ) 有关外交战略 ) 对外战略模式。然而, 上述要 素排列的调整变化程度却恰恰相反: 个人外交技巧 * 具体外交政策 * 总体外交政策 * 有关外交战略 * 对外战略模式。其中, 个人外交技巧是最灵活多 变的部分, 也是影响最小的部分; 而其中对国际关系 格局影响最大的是对外战略模式, 同时它也是相对 稳定, 最不容易发生变化的部分。 “ 所谓对外战略 模式, 是指对外战略目标、 对外战略规模与范围、 对 外战略基本形式与地位、 对外战略主要手段等所组 成的对外战略总体样态。 ” 例如, 结盟或不结盟、 防 御型或进攻型、 独立自主型或全球称霸型等等。
[ %] ( -%.+ ) 反的方面转化” 。必须注意到, 在上述四国六
" #; /问题较严重!
" $; 0有些矛
" %; 1关系密切又有摩擦或潜在矛
盾! % ; 2无矛盾或关系一般! $ ; 3关系密切或比较
领土争议 / " $ 2$ 社会制度 0 " % / " $ 军事安全 0 " % . " # 经济关系 双边关系 得分比较 3# ">"A @ ) , 男, 北京人,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论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对现在中日关系的发展【精选】

论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对现在中日关系的发展【精选】

论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摘要:近现代以来,中日关系纷繁复杂,始终缠绕在战争,合作,争执中,始终起伏跌宕、一波三折。

当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各种矛盾突出,使得中日关系在战略、政治和经济层面呈现出微妙的互动过程。

中日关系何去何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立足当前受之前一系列中日关系发展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中日关系困难固然存在,但友好与合作仍然是当前的主流趋势,主要表现在:政治冷中见热、经济合作火热、安全合作深化、民间交流频繁。

展望未来,中日须加强在东亚安全机制、金融领域等方面的合作,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日合作基础,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

在此论文中将大胆预测未来中日关系可能出现的三种局面,即“大体维持现状”、“长期持续恶化”、“友好合作深入发展”,并从世界、地区、国家利益出发,提出推动中日友好合作继续深入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近现代中日关系发展近现代以来,中日两国在战火,冷战,和解,合作与交流,紧张与缓和中交织前行。

战火中的中日两国是近现代中日关系发展演变的基调,它将长时间的影响两国人民在对待两国发展的态度看法。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大国迅速崛起,为夺取更多的原料和市场,他们用武力打开了东方的中国和日本。

但因两国对待外来文明和侵略的态度和做法不同,这两个国家的也将迎来不一样的命运。

日本通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企业,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传统,加上经济发展的局限和对外扩张谋求发展道路的野心,使得它迅速将它的魔爪伸向了贫弱的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掠夺中国大量的赔款和土地,客观上促进了日本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助长了日本对外抢掠的野心,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

中日甲午战争实际意义来讲只是战火中的中国和日本的一个彩排。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硝烟弥漫之前,日本又自导自演在中国掀开它接下来惨无人性对中华民族的残害的一个又一个的序幕。

从东亚国际关系的视角看 近现代日本的扩张战略

从东亚国际关系的视角看 近现代日本的扩张战略

从东亚国际关系的视角看近现代日本的扩张战略评 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安成日!!武汉大学教授熊沛彪博士撰写的 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一书,于2005年9月正式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是熊沛彪博士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历经数年的深入研究、补充、打磨之后推出的一部具有相当学术功力的日本近现代对外侵略扩张史研究专著。

该书比较充分地利用中日两国的档案、相关人士的回忆录等第一手资料,系统地勾画和论述了自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战略形成和展开的全过程。

该书共9章,由∀序章近现代日本对外扩张战略与中日战争#;∀第一章东亚国际体制的动荡与日本对外战略扩张的初步展开#;∀第二章九一八事变与华盛顿体系的动摇#;∀第三章日本东亚新秩序政策的初步展开#;∀第四章中日战争初期日本的战争目标与东亚战略#;∀第五章日本的战略调整与武汉、广州会战#;∀第六章∃东亚新秩序%与日本既定战略的进一步开展#;∀第七章欧洲大战的爆发与日本的战略对策#;∀第八章日本的南进战略措施#构成。

该书以丰富新颖的资料,从近现代东亚国际关系的视角,对近现代日本的霸权战略进行了深入再探讨。

新研究资料的发掘和新视角、新研究方法的导入必然带来学术研究上的新突破。

纵观该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首先,该书在资料方面有新的突破。

有关日本近现代史的研&186&从东亚国际关系的视角看近现代日本的扩张战略究可以说都是一些老问题,老问题要想有新的突破,就需要新的资料的发掘。

以往国内的日本近现代史研究和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战略研究,除了极少部分研究著作以外,在第一手资料方面,多局限于国内的档案资料和有关人士回忆录以及国外学者的研究著作的基础之上。

由于近现代日本史研究及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战略研究的历史较长,目前国内能够继续挖掘和利用的资料已不多。

熊沛彪博士利用到日本学习、研究的机会历访日本国会图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研究所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等,收集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有关日本近现代对外扩张政策、对外战略方面的外务省和军部的原始档案、个人遗存文献等,从而突破了以往研究的资料方面的局限。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作者:冯玮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5年第09期影响中日关系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历史认识”和防卫政策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首相安倍晋三主要智囊谷内正太郎曾表示:“对于21世纪的日本外交来说,如何与中国相处是最大课题。

这个课题对于安倍政权而言,尤其困难,尤其沉重。

”国际局势影响中日关系确实,安倍两次当选首相,中日关系均处于“冰点”。

2006年9月第一次当选首相时,用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的话说:“由于小泉首相顽固坚持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中日关系面临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困难的局面。

”2012年12月安倍再度当选首相时,因野田佳彦政权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而导致中日关系高度紧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安倍两次执政后的对华政策,存在明显反差。

首次执政后,安倍一改“鹰派”立场,不仅将中国作为首访国家,就任40多天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两次会谈,表示希望中日双方能进行全面合作,提出两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对缔结中日经济合作协定表现出积极态度,而且没有参拜靖国神社。

在朝鲜核试验后,安倍甚至一改之前“发展短程核武器并不违反日本和平宪法”的立场,重申“坚持无核三原则是政府的基本方针,没有任何人对此表示异议”。

再次执政后,安倍无视中国在钓鱼岛、靖国神社、和平宪法三个问题上的“重大关切”,拒不承认和中国存在钓鱼岛主权之争,积极推动修改和平宪法,而且在执政一周年之际参拜靖国神社,处处和中国“较劲”。

安倍两次执政时期的对华政策和立场,为何出现明显反差?自民党前干事长中川秀直表示:“(安倍)首相不是以意识形态定标准的人。

安倍的转变不是…君子豹变‟,而是立足于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考量的政治姿态。

”那么,安倍再度执政后,日本“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解析这一问题,是认识当今日本对华政策和中日关系走向的关键。

毋庸置疑,中日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投影。

20世纪70年代末《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后至80年代中,中日两国曾经历“政热经热”的所谓“蜜月期”。

中日两国在东亚的共生关系

中日两国在东亚的共生关系
处 于 互 补 状 态 。 中 日双 方 在 全 球 商 品 市 场 的 竞 争 关 系 日渐 明显 。 由
合 作
不合作
1 分享领导 权 1 分享领导权 l 影响力 I 领导权 丧失 独占
l 领导 独占 权 I 丧失影响力 I 去领导 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机会 l 失去领导机会
于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雷同化,中 日两国之 间的产业结构趋 于相似,贸易结构趋 于接近 。 一般来 说, 口商品结构 是否相近是评 出 价双方商品竞争关 系的标准之一, 如果二者 的贸易结构非常相似 , 表 明 比较优势相近 ,目标市场 趋同, 更容易成为竞争对手 。 根据 同全球 贸易统计 的计算 , 中国和 日本面 向全球市场的出口中,一般机械、 在 电气机械所占比重 都很大 , 而且 比较相近, 在全球 出口中所占份额也 较 多 , 明这 两 种 商 品在 各 自出 口和 全 球 市场 中具 有相 近 的地 位 ,目 说 标市场领域相互重合 . 具有 明显的竞争关 系。 这表 明中国与日本在 0 经济上的互斥情况 已经越来越严重 , 而在经济上的补充作用也和竞争 样十分 明显, 0 o 0 7 2 0 . 0 年期间,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达到 3 3 3 亿美元的规模 , 超过了 2 O世纪 9 O年代 l O年的对华直接投资总和 , 同时中 国在 日本企业对外投资 目中的 比重也有明显提高。 目 前虽然 仍然低于美国、 欧盟 , 已经 超过了东盟, 但 成为第三大投资 目的地。 。


日 中国 本\

合 作

不合作
而把“ 生” 共 的概念放置在 中日两国关系上时, 资源” “ 的概念所指的即 为两国的国家利益。而中 日两国正是基于两 国的国家利益在不断的 处于“ 斗争与妥协的互动” 的状 态下。 在共 生论下 , 中国和 日本两个国家就犹如“ 社会人” 一样一方面处 于纷争、 矛盾、 冲突的互斥状态 , 而另外一方面则处于互补的状态。 一 方面呢, 0 8年 日本 国民却因为 “ 20 毒饺子” 事件以及 “ 三鹿” 事件等影 响对中国的好感度大幅下降, 处于矛盾的状态。但 是另外一方面呢, 中 日两国为了抵御经济危机又必须站在 同一个战壕中分担风险, 互通 有无, 于互补状态。 处 中 日两 国 在 经 济 上 的表 现 最 好 地 体 现 了 两 国 既 处 于互 斥 状 态 又

中日关系政治论文

中日关系政治论文

中日关系政治论文中国与日本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中国就是日本学习的对象,但同时又是日人觊觎的目标。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中日关系政治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中日关系政治论文篇一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摘要: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谢林在国防经济学中首次引入博弈论的研究方法以来,博弈论已成为国防经济学的主流分析方法。

博弈论主要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

本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钓鱼岛冲突,研究中日之间的策略互动。

本文为中国应对钓鱼岛事件应该制定的政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钓鱼岛事件冲突博弈论一、引言——钓鱼岛争端的历史背景及现状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海域,总面积达到4.38平方公里,有5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和3个小礁组成。

中国关于钓鱼岛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当时钓鱼岛被命名为“高华屿”。

明清两朝500年间向琉球派遣册封使24次,册封使回国后都要将经过及琉球的情况写成奏章,上奏皇帝。

直至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对于中国政府拥有的钓鱼岛主权未提出任何异议,但是随着战势的发展,日本相继吞并琉球各国和钓鱼岛,并在未事先告知中国政府的情况下窃取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在日本强行占领钓鱼岛(此时,日本已将其更名为冲绳岛)将近60年后,中国政府迎来了一个收回钓鱼岛的机会,随着二战的结束,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本应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归还中国政府,但是由于美国政府希望通过钓鱼岛作为导火索在中日之间制造争端,对其进行政务管理,将钓鱼岛划为自己的势力管辖范围,中国失去了一次收回钓鱼岛的绝佳机会。

1969年11月,美国政府决定“将琉球于1972年归还日本”。

此时,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已宣布,钓鱼岛附近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这对资源贫乏的石油消费大国日本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

随着事态的发展,基于经济、军事、政治上的考虑,日本向世界宣示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纵容右翼分子登岛,通过修建灯塔、直升飞机停机坪等方式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

权权力变更_认同对立与战略选择_中日关系的战略未来

权权力变更_认同对立与战略选择_中日关系的战略未来

权力变更、认同对立与战略选择———中日关系的战略未来朱 锋 【内容提要】 新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变更将会导致国家战略行为的变化,这是国家为了安全利益而必然采取的“自助行为”。

新的战略选择可以包括“制衡”、“搭便车”、“推诿”或者变成更为紧密的“合伙人”。

通过考察和分析近年来的中日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决定一个国家对权力变更采取战略选择最重要的变量是国内政治的需要,而并非对权力变更后的“威胁”知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日关系“复杂化”的决定性因素不是“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权力变更,而是日本政府所采取的“联美抑中”的战略选择。

它不仅导致了中日关系中“权力因素”与“认同因素”的恶化,也为日本政治精英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崛起”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中日关系;权力变更;认同;东亚安全【作者简介】 朱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北京 邮编:100871)【中图分类号】 D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9550(2007)03-0016-10 国际关系的新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际体系中权力结构的变化是决定国际行为的重要因素。

由国家间能力分配的变化所引起的权力变更,常常导致国家不得不基于“相对收益”标准上的安全需求而采取“制衡(bal 2ancing )”、“搭便车(band wag oning )”、“推诿(buckpass 2ing )”或者“合伙人(chaingang )”等战略反应。

华尔兹(Kenneth N.W altz )直接把这样的权力变更之后的国家行为模式变化归因于“安全困境”作用的结果。

在他看来,以“安全”为最高需求的国家通常采取“制衡”而较少选择“搭便车”的行为。

①沃尔特(Stephen M.W alt )则将行为选择的变量设定为“威胁”的性质和程度。

②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防御性现实主义以及“新古典现实主义”更多地把国际行为的模式转变视为权力结构变化条件下的“决策过程”,对于国内政治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的目标期待、利益估算、国家性质、知觉和对国际制度的认同,它们通过引进国内政治的变量来考察和分析国家在权力变更过程中的国际行为转变。

东亚秩序视角下的中日关系

东亚秩序视角下的中日关系

东亚秩序视角下的中日关系
门洪华
【期刊名称】《攀登(汉文版)》
【年(卷),期】2010(029)003
【摘要】本文梳理东亚秩序变迁,以此为线索探求中日关系的演变历程,评估当前中日关系现状,分析其症结所在,并就如何稳定和发展中日关系提出建议.作者认为,中日之间历史问题复杂、现实问题交织,未来相互影响巨大,当前中日关系的调整只是消除或缓和长期政治冲突的部分后果,如何避免两虎相争的困境依旧是摆在两国决策者面前的重大议题.作者建议,以更加长远的眼光和更具战略性的大国风度处理中日关系,思考如何构建中美日三边关系的稳定框架,妥善处理中日关系与东亚未来的关系,把共同利益追求提升到战略层次,将互利共赢作为中国国际战略的核心目标加以推行.
【总页数】8页(P2-9)
【作者】门洪华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7.3
【相关文献】
1.透视东亚秩序转型的新视角——评《中国崛起与东亚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 [J], 郭宪纲
2.文明转型视角下的东亚秩序重构 [J], 黄大慧;韩爱勇;
3.物质、制度、规范综合视角下的东亚安全秩序 [J], 齐为群;王在亮
4.东亚地区权力结构变化与中日关系——以结构性矛盾及其重叠为分析视角 [J], 王琛;
5.朝贡体系视角下的东亚传统外交秩序分析 [J], 徐章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临重大转折的中日关系

面临重大转折的中日关系

面临重大转折的中日关系吴寄南摘要进入新世纪以后,中日两国间在经贸交流日趋活跃的同时,政治关系持续僵冷,各种对立与摩擦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从深层次看,这是两国在综合国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相互调整心态和重新定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日本的新生代政治家在所谓“超越战后”的意识支配下,表现出强烈的对外强硬姿态。

而美国强化日美同盟,提升日本在亚太地区军事作用,也加剧了日本的外交失衡,促使日本当权者有恃无恐地对周边邻国特别是中国摆出一副可以说“不”的姿态。

阻止中日关系大幅度滑坡,尽快地使两国关系走上顺利发展的轨道,是现阶段中国对外关系中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紧迫课题。

关键词中日关系对立与摩擦战略对话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812(2005)02000814作者简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室主任。

曾任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客座研究员、东京大学国际关系论研究室客座研究员。

兼任上海市日本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日本研究交流协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外交与中日关系。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出版著作多部,代表作有:《日本新生代政治家》、《中日关系“瓶颈”论》(合著)、《战后日本防卫研究》(合著)、《站在新世纪入口的日本》(主编)和《新世纪日本行政改革》(主编)等。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日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态势:一方面,两国在经贸领域的交流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两国为推动东亚区域合作更酝酿着中日关系新的突破;另一方面,随着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两国间围绕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以及领土归属问题的对立、对抗逐渐激化,首脑互访持续搁浅,国民感情渐趋恶化。

中日关系又一次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究竟走向何方,备受国际社会的瞩目。

一、新世纪中日关系存在着三大“落差”一般来说,国与国的关系总是跌宕起伏,时好时坏。

但像近年来的中日关系如此严重的失衡,无论在两国关系史上还是在国际社会都是罕见的。

中日关系的原理、演变规律及评估

中日关系的原理、演变规律及评估

中日关系的原理、演变规律及评估
晋益文
【期刊名称】《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年(卷),期】2022()6
【摘要】2022年中日迎来邦交正常化50周年。

1972年的中日复交,是在中美和解的有利条件下,两国决策层通过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结合的外交谈判而实现的“双赢”成果。

冷战后,影响中日关系的国际环境、两国国内条件以及相互作用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两国关系由“蜜月期”转入“重新调整期”,从而呈现一种结构性特征——“趋冷”与“回暖”局面交替出现的周期性波动。

21世纪20年代初,中日关系面临逆水行舟般的复杂局面,其未来是重复“趋冷—回暖”周期性波动,还是倒退到疑似复交前双边架构的“准冷战”状态,抑或经过多年磨合而出现堪称2.0版“1972年体制”的某种新型关系框架?对两国关系面临的这三种可能前景,需要继续予以关注。

【总页数】24页(P68-89)
【作者】晋益文
【作者单位】致远国际经济合作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22
【相关文献】
1.创新网络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及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创新网络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及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3.脑血肿演变规律及其MR 成像原理
4.降雨矢量化对评估干旱时空演变规律的探讨
5.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市场治理基本原理和市场主体需求与行为演变规律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新的国际秩序中构筑中日关系的新平衡

在新的国际秩序中构筑中日关系的新平衡

在新的国际秩序中构筑中日关系的新平衡
于素秋;何鹏举
【期刊名称】《东北亚论坛》
【年(卷),期】2010()5
【摘要】中日两国在两千多年的交往过程中,双边关系既有处于平衡状态的时期,也有处于平衡状态被打破的时期。

而对于中日关系的平衡状态起到巨大影响作用的主要有主客观两种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指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地区秩序;主观因素主要指中日两国的历史记忆。

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开启了国际秩序的新的深刻变革,而在新的国际秩序中,中日两国间的新平衡状态也将不会超出准世界大国与经济大国间关系这一框架。

而为了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间平衡状态的形成,则有必要通过增强"友好记忆",弱化"对立记忆"来改善两国间的历史记忆。

【总页数】8页(P29-36)
【关键词】中日关系;平衡状态;国际秩序;历史记忆
【作者】于素秋;何鹏举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15
【相关文献】
1.当前国际秩序与安全发展新趋向——"第三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50人论坛:秩序与安全"综述 [J], 孙现朴;张茜喆
2.中国的和平崛起及其新的势力平衡/"现代"价值观与中国民众对民主制度的支持/新阶段的中日关系与"东亚共同体" [J],
3.中国的新国际秩序观与战后国际秩序 [J], 姚遥
4.中国的新国际秩序观与战后国际秩序 [J], 姚遥
5.“和谐世界”:国际秩序的新构想和新范式 [J], 王公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结构变迁与中日关系:权力转移理论视角3吴澄秋内容提要:本文对权力转移理论加以扩展,区分实力与政治权力,并探讨了全球层级体系和区域层级体系并存的情形。

借助这一扩展的权力转移理论框架,本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的实力格局和政治权力结构的变迁,中日对东亚政治权力格局态度的变迁,以及前两项对中日关系和东亚区域稳定的影响,并讨论了美国面对中国崛起而采取的对日战略。

本文认为,中国崛起所导致的中日两国间的权力转移有利于东亚稳定,但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对东亚区域层级体系的态度逐渐由满意转变为不满意,给东亚稳定带来不确定性。

本文指出,中国在全面推进与日本的战略互惠关系时,不应在日本“入常”、领土主权等争议上轻易妥协,而应承担起东亚领导者的角色,同时尽可能避免在美国的认知中成为挑战者。

关键词:权力转移 中日关系 东亚作者简介:吴澄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经历了2006年10月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访华的“破冰之旅”、2007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访日的“融冰之旅”、2007年12月时任日本首相的福田康夫访华的“迎春之旅”以及2008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的“暖春之旅”,中日关系已经升温,并且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3作者感谢2008年5月20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校庆学术研讨会的与会者以及匿名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当然,文责自负。

《当代亚太》2009年第1期,第69~90页。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2Pacific Studies(Bimont hly) □当代亚太 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2008年9月,福田康夫辞职,麻生太郎就任日本首相,并且2009年日本将举行众议院选举,从而对中日关系的发展造成了一些不确定性。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有必要超越现状,从东亚的结构变迁来考察中日关系。

那么,制约中日关系发展的结构性原因是什么呢?东亚的结构变迁又是如何影响中日关系的呢?东亚的稳定能否维持呢?本文试图从奥根斯基(A. anski)开创的权力转移理论(power t ransition t heory)视角来考察东亚的实力格局,把中日关系置于全球层级体系和区域层级体系并存的理论框架内分析,进而推测东亚的未来局势。

下文将首先对权力转移理论作简要介绍和扩展,在一个全球层级体系与区域层级体系并存的权力转移理论框架内提出有关国际体系结构变化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大国对体系结构的态度等问题的假说(hypot heses)和理论观察(t heoretical observatio ns)。

然后,本文将以该理论框架为基础对东亚结构变迁和中日关系进行经验性分析。

该经验性分析主要考察以下方面:中日两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实力消长,中日两国对待东亚区域层级体系政治权力格局的态度变化,前两项变化对中日关系和东亚稳定的影响,以及作为全球层级体系主导国家的美国在面对中国崛起时采取的对日策略。

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权力转移理论的介绍与扩展权力转移理论由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奥根斯基于1958年在《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一书中提出,其主要关注的是在全球体系内占据主导地位的霸权国与崛起大国之间的矛盾。

①该理论建立在三个前提假设的基础之① A. anski,W orl d Politics,Alfred Aknopf,1958.将权力转移作为一个研究计划(research program)的全面介绍,参见Jonat han M.DiCicco and J ack S.Levy,“Power Shift s and Problem Shift s:The Evolution of t he Power Transition Research Program”,J ournal of Conf lict Reso2 l ution,Vol.43,No.6,1999,pp.6752704.利维(J ack S.Levy)对权力转移理论的中文介绍,参见杰克・S.利维:《权力转移理论和中国崛起》,载朱锋、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国内学者对权力转移理论的介绍,参见朱锋:《“权力转移”理论评述》,载《欧洲》1998年第1期,第19~26页;朱锋:《“权力转移”理论:霸权性现实主义?》,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第24~42页。

中文“权力转移”是英文文献“power transition”或“power shift”的翻译,作为现象时,后两词在英文文献中常可互用,但作为理论时通常称为“power transition t heory”。

东亚结构变迁与中日关系:权力转移理论视角□ 上:第一,假定国际体系的组织形式和国内政治体系的组织形式相同,是层级式(hierarchical)的,这与其他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把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理解为无政府状态(anarchy)不同;第二,假定支配国际体系的规则和支配国内政治体系的规则是相通的;第三,假定国家间竞争的动力来自冲突或合作所带来的净收益,这与很多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主张国家的目的是实力最大化不同。

权力转移理论认为,当各国认为合作带来的净收益大于冲突带来的净收益时,和平竞争得以维持;当各国认为冲突带来的净收益大于合作带来的净收益时,冲突就会出现。

①如图1所示,权力转移理论把国图1 国际体系中的层级权力分配资料来源: A. anski,W orl d Politics,2nd edition,Knopf,1968;quoted in J acek Kugler and A. anski,“The Power Transition:A Retrospective and Pro2 spective Evaluation”,in Manus I.Midlarsky,ed.,H andbook of W ar S tudies,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9,p.174.际体系看作由一个居主导地位的国家、少数大国、一定数量的中等国家、一定数量的小国以及殖民地等组成的层级体系。

权力转移理论不但注重实力,还注重国家对现行国际秩序的态度。

该理论认为,各国的实力以及他们对现行国际秩序的满意程度是决定和平与冲突的两个关键因素。

和平通常由居主导地位的国家借助对现行国际秩序满意的大国的支持来维持。

同时,居主导①J acek Kugler and A. anski,“The Power Transition:A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2 tive Evaluation”,in Manus I.Midlarsky,ed.,Handbook of W ar S t u dies,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9,pp.1722173. □当代亚太 地位的国家时刻准备迎接挑战。

当对现行国际秩序不满意的大国通过快速的国内经济发展缩小与主导国家在实力上的差距时,国际秩序就会显得不稳定。

当不满意的大国觉得对现状提出挑战能带来正收益时,争夺主导地位的斗争就会爆发。

通常,这些不满意的大国是在现行国际秩序确立以后才实现实力快速增长的,当他们认为自己有实力挑战主导国家时,他们会努力改变现行国际秩序的利益分配格局,而这往往会导致冲突。

奥根斯基在《世界政治》一书中认为,在对现行国际秩序不满意的挑战者达到转移点(t ransition point)(即在实力上超越主导国家)的前夕,冲突最有可能爆发。

①后来,奥根斯基与其学生库格勒(J acek Kugler)于1980年出版了《战争细账》(The War Ledger)一书,对权力转移理论进行了经验性检测。

②他们修正了原有观点,认为:在对国际秩序不满意的挑战者的实力超过居主导地位的国家后(即达到转移点之后),冲突最容易爆发。

③他们还发现,冲突的结果常有利于主导国家,这是因为主导国家更易于得到那些对现行国际秩序满意的盟国的帮助,而联盟关系通常是比较稳定的。

④此外,也有权力转移理论的学者认为,权力转移发生之前战争可能性最大,而权力转移发生之后的战争则最严重。

⑤在权力转移理论看来,当国际体系的主导国家与处在第二层级的大国相比,在实力上占有绝对优势时,国际体系通常比较稳定;而当主导国家与处在第二层级的大国之间差距缩小时,国际体系趋于不稳。

在奥根斯基和库格勒研究的基础之上,很多其他学者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权力转移理论。

有学者将该理论扩展,加入核威慑等新的因素和问题⑥,有学者则把该理论模型化。

⑦其中,莱姆基(Douglas Lemke)将权力转移理①②③④⑤⑥⑦A. anski,W orl d Politics,p.333.A. anski and J acek Kugler,T he W ar L ed ger,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Ibid.,p.59.Ibid.,pp.53261;also see Kugler and Organski,“The Power Transition:A Retrospective andProspective Evaluation”,p.188.Ronald Tammen et al1,Power T ransitions:S t rategies f or t he21st Cent ury,Chat ham House Publishers,2000,pp.28229;DiCicco and Levy,“Power Shift s and Problem Shift s:The Evolution of t he Power Transition Research Program”,pp.6942688.J acek Kugler and Frank Zagare,“The Long2term Stability of Deterrence”,I nternational I nter2 actions,Vol.15,No.324,1990,pp.2552278.Woosang K im and J ames D.Morrow,“When Do Power Shift s Lead to War?”A merican J our2 nal of Political S cience,Vol.36,No.4,1992,pp.8962922.东亚结构变迁与中日关系:权力转移理论视角□ 论从单一全球层级体系的情形推广到在全球层级体系内存在多个区域层级体系的情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