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

合集下载

六年级第11课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第11课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第11课知识点总结六年级第11课的知识点总结如下:开头:在六年级的学习旅程中,第11课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知识点和挑战。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能够巩固之前的知识,还能够学习到新的概念和技能。

以下是对本课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正文:1. 语文知识点:- 新词汇:学习并理解本课中出现的新词汇,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内容。

2. 数学知识点:- 分数的加减: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 小数的乘除: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小数运算。

3. 英语知识点:- 新词汇:学习本课中出现的新单词,能够正确拼写和使用。

- 语法结构:掌握现在进行时态的构成和用法,能够用现在进行时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

- 日常对话:学习与本课主题相关的日常对话,提高英语口语交流能力。

4. 科学知识点:- 自然科学现象: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基本现象,如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

- 科学实验:学习如何设计和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5. 社会知识点:- 历史事件: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认识它们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地理知识: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文化特点等。

结尾: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能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勇于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让我们期待下一课的精彩内容,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结束语:希望这份知识点总结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向老师提问。

祝学习进步!。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获奖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获奖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获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这一章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复习。

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和概率等几个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对于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是很清晰,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复习,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自主复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部分知识点进行复习,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圆 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圆 整理和复习》

圆心角
O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 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作扇形。
B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作圆心角。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 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
圆心角
O
在同一个圆里,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 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
圆心角相等时,半径越大扇形就越大。
综合运用
选自教材第75页整理和复习第1~2题
扇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圆36心0°角
变式训练
5. 如图,图形的半径是6cm,涂色部分所表示的扇形的圆心 角是80°,求扇形的面积。
6×6×3.14=113.04(平方厘米) 80°÷360°=29 113.04×29=25.12(平方厘米)
答:扇形的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
变式训练
6. 如图,下面三个圆的周长都是25.12厘米,请你算一算下面 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变式训练
2. 一个圆形牛栏的直径为30m,至少要用多长的粗铁丝才能把 牛栏围上3圈?
3.14×30×3=282.6(m) 答:至少要用282.6m长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围上3圈。
变式训练
3. 一个圆的周长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是6.28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先求出正方形的周长,而圆的周长与正方形周长相等,再 根据周长求出圆的半径,最后根据S=πr²求出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
S=πr²
圆环的面积
S环=πR²-πr²=π(R²-r²)
组合图形的面积 扇形
外圆内方 外方内圆
知识梳理
1.圆的认识
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
用圆规画圆
一、定点 二、定长 三、一只脚旋转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_1_11整理和复习(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_1_11整理和复习(2)∣人教新课标

=
261 (km) 25
6
基础全练
能力优练
培优巧练
5.还剩多少箱货物没有运走?
42×
1 1- 6
=35(箱)
3 余册,其中科技书占 。科技书 8
6.(1)学校图书室共有图书 3600 有多少册?
3 3600× =1350(册) 8
2 (2)学校图书室教辅书比科技书多5,教辅书有多少册? 2 1350× 1 + 5 =1890(册)
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2)
基础全练
能力优练
培优巧练
1.选一选。 (1)某食堂的实际用煤量比计划少了6,下面三个关系式中(A)符 合题意。 A.计划用煤量× 1- 6 =实际用煤量 B.实际用煤量× 1 + 6 =计划用煤量 C.计划用煤量× =实际用煤量 6 A.5
7 1 1 1 1
(2)一件商品,先涨价 后,又涨价 ,现价是原价的(B) B.25
1
4
基础全练
能力优练
培优巧练
3.连一连。 饲养场养鸭 180
1 1 只,养的鹅比鸭少6,养的鸡比鸭多3。
5
基础全练
能力优练
培优巧练
4.世界上最宽的河口是拉普拉塔河河口,河长只有 320 km,而
29 河口最宽处的宽度是河长的 ,河的源头处的宽度是河口最 320 9 宽处宽度的 。 25
29 9 320× × 320 25
7
基础全练
能力优练
培优巧练
7.小伟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48×
1 1+4
×
2 1- 5
=36(kg)
8
36
1 5
C.25
1
1 5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1)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1)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1) 人教版教学内容分数和小数的互换与运算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比例和百分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中数学模型的建立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应能系统地掌握上述知识点,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回顾和表述本单元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包括分数与小数的互换、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数据整理与分析的方法、比例和百分比的应用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互动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面对挑战的信心。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形成网络结构,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分数与小数的互换、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等方面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克服。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件和例题教学挂图,直观展示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学生分组活动所需的卡片、计算器等学习工具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回顾兴趣。

2. 知识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包括分数与小数的互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等。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解决方法,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并展示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5. 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和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板书设计本单元知识框架图重点概念和公式典型例题及其解答过程学生练习题及答案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兼顾基础与提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一、教学内容1. 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

2. 复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巩固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

3.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 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除法运算。

3. 能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块长方形蛋糕,其中一块蛋糕的面积是整个蛋糕面积的1/3,现在要把这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蛋糕?2. 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 复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4. 实际例题讲解: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上文提到的蛋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 实际例题讲解七、作业设计a. 1/2 × 3/4b. 5/6 × 2/3a. 2/5 ÷ 1/2b. 4/7 ÷ 3/4答案:1. a. 1/2 × 3/4 = 3/8b. 5/6 × 2/3 = 5/92. a. 2/5 ÷ 1/2 = 4/5b. 4/7 ÷ 3/4 = 16/2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能够熟练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百分数,进行百分比的计算和应用。

3. 通过对比和比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4. 巩固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对几何图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数与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转换和应用。

2. 比例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3. 平面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教学课件、练习题纸张。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前几个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

2. 复习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例题演示。

3. 课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题,相互学习,共同解决。

5. 成果展示:每组选取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每个知识点展开,通过图示、公式、例题等形式,直观展示每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础练习题和挑战题两部分,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复习的知识点。

本教案严格遵守了人教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生活情境引入: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场景,如购物时打折问题,引入百分数的概念。

问题引导: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知道为什么高速公路上的某些路段是弯曲的吗?这和我们学过的几何知识有什么关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辅助:通过动画或视频短片展示分数、百分数、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中的比例关系,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整理与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整理与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整理与复习(二)》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11整理与复习(二)》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整理和复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和应用。

教材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材的编排上,首先是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思考,从而加深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还配备了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扩展对分数运算的知识背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11整理与复习(二)》之前,我首先会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面已经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基于学生的学情分析,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思考,从而加深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能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的含义,能够运用定律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析和解决。

此外,本节课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思考,从而加深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应用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需要能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的含义,能够运用定律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一. 教材分析《11整理和复习二》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的复习单元。

本节课主要对全册书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内容包括:分数的乘除法、分数的应用、小数的乘除法、小数的应用、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全册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一些概念、运算规则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全册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复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全册书的知识点的回顾和巩固。

2.难点:对一些概念、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自主复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

2.采用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的方法,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全册书的复习资料,包括PPT、练习题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全册书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全册书的知识点,让学生对全册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回顾。

3.操练(1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自己的复习效果。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讲解,巩固知识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巩固题,学生独立完成,互相交流讨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与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与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与复习(二)》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11整理与复习(二)》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对前面学习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进一步整理与复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换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它们之间的互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开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换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换方法及应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换能力。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激励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教材中的练习题和相关案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分数、小数、百分数互换能力。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购物、做饭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数、小数、百分数解决这些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六年级,上册第11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第11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第11课,课堂笔记六年级上册第11课课堂笔记在六年级上册的教学中,第11课是学习的重点之一。

本篇文档将详细描述六年级上册第11课的内容,包括主要知识点、学习目标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实例和思考。

通过阅读本文档,你将对该课程有更清晰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主要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第11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 数论的基本概念:素数和合数;2. 素数的判断方法;3.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4. 数论问题的实际应用。

二、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六年级上册第11课,学生将能够:1. 理解素数和合数的概念,并正确判断给定数是否为素数或合数;2. 掌握求解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3. 分析数论问题,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课内容,如“请问哪些数是素数,哪些数是合数?”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知识讲解:a) 素数的概念:素数是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如2、3、5等。

b) 合数的概念:合数是除了1和本身之外还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如4、6、9等。

c) 判断素数的方法:可以先判断该数是否能被2整除,再依次判断是否能被3、5、7等整除。

d) 求解最大公约数的方法:通过列举法、因数分解法或辗转相除法等方法求解。

e) 求解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过列举法、倍数关系法或最大公约数法等方法求解。

f) 数论问题的实际应用:例如分解质因数、求解最少运输次数等。

3. 实例演练:a) 例题1:判断数5和20分别是素数还是合数。

解析:5是素数,因为只能被1和5整除;20是合数,因为除了1和20外,还能被2、4、5、10整除。

b) 例题2:求解数8和12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解析:8的因数有1、2、4和8,12的因数有1、2、3、4、6和12,最大公约数为4,最小公倍数为24。

c) 例题3:实际应用题,一个果园里有36棵苹果树和27棵梨树,要将果园分成最多的区域,每个区域中的苹果树和梨树数量相同,最多能分成几个区域?解析:36和27的最大公约数为9,即一个区域中应该有9棵苹果树和9棵梨树,所以最多能分成4个区域。

【分析教案】-数学六年级第11课时 整理与练习(1)

【分析教案】-数学六年级第11课时 整理与练习(1)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练习(1)教学内容:课本第25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清各种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相互联系,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多边形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单元知识的回顾梳理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主整理的习惯,在练习中,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体验数学的奇妙,进一步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各种图形的面积推导公式。

教学难点: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预设8分钟)知识整理单(8分钟)(一)快速阅读书本第几页到第几页所有内容。

简单记录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1)(2)(3)(二)本单元哪些地方我掌握得不够好?(1)(2)(3)(三)本单元哪些练习我经常出错或不太会做。

在书上折上角,用笔作上记号。

巡视指导,帮助学困生完成整理。

二、集体梳理重难点(10分钟左右)1、各组被推荐的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整理方式和内容。

导学要点:根据学生整理的知识点,在黑板上系统梳理。

可是,太多的人回不去,君不见,诗词丛林里,往往是走投无路的孤臣孽子写故乡最多最苦乎?唐哀帝丙寅科状元裴说,半生都在避乱苟活,最终决定返回故乡,却死在了回乡的途中,临死之前,他才刚刚作下《乱中偷路入故乡》:“愁看贼火起诸烽,偷得馀程怅望中。

一国半为亡国烬,数城俱作古城空。

”南宋名相赵鼎,饱经靖康之变,孤忠一时无两,南渡之后,因与秦桧不合,被贬至海南,最终绝食而死,虽刚节至此,每于诗中望乡,南国之心时时惦念的,却仍是他的北国本分:“何意分南北,无由问死生。

永缠风树感,深动渭阳情。

两姊各衰白,诸甥未老成。

尘烟渺湖海,恻恻寸心惊。

”然而,管它失国还是失乡,一切痛楚、眼泪和热望的深处,都站着杜甫,所以,我们便会经常见到,于那些孤臣孽子而言,故乡入梦之时,往往也是杜甫入魂入魄之时,即使沉郁豪峻如文天祥,乡思绞缠,终须集杜甫之句以成诗:“天地西江远,无家问死生。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整理和复习课,旨在巩固学生前阶段在数与代数、几何图形、数据处理三个方面的知识。

教学内容涉及对基本概念、性质、法则的回顾,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体系,形成网络结构,提高解题技能。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第三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包括数的整除、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几何图形的测量与变换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几何图形的测量和变换中的应用,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模型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三角板、直尺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复习做好铺垫。

2. 知识回顾(15分钟):以PPT形式展示第三单元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回顾每个知识点。

3. 难点解析(20分钟):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详细解析和举例说明。

4. 互动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 例题讲解(25分钟):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解题策略。

6. 课堂练习(20分钟):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将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清晰展示每个知识点和重要例题。

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记录和复习。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围绕本课时所学内容,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