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目录2010年版(精心排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详细笔记及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详细笔记及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详细笔记及各章练习题)《马概》总共有四个版本,内容基本相同。

中共党史出版社版《马概》——书适用于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作者:许胜利主编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8-1北京大学出版社版《马概》——自考教材,自学考试指定作者:卫兴华赵家祥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马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教材作者:高等教育出版社本书编写组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6-1 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马概》——高等教育作者:张雷声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年8月1日注:以下笔记及习题源自高等教育出版社《马概》,原则适合以上四个版本的课程复习。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二)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基)课本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基)课本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基)课本整理§1:绪论一、什么就是马克思主义p1-3二、产生与发展p4—13:(一)时代产物:经济社会得条件与基础?阶级实践基础(二)马克思继承与创新(三)实践中发展三、马克思主义得鲜明特征: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一)科学得世界观与方法论(二)鲜明得政治立场(三)重要得理论品质(四)崇高得社会理想四、自觉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结合;把马义作为行动得指南第一章世界得物质性及其规律§1、1:物质世界与实践一、物质世界得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p281)哲学得产生&意义——通过劳动分离人&自然;两大现象(物质&精神);两大活动(认识&改造世界)2)其她思潮&马恩诞生?哲学基本问题(物质&意识;思维能否认识&正确认识存在)3)对于基本问题得回答4)社会历史观得基本问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5)世界怎样存在(联系发展or孤立静止)6)马哲得解答(二)物质得客观实在性:p301)科学物质观、物质范畴、物质唯一特性存在意识之外,可被意识反映2)意识&物质(作用&反作用);意识发展阶段;社会实践(劳动)决定性作用意识内容客观,形式主观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p32(三)世界得物质统一性:p321)运动&物质?世界就是物质得,物质就是运动得,运动就是有规律得,规律就是可以被认识得物质就是运动得物质,运动就是物质得运动2)绝对得运动,相对得静止3)时间&空间-—物质运动得存在形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马哲之前得物质观5)社会得物质性表现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得(一)实践就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得物质活动p351)实践得基本特征2)实践得具体形式3)实践就是人得存在方式(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得本质p371)把握两大方面?实践分化&统一人&自然;?人类社会得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找到根源,得到科学说明2)社会生活得实践性表现在三、客观规律性&主观能动性:(一)规律及客观性p40事物发展中得偶然&必然;自然&社会规律1)规律得特点——本质、必然、稳定2)规律客观性——根本特点不依赖与人得意识,意识受规律支配;不能蔑视、创造、消灭规律(二)意识得能动作用——意识就是物质得产物p41?积极反映&改造世界(主要表现)(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得辩证统一p421)尊重客观规律(前提),发挥主观能动?实践就是客观规律性&主观能动性统一得基础2)发挥能动得注意点3)社会历史趋向&主体选择?主体选择符合or not历史发展得趋势&人民得愿望§1、2:事物得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发展得普遍性(一)事物得普遍联系p441)联系得特点(实践)——客观、普遍、多样2)善于分析事物得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普遍连死(二)事物得永恒发展p451)发展就是上升得,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得原因2)发展就是一个过程—-时间上得持续性&空间得广延性得交替3)人类社会发展二、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发展得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得实质&核心;矛盾分析法;解释普遍联系得内容&永恒发展得动力(一)矛盾得统一性&斗争性(基本属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得作用p47 1)同一性与斗争性2)相互联系&作用&性质3)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得作用4)斗争性…………………………、、5)与谐就是矛盾得特殊形式(二)矛盾得普遍性&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p49?普遍存在,特殊问题;主次矛盾,(非)根本矛盾,主次要方面;辩证统一(三)事物发展过程中得量变&质变及其互相转化p51度得概念;质量辩证(四)事物发展过程中得肯定&否定及其相互转化p51-52 1)肯定因素、否定因素、辩证否定观2)否定与否定之否定(周期)?前进行&曲折性得统一§1、3:唯物辩证法就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得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就是科学得认识方法:(一)唯物辩证法就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得统一p53?主观反映客观;本质统一?发展得必然性与偶然性;现象&本质;内容&形式(二)唯物辩证法就是伟大得工具p54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一)辩证思维方法p57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具体(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p60第二章认识得本质及其发展规律§2、1:认识&实践:一、实践就是认识得基础(一)实践与认识得主体&客体p641)实践得定义2)认识得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3)主客体得相互作用(二)实践在认识中得决定作用p65?表现方面;认识对实践得反作用(理论就是认识得高级形式)二、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得能动反映(一)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得不同回答p67(二)辩证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得不同回答p67辩证——认识论能动反映得特点三、认识运动得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实践得周期)(一)从实践到认识p69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关系&感性向理性过渡)(二)从认识到实践p711)第二次能动飞跃——认识世界为了改造世界2)飞跃得条件(三)认识运动得不断反复与无限发展p72飞跃得综合(认识过程得反复性&无限性;螺旋式得曲折上升运动)?造成反复性&无限性得原因主观&客观,认识&实践得统一就是具体得、历史得§2、2:真理与价值一、真理得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一)真理得客观性—-唯物论p73 客观性得原因;形式得主观性;一元性(对于特定得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有差别,不都就是真理)(二)真理得绝对性&相对性-—辩证法p741)绝对性得含义2)相对性(条件性、有限性)3)辩证统一(互相渗透包含;转化);静态&动态4)阐发:人得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得至上性(无限绝对)&非至上性辩证统一(三)真理与谬误(主客观就是否符合)p77 1)对立统一(互相转化)2)真理发展得规律-—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二、真理得检验标准(一)实践就是检验真理得唯一标准p781)实践检验得理由(真理得本性与实践得特点)2)逻辑证明补充;已被实践证明得理论(指导非标准)(二)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性得标准得确定性&不确定性p791)确定性(唯一性)2)不确定性(条件性)实践就是社会得、历史得实践三、真理与价值得辩证统一:(一)价值及其特性p801)实践得真理&价值尺度(成功得实践就是二者得统一)2)价值得定义3)价值得特性实践把主体需要&客体属性相联系(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p82(三)价值评价得功能与树立正确得价值观p84 1)价值评价在实践中得作用2)价值观3)当代中国(四)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得辩证统一p85§3、3:认识与实践得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就是:(当代中国)p87二、在实践中坚持与发展真理p89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相结合p90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p95(一)两种历史观(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p961)社会存在定义2)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发展3)社会意识定义4)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p97政治法律思想(核心、主导)、道德、艺术、宗教5)辩证统一(+社会意识得依赖性)p986)社会意识得独立性p997)正确发挥社会意识能动作用p1008)“划分”与“归结"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得规律p101(一)生产力&生产关系p1011)生产力定义2)生产力基本要素(+科学技术) p101—102劳动者highlight p1023)生产关系p102?广义、狭义?生产资料所有制p103生产关系就是生产中人与人得关系,不就是物,“可这些关系总就是同物结合着,并作为物出现”——e、g:资本以物得形式,不就是物,就是生产关系4)历史上占统治地位得生产关系p103(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矛盾运动p104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生产方式1)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 aspects) p104生产关系反作用(2情形)2)相互作用(矛盾运动)3)矛盾运动得意义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得规律:(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p1061)经济基础(把握两点)2)上层建筑3)政治上层建筑(国家)4)国体与政体p108(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得矛盾运动p108?决定与反作用?相互作用与矛盾运动?矛盾运动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得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形态得内涵p110经济形态、政治、意识(二)社会形态更替得统一性与多样性:p110-1111)整体统一性:五种社会形态2)局部多样性3)统一、多样辩证统一(三)社会形态更替得必然性与人们得历史选择性p1111)必然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性)得结果(生产力&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2)历史选择性(3层意思+例子)p112(四)社会形态更替得前进性与曲折性(顺序性&跨越性)p112 §3、2:社会历史发展得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社会发展得根本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两个)p114(二)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得作用p114-115根本动力得表现二、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得作用(一)阶级&阶级斗争就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得社会现象p117?1)阶级得定义2)阶级斗争得定义(二)阶级斗争就是阶级社会发展得直接动力p1181)阶级斗争表现基本矛盾2)阶级斗争作用得表现(质变推翻&量变改革)3)阶级斗争得历史性、局限&无产阶级(三)马克思主义得阶级分析法就是认识阶级社会得科学方法p119(四)社会革命得实质与根源p120(五)革命对社会发展得巨大作用p121?改良作为革命得补充手段?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得作用p1221)改革得定义&其与革命区别2)改革在历史发展中得重要作用3)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4)社会主义社会得改革就是一场伟大得改革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得作用p123(一)科学技术革命就是推动经济将与社会发展得强大杠杆p124?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得影响科教兴国(二)科学技术得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p1261)积极作用2)消极作用3)正确对待科技得态度§3、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得作用一、人民群众就是历史得创造者:(一)两种历史观历史创造者: p128(二)现实得人及其活动就是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得前提p129 1)现实得人2)劳动就是基本得人得活动3)人得现实本质-—人就是社会得人?现实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得总与?从一定得社会关系中认识与把握个人&群体(三)从社会历史得整体联系与具体过程中认识与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p1291)立足整体2)历史必然3)人与历史不同层次(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得决定作用p1311)人民群众就是社会历史得主体,就是历史得创造者人民群众-----历史范畴,不同时期构成不同(最稳定--从事物质生产得劳动群众&知识分子)人民群众—-社会历史实践主体?人民=主体得表现(见p131)2)人民群众就是社会物质财富得创造者3)人民群众就是社会精神财富得创造者4)人民群众就是社会变革得决定力量5)创造历史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五)无产阶级政党得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p133群众观点得内容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得作用(一)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p134(二)历史人物在历史得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得作用p134杰出人物、反面人物?不能决定与改变历史发展得总进程与总方向(三)从必然与偶然得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得历史作用p135?出现必然,作用偶然正or反取决于就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得规律,符合人民群众得意愿(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p135?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实则也就是联系(历史背景)与发展(不断变化)得眼光分析第四章:资本主义得形成及其本质§4、1:资本主义得形成及私有制为基础得商品经济得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产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产生p140(二)资本得原始积累p140-141?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土地掠夺(私有)、海外殖民掠夺;对内(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形成p143利用劳动者&农民二、以私有制为基础得商品经济得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得历史条件p1441)自然经济得对立物2)历史条件:社会分工&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分属不同所有者(二)商品得二因素&劳动得二重性p1451)商品二因素得定义(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2)二因素对立统一3)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4)二重性对立统一(三)价值量得决定p14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得影响?简单、复杂劳动得影响(四)价值形式得发展与货币得产生p148货币产生得阶段?基本职能?分化为两极,基本矛盾没有解决(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1481)价值规律内容及表现形式2)在市场资源配置中得作用表现3)消极作用(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得基本矛盾p1501)定义2)为何称为基本矛盾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私人占有vs、生产社会化):被取代得必然性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得意义(一)劳动价值论得理论与实践意义p152?奠基剩余价值揭示商品经济一般规律,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得认识p1531)界定生产性劳动(新老界定及原因)2)科技、管理人员得劳动(总工人)3)对价值创造&价值分配关系得认识创造就是分配得基础&前提但分配首先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4、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p154(一)劳动力成为商品得基本条件p155(二)劳动力商品得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p1551)劳动力得价值&使用价值2)货币转化为资本:通过购买劳动力(因为使用价值就是价值得源泉)3)购买得就是劳动力而非劳动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一)所有制与所有权p1561)经济意义上得所有制2)法律意义上得所有制(所有权范畴)3)联系&区别(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p1571)历史上不同得剥削制度2)本质(资本与雇佣劳动;等价交换得掩盖下,占有剩余价值)三、生产剩余价值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绝对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一)剩余价值得生产过程与资本得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得作用p158 1)剩余价值来源(生产过程)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2)生产物质资料得劳动过程得要素&特点3)价值增殖——剩余价值得生产过程4)剩余价值定义&资本阐述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得价值,不就是物,社会关系5)不变、可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6)剩余价值得本源&剩余价值率剥削程度(二)剩余价值生产得两种基本方法p1601)绝对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过程)?* 科技因素(三)资本积累p1631)资本积累定义2)再生产——目得3)资本积累源泉及贫富分化4)失业现象根源:有机构成定义?资本积累、积聚、集中,有机构成上升,相对失业5)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得社会性)(四)资本循环周转与再生产p1661)资本循环及其三阶段2)循环条件3)资本周转&影响快慢得因素4)社会总资本得再生产&流通?两大部类,三个价值组成部分?社会在生产条件?产品相对过剩,危机必然(五)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六)剩余价值理论得意义p170四、资本主义得基本矛盾及经济危机(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p170矛盾得内容&三个表现矛盾得尖锐化不能避免(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p1711)危机与相对过剩2)危机得可能性&根本原因?基本矛盾就是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得矛盾)3)危机周期性及不可避免4)危机决定社会资本再生产得周期§4、3:资本主义得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国家得职能&职责p173?对内、对外历史唯物主义得观点——形式得进步&本质得剥削(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p174民主制度、法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政党制度?进步性&局限性对待资本主义制度得态度二、资本主义得意识形态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得形成p179(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得本质p179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得历史进程:§5、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一)生产集中与垄断得形成: p1841)生产集中、资本集中与自然得垄断2)垄断定义3)产生垄断得原因4)垄断组织形式(二)垄断条件下竞争得特点p1851)垄断加剧竞争得原因及竞争形式2)垄断竞争得特点(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p186(四)垄断利润&垄断价格p1871)垄断利润及其后果2)垄断利润得来源3)垄断利润得实现——垄断价格(垄断价格公式)垄断高价、垄断低价4)垄断价格得后果及价值规律解释二、垄断资本主义得发展(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形成&作用p1881)定义2)发展阶段3)产生原因(非偶然)4)形式5)国家垄断得积极作用6)局限性(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得扩展p1921)世界扩展得经济动因2)基本形式及输出资本来源(私人&国家)?自由竞争&垄断竞争时期不同得输出内容3)形成经济社会后果(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4)国际垄断资本得形成协议——跨国公司;国际垄断同盟(国家)5)经济组织6)影响&局限(三)垄断资本主义得实质p195?五个基本特征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一)经济全球化得表现p196?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生产要素跨过流动、跨国界组织生产、全球化生产体系得形成与建立)?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二)经济全球化得动因p198?科学技术得进步&生产力得发展--基础跨国公司得发展--适宜得企业组织形式(↑流动&分工)?各国经济体制得变革(三)经济全球化得后果p198§5、2:当代资本主义得新变化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得新变化(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得变化:p200?个体资本所有制--股份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资本占有得社会化↑(二)劳资关系与分配关系得变化p201(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得变化p202资本家地位&作用;高级职业经理;知识性&服务型劳动者(四)经济调节机制&经济危机形态得变化p203(五)政治制度得变化p203-204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得原因&本质:(一)新变化得原因:p204科学技术;工人斗争;社会主义;改良主义(二)新变化得实质p206§5、3:资本主义得历史地位与发展趋势一、历史地位p2071)巨大得历史进步性2)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不能消除3)结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过渡性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得历史必然性(一)资本主义得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p210?原因(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就是一个长期得历史过程p213原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附页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附页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本考核点绪论一、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p14二、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p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2和组成部分p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P15和理论品质p1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p20-21绪论三、一般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p4,p6、马克思主义产生后的实践活动发展p11、马克思主义产生意义P1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理论联系实际第一章一、基本概念:哲学、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p27、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物质、运动、静止、时间与空间(概念与特性)、实践;联系、发展、矛盾及其双重属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度、质变、量变、肯定与否定p46;第一章二、教学重点:1、哲学概念p27、哲学基本问题(含义p28、具体内容p28、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分标准p28-29)2、物质概念(唯一特性p30)、运动(概念p32、物质与运动关系p32、运动与静止p32、时空间概念及特性p32)、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的决定作用p30-31、意识的本质p31及其能动作用p56-57;实践内涵p34、形式p35、特征p35、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章3、联系观(内涵p40、特点p40)、发展观(内涵p41、实质p41、新旧事物概念p41、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性p41)4、矛盾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矛盾内涵?、矛盾属性(内涵p43、关系p43、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内涵p44,p45、关系p45); 第一章5、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p46;质变与量变内涵p46、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p46);6、否定之否定规律:辨证否定观内涵p46-477、规律(内涵p54、特点p54)第一章三、一般知识点:物质观创立的意义p31、社会物质性表现p33、矛盾分析方法p45、五对范畴?;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区分p55)、发挥意识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p57第二章一、基本概念:主体、客体、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及其双重属性第二章二、教学重点:1、主体与客体(内涵p63、关系p6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65、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的本质的论断p66;认识的辨证运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概念p68、基本形式p68、辩证关系p69); 第二章2、真理观:真理内涵p71、真理客观性p72、真理双重属性p73、真理检验标准p77 第二章三、一般知识点:认识的两次飞跃的基本条件p69,p70、认识运动的无限性和反复性p70-p71、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真理与谬误p76、真理与价值第三章一、基本概念: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国家、国体与政体、人民群众第三章二、教学重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概念p95、辩证关系p9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p98)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p100,p101、构成要素p100、两者的辩证关系p10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概念p105、两者的辩证关系p107)、国家(实质p106、国体与政体p106);阶级概念p115与实质p115第三章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p11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p130-p131第三章三、一般知识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社会形态(内涵p109及一般规律p108?);阶级斗争p116、社会革命p119 、改革p121、科学技术在社会中作用;群众史观:两种对立的历史观(谁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制约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性的因素p131——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第四章一、基本概念:商品经济p143、商品p144、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规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145、货币P148、劳动力商品P153、剩余价值p157、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p159与相对剩余价值p160、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p165、利润p168?、经济危机第四章二、教学重点:1、劳动价值论:商品二因素p144与劳动二重性p145、价值规律(内涵p146及作用p147-p148)、货币概念p148与职能p148、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p149-p150第四章2、剩余价值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p153-p154、劳动力商品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与特点p154)、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前提p157、特点p157、剩余价值生产方法p159-p160、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p158、资本本质p158)、资本积累p162、资本的有机构成p163、相对过剩人口p164、工资p167、社会再生产(核心问题)p16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p169与经济危机p170第四章三、一般知识点:商品经济产生条件p14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四个阶段表现)p148、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意义p151;资本主义所有权与所有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p156、资本的原始积累p141、资本的循环周转规律(流程p165、条件p165)形式?及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p172-p173及本质p172、意识形态p177及本质p177-p178第五章一、基本概念:生产集中、资本集中、垄断、垄断组织p18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186、经济全球化第五章二、教学重点:资本主义两个发展阶段p182(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生产集中p182、资本集中p182、垄断(内涵p183、原因p183、垄断时期竞争特点p184)、金融资本p184与金融寡头p185、垄断利润p185与垄断价格p18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形成p187-p188、作用p189、垄断资本主义实质p193)、经济全球化表现p194-p195第五章三、一般知识点:经济全球化表现、动因p196和后果p19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政治经济新变化、原因p202-p203和实质p203-p20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范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总论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及意义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系结构1.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1.2.3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1.2.5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2.6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基本原理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2.1.1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2.1.2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2.2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2.2.1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2.2.2 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2.2.3 历史唯物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2.3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2.3.1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2.3.2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建设2.3.3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作用和建设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3.1 价值理论与生产力理论3.1.1 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交换3.1.2 生产力发展与社会经济关系演进3.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规律3.2.1 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3.2.2 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3.2.3 资本主义经济规律3.3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运行规律3.3.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基本特征 3.3.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和途径3.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4.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4.1.1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4.1.2 社会主义的根本和特点4.2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4.2.1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由来和发展 4.2.2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职能和使命4.3 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道路4.3.1 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性质4.3.2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道路和经验 4.3.3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第五章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5.1 法的本质和特征5.1.1 法的基本属性和社会功能5.1.2 法的基本特征和法律形态5.2 法律体系与法律制度5.2.1 法律规范的层级关系和内容体系5.2.2 法律的形式和法律制度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6.1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发展6.1.1 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和规律问题6.1.2 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演进6.2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附件二:《资本论》附件三:《共产党宣言》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辩证法: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种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相互关系、矛盾运动和统一规律。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0.1复习笔记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它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对马克思主义含义不同角度的回答(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范畴(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社会基础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加剧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
大学教授邓小平所著的一本著作,全书分为六章,主要介绍了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

第一章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了马克思、
恩格斯等人的思想贡献,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第二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包括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观、物质观等方面。

第三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重点讲述了资本主义
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社会主义
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第五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理论,包括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
的基本地位等方面。

第六章谈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观,重点讲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本系统、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有什么重要的理论意义?30第一,自然界是客观的首先,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

其次,人类产生后,生产劳动使自然界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二,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是由客观世界发展而来的。

其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再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7、什么是矛盾及其两个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45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已获得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彼此相通,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

(2)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第二章5、为什么说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70-71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从形式上看,认识运动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它是唯一科学的认识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唯一科学的工作路线。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与群众观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与群众路线,是内在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ch0---ch5)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P2P3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内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P4-P7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7-P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P11-P14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P1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P15-P1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P16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3点)P17-P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P19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意义P20-P21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点)P22-P23怎样做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3点)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P27自然界世界观方法论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28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P2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P30物质意识P3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4点)P3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和运动静止与运动时间与空间P33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3点)P35实践的基本特征(3个)人类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P36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7-P38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本质(2方面)P39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3方面)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P40联系的特点(3个)P41发展的实质新生事物P42发展是一个过程事物发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P43-P4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和谐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P4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46量变与质变(质量互变规律)P47肯定与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P48唯物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P49矛盾分析法:“两点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重点论”(抓主要矛盾、抓主要方面)P50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对立统一)P50-P52辩证思维方法: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具体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P53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P54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必然联系和稳定联系规律是客观的P55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P56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P56-P57意识的能动作用(4点+总结)P58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2点)P58-P59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3点)P59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P63实践活动主体、客体、中介主客体关系与相互作用的过程环节P64-P6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4点)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P6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P6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能动反映P68认识运动P68-P6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基础为实践)P69既要注意理性因素,又要注意非理性因素P70实现有理论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4点)P70-P7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原因(2点)P71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二节真理与价值P72真理的客观性P7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P74-P75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P7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P7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P78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与不确定性(相对性)P79价值P80价值的特性(4个)P81价值评价的特点(3个)P82-P83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P84-P85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3点)=》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P85-P87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实事求是P87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创新P88理论创新P89-P90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P90认识必然、争取自由第三章人类社会极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P94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P95社会存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P95-P96社会意识P9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统一P9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点)P99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P100生产力其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P10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P101生产关系的两大类型P101-P10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作用过程表现为矛盾运动)P10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的理论意义P105经济基础上层建筑P106国家(国体与政体)P107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作用过程表现为矛盾运动)P109社会形态的内容与种类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P110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3点)P111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P112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P113社会基本结构生产力P113-P115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的作用的主要表现(3点)生产力P115阶级P116阶级斗争P116-P118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P118阶级分析方法P119社会革命的实质极其根源P120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表现(3点)P121-P122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P122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革命P123-P124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3点)P125P126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127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分歧P128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P129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坚持的原则(3点)P130-P131人民群众及其对创造历史的决定性的作用P132群众观点与党的群众路线P133普通个人历史人物及其作用P134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分析法与阶级分析法)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P139-P140资本主义萌芽P140-P142资本的原始积累P142资产阶级革命与统治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P143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社会分工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P144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对立统一P145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对立统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价值量与劳动量P146劳动生产率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价值形式的发展P147商品的交换货币价值规律P148价值规律的作用(3点)P149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调节时产生的消极后果(3点)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50此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3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包括:价值本质、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与价值规律P151劳动价值论理论与实践意义P152-P153深化对劳动价值观的认识(4点)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P153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的2个条件P15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2段)货币转为资本P155所有制(经济意义与法律意义)所有权P156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P157生产剩余价值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价值增值过程P158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公式)P159-P160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P162资本积累源泉是剩余价值P163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vP164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P165资本循环的3个阶段产业资本的运动的2个基本前提条件P166社会总价值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P167生产资料的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P168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P169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P16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P170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与特点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P17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对内对外)P17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P17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法制宪法四大原则P174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政党P17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的进步作用(3点)局限性(3点)P176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P17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本质(2点)P178辩证地看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P182从自由竞争到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P183垄断产生原因(3点)垄断组织P184垄断让竞争更激烈的原因(3点)垄断下的竞争具有新特点P185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与垄断价垄断利润来源(4个)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P18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186-P188产生的性质与意义P18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4种)P18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4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P190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4点)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3种)P191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P192跨国公司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P193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5个)垄断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实质P194-P195经济全球化表现的多样性(4点)P196经济全球化的动因(3个)P196-P197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两面性)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198-P199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私有股份资本所有制P199法人资本所有制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激励制度(3个)P200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3个)P201经济调节机制、经济危机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变化P20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4点)P203-P204资本主义制度新变化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P205-P206资本主义的巨大进步性(3点)局限性P207-P208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决定资本主义必被社会主义替代(4点)P209-P210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3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修订版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修订版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及创新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宏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相识历史和时代问题供应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冲突、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隐私和它被社会主义必定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觉的基础上,阐明白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白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最显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显明的政治立场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志向实现物质财宝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志向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必需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改变,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确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刚好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探讨新状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相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觉、有所创建、有所前进。

2010马克思原理概论

2010马克思原理概论

2010马克思原理概论
马克思原理是一套关于社会和经济制度的理论,由卡尔·马克
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历史唯物
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引发的。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力的表现形式。

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出现矛盾时,社会革命就会发生,新的生产关系将会取代旧的生产关系。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

根据该理论,资本家雇佣工人时,他们只支付工人劳动力所需要的工资,而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工资的部分,则被资本家占有,成为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将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总之,马克思原理是一套关于社会和经济制度的理论,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革命运动。

该理论对社会科学和现实世界的影响深远,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变革和政治理论中。

2010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0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自然、社会及人类意识都统一于世界的物质性之 自然、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中。——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物质的普遍特性是它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特性。 物质的普遍特性是它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特性。 任何物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的。 任何物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的。 牛顿的木桶理论:使时空与物质及其运动无关。 牛顿的木桶理论:使时空与物质及其运动无关。 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时空与物质及其质量、 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时空与物质及其质量、 运动相关,四维时空。 运动相关,四维时空。 在高速运动条件下,发生空间尺缩,时间延缓。 在高速运动条件下,发生空间尺缩,时间延缓。 空间弯曲与宇宙的有界和无限。 空间弯曲与宇宙的有界和无限。
哲学的一般特点及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1、 哲学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追求。 哲学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追求。 2 、哲学是关于世界的综合性视野,是大 哲学是关于世界的综合性视野, 大一,是本体论, 全、大一,是本体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什么是形而上学? 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什么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撰系辞 ——易撰 易撰 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 道德经)。 哲学是本体论,是宇宙观、世界观。 哲学是本体论,是宇宙观、世界观。
实践的价值哲学思考
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马克思。 马克思。 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 马克思 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人充满劳绩生活在大地上, 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人充满劳绩生活在大地上, 诗意地栖居。 赫尔德林。 诗意地栖居。——赫尔德林。 赫尔德林 中国文化独特的实践:人的内在生命的实践。 中国文化独特的实践:人的内在生命的实践。 ——从养生到修身,自觉调整生命的处身情态。 ——从养生到修身 自觉调整生命的处身情态。 从养生到修身, 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 安何来?中庸:和谐“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安何来?中庸:和谐“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的“敬与静”,道家的“轻与清”。 儒家的“敬与静” 道家的“轻与清” 立天、立地、立人,立精神、立事业、立身体。 立天、立地、立人,立精神、立事业、立身体。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目录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目录

目录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3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4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34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34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51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78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89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89第二节认识和辩证运动 105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112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23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31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31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53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68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82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182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197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209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224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224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在生产 231第三节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237第四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245第五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250第六节农业资本和地租 256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264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64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88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297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303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03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321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31第八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40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340第二节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351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359。

2010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完整版

2010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完整版
华大学出版社,2003。
• [7]、霍金·S,许明贤译,《时间简史》
(插图本)[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
作编译局,《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 版社,2004。
说明:
• 如果各位想另外选择阅读书
目,请事先与老师沟通协商, 否则所递交的论文无效。
该不该扶危救困?怎样看待“网络 和现实中的两张脸”?
(二)、第二次:民生问题
食品安全、住房问题。
• 4、第四次讨论课:课外自主阅读,
读书笔记交流
• 第12周 • 学生就自己选定的课外阅读材料撰
写读书笔记情况进行交流。
课堂讨论的要求
• ☛参加课堂讨论的发言原则应该脱稿,讨论课原
则上每一位同学只能参加一次,没有上台参与讨 论交流的同学需要交一份纸质文稿(含图片), 内容为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解读,约800字左右 (上台参与讨论交流的同学不需要递交纸质版本 讨论稿);每次讨论课参与人数约为15人,上台发 言的同学要求脱稿讲,可以不做PPT;
眉”。页眉左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采 用三号宋体字,页眉右边用五号宋体字打 印题目。在页眉上只打印主标题。
• (B)正文标题为黑体加粗三号字,内容采
用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距。单面打印。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外指 定阅读书目:
• [1]、戴维·麦克莱伦(英),王珍译,马克
思传(插图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出自己的看法。抄袭者该论文成绩为0分。
• ⑤满分为10分。 • ⑥递交时间:第12周前交。逾期者只能获得
及格分数。

• ⑦写作格式: • (A)统一采用A4纸。 • (B)正文标题为黑体加粗三号字,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接地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03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人口因素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 及其运动规律
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
1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2 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3 人口的构成和质量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4 人口因素虽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 及其运动规律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 建筑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 动的反作用
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 基础状况的规律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 及其运动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产生
基本内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 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客观要求: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 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 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 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 发展形式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 及其运动规律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 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朱国华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朱国华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版)重点(朱国华讲课精简版)整本书绪论加七章,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资本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绪论,主要讲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三大组成部分;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是马哲部分;资本论和资本主义是马政经部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其中资本主义既在马政经里面,又在科社里面,那是因为资本论中有很多结合当时资本主义进行分析的;而科社呢又是在剖析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中论述和设想的。

绪论主要讲马克思主义内涵、发展和特征。

本体论主要讲物质、三大规律和意识。

认识论主要讲认识运动基本规律、真理与价值。

历史观主要讲社会基本矛盾及两大运动规律、社会发展五大动力和群众史观。

资本论主要讲商品经济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主要讲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变化和资本主义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主要讲三次飞跃、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政党。

共产主义主要讲研究方法、基本特征、历史必然性。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内涵:(1)从认识成果上,发展的科学体系;(2)从阶级属性上,无产阶级解放理论;(3)从研究对象上,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由马哲、马政经和科社三部分组成。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背景(3)(1)经济社会背景:经济社会发展:14世纪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18世纪资本主义机器工业,19世纪工业革命。

阶级斗争加剧:严重剥削和分配失诱发周期性经济危机,阶级矛盾恶化。

(2)思想渊源;组成部分代表人物时间国家代表作/标志事件主要观点/理论贡献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18世纪德国法哲学原理辩证法费尔巴哈19世纪德国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辩证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18世纪英国国富论商品二因素,劳动创造价值大卫·李嘉图18-19 英国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18 -19 法国参加法国大革命旧制度为实业制度代替傅里叶18 -19 法国新的工业世界和社会事业消灭文明制度,建立和谐制度欧文18 -19 英国共产主义实验新和谐公社(3)实践基础;1848-19末欧洲阶段20初-20中欧转亚阶段20中至今形形色色社会主义2.问题与理论P14问题理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根本特征(2)P14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附页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附页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本考核点绪论一、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p14二、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p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2和组成部分p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P15和理论品质p1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p20-21绪论三、一般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p4,p6、马克思主义产生后的实践活动发展p11、马克思主义产生意义P1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理论联系实际第一章一、基本概念:哲学、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p27、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物质、运动、静止、时间与空间(概念与特性)、实践;联系、发展、矛盾及其双重属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度、质变、量变、肯定与否定p46;第一章二、教学重点:1、哲学概念p27、哲学基本问题(含义p28、具体内容p28、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分标准p28-29)2、物质概念(唯一特性p30)、运动(概念p32、物质与运动关系p32、运动与静止p32、时空间概念及特性p32)、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的决定作用p30-31、意识的本质p31及其能动作用p56-57;实践内涵p34、形式p35、特征p35、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章3、联系观(内涵p40、特点p40)、发展观(内涵p41、实质p41、新旧事物概念p41、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性p41)4、矛盾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矛盾内涵?、矛盾属性(内涵p43、关系p43、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内涵p44,p45、关系p45); 第一章5、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p46;质变与量变内涵p46、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p46);6、否定之否定规律:辨证否定观内涵p46-477、规律(内涵p54、特点p54)第一章三、一般知识点:物质观创立的意义p31、社会物质性表现p33、矛盾分析方法p45、五对范畴?;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区分p55)、发挥意识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p57第二章一、基本概念:主体、客体、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及其双重属性第二章二、教学重点:1、主体与客体(内涵p63、关系p6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65、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的本质的论断p66;认识的辨证运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概念p68、基本形式p68、辩证关系p69); 第二章2、真理观:真理内涵p71、真理客观性p72、真理双重属性p73、真理检验标准p77 第二章三、一般知识点:认识的两次飞跃的基本条件p69,p70、认识运动的无限性和反复性p70-p71、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真理与谬误p76、真理与价值第三章一、基本概念: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国家、国体与政体、人民群众第三章二、教学重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概念p95、辩证关系p9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p98)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p100,p101、构成要素p100、两者的辩证关系p10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概念p105、两者的辩证关系p107)、国家(实质p106、国体与政体p106);阶级概念p115与实质p115第三章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p11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p130-p131第三章三、一般知识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社会形态(内涵p109及一般规律p108?);阶级斗争p116、社会革命p119 、改革p121、科学技术在社会中作用;群众史观:两种对立的历史观(谁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制约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性的因素p131——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第四章一、基本概念:商品经济p143、商品p144、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规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145、货币P148、劳动力商品P153、剩余价值p157、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p159与相对剩余价值p160、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p165、利润p168?、经济危机第四章二、教学重点:1、劳动价值论:商品二因素p144与劳动二重性p145、价值规律(内涵p146及作用p147-p148)、货币概念p148与职能p148、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p149-p150第四章2、剩余价值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p153-p154、劳动力商品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与特点p154)、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前提p157、特点p157、剩余价值生产方法p159-p160、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p158、资本本质p158)、资本积累p162、资本的有机构成p163、相对过剩人口p164、工资p167、社会再生产(核心问题)p16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p169与经济危机p170第四章三、一般知识点:商品经济产生条件p14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四个阶段表现)p148、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意义p151;资本主义所有权与所有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p156、资本的原始积累p141、资本的循环周转规律(流程p165、条件p165)形式?及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p172-p173及本质p172、意识形态p177及本质p177-p178第五章一、基本概念:生产集中、资本集中、垄断、垄断组织p18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186、经济全球化第五章二、教学重点:资本主义两个发展阶段p182(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生产集中p182、资本集中p182、垄断(内涵p183、原因p183、垄断时期竞争特点p184)、金融资本p184与金融寡头p185、垄断利润p185与垄断价格p18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形成p187-p188、作用p189、垄断资本主义实质p193)、经济全球化表现p194-p195第五章三、一般知识点:经济全球化表现、动因p196和后果p19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政治经济新变化、原因p202-p203和实质p203-p20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二)事物的永恒发展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二)矛盾普遍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规律及其客观性(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意识的作用(二)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二)从认识到实践(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三)真理与谬误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价值及其特性(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形态的内涵(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社会改革及其根源(二)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三)社会主义改革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一)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三)从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二)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三)商品的价值量与价值规律(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意义(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一)所有制和所有权(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三)资本积累(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一) 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二)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特点(三)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四) 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二)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三)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一)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二)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三)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 生产所有制的变化(二)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三)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四)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五)政治制度的变化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一)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二)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一)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二)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二)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三)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摧绘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一)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