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生态空间研究_刘珉

合集下载

塔里木盆地东部超深层油气勘探快速实现新突破

塔里木盆地东部超深层油气勘探快速实现新突破

第11卷 第2期中 国 地 质 调 查Vol.11 No.22024年4月GEOLOGICALSURVEYOFCHINAApr.2024doi:10.19388/j.zgdzdc.2024.02.02引用格式:李清瑶,尹成明,高永进,等.塔里木盆地东部超深层油气勘探快速实现新突破[J].中国地质调查,2024,11(2):11-16.(LiQY,YinCM,GaoYJ,etal.Rapidachievementofnewbreakthroughsinultra-deepoilandgasexplorationineasternTarimBasin[J].GeologicalSurveyofChina,2024,11(2):11-16.)塔里木盆地东部超深层油气勘探快速实现新突破李清瑶1,2,3,尹成明1,2,3,高永进1,2,3,徐大融4,曹崇崇4,白忠凯1,2,3,刘亚雷1,2,3,程明华5(1.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调查局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3.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4.新疆创源石油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尉犁 841500;5.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塔里木物探院,新疆库尔勒 841001;)摘要:塔里木盆地东部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

在国家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政策背景下,中央-地方-企业紧密融合新机制助推了油气勘探开发快速实现突破的新模式,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新优化制定了塔东尉犁西1区块勘探部署方案,实现了8000m以深地质层位设计和实钻对比“零”误差,取得了信源1井、信源2井、信源3井超深层油气重大发现。

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提高了超深层地质体识别精度,形成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体系,明确了缝洞型储层发育区,形成了2亿t级规模超深层油气富集新区。

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人居生态环境研究院在京成立

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人居生态环境研究院在京成立

12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8/01热点事件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人居生态环境研究院在京成立第三届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论坛召开2018年1月6日,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人居生态环境研究院成立大会于北京林业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教授、孟兆祯教授、尹伟伦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国务院参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刘秀晨先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会长张树林先生,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檀馨先生以及相关行业领域顶级专家学者20余人到会祝贺,学校科技处、宣传部、园林学院、水保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自然保护区学院、环境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以及媒体代表共计200余人参会。

会上,沈国舫院士、尹伟伦院士、孟兆祯院士、刘秀晨先生、张树林先生、檀馨先生、宋维明教授、李雄教授、王向荣教授共同为“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人居生态环境研究院”揭牌。

据悉,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生态研究院由3位院士领衔,沈国舫院士和尹伟伦院士担任战略顾问,孟兆祯院士担2018年1月6日,第三届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论坛暨北林园林设计展在北京林业大学开幕,本次论坛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风景园林》杂志社协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檀馨先生、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端木岐先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院长贾建中先生、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院长李雷先生、北京景观园林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忆明先生、笛东规划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设计师袁松亭先生、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总工程师李炜民先生、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宇先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存东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王洪成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教授等多位行业专家学者、设计师、企业家、师生代表、媒体代表共200余人参与本次论坛。

推进农田新污染物防控,支撑美丽中国建设

推进农田新污染物防控,支撑美丽中国建设

推进农田新污染物防控,支撑美丽中国建设
李晓晶;熊明民
【期刊名称】《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年(卷),期】2024(43)5
【摘要】新污染物是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威胁之一,对其如何治理也是近一段时期内社会和科技关注的热点。

本文从治理新污染物的背景出发,结合农业生态环境科技发展趋势,从开展农田新污染物的检测-监测工作、健全农田新污染物的基准-标准体系、加强农田新污染物的致污-治污研究等全方面提出治理措施,以期构建中国特色的农田新污染物治理范式,为国家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提供强力支撑,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土”力量。

【总页数】2页(P963-964)
【作者】李晓晶;熊明民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X71
【相关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2.统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基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阻击战的思考
3.系统治理新污染物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4.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
量发展——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李锋;王如松
【期刊名称】《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2004(15)3
【摘要】阐述了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概念和内涵 ,对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空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休闲娱乐和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 ;国内主要集中在绿色空间结构与功能、城市绿量与绿当量、评价指标体系、服务价值评估及CITYgreen模型应用等方面 .城市绿色空间也有负面效应 ,如释放有害物质等 .【总页数】5页(P527-531)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绿当量;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服务价值
【作者】李锋;王如松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1;C912.81
【相关文献】
1.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指标、方法与评估框架 [J], 韩依纹;戴菲
2.基于生态服务功能保护的城市生态空间划定方法\r研究——以三亚市为例 [J],
柳敏;穆晓东;李元征;刘震;宁晓菊;李志刚;王晶博
3.基于生态服务功能保护的城市生态空间划定方法研究——以三亚市为例 [J], 柳敏; 穆晓东; 李元征; 刘震; 宁晓菊; 李志刚; 王晶博
4.基于多源数据的成渝城市群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需评价 [J], 邵明;李方正;李雄
5.城市生态空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及管控研究——以成都东部新城为例[J], 邵明;李方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绿色生态理念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绿色生态理念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绿色生态理念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探析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升温、臭氧层腐蚀以及建筑行业污染,国内外对发展绿色建筑、推动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措施。

绿色生态理念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其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价值。

绿色生态理念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博物馆空间设计人员应以此为出发点,充分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积极应用绿色生态理念,有效促进博物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绿色生态理念的分析,探讨了绿色生态理念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运用途径,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博物馆空间;绿色生态理念;可持续;一、绿色生态理念与博物馆概述1.1绿色生态理念概述绿色生态理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世界的环保主义者和生态学家最先提出的,这个时期内,一些环保组织和个人提出了绿色生态理念的关键概念和原则,1962年,生态学家Rachel Carson在她的书《寂静的春天》中揭示了农业和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呼吁人们采取行动保护自然环境。

1972年,联合国主办了一次名为“人类环境会议”的大型国际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

1972年,美国的生态学家Barry Commoner提出了物质循环、能源流、生态稳定、人类适应的“四项原则”,强调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从那个时期开始,人们开始关注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提倡通过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国内,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个理念在当今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了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1.2博物馆现状分析传统博物馆空间设计在建筑构造方面,常常采用相对封闭的展厅结构,使空间设计单一化而导致展览内容与空间相对独立,游客难以融入其中。

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时空匹配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时空匹配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第35卷 第3期2021年3月Vol.35 No.3Mar.,2021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绿色空间指环境中的任何植被,包括山地、丘陵、水体、矿野地等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等空间的总称[1]。

其内涵包括城市内部的各种园林绿地所构成的城市空间与城市郊区的林地、农田和河流水系等空间双重意义,这既符合“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又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协同发展的需求[2]。

绿色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态辅助功能,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3-4]。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被提高到空前的历史高度和战略地位,《全国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16—2020年)》明确土地整治向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下优化、提升国土空间功能和质量,通过生态系统修复打造美丽生态国土[5]。

以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功能是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方向,其工作内容包括化解国土空间结构布局矛盾和调配国土空间结构要素比配。

绿色空间对环境的调节作用主要取决于绿色空间的组成结构、时空演化规律及规划布局的合理性[6]。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绿色空间动态变化加剧的背景下,调节绿色空间与城市扩张、人口集聚、经济发展的关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关键环节。

绿色空间研究是进行城市规划、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能力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有关绿色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绿色空间遥感信息提取。

陈志强等[7]以ASTER和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福州市和台北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信息。

随着影像数据获取方法的不断丰富,杨柳等[8]以无人机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像元统计特征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两种方法,对宁波市部分区域进行绿色空间信息快速提取。

(2)景观格局研究。

赵海霞等[9]以南京市绿色空间为例,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揭示绿色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并研究其演变机理。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生态保护修复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生态保护修复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生态保护修复文|刘 珉 张 鑫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联合国前任秘书长潘基文做了激情洋溢的致辞:我们已到达人类历史上一个决定性时刻。

全世界人民要求我们为提供希望与机遇的未来指明方向。

会员国做出回应,拟订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这是领导人对世界各地人民的承诺,这是建设更美好世界的普遍性、综合性和转型性愿景。

“2030年议程”志存高远。

它是以人为本的议程,旨在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它是保护我们共同家园地球的议程;它是实现共同繁荣、和平及伙伴关系的议程。

议程传递出气候行动的紧迫性;议程提倡体面生计、性别平等以及尊重所有人的权利;最重要的是,议程保证不落下任何人……在这个全球瞩目的日子里,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集聚联大,通过一份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议程由联合国193个会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storation员国共同达成,是为人类、地球与繁荣制订的行动计划,旨在加强世界和平和增加自由。

决心消除一切形式和层面的贫穷与饥饿,决心保护地球免遭退化,决心确保所有人都能过上优裕和充实的生活,决心推动创建没有恐惧与暴力的和平、公正和包容的社会,决心动用必要的手段加强执行力度。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核心——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内容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17类大的目标和169项具体指标,旨在推动世界在今后15年内实现3个史无前例的非凡创举——消除极端贫困、战胜不平等与不公正以及遏制气候变化。

目标1.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目标2.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业目标3.让不同年龄段的所有人都过上健康的生活,促进他们的福祉目标4.提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目标5.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目标6.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目标7.每个人都能获得价廉、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化能源目标8.促进持久、包容性的可持续经济增长,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促进人人有体面工作目标9.建设有韧性的基础设施,促进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推动创新目标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目标11.建设包容、安全、有韧性的可持续城市和人类住区目标12.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目标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目标14.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15.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地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目标16.创建和平、包容的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让所有人都能诉诸司法,在各级建立有效、可问责和包容的机构目标17.加强执行手段,恢复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活力联合国可持续目标的渊源——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源于千年发展目标,是千年发展目标的延续和升级。

2012届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汇总表

2012届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汇总表

40 倪翔南 41 宋 丹 42 宋明欣 43 苏 新 44 王安录 45 王君阳 46 王泽宇 47 王振宇 48 卞琪瑶 49 程欣 50 程雪娟 51 单康康 52 白中臻 53 王雪婷 54 王婷婷 55 冼恩润 56 杜鹏鹏 57 付丽丽 58 付文昭 59 高平 60 葛洋 61 管红 62 郭栋 63 韩道秀 64 韩阳 65 郑锋 66 张琨 67 范成成 68 吕凝 69 张晨 70 段云岗 71 高 静 72 胡 莎 73 黄 柯 74 鞠 悦 75 来春杰 76 李建伟 77 李 莎 78 李寿宁 79 刘茂新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1 经济 0801 经济 0801 经济 0801 经济 0801 经济 0801 经济 0801 经济 0801 经济 0801 经济 0801 经济 0801 经济 0801 经济 0801 经济 0803 经济 0803 经济 0803 经济 0803 经济 0803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4 经济 0802 经济 0802 经济 0802 经济 0802 经济 0802 经济 0802 经济 0802
经济 0802 经济 0802 经济 0804
俞宪忠 俞宪忠 俞宪忠 俞宪忠 俞宪忠 俞宪忠 俞宪忠 俞宪忠 于吉辰 于吉辰 于吉辰 于吉辰 于吉辰 于吉辰 于吉辰 于吉辰 王光玲 王光玲 王光玲 王光玲 王光玲 王光玲 王光玲 王光玲 王光玲 王光玲 王光玲 王光玲 王光玲 王光玲 王吉霞 王吉霞 王吉霞 王吉霞 王吉霞 王吉霞 王吉霞 王吉霞 王吉霞 王吉霞

我国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探讨

我国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探讨
22节 约用地 .
近 几 年来 , 国困建 设用 地 平 均 每年 减 我 少 5 万 h 地, O m耕 由建 国 5 0年人 均耕 地 面 积 0h: . m 多减少 到 01m, 关节 约 土地 的 方 2 . 2 h 故有 针十 分重 要 。 积极 推进 墙 体材 料 的改 革 , 大 力 发展 要 节能 、 地 、 废 、 节 利 保温 、 热 的 新 型 墙 体 材 隔 料 , 励采 用绿 色建 材 。 鼓 采用各 种板 材 , 空心砖 砌 块等 来减 少 墙体 厚 度 , 并对 墙体 进 行 合 理
水、 雨水 、 地下水 、 污水等, 均要统一 3 人考虑 -J J  ̄
范 围, 行 系统优 化设 计 。 进 由于 资 源 性 缺 水 和 水 质 性 缺 水 同 样 严 重 , 针对 不 同情 况制 定强制 性措 施 。如 实行 应
小 区 应 建 立 水 的 同收 和 再 利 用 系 统 , 缺 另 外 , 要 注 意避 免 由附 近建筑 的玻璃 折 射 还 水地 区应 设 立小 区雨 水收 集和 再利 用 系统 。 以及其 他 的光 污染 。 24节 约能 源 . 31 水热 环境 的实 现 .3 . 我 国是 一 个 能 源 储 量 并 不 丰 富 的 国 家 , 绿 色 生 态 建筑 的建 没关 键 是节 水 , 时 同 又 存在 着能 源 利用低 , 费严重 等 问题 。 浪 要 考虑 水 质和 水量 两个 问题 。 一般 的 , 绿色 生 我 国一些 工 业产 品 的能 耗 比发 达 国家要 态 建 筑 可采 取 的 节 水措 施 有 : 采用 节水 节 能 高 4倍 , 国民生 产总 值 的能耗 为 日本 的 6 型供 水 设施 ; 雨 水 收集 系统 、 单位 建立 污水处 理 系 倍 , 国的 3 , 国 的 4 倍 。 美 倍韩 . 5 统 就 地 将 污水 处 理 成 中水 ( 意为城 市 污 中水 能 源 结 构不 合 理 , 占 7%, 于 清 洁煤 水 或 生 活用 水 经 处 理 达 到 一 定 的水 质 标 准 。 煤 0 由 技术 尚未普 及, 气污染 严 重 。 空 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景观 ; 我 国 建筑 能耗 占全 国能 耗 的 2%, 宅 用 水要 专 门设 计 并将 其 纳入 中水 系统 一并 考 5 住 每 平方 米能 耗为 相 同气候 能耗 国家 的 3 。 倍 虑。 我 国石 油储 量 仅 占世 界 总量 的 23 可 . %, 热环 境 的 实现 更为 重要 。建筑 区的热 系 开 采 的 只有 2 .年 , 大低 于世 界平 均 年 限 统 应 满 足 居 民 的供 热舒 适 度 的要求 ,以及 建 06 大 4 .年 。 28 筑 节 能 和环 保 的要 求 。冬季 供 暖的 室内温 度 2 强调 整体 性设 计’ . 5 宜 在 2 % ̄ 4 夏季 空 凋 的室 内适 宜温 度 为 0 2 %, 建 筑 设 计 应 强 调 “ 体 设计 ” 想 , 须 2 ℃~7 整 思 必 2 2 ℃。可采 用 采 暖 、 冷 、 热水三 联 制 生活 结 合气 候 、 文化 、 济等 诸 多 因素进 行综 合 分 供 的热 环 境技 术 ,或在 各 户安 装散 热器 温 控 经 析 、 体设 计 , 勿 盲 目照 搬所 谓 的先 进 生 态 阀, 免 不必要 的浪费 。 整 切 避 技 术 , 不能 仅 仅 着 眼于 一个 局 部 而不 顾 整 也 3 建筑 外部结 构 要素 的实 现 - 2 体。 建 筑 外部 结 构要 素 主要 体 现在 环境绿 化 3 绿色 生态 建筑 要素 的实 现策 略 上边 。 一方 面应 该 注重建 筑 周围环 境 的绿化 。 下边 着 重 刘绿 色生 态 建筑 要素 的实 现 进 应该 尽 量 减 少 硬 质铺 地, 大草 坪 面积 , 尽 扩 并 行 分析 , 给 出其实 现策 略 : 并 可能 多种 植 高 大乔 木 。 因为乔 木 的绿化效 果 31建 筑 内部结 构要 素 的实现 . 要 比同 面积 的 草坪 高几倍 。目前 , 多数住 宅小 31 . 1能源利 用 的实现 . 区 常采 用水 泥 砖铺 地 , 对小 区环 境很 不利, 这 绿色 生态 建筑 能 源 利用 的实 现 ,不但 要 应 尽量 采 用 具 有渗 透 性 的 生态铺 地 , 如格 状 对 常规 能 源 系统进 行优 化 设计 ,更 要 注币 绿 铺 地砖 , 格 中可 以种 草 等 。另 一方 面 , 化 方 绿 色 能源 的利用 , 将 建筑 节能 放在 了首位 。笔 可 以有 创造 性 思路 , 要 可以 与 当地 自 环境 、 然 资 者 认 为绿 色 生态 建筑 节能 ,设 计 师首 先要 做 源 、 社会 、 文 等 背 景 相 结 合 , 造 性地 保 护 人 创 好 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①把建筑设计提高到 和 利用 已有 条 件 。例 如 从整 体 出发 , 过借 通 比较 高 的水 准 。② 找 到合 理 的优 化 的新 能源 景 、 景 、 景 、 组 分 添景 多种 手 法 , 住 区 内外环 使 的解 决方 案 。③ 寻求 建 筑艺 术 与能 源方 案 的 境 协调 。这 样 , 过 两个 方 面的努 力 , 通 建筑外 完 美结合 。例如 , 建筑 的 围护 结构 和供 热 、 部 结构 要 素就 得 以实现 。 剥 4 绿 色生 态建 筑 的发展 前景 制 冷系统 进 行节 能 设计 ; 可设 置 温度 阻 尼 区 ; 利 用 自然光 , 少 电能 浪费 ; 理控 制建 筑 物 减 合 随着 社 会 经 济 的 发展 , 的发 展 , 科技 人们 体 型系数 , 低建 筑 能耗 ; 化建 筑 建筑 布局 , 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 短缺 。从 可持 续发展 的 降 优 资源 尽 量 保 证建 筑建 筑 单 体 有 足 够 的 迎 风 面 , 高 方 针 出发 , 色 生态 建 筑愈 来 愈受 到世 人 的 绿 低 建筑 错列 布 置 以利 于建筑 通 风 ;优化 平 面 青 睐, 势 必成 为 2 世 纪 建筑 的弄潮 儿, 的 它 l 它 设 计 , 面 形状 尽量 规 整 , 小 外 围护结 构 面 发展 前景 十 分广 阔。 随着各 种 绿色 建材 的 出 平 减 科 信 积 , 理 组织 穿 堂风 , 强空 气对 流 , 宜人 现 , 技 、 息业 的 发展 定 会 带动 绿 色建筑 的 合 加 创造 的室 内环境 。当然 , 做好 上述 的工作 后 , 在 还 发展 , 的建筑 将会 更 加理想 。 未来 参 考 文 献 可 以冈 地制 宜 地利 用 绿 色能 源 , 采用 太 阳 如 能 、风 能 和 地热 能 等 , 些能 源 都具 有 无 污 『 刘春 关. 色生 态建筑之 思 考. 这 1 1 于绿 【 谢 小 刚. 色生 态建 筑探 究. 2 1 绿 染 、 再生 的优 势 。 可 31 . 2声 光环 境 的实现 . 在 绿 色生 态建 筑 平面 没计 时 ,没计 师 应 考 虑 将 卧窜 设 置在 背 向噪声 源 的方 向, 样 这

基于CiteSpace_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分析

基于CiteSpace_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分析

㊀第2卷㊀第4期2022年12月林㊀草㊀政㊀策㊀研㊀究JournalofForestryandGrasslandPolicyVol 2㊀No 4Dec 2022基于CiteSpace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分析∗孙欣欣1ꎬ2㊀刘㊀畅3㊀董丽娜4(1㊀南京大学金陵学院㊀南京㊀210089ꎻ2㊀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㊀南京㊀210037ꎻ3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㊀北京㊀100091ꎻ4㊀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㊀南京㊀210014)㊀收稿日期:2022-10-27∗基金项目:2021南京市园林局科技项目 生态修复视角下公园景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YLKJ202113JH)㊀第一作者:孙欣欣(1983-)ꎬ女ꎬ博士研究生ꎬ讲师ꎬ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设计㊁景观生态学ꎮE-mail:sunxinxinao@qq com㊀通信作者:刘畅(1982-)ꎬ女ꎬ硕士ꎬ副编审ꎬ研究方向为城市林业㊁林草政策ꎮE-mail:22611883@qq com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ꎬ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成为生态学㊁地理研究和城乡规划等领域的研究热点ꎮ文中以CNKI数据库中1999 2021年的557篇文献以及WOS中SSCI数据库的264篇文献为原始数据ꎬ基于CiteSpace软件对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计量和文献可视化分析ꎬ研究认为:1)国内外关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始于1999年ꎬ之后一直呈逐年递增的趋势ꎬ经历了缓慢增长㊁波动增长㊁快速增长3个阶段ꎻ2)发表文献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美国ꎬ我国研究机构主要是中国科学院㊁中国科学院大学㊁北京大学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ꎻ3)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文献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早期的 生态规划 景观安全格局 及后期的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等ꎻ4)在发文期刊方面ꎬ国际期刊EcologicalIndicators被引频次最高ꎬ国内«生态学报»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ꎮ在此基础上ꎬ提出以下3点建议:1)加强生态安全格局基本理论的研究ꎬ特别是针对生态脆弱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这2类生态安全受到威胁较为严重的区域ꎬ构建合理的安全格局仍需深入探究ꎻ2)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ꎬ以更好解决各地区当前的 三区三线 划定以及各类生态保护问题ꎻ3)加强新兴学科㊁多学科之间的融合ꎬ如结合大数据㊁人工智能㊁遥感㊁自然保护地建设等进行多元化的探索ꎬ使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形成完整㊁系统㊁实用的研究体系ꎮ关键词:生态安全格局ꎻCiteSpaceꎻ可视化分析中图分类号:Q148ꎻX171 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2096-9546(2022)04-0028-09DOI:10.12344/lczcyj.2022.10.27.0001孙欣欣ꎬ刘畅ꎬ董丽娜.基于CiteSpace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分析[J].林草政策研究ꎬ2022ꎬ2(4):28-36.ResearchProgressin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BasedonCiteSpaceSunXinxin1ꎬ2㊀LiuChang3㊀DongLina4(1 JinlingCollegeꎬNanjingUniversityꎬNanjing210089ꎬChinaꎻ2 CollegeofBiologyandEnvironmentꎬ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ꎬNanjing210037ꎬChinaꎻ3 ResearchInstituteofForestryPolicyꎬChineseAcademyofForestryꎬBeijing100091ꎬChinaꎻ4 NanjingZhongshanCemeteryAdministrationꎬNanjing210014ꎬChina)㊀第4期㊀孙欣欣㊀刘㊀畅㊀董丽娜:基于CiteSpace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分析㊀㊀Abstract:Sincethe1990sꎬregional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hasbecomeahotspotintheresearchonecologyꎬgeographicalresearchꎬurbanandruralplanningꎬetc.ThispapercarriesoutbibliometricanalysisandvisualizationanalysisusingCiteSpacesoftwareꎬwith557papersretrievedfromCNKIꎬPekingUniversityCoreꎬCSSCIꎬCSCDdatabasein1999-2021and264papersfromtheSSCIdatabaseoftheWOSastheoriginaldata.Thestudyfindsthat:1)Theresearchonthe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athomeandabroadstartedin1999ꎬandhasbeenincreasinginnumbersincethenꎬgoingthroughthethreestagesofslowincreaseꎬfluctuatinggrowthandrapidgrowthꎻ2)IntermsofcountriesꎬinstitutionsandauthorsꎬChinaandtheUnitedStateshavepublishedthemostpapersꎬand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theUniversity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PekingUniversityandtheEcologicalEnvironmentResearchCenter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areamongthemostrenownedresearchinstitutionsinthefieldꎻ3)Thekeywordsof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mainlyinclude ecologicalplanning ꎬ landscapesecuritypattern andothersatthebeginningoftheresearchꎬand ecologicalservicefunction ꎬ ecologicalsourceplace ꎬ ecologicalcorridor arisinginthelaterstudiesꎻand4)IntermsofjournalsꎬEcologicalIndicatorshasthehighestcitationfrequencyꎬwhilethedomesticjournalEcologicaSinicaistheonepublishingthemostpapersrelatedtothefield.Theauthorsproposerecommendationsbasedontheaboveanalysisꎬincluding:1)Enhancingtheresearchonthetheoriesof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ꎬespeciallyfortheecologicalfragileareaandthedevelopedareawhoseecologicalsecurityareseverelythreatenedꎬandmorestudiesareneededfortheestablishmentofareasonablesecuritypatternꎻ2)Focusontheconnectionsofresearchandpracticesinordertobettersolvetheproblemsin threeareasandthreelinedivisions andecologicalconservationinthedifferentregionsꎻand3)Strengthentheintegrationofemergingandmultipledisciplinesꎬe g ꎬthediverseexplorationoncombiningbigdataꎬartificialintelligenceꎬremotesensingandnaturereservedevelopmentꎬwhichcouldbringtheresearchon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intoacompleteꎬsystematicandpracticalsystemofresearch.Keywords: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ꎻCiteSpaceꎻvisualizationanalysis㊀㊀生态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组成部分ꎬ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1]ꎮ近年来ꎬ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ꎬ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㊁协调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ꎬ生态安全问题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ꎮ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ꎬ所维持或者达到的一种良好的完整性和健康程度ꎮ生态安全格局作为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ꎬ是沟通生态系统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2]ꎮ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ꎬ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㊁农业发展格局㊁生态安全格局ꎬ提升生态服务功能ꎮ通过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ꎬ可以起到对区域生态系统的一种潜在的保护作用ꎻ因此ꎬ及时梳理并总结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进展尤为重要ꎮ当前ꎬ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主要包括生态安全的评价[3-5]㊁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6-7]㊁生态系统服务[8-9]㊁生态修复[10-12]等方面ꎬ其研究方法主要是生态系统服务评价㊁生态敏感性评价ꎬ以及通过生态安全评价获得生态源地ꎬ继而对生态源地进行分析ꎬ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等方法形成源地 廊道 安全格局的构建范式[13]ꎮ对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成果展开阶段性的研究梳理ꎬ识别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的理论及相关方法ꎬ探究国内当前研究的前沿热点与发展方向ꎬ有利于完善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研究ꎬ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新的研究方向的拓展提供借鉴ꎮ本文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557篇文献及WOS(WebofScience)的SSCI数据库的264篇文献ꎬ共821篇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ꎬ通过文献计量法[14]对生态安全格局研究领域的最新92㊀㊀㊀㊀林㊀草㊀政㊀策㊀研㊀究㊀第2卷进展㊁前沿热点㊁未来趋势等进行分析ꎬ以期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参考ꎬ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和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ꎮ1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在CNKI数据库中筛选北大核心㊁CSSCI㊁CSCD期刊ꎬ以及在WOS中的SSCI数据库ꎬ以 生态安全格局 为主题关键词进行精确匹配检索ꎬ并取1999 2021年作为研究时间段ꎬ对检索到的结果进行去重㊁删除会议稿等整理ꎬ最终确定相关文献821篇ꎮ在CiteSpace 6 1 R3软件中ꎬ分别基于 author keywords institu ̄tion reference country 等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ꎬ并获得分析图谱ꎬ明确了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核心团队㊁重点研究机构㊁重要期刊ꎬ及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ꎮ2㊀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文献计量分析2 1㊀发文量分析1999 2021年ꎬ生态安全格局相关的研究论文发文量不断增加ꎬ大约经历了3个阶段(图1):缓慢增长阶段(1999 2003年)㊁波动增长阶段(2004 2011年)㊁快速增长阶段(2012 2021年)ꎮ图1㊀1999 2021年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文献时间分布1)缓慢增长阶段ꎮ1999 2003年正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ꎬ城市快速扩张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ꎬ如何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ꎮ俞孔坚等[15]提出ꎬ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ꎬ是由景观中某些关键的局部㊁位置和空间联系构成的ꎮ关文彬等[16]认为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途径ꎮ总体来说ꎬ这个阶段还处于生态安全与生态保护学科建立的初期ꎬ关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还很少ꎬ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尚不完善ꎮ2)波动增长阶段ꎮ随着经济发展㊁城市扩张ꎬ人们开始越来越意识到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性ꎬ关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地完善ꎮ马克明等[17]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与理论基础㊁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究ꎮ李月辉等[18]基于土地利用和城市扩张对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了研究ꎮ龚建周等[19]将遥感技术应用到研究中ꎮ陈星[20]对生态安全的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ꎮLi等[21]以快速城市化的中国沿海城市厦门为例研究了生态安全的预警方法ꎮ3)快速增长阶段ꎮ中共十八大确立了 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 的方针ꎬ进一步促进了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的发展ꎮ此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是围绕生态安全评价[22]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23]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4]㊁生态敏感性[2]等方面ꎬ发文量占全部样本的87 31%ꎮ2 2㊀发文国家㊁作者与机构分析2 2 1㊀主要发文国家对发文国家的分析可知ꎬ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ꎬ占总量的62 82%ꎬ这是由于中国近年来对生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ꎻ其次是美国㊁澳大利亚㊁加拿大㊁德国ꎬ占比分别为7 89%㊁3 38%㊁2 54%㊁2 25%ꎬ可见经济发达国家对生态安全越来越重视ꎻ而其他国家占比不足2%ꎮ此外ꎬ从各国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图谱(图2)可以看出ꎬ各个国家之间有着密切的合作ꎮ对发文国家进行聚类分析可知ꎬ国家之间的合作主要分2个组团:一是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ꎬ包括日本㊁韩国㊁印度尼西亚㊁南非等ꎬ各国在生态脆弱性研究㊁可持续性研究03㊀第4期㊀孙欣欣㊀刘㊀畅㊀董丽娜:基于CiteSpace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分析㊀㊀方面合作较多ꎻ二是以美国为主的欧美国家ꎬ包括加拿大㊁德国等ꎬ主要研究环境保护及污染增加等相关问题ꎮ图2㊀1999 2021年各国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图谱(WOS)2 2 2㊀主要发文作者与机构由发文作者图谱(图3)可知ꎬ俞孔坚㊁彭建是发文最多的作者ꎬ分别发表了17篇和10篇ꎬ仅次于他们的发文作者为李迪华㊁刘焱序㊁邹长新㊁吴健生等ꎻ发文最多的2个作者团队分别是俞孔坚㊁李迪华团队和彭健㊁刘焱序团队ꎬ其次是邹长新㊁傅伯杰等团队ꎮ从作者合作的角度来看ꎬ呈现部分集中㊁整体分散的状态ꎮ合作关系基本是同一个团队内部的合作ꎬ或同一个研究单位内部的合作ꎬ不同团队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弱ꎮ生态安全格局发文机构合作图谱中(图4)共有351个节点㊁203个连接ꎬ网络密度为0 0033ꎬ说明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机构联系较弱ꎬ需进一步加强不同研究机构的直接合作ꎮ对二级研究机构进行合并以后得到发文机构前10的排名情况(表1)ꎬ发文量最多的5个单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ꎮ不同研究机构间针对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能力差异比较显著ꎮ中国科学院大学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相关研究机构是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的主要单位ꎬ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研究课题和项目ꎬ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ꎮ图3㊀1999 2021年生态安全格局发文作者研究图谱(CNKI)图4㊀1999 2021年生态安全格局发文机构合作图谱(CNKI)表1㊀CNKI排名前10位发文机构名次出现频次机构㊀㊀㊀㊀123中国科学院大学22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32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4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51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611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79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89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98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08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㊀㊀从中国发文机构的地域分布来看ꎬ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湾地区㊁长三角地区ꎮ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较快ꎬ城市化程度高ꎬ城市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尤为明显ꎬ生态环境保护㊁生态安全研究的迫切度较高ꎻ同时ꎬ这些地区科研机构和高校集中ꎬ为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ꎮ13㊀㊀㊀㊀林㊀草㊀政㊀策㊀研㊀究㊀第2卷2 3㊀关键词分析2 3 1㊀关键词研究热点分析关键词图谱中(图5)最大的关键词节点是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安全ꎬ结合关键词的频次数据ꎬ可以确定出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最小累积阻力模型[8ꎬ20ꎬ25]㊁生态廊道[26]㊁生态系统服务[24ꎬ27-28]㊁土地利用[29]等ꎮ通过研读重要节点所对应的相关文献发现ꎬ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㊁生态安全评价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研究尺度[30]㊁研究方法[25]㊁生态系统服务[24]㊁生态保护红线[31-32]等方面ꎬ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方法[33]㊁生态脆弱区[34]㊁时空格局变化[29]等方面ꎮ由此可见ꎬ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面趋于广泛ꎬ并产生了城乡规划㊁生态学㊁遥感地理㊁国土管制等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趋势ꎬ这与近年来国家推行国土空间规划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有直接关系ꎮ图5㊀1999 2021年CNKI生态安全格局关键词图谱与WOS关键词聚类图谱2 3 2㊀关键词突现强度分析关键词突现强度是指在某一时期关键词使用频次的骤增ꎬ表示这个关键词在该时间段受到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ꎮ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进行关键词聚类ꎬ绘制1999 2021年的生态安全格局关键词共现网络突现词表(表2)ꎮ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是生态保护红线ꎬ突现强度为5 57ꎬ起始突现时间在2015年ꎮ其现实背景是ꎬ2014年1月ꎬ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ꎬ成为中国首个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纲领性技术指导文件ꎬ生态用地空间开始逐渐受到重视ꎮ表2㊀生态安全格局CNKI关键词共现网络突现词表㊀㊀关键词突现强度起始年截止年时间轴(1999 2021年)生态规划3 2319992011▃▃▃▃▃▃▃▃▃▃▃▃▃▂▂▂▂▂▂▂▂▂▂生态基础设施4 9520052010▂▂▂▂▂▂▃▃▃▃▃▃▂▂▂▂▂▂▂▂▂▂▂生态安全格局3 3820062008▂▂▂▂▂▂▂▃▃▃▂▂▂▂▂▂▂▂▂▂▂▂▂景观安全格局4 0620092017▂▂▂▂▂▂▂▂▂▂▃▃▃▃▃▃▃▃▃▂▂▂▂土地利用3 4420142016▂▂▂▂▂▂▂▂▂▂▂▂▂▂▂▃▃▃▂▂▂▂▂生态保护红线5 5720152018▂▂▂▂▂▂▂▂▂▂▂▂▂▂▂▂▃▃▃▃▂▂▂生态系统服务4 4020182021▂▂▂▂▂▂▂▂▂▂▂▂▂▂▂▂▂▂▂▃▃▃▃生态源地3 2720182021▂▂▂▂▂▂▂▂▂▂▂▂▂▂▂▂▂▂▂▃▃▃▃最小累积阻力模型4 8620192021▂▂▂▂▂▂▂▂▂▂▂▂▂▂▂▂▂▂▂▂▃▃▃生态廊道4 2620192021▂▂▂▂▂▂▂▂▂▂▂▂▂▂▂▂▂▂▂▂▃▃▃生态安全格局4 1020192021▂▂▂▂▂▂▂▂▂▂▂▂▂▂▂▂▂▂▂▂▃▃▃23㊀第4期㊀孙欣欣㊀刘㊀畅㊀董丽娜:基于CiteSpace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分析㊀㊀㊀㊀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关键词出现频率的分析和研究可知ꎬ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内容是逐渐变化的ꎮ在缓慢增长阶段ꎬ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为生态规划ꎬ说明在起步阶段ꎬ研究者对生态规划的研究比较重视ꎮ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多是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ꎬ以及我国生态脆弱区的一些景观生态恢复和生态规划方面的内容ꎮ在波动增长阶段ꎬ突现强度较高的关键词主要为生态基础设施㊁生态安全格局[35]㊁景观安全格局等ꎮ在快速增长阶段ꎬ研究深度和宽度逐渐扩展ꎬ突现强度较高的关键词主要有土地利用㊁生态保护红线[36]㊁生态系统服务[27ꎬ37]㊁生态源地[38]㊁最小累积阻力模型[25]㊁生态廊道[30]㊁生态安全格局等ꎮ从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ꎬ这一阶段的研究更加深化ꎬ开始从定性转为定量研究ꎬ开始注重生态保护㊁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ꎬ以及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等内容ꎮ2 3 3㊀关键词频次及聚类分析CNKI文献中高频次关键词时间跨度较长(2002 2019年)ꎬ这表明国内研究学者在较长的时间中关注相关方面的研究ꎮ以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生态安全为例ꎬ2002 2019年ꎬ其总频次达105次ꎬ其次是生态廊道(2011 2019年共40次)㊁土地利用(2006 2019年共29次)ꎮWOS文献中出现频次较多的关键词主要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㊁影响㊁模型等ꎬ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 2011年ꎬ其次是城市化㊁土地利用㊁环境保护等(表3)ꎮ表3 生态安全格局关键词频次及中心度㊀㊀由WOS关键词聚类图(图5)可知ꎬ聚类产生了11个聚类团ꎬ分别是0#景观生态安全㊁1#决定因素㊁2#模型㊁3#最小阻力模型㊁4#修正风蚀方程㊁5#虚拟水㊁6#土地利用变化㊁7#影响因素㊁8#节点㊁9#初期阶段㊁10#城市边缘地区ꎮ聚类模块值=0 5283>0 3ꎬ表明聚类结构显著ꎻ聚类轮廓值=0 793>0 7ꎬ表明聚类可信度高ꎮ这说明国际上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主要是在这11个领域ꎮ2 4㊀发文期刊分析根据CiteSpace软件功能对CNKI载文期刊进行数量统计ꎬ对WOS中期刊进行被引频次统计(结果见表4)ꎮ中文期刊中ꎬ«生态学报»载文数量最多ꎬ共计98篇ꎬ占文献总数的17 59%ꎻ其他载文量超过10篇的期刊有«应用生态学报»«水土保持通报»«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研究»«规划师»等ꎮ以上期刊复合影响因子均在1 5以上ꎬ且都为双核心期刊ꎮ其中ꎬ«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为生态类期刊ꎬ«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研究»则偏向环境㊁地理领域ꎬ而«规划师»是城乡规划类期刊ꎮ由此可以看出ꎬ生态安全格局是一个涉及到环境科学㊁生态科学㊁地理研究和城乡规划的综合性㊁跨学科的研究领域ꎮ在WOS数据库中ꎬ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EcologicalIndicatorsꎬ被引频次为173次ꎻ前10名期刊被引频次均超过100次ꎮ期刊类别涉及到生态学㊁环境科学㊁城市规划㊁景观规划㊁土地政策等诸多领域ꎬ基本与国内的研究学科保持一致ꎮ33㊀㊀㊀㊀林㊀草㊀政㊀策㊀研㊀究㊀第2卷表4㊀CNKI主要发文期刊与WOS被引频次较高期刊(排名前10位)2 5㊀文献被引分析CNKI数据库中ꎬ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章是北京大学俞孔坚1999年发表的«生物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15]ꎬ文中分析了景观中的空间格局对生物的保护作用ꎻ其次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马克明等在2004年发表的文章[17]ꎬ文中明确提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ꎬ并对其理论发展进行了论述ꎻ被引频次较高且较新的文献是北京大学彭建等于2017年发表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2]ꎬ详细梳理了生态安全格局相关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ꎬ并提出当前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方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表5)ꎮ在WOS数据库中ꎬ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章主要集中在2016 2018年ꎮ其中ꎬ被引频次最高的2篇文章均为彭建等[28ꎬ37]于2018年发表ꎬ分别从生态系统服务及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退化风险的角度分析了生态安全格局的作用ꎻ被引频次排名第3[39]㊁第4[27]㊁第5[40]的研究则主要从生态系统服务以及生态网络方面论述了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表5)ꎮ表5㊀CNKI与WOS数据库中生态安全格局文献被引频次(前5位)数据库频次第一作者年份㊀期刊文献题名CNKI1734俞孔坚1999生态学报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779马克明2004生态学报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608俞孔坚2009生态学报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388彭建2017地理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371关文彬2003生态学报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途径WOS38PengJ2018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Linkingecosystemservicesandcircuittheorytoidentifyecologicalsecu ̄ritypatterns33PengJ2018HabitatInternationalLinkingecologicaldegradationrisktoidentify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sinarapidlyurbanizinglandscape25SuYX2016UrbanForestUrbanGreeningModelingtheoptimal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forguidingtheurbanconstructedlandexpansions20ZhangLQ2017UrbanEcosystemsCouplingecosystemservicessupplyandhumanecologicaldemandtoidentifylandscape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acasestudyin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ꎬChina15YuQ2018EcologicalIndicatorsOptimizationofecologicalnodelayoutandstabilityanalysisofecologicalnetworkindesertoasis:atypicalcasestudyofecologicalfragilezonelocatedatDengKouCounty(InnerMongolia)3㊀结论及建议3 1㊀结论本研究对1999 2021年的CNKI㊁WOS数据库中关于生态安全格局的82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ꎬ结果表明:1)从发文时间和发文量来看ꎬ国内外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经历了缓慢增长㊁波动增长㊁快速增长3个阶段ꎬ每个阶段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内容㊁深度都不相同ꎬ总体呈现从定性到定43㊀第4期㊀孙欣欣㊀刘㊀畅㊀董丽娜:基于CiteSpace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分析㊀㊀量㊁从静态到动态㊁逐步深入的趋势ꎮ2)从发文国家㊁机构和作者团队来看ꎬ中国是世界上发表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论文最多的国家ꎬ其次是美国㊁澳大利亚等ꎻ从发文机构来看ꎬ中国科学院大学㊁中国科学院㊁北京大学㊁中国地质大学等为主要的发文单位ꎬ各个发文团队和发文机构内部合作较为密切ꎬ但跨单位㊁跨区域合作仍需进一步加强ꎻ俞孔坚㊁李迪华团队ꎬ彭健㊁刘焱序团队ꎬ邹长新㊁傅伯杰团队是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的核心作者团队ꎮ3)从关键词共现网络来看ꎬ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安全 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ꎮ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的重视ꎬ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廊道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ꎮ4)从发文期刊的研究领域来看ꎬ生态安全格局涉及到生态学㊁环境科学㊁地理㊁规划等多学科的内容ꎬ研究范围逐步扩展ꎬ综合性不断增强ꎮ5)从文章被引用情况来看ꎬ高被引文献所涉及的领域主要为生态系统服务㊁区域生态安全ꎬ以及解决快速城市化引起的生态退化等ꎮ3 2㊀建议近年来ꎬ我国生态安全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ꎬ但是关于国土尺度上的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还处于探索阶段ꎬ未来的研究应着重关注以下3个方面:1)加强生态安全格局基本理论的研究ꎮ通过对过去20年研究文献的总结发现ꎬ虽然目前关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ꎬ从最初的景观安全格局㊁生态规划㊁生态基础设施的研究ꎬ发展到如今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㊁保障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等方面ꎮ但是在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ꎬ仍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ꎮ例如ꎬ针对生态脆弱区和经济发达区这2类生态安全受到威胁较为严重的区域ꎬ如何构建生态安全格局ꎬ构建的方式和内容有何区别ꎬ如何针对不同的生态类型分区进行恰当的生态安全评估等仍需进行深入探究ꎮ2)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ꎮ在以往研究成果中ꎬ针对当前我国国情进行落地实践方面的研究较少ꎮ当前ꎬ我国正处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时期ꎬ如何结合各地的空间规划ꎬ制定生态安全格局的规划战略ꎬ解决各地区当前的 三区三线 划定以及各类生态保护问题ꎬ需要进行深入研究ꎮ3)加强新兴学科㊁多学科之间的融合ꎮ当前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已经成为环境㊁生态㊁地理㊁规划等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课题ꎬ未来仍需结合大数据㊁人工智能㊁遥感㊁社会经济发展㊁自然保护地建设等进行多元化的探索ꎬ从而形成完整㊁系统㊁实用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体系ꎮ参考文献[1]彭文英ꎬ李碧君ꎬ刘灿.习近平关于生态安全重要论述及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研究[J].城市与环境研究ꎬ2021(1):20-34. [2]彭建ꎬ赵会娟ꎬ刘焱序ꎬ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ꎬ2017(3):407-419.[3]孙芬ꎬ吴涌泉ꎬ刘秀华ꎬ等.基于GIS的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丰都县沿江地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ꎬ2012(8):240-247.[4]朱莲莲ꎬ谢永宏ꎬ宋冰冰ꎬ等.基于DPSIR模型的湖南省生态安全评价及安全格局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ꎬ2016(6):1084-1090.[5]GHOSHSꎬCHATTERJEENDꎬDINDAS.UrbanecologicalsecurityassessmentandforecastingusingintegratedDEMATEL ̄ANPandCA ̄Markovmodels:acasestudyonKolkatametropolitanareaꎬIndia[J].SustainableCitiesandSocietyꎬ2021ꎬ68:102773.[6]蒙吉军ꎬ王雅ꎬ王晓东ꎬ等.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贵阳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ꎬ2016(7):1052-1061.[7]吴健生ꎬ岳新欣ꎬ秦维.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构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J].地理研究ꎬ2017(3):429-440.[8]CHENCJꎬLIUYH.Spatiotemporalchangesofecosystemservicesvaluebyincorporatingplanningpolicies:acaseofthePearlRiverDeltaꎬChina[J].EcologicalModellingꎬ2021ꎬ461:109777. [9]LIUPJꎬHUYCꎬJIAWT.LanduseoptimizationresearchbasedonFLUSmodelandecosystemservices ̄settingJinanCityasanexample[J].UrbanClimateꎬ2021ꎬ40:100984.[10]彭建ꎬ李冰ꎬ董建权ꎬ等.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基本逻辑[J].53㊀㊀㊀㊀林㊀草㊀政㊀策㊀研㊀究㊀第2卷中国土地科学ꎬ2020(5):18-26.[11]张美丽ꎬ李智ꎬ张益琛ꎬ等.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ꎬ2021(3):299-307.[12]WANGLJꎬMASꎬQIAOYPꎬetal.Simulatingtheimpactoffutureclimatechangeandecologicalrestorationontrade ̄offsandsynergiesofecosystemservicesintwoecologicalsheltersandthreebeltsinChina[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ResearchandPublicHealthꎬ2020ꎬ17(21):7849.[13]孙欣欣ꎬ董丽娜ꎬ刘畅.国土空间视角下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综述[J].林草政策研究ꎬ2022ꎬ2(3):8-13.[14]施生旭ꎬ童佩珊.基于CiteSpace的城市群生态安全研究发展态势分析[J].生态学报ꎬ2018ꎬ38(22):8234-8246. [15]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J].生态学报ꎬ1999ꎬ1(1):8-15.[16]关文彬ꎬ谢春华ꎬ马克明ꎬ等.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途径[J].生态学报ꎬ2003ꎬ23(1):64-73.[17]马克明ꎬ傅伯杰ꎬ黎晓亚ꎬ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J].生态学报ꎬ2004ꎬ24(4):761-768.[18]李月辉ꎬ胡志斌ꎬ高琼ꎬ等.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安全格局[J].生态学杂志ꎬ2007ꎬ26(6):875-881.[19]龚建周ꎬ夏北成ꎬ陈健飞ꎬ等.基于3S技术的广州市生态安全景观格局分析[J].生态学报ꎬ2008ꎬ28(9):4323-4333. [20]陈星.区域生态安全空间格局评价模型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ꎬ2008ꎬ30(1):21-28.[21]LIYFꎬSUNXꎬZHUXDꎬetal.AnearlywarningmethodoflandscapeecologicalsecurityinrapidurbanizingcoastalareasanditsapplicationinXiamenꎬChina[J].EcologicalModellingꎬ2010ꎬ221(19):2251-2260.[22]YANYCꎬJUHRꎬZHANGSRꎬetal.Theconstructionofeco ̄logicalsecuritypatternsincoastalareasbasedonlandscapeeco ̄logicalriskassessment:acasestudyofJiaodongPeninsulaꎬChina[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ResearchandPublicHealthꎬ2021ꎬ18(22):12249.[23]彭建ꎬ郭小楠ꎬ胡熠娜ꎬ等.基于地质灾害敏感性的山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ꎬ2017ꎬ28(2):627-635.[24]韩增林ꎬ赵文祯ꎬ闫晓露ꎬ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的生态安全格局演变分析:以辽宁沿海瓦房店市为例[J].生态学报ꎬ2019ꎬ39(22):8370-8382.[25]谭华清ꎬ张金亭ꎬ周希胜.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的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水土保持通报ꎬ2020ꎬ40(3):282-288ꎬ296ꎬ325.[26]韩宗伟ꎬ焦胜ꎬ胡亮ꎬ等.廊道与源地协调的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自然资源学报ꎬ2019ꎬ34(10):2244-2256.[27]ZHANGLQꎬPENGJꎬLIUYXꎬetal.Couplingecosystemservicessupplyandhumanecologicaldemandtoidentifyland ̄scape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acasestudyin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ꎬChina[J].UrbanEcosystꎬ2017ꎬ20:701-714. [28]PENGJꎬPANYJꎬLIUYXꎬetal.Linkingecologicaldegradationrisktoidentify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sinarapidlyurbanizinglandscape[J].HabitatInternationalꎬ2018ꎬ71:110-124.[29]LIUXYꎬWEIMꎬZENGJ.Simulatingurbangrowthscenariosbasedon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acasestudyinQuanzhouꎬChina[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ResearchandPublicHealthꎬ2020ꎬ17(19):7282.[30]吴茂全ꎬ胡蒙蒙ꎬ汪涛ꎬ等.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多尺度景观连通性的城市生态源地识别[J].生态学报ꎬ2019ꎬ39(13):4720-4731.[31]邹长新ꎬ王丽霞ꎬ刘军会.论生态保护红线的类型划分与管控[J].生物多样性ꎬ2015ꎬ23(6):716-724.[32]俞孔坚ꎬ王春连ꎬ李迪华ꎬ等.水生态空间红线概念㊁划定方法及实证研究[J].生态学报ꎬ2019ꎬ39(16):5911-5921. [33]WANGZYꎬSHIPJꎬZHANGXBꎬetal.ResearchonlandscapepatternconstructionandecologicalrestorationofJiuquanCitybasedonecologicalsecurityevaluation[J].Sustainabilityꎬ2021ꎬ13(10):5732.[34]杜悦悦ꎬ胡熠娜ꎬ杨旸ꎬ等.基于生态重要性和敏感性的西南山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J].生态学报ꎬ2017ꎬ37(24):8241-8253.[35]黎晓亚ꎬ马克明ꎬ傅伯杰ꎬ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原则与方法[J].生态学报ꎬ2004ꎬ24(5):1055-1062.[36]BAIYꎬWONGCPꎬJIANGBꎬetal.DevelopingChina seco ̄logicalredlinepolicyusingecosystemservicesassessmentsforlanduseplanning[J].NatureCommunicationsꎬ2018ꎬ9:3034. [37]PENGJꎬYANGYꎬLIUYXꎬetal.Linkingecosystemservicesandcircuittheorytoidentify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s[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ꎬ2018ꎬ644:781-790. [38]朱捷ꎬ苏杰ꎬ尹海伟ꎬ等.基于源地综合识别与多尺度嵌套的徐州生态网络构建[J].自然资源学报ꎬ2020ꎬ35(8):1986-2001.[39]SUYXꎬCHENXZꎬLIAOJSꎬetal.Modelingtheoptimaleco ̄logicalsecuritypatternforguidingtheurbanconstructedlandex ̄pansions[J].UrbanForestry&UrbanGreeningꎬ2016ꎬ19:35-46.[40]YUQꎬYUEDPꎬWANGYHꎬetal.Optimizationofecologicalnodelayoutandstabilityanalysisofecologicalnetworkindesertoasis:atypicalcasestudyofecologicalfragilezonelocatedatDengKouCounty(InnerMongolia)[J].EcologicalIndicatorsꎬ2018ꎬ84:304-318.63。

《2024年北京浅山区绿色空间及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范文

《2024年北京浅山区绿色空间及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范文

《北京浅山区绿色空间及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近年来其城市化进程迅猛,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

其中,浅山区作为连接城市与自然的重要纽带,其绿色空间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变化尤为重要。

本篇研究报告主要关注北京浅山区的绿色空间发展及生态环境质量变化,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实例的研究,探讨浅山区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善策略。

二、北京浅山区绿色空间概述北京浅山区指的是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地带,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这些区域通常包括公园、绿地、林地、湿地等绿色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运动和呼吸新鲜空气的场所。

同时,这些绿色空间也起到了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生态服务功能。

三、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1. 空气质量变化近年来,北京的空气质量有了显著改善。

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措施,如减少工业排放、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增加绿化面积等,浅山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周边地区的工业活动影响,仍需持续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空气质量的恶化。

2. 水质变化北京的水资源主要依赖外部调水,而浅山区的水质对于整个城市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浅山区的水质曾一度恶化。

近年来,通过加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如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雨污分流等,浅山区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3. 生物多样性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浅山区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然而,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以及推动生态修复工程,浅山区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

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机会。

四、存在的问题及挑战1. 城市扩张与生态保护矛盾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在保证城市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浅山区的生态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绿色空间管理不足目前,北京的绿色空间管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公众参与度不高等。

长江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水质净化服务的关系

长江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水质净化服务的关系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3401)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 KFJ⁃STS⁃ZDTP⁃022) 收稿日期:2018⁃ 01⁃ 13; 网络出版日期:2018⁃ 11⁃ 15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zhenghua@ rcees.ac.cn
长江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水质净化服务的关系
刘怡娜1,2,孔令桥1,2,肖 燚1,2,郑 华1,2,∗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要:流域景观格局通过影响生态过程,改变进入河流污染物的数量,进而对水质净化服务产生重要影响,探讨流域景观格局对 水质净化服务的影响对于流域景观规划、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在分析 45 个子流域景观格局特征、应用 InVEST 模型评估流域水质净化服务基础上,探讨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景观组成上,长 江流域农田和城镇面积比例分别与生态系统水质净化服务存在显著对数关系( P<0.01) ,森林面积比例则与之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系( P<0.01) ;②流域景观配置上,斑块密度和景观破碎度与水质净化服务呈显著负相关( P<0.01) ,而平均斑块面积和形状规 律相反( P<0.01) ;③斑块类型水平上,森林平均斑块面积、灌丛 / 湿地平均斑块形状与生态系统水质净化服务呈显著正相关( P< 0.01) ,而农田平均斑块面积 / 边缘密度、城镇斑块密度则与之呈显著负相关( P< 0.01) ;④森林主导景观的子流域,仅有景观破 碎度与生态系统水质净化服务呈显著负相关,而农田主导景观的子流域,景观蔓延度、香农多样性与其分别呈正相关( P < 0.01) 。 研究结果可以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水质净化服务的提升提供多途径的管理信息:流域景观尺度上,增加森林面积比例、 控制农田与城镇面积比例,并减少景观破碎度而增加平均斑块形状复杂性;斑块类型水平上,可增加灌丛 / 湿地斑块形状复杂 性,减小农田边缘密度和城镇斑块密度;森林主导景观的子流域应降低景观破碎度,以农田主导景观的子流域则应该增加斑块 类型丰富度和团聚程度。 研究也可为其他流域水质净化服务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格局;景观指数;水质净化服务;非点源污染;长江流域

基于3D Mapping软件的LiDAR点云数据的等高线提取

基于3D Mapping软件的LiDAR点云数据的等高线提取
[8] 徐素波, 张山, 陈丽芬.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探析 [J]. 财
会月刊, 2019(1): 79-85 [9] 石薇, 徐蔼婷, 李金昌, 等.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
以林木资源为例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4): 541-551 [10] 陈艳利, 弓锐, 赵红云.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 理论基础、
平地、丘陵地因为地形较为破碎,所以既要通过 重复滤波减少微型地貌的破碎表达,又要控制光滑窗 口和滤波次数,保证高程精度。经过实验得出下列参 数:先将光滑窗口设定为 3×3 全图滤波 2 次,后对平 坦地区、山坡等地局部再次进行滤波,再次滤波时将 丘陵地光滑窗口设定为 7×7,北方平坦地区光滑窗口 设定为 9×9,滤波 2 ~3 次。高速公路、大堤等突出 的狭长地物多次滤波容易造成变形等精度损失,故再 次滤波时应该避开上述区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光 滑窗口越大,精度损失越大,高程精度越低。高速公 路、主要堤等突出的狭长地物如果需要用等高线表示, 则只能滤波一次,且光滑窗口最好不能大于 5×5,再 次滤波选择范围时需要避开以上区域,以免造成等高 线变形、偏移、与地物不套合等状况。 2.2 加入水系数据处理 DEM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8): 1 243-1 254 [19] 雷宇宙,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 地理空间信息, 2018, 16(7): 41-44
LiDAR 系统是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测距系统和 GNSS/ IMU 直接获取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形成离散的、不规则 的三维点云数据 [3-4]。LiDAR 获取的点云数据密度大, 虽然用其处理得出的 DEM 点的相对精度较高,但获取 的地貌较为破碎,利用 LiDAR 获取的 DEM 提取的等 高线,地貌形态的细微处都表现出来,生成的等高线 破碎,连续性完整性欠佳,等高线不美观,需要进行 滤波等一系列处理 [5],对不同地形类别生产等高线的参 数设置及作业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本文利用定制的 Geo进行 滤波后生成等高线,成果在地貌形态,等高线精度等

基于3S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覆盖和气候要素变化分析

基于3S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覆盖和气候要素变化分析

第41卷 第1期 生 态 科 学 41(1): 138–1482022年1月 Ecological Science Jan. 2022收稿日期: 2020-05-25; 修订日期: 2020-07-01基金项目: 林业重大问题调研-青年研究课题专项(JYQNXM2017-02);“十三五”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监测研究(2130219-011) 作者简介: 纪和(1986—), 女, 湖北罗田人, 硕士, 工程师, 主要从事林业工程评价研究,E-mail:****************通信作者: 赵广帅, 男, 博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生态工程监测与评估研究,E-mail:***************纪和, 赵广帅, 刘珉, 等. 基于3S 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覆盖和气候要素变化分析[J]. 生态科学, 2022, 41(1): 138–148. JI He, ZHAO Guangshuai, LIU Min, et al. Analysis of vegetation cover and climatic elements change in the Beijing-Tianjin sandstorm source area based on 3S technology[J]. Ecological Science, 2022, 41(1): 138–148.基于3S 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覆盖和气候要素变化分析纪和1, 赵广帅2,*, 刘珉2, 张鑫2, 崔嵬21. 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武汉 430000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714【摘要】为分析评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覆盖和气候要素变化, 收集工程实施前、后各时期工程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MODIS 产品植被覆盖(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月值数据,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分析工程区NDVI 和蒸散时空变化规律; 利用MK 非参数检验分析区域气候要素时空变化格局。

国有企业建设经营国家储备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国有企业建设经营国家储备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国有企业建设经营国家储备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作者:梁汉成来源:《南北桥》2024年第07期[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7.044[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国有企业建设经营国家储备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通过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分析和实践案例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建议,以期促进国家储备林的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国有企业;国家储备林;建设经营;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纷纷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

建设经营国家储备林,成为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1 国有企业建设经营国家储备林的目标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承载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的责任。

而国家储备林的建设,则诞生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为此,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列。

目标的确立,既是企业自身的要求,也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

首先,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

作为大自然的守护者,国有企业积极参与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通过建设储备林,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这不仅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还能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片绿洲,让大自然的美景得以延续[1]。

其次,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目标是推动绿色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大趋势。

国有企业积极引入绿色技术和理念,通过储备林的建设,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最后,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目标还包括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林草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思索

林草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思索

林草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思索
刘珉
【期刊名称】《绿色中国》
【年(卷),期】2022()13
【摘要】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讲到: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2020年12月气候雄心峰会上再次强调了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并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

这对林草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国家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页数】4页(P68-71)
【作者】刘珉
【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绿地空间与城乡人居环境规划

生态绿地空间与城乡人居环境规划

生态绿地空间与城乡人居环境规划
李敏
【期刊名称】《生态科学》
【年(卷),期】1995(000)002
【摘要】从分析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的现有理论问题出发,提出了新的“生态绿地空间”规划概念,论述了生态绿地空间在人居环境中的定位,我国城乡生态绿地空间的现状和危机,城镇密集地区生态绿地空间的保护和发展等问题。

【总页数】10页(P148-157)
【作者】李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24
【相关文献】
1.城市人居环境规划方法的生态转型 [J], 王如松
2.基于生态承载力分析的人居环境规划研究综述 [J], 刘玉玉;周典
3.生态人居环境规划策略 [J], 查晓鸣;杨剑
4.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学途径--以陕北枣子沟小流域为例[J], 于汉学;周若祁;刘临安
5.生态环境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梨树镇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转型 [J], 孙颜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国家公园

美国国家公园

美国国家公园刘珉【期刊名称】《林业与生态》【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3页(P25-27)【作者】刘珉【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早在1851年,在狂热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时期,一组荷枪实弹的士兵,自称是马里波萨营,来到层峦叠嶂的内华达山脉,他们被授予的任务是驱赶当地的土著人。

时日他们正沿着山脊的西坡开始搜寻,不经意间闯入了一片山谷,峰回路转,眼前的景色瞬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耸的花岗岩崖壁围绕着郁郁葱葱的山谷,瀑布从几千英尺的上空呼啸着坠入谷底。

队伍中一个青年医生——拉斐特•邦内尔,被远方的这一幕景色惊呆了,他在日记中写道:“当我看到这些时,莫名的兴奋感充斥了我全身上下,顿时激动热泪盈眶……我仿佛看到了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强大的能力和显现的荣耀,这些正是造物的明证。

”这幅壮丽美好的场面描述的正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圣地”——约塞米蒂——美国西部山区的一颗明珠。

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圣人”约翰•缪尔,在其《The Yosemite》一书中有更加详尽的描写和切身的感受:“没有任何人工建造的殿堂可与约塞米蒂相比,石壁的每块岩石似乎都被赋予了生命,有的斜倚而憩,卧相庄严,有的笔直耸立,高达数千英尺……一路上森林越来越茂密,水流也越来越湍急……这里的花旗松、黄松、糖松以及有着褐色树皮的翠柏都长得极其高大挺秀,而作为针叶树之王,贵族中的贵族——北美巨杉也生长在这里。

” 1864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一项法案,将约塞米蒂区域划为永久公共保护用地,属于联邦政府所有,由加利福尼亚州政府管理,因而约塞米蒂山谷被视为现代自然保护运动的发祥地,并于1890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公园。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占地面积达3081平方公里,公园的地势落差极大,不断映入眼帘的山峰、峡谷、河流、瀑布,构成了山谷内鬼斧神工的雄伟景色,园内有1000多种花草植物和至少400种以上的脊椎动物。

生物空间需求法在河道生态需水量估算中的应用

生物空间需求法在河道生态需水量估算中的应用

生物空间需求法在河道生态需水量估算中的应用
关靖;周风华;刘猛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下半月)》
【年(卷),期】2015(000)010
【摘要】在对中小河流进行生态需水量分析计算时,由于现有的计算方法都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而中小河流往往缺少这些资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通过分析R2CROSS法中的数据和蒙大拿法(Montana Method,Tennant Method)野外试验统计数据,发现中型河流最小生态流量对应的平均水深为0.3m,水面宽率约为60%~70%,该结论可以对中小型无资料的河流进行生态需水量估算。

将该方法用于实际工程设计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页数】2页(P191-192)
【作者】关靖;周风华;刘猛
【作者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11;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11;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1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2
【相关文献】
1.MIKE11在河流环境需水量估算中的应用 [J], 李璜;颜剑波;张德见;李翔;
2."最小角定理"在空间角求法中的应用 [J], 郑继亮
3.MIKE11在河流环境需水量估算中的应用 [J], 李璜;颜剑波;张德见;李翔
4.空间模型集成模式在固体矿产储量估算中的应用研究 [J], 康鹏宇;袁丽伟
5.“最小角定理”在空间角求法中的应用 [J], 杨向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某种意义上生态空间人口密度表 示一种客观需求,生态空间国土密度和生态空间经济密度 表示一种供给能力,生态空间国土密度是从自然资源的维 度体现供给能力,生态空间经济密度是从经济社会维度体 现供给能力。生态空间人口密度与生态空间国土密度和 生态空间经济密度的排序对比,表示相对于绿色空间需求 而言的供给能力,分别用 d( 需求与自然供给能力位差,生 态空间人口密度排序减去生态空间国土密度排序) 和 h ( 需求与经济供给能力位差,生态空间人口密度排序减去 生态空间经济密度排序) 代表,具体依次排序见表 2、表 3。
全国各省( 区) 绿色生态空间、生态空间国土密度、生 态空间人口密度、生态空间经济密度排序见表 1 。
由表 1 可知,绿色生态空间排名前三位的省份是内蒙 古、西藏、新疆,后三位的是北京、上海、天津; 生态空间国 土密度排名前三位的省份是内蒙古、江西、云南,后三位的 是新疆、江苏、天津; 生态空间人口密度排名前三位的省份 是西藏、青海、内蒙古,后三位的是江苏、天津、上海; 生态 空间经济密度排名前三位的省份是西藏、青海、内蒙古,后 三位的是北京、天津、上海。 1. 2 绿色生态空间需求与供给能力比较
·54·
刘 珉等: 中国绿色生态空间研究
表 1 全国各省绿色生态空间排序状况 Tab. 1 Provincial rank of green ecological space
省份 Province
生态空间排序 生态空间国土
Sequence 密度排序
of GES
Sequence
of GESLD
生态空间 人口
23
25
安徽
15
4
21
17
福建
20
9
16
21
江西
11
2
12
13
山东
24
27
27
27
河南
21
24
26
24
பைடு நூலகம்
湖北
13
12
18
18
湖南
10
7
15
16
广东
16
18
25
26
广西
9
5
11
9
海南
28
13
14
15
重庆
25
16
22
20
四川
5
6
10
7
贵州
17
20
17
10
云南
6
3
6
6
西藏
2
8
1
1
陕西
14
17
13
14
甘肃
8
2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年 第 22 卷 第 7 期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 22 No. 7 2012
中国绿色生态空间研究
刘 珉1 胡鞍钢2
( 1.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14; 2.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北京 100084)
足迹理论,由 William E. Rees 和 Mathis Wackernagel et al. 提出的生态足迹( Ecological Footprint,EF) [234]指标作为一 种衡量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的生物物理定量评价工具,表 述为支持特定人口或经济体的资源消费和废弃物吸收所 需要的具有一定生态生产力的土地的面积,由于其形象、 综合和易于计算的特点,近些年得到国际组织和广大学者 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5 - 13]。尽管近些年来,生态足迹模 型在实际应用中有了大的改进[14 - 21],但是相对于生态足 迹较为严格的假设来说,该模型还有一定程度的缺陷[22]: 例如土地空间互斥性假设完全忽略了各类土地功能的多 样性和一定程度 的 功 能 替 代 性,导 致 生 态 足 迹 供 给 计 算 结果偏低的系统误差[23]; 指标选择的偏向性、足迹测度的 静态性、计算项目的偏颇性、政策启示的伪真性等也存在 问题[24]; 另外在实际应用还存在计算太繁琐,易受统计资 料误差等影响; 再者生态踪迹在追寻一种生态资源的需求 和供给之间的关系,从而笼统地给出一种生态赤字和生态 盈余的比较,政 策 含 义 更 多 体 现 的 是 一 种 现 实 的 评 价 需 要。例如生态足迹中生态生产性土地分为六大类,分别是 农耕地、牧草地、林地、建用地、海洋 / 水域、化石能源地,在 某 种程度上模糊了可再生资源( 林地、草地等) 和不可再
密度排序 Sequence of GESPD
生态空间 经济密度排序
Sequence of GESED
北京
29
28
28
29
天津
31
31
30
30
河北
18
22
24
23
山西
23
26
20
19
内蒙古
1
1
3
3
辽宁
19
14
19
22
吉林
12
10
9
12
黑龙江
7
21
7
11
上海
30
15
31
31
江苏
27
30
29
28
浙江
22
11
5
5
青海
4
19
2
2
宁夏
26
25
8
8
新疆
3
29
4
4
注: 资料原因,未计算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江苏,说明这几个省份经济供给能力与需求相比相对 较差; h = 0 的省份有天津、内蒙古、上海、山东、湖北、云 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说明这几个省份经济供 给能力与需 求 相 比 基 本 相 当,供 给 需 求 相 对 处 于 均 衡 状 态 ; 0 > h≥ - 5的省份有北京、江西、湖南、广东、海南、陕
由表 3 可知,h≥5 的省份有贵州,说明相对于绿色生 态空间需求而言,贵州绿色生态空间经济供给能力较差; 5 > h≥1 的省份有安徽、四川、河南、广西、重庆、河北、山
①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到生态空间的概念,但规划并没有对生态空间进一步分析和应用,只是作为概念性的名词提出。从研究 的角度看,该定义与国家相关专业分类标准没有完全统一。
1 绿色生态空间概述及全国排序
绿色生态空间 泛 指 森 林、草 地、湿 地 的 面 积 总 和。 森 林面积包括郁闭度 0. 20 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 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林旁、水 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草地指牧区和农区用于放牧牲 畜或割草,植被覆盖度在 5% 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面 积,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种植或改良的草地面积。湿地系指 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 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 者,湿地可以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 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 6m 的水域,所有季节性 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 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 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 6 m 的海岸带等。
摘要 基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持续深化,提出并重新界定绿色生态空间的概念,进一步 从经济学供需角度,将绿色生态空间划分为 3 个二级指标: 生态空间国土密度、生态空间人口密度、生态空间经济密度,并依据二级指 标将全国各省区绿色生态空间大小进行排序( 不含香港、澳门) ,运用灰色相似关联度分析、Q 型层次聚类分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 分析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各省绿色生态空间供需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生态空间人口密度( 相对生态空间经济密度) 与国土密度 变化规律更相似,绿色生态空间和经济增长、人口增长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建立在以资源环境为基础 的科学分类标准之上的,但也存在着各规划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生态资本的增长和环境的 改善并不同步。建议实施生态绿色新政,加强绿色生态空间的科学研究,注重全国主体功能区的合理规划; 树立生态文化观念,建立 生态文明制度; 强化生态建设投资; 推动相关政策支持。 关键词 绿色生态空间; 主体功能区规划; 生态绿色新政; 聚类分析; 灰色相关分析; 中国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2104( 2012) 07 - 0053 - 07 doi: 10. 3969 / j. issn. 1002 - 2104. 2012. 07. 009
当 前 我 国 森 林 面 积 195 452. 20 千 hm2 ,草 地 394 141. 89千 hm2 ,湿地 26 115. 35 千 hm2 ,绿色生态空间 615 709. 44 千 hm2 ② 。为了研究需要,本文将绿色生态空 间( GES) 又分为 3 个二级指标,分别是生态空间国土密度
由表 2 可知,d≥10 的省份有安徽、上海、浙江、江西,说 明这几个省份相对于绿色空间需求而言,绿色生态空间自 然资源供给能力相对较差; d = 0 的省份有北京、山东,说明 这两个省份生态空间需求相对于生态空间自然资源供给能 力基本相当,供给需求相对处于均衡状态; d < - 10 的省份 有黑龙江、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说明这几个省份相对于 需求而言,绿色生态空间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相对较好。
② 数据来源: 森林面积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清查结果,草地面积根据 2005 年中国畜牧业年鉴,湿地面积根据第一次全国湿地清查结果, 不包括水稻田面积,其中森林沼泽经作者分析加工,绿色生态空间面积由作者计算而得。
③ 全国及各省( 区) 绿色生态空间、绿色生态空间二级指标,由作者计算而得,为了与绿色生态空间对应,国土、经济、人口数据采用 2005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