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美术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合集下载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介绍的形式和特点,培养学生自我介绍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 通过对美术家自我介绍的欣赏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的形式和特点2.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3. 欣赏和分析美术家的自我介绍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我介绍的形式和特点,培养学生自我介绍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我介绍的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和分析美术家的自我介绍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自我介绍的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2. 新课内容:讲解美术家眼中的自己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美术家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

3. 作品欣赏:组织学生欣赏和分析美术家的自我介绍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眼中的自己。

5.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我介绍形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美术家眼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美术家自我介绍作品集。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3. 投影仪和显示屏。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自我介绍的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2. 第二课时:欣赏和分析美术家的自我介绍作品,让学生了解美术家如何表达自己。

3. 第三课时: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表达自己眼中的自己。

4. 第四课时:作品展示与评价,互相交流学习。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教案: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家的职业特点及其对自身的定位;
2.认识美术家的创作思维和工作方式;
3.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投影仪和屏幕;
2.纸张、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美术家的作品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15分钟)
1.教师通过展示几位知名美术家的作品图片,激发学生对美术家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美术家的创作灵感和艺术风格。

二、知识输入(20分钟)
1.通过投影仪展示美术家的自画像,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美术家的自画像。

2.讲解美术家对自己的定位和理解,以及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三、绘画实践(40分钟)
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绘制自己的自画像。

2.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运用多种绘画技法和材料,以表达个性和情感。

3.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作品中的元素和构图,分享作品时陈述自己的创作灵感和理念。

四、总结归纳(15分钟)
1.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创作过程,鼓励他们积极阐述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总结美术家眼中的自己的特点,如自由、创造性、对美的敏感等。

3.结合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讨论不同的创作思维和表达方式。

五、拓展延伸(20分钟)。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教案标题: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家对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的重要性。

2. 探索美术家如何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美术家的自我认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美术家如何通过自画像来表达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2. 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通过展示一些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如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

3. 学生自我表达:鼓励学生选择一种艺术形式(绘画、雕塑、拼贴等),创作一幅表达自己的作品,并写下作品的说明。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展示几幅著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引发学生对美术家自我认知的思考。

-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美术家如何通过自画像表达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 讲解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如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

3. 观察与分析(15分钟):- 展示一些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4. 创作实践(25分钟):- 鼓励学生选择一种艺术形式(绘画、雕塑、拼贴等),创作一幅表达自己的作品。

- 学生可以选择自画像或其他主题,但要求作品能够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 学生完成作品后,写下作品的说明,解释作品中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5. 展示与分享(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分享作品的说明。

- 鼓励同学们提出问题和给予反馈。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课堂学习内容,总结美术家眼中的自己的重要性。

- 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讨论如何改进和提升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著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图片。

2. 艺术作品图片,包括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作品。

3. 绘画、雕塑、拼贴等艺术材料。

教学评估:1. 学生对美术家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的理解程度。

3.2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3.2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版教材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内容主要是美术家的自我认知以及和社会的关系,所以本课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美术家如何认识“自我”的问题。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美术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学生在文化的情境中鉴赏美术作品,在生活的情景里发现艺术之美。

教材用三组美术作品反映美术家表现自己的不同方式,展示了美术家从无意识的自我认同到追求完整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所走过的漫长道路。

(二)学习目标1、审美感知:兴趣-理解-创造,从对唤起学生自我意识入手,结合各种形式的自画像的分析和讲解,思考、探讨画家的生活与身心状态,加深学生对“自我与社会关系”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表现,进一步结合自身的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2、创意实践: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是如何在自画像中表现自我的,并能通过本课的欣赏让学生尝试着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

3、艺术表现:结合艺术家的自我认同和表现方法,让学生也进行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4、文化理解:激发学生对肖像绘画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积极走进艺术大师的内心世界,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

(三)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案学生:教材、白纸和笔(四)课时一节课40min(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六)教学重点理解自画像中美术家自我意识的表达,学会联系美术家的生活、生存环境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探究画家在自画像上表达的情感、想法,通过鉴赏提高审美水平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七)教学难点通过对美术家自画像的鉴赏,培养立足人文精神,多元地分析、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爱美的时候,爱美之心,人人都有,美术家也喜欢将心目中的自我形象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诉诸画面,展示自我。

那么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他是通过哪些形式来展示自我形象的呢?板书-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欣赏体会: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东西方名画家的自画像,多媒体展示16位美术家不同画派、不同国籍、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画家的自画像作品。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自画像的作用并尝试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从鉴赏自画像入手,思考、探讨画家的生活与情感,能用自画像简单表达自己个性和情感。

情感目标:开阔眼界,体验美术家丰富的内心以及伟大的心灵,培养热爱美术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画家在自画像上表达的情感、想法。

教学难点自画像如何成为美术家内心的一种独白。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猜一猜他是谁?(展示凡高系列自画像)师:你知道这幅画是谁吗?学生讨论回答。

(用熟悉的画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1、鉴赏分析:美术家的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教师展示鲁本斯、达维特、丢勒、拉斐尔、高更的自画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A、你感受到什么?B、你知道或者认为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C、自画像是如何展示美术家性格的?结合相关作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小结:画家或雕塑家仅仅是一种通常的称谓和职业身份,不能反映某个具体艺术家的个性特点。

而美术家更重视的,可能正是自己的人格和个性。

2、讨论探究:伦勃朗的一生.(出示伦勃朗的自画像 )设问:伦勃朗本人他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想用这些表达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在伦勃朗的全部肖像画中,自画像要占很重要的地位,其数量之多在历史上所有油画家中,几乎找不到第二个。

就现藏世界各地博物馆的他的自画像来看,据不完全统计也有90幅左右,他的自画像不仅数量多,艺术质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尤其在他的后半生,现实生活的磨砺使他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在60年代前后,他的自画像有鲜明的个性表现了。

画家很注意脸部的内在气质,观者可以从中发现一种潜在的内心语言。

伦勃朗的大量自画像是这位巨匠的艺术一生的镜子,人们从不同时期的他的自画像上,看到了他精神世界的精微变化,而他在自画像上展现的油画技术也确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设计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设计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家是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的。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眼中的自己和世界。

二、教学内容:1. 美术家的自我表达: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家是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考的,例如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情感、性格、经历等。

2. 欣赏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欣赏能力。

3. 自我表达的绘画实践: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眼中的自己和世界,鼓励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家的自我表达方式和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2. 示范法:展示优秀的自我表达绘画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表现自己。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绘画,实践自我表达的绘画技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

2. 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 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名美术家,你会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 讲解美术家的自我表达方式:讲解不同美术家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考,如通过作品表现情感、性格、经历等。

3. 欣赏美术作品:展示一系列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美术家是如何表达自己的。

4. 实践自我表达的绘画技巧: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示范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

5. 学生动手绘画: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眼中的自己和世界。

6. 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美术家的自我表达和欣赏美术作品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绘画,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并写一篇关于自己作品的感想。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

1.1.2 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

1.1.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1.2 教学内容1.2.1 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

1.2.2 美术家自画像的案例分析。

1.2.3 自我观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步骤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讲解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分析美术家自画像案例。

2.1.2 实践法:学生动手绘制自画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2.1.3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自画像的创作心得,分享自己的感受。

2.2 教学步骤2.2.1 导入:介绍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家自画像。

2.2.2 案例分析:展示著名美术家的自画像,分析其特点和表现手法。

2.2.3 实践环节:学生自行绘制自画像,教师巡回指导。

2.2.4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学生自画像作品的完成度。

3.2 学生对自画像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3.3 学生自我观察和内心世界表达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自画像相关理论资料。

4.2 著名美术家自画像图片。

4.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欣赏更多的自画像作品。

5.2 邀请美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自画像创作经验。

5.3 学生可以尝试绘制他人物理特征的自画像,提高观察和表现能力。

第六章:教学安全与纪律6.1 教学安全6.1.1 确保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使用安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6.1.2 监督学生避免将颜料等绘画材料误食或接触眼睛等敏感部位。

6.2 教学纪律6.2.1 提前告知学生上课纪律和要求,确保课堂秩序。

6.2.2 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和创作,鼓励积极向上的交流。

6.2.3 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遵守纪律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参考教案发布者:牛牛创作者:牛牛来源:原创点击:91 时间:2007-09-27 15:55:28 参考教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意识,以及这种自我意识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了解美术家的自我认同跟社会所分派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画面内容来认识、分析和阐释美术作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美术家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化;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教学内容美术家的签名、自画像以及反映他们工作场景的图像材料。

教学策略从学生对美术家工作和生活的想像入手,结合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主要思想和内容。

一方面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另一方面通过历史背景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美术家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认识。

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教材或课程所需图片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白纸和笔。

教学程序一、复习引入1.图片欣赏:前一课我们讲到,每个艺术家即使在表现同一个对象时,也会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并且还欣赏过金农的作品《月华图》。

(出示图片)2.提问:请同学们想像一下,画《月华图》的这位艺术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口头描述对金农的想像。

)二、新授1.思考提问:现在我们来看艺术家本人对自己的描绘。

(出示金农的《自画像》)看看跟我们想像的有什么不同?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学生讨论)小结:美术家对自己的看法可能和我们想像的不一样。

2.作品欣赏:《拉斯科岩画上的手印》、《埃及工匠正在制作狮身人面像》。

思考:这几件美术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有没有艺术家留下的痕迹?怎样留下来的?进一步思考:这些作品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当时属于什么样的历史时期?艺术家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学生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3.作品欣赏:三幅《自画像》(丢勒、普桑、真蒂莱斯基)。

这是一组自画像。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自画像之父’,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

师:请问三幅画面哪幅是画家?生:都是。

三幅画面人物相似。

师:解说相似原因,阐释画家画面定位。

自画像在16世纪的欧洲并不普遍,丢勒创作的一系列自画像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件非常哥特式的举动。

丢勒游历欧洲,在意大利亲身感受了文艺复兴运动,结交了大师拉淮尔,人文主义思想渗入创作,对宗教改革态度鲜明(自画像构图采取基督画像的正面构图)。

他师:请同学赏析金农自画像以及金农的“漆书”书法?生:……形象怪异。

师:解析原因。

扬州八怪之一,自称‘三朝农民’,一家,开辟肖像画新领域。

板桥称:扬州只有金农好。

书法:‘冬心体’,自创‘金农漆书’(隶书的变形),笔法古朴浑厚,棱角分明,以重为巧、求拙为妍,对后世影响深远;人物:特征准确,下笔大胆;书画:梅竹影响最广(大树干,粗拙,质朴苍老),诗书画合一(欣赏作品)。

……长期为西班牙皇室服务,一生富足,身心愉悦,曾为教皇作画。

在他最有名的画作《宫娥》中,画家面对观众作画的形象:神情专注、表情愉悦,似乎在展示自己的成功,事实上成功的人往往敢于直面人生与社会。

画家在场景绘画中突出表现空间,给人们视线外的其他。

师:请一位同学找一找《宫娥》现场有几人?(请同学们记住这位画家的一大特点:善于利用镜子来丰富和拓宽画面空间层处理复杂的人物场景关系,这是画家的独到之处。

(2)永远背对观众的维米尔(17世纪、荷兰)一生大福大贵,大起大落。

不想从政,热爱书画。

自画像《听琴图》——道士打扮,文人儒家形象,与世无争。

渴望内心的宁静)《宋徽宗像》——画臣所绘。

威严帝王像,从仰视的角度出发,突出天子形象,帝王之威。

到底哪一个形象才是真正的赵佶?——赵佶,虽远非一个称职的皇帝,确实在是一位书画大家。

画家’。

但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皇帝也一样。

实的自己吧……1、莱顿时期(1625——1631):自画像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这一张青年自画像采用了他穷其一生研究的‘光暗’表现手法,五官里的眼睛眉毛全部笼罩在阴影之中,给整个画面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视觉冲击力极强,一下就能抓住观者的视线。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设计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设计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设计篇一: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设计《美术家眼中的自己》预设教学设计美术徐伟鲁昱【课程分析】本课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示自我内心世界的一节美术鉴赏课,本课的学习活动共有两个,其目的是用视觉形象或想象来刻画或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本课主要围绕视觉形象与形象特征的关系来进行引导。

视觉形象:在自画像中,视觉形象的目的就是要表现作者的心理和情感,所谓的“像”与“不像”,不单是外貌上的,还有心理和性格上的。

形象特征:就是根据美术作品来想象美术家的性格。

把视觉形式或风格跟美术家的个性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视觉形式的意义。

艺术风格的工整严格或狂放粗糙的整体都可以看做艺术家情绪和性格,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风格即人”。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为英语实验班,他们在初中已经接触过有关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些大师,也有意无意中见过一些大师的名作和自画像,可以说这些大师的作品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高中阶段学生再见到这些作品时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了解与认识,而是通过这些美术家的作品能过从中认识到或者感觉到这些大师们当时的作画状态或者是作画心里,能够体会画面的意境和画面传达出来的气息。

【设计思路:】根据诱思探究教学论中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我们可知,学生的认知过程有探索(观察:以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对画面有整体的认知,能够主动的去体会画面的构图,色彩,空间等。

)——研究(思维:在对画面有整体感觉后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自己对画面的认识。

)——运用(迁移: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能够活学活用,自主独立的进行迁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

)三个层次。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则体现为直觉形象感知,探究美术家表现自己的规律,深层体会感受美术家的生活处境和生存处境,以一种历史的观点来看待美术作品。

这样可以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符合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意识,以及这种自我意识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美术家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我。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雕塑等形式,创作出体现自己特点的作品。

1.2 教学意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认识和接纳自己的独特性。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介绍几位著名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分析美术家如何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个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特点。

2.2 教学步骤展示美术家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特点。

让学生欣赏和分析美术家如何通过作品展示自己的独特性。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演示如何运用美术语言和技巧来创作体现自己特点的作品。

第三章:教学活动与互动3.1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美术家的作品,了解其表达自我的方式。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确定要表达的特点和主题。

学生根据确定的主题,运用美术语言和技巧进行创作。

3.2 教学互动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过程。

学生向教师请教关于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创作是否能够体现自己的特点和主题。

评价学生的美术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运用是否准确和恰当。

评价学生的创作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

4.2 教学反馈教师向学生提供关于其作品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改进的方向。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作品的修改和完善。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学生进行类似主题的创作,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画廊,观察和分析其他美术家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如何表达自我。

5.2 教学拓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一幅作品,展示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学生参与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获得更多的反馈和认可。

高一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设计

高一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设计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美术鉴赏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三单元第二课5.学时数: 45分钟(教室授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家自我意识在作品上的表现,并学会联系美术家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美术作品,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2.通过感受、讨论、分析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会根据画面内容来认识、分析和阐释美术作品的能力。

即学会欣赏的方法,锻炼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对审美评价的能力;3、引导学生对自我的审视,帮助更好的汲取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珂勒惠支不同时期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珂勒惠支的生平及艺术风格,理解珂勒惠支自画像中自我意识的表达。

教学难点:自画像如何成为美术家内心的一种独白。

四、设计思路:立足于完成教材的教学目标,从鉴赏自画像入手,通过弗里达、普桑及丢勒自画像的比较,了解自画像也可以反映美术家的自我认同和角色定位,然后导入珂勒惠支不同时期的自画像,使学生在作品中了解到画家在自画像中的内心独白和自我个性情感的表达,最后尝试体验用自画像表达自己的生活、想法和情感全面了解自己,提升心理品质。

【教学过程】意图导入新课(5’)1、游戏:猜人拿出写有某学生姓名的字条给一个学生,让学生描述这位学生的相貌,由其他同学猜猜他描述的是谁2、语言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但美术家还可以通过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自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3、出示课题:“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生描述,再请被猜者说说自己的相貌和个性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提起学生兴趣,由近及远新授:一、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10’) 1鉴赏分析:美术家的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自画像是如何展示美术家心灵的?”媒体展示不同画家的自画像德国画家丢勒的自画像。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讲授:李艳[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意识,以及这种自我意识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2.学会把作品的风格特点跟艺术家的生活、生存环境联系起来,以一种历史的观点来看待美术作品;[教学重点难点]美术家自我认同及自我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教学策略]1.课件展示 2 双边活动:教师引导下学生讨论,促进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同学们能否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学生照镜口头描述)二.授课(一)自我认同和角色定位1.教师讲解赵佶2.教师引导下学生讨论分析宋徽宗的角色定位。

◆动作:正襟危坐轻抚琴弦◆神态:全神贯注◆衣着:飘逸的长袍◆角色定位:艺术家、才子3.提问:(和现实联系)赵佶的一生给你什么启示?(二).浓缩的人生学生自主学习:伦伯朗的不同时期的自画像是他一生境况的真实写照。

◆早年:风华正茂满怀憧憬◆中年:若有所思成功自信◆晚年:洗尽铅华苍老颓败(三).鲜明的个性特点、独特的艺术魅力1.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自画像确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确定作者。

①梵高:狂热、执着、富有激情②达芬奇:多才多艺、勇于探索③金农:博才多学、桀骜不逊④毕加索:勇于尝试、富有创新精神2.教师讲解梵高的狂热人生,加深学生对自画像个性魅力的理解。

(四).场景中的自我教师以《田横五百士》和《宫娥》为例讲解特定环境下,艺术家传达自己的方式各有不同。

三.课堂总结:美术家的自画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和美术家面对面的机会,这些由画家本人创作出来的自己或许就是他想展示给观众的真实的自己。

四.当堂体验:学生到讲台画自画像,教师点评。

五.课后思考:收集一位你感兴趣的美术家的作品,并用文字描述作者性格。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设计范文(2)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设计范文(2)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设计范文(2)《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墨西哥艺术家弗瑞达重要的作品赏析,探究艺术家在自画像中是如何表现自我的,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通过弗瑞达的自画像和创作经历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发挥美术学科的美育功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通过设问、对话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弗瑞达表现自我的方式。

如何使学生在心灵上体味弗瑞达的艺术世界。

教学过程:一、导出课题问:在你知道的画家中,有哪些画家画过自画像?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已有的审美知识,自然引出课题,建构新知识。

二、初步感受阶段1、问:墨西哥画家弗瑞达·卡罗的名字有没有听说过?师:她生于1907年,去世于1954年,一生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自己为描绘对象。

请同学们先看一看她的照片,并对画家的外貌形象做出初步的描述和判断。

学生谈自己对照片中弗瑞达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照片初步认识画家,并做出直觉判断。

2、出示:五张弗瑞达的自画像问:这五张自画像有什么共同特点?画家在这些自画像中特别强调了什么?喜欢她的自画像吗?中间的一张弗瑞达的额头部分画了一个男人,猜猜看他是谁?弗瑞达把他画在额头,表示对他有着怎样的情感?教师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直觉体验、初步感受、及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画家的自画像与前面照片的对比,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绘画不等同于照片,引导学生体验画家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成分,并对弗瑞达的自画像做出感性的直觉体验和判断。

三、引导探究、分析理解阶段1、《车祸》观察画面,解读画中的信息,通过作品了解是什么原因使弗瑞达拿起画笔。

2、《着丝绒衣服的自画像》1926年欣赏弗瑞达第一次认真绘制的自画像,教师简单介绍她出车祸时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3、《弗瑞达与里维拉》1931年问:推测一下画中这个胖大的男人是谁,和弗瑞达是什么关系?学生猜测。

师:是他的丈夫,再研究画面看看他丈夫是做什么的?学生通过他手里拿的调色盘和画笔知道了他的职业。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性格和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方式。

1.2 教学内容: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性格和能力。

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外貌特征,如脸型、眼睛、鼻子等。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并在作品中进行表现。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观察外貌特征,分享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

绘画实践:让学生在纸上绘制自己的肖像,并添加一些代表自己性格和能力的元素。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在绘画作品中的创意和表现力。

第二章:观察与表达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和内心世界。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想法。

2.2 教学内容:讨论如何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如表情、姿态等。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想法和梦想。

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想法。

2.3 教学方法:自我观察:让学生在镜子前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注意表情和姿态的变化。

绘画实践:让学生在纸上绘制自己的肖像,并添加一些代表自己内心情感和想法的元素。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自我观察中的专注程度,以及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在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创意。

第三章:创意与个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发挥创意,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自己的个性。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观。

3.2 教学内容:讨论如何发挥创意,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个性。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梦想和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绘画来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观。

3.3 教学方法:创意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梦想和价值观,并讨论如何将其体现在作品中。

绘画实践:让学生在纸上绘制自己的肖像,并添加一些代表自己独特风格和审美观的元素。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创意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19-2020年高一美术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2019-2020年高一美术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2019-2020年高一美术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一、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美术鉴赏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4、所属章节:第三单元第二课5、学时数:45分钟(教室授课)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美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认识,以及这种自我意识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能力目标:学会在立足分析美术家生活状态与环境因素的情况下来理解、阐述美术作品的内涵。

情感目标:增强自我认识,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正视困难与挫折。

2、教材内容分析:a、本课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即前言、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浓缩的人生、场景中的自我。

▪前言部分即对古代美术品中的手印、雕塑和埃及壁画中的猜想。

▪第二部分是对画家自画像的鉴赏与体会,认识到自画像是对美术家本人的自我认同和理想角色的一种定位。

▪第三部分是通过伦勃朗的人生不同时期的自画像的欣赏来让学生体会一位美术家的人生经历。

▪第四部分是美术家在场景中的体现,也是一种美术家真实的情感和人生状态的体现。

b、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自画像中美术家自我意识的表达。

教学难点:通过对美术家自画像的鉴赏,了解美术家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化,深刻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3、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

但由于他们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往往习惯将自己的主观想象投射到美术家身上而脱离历史和社会,造成对主题理解的不够深入。

4、设计思路教材主要处理的是美术家的自我认同跟社会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说,美术家究竟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透视和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来理解美术家的自我跟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美术家的自我和社会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

社会试图分派给艺术家一个明确的身份:工匠、杂役、职业画师、艺术家;但美术家却往往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人”,游离于各种身份之间。

画家或雕塑家仅仅是一种通常的称谓和职业身份,不能反映某个具体艺术家的个性特点。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美术家眼中的自己》第一课时表格式教案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美术家眼中的自己》第一课时表格式教案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美术家眼中的自己》第一课时表格式教案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自画像的作用和表现方法
过程:兴趣—理解—技法—结合—创造
方法:从欣赏自画像入手,思考、探讨画家的生活与身心健康;在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的基础上,用自画像表达自己的生活、想法和情感。

二、设计思路
由于学生看到的画家像较少,他们总认为自画像应该和本人十分相似。

因引,导入的重点安排在大家熟悉的凡高上,学生在作品中了解到自画像追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

进而通过丢勒自画像的比较了解自画像也可以反映人生追求,最后,通过给自己画像,全面了解自己,提升心理品质。

三、教学重点
探究画家(凡高、丢勒、伦勃朗)在自画像上表达的情感、想法。

四、教学难点
凡高的自画像如何成为他内心的一种独白。

五、教具学具
教学设备:电脑多媒体设备。

参考资料:参考图片、示范作品、电子课件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绘图纸、自己照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美术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一、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美术鉴赏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4、所属章节:第三单元第二课5、学时数:45分钟(教室授课)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美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认识,以及这种自我意识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能力目标:学会在立足分析美术家生活状态与环境因素的情况下来理解、阐述美术作品的内涵。

情感目标:增强自我认识,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正视困难与挫折。

2、教材内容分析:a、本课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即前言、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浓缩的人生、场景中的自我。

▪前言部分即对古代美术品中的手印、雕塑和埃及壁画中的猜想。

▪第二部分是对画家自画像的鉴赏与体会,认识到自画像是对美术家本人的自我认同和理想角色的一种定位。

▪第三部分是通过伦勃朗的人生不同时期的自画像的欣赏来让学生体会一位美术家的人生经历。

▪第四部分是美术家在场景中的体现,也是一种美术家真实的情感和人生状态的体现。

b、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自画像中美术家自我意识的表达。

教学难点:通过对美术家自画像的鉴赏,了解美术家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化,深刻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3、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

但由于他们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往往习惯将自己的主观想象投射到美术家身上而脱离历史和社会,造成对主题理解的不够深入。

4、设计思路教材主要处理的是美术家的自我认同跟社会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说,美术家究竟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透视和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来理解美术家的自我跟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美术家的自我和社会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

社会试图分派给艺术家一个明确的身份:工匠、杂役、职业画师、艺术家;但美术家却往往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人”,游离于各种身份之间。

画家或雕塑家仅仅是一种通常的称谓和职业身份,不能反映某个具体艺术家的个性特点。

而美术家更重视的,可能正是自己的人格和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这条中心线索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联系起来,层层深入地体现这条线索,并且贯彻到教材提供的两个“活动建议”当中去。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及设计意图(一)导入3’引题:教师用课件展示展示两张最能体现学生性格特点的照片。

(一张体现性格活泼外向同学的照片,一张体现性格文静内向同学的照片)提问:从这两张照片中大家能说说这两位同学的性格特点吗?你认为他(她)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此活动关系到学生对自己的定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所说的性格特点包含很多心理和情感体验的成分。

结论:在自画像中,视觉形象的目的就是要表现这些心理和情感的成分。

学生观察,分析,说出自己的观点。

用学生自己的照片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诱发探究。

让学生通(二)鉴赏分析15’丢勒、普桑、真蒂莱斯基的自画像——画家的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1)、观察自画像,画中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大家猜猜这三幅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分别从事什么职业?(2)、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说说画家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的传统中,职业画家或雕塑家并不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从社会的角度看,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别人服务、换取报酬以养活自己的人。

所以艺术家往往不愿意把自己仅仅看做一个工匠,而是负有某种文化使命的人。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真蒂莱斯基之外,其他画家的自画像都没有用作画的工具来暗示自己的画家身份。

相反,丢勒像基督,普桑像贵族,而伦勃朗则把自己画成一个真实、朴素、平凡、有血有肉的市民。

小结:自画像这种形式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艺术家对自己的认识和角色定位。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过对自画像中人物身份猜测与实际身份之间的差异引起兴趣,同时通过设置疑问来调动学生的探索欲。

引导学生鉴赏并理解画家在创作自画像时的社会背景、生活状态和画作的技巧技法。

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了解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意识,以及这种自我意识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让学生学会鉴赏。

(三)思考与交流10’伦勃朗自画像——浓缩人生的“传记”(1)、这是伦勃朗青年、中年、晚年三个时期的自画像,你能从画面中发现任务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上有什么不同吗?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伦勃朗的资料进行分析,合作完成问题。

从学生对伦勃朗工作和生活的想象入手,结合具体美术作品分析,一方面发挥学生的想象(2)、这些自画像各自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小结:伦勃朗把自己画成一个真实、朴素、有血有肉的市民,从努力扮演美术家角色的风采青年到若有所思、成功自信的壮年、再到洗尽铅华、苍老颓败的老年,每一幅自画像都是对自己最严格的解剖,深刻地体现了他深沉的心灵内涵。

力,另一方面通过历史背景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美术家的自我与社会关系这个问题的认识。

让学生体会艺术家笔下的自我是对自己真实人生状态、人生遭遇历程的一种描绘与体现。

(四)对比讨论,完成表格12’(表格见下)场景中的美术家委拉斯贵支和维米尔的自画像作品——画家不同的艺术追求※对比分析《宫娥》和《画室》。

(1)画家所在的环境或场所有什么区别?(2) 画家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出现在画面上的?(3) 能否看出画家们的独特艺术追求?这两件作品是处于创作或生活场景中的美术家。

可见美术家的工作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含义。

委拉斯贵支是“宫廷画师”,负责记录这些皇宫中的人物和事件。

而维米尔却是耐心地坐在自己那狭小的画室里描绘一位抱乐器的姑娘。

委拉斯贵支自画像面前那块巨大的画布表明他记录的是重要的事件和宏伟的景象,而维学生阅读教材介绍《宫娥》和《画室》部分的文字内容,仔细观察比较两幅画的画面内容,结合问题,完成表格。

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师给予学生相关的材料和知识点,并用填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问题预设。

通过自主鉴赏的方式让学生完全能够掌握分析自画像的方法。

米尔那块小画布则说明他更专注于普通生活的细节。

小结:(根据表格完成情况作出总结)(五)课堂总结5’在艺术家的自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1)看到他们对自己性格、品性的刻绘(2)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份、社会地位、人生的一些看法。

(3)看到他们的艺术态度和艺术风格。

结语:通过对自画像的鉴赏,增强自我认识,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正视困难挫折。

(六)拓展尝试同样是帅气(可爱)的你,不同情境下会有什么不一样呢?尝试用漫画来表现自己三种不同情境下的样子。

例如:a、上学要迟到了。

b、晚上回家妈妈做了自己最喜欢吃得菜。

C、做了好事情却被最好的朋友冤枉。

等等……作为课后作业完成。

(可参考漫画书籍或同学意见)让学生在完成漫画形象的过程中体会自画像与心理和情感体验以及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自画像的内涵。

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1、导入环节采用班上学生照片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探究兴趣。

2、鉴赏分析部分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丢勒、普桑、真蒂莱斯基的自画像从而了解画家的自画像实际上是他们的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以设问的方式带入欣赏的过程当中,让鉴赏活动更加明确,学生根据问题指向在教师带领下“下马观花”地赏析作品,并且初步了解到鉴赏自画像的方法。

3、 思考与交流环节要求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进行鉴赏活动。

欣赏伦勃朗不同时期的自画像,由于课前要求学生分组收集了资料,所以学生在课堂中特别的“有话可讲”,学习气氛甚浓。

4、 在对比讨论《宫娥》和《画室》(完成表格)的过程中,由于有了前面的鉴赏经验,学生在对比过程中能够从多角度来观察分析作品。

整个教学环节设计在知识梯度上由浅入深,力求让学生学会奖赏自画像的方法,能够举一反三,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本课不足之处:1、 由于整堂课学生的参与比较多,所以时间控制起来比较吃力,在欣赏伦勃朗的自画像时,由于学生课前搜集了资料,所以互相讨论的时间长,回答问题的人也比较多,很多重复和课外的知识占据了过多的时间。

造成后面的环节时间仓促。

2、 本课通过对美术家自画像的鉴赏来了解美术家自我意识的表达,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例子很生动,但是和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大部分范例当中的画家学生都不认识,更谈不上了解。

所以课程的进行中还是走得有些艰难,教师要花费很多口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实例我想效果会更好。

3、 作业的设置想法很好,但由于没有在课堂中进行,所以难免流于形式,最后真正完成作业的同学不多,效果自然不如课堂中趁热打铁的产物好。

补充:(四)场景中的美术家委拉斯贵支和维米尔的自画像作品——画家不同的艺术追求 ※ 对比分析《宫娥》和《画室》,填表。

反映的个性心理画家表情、动态《画室》《宫娥》 画家不同的艺术追求画面呈现环境作品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