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基本性质性质

合集下载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STEP 03
平行线法
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 线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 相等,则该三角形为等腰 三角形。
若三角形中线两侧的线段 相等,则该三角形为等腰 三角形。
角的证明方法
中垂线定理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 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角平分线定理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 的中垂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相等边 称为“腰”,另一边称为 “底”。
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之间的 角是相等的,这个角称为 “顶角”。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也是相 等的,这是它与一般三角 形不同的地方。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有两边长度相 等的三角形,这两边称为腰,另一边 称为底。
此外,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之间的角是 相等的,这个角称为顶角。底角也是 相等的,这是它与一般三角形不同的 地方。
Part
0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边的性质
两边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 相等。
两边的夹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两边的夹角相 等。
三边关系
等腰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两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 之差小于第三边。
角的性质
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顶角与底角的度数关系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
Part
04
等腰三角形的应用
在几何学中的应用
证明定理
等腰三角形是几何学中重要的基本图 形之一,它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在 证明各种几何定理和解决几何问题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
计算角度
证明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可以利用这 个性质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 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等腰三角形性质

等腰三角形性质
复习回顾: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 线 、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怎样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用符号表示:
(1)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 于底边”。在△ABC中,如果AB=AC,且∠1= ∠2, BD CD AD⊥BC 那么, = ,且 。 12
D
C
(5 (6 (4) ) 在△ 在△ ABC ABC 中, 中, ∵ ∵ AB=AC AB=AC , , AD BD=CD ∠1= ⊥BC ∠2 , ,,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 ∴ BD=DC AD ∠1= ⊥BC ∠2 ( ( (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 )) 。 ) 。 。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
因为∠1=∠2,所以 可设法找出∠B,∠ C与∠1,∠2的关 系。
E
1 2 D
B
C
证明: ∵AD∥BC,
∴∠1=∠B(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E ∠2=∠C(两直线平行, 1 A 内错角相等) 2 ∵∠1=∠2 ∴∠B=∠C B ∴AB=AC(等角对等边)
D
C
例3
如图,标杆AB高5m,为了将它固 定,需要由它的中点C向地面上与点B距 离相等的D、E两点拉两条绳子,使得点 D、B、E在同一条直线上,量得DE= 4m,绳子CD和CE要多长? A
A
B
1 ┐ 2 D
C
(方法二) 证明 :作AD⊥BC于D ∴∠1=∠2=90°(辅助线的作法) 在△ABD和△ACD中 ∠B=∠C ( 已知) ∠1=∠2 (已证) AD=AD (公共边) ∴△ABD≌△ACD(AAS) ∴AB=A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本文将探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相关应用。

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它的定义可以表示为AC=BC。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角度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底边两边所夹的角)相等。

即∠ACB = ∠CAB。

2. 边长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顶角所对应的两条边相等。

即AC = BC。

3. 对称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关于底边中点对称。

4. 垂直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高与底边重合,且垂直于底边。

二、等腰三角形的证明方法为了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许多方法可以使用。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证明方法:1. 通过边长证明:假设AC = BC,然后利用几何定理或勾股定理证明三边相等。

2. 通过角度证明:假设∠ACB = ∠CAB,然后利用角度的性质证明三角形两边相等。

三、等腰三角形的应用由于等腰三角形具有特殊的性质,它在几何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1. 三角形分类:等腰三角形是常见的三角形类型之一,通过判断三角形是否具有两边相等可以确定其类型。

2. 三角形的相似性:等腰三角形可以用来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从而推导出它们的其他性质。

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对于已知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可以利用底边和高的关系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4. 几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经常用于几何证明中,以推导出其他三角形的性质。

总结:等腰三角形是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它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包括角度性质、边长性质、对称性质和垂直性质。

为了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以使用边长证明或角度证明的方法。

等腰三角形在几何学中有许多应用,如三角形分类、相似性、面积计算和几何证明。

通过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学的知识。

以上就是关于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文章。

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证明方法和应用的介绍,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和用途。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概念,它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在数学学习中,了解和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于解题和推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称为底边,两边相等的边称为腰。

二、1. 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即底边两侧的角)相等。

这是等腰三角形最基本的性质之一,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推理或几何证明来验证。

2. 顶角平分底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即顶点处的角)可以将底边平分。

这意味着,从顶点到底边的两个等分点,与底边两端的两个顶点连线,构成的两条线段相等。

3. 高线重合: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从顶点垂直于底边的线段)与底边重合。

这是因为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与底边垂直,且高线的长度等于底边两侧的腰的一半。

4. 对称性:等腰三角形具有对称性。

即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为中心,将等腰三角形绕顶点旋转180度,可以得到与原等腰三角形完全相同的图形。

三、等腰三角形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解题和推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例子:1.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角度:当已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可以利用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来求解其他角度的大小。

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可以推断出其余两个角的大小。

2.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边长:当已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可以利用顶角平分底边的性质来求解底边的长度。

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边的一半,可以求解出底边的长度。

3.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在几何证明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经常被用来推导和证明其他定理。

例如,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或两个角相等。

四、总结等腰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度数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写成“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相等。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条腰的距离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积法证明)。

7.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8.等腰三角形中腰的平方等于高的平方加底的一半的平方。

9.等腰三角形中腰大于高。

10.等腰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差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积法证明)。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定义法: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判定定理: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3.三线合一逆定理: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分线,底边上的高,其中任意两个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2 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述为: 等边对等角 . 2.定理: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 中线 、底边上的 高
互相
重合.这一结论通常简述为“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 相等 ;两条腰上的中线 相等 的高 相等 .
;两条腰上
【知识拓展】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述为: 等角对等边 .
知识点一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例1】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E⊥AC于点E. 求证:∠CBE= ∠BAD.
证 明 : 法 一 因 为 AB=AC,AD 是 BC 边 上 的 中 线 , 所 以 AD⊥BC,∠BAD=∠CAD, 所 以 ∠ CAD+ ∠C=90°. 因 为 BE⊥AC, 所 以 ∠ CBE+∠C=90°. 所 以 ∠ CBE=∠CAD, 所 以 ∠CBE=∠BAD. 法二 因为AB=AC,所以∠ABC=∠C.又因为AD是BC边上的中线,所以AD⊥BC,所以 ∠BAD+ ∠ABC=90°.因为BE⊥AC,所以∠CBE+∠C=90°,所以∠CBE=∠BAD.
解:(1)①②;①③.
(2)请选择(1)中的一种情形,写出证明过程.
解:(2)选①②证明如下:在△BOE和△COD中, 因为∠EBO=∠DCO,∠EOB=∠DOC,BE=CD, 所以△BOE≌△COD,所以BO=CO, 所以∠OBC=∠OCB, 所以∠EBO+∠OBC=∠DCO+∠OCB, 即∠ABC=∠ACB,所以AB=AC, 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选①③证明如下: 在△BOC中,因为OB=OC,所以∠OBC=∠OCB. 因为∠EBO=∠DCO, 所以∠EBO+∠OBC=∠DCO+∠OCB, 即∠ABC=∠ACB,所以AB=AC,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数学中,等腰三角形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特点,本文将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一、定义和基本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指具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一个等腰三角形拥有以下基本性质:1. 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度相等,一般用a表示。

2. 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即两边的夹角)相等,一般用θ表示。

3. 顶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即顶点对应的角)为顶角,一般用α表示。

二、等腰三角形具有以下重要的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线也是高和角平分线:对于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其中M为底边AC的中点,垂直于底边的高和角平分线,即AM是高线,BM是角平分线。

2. 顶角的余角等于底角: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余角等于底角。

也就是说,顶角α加上底角θ的和等于180度。

3. 顶角的二等分线和底边垂直:对于等腰三角形ABC,其中D为底边AC上的点,AD是顶角α的二等分线,那么AD垂直于BC。

4. 等腰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汇于一点:对于等腰三角形ABC,其中H是底边AC上的高线的交点,I是底边上的角平分线的交点,J是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那么H、I、J三点共线且连线HI和HJ垂直。

5. 等腰三角形的外接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二等分线、底边和高线之间的交点构成了等腰三角形的外接圆。

6. 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和高线的长度计算,使用以下公式:面积 = 1/2 * 底边长度 * 高的长度。

这些性质使得等腰三角形在数学和几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们不仅帮助我们计算等腰三角形的各个实际参数,还可用于解决其他几何问题。

结论等腰三角形是具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它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包括两边相等、两底角相等等基本性质,以及底边中线是高和角平分线、顶角的余角等于底角、顶角的二等分线和底边垂直、等腰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汇于一点等重要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个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

1等腰三角形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度数相等(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相等)。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条腰的距离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积法证明)。

7、一般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但等边三角形(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每个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三条中线所在的直线,和高所在的直线就是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8、等腰三角形中腰长的平方等于底边上高的平方加底的一半的平方(勾股定理)。

9、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它的高的关系:腰大于高;腰的平方等于高的平方加底的一半的平方。

2等腰三角形定义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另一边叫做底边。

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另一边叫做底边。

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度数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定义法: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判定定理:在同一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除了以上两种基本方法以外,还有如下判定的方式:1、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该角对边上的中线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该角为顶角。

2、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该角对边上的高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该角为顶角。

3、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条边上的中线与该边上的高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该边为底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2)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或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或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3)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4)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知识点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知识点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拓展: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容易知道等边三角形的三条高(或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都相等.知识点4、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1)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3)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知识点5、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添加辅助线时,要视具体情况来定。

经典例题例1.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C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CD,DM⊥BC,垂足为M.求证:M是BE的中点.例2.如图,已知:中,,D是BC上一点,且,求的度数.例3.已知:如图,中,于D.求证:.例 4.如图,△ABC中,AB=AC,∠A=36°,BD、CE分别为∠ABC与∠ACB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F,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A. 6个B. 7个C. 8个D. 9个例5.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DF⊥AC,E、F分别是垂足.求证:AE=AF.例6.如图,△ABC中,AB=AC,D,E分别是BC,AC上的点,∠BAD与∠CDE满足什么条件时AD=AE?写出你的推理过程.例7.如图,延长△ABC的各边,使得BF=AC,AE=CD=AB,顺次连结D,E,F,得到△DEF为等边三角形.求证:(1)△AEF≌△CDE;(2)△ABC为等边三角形.例8.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 DB(填“>”、“<”或“=”).(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题目中,AE与DB的大小关系是:AEDB(填“>”、“<”或“=”).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作交AC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例9.如图,在四边形ABDC中,AB=2AC,试判断DC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例10.已知为不等边三角形,于D点,求证:D点到AB、AC边的距离必不相等.例11.如图,为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C、BC上的点,且AD=CE,AE 与BD相交于点P,于F.求证:BP=2PF.。

等 腰 三 角 形 概念及 性 质

等 腰 三 角 形 概念及 性 质

______=_____( ).
②∵AB= AC, BD= DC,
∴∠_____=∠_____,
_____⊥_____(
).
A
③∵AB= AC,AD平分∠BAC
∴ ______⊥______,
_____⊥____(
)
B
C
D
例1:已知:如图房屋顶角∠BAC=100° 过屋顶A的立柱AD⊥BC,屋檐AB= AC. 求顶架上的∠B,∠C,∠BAD,∠CAD 的度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 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顶角


底角 底角

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B=∠C.
A
12
B
C
D
A
B
C
D
A
B
C
D
已知:如图,在△ABC中,AB=
AC.
求证:∠B=∠C.
常见证明方法:
A
(1)作顶角的平分线;
BE交于F, ∠ADB等于_度,则∠CBE等
于_度,∠AFB为_度,含30°角的直三
角形共有_个,它们是_,在 Rt△BEC
中30°所对的直角边_____占斜边_____

.
A
E F
B
C
D
课后思考: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等边对等角”,那么大边所对的 角也较大吗?请同学们课后研究。
A
B
C
(2)作底边上的高;
(3)作底边上的中线;
B
C
D
还有一种特殊证明方法:
A
A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计算方法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计算方法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计算方法等腰三角形是指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三角形的各种属性和特性。

本文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提供一些计算等腰三角形的方法。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相等,即AB = AC。

这是等腰三角形最基本的性质。

2. 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即两个基边所对的角)相等,即∠B = ∠C。

3. 顶角平分底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即顶点所对的角)平分底角,即∠A = ∠B = ∠C。

4. 等腰三角形的高:等腰三角形的高是从顶点向底边的垂直距离,记作h。

5. 等腰三角形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中线是连接底边中点与顶点的线段,记作AM。

二、等腰三角形的计算方法1. 计算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可以通过两边的长度和底边的长度来计算。

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周长:周长 = AB + AC + BC = 2AB + BC。

2. 计算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高和底边的长度来计算。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面积:面积 = 1/2 * 底边长度 * 高 = 1/2 * BC * h。

3. 计算等腰三角形的高:若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度BC和两边的长度AB(或AC),可以使用勾股定理计算三角形的高。

假设底边的中点是M,则通过三角形的中线AM可以得到高h,并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高:h = √(AB² - (1/2 * BC)²)。

4. 计算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度:若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度AB 和AC,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底边的长度:BC = 2√(AB² - (1/2 * AC)²)。

5. 计算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相等,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计算角度值:- 计算顶角的度数:∠A = ∠B = ∠C = 180度 / (3 - 1)= 90度。

- 使用正弦函数计算角度的弧度值:sin(∠A) = sin(∠B) = sin(∠C) = (1/2 * BC) / AB。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顶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也是底边的中线。

这意味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与底边相等,并且平分线的中点与底边的中点重合。

2. 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是相等的。

这是等腰三角形最基本的性质之一,也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的重要依据。

3. 高线重合:等腰三角形的两条高线重合于底边中点。

这意味着等腰三角形的两条高线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与底边的中点重合。

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1. 两边相等: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这是最简单的判定方法,只需要比较两条边的长度即可。

2. 底角相等: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这个方法也比较简单,只需要用量角器或直尺测量两个角的度数即可。

3. 顶角平分线: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与底边的中线重合,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这个方法需要用到直尺和量角器,先画出顶角平分线,再测量底边中线的长度,如果两者重合,就可以判定为等腰三角形。

三、实际应用等腰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等腰三角形的形状,比如屋顶的斜面。

通过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形状。

此外,等腰三角形还与数学中的其他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与底边的中线重合这一性质,与中位线的性质有着相似之处。

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总结:等腰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等腰三角形的特性

等腰三角形的特性

等腰三角形的特性等腰三角形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三角形,它的两个底边长度相等,而顶角的两条边也相等。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特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

1.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腰三角形是一种具有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它的两边称为底边,而另一条边称为顶边。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也相等,等于顶角的一半。

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2.1 底角和顶角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角(底边所对的角)和顶角(顶边所对的角)相等。

这是等腰三角形的首要性质,可以通过几何推理得出。

2.2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边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边长度相等。

这意味着,在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边长度相等时,我们可以得出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3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线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线等于底边长度的一半。

中线是指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向底边中点引一条线段。

这个性质在解决等腰三角形相关题目时经常会用到。

2.4 等腰三角形的高等腰三角形的高是从顶点到底边的垂直距离。

在等腰三角形中,高与底边的中线和底边长度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2.5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等腰三角形具有对称性。

对称轴是过顶点和底边中点的垂直线,分别将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具有相等边长和相等角度的部分。

3. 等腰三角形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特性在实际生活和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1 三角形分类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中的一类,通过观察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和角度关系,我们可以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性将三角形进行分类。

3.2 几何证明在几何证明中,等腰三角形的特性经常被用到。

通过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相等来推导出结论,简化证明的过程。

3.3 地理测量在地理测量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常常被应用于测量不直观的地理特征。

通过测量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可以计算出其他难以直接测量的角度和距离。

4. 总结等腰三角形是一种具有两条边长度相等的特殊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等腰三角形是指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本文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给出其详细证明。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证明:设△ABC为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

假设∠ABC和∠ACB不相等,即∠ABC>∠ACB或∠ABC<∠ACB。

不妨设∠ABC >∠ACB。

由于∠ABC>∠ACB,所以∠ABD>∠ACD,其中D为∠ABC外一点沿边AC的延长线上的点。

又因为∠ABC=∠ACB,所以∠ADB=∠ACD。

根据角度相等的性质,∠ABD=∠ADB-∠ABD=∠ACD-∠ABD=∠ADC。

而∠ABD>∠ADC,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ABC=∠ACB,即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性质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等腰边上的角相等。

证明:设△ABC为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

假设∠BAC和∠BCA不相等,即∠BAC>∠BCA或∠BAC<∠BCA。

不妨设∠BAC >∠BCA。

由于∠BAC>∠BCA,所以∠BAC>∠BDC,其中D为∠BAC外一点沿边AB的延长线上的点。

又因为∠BAC=∠BCA,所以∠BCD=∠BDC。

根据角度相等的性质,∠BCA=∠BAC-∠BCA=∠BDC-∠BCA=∠CDB。

而∠BCA>∠CDB,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BAC=∠BCA,即等腰三角形的等腰边上的角相等。

性质定理3: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中位线、角平分线重合。

证明:设△ABC为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

过顶点A作边BC的垂线,交边BC于点D。

连接AD,BD与CD。

首先证明AD是三角形ABC的高。

根据性质定理1可知∠BAD=∠CAD,又因为AD是AB和AC的垂线,所以∠BAD=90°,∠CAD=90°,因此AD与BC垂直,即AD是三角形ABC的高。

接下来证明BD与CD分别是△ABC的中线。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是指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本文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底角相等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设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那么∠ABC=∠ACB。

2. 顶角平分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被底边平分。

同样设等腰三角形ABC,有AB=AC,那么∠BAC被BC平分。

3. 等腰三角形的高:等腰三角形的高线同时也是它的中位线和角平分线。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若AB=AC,那么从顶点A向底边BC引一条垂线,该垂线会平分底边BC,同时也平分∠BAC。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 根据两边相等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如给定三角形ABC,若AB=AC,那么可以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

2. 根据底角相等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如给定三角形ABC,若∠ABC=∠ACB,那么可以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

3. 根据顶角平分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顶角被底边平分,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如给定三角形ABC,若∠BAC被BC平分,那么可以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

4. 根据高线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高线同时也是它的中位线和角平分线,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如给定三角形ABC,若从顶点A向底边BC引一条垂线,该垂线既平分底边BC,又平分∠BAC,那么可以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

三、等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腰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举几个例子:1. 圆锥的底面是等腰三角形,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压缩一根圆锥形雨伞时,底部展开的形状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2. 音箱的设计常常采用等腰三角形,因为等腰三角形的稳定性好,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共振。

3. 手机屏幕的倾斜角度一般为45度,这是由于45度等腰三角形的边长比例十分均匀,可以使我们的视觉效果更佳。

第二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第二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第二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引言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已经学过了等腰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性质。

然而,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会讨论第二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就是涉及到了更多高级的概念和推论。

让我们一起探索吧!性质一:底角相等第一个性质是当两条边相等时,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也相等。

也就是说,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底边对应的底角也相等。

推论一:底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根据上面的性质一,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因此,当我们需要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等腰三角形时,只需要判断两个角是否相等即可。

性质二:等腰三角形的高线在等腰三角形中,我们可以轻松地画出高线,也就是从顶点到底边的垂直线段。

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发现等腰三角形的高线还具有以下性质: 1. 三角形的高线是等腰三角形的一条对称轴; 2. 等腰三角形的高线将底边平分,也就是将底边划分为两个相等的线段; 3. 等腰三角形的高线和底边之间的夹角是直角。

推论二:高线上的点到底边的距离相等根据上面的性质二,我们可以得出推论:等腰三角形上的高线任意一点到底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高线将底边平分,所以高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底边的距离都相等。

性质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除了底角相等的性质一外,等腰三角形还具有一个重要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也就是说,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两个底角也相等。

性质四: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在等腰三角形中,高线是一条对称轴。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以高线为轴将等腰三角形折叠,折叠后的两个部分完全重合。

性质五: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除底角外的另一个角,也就是不等的那个角。

与底角相比,顶角较为特殊,它决定了等腰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

性质六:等腰三角形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中线是指从顶点到底边中点的线段。

中线具有以下性质: 1. 等腰三角形的中线等于底边; 2. 等腰三角形的中线平分顶角。

等腰三角形性质

等腰三角形性质

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具有以下性质:1.两个底角相等;2.底边的中线、高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各内角都等于60°。

这些性质可以用来解决有关三角形的边、角的证明及计算问题,也可以用来进行有关线段、角的证明及计算问题。

本节的重难点在于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掌握与灵活应用,利用性质,结合三角形有关知识及全等三角形判定及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是本节研究的重点。

例如,对于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问题: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的中线相等。

我们可以考虑证明△ABD≌△ACE,而∠A为公共角,AB=AC,所以只需证明AD=AE即能达到证明目的。

通过推导可以得出BD=CE。

又例如,对于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问题:一个外角为100°,求三内角度数。

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边对等角,但要注意外角是顶角的外角还是底角的外角,在两种不同位置时,求得的结果不一样,需要进行两种情况的分别求解。

还有一个例子是:在△ABC中,AC>AB。

求证:∠B>∠C。

这是三角形中边角之间不等关系的一个重要结论:三角形中,若边不相等,则较大的边所对的角也较大。

这一结论可帮助我们利用边的不等关系,证明角的不等关系。

最后一个例子是:在△ABC中,∠B=2∠C,AD为角平分线。

求证AB+BD=AC。

我们可以采用补短法来完成,即延长AB至E,使BD=BE下只需证AE=AC即可。

证一:延长AB至E,使BE=BD,则有AE=AB+BD。

由于BE=BD,所以∠XXX∠EBD,而∠ABC=∠E+∠BDE=2∠E=2∠C。

因此,∠E=∠C。

在△ABE和△ACD中,∠EAD=∠CAD,AD=AD,因此△AED≌△ACD,从而AE=AC。

所以,AB+BD=AC。

证二:由于∠B=2∠C>∠C,所以AC>AB。

在AC上取AF=AB,然后证明FC=BD。

连接DF作桥梁,证明XXX。

由于∠B=2∠C>∠C,所以∠1=∠2.因此,△ABD≌△AFD,从而BD=FD。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度数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相等)。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条腰的距离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积法证明)。

7.一般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但等边三角形(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每个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三条中线所在的直线,和高所在的直线就是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8.等腰三角形中腰长的平方等于底边上高的平方加底的一半的平方(勾股定理)。

9.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它的高的关系:腰大于高;腰的平方等于高的平方加底的一半的平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腰三角形性质【基础知识精讲】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几种三角形之一.它具有一些特殊性质:1.两个底角相等(简写为“等边对等角”)2.底边的中线、高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各内角都等于60°.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解决有关三角形的边、角的证明及计算问题,也可以利用性质来进行有关线段、角的证明及计算问题.【重难点解析】本节重难点均在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掌握与灵活应用上,利用性质,结合三角形有关知识及全等三角形判定及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是本节研究的重点.例1 求证:等腰三角形两腰的中线相等.已知△ABC 中AB=AC ,BD 、CE 为中线,求证BD=CE.分析 要证BD=CE ,可考虑证△ABD ≌△ACE ,而∠A 为公共角,AB=AC ,所以只需证明AD=AE 即能达到证明目的.证 ∵AB=AC, AE=EB, AD=DC∴AE=AD.在△ABD 和△ACE 中,AB=AC ,∠A=∠A AD=AE∴△ABD ≌△ACE ∴BD=CE.例2 等腰三角形一个外角为100°,求三内角度数.分析 本题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边对等角,但要注意本题中外角是顶角的外角,还是底角的外角,在两种不同位置时,求得的结果不一样,本题有两解. 解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设顶角为x ,底角为y ,则x+2y=180°(1)当顶角的外角为100°时,顶角的外角等于两底角之和∴2y=100°求得⎩⎨⎧︒=︒=5080y x (2)当底角的外角为100°时,底角y=180°-100°=80°求得⎩⎨⎧︒=︒=8020y x∴三内角为80°,50°,50°或20°,80°,80°* 例3△ABC中,AC>AB.求证:∠B>∠C.证∵AC>AB ∴在AC上取AD=AB,连BD,∵∠ADB>∠C.且∠ABD=∠ADB又∵∠ABC>∠ABD∴∠ABC>∠C.注意:本例是三角形中边角之间不等关系的一个重要结论:三角形中,若边不相等,则较大的边所对的角也较大,(简写为“大边对大角”)这一结论可帮助我们利用边的不等关系,证明角的不等关系.例4 △ABC中,∠B=2∠C,AD为角平分线.求证 AB+BD=AC.分析对于要证的结论,可采用补短法来完成,即延长AB至E,使BD=BE下只需证AE=AC即可.∴AB+BD=AB+BE=AE.证一延长AB至E,使BE=BD∴AB+BD=AE. ∵BE=BD∴∠E=∠EBD ∠ABC=∠E+∠BDE=2∠E=2∠C.∴∠E=∠C,在△ABE的△ACD中,∠EAD=∠CAD. ∠E=∠C AD=AD∴△AED≌△ACD ∴AE=AC ∴AB+BD=AC.证二分析:本题也可用“截长”的方法来证明∵∠B=2∠C>∠C.∴可在AC上取AF=AB,下面只需证FC=BD即可,再利用DF作桥梁,证明BD=DF=FC.证∵∠B=2∠C>∠C ∴AC>AB,在AC上取AF=AB.又∵∠1=∠2.AD=AD∴△ABD≌△AFD. ∴BD=FD. ∠AFD=∠B=2∠C.∴∠FDC=∠C. ∴AB+BD=AF+FC=AC.【难题点拨】例1 D为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DA=DB,∠DBP=∠DBC.BP=BC,求∠P的度数.分析 正三角形内角为60°,可考虑将∠P 与三角形内角进行联系,借用内角60°以达解题目的,连DC 后易得△PBD ≌△CBD ,从而将求∠P 转化为求∠DCB.解 连DC ∵BP=BC ∠PBD=∠CBD BD=BD∴△PBD ≌△CBD.∴∠P=∠DCB. 又BD=AD CD=CD AC=BC∴△BCD ≌△ACD∴∠BCD=∠ACD=21∠ACB=21×60°=30° ∴ ∠P=30°* 例2 △ABC 中AB=AC ,P 为形内一点,且PB >PC.如图,求证∠APC >∠APB.分析 这一类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中出现的与形内一点相关的问题.常利用适当的旋转.使等边重合.将该点与三顶点的连线段相对集中到一个三角形内,再设法利用已知来解决问题.证 ∵AB=AC ∴将△ABP 绕A 点逆时针旋转,使AB 与AC 重合得△AP ′C ,连PP ′由作图△ABP ≌△ACP ′∴AP=AP ′,BP=CP ′∴∠1=∠2 ∠APB=∠AP ′C ,P ′C=BP >PC.在△PP ′C 中,P ′C >PC∴∠3>∠4 ∠1+∠3>∠4+∠2.∴∠APC >∠AP ′C ∴∠APC >∠APB.本题利用了“大边对大角”这一结论。

【难题解答】求证: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的交点,与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已知△ABC 中AB=AC ,高BE ,CF 交于D(或延长线交于D),求证:DB=DC.甲 乙 丙分析 本题应考虑∠A 的各种情况.①∠A=90°时(图丙),两高各与边重合,显然结论成立.②∠A <90°时(图甲),D 在形内,此时先证△BFC ≌△CEB(AB=AC ,∠ABC=∠ACB ,∠CEB=∠BFC=90°,BC 为公共边)得BF=CE ,再证△BFD ≌△CED ,得DB=DC.③当∠A >90°时(图乙),D 在形外,证法步骤②一样,但图形中相关线段位置发生了变化.【典型考题】例1 周长为21,边长都为整数的等腰三角形共有( )A.4个B.5个C.8个D.10个分析 设底边为x,腰长为y ,∴x+2y=21.∵2y 为偶数,21为奇数 ∴x 为奇数.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x <2y.x+2y >2x 2x <21 x <10.5.x 为奇数 ∴x=1,3,5,7,8 共5个 答案B.注 x=7时,y=7为等边三角形,属特殊等腰三角形.例2 如图, D 、E 在△ABC 的边BC 上,且AD=AE=BD=DE=EC.则∠BAC 是∠EAC 的几倍?分析 从等边△ADE 入手,得∠ADE=∠AED=60°,再利用△ABD 和△AEC 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的外角∠ADE=∠AED=60°.求出∠EAC 再求∠BAC.解 ∵AD=AE=DE ∴△ADE 为等边三角形∴∠ADE=∠AED=∠DAE=60°又AE=EC ,AD=DB∴∠BAD=∠B=21∠ADE=30°∠EAC=∠C=21∠AED=30°例3 如图,MB=2MA,MC=BC,∠1=∠2,求证MA⊥AC.分析利用MB=2MA,可考虑取MB中点D,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可知CD⊥MB,再利用三角形全等证∠A=∠MDC=90°.证作△MCB的中线CD.∵MB=2MA ∴MA=MD又∠1=∠2 MC=MC ∴△MAC≌△MDC. ∠A=∠MDC又MC=BC,CD为△MCB中线∴CD⊥MB ∠CDM=90°∴∠A=90°∴MA⊥AC.【知识探究学习】(一)为什么要添线解证几何题,就是由已知出发,用形式逻辑的推理与量的计算,来探究新的、未知结果,一句话,就是要创造条件实现从已知向结论的转化,实现这一转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添设辅助线,正是创造转化条件的一部分,是为了联系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而架设的桥梁.(二)添辅助线的目的总目的在于沟通解题思路,创设由已知条件向所求结论过渡的条件,不可生硬地机械照搬,而是随着解题思路而展开,某些条件不能直接与结论发生联系时,为发掘、创设这些条件联系的途径,来设想和决定在图中添什么线与怎样去添线,这正是理解添设辅助线方法的精髓.(三)添线的原则、手段(1)化分散为集中,就是通过添加辅助线将已知和未知的有关几何元素相对集中到同一个或几个相关基本几何图形中去,使之产生联系.(2)化整体为部分,就是通过添线把复杂的几何图形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使问题化繁为简.(3)化不规则为规则,即通过添线将不规则几何图形化为规则几何图形,使问题化难为易.添线的常用手段是平移、旋转、对称、截取、延长等.【同步练习】一、判断(3分×8=24分)( )1.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120°,另两个内角必为30°.( )2.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三线合一.( )3.内角为70°的等腰三角形,另两角一定为70°和40°.( )4.等边三角形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5.O为等腰三角形三中线交点,M为三内角平分线交点,N为三条高的交点,则O、M、N共线.( )6.等腰三角形一个外角是钝角,则与它相邻的内角是底角.( )7.底边相等,且有一个角相等的两等腰三角形全等.( )8.底边相等,周长也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二、填空(4分×8=32分)1.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内角为108°,则另两个内角分别为 .2.△ABC中,BA=BC,∠C=50°, ∠A, ∠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D,则∠ADB= .3.△ABC中,AB=AC,∠C=36°,BC=6,BD为外角平分线,则BD= .4.周长为13,边长为整数的等腰三角形共有个.5.AD为△ABC的高,AB=AC,△ABC周长为20cm,△ACD周长为14 cm,则AD=______.6.D、E、F分别为△ABC的边AB、BC、CA上的点,DF∥BC,BD=DE=EF=FC,∠B=30°,则∠A= .7.线段AD、BC交于O,且AB=AC,DB=DC,AD=3,BC=4.则四边形ABDC的面积为 .8.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交所成的钝角为100°,则顶角,底角 .三、选择(4分×8=32分)1.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 )A.顶角B.顶角的一半C.顶角的2倍D.底角的一半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底角的4倍,则顶角为( )A.20°B.30°C.80°D.120°3.等腰三角形顶角为钝角,它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条数总和为( )A.3B.6C.7D.94.BD为△ABC的角平分线,AB=AC,∠BDC=75°,则∠A为( )5.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5cm ,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周长分为差为3cm 的两部分,则腰长为( )A.2cmB.8cmC.2cm 或8cmD.不能确定6.等腰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110°,则底角为( )A.70°或40°B. 40°或55°C. 55°或70°D. 70°7.D 、E 为△ABC 的边BC 上两点,且AD=AE=-BD=DE=EC ,则∠BAC 是∠EAC 的( )A.1倍B.2倍C.3倍D.4倍8.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与中线相互重合,且等于该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 )A.任意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解答题(6分×2=12分)1.△ABC 中,∠C=90° AC=BC ,BD 为角平分线AE ⊥BD 交BD 延长线于E ,求证AE=21BD.2.如图,△ABC 和△DEC 均为等边三角形,∠DAB=40°,BACD=15°,求∠BEC 的度数.【素质训练】1.P为等边△ABC内一点,∠APB∶∠BPC∶∠CPA=5∶6∶7,求以PA,PB,PC长为边三角形三内角.2.△ABC中,AB=AC,BD、CE为角平分线,AF⊥BD于F,AG⊥EC于G,求证AF=AG.【实际运用】用长为20cm的铁线弯成一边长为8cm的一个等腰三角形,问等腰三角形各边长应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